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外傳記選讀 》教師用書:高考傳記突破系列之7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外傳記選讀 》教師用書:高考傳記突破系列之7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外傳記選讀 》教師用書:高考傳記突破系列之7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外傳記選讀 》教師用書:高考傳記突破系列之7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外傳記選讀 》教師用書:高考傳記突破系列之7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2021-2021學年高中語文人教版《中外傳記選讀》教師用書:高考傳記突破系列之7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Word版含解析高考傳記突破系列之七

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高考動態(tài)]

一、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即作者寫作時的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以及心理環(huán)境等,主要指促使作者寫作的因素。

“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對于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有很大的幫助。

二、寫作意圖

寫作意圖,又稱創(chuàng)作意向,指作家在對社會觀察、體驗、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某種意念或動機。它是激勵作家進入創(chuàng)作過程的內在力量,也是引發(fā)創(chuàng)作沖動、創(chuàng)作靈感、藝術構思的主觀因素。

寫作意圖是內隱的,但是有外在表征予以表現。它可以指向主題,可以指向人物,也可以指向情節(jié)材料安排,還可以指向題目安排等。

破解作者寫作意圖,是深層閱讀和探究閱讀的一個重要體現。

[典例剖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黃侃先生二三事

①中國文人似有放誕的傳統(tǒng),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放誕與其說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說是專制制度下無奈的裝瘋裝傻。就群體而論,文人放誕怪僻的行為,既能見自由之態(tài)又能顯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國間的讀書人了。如章太炎將袁世凱所授的勛章貶做扇墜,辜鴻銘大辮長袍徜徉北大校園,邏輯學家金岳霖與雞共餐……黃侃也堪列其中。

②黃侃為章太炎門生,學術深得其師三昧,后人有“章黃之學”的美譽;其稟性一如其師,嬉笑怒罵,恃才傲物,任性而為,故時人有“章瘋”“黃瘋”之說。

③1908年春,光緒帝與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舉行“國喪”。當時,高等學堂學生、同盟會會員田桓在“哭臨”(指追悼皇帝的儀式)時,流露不滿情緒。堂長楊子緒高懸虎頭牌警嚇,并欲開除田桓學籍。黃侃獲悉,大怒,闖入學堂,砸爛虎頭牌,大罵一頓而去。又過幾天,田桓帶頭剪辮以示反清,楊子緒惱怒異常,又懸掛虎頭牌。黃侃聞訊,手持木棒沖進學堂,先砸爛虎頭牌,又要痛打楊子緒。

④1911年7月,黃侃因宣傳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學解職,返鄉(xiāng)途經漢口之際,同盟會同志及友人為他設宴洗塵。席間論及清廷腐敗、革命浪潮的高漲,黃侃激憤不已。當晚,黃侃借酒性揮毫成文,題為《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文章刊出,輿論嘩然,各地報刊或紛紛報道,或全文轉載,清廷驚恐萬分。

⑤黃侃不僅有革命之壯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課堂上興起,談及胡適和白話文說:白話與文言誰優(yōu)誰劣,毋費過多筆墨。比如胡適的妻子死了,家人發(fā)電報通知胡適本人,若用文言文,“妻喪速歸”即可;若用白話文,就要寫成“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呀”11個字。電報費要比用文言貴兩倍。全場捧腹大笑。

⑥黃侃曾經在中央大學任教。學校規(guī)定師生進出校門需佩戴?;?,而黃侃偏偏不戴。門衛(wèi)見此公不戴?;眨闼饕?,黃侃竟說:“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爭執(zhí)中,校長出來調解、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學兼課的名流頗多,大多西裝革履,汽車進出,最起碼也有黃包車。唯有黃侃進出學校,穿一件半新不舊的長衫或長袍,并用一塊青布包裹幾本常讀之書。一個雨天,其他教授穿膠鞋赴校,而黃侃卻穿一雙土制皮木釘鞋以防滑濺泥。課后天晴,他換上便鞋,將釘鞋用報紙包上夾著出校門。

新來的門衛(wèi)不認識黃侃,見他土里土氣,又夾帶一包東西,便上前盤問,還要檢查紙包。黃侃放下紙包就走,從此不再去上課。系主任見黃教授連續(xù)幾天未到校,以為生病,便登門探望。黃侃閉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報告校長。校長親自登門,再三詢問,黃侃才說:“學校貴在尊師,連教師的一雙釘鞋也要檢查,形同搜身,成何體統(tǒng)?”校長再三道歉,后又托名流相勸,均無效果。

⑦志士之狂、名士之狷,當然不是黃侃的全貌。他對學術的謹嚴與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黃侃治學非常嚴謹,對待著述十分謹慎、認真。所治經、史、語言文字諸書皆反復數十遍,熟悉到能隨口舉出具體的篇、頁、行數,幾乎沒有差誤。即便如此,依然不輕易為文。他常說,學問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為后世負責,五曰不竊?!秉S侃還經常教育學生,中國學問猶如仰山鑄銅,煮海為鹽,終無止境。作為一個學者,當日日有所知,也當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動輒曰我今天有所發(fā)明,沾沾自喜,其實那所謂發(fā)明,未必是發(fā)明。

⑧以學術“新”“舊”論,黃侃與陳獨秀、胡適、魯迅等新文化學人可涇渭分明,但在內在精神方面,他們對學術獨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動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吧。

(根據劉作忠《國學大師黃侃的妙聞趣事》改寫)

問題:作者這樣敘寫黃侃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思維建?!康谝徊剑赫w閱讀,全面把握。

閱讀文本,整體認知,全面把握作者的相關信息以及文本中或命題者在文本后添加的一些提示性信息,為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背景與寫作意圖奠基。

第二步:分析文本,明確情感。

根據題干要求,認真分析文本中與題目有關的敘述、描寫、抒情或議論性的句子,把握作者在其中所流露出來的或明或暗的情感傾向或觀點態(tài)度。

第三步:內引外聯(lián),嚴謹表述。

結合文本內容,聯(lián)系你所了解的與文章、作者相關的信息,探知文章的寫作背景與寫作意圖;在此基礎上,明確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并進行分析論述,做到言之成理。

【規(guī)范答案】(1)給我們介紹一位頗有個性的學者。(2)用黃侃的性格和言行,來表現那個時代學者的自由歲月。(3)說明那個時代的新舊學者,在內在精神方面也有不少相通之處(他們對學術獨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動的激烈等,也有不少相似之處)。

[解題攻略]

1.依本探源

即依據文本或顯或隱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過渡句、中心句、點睛句、情感句、暗示作者生平經歷的詞句、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詞句等,解讀作品主旨,進而把握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對作品進行探究式閱讀。

2.內引外聯(lián)

即利用題干和文本中所提供的作者的相關資料以及文本創(chuàng)作的背景資料等相關信息,聯(lián)系自己的知識儲備和體驗積累,探知寫作背景,解讀寫作意圖,發(fā)掘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意蘊。

3.全面解讀

考生不熟悉的作者和相關的背景資料,命題人會在題干或注釋中加以交代,在探究作者的寫作目的與寫作意圖時,要注意根據命題者的意圖,全面把握與題目相關的信息,以準確全面地作答。

【特別提醒】探究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屬于開放性題目。但一定要注意的是,這類題目一定要從文本出發(fā),適度“發(fā)散”,不能完全拋開文本搞探究。

"用計算器計算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3—55頁

[教學目標]:

1、會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2、讓學生體驗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方便與快捷,進一步培養(yǎng)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計算器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

[教材簡析]:例題通過相對復雜的問題情境,引入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教給學生在計算器上按出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的簡便按法,再用計算器解決小數加法的實際問題。“試一試”繼續(xù)通過例4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借助計算器解決小數減法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談話:同學們都有去超市購物的經驗,購完物,營業(yè)員都能借助計算器準確、快速地算出應付的價錢,今天我們也來用計算器解決一些計算問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1、教學例4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談話:怎樣用計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達成共識:只要把“金額”一欄的數據加起來。

(3)提問:那在計算器上,怎樣才能按出買鉛筆的錢呢?先讓學生自己試著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學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鍵。②先按“·”再按“8”,顯示“0·8”,就是買鉛筆的錢數。

(4)嘗試計算。

(5)集體校對。提問:怎樣才能計算得又對又快?學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記牢這個數,然后再按。②看到零點幾的小數,可以直接按小數點和小數部分,這樣能節(jié)省計算時間。③按好一個數,還要看看顯示屏,核對一下。④算完還可以用計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試一試”

(1)提問:如果李蕓付出100元,應找回多少元?請你用計算器算一算。

(2)學生嘗試用計算器計算。

(3)小結:用計算器計算這些比較復雜的小數加減法(出示課題),確實非??旖?,正確率也高。

[設計意圖: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時,為確保計算的快捷和正確,核對和驗算很重要,通過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使學生獲得準確靈活的計算方法。

學生已經有了用計算器計算的基礎,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以嘗試使用、相互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順應了學生使用計算器的需要,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的機會。]

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1、完成“練一練”

(1)讓學生用計算器獨立計算,在書上記下每題的得數。

(2)交流計算的注意點。在討論交流中使學生明確:先記牢一個數,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對,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完成練習九第6題

(1)提問:你是怎樣列式的,結果是多少?

(2)學生各自用計算器計算這四題。

(3)同桌互相出題并借助計算器解答。

3、練習九第8題

(1)理解題意。先讓學生觀察這張收支情況統(tǒng)計表,說說每欄表示什么含義。

(2)思考:怎樣算“小明開學繳費”后的余額?先讓學生獨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確:只要用上月的余額1203·5元減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開學繳費后的余額。

(3)明確各項余額的算法。讓學生挑選一欄和同桌說說怎樣算它的余額?重點解決“合計收入”“合計支出”的算法。

(4)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額,集體校對答案。

(5)拓展延伸。談話:我們也能像小明一樣,學記自己的經濟小帳本。設想一下,如果要你來統(tǒng)計每月零花錢的收支情況,你準備怎樣來設計這張統(tǒng)計表?希望同學們持之以恒記好經濟帳,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錢。

[設計意圖:通過用計算器計算開支情況,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器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并且聯(lián)系生活用數學,讓學生學記經濟帳,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自覺性。]

4、練習九第9題

(1)學生先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題。

(2)匯報結果。前三題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

(3)提問:觀察一下,這三題的答案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個位上的數一個比一個多1。每個數的末尾都是9。②小數中間“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