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陜西省漢中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點睛提升模擬題_第1頁
2023-2024學年陜西省漢中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點睛提升模擬題_第2頁
2023-2024學年陜西省漢中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點睛提升模擬題_第3頁
2023-2024學年陜西省漢中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點睛提升模擬題_第4頁
2023-2024學年陜西省漢中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點睛提升模擬題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yīng)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共100分)第I卷(選擇題,共24分)一、基礎(chǔ)知識(每小題3分,共12分,每小題的每一個填空均只能填一個選項,填錯,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失蹤(zōng)

似的(sì)頸下(jǐng)

娛樂(yú)B.污澀(sè)

叮囑(zhǔ)紅綾(líng)

悵然(chàng)C.慫恿(sǒng)

屋脊(jí)懶惰(duò)

凝望(níng)D.蜷伏(quán)

活潑(pō)郁悶(yù)

懲戒(chěng)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三妹便慫勇著她去拿一只來。B.門口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C.我的暴怒、我的謔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D.我心里還憤憤的,以為懲戒得還沒有快意。3、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省體操男隊新選的五個小隊員,都是十五六歲,豆蔻年華,風華正茂.B.2016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傳遞的正能量,將激勵全社會人心向善,見賢思齊.C.王剛和李鐵是乒乓球隊的男雙主力隊員,他們從小就青梅竹馬,在一起玩耍,所以二人在場上配合得十分默契.D.辯論會上,我方辯手巧舌如簧,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項是(

)A.隨著宜賓大學城的初步建成,對臨港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B.川航執(zhí)飛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機長劉傳健被稱為中國現(xiàn)實版的“薩利機長”。C.閃送是目前同城速遞行業(yè)的佼佼者。據(jù)統(tǒng)計,今年閃送服務(wù)已覆蓋全國逾157座城市以上。D.在學習中,我們應(yīng)該注意培養(yǎng)自己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II卷(非選擇題,共76分)

三、默寫(共6分)5、古詩文填空,前①—④題必做,⑤⑥兩題選做一題。

①我寄愁心與明月,______。(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②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③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是怎樣的呢?《〈論語〉十二章》中對此進行了這樣的闡述:“____,______?!?/p>

④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包含舊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______,______。

⑤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譽為“天然奇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則是無信;________,則是無禮。(《陳太丘與友期》)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甲】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疽摇坷钍汤散偌洟冢月敾?。少時家貧,無貲③買書,乃借貸于鄰人。每一翻譯,無不成誦。偶入城市,街衢④鋪店名號,皆默識之。后官翰林,庫中舊藏有《永樂大典》⑤,公皆讀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難公,無不立對,人皆驚駭。

【注釋】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紱(fú):李紱,人名。③貲(zī):通“資”,錢財。④衢(qú):四通八達的道路,大路。⑤《永樂大典》:明朝永樂年間編纂的一部百科全書式文獻集。全書有22937卷,11095冊。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風起(

)

(2)公欣然曰(

)

(3)少時家貧(

)

(4)皆默識之(

)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2)少時家貧,無貲買書,乃借貸于鄰人。

3.文中兩個關(guān)于雪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______

4.請結(jié)合乙文說說李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10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②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③“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yīng)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1.從詞性角度,分別指出文中加點詞語的詞性。

(1)嫩嫩的_______________

(2)踢幾腳球_____________

(3)捉幾回迷藏_____________

(4)你不讓我_____________

(5)粉的像霞_____________

(6)滿是桃兒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描繪了怎樣的畫面?下邊的詩句哪一句描寫的畫面與它最接近?(

)A.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B.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C.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D.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3.說說下面句子中哪個詞要讀重音,并說明理由。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五、詩歌鑒賞(共5分)閱讀下面的詩詞,回答后面小題【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疽摇柯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對這兩首詩詞理解和分析,無誤的一項是()A.兩首詩作者都是唐代詩人,兩首詩都是送別詩。B.甲詩首聯(lián)中“望”字將送別的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聯(lián)系起來了。C.乙詩首句寫“楊花落盡”和“子規(guī)啼”,點明時令,融情于景,為后面的抒情做了鋪墊。D.甲詩中“無為”是“無須、不要”的意思,表達了詩人心中的無奈。2.比較兩首詩在情感上的異同。六、語言表達(共10分)仿寫句子,使之構(gòu)成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為春天獻上一點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共40分)書包里有褶皺的書本、嶄新的文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