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送教_第1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送教_第2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送教_第3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送教_第4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送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這里是一座平靜的小鎮(zhèn)也曾經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廠這里見證著人性的罪惡也凝結著一個民族的苦難這里是人類歷史無法跳過的一頁這里是奧斯維辛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美)羅森塔爾1、請大家瀏覽課文,說說本新聞的主要事件是什么?重點集中在哪幾個自然段?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2、讀7-15自然段,看看作者參觀了哪些地方?劃出參觀者的反應,談談你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印象。自主探究毒氣室焚尸爐女牢房不孕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陰暗、可怕、恐怖、殘忍、慘不忍睹、慘絕人寰的人間地獄3、二戰(zhàn)中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怎樣的一座人間地獄,課文有沒有交代歷史背景呢?集中營的地理位置殺人工廠集中營罪行和慘狀無法想象自主探究可怕的歷史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萬人在這里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1939年9月,德軍占領波蘭。1940年4月,開始建造奧斯維辛集中營主營,內設哨所看臺、絞形架、毒氣殺人室和焚尸爐。約有40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在此經受嚴刑拷打,慘遭殺戳。

1945年1月27日,蘇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當時里面只剩下7000多名活著的囚徒,包括200多名兒童。

1947年7月,波蘭政府把奧斯維辛集中營改為殉難者紀念館。為了使這罪惡的行徑不再重演,讓后人記住這段歷史,1979年,奧斯維辛集中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奧斯維辛集中營檔案

奧斯維辛集中營分營布熱津卡集中營正門。當年囚犯被火車直接押進這個大門。

“死亡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沒有來得及運走的7.7噸頭發(fā)。

“死亡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

大卡車裝載的尸體

“死亡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

堆積如山的遇難者鞋子

“死亡工廠”——奧斯威辛集中營

集中營里的萬人坑

毒氣室一批猶太人在毒氣室里等待死亡

焚尸爐牢房長廊上的照片1、在這樣陰暗、恐怖、令人窒息的地方,文中卻描寫了幾處亮色,其與集中營極不相稱。找一找,是哪些地方呢?第1段: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還有兒童在追逐游戲。第16段:這里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在集中營大門附近,孩子們在追逐游戲。第8段: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津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第13段:這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的豐滿,可愛……美好而隱秘的夢想而微笑。合作探究

文章開頭寫奧斯維辛集中營所在地“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追逐游戲”。結尾又這樣寫道:“這里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在集中營大門的附近,孩子們在追逐游戲?!边@樣寫有什么作用?

在內容上,以集中營周圍明快的景物、歡樂的小孩反襯集中營當年的暗無天日、慘絕人寰。同時也告訴人們正義一定能戰(zhàn)勝邪惡,和平一定能取代戰(zhàn)爭,以此告慰亡靈。在結構上,首尾照應,使文章結構更加完整。廢墟vs怒放的雛菊

作者將這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組成一幅令人難忘的畫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殘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不會被徹底摧垮的,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綻放的生命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對生命的戕害就是最惡劣的犯罪,這也是對法西斯罪行的有力控訴。

作者為什么要特寫照片中這個“溫和地微笑的姑娘”呢?這是一個讓人心靈震撼的細節(jié)描寫,溫和地微笑、充滿青春與夢想的姑娘早已化為灰燼,對青春夢想的掠奪和美好生命的屠殺,這不正是對法西斯最強有力的控訴嗎?2、文章的標題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6段中說“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16段中說“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作者為什么這樣說?又為什么要寫這篇新聞呢?

6段中說“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是因為奧斯維辛的慘狀很多人講述過,關于奧斯維辛的報道很多;16段中說“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是因為所有參觀者看到的東西和感受都是一樣的可怕。作者寫作本文是因為一個記者非寫不可的使命感:揭示納粹罪行,祭奠殉難亡靈,表明自己對法西斯的控訴。(齊讀第2-3段)本文作者沒有客觀敘述納粹的罪行,而把自己參觀集中營的見聞和感受當做主要內容來寫,這是一篇純主觀性的報道。合作探究普利策新聞獎評審組頒獎詞

奧斯威辛作為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殺人工廠”而為人們熟悉,各國記者紛紛報道它的殘酷、血腥。羅森塔爾本著記者的良知獨辟蹊徑,突破了“客觀報道”的框框,著眼細節(jié),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博物館,在恐怖與快樂、戰(zhàn)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對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他的發(fā)表,充分地表現了一名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聞獎評審組把本屆普利策新聞獎中的最佳消息獎頒發(fā)給《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的作者羅森塔爾。課文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在奧斯維辛納粹分子殘酷地戕害了四百萬人的生命。這個悲劇屬于整個人類,我們應該正視這樣的恥辱和罪惡。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但在今天,我們要做的僅僅是記住這段歷史嗎?

德國總理勃蘭特的下跪贖罪受世人稱贊小泉“拜鬼”,遭到亞洲人民反對以色列前總理拉賓,身為猶太人,他積極倡導和平,反對戰(zhàn)爭,一邊被同胞罵作“叛徒”、“賣國賊”,一邊還義無返顧地為同胞的幸福而努力。這是他在猶太人集會上發(fā)表的《和平宣言》:

一百多年了,我們在尋找家鄉(xiāng);一百多年了,我們試圖平靜地生活。一百年的戰(zhàn)爭和恐怖使我們傷痕累累,但不曾毀掉我們的夢想——對和平的夢想……我向來相信大多數人是渴求和平的。今晚,你們聚集在此就證明了這種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傷害民主,我們必須抵制暴力!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