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東昌中學北校2022年度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市東昌中學北校2022年度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市東昌中學北校2022年度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市東昌中學北校2022年度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市東昌中學北校2022年度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東昌中學北校2022年度高二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主流,下列思想主張在今天仍具有積極意義的是

①“見賢思齊”

②“道不同不相為謀”

③“因材施教”

④“天人感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參考答案:D2.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A.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

B.共產黨敵后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C.統(tǒng)一戰(zhàn)線下的全民族抗戰(zhàn)

D.反法西斯國家的大力支持參考答案:C3.鑒于唐末五代的亂象,北宋統(tǒng)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法”,并且由此完成了制度設計。北宋制度設計A.分化兵權鏟除了割據(jù)基礎B.分化相權加強了中央集權C.利于政府機構合理發(fā)揮作用D.政策與措施的針對性較強參考答案:D宋朝統(tǒng)治者通過軍事上分化兵權,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以及財政上大部分地方賦稅都要收歸中央等多項措施鏟除了割據(jù)基礎,并不是只通過軍事上的措施就達到了鏟除割據(jù)基礎的目的,故A項錯誤。分化相權會加強皇權專制,而中央集權討論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分化相權與中央集權無關,故B項錯誤?!耙苑辣字髁ā钡囊馑际恰坝每梢苑乐贡撞“l(fā)生的政策來做治理國家的辦法”,并且材料指出了北宋的制度設計是鑒于唐末五代的亂象而做出的,因此其政策與措施的針對性較強。故D項正確。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逐漸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官員之間互相推卸責任,大多不干實事,行政效率低下,反而不利于政府機構合理發(fā)揮作用。故C項錯誤。4.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眾報》發(fā)文說:“‘包產到戶’現(xiàn)在雖然已在許多地方被丟進了垃圾桶,但也還有一部分干部和農民眼睛未亮,‘抱著狐貍精當美女’,戀戀不舍。”上述材料說明A.文章極力宣傳“人民公社化”運動B.“包產到戶”不符合當時生產力發(fā)展要求C.當時在農業(yè)生產經營方式上存在意見分歧D.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符合生產力發(fā)展要求參考答案:C5.對于德國統(tǒng)一,戈爾巴喬夫在?回憶錄?中強調自己主動給德國的北約身份放行,美國總統(tǒng)布什與其國家安全顧問的聯(lián)合回憶錄?重組的世界?中認為是美國的主動倡議迫使戈爾巴喬夫接受了德國的北約身份;德國總理科爾的回憶錄?我要的是德國統(tǒng)一?對該問題避而不談.這反映出A.單一視角難以還原歷史真相B.時代發(fā)展影響歷史敘述C.美蘇兩國主宰德國統(tǒng)一進程D.個人記述缺乏研究價值參考答案:A【詳解】從材料“戈爾巴喬夫在《回憶錄》中強調自己主動給德國的北約身份放行”“《重組的世界》中認為是美國的主動倡議迫使戈爾巴喬夫接受了德國的北約身份”“《我要的是德國統(tǒng)一》對該問題避而不談”中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布什和科爾對德國統(tǒng)一的問題有不同的認識,這體現(xiàn)出單一視角難以還原歷史真相,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時代發(fā)展對歷史的影響,故B項排除;德國統(tǒng)一進程雖然與美蘇兩國有很大的關系,但不是由兩國主宰的,故C項錯誤;個人記述也具有研究價值,故D項錯誤。6.新中國成立后,一些重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下列對我國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研制于改革開放新時期

B.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

C.為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

D.是人類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參考答案:B略7.1948年11月4日,陳毅率領軍隊于臨沂附近向南發(fā)動攻勢,國民黨軍隊將兵力向徐州集中,兩軍準備于此決一死戰(zhàn)。這反映了A.國民政府組織徐州會戰(zhàn)B.解放戰(zhàn)爭中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開始C.渡江戰(zhàn)役開始D.淮海戰(zhàn)役已拉開帷幕參考答案:D【詳解】由材料“1948年11月4日”“徐州……兩軍準備于此決一死戰(zhàn)”可知指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淮海戰(zhàn)役,國共雙方于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以徐州為中心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之一,故D正確;徐州會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故A錯誤;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決戰(zhàn)開始于1948年9月的遼沈戰(zhàn)役,故B錯誤;渡江戰(zhàn)役是1949年4月,故C錯誤?!军c睛】本題考查淮海戰(zhàn)役。由材料“1948年11月4日”“徐州”即可得出使淮海戰(zhàn)役。8.列寧認為目前要從反對沙皇制度向反對資產階級、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或者說實現(xiàn)國民公會過渡,而只要政府肯履行它所許下的召開立憲會議的“諾言”,就有可能把立憲會議變?yōu)閲窆珪?,并號召人民把布爾什維克選進立憲會議。這說明列寧主張A.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 B.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統(tǒng)治C.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D.舉行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參考答案: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列寧認為通過召開立憲會議,“把立憲會議變?yōu)閲窆珪?,并號召人民把布爾什維克選進立憲會議”,通過和平方式取得政權,實現(xiàn)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故A項正確。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此時羅曼諾夫王朝已被推翻,故B項錯誤。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十月革命勝利后,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實行的經濟政策,與材料信息不符,故C項錯誤。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后,列寧提出該主張,故D項錯誤。9.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說:“俄國在十月革命勝利以后,還有一個時期讓資本主義作為部分經濟而存在,而且還是很大的一部分,……我們的同志在這方面是太急了?!泵珴蓶|旨在A.批評新經濟政策不合時宜

B.說明社會主義改造的迫切性C.強調應堅持新民主主義路線

D.重申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結合時間中共七大和當時毛澤東的話中“讓資本主義作為部分經濟而存在,而且還是很大的一部分”、“我們的同志在這方面是太急了”等信息可以看出毛澤東當時并沒有要說明實行社會主義經濟,也未批判新經濟政策,故排除AB兩項,D與材料無關,所以材料說明當時是強調堅持新民主主義路線,所以選擇C。

10.倫敦大霧曾一度成為了藝術家理想化或寫實的描繪對象。詩人們也把倫敦煙霧作為抒發(fā)胸臆的對象,還有作家把煙霧、煙氣作為沒落的象征或隱喻。據(jù)此可知A.科技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B.科技使文學和藝術獲得新生C.倫敦煙等有利于藝術的發(fā)展D.藝術家的無知助推環(huán)境惡化參考答案:A倫敦大霧主要是由于工業(yè)革命造成的空氣污染造成的,倫敦大霧成為藝術家理想化或寫實的描繪對象,詩人們也把倫敦煙霧作為抒發(fā)胸臆的對象,說明工業(yè)革命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A正確;材料只是說明倫敦大霧成為藝術家和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對象,無法體現(xiàn)“科技使文學和藝術獲得新生”,排除B;材料只是說明倫敦大霧成為藝術家和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對象,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1.“張顛沒(歿)在二十年,謂言草圣無人傳。零陵沙門繼其后,斯書大字大如斗?!痹娭小傲懔晟抽T”指的是A.王羲之

B.顏真卿

C.吳道子

D.懷素參考答案:D由所學可知,材料講的是唐代書法,“張顛”指的是草書圣手張旭,“零陵沙門”指的是在草書方面有巨大造詣的懷素和尚,“沙門”即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12.“天地之物有不常之變者,謂之異;小者謂之災。災常先至而異乃隨之。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睗h代出現(xiàn)這種觀念主要是由于A.官僚體制的確立B.君主專制的強化C.監(jiān)察制度的完善D.儒家思想的影響參考答案:D材料反映了災異天譴的天人感應學說,這是漢代董仲舒思想的內容,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影響,故D正確;秦朝已經確立了官僚體制,且與天人感應思想無關,故A錯誤;災異天譴的思想與君主專制的強化沒有直接聯(lián)系,故B錯誤;監(jiān)察制度的完善與天人感應思想也沒有因果關系,故C錯誤。故選D。13.《九章算術》的編纂者認為,“掌握數(shù)學知識的人應該滿足于能夠解答生活實踐中提出的應用問題,數(shù)學的理論雖屬可知,但很難全部搞清楚,學者應該有適可而止的態(tài)度?!边@說明中國古代科技的主要特點是A.注重實驗B.理論探究C.適可而止D.注重實用參考答案:D材料“應該滿足于能夠解答生活實踐中提出的應用問題”反映了數(shù)學知識注重實用的特點,故選D項?!白⒅貙嶒灐痹诓牧现形瓷婕?,不選A項?!袄碚撎骄俊辈环喜牧稀袄碚撾m屬可知,但很難全部搞清楚”的表述,不選B項?!斑m可而止”過于模糊,不屬于主要特點,不選C項?!究键c】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數(shù)學14.英國人密迪樂向太平天國將領提出進行鴉片貿易的主張,遭到嚴厲拒絕。后英國特使又就《南京條約》中的“條約權利”向太平天國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這說明太平天國領導者A.認清了資本主義侵略的本質B.具有樸素的獨立自主思想C.反侵略成為運動的主要目標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參考答案:B【詳解】太平天國領導人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本質還缺乏認識,甚至還抱有幻想,缺乏應有的警惕,排除A;由材料“行鴉片貿易的主張,遭到嚴厲拒絕”可看出,太平天國不承認清朝與列強簽訂的條約,這都說明太平天國在外交上并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故選B;材料中太平天國沒有把斗爭矛頭指向列強,排除C;結合所學,太平天國尚無成熟的外交政策,排除D。15.造成下列兩幅圖片所反映的史實的主要原因是

A.兩國地理環(huán)境與經濟水平不同

B.受害國家對其制約程度不同C.對法西斯罪行清算的程度不同

D.兩國的歷史文化與傳統(tǒng)不同參考答案:C16.伯利克里在演講時說:“一個公民只要有任何長處,他就會受到提拔,擔任公職;這是作為對他優(yōu)點的獎賞,跟特權是兩碼事。貧窮也不再是障礙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國家,不管他的境況有多黯淡?!痹诖耍死镄麚P了A.雅典民主政體公民參與廣泛 B.廢除財產等級制的思想C.民主政體為公民參政提供了保證 D.雅典公民都有報效國家和升遷的機會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調動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依據(jù)所學可知,伯利克里當政時期,擔任高級職官的財產資格被取消,政府發(fā)放津貼,保障了中下層平民參政的權利,雅典的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分析選項,D項符合題意,所以應選D??键c: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認識17.羅馬帝國皇帝高度重視法律制定,許多法學家紛紛前來獻策。下列四人的主張不可能被采納的是A.甲建議政府保護一切自由民的財產不可侵犯B.乙倡導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C.丙主張廢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級的不平等條款D.丁提出增加處理經濟糾紛條款參考答案:C【詳解】古羅馬是奴隸制帝國,法律的制定從本質上維護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等級對立森嚴,不可能主張廢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級的不平等,故C項錯誤,符合題意。保護私有財產是羅馬法特點,故A項正確。羅馬法強調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故B正確。處理經濟糾紛的條款是羅馬法涉及的條款,故D項正確。18.17世紀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國家是A.英國

B.法國C.荷蘭

D.西班牙參考答案:C19.英國作家霍爾金的小說《指環(huán)王》長期不為中國觀眾所了解,好萊塢將《指環(huán)王》搬上銀幕之后,《指環(huán)王》小說在各大書店高居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這說明A.小說的影響力不如電影B.電影作為大眾容易接受的傳媒,促進了其他藝術的推廣C.電影電視是社會進步的產物,反映了科技的發(fā)展D.影視藝術的影響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讀信息的能力。由英國小說《哈利?波特》在搬上銀幕前后的影響度看出電影這一傳媒手段有利于其他藝術的推廣。故選B。A項錯誤,材料并未說明小說的影響力小于電影和電視,只是說影視藝術易于推廣藝術;C項錯誤,選項說的是科技的進步,材料未體現(xiàn);D項錯誤,材料也未說明影視藝術的影響在人類社會中的普及程度。考點: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fā)展?影響20.西晉時,一些佛教高僧主動與名士交游并模仿他們的言談和情趣,名士也樂于與高僧交往,攝取佛教義理,交流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心得體會。高僧與名士的互動(

)A.改變了西晉的宗教政策 B.鞏固了儒學的主流地位C.弱化了佛教的社會影響 D.促進了佛教中國化進程參考答案:考點:宋明理學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佛教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佛教高僧主動與名士交游并模仿他們的言談和情趣,不僅有利于其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促進佛學與玄學合流和佛教中國化進程,而且推動佛教在名士群體的廣泛傳播,最終形成佛教發(fā)展的高潮,故D正確,C錯誤;從題干材料無法判斷其是否改變了西晉的宗教政策,排除A;高僧主動與名士交游互動難以說明其鞏固了儒學的主流地位,排除B。21.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指出:“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庇需b于此,他有針對性地提出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主主義

D.民生主義參考答案:D22.下表反映了19世紀英國的社會經濟狀況,據(jù)此可以合理推論出A.工業(yè)革命導致了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

B.倫敦貧富差距日益擴大C.交通變革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D.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據(jù)1800-1850年倫敦的人口增長了236%可知工業(yè)革命導致了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收入情況,不能推斷出貧富差距擴大,故B項錯誤;材料雖提到修建鐵路,但只能說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無法直接得出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英國對外殖民擴張的信息,故D項錯誤。所以答案選A??键c: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的影響【名師點睛】工業(yè)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fā)展的影響: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1)工業(yè)革命推動了工業(yè)生產的空前發(fā)展,更多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貿易的范圍和規(guī)模迅速擴大,世界市場得到進一步發(fā)展(2)國際分工日益明顯,國際間的人口、資金的流動和貿易更加擴大(3)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資本主義國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場,資本主義列強憑借日益強大的實力,對外侵略擴張。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4)工業(yè)革命中發(fā)展起來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為世界市場的發(fā)展提供了先進的物質條件23.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最大歷史作用是(

)A、宗教自由在西歐逐漸盛行B、為資本主義發(fā)展解除精神枷鎖C、使資產階級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建立自己的政權D、促進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參考答案:B24.2007年,西方媒體紛紛指責中國“黑客”攻擊美、德、英等國的政府或軍方網絡。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姜瑜表示,這些言論是冷戰(zhàn)思維的表現(xiàn)。“冷戰(zhàn)思維”的核心內容是(

)A.打擊

B.遏制

C.合作

D.共存參考答案:B25.馬丁?路德提出“因信稱義”說。他認為,靈魂得救只需靠個人虔誠的信仰,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給人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這一主張實際上A.反對羅馬教廷的權威

B.反對封建專制制度C.反對《圣經》的權威

D.反對封建等級制度參考答案:A26.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民主與專制經歷了反復的較量,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曲折而復雜,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A.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脫離人民群眾

B.英國有長期的國王統(tǒng)治的傳統(tǒng)

C.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不充分

D.舊勢力不甘心失敗而瘋狂反撲參考答案:C27.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時,被一個目不識丁的公民請求代寫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問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為什么,我甚至還不認識這個人;但是到處都稱呼他為‘公正之士’,我實在聽煩了”。這則故事突出反映了A.雅典階級矛盾十分尖銳B.“陶片放逐法”形同虛設C.直接民主導致權力誤用D.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參考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依據(jù)材料結合所學可知,“陶片放逐法”體現(xiàn)了民主的廣泛性,一個目不識丁的公民僅僅因為聽煩了,就投了反對票,要求放逐阿里斯提德,體現(xiàn)了雅典直接民主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說明“陶片放逐法”容易導致民主權力的濫用,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因此C選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沒有體現(xiàn)出雅典的階級矛盾,A選項錯誤;B選項錯誤,“陶片放逐法”并未形同虛設,只是運作方式有弊端;材料強調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局限性,并未體現(xiàn)雅典民主政治維護奴隸主的利益,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28.新政發(fā)展經濟的政策,在某些地區(qū)得到落實,促進了當?shù)毓ど虡I(yè)的發(fā)展。山西省商務局成立后,承辦山西礦務、鐵路,還集股白銀45萬兩興辦輕工業(yè)。如在盛產棉花的地區(qū),開設紡紗、織布廠,引入進口機器生產。同時,在該廠附近分設扎花、榨油兩廠。山西的近代工業(yè)開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確的是(

)A.戊戌變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B.戊戌變法法令得到廣泛落實C.戊戌變法取得了成功

D.維新變法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yún)⒖即鸢福篈29.1839年,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鴉片,時任英國商務監(jiān)督的義律卻要求所有英商把鴉片交給他,然后由他把鴉片交給林則徐。義律的決定被大鴉片販子馬地臣譽為“頗具政治家風范的大手筆”,“中國人已經落入了使他們自己直接面對女王陛下的圈套”??梢?,義律此舉的根本目的是A.使鴉片貿易合法化B.為侵略中國制造借口C.制造中英貿易爭端D.實現(xiàn)中英兩國平等貿易參考答案:B“中國人已經落入了使他們自己直接面對女王陛下的圈套”為解題的關鍵。林則徐禁煙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鴉片是正當合理的行為,中國對國內非法貿易具有管轄權;而義律作為代表英國的商務監(jiān)督卻從中操作,使林則徐的交涉對象由英國鴉片商人變?yōu)榱擞?,使得矛盾擴大化,為英國發(fā)動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找到了借口。故B項正確。AC兩項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項不符合史實,排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根據(jù)材料“頗具政治家風范的大手筆”,“中國人已經落入了使他們自己直接面對女王陛下的圈套”可知義律是要引發(fā)兩國間的沖突,所以選B。30.1912年3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边@句話從根本上顛覆了的觀念是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B.“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C.“君主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已,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D.“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參考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人類對自身的認識與發(fā)現(xiàn)經歷了長期、緩慢的歷程。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戰(zhàn)國時期的儒者荀子說:“人定勝天?!薄稊S鐵餅者》為古羅馬時期著名雕刻家米隆的雕塑作品材料二中世紀基督教宣揚人是上帝的奴仆,人生下來就有罪。人是愚昧的,要在教會的引領下,杜絕一切私欲,盡全力崇仰上帝,以求“贖罪”。同時期的中國,皇帝號稱“天子”,代表上天來統(tǒng)治人間,人是皇帝的奴仆、子民。材料三圣母臉上露出微笑,充滿了人間的歡樂。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寫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yōu)美的儀表!……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大致同時,中國《水滸傳》中的宋江雖然被迫造反,最后仍臣服于朝廷,寧死不再反叛。(1)據(jù)材料一回答這個時代東西方對人有什么共同認識。(2)據(jù)材料二回答此時期東西方普遍認為人是什么。(3)綜合上述材料回答此時期東西方藝術作品對人的描寫有何不同。結合所學知識,你能談談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嗎?

參考答案:(1)認識到人的強大力量,人類充滿自信。(2)人是奴仆;人要順從,服從統(tǒng)治。(3)不同:西方:發(fā)現(xiàn)人的價值,歌頌人的力量,追求個性解放,反對迷信。中國:忠君。原因: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突出了人的作用,西方文藝復興興起,追求人的解放;東方君主專制強化,人受到封建思想的壓抑和束縛(1)本問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人定勝天。”“《擲鐵餅者》”等信息可知是強調人的力量。(2)本問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中世紀基督教宣揚人是上帝的奴仆,人生下來就有罪,杜絕一切私欲,盡全力崇仰上帝”“人民是皇帝的奴仆、子民?!钡刃畔⒖蔀閺娬{人要順從、奴仆。(3)本問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不同,根據(jù)材料“圣母臉上露出微笑,充滿了人間的歡樂”“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貴”可知西方強調人的價值、力量等;根據(jù)材料“宋江雖然被迫造反,最后仍臣服于朝廷,寧死不再反叛”可知中國強調忠君思想。第二小問原因,可從東(君主專制、思想專制)西(資本主義發(fā)展、思想解放)方所處的時代背景中考慮即可。整體分析:本題圍繞對人的認識選取材料,涉及考查中西方古代對人的認識等內容,問題簡單,主要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32.(37分)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中,世界各國曾出現(xiàn)過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1

唐朝中央機構示意圖

材料二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無旁落,即左右親信大臣,亦未能有榮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材料三

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權利法案》材料四1911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這種政體悲慘地結束了,即悲慘地失敗了。然而,失敗的并不是這種政體,而是一代人?!狽.佩弗《遠東》材料五

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xiàn)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共產黨可以監(jiān)督民主黨派,民主黨派也可以監(jiān)督共產黨。為什么要讓民主黨派監(jiān)督共產黨呢?這是因為一個黨同一個人一樣,耳邊很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

一一毛澤東《論十大關系》

材料六看一個政體是不是民主政體,不能看是不是具備了某些形式,關鍵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構一種科學的監(jiān)督機制,能否把民主與集中合理地結合起來……。

——摘自“對現(xiàn)代國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報》2008年9月26日)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圖1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圖2美國聯(lián)邦政府機構的設置體現(xiàn)了什么原則?(8分)(2)材料二中乾隆的言論反映出我國古代君臣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古代政治具有什么基本特征?(4分)(3)根據(jù)材料三說明,與乾隆帝相比,英國國王的權力有何不同?并簡述其原因。(3分)(4)材料四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對于“失敗的并不是這種政體,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6分)(5)材料五體現(xiàn)了新中國的哪項政治制度?結合材料六分析這項政治制度有何優(yōu)越性?(6分)(6)材料一、五體現(xiàn)的三種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請概括說明這三種政治模式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