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古詩詞誦讀《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古詩詞誦讀《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古詩詞誦讀《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掌握詩歌中出現的意象。2.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把握詩歌所營造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感受詩歌意趣的能力。3.引導學生理解詩歌呈現的景色美、哲理美和情感美,體會詩歌中景、理、情的融合。4.進一步提升學生品讀經典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窘虒W重點】抓住并理解詩歌中的主要意象,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窘虒W難點】理解詩歌的景色美、哲理美、情感美,體會詩歌景、理、情的融合。【教學過程】:導入:在中國詩歌漫長的發(fā)展歷史中,詩作的淘汰總是格外無情。清代的乾隆皇帝作詩多達數萬首,但卻沒有一首能夠活在后代人的記憶中,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詩人沒能附給這些詩歌真正的藝術生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春江花月夜》,它的作者張若虛只留下了兩首詩,而這一首就成為了千古杰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那么這首詩歌究竟有怎樣的魅力,能在時間長河的洗刷下依舊熠熠生輝呢?讓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探索其中的奧妙。二、誦讀課文,意象初解1.學生齊讀詩歌,結合詩歌揣摩“春江花月夜”這一詩題的特點。(學生自讀,做到字正腔圓、通順流利)明確:“春江花月夜”是詩歌中的五個主要意象,在詩中反復出現?!按骸背霈F四次,“江”十二次,“花”出現一次,“夜”出現兩次,“月”出現多達十五次,構成了詩歌意象群落的主體框架?!按?、江、花、月、夜”這五個主要意象在詩中出現的次數如此多,它們是怎樣被詩人組織到一起的?請同學們結合PPT上的內容思考,PPT: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朱庭珍《筱園詩話》:“斷未有無情之景”明確:詩人通過情感將詩歌中的意象有機地串聯起來。追問:簡要說說詩歌體現了哪些情感。明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對離人的懷念。如果將整首詩看作是流光異彩的項鏈,意象是串于其上的珍寶,而情感則是串聯起諸多寶石的線繩。意象所代表的“景語”正是被詩人獨特的情感捕捉同化,才轉變?yōu)閯尤恕扒檎Z”。小結:那么詩人的究竟是用怎樣的“情語”將諸多意象串聯起來的呢?詩歌的組織又還有哪些精妙之處?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xù)研究。咬文嚼字,深研詩味(一)景色美——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1.請同學誦讀詩歌開篇四句,想一想其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樣特點?這樣寫又好在哪里?(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中圖景)明確:詩歌描寫了春江、潮水、海、明月這四種景物。前四句將明月與江、海聯合,使視線向遠處、向高處延伸,視野得到極大的開闊,視點提高。明月與海潮共生,獲得了“滟滟隨波千萬里”的動態(tài)的宏大景觀,并由此讓人發(fā)出了“何處春江無月明”的慨嘆。小結:千萬里的江水,皆被明月照亮,這是多么震撼遼闊的場景,而這些皆被一雙眼睛捕捉到了。這雙眼睛接下來還看到了什么?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PPT: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明確:學生按詩詞順序自由言說,尋找所詩中描寫的景物,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中圖景。3.通過對這些意象特點的分析,你發(fā)現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學生分組討論,相互生發(fā),教師隨機點撥)明確:這些景物皆被月光普照,把春江花月夜這五個并列的意象變成由月光主導的意象群落,來統(tǒng)一江、海、花的大視野。月光將廣闊的景觀透明化,同化了整個世界——花因為月照變得像冰珠一樣透明;天是透明的,月光像是飛舞著的霜雪;江水和江岸也是透明的,叫人分辨不出汀上的白沙;整個天地是透明的,甚至看不到纖小的灰塵,只有空中皎皎的孤月小結:“春、江、花、夜”四個意象,外在性狀的區(qū)別被淡化,而以月光的透明加以同化,顯現出了一種空靈、透明的整體意境美,甚至“天、空、霰、霜”這些意象都被囊括進月這個核心意象中去,成為月的陪襯和意象背景。正如《古唐詩合解》中評價到(PPT):“題目五字,環(huán)轉交錯,各自生趣?!币庀箅m多,卻緊緊圍繞著江月,構成了一幅空明明凈的畫面。景色之美,莫過于此。讓我們繼續(xù)往下學習,看看詩歌接下來還展現了什么。(二)哲理美——月同人不同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1.就詩歌結構上來分析,為什么詩人重復寫到了月?請聯系上下文分析。明確:承上:月作為意象大密度貫穿,顯示其為意象群落的核心。啟下:為“人”的出現做出鋪墊——看見這樣景色的眼睛浮現出來,何人見月,月照何人。這樣反復出現的月是為了準備將圍繞核心讓渡于“人”,將春江夜景的想像融進人情中去。2.詩人通過這幾句詩表達了怎樣的道理?明確:在江畔,究竟是誰第一次看到了這輪月亮?而江上月又是在何時第一次照見了望月人呢?人總是在世世代代無窮更迭,而江月年年好似都是一個模樣。不知道江月照著誰,只能瞧見“滾滾長江東逝水”。人類總是在世世代代無窮更迭,而江月年年好似都是一個模樣。詩人以江水江月的年年不變和人生代代的無窮相類比,表面上不變和無窮是平衡的,但是從詩中的“初照人”“照何人”中可以看出,對于月亮所照的個人來說,他們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小結:劉希夷在《代悲白頭吟》寫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同張若虛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是不是有相同之處?請大家一同讀一讀PPT上節(jié)選的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3.誰來說一說,劉希夷的詩表達的是怎樣的情感?明確:一位老翁看到風華正茂的少年少女們所發(fā)出愁嘆。老翁對現在紅顏少年們說,你們應當給這個已經垂垂老矣的人一點憐惜。他現在瞧著如此可憐,曾經卻也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呢。日落桑榆,時光已逝的痛苦由此生發(fā)。小結:但詩人張若虛呢?他顯然不愿意繼續(xù)慨嘆人生的苦短。詩人強調月華年年相同,卻并沒有突出人的代代相異。而是轉向了另一個方面,即詩歌的最后一個部分——“人情”。(三)情感美——思婦懷游子1.人的出現帶來了新的感情,請大家仔細揣摩PPT上劃線的詞,這種情感是怎樣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點撥:《楚辭.悲回風》中寫道:“渺遠志之所及兮,憐浮云之徜徉?!备≡萍劝自疲溽喽豢杉?,李白也曾寫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白云,都象征游子的含義;青楓浦即雙峰浦,即送別之地。明確:白云、青楓浦引順理成章的引出游子和思婦?!氨庵圩印薄懊髟聵恰蓖自?、青楓浦對應,游子行在扁舟,思婦待于高樓,點出春江花月夜中的思婦與游子相隔兩地,由此生發(fā)出思念之情。2.接下來,詩歌又將目光聚集到了誰的身上,表現了主人公怎樣的情感?(學生分組討論,相互生發(fā),教師隨機點撥)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明確:“徘徊”“卷不去”“拂還來”等詞語明確將焦點聚集到思婦,運用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表面上是寫月光,點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tài),實際上是渲染思婦心中如影隨行、揮遣不去的離愁,把苦苦相思表現的淋漓盡致,情意深長。身在房中,月光窗簾擋不住,人在搗衣,月光依舊拂洗,想要避開簡直徒勞,“卷”與“拂”——表明思婦不堪思念之苦,徒做無奈而且無用的掙扎?!安蝗ァ薄斑€來”——是月光的執(zhí)著,更是相思的執(zhí)著。小結:月光無處不在、不可排解,月光就是相思,月光追隨,就是相思無計可避。3.月光除了引發(fā)婦人的思戀,還勾起了她怎樣的情感?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明確:“此時相望不向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寫游子和思婦相隔兩地,望著對方所在的方向,卻聽不見對方的話語,思婦希望能夠追逐著月華照在游子身上。追問:那思婦能得常所愿嗎?明確:不能。魚龍、鴻雁本來是月光下的景物,此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同時也是用典——“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魚龍、鴻雁是古代用于互傳音訊的載體,然而此時月光不給鴻雁飛渡的方便,魚龍也只是在水中跳躍,此處暗含有魚雁不能傳音訊之意??梢姸艘粲崝嘟^,相思無著落。4.為何婦人的相思如此纏綿、不可排解呢?請大家仔細分析PPT中的畫線詞: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明確:①花是思婦的自比,如花的容貌會凋謝,夢見落花正是擔憂花落之意。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可是游子卻還未回家,兩人依舊無法詳見。②江水流去隱含著春光流逝的憂郁,透明的月光西斜暗示著青春年華,自然景觀的特征與情感的纏綿結合得水乳交融。人一生中美好的年華是如此短暫,而兩人卻在本就短暫的時光中分離,可是時間卻不會停下來等人,婦人的悲愁由此展開。5.“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伴著思婦的憂郁,明月西斜,海霧的遮蔽使得月色越發(fā)朦朧。思婦想要到達南方的瀟湘,面對的卻是無限的路途,因此她只能寄希望于期待,她期待著什么?請大家共同朗讀詩歌的最后兩句,體會其妙處。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明確:月色是相思,歸人承月,是思婦美好的期待,“不知”體現的卻是一種不確定,失落與期待合為一體,最終化為滿腔的情思。結尾一“搖”字將靜態(tài)的圖畫轉為動態(tài),月亮已落,而思婦的情思卻已經被觸動,鋪滿了滿江滿樹。因此,詩歌到這里并沒有按下結束鍵,因為情思還在延續(xù)著,情在言外、滲透在景語的空白之中,空白中的無窮情意讓詩歌產生了一種深邃的持續(xù)感。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春江花月夜》一詩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但在賞析該詩歌時,在對詩歌本身的精妙以及詩人張若虛在詩中所展現出的才情和詩情的把握之外,《春江花月夜》屬于宮體詩這一詩體特點不可忽略。《春江花月夜》樂曲為陳后主宮廷制作,收錄于宋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在題下存詩四首,其中隋煬帝的兩首詩作堪為代表: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夜露含花氣,春潭養(yǎng)月暉。漢水逢游女,湘川值兩妃。大家能不能看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