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語法知識詞和句式1.古代漢語語法知識詞和句式1.
古代漢語語法之
詞類2.古代漢語語法之
詞類
文言實詞古今異議
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代詞
副詞介詞
連詞
助詞
嘆詞兼詞
文言虛詞
3.詞類3.實詞一、古今異議詞古代漢語中字形相同而異議用法不同的詞。即古今異義詞。如:“太丘舍去”(陳太丘與友期)中的“去”,古義是“離開”,后來演變?yōu)椤暗侥车厝ァ?。這類詞語在閱讀文言文時要加以注意。詞匯的發(fā)展,體現(xiàn)在實詞上,最顯著的就是詞義的古今變化。古今詞義的差別,因其演變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幾種:4.實詞一、古今異議詞4.1、詞義擴大特點:今意大于古意,詞義擴大有以下幾類:(1)原單指某些事物的詞,擴大到兼指特征、性質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雛”《說文》:“雞子也。”本義指“小雞”?,F(xiàn)在指幼小的動物或幼兒,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狀。如“雛鳥”“雛形”等。5.1、詞義擴大特點:今意大于古意,5.(2)感覺性質相通,從原義擴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義。例如:“甘”?!墩f文》:“美也。從口含一?!爆F(xiàn)在常用的意義除了味美、味道甜之外,還有心里樂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翱唷??!墩f文》:“大苦,苓也?!薄败摺笔且环N苦菜,表示味苦?,F(xiàn)在的“苦”,不僅有“甘苦”之“苦”義,還衍生出“辛苦”“痛苦”等義。6.(2)感覺性質相通,從原義擴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義。例如:6(3)由專用名詞擴大為通用名詞。例如: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孟子》)中的“江”“河”與“淮”“漢”并列,指“長江”和“黃河”?!敖焙汀昂印痹诠糯菍S忻~,現(xiàn)在擴大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門豹治鄴》)的“好”,專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現(xiàn)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質,對人、事、物都可以修飾限制。7.(3)由專用名詞擴大為通用名詞。例如:7.2、詞義縮小是指詞的古義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得狹小的現(xiàn)象。詞義縮小有以下三類:(1)詞義程度減弱。例如:“餓”古義指嚴重的饑餓,已達到受死亡威脅的程度,《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奔从谩梆I”的古義。今義的“餓”指一般的肚子餓。程度減弱咯。8.2、詞義縮小是指詞的古義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得狹小的(2)詞義的表示范圍縮小。例如:“子”。最初是孩子的總稱,不分男孩、女孩都稱“子”?,F(xiàn)在“子”專指“兒子”?!俺簟惫糯褐笟馕丁,F(xiàn)在自指難聞的氣味。9.(2)詞義的表示范圍縮小。例如:9.(3)詞義義項的減少。例如:“勸”。古義常用義項有鼓勵、勸說、規(guī)勸?!秳駥W》之“勸",就是鼓勵的意思。今義中就只剩下“勸說、規(guī)勸”這一義項。如“勸人改之”。10.(3)詞義義項的減少。例如:10.3、詞義轉移
古漢語中的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由原來表示的對象轉移為表示另一種對象,這就叫詞義的轉移,詞義轉移有一下幾類:11.3、詞義轉移
古漢語中的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由原來表示(1)由表示甲事物轉移到乙事物。例如:“幣”古義指禮物?!肚袀鳌罚骸昂駧盼|事楚?!苯窳x已轉移為“錢”的意思。“涕”古義指眼淚。今義一般作“鼻涕”解。12.12.(2)由表示甲動作轉移為乙動作。例如:“走”古義為“跑”“逃跑”?!读H藺相如傳》:“竊計欲忘走燕”。今義的“走”是“步行”的意思?!叭ァ?。古義是“離開某地”?!对狸枠怯洝罚骸叭鴳燕l(xiāng)”?,F(xiàn)在則指到某地去。13.(2)由表示甲動作轉移為乙動作。例如:13.4、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古今詞義在演變的過程中,褒貶意義相互轉換的現(xiàn)象,叫做詞義的感情色彩的變化。例如:“卑鄙”一詞,古義表示出身低微、見識淺陋,是一個表謙虛的中性詞;今義指品質惡劣。詞義的感情色彩變化有下面幾種:14.4、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古今詞義在演變的過程中,褒貶意義相互轉(1)褒義詞變化為貶義詞。例如“明哲保身”。源出《詩經(jīng)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贊揚一個人聰明有智慧,善于適應環(huán)境。今義指不堅持原則、只顧自己的處事態(tài)度。詞義游“褒”變“貶”?!耙鹿谇莴F”。原指官服上繡的禽和獸的圖案?,F(xiàn)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敗壞,行為像畜生一樣的人。15.(1)褒義詞變化為貶義詞。例如15.(2)貶義詞變?yōu)榘x詞。例如:“乖”。古義為偏執(zhí)、不馴順?!读主煊襁M賈府》中“行為偏僻性乖張”即古義。今義是“聽話、安順”的意思。如“這孩子真乖”。16.(2)貶義詞變?yōu)榘x詞。例如:16.(3)中性詞變?yōu)榘x詞或貶義詞。例如:“謗”。古義指議論、批評他人的過失?!多u忌諷齊王納諫》中“能謗譏于市朝”即古義。今義“謗”有“惡意中傷”的意思。“祥”。古義有預兆,有吉有兇?!蹲髠髻夜辍罚骸笆呛蜗橐玻獌囱稍??”即古義“吉兇預兆”的意思。今義多指吉兆,如“吉祥”。17.(3)中性詞變?yōu)榘x詞或貶義詞。例如:17.5、名稱說法改變
例如:“目”改稱“眼睛”?!叭铡备姆Q“太陽”。18.5、名稱說法改變
例如:18.6、單音詞變?yōu)閺鸵舸卫纾骸扒啊弊優(yōu)椤扒懊妗?。“敵”變?yōu)椤皵橙恕薄?9.6、單音詞變?yōu)閺鸵舸卫纾?9.
7、偏義復詞
偏義復詞,是指一個復音詞由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語素構成,但整個復音詞的意思只取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而另一個語素只是作為陪襯,只有一個形式,只起到構詞的作用,相當于一塊化石,又叫化石語素。例如:“契闊談宴,心念舊恩?!薄捌蹰煛敝械摹捌酢笔峭逗?,“闊”是疏遠,在這里是偏義復詞,偏用“契”的意義?!捌蹰熣勓纭本褪钦f兩情契合,在一處談心宴飲。20.
7、偏義復詞
偏義復詞,是指一個復音詞由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偏義復詞的運用,按詞的構成關系來看,常見的有以下兩種形式:兩個語素意義相對或相反。例如:“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俺鋈搿笔欠戳x詞,此處只取“入”的意思“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石鐘山記》?!皽\深”是反義詞,此處只取“深”的意義21.偏義復詞的運用,按詞的構成關系來看,常見的有以下兩種形式:2兩個語素意義相近或相關。例如:“今有一人入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皥@圃”是相近詞,分別是“種樹的、種菜的地方”,此處只取“園”之意“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皣摇笔窍嚓P詞,此處只取“國”之意22.兩個語素意義相近或相關。例如:22.二、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里又是另一個意義。一般來說,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例如:“食”:1吃。柳宗元《撲蛇者說》: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吃的東西,食物?!恫軇フ搼?zhàn)》“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3拿東西給人或動物吃,讀si,喂。韓愈《馬23.二、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蝕”,虧損?!兑棕S》:“月盈則食”。注:在一個句子里,我們怎樣確定一個詞究竟用的是那個意義呢?主要是聯(lián)系上下文,認真閱讀,仔細分析,增強閱讀能力。一詞多義是由本意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這樣,我們應該從一個詞的本義入手來理解和掌握它的各個引申義和通假字。24.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通“蝕”,虧損。《易三、詞類的活用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種類: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名詞用作狀語,并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25.三、詞類的活用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可以靈活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guī)律:名詞連用,非并列修飾關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軍為名詞,在這里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②規(guī)則:名詞后緊接代詞或所處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今王鼓樂于此。鼓樂:擊鼓奏樂26.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愿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云霏霏兮欲雨。雨:下雨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做動詞扣舷而歌之。歌:唱歌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27.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愿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27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guī)則使用,并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蛐稳菰~活用作一般動詞就是形容詞作謂語且?guī)Я速e語(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例:鄰之厚,君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28.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guī)則3、數(shù)量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數(shù)量的數(shù)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guī)則使用,并表示與該數(shù)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shù)量詞活用為動詞。例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么長期掌握諸侯呢?]29.3、數(shù)量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數(shù)量的數(shù)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guī)則使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并列變成四皇,與五帝并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簡析]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在于使事物發(fā)生數(shù)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shù)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復復”)變化。30.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
4、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就是這個動詞在句子中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它一般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有時前邊有“其”或“之”。例如: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至,動詞,到。在這里作名詞,到達的人。31.4、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就是這個動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而以形容詞作定語。例如: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堅、銳,皆為形容詞,在這里皆作名詞,分別指鐵甲、武器.32.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而以形容詞作5、名詞作狀語現(xiàn)代漢語里,普通名詞是不能直接修飾謂語動詞作狀語的,而古代漢語中普通名詞直接作狀語卻是相當普遍的現(xiàn)象。(1)表示比喻。例如: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薄蛾悇偈兰摇泛~,狐貍,在這里作狀語,像狐貍一樣。33.5、名詞作狀語現(xiàn)代漢語里,普通名詞是不能直接修飾謂語動詞作狀(2)表示對待人的態(tài)度。例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名詞,兄長,在這里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3)表處所的。例如: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草、露,名詞,這里作狀語,在草地上,在露天下。34.(2)表示對待人的態(tài)度。例如:34.(4)表示動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危~,在這里作狀語,用箕畚。(5)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面,名詞,臉,在這里作狀語,當面。35.(4)表示動作使用的工具。例如:35.古代漢語語法知識詞和句式36.古代漢語語法知識詞和句式1.
古代漢語語法之
詞類37.古代漢語語法之
詞類
文言實詞古今異議
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代詞
副詞介詞
連詞
助詞
嘆詞兼詞
文言虛詞
38.詞類3.實詞一、古今異議詞古代漢語中字形相同而異議用法不同的詞。即古今異義詞。如:“太丘舍去”(陳太丘與友期)中的“去”,古義是“離開”,后來演變?yōu)椤暗侥车厝ァ?。這類詞語在閱讀文言文時要加以注意。詞匯的發(fā)展,體現(xiàn)在實詞上,最顯著的就是詞義的古今變化。古今詞義的差別,因其演變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幾種:39.實詞一、古今異議詞4.1、詞義擴大特點:今意大于古意,詞義擴大有以下幾類:(1)原單指某些事物的詞,擴大到兼指特征、性質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雛”《說文》:“雞子也。”本義指“小雞”?,F(xiàn)在指幼小的動物或幼兒,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狀。如“雛鳥”“雛形”等。40.1、詞義擴大特點:今意大于古意,5.(2)感覺性質相通,從原義擴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義。例如:“甘”?!墩f文》:“美也。從口含一?!爆F(xiàn)在常用的意義除了味美、味道甜之外,還有心里樂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翱唷??!墩f文》:“大苦,苓也?!薄败摺笔且环N苦菜,表示味苦?,F(xiàn)在的“苦”,不僅有“甘苦”之“苦”義,還衍生出“辛苦”“痛苦”等義。41.(2)感覺性質相通,從原義擴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義。例如:6(3)由專用名詞擴大為通用名詞。例如: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孟子》)中的“江”“河”與“淮”“漢”并列,指“長江”和“黃河”?!敖焙汀昂印痹诠糯菍S忻~,現(xiàn)在擴大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門豹治鄴》)的“好”,專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現(xiàn)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質,對人、事、物都可以修飾限制。42.(3)由專用名詞擴大為通用名詞。例如:7.2、詞義縮小是指詞的古義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得狹小的現(xiàn)象。詞義縮小有以下三類:(1)詞義程度減弱。例如:“餓”古義指嚴重的饑餓,已達到受死亡威脅的程度,《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即用“餓”的古義。今義的“餓”指一般的肚子餓。程度減弱咯。43.2、詞義縮小是指詞的古義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得狹小的(2)詞義的表示范圍縮小。例如:“子”。最初是孩子的總稱,不分男孩、女孩都稱“子”?,F(xiàn)在“子”專指“兒子”。“臭”古代泛指氣味?,F(xiàn)在自指難聞的氣味。44.(2)詞義的表示范圍縮小。例如:9.(3)詞義義項的減少。例如:“勸”。古義常用義項有鼓勵、勸說、規(guī)勸?!秳駥W》之“勸",就是鼓勵的意思。今義中就只剩下“勸說、規(guī)勸”這一義項。如“勸人改之”。45.(3)詞義義項的減少。例如:10.3、詞義轉移
古漢語中的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由原來表示的對象轉移為表示另一種對象,這就叫詞義的轉移,詞義轉移有一下幾類:46.3、詞義轉移
古漢語中的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由原來表示(1)由表示甲事物轉移到乙事物。例如:“幣”古義指禮物?!肚袀鳌罚骸昂駧盼|事楚。”今義已轉移為“錢”的意思?!疤椤惫帕x指眼淚。今義一般作“鼻涕”解。47.12.(2)由表示甲動作轉移為乙動作。例如:“走”古義為“跑”“逃跑”?!读H藺相如傳》:“竊計欲忘走燕”。今義的“走”是“步行”的意思?!叭ァ?。古義是“離開某地”?!对狸枠怯洝罚骸叭鴳燕l(xiāng)”?,F(xiàn)在則指到某地去。48.(2)由表示甲動作轉移為乙動作。例如:13.4、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古今詞義在演變的過程中,褒貶意義相互轉換的現(xiàn)象,叫做詞義的感情色彩的變化。例如:“卑鄙”一詞,古義表示出身低微、見識淺陋,是一個表謙虛的中性詞;今義指品質惡劣。詞義的感情色彩變化有下面幾種:49.4、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古今詞義在演變的過程中,褒貶意義相互轉(1)褒義詞變化為貶義詞。例如“明哲保身”。源出《詩經(jīng)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贊揚一個人聰明有智慧,善于適應環(huán)境。今義指不堅持原則、只顧自己的處事態(tài)度。詞義游“褒”變“貶”。“衣冠禽獸”。原指官服上繡的禽和獸的圖案?,F(xiàn)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敗壞,行為像畜生一樣的人。50.(1)褒義詞變化為貶義詞。例如15.(2)貶義詞變?yōu)榘x詞。例如:“乖”。古義為偏執(zhí)、不馴順?!读主煊襁M賈府》中“行為偏僻性乖張”即古義。今義是“聽話、安順”的意思。如“這孩子真乖”。51.(2)貶義詞變?yōu)榘x詞。例如:16.(3)中性詞變?yōu)榘x詞或貶義詞。例如:“謗”。古義指議論、批評他人的過失?!多u忌諷齊王納諫》中“能謗譏于市朝”即古義。今義“謗”有“惡意中傷”的意思?!跋椤?。古義有預兆,有吉有兇?!蹲髠髻夜辍罚骸笆呛蜗橐?,吉兇焉在?”即古義“吉兇預兆”的意思。今義多指吉兆,如“吉祥”。52.(3)中性詞變?yōu)榘x詞或貶義詞。例如:17.5、名稱說法改變
例如:“目”改稱“眼睛”?!叭铡备姆Q“太陽”。53.5、名稱說法改變
例如:18.6、單音詞變?yōu)閺鸵舸卫纾骸扒啊弊優(yōu)椤扒懊妗?。“敵”變?yōu)椤皵橙恕薄?4.6、單音詞變?yōu)閺鸵舸卫纾?9.
7、偏義復詞
偏義復詞,是指一個復音詞由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語素構成,但整個復音詞的意思只取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而另一個語素只是作為陪襯,只有一個形式,只起到構詞的作用,相當于一塊化石,又叫化石語素。例如:“契闊談宴,心念舊恩?!薄捌蹰煛敝械摹捌酢笔峭逗?,“闊”是疏遠,在這里是偏義復詞,偏用“契”的意義?!捌蹰熣勓纭本褪钦f兩情契合,在一處談心宴飲。55.
7、偏義復詞
偏義復詞,是指一個復音詞由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偏義復詞的運用,按詞的構成關系來看,常見的有以下兩種形式:兩個語素意義相對或相反。例如:“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出入”是反義詞,此處只取“入”的意思“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石鐘山記》?!皽\深”是反義詞,此處只取“深”的意義56.偏義復詞的運用,按詞的構成關系來看,常見的有以下兩種形式:2兩個語素意義相近或相關。例如:“今有一人入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皥@圃”是相近詞,分別是“種樹的、種菜的地方”,此處只取“園”之意“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皣摇笔窍嚓P詞,此處只取“國”之意57.兩個語素意義相近或相關。例如:22.二、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里又是另一個意義。一般來說,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例如:“食”:1吃。柳宗元《撲蛇者說》: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吃的東西,食物?!恫軇フ搼?zhàn)》“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3拿東西給人或動物吃,讀si,喂。韓愈《馬58.二、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蝕”,虧損?!兑棕S》:“月盈則食”。注:在一個句子里,我們怎樣確定一個詞究竟用的是那個意義呢?主要是聯(lián)系上下文,認真閱讀,仔細分析,增強閱讀能力。一詞多義是由本意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這樣,我們應該從一個詞的本義入手來理解和掌握它的各個引申義和通假字。59.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蝕”,虧損?!兑兹?、詞類的活用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種類: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名詞用作狀語,并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60.三、詞類的活用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可以靈活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guī)律:名詞連用,非并列修飾關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例:晉軍函陵?!稜T之武退秦師》軍為名詞,在這里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②規(guī)則:名詞后緊接代詞或所處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今王鼓樂于此。鼓樂:擊鼓奏樂61.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愿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云霏霏兮欲雨。雨:下雨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做動詞扣舷而歌之。歌:唱歌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62.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愿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27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guī)則使用,并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或形容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營養(yǎng)學師考試真題題庫及答案
- 醫(yī)療行業(yè)面試攻略:鶴壁醫(yī)療特招面試題庫大全
- 2025年食品安全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慢性病知識答卷及答案
- 2025年環(huán)境、職業(yè)健康安全培訓試題及答案
- 二級建造師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年
- 2025年護理核心制度考核題(附答案)
- 英德市人民醫(yī)院網(wǎng)上掛號
- 醫(yī)院信息收集系統(tǒng)建設規(guī)范
- XX口腔醫(yī)院簡介
- 2025-2030中國直升機旅游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鉤針編織技術課件
- 2025年中考數(shù)學幾何模型歸納訓練:最值模型之阿氏圓模型解讀與提分訓練
- 2025年民航安全試題簡答題及答案
- 2025年事業(yè)編畜牧筆試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職教高考烹飪類專業(yè)知識考試復習題(附答案)
- 焊接技術培訓(基礎教程)課件
- 珠海廣東珠海萬山海洋開發(fā)試驗區(qū)發(fā)展改革和政策研究局招聘合同制職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點(頻考版試卷)附帶答案詳解
- 特種設備安全法培訓課件
- 2024年機動車檢測站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記錄表格合集(根據(jù)補充要求編制)
- 市場監(jiān)管局校園食品安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