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目標了解耳鼻咽喉科護理管理;耳鼻咽喉科檢查的基本器械和設備。熟悉耳鼻咽喉科病人的護理評估;耳鼻咽喉病人常見的護理診斷。掌握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檢查及護理配合;耳鼻咽喉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教學目標了解耳鼻咽喉科護理管理;耳鼻咽喉科檢查的基本器械和設 檢查者和病人的位置光源:定位在被檢病人耳后上方約15cm處。檢查者:面對病人距離2540cm。頭位:檢查者與病人在同一水平。檢查者的瞳孔、鏡孔、反光焦點和檢查部位呈一直線。 檢查者和病人的位置光源:定位在被檢病人耳后上方約15cm處第十六章耳鼻咽喉科病人的護理概述課件鼻部檢查外鼻:外觀和鼻梁、聽其聲音、聞其味道。鼻腔:首先檢查鼻腔的通氣情況。用前鼻鏡
2、檢查鼻腔。鼻部檢查外鼻:外觀和鼻梁、聽其聲音、聞其味道。鼻腔檢查的目的觀察各鼻道中分泌物的色、質(zhì)、量和引流方向。判斷鼻竇炎的位置。診斷鼻部的疾病。查找鼻出血的部位。鼻腔檢查的目的觀察各鼻道中分泌物的色、質(zhì)、量和引流方向。鼻腔分泌物水樣性:急性鼻炎早期;變應性鼻炎發(fā)作期;腦脊液鼻漏。(鼻腔分泌物外溢稱鼻漏)黏液性:單純性鼻炎。黏膿性:急性鼻炎恢復期;慢性鼻炎和鼻竇炎等。膿性:較重的鼻竇炎,有時伴有臭味。血性:鼻腔、鼻竇、或鼻咽部腫瘤、鼻腔異物。鼻腔分泌物水樣性:急性鼻炎早期;變應性鼻炎發(fā)作期;腦脊液鼻漏第十六章耳鼻咽喉科病人的護理概述課件后鼻鏡(間接鼻咽鏡)檢查坐姿:端坐將后鼻鏡(間接鼻咽鏡)加
3、溫右手持后鼻鏡,左手持壓舌板將舌前2/3下壓轉(zhuǎn)動或傾斜鏡面進行觀察后鼻鏡(間接鼻咽鏡)檢查坐姿:端坐第十六章耳鼻咽喉科病人的護理概述課件后鼻鏡檢查的注意事項壓舌應輕輕加壓,不可突然用力。壓舌板不能伸入過深,盡量不觸及周圍組織,防止惡心。對不合作者,可以用1的丁卡因噴霧進行咽部麻醉。后鼻鏡檢查的注意事項壓舌應輕輕加壓,不可突然用力。軟管鼻內(nèi)鏡檢查1丁卡因表面麻醉將冷光源纖維導光鼻內(nèi)鏡經(jīng)前鼻孔送入鼻腔動作輕柔,切忌粗暴。如遇分泌物阻塞,及時清除。軟管鼻內(nèi)鏡檢查1丁卡因表面麻醉鼻功能檢查(嗅覺檢查)用4種不同的嗅劑,分別裝于同一顏色的小瓶中。任選一種讓被檢查辨別,依次檢查完畢手指堵住一側鼻孔,另一側
4、鼻孔嗅之時間不宜過長,避免嗅適應或嗅疲勞。鼻功能檢查(嗅覺檢查)用4種不同的嗅劑,分別裝于同一顏色的小嗅覺障礙的類型呼吸性嗅覺減退和失嗅:由于呼吸氣流不經(jīng)過鼻腔。感覺性嗅覺減退和失嗅:嗅粘膜、嗅神經(jīng)病變而不能感受到嗅素存在。嗅覺官能癥:嗅中樞及嗅球受刺激或病變所致,可產(chǎn)生嗅覺過敏、嗅覺倒錯,幻嗅等。嗅覺障礙的類型呼吸性嗅覺減退和失嗅:由于呼吸氣流不經(jīng)過鼻腔。咽部檢查口咽檢查:用壓舌板輕壓舌前2/3處,讓病人發(fā)“啊”音。鼻咽檢查:間接鼻咽鏡檢查和鼻咽部觸診。咽部檢查口咽檢查:用壓舌板輕壓舌前2/3處,讓病人發(fā)“啊”音口咽檢查咽峽:黏膜有無充血,腫脹,潰瘍、假膜等。扁桃體:形態(tài)和大小,注意隱窩口處
5、有無分泌物。軟腭和舌。咽隱窩??谘蕶z查咽峽:黏膜有無充血,腫脹,潰瘍、假膜等。扁桃體肥大一度肥大:扁桃體仍限于扁桃體窩內(nèi)。二度肥大:扁桃體超過扁桃體窩,但距中線尚有一定距離。三度肥大:扁桃體大如核桃,達到或接近中線,甚至兩側扁桃體能相互觸碰。扁桃體肥大一度肥大:扁桃體仍限于扁桃體窩內(nèi)。第十六章耳鼻咽喉科病人的護理概述課件喉部檢查喉的外部檢查:視診和觸診。間接喉鏡:1.1%丁卡因表面麻醉。2.用紗布包裹舌前1/3,用左手姆指和中指捏住舌前部,并將其向前下方拉,示指抵住上唇固定。3.將間接喉鏡加熱、試溫,鏡背將懸雍垂和軟腭推向后上方。4.囑病人發(fā)“伊”音,使聲帶內(nèi)收。喉部檢查喉的外部檢查:視診和觸
6、診。第十六章耳鼻咽喉科病人的護理概述課件咽喉檢查的注意事項使用壓舌板時不能過深,用力不能過重。鼻咽鏡和喉鏡檢查時要加溫、試溫。對咽反射敏感的病人,可以給表面麻醉劑噴霧,應觀察有無過敏及中毒癥狀。直接喉鏡檢查時,體位要正確。纖維喉鏡或顯微喉鏡檢查完后應稍休息,麻木感消失后才能進食。咽喉檢查的注意事項使用壓舌板時不能過深,用力不能過重。耳部檢查及護理配合耳廓及耳周檢查外耳道檢查法:觀察外耳道(成人:耳廓向后、向上,向外輕輕提??;兒童向后、向下牽拉,轉(zhuǎn)動耳鏡)鼓膜檢查法:分泌物;鼓膜(臍部、光錐、錘骨柄、緊張部、松弛部)。耳部檢查及護理配合耳廓及耳周檢查第十六章耳鼻咽喉科病人的護理概述課件第十六章耳
7、鼻咽喉科病人的護理概述課件咽鼓管檢查方法:1.吞咽試驗法2.捏鼻鼓氣法(Visalva method)3.波利策法(Politzer method) 要點:(1)吞水打氣 ,動作輕柔。(2)用力恰當。(3)嚴格消毒4.導管吹張法咽鼓管檢查方法:1.吞咽試驗法導管吹張法要點收縮鼻腔,局部麻醉。檢查鼓膜是否內(nèi)陷,鼓膜的厚薄程度。戴聽筒,檢查導管。插導管。彎頭向下,沿鼻底直達咽后壁將彎頭向外轉(zhuǎn)90,徐徐拉出,滑入咽鼓管咽口,左手固定導管。吹氣。借助聽管判斷咽鼓管通氣情況。導管吹張法要點收縮鼻腔,局部麻醉。咽鼓管是否通暢的鑒別“呼、呼”聲表示咽鼓管通暢。“吱、吱”聲表示咽鼓管狹窄。“水泡”聲表示鼓室有
8、積液。聽不到聲音表示咽鼓管完全阻塞。咽鼓管是否通暢的鑒別“呼、呼”聲表示咽鼓管通暢。注意事項動作輕柔,準確,切忌粗暴。吹氣適中,不可用力過猛,以免鼓膜穿孔。急性炎癥期,新生物,禁忌吹張。嚴格消毒。注意事項動作輕柔,準確,切忌粗暴。聽力檢查法主觀測聽法:語言檢查法、表試驗、音叉試驗、純音聽閾儀等??陀^測聽法:聲導抗測試,電反應測聽,以及耳聲發(fā)射測試等。聽力檢查法主觀測聽法:語言檢查法、表試驗、音叉試驗、純音聽閾音叉試驗(tuning for test)林納試驗(Rinne test,RT)目的:骨氣導比較試驗。方法:將敲響的音叉柄端置于受檢側乳突部(鼓竇處),檢測骨導。受試耳聽不到音叉聲時立即將
9、叉臂置于距受試耳外耳道口1處,檢測氣導。記錄:氣導骨導,記作RT(),骨導氣導,記作RT()。氣導骨導,記作()。音叉試驗(tuning for test)林納試驗(Rinn韋伯試驗:Weber test (WT)目的:比較兩耳骨導聽力。方法:敲擊音叉后將振動的音叉柄端緊壓顱面中線任何一點(多為前額或門齒處)請受試者辨別音叉聲偏于何側。記錄:以“”,表示所偏向的方位,以“”表示兩側相等。韋伯試驗:Weber test (WT)目的:比較兩耳骨導聽施瓦巴赫試驗:(Schwabach test,ST)目的:比較受試者與正常人的骨導聽力。方法:先試正常人骨導聽力,當不能聞及音叉聲時,迅速將音叉移至受
10、試者鼓竇區(qū)測試。然后按同法先測試受試耳,后移至正常人。記錄:如受試耳骨導延長,記作ST()縮短則以ST()表示,ST()為兩者相似。施瓦巴赫試驗:(Schwabach test,ST)目的:比前庭功能檢測方法:眼震檢測:眼球震顫是眼球的一種不隨意的節(jié)律性運動,簡稱眼震。目的是評價前庭眼反射的功能。常用的方法:自發(fā)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和變位性眼震檢測法;冷熱試驗;旋轉(zhuǎn)試驗;眼震電圖描記法等。前庭功能檢測方法:眼震檢測:眼球震顫是眼球的一種不隨意的節(jié)律冷熱試驗目的:利用于體溫不同的水注入外耳道,以刺激半規(guī)管,達到觀察前庭反應的方法。方法:1.體位:仰臥,頭抬高30,兩眼平視,放置回水槽。2.先于外耳
11、道注入44的熱水,時間40秒水量250500ml。冷熱試驗目的:利用于體溫不同的水注入外耳道,以刺激半規(guī)管,達冷熱試驗3.貯水罐置于距受檢者頭部6070高度。4.灌水時拉直外耳道。5.觀察潛伏期,眼球震顫性質(zhì),方向和持續(xù)時間。6.休息5分鐘后改為30的冷水注入。7.原則:先熱后冷,先左后右。冷熱試驗3.貯水罐置于距受檢者頭部6070高度。微量冰水試驗體位:頭后仰60。(目的:使半規(guī)管呈垂直位)向外耳道注入4 融化的冰水0.25毫升5分鐘后再測試。微量冰水試驗體位:頭后仰60。(目的:使半規(guī)管呈垂直位)外耳道沖洗1.拉直外耳道。2.水溫接近體溫。3.方向:外耳道后上壁沖洗,不宜直射鼓膜,也不能對
12、準耵聹或異物,用力不宜過大。4.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禁忌沖洗。5.在沖洗過程中,病人出現(xiàn)不適,應立即停止沖洗并檢查外耳道,并報告醫(yī)生外耳道沖洗1.拉直外耳道。外耳道滴藥法患耳朝上。拉直外耳道。順耳道后壁滴入藥液23滴。擠壓耳屏,保持體位34分鐘外耳道口塞入干棉球。外耳道滴藥法患耳朝上。外耳道滴藥法的注意事項滴藥前,必須將外耳道膿液洗凈。藥液的溫度應接近體溫。如滴耵聹軟化劑,應告知病人滴入藥液量要多,滴藥后可能有耳塞、悶脹感等不適癥狀。外耳道滴藥法的注意事項滴藥前,必須將外耳道膿液洗凈。鼓膜穿刺法目的:診斷和治療。用具:1 2%丁卡因、消毒液、耳鏡、無菌棉球、2ml注射器、五號長針頭、。方法:坐位
13、;清潔消毒耳道及耳周;表面麻醉;沿外耳道下壁,向鼓膜緊張部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部刺入;要有落空感,一手固定針筒,一手抽吸積液;抽吸完畢,緩慢拔出針頭,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鼓膜穿刺法目的:診斷和治療。鼓膜穿刺抽液法注意事項:1、針頭的斜面要磨鈍,針頭方向與鼓膜垂直2、深度適宜,位置在最低部。3、固定針頭,囑病人頭勿動。4、嚴格無菌操作。5、囑病人2天后將棉球自行取出,1周內(nèi)不要洗頭。6、滴入耳道的麻醉液或消毒液應進行加溫。鼓膜穿刺抽液法注意事項:滴鼻法要點:體位:仰臥位,肩下墊枕或頭懸于床頭,使頭部與身體成直角。每側鼻腔滴34滴藥水,滴藥后按壓鼻翼,勿吞咽。保持原位23分鐘后坐起。鼻側切開病人,
14、囑病人向患側臥。滴管口或瓶口勿觸及鼻孔,以免污染藥液。滴鼻法要點:上頜竇穿刺沖洗法坐位,擤凈鼻涕。將浸有麻醉液的卷棉子,置入下鼻道穿刺部位進行表面麻醉510分鐘。部位:下鼻道頂端,距下鼻甲前端約11.5cm下鼻甲附著處。向外眥部方向刺入,有落空感,抽出針芯。上頜竇穿刺沖洗法坐位,擤凈鼻涕。上頜竇穿刺沖洗法用20ml注射器吸取,同時進行沖洗。插入針芯,拔針,用消毒棉球壓迫穿刺部位,囑病人2小時后自行取出。記錄穿刺情況。上頜竇穿刺沖洗法用20ml注射器吸取,同時進行沖洗。注意事項穿刺部位和方向一定要正確,不能用力過大,過深,未確定刺入上頜竇之前不能進行沖洗。竇腔內(nèi)不可注入空氣。在穿刺過程中發(fā)生暈厥
15、,立即拔針,使病人平臥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事項穿刺部位和方向一定要正確,不能用力過大,過深,未確定注意事項沖洗時阻力過大,應停止操作,查明原因。拔針后要妥善止血,稍許休息后方能離開。出血較多,可用0.1腎上腺素棉片緊填下鼻道止血。兒童穿刺應慎重,高血壓、血液病、急性炎癥期病人,禁忌穿刺。注意事項沖洗時阻力過大,應停止操作,查明原因。負壓置換法操作要點:1.擤凈鼻涕,仰臥,肩下墊薄枕,頭后仰與身體垂直。2.兩側鼻腔各滴入呋麻液45滴,保持頭位不動12分鐘。3.將橄欖頭與吸引器連接,塞入一側鼻腔,用手按壓另一側鼻腔,囑病人連續(xù)發(fā)“開、開、開”聲音,使軟腭上提,關閉鼻咽腔。負壓置換法操作要點
16、:負壓置換法4.開動吸引器,反復吸引鼻腔。每次吸引12秒,重復68次。5.吸引完畢,用呋麻滴鼻液滴鼻,平臥幾分鐘后起床。6.嚴格掌握禁忌癥,吸引時注意壓力不能過大(負壓不能超過180mmHg或24kPa),時間不能過長。負壓置換法4.開動吸引器,反復吸引鼻腔。每次吸引12秒,重復習思考題如何保持耳鼻咽喉科檢查者和病人的位置正確?鼻腔檢查的三個頭位如何擺放?咽喉檢查的注意事項有那些?如何通過聽筒判斷咽鼓管是否通暢?導管吹張法的要點和注意事項有那些?音叉試驗有幾種類型?其目的是什么?鼓膜穿刺的注意事項有那些?復習思考題如何保持耳鼻咽喉科檢查者和病人的位置正確?復習思考題鼓膜穿刺抽液的部位在那里?注意事項有那些?上頜竇穿刺的部位在那里?操作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負壓置換時壓力為多少?時間多長?冷熱水試驗的水溫分別是多少,注水量是多少?復習思考題鼓膜穿刺抽液的部位在那里?注意事項有那些?經(jīng)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餐飲外包經(jīng)營合同范本
- 建筑委托采購合同范本
- 紗窗裝修合同范本
- 踝關節(jié)骨折內(nèi)固定術后護理查房
- 農(nóng)機設備合同范本
- 安全機械租賃合同范本
- 倉庫置物架安裝合同范本
- 木板材購銷合同范本
- 欄桿工人勞務合同范本
- 典當房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封閉式循環(huán)水工廠化養(yǎng)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中醫(yī)治療眼病的技巧
- T-HAS 141-2024 合成超硬材料用葉蠟石
- 2025年商業(yè)物業(yè)管理授權協(xié)議書模板
- 勞務外包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股權轉(zhuǎn)讓股東會決議范本
- 合作社和公司合作協(xié)議書(2篇)
- 路試作業(yè)安全操作規(guī)程(4篇)
- keycloak中文使用文檔-Keycloak使用手冊(打印版)
- 醫(yī)藥代表大客戶管理經(jīng)驗分享
- 教師安全教育培訓內(nèi)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