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五單元基礎知識過關檢測卷_第1頁
部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五單元基礎知識過關檢測卷_第2頁
部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五單元基礎知識過關檢測卷_第3頁
部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五單元基礎知識過關檢測卷_第4頁
部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五單元基礎知識過關檢測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 精心整理精品文檔 可編輯的精品文檔第五單元基礎知識過關檢測卷一、基礎知識(24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估量(ling) 氣氛(fn) 卓有成效(zhu)B.帝嚳(go) 驅(qū)逐(q) 豁然開朗(hu)C.給予(gi) 勒令(l) 繁蕪叢雜(w)D.誣蔑(mi) 要素(yo) 載諸史冊(zi)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3分)()A.幼稚精萃磨礪見字如晤B.接洽狹縊蒼穹淺嘗輒止C.靶子濫用誣蔑疾言厲色D.抽屜跋涉閑暇禍國泱民3.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生而益民,死而謝民”,這是劉志丹的人生理想。在美國記者

2、斯諾的眼里,劉志丹是“現(xiàn)代俠盜羅賓漢”;他又是那么質(zhì)樸無華,常同戰(zhàn)士們坐在一起,吸著旱煙袋,同志們都親切地叫他“老劉”。A.忠貞不渝誠然談笑自若B.矢志不渝誠然談笑風生C.矢志不渝儼然談笑風生D.忠貞不渝儼然談笑自若4.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項是(3分)()A.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B.使之西面事秦C.汝可以模擬得之D.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5.對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卒不忍獨善其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汝幸而偶我瓜分之日可以死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西并巴、蜀包九夷,制鄢、郢卻賓客以業(yè)諸侯A./B./C./D./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

3、是(3分)()A.不能竟書而欲擱筆竟:完成B.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禁止C.來丕豹、公孫支于晉來:招致D.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向使:假使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例:且以汝之有身也A.亦以天下人為念B.竊以為過矣C.以其無禮于晉D.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8.下列對相關文學常識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3分)()A.演講詞是在某一特定場合發(fā)表講話的文稿。它具有針對性、鼓動性、條理性、通俗性等特點,演講時可適當?shù)剡\用感情色彩。B.悼詞是演講詞的一種,是死者親友或所在單位的領導在追悼會上發(fā)表的對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C.寫悼詞時既要交代死者生前的身

4、份、職務,不幸去世的原因、時間、地點、終年歲數(shù),又要交代死者人生優(yōu)缺點,最后用“永垂不朽”“請安息”等結尾。D.諫逐客書中的“書”是上書,即古代臣子向君王陳述意見的文體;而與妻書中的“書”是書信。二、閱讀理解(32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20分)上兩制諸公書(節(jié)選) 宋蘇轍 今夫使天下之人因說者之異同,得以縱觀博覽,而辨其是非,論其可否,推其精粗,而后至于微密之際,則講之當益深,守之當益固。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蔽粽咿H之始學也,得一書,伏而讀之,不求其博,而惟其書之知,求之而莫

5、得,則反覆而思之,至于終日而莫見,而后退而求其得。何者?懼其入于心之易,而守之不堅也。及既長,乃觀百家之書,縱橫顛倒,可喜可愕,無所不讀,泛然無所適從。蓋晚而讀孟子,而后遍觀乎百家而不亂也。而世之言者曰:學者不可以讀天下之雜說,不幸而見之,則小道異術將乘間而入于其中。雖揚雄尚然,曰:“吾不觀非圣之書?!币詾槭乐t人所以自養(yǎng)其心者,如人之弱子幼弟,不當出而置之于紛華雜擾之地,此何其不思之甚也!古之所謂知道者,邪詞入之而不能蕩,诐詞犯之而不能詐,爵祿不能使之驕,貧賤不能使之辱。如使深居自閉于閨闥之中兀然頹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謂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是君子之所不為也。而孔子曰:“伯

6、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柳下惠、少連降志而辱身,言中倫,行中慮。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而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狈虿?、柳下惠是君子之所不為,而不棄于孔子,此孟子所謂孔子集大成者也。至于孟子惡鄉(xiāng)原之敗俗,而知于陵仲子之不可常也;美禹、稷之汲汲于天下,而知顏氏子自樂之非固也;知天下之諸侯其所取之為盜,而知王者之不必盡誅也;知賢者之不可召,而知召之役之為義也。故士之言學者,皆曰孔孟。何者?以其知道而已。今轍山林之匹夫,其才術技藝無以大過于中人,而何敢自附于孟子?然其所以泛觀天下之異說,三代以來,興亡治亂之際,而皎然其有以折之者,蓋其學出于孟子而不可誣也。今年春,天子將求直言之士

7、,而轍適來調(diào)官京師,舍人楊公不知其不肖,取其鄙野之文五十篇而薦之,俾與明詔之末。伏惟執(zhí)事方今之偉人而朝之名卿也,其德業(yè)之所服,聲華之所耀,孰不欲一見以效薄技于左右?夫其五十篇之文,從中而下,則執(zhí)事亦既見之矣。是以不敢復以為獻,姑述其所以為學之道,而執(zhí)事試觀焉。(選自唐宋名家文集蘇轍集,有刪節(jié))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如使深居自閉于閨闥之中/兀然頹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謂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是君子之所不為也B.如使深居自閉于閨闥之中/兀然頹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謂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是君子之所不為也C.

8、如使深居自閉于閨闥之中/兀然頹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謂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是君子之所不為也D.如使深居自閉于閨闥之中/兀然頹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謂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是君子之所不為也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兩制,唐、宋翰林學士受皇帝之命,起草詔令,稱為內(nèi)制;中書舍人與他官加知制誥銜者為中書門下撰擬詔令,稱為外制。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合稱兩制。B.孟子,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寫,與大學中庸論語一起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C.百家,這里是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

9、總稱,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nóng)家、小說家、縱橫家。D.舍人,戰(zhàn)國及漢初王公貴人私門之官,職官名,如唐代杜牧為中書舍人,宋元以來俗稱顯貴子弟為舍人。這里指顯貴弟子。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篇引用孟子的話,強調(diào)為學之道貴在“自得”,即廣泛閱覽各類學說,自己去判斷是非、探究深淺,逐步抵達學問的精微之處,收獲個人心得。B.自從讀了孟子一書后,蘇轍回過頭來再讀諸子百家的書籍,就不再感到飄忽迷亂、無所適從了,因為此時的蘇轍已經(jīng)明曉了源于孟子的大道。C.蘇轍考慮到自己原先寫的五十篇文章過于粗淺,不便獻于兩制諸

10、公,所以特意寫了這封書信,深入闡述自己泛觀諸家而尊崇孟子的求學歷程與治學主張。D.蘇轍認為,揚雄所謂“吾不觀非圣之書”的主張并不足取,這就像為了保護弱子幼弟而不讓他們?nèi)シ比A擾攘的地方,只會使人變得狹隘無知、萎靡虛弱。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美禹、稷之汲汲于天下,而知顏氏子自樂之非固也。(4分)譯文: _ (2)故士之言學者,皆曰孔孟。何者?以其知道而已。(4分)譯文: _13.伯夷、柳下惠的行為是君子不愿意做的,但并未被孔子完全否定,請概括孔子的理由。(3分)答: 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戈壁絕塵嚴風華在山水秀麗的南方,我們實在很難想象戈壁是什

11、么樣子。當我飛臨甘肅的上空,從飛機舷窗往下一看,我立即目瞪口呆。飛機下面全是山,是我從沒見過的如此遼闊無邊、連綿成片的群山。但山山皆禿,沒有林木遮掩,沒有河水流淌,仿佛一群肌肉發(fā)達的或蹲或臥的虎豹全都被扒光了皮毛,光著身子任由太陽炙烤,而導致皮膚干裂,變得全身灰黃,毫無光澤和血色。噢,大西北,裸露的大西北,灰黃的大西北。落到地面,戈壁灘的蒼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覺就不僅僅是目瞪口呆了。四周環(huán)顧,沒有人影。天和地之間,是一條平直的線。遍地里,每一顆沙粒、石塊,每一堆沙土、亂石,每一條干枝、枯草,忽然都活了起來,仿佛就是詞典里掙扎著跳出來后散落一地的詞,一個個都代表著孤寂、干渴、饑餓、迷失、慌亂、恐懼

12、、死亡這樣的詞義。撿起來讀,心會發(fā)毛,手腳戰(zhàn)栗。我知道我來到了曾經(jīng)的古道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最早是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舴颐?。想必當年肯定是一條充滿靈性充滿浪漫的路吧,常常是駝隊不斷,馬蹄聲脆,綢緞拖地,五彩繽紛,輕柔而曼妙。也許我站立的地方,就曾經(jīng)有駝隊小憩過。夜色里,篝火燦爛,奶茶飄香,烤肉誘人,說不定地面上還殘存著當年的殘骨或木炭。望茫茫曠野,已經(jīng)看不出半點當年的喧囂,看不出輕柔而曼妙的景況。一種蒼涼的氣息如同空氣一樣,彌漫在戈壁的地面和上空。當我被戈壁的蒼涼淹沒了全身之后,很快就對這片遼闊的蒼涼產(chǎn)生了敬意。我聽到了腳步聲,一陣一陣的,由遠及近。西漢的張騫,第一個穿過了西域的蒼

13、涼。建元三年,張騫告別漢武帝,率隨從百人,首次出使西域。張騫的隊伍,一字排開,夾雜著馬蹄聲、駝鈴聲和人的腳步聲,一路浩蕩,經(jīng)隴西,過敦煌,日行夜息,讓這不曾出現(xiàn)過人煙的戈壁第一次留下了一串串人的腳印。元狩四年,張騫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張騫幾經(jīng)周折,前后花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終于用腳步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丈量出了一條惠澤四方的絲綢之路。張騫無疑成了功臣,名垂青史。但兩千年了,絲綢之路的礫石、風沙早已把張騫的腳印埋沒得毫無蹤影。而且,這條古路也早已停止了運行,但張騫的故事依然流傳在這一片遼闊的蒼茫里。很幸運,在這條古道上,在這一片荒漠里,有一些事物竟能經(jīng)受住風沙的沖刷,留下了足跡。玉門關玉樹臨風

14、,最為堅貞和強悍,這是我的戈壁之旅最強烈的印象。玉門關是漢武帝為確保絲綢之路安全與暢通,大約于公元前121年107年間下令修建的。這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周邊無一建筑,唯見茫茫沙礫,空曠無人。盡管日月侵蝕,已經(jīng)顯出破敗,但它那種孤傲和霸氣,依然鑲嵌于城墻中,巍然不動。唐邊塞詩人岑參曾作玉門關蓋將軍歌:“五千甲兵膽力粗,軍中無事但歡娛”其時,守關甲兵多達五千,其規(guī)模之大可以想見。但今天它難免寂寞了。當年的熱鬧不再,當年的雄關已成文物。它只能作為歷史的見證,為后人努力地與日漸一日的衰敗和冷清抗爭。絲綢之路所經(jīng)之處多是無邊無際的荒漠,但因為有這么一些人的到來而變得熱鬧。自張騫之后,穿越過戈壁灘、大沙漠

15、的人,還有大司馬霍去病,西域第一任都護鄭吉,西域行軍司馬班超,高僧法顯、唐玄奘,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當然還有許多的無法記入史冊的無名小卒。他們當中,有的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守護者,也有一些掠奪者、破壞者。正因為有了這些人,絲綢之路才有了悲喜交加的歷史。但一切都歸為蒼涼。那些人來時,步履匆匆,攪得沙飛石走,塵煙驟起。但時間一長,塵埃終要落地。后來者,看著前人留下的廢墟,一番唏噓之后,卻找不到他們的腳步了。誰都是戈壁的過客。我長久地站在那兒,感受著那一片蒼茫,漸漸又被蒼涼淹沒。戈壁如果沒有絲綢之路貫穿,那只是一片荒漠;絲綢之路要是沒有那一群人走過,那條路就必然寂寞;那一群人如果沒有留下悲喜,那就沒有了

16、蒼涼;人要是沒有經(jīng)歷蒼涼,那就是蒼白。蒼涼是戈壁的神。14.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戈壁的“蒼涼”貫穿全文,寫出了作者在戈壁的所見所聞和感受,文脈清晰,形散而神不散。B.“掙扎著跳出來后散落一地的詞”比喻戈壁的沙石草枝等,形象寫出作者初到戈壁時恐懼絕望的心情。C.文章運用由遠及近、虛實結合的手法描繪戈壁之景,作者對戈壁的深沉感慨借此表達得淋漓盡致。D.文章結尾寥寥數(shù)字將戈壁最突出的特征凝練寫出,收束有力,詞簡意豐,含義雋永,堪稱畫龍點睛之筆。15.理解下面語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蒼涼是戈壁的神。答: _16.文章標題“戈壁絕塵”有多重意蘊,請結合作

17、品簡要分析。(5分)答: _三、語言表達(4分)17.概括下面語段的主要信息,不超過40個字(含標點符號)。(4分)網(wǎng)絡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臺,它把各個點、面、體的信息聯(lián)系到一起,從而實現(xiàn)這些資源的共享。它借助文字閱讀、圖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載傳輸、游戲聊天等軟件工具給人們帶來極其豐富和美好的使用享受,有時甚至超越人體本身所能帶來的感受,讓人以超乎真實的外貌、感覺進入網(wǎng)絡平臺。但這些只是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們的生活,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答: _四、作文(40分)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40分)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

18、流互鑒的前提,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了解人類文明,不知道如何走進人類文明。有的說:“人類文明只是一個概念,顯得虛無縹緲?!庇械恼f:“我國的文明歷史悠久,我怎么理解?”也有的說:“講人類文明會不會貶低中華文明?”此外,我們身邊還有著一些對人類文明不置可否的現(xiàn)象。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請結合材料內(nèi)容,面向本校(統(tǒng)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文明,從我做起”,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700字。答

19、案1.D【解析】 A項,“估量”中的“量”應讀作“l(fā)iang”;B項,“帝嚳”中的“嚳”應讀作“k”;C項,“給予”中的“給”應讀作“j”。故選D。2.C【解析】 A項,“精萃”中“萃”應寫作“粹”;B項,“狹縊”中“縊”應寫作“隘”;D項,“禍國泱民”中“泱”應寫作“殃”。故選C。3.C【解析】 第一空,“矢志不渝”指立誓決不改變自己的志向;“忠貞不渝”指忠誠堅貞,永不改變?!笆钢静挥濉睆娬{(diào)立誓的堅定,“忠貞不渝”強調(diào)忠誠,此處強調(diào)劉志丹立誓的堅定,用“矢志不渝”更準確。第二空,“儼然”,非常地像;“誠然”,確實如此。此處強調(diào)劉志丹和“現(xiàn)代俠盜羅賓漢”很像,用“儼然”更準確。第三空,“談笑風

20、生”形容談話談得高興而有風趣;“談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比喻遇事鎮(zhèn)定。此處強調(diào)劉志丹“質(zhì)樸無華”,有親和力,用“談笑風生”更準確。4.A【解析】 A項,古今義相同,敵對之國。B項,古義:向西。今義:方位詞,西邊。C項,古義:想象,揣摩。今義:模仿。D項,古義:幸福。今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對職工生活(食、宿、醫(yī)療等)的照顧。5.B【解析】 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是名詞用作動詞,是名詞的使動用法,是名詞用作狀語,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6.B【解析】 禁:經(jīng)受。7.C【解析】 C項與例句都是連詞,因為。A項,介詞,與“為”組成“以為”的形式,譯為“把作為”。B項,動詞,與“為

21、”連用,譯為“認為”。D項,連詞,相當于“而”,表目的。8.C【解析】 “又要交代死者人生優(yōu)缺點”錯,悼詞是對死者一生做出正面評價,以表彰死者的優(yōu)秀品德和主要貢獻。9.B【解析】 “如使深居自閉于閨闥之中”意思是“如果使他們深居自閉在深室內(nèi)宅”,這是一個完整的兼語句,需要在“中”之后斷開?!柏H活j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這句話描繪在家座談大道的人的狀態(tài),是一個完整的語意,“者”是一個助詞,表示某種情況,其后一般需要斷開,加之后文的“此”為下一句的主語,可以推斷在“者”之后理應斷開?!按四怂^腐儒者也”是一個判斷句,“者也”后應斷開?!安陌焙汀傲禄莶还А笔遣⒘嘘P系,中間應斷開?!笆蔷又粸?/p>

22、也”是一個判斷句式,“是”是這句話的主語,故其前要斷開。10.D【解析】 D項,“這里指顯貴弟子”不準確,應為官職,擔任職務為中書舍人。11.C【解析】 C項,“蘇轍考慮到自己原先寫的五十篇文章過于粗淺,不便獻于兩制諸公”錯誤,見原文“夫其五十篇之文,從中而下,則執(zhí)事亦既見之矣。是以不敢復以為獻,姑述其所以為學之道,而執(zhí)事試觀焉”。是因為大臣們都見過了,所以不敢再獻。12.(1)贊美大禹、后稷急切地為天下人奔忙,但是也知道顏回自得其樂的做法并不鄙陋。(2)所以那些談論學問的讀書人,都并舉孔孟。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真正掌握了大道。【解析】 (1)美:形容詞用作動詞,贊美。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

23、獨立性。汲汲:急切的樣子。固:鄙陋。(2)士之言學者:定語后置,那些談論學問的讀書人。以:因為。知道:掌握了大道。13.(示例)伯夷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沒自己的身份。柳下惠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份,可是言語合乎法度,行為符合規(guī)范。參考譯文如果讓天下的人借著不同的學說,能夠廣泛地閱覽,自己去辨別孰是孰非,討論孰可孰不可,推究那些學說的精深粗淺,而后逐步達到那細微隱秘之處,那么講析道理應當會更加深入,堅守道理也就會愈加牢固。孟子說:“君子用正確的方法來深入探究道理,是希望自己有所收獲。自己有所收獲,就能夠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夠積累深厚。積累得深厚,用起來就能夠左右逢源。所以,君子總是

24、希望自己有所收獲?!币郧拔覄傞_始學習的時候,得到一本書,就伏在案上閱讀,并不貪求一定讀得多,而只求懂得書中的道理。自己探求沒有收獲,就翻來覆去地思考,直到思考一整天卻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才退一步找來那些別人的心得收獲來看。為什么呢?我是害怕如果很輕易地就理解了,那么以后就不會很牢固地記住。等到年齡大了,才開始閱讀諸子百家的著作,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使人高興的,使人驚愕的,無所不讀,結果卻使自己飄飄忽忽,無所適從。后來閱讀了孟子一書,然后再回過頭來閱讀諸子百家的書籍,就再也不感到迷亂了??墒?世上一些人卻說:求學的人不應該閱讀天下那些雜說,如果不幸看到了,那么,旁門左道、異端邪說就會鉆了空子進入其心

25、中。即使是像揚雄這樣的人也是如此,說:“我不讀不合圣人之道的書。”他們認為世上賢能的人修養(yǎng)自己內(nèi)心,就像保護家里弱小年幼的子弟,不應該把他們帶出來放在紛紜繁華、擾攘雜亂的地方。這實在是太缺乏考慮了!古代的所謂明曉大道的人,接觸了邪僻不正的話也不會動搖,受到偏頗怪異的言論的侵擾也不會被欺騙,爵位利祿不能使他們變得驕橫傲慢,貧困低賤也不能使他們感到屈辱。如果使他們深居自閉在深室內(nèi)宅,不與外界接觸,整天一副渾然無知、萎靡不振的樣子,而嘴里卻說著(自己)“懂得大道、懂得大道”的話,這只不過是人們所說的迂腐的讀書人罷了。古代的伯夷狹隘偏執(zhí),柳下惠對人不恭敬,狹隘偏執(zhí)和對人不恭敬都是君子不去做的。但孔子卻

26、說:“伯夷、叔齊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沒自己的身份。柳下惠、少連降低自己的志向,辱沒自己的身份,可是言語合乎法度,行為符合規(guī)范。虞仲、夷逸避世隱居,放肆直言,行為廉潔,去官合乎權宜。我就和他們這些人不同,沒有什么可以,也沒有什么不可以。”伯夷、柳下惠的行為是君子不愿意做的,卻并不被孔子完全否定,這正是孟子所說的孔子是一位集大成的人。至于孟子,厭惡鄉(xiāng)愿虛偽的言行敗壞風俗,但是也知道于陵仲子那種過分自潔的行為不可能持久;贊美大禹、后稷急切地為天下人奔忙,但是也知道顏回自得其樂的做法并不鄙陋;知道天下的諸侯所索取的都是不義之財,但是也知道即使有王者出來,也不會將他們?nèi)細⒙?明白賢能的人是不應該受人

27、召見的,但也認為應召去當差是符合大義的。所以那些談論學問的讀書人,都并舉孔孟。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真正掌握了大道。如今我是山林草野中的一個普通人,自己的才能技藝沒有大大超過一般人的地方,因而哪里敢自我攀附于孟子呢?不過,我廣泛地觀覽天下各種不同的學說,分析夏、商、周三代以來歷朝興亡治亂的原因,能夠清清楚楚地判斷它們的是非,原因就在于我的學問源于孟子,這是不能欺瞞的。今年春天,皇上要搜求敢于直言的人士,我正好來到京師等待選官,中書舍人楊公不知道我的不賢,拿了我五十篇粗淺的文章向皇上推薦,使我得以備位其末,參加制科考試。諸位大人都是當今的偉人、朝廷的名臣,道德事業(yè)覆蓋四方,名聲才華光耀天下,誰不想拜見,以便奉獻淺薄的技藝呢?我的那五十篇文章,朝廷會下發(fā),恐怕大人們已經(jīng)見到了。所以不敢再奉獻,姑且講述一下我求學的態(tài)度與方法,希望大人們能抽空看一看。14.B【解析】 B項,“形象寫出作者初到戈壁時恐懼絕望的心情”中“絕望”不恰當。結合文本內(nèi)容“我立即目瞪口呆”“落到地面,戈壁灘的蒼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覺就不僅僅是目瞪口呆了”“四周環(huán)顧,沒有人影”“撿起來讀,心會發(fā)毛,手腳戰(zhàn)栗”分析可知,作者沒有絕望的感情,只是震驚。15.戈壁沒有生機,荒涼是不變的主色調(diào),蒼涼是這片土地的主宰;戈壁的蒼涼中,淹沒著曾經(jīng)悲喜交加的歷史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