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詩詞研究2課件_第1頁
唐宋詩詞研究2課件_第2頁
唐宋詩詞研究2課件_第3頁
唐宋詩詞研究2課件_第4頁
唐宋詩詞研究2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宋詩詞研究(二)唐詩繁榮探因楊子怡第二講:唐詩繁榮探因一、唐詩繁榮的社會原因(一)唐代社會的變革是唐詩繁榮的社會淵源之一 1、唐代社會變革首先體現(xiàn)在勞動者的身分與地位的變化2、唐代社會階級的變動,也顯現(xiàn)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等級結構的重新組合上 3、社會變革的趨勢,還表現(xiàn)在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市民階級的形成上 長安城里就有東西二市,東市“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積集”(宋敏求長安志東市) 唐代文學以寒士為主體,這與兩晉南北朝時期顯然不同 太康文壇上的著名名士“三張”(載、協(xié)、元)、“二陸”(機、云)、“兩潘”(岳、尼)等,都出身于舊家世族 東晉以后的顏(延之)、謝(靈運)以至梁陳間的徐(攡、

2、陵)、庾(信)諸人,也屬于高門大姓 李白自稱“隴西布衣”(與韓荊州書) 孟浩然終身未仕;高適長時流落江湖,四十六歲始中科舉;岑參自幼家道淪落,壯年以后遍歷邊隆重邊陲以求微官;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相二十二韻) 孟郊以貧寒著稱,張籍、王建止于卑職,賈島做過和尚,李賀一生未曾應舉,劉禹錫、柳宗元因參加王伾、王叔文革新集團而遭貶逐廢置,只有白居易、韓愈等少數(shù)人晚年稍見顯達,而亦都經過一長段寒士的生涯 (二)唐代經濟的高漲為詩歌繁榮創(chuàng)造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采取租庸調采取均田制杜甫憶昔二首之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

3、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1、經濟的繁榮為文人們的漫游提供了條件 李白“桑弧逢矢,射乎四方” “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南窮蒼梧,東涉溟?!保ㄉ习仓菖衢L史書) 唐朝入仕的途經主要通過科舉、征辟或參幕府,這都需要離鄉(xiāng)背井,出門遠游。 六朝世族文人的生活圈子相當狹隘,臺閣(包括宮廷、邸宅)與山林便是他們的全部世界。 唐代文人不一樣,“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杜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臺閣是他們政治生命之所寄,可詠的東西多得很,決不限于奉和應制、宴飲酬唱而已 。2、經濟的繁榮、國力的強盛還使唐人開辟了新的藝術天地邊塞詩與都市詩 王維“豈學書生輩,窗前老一經”(送趙都督赴代州

4、得青字) 楊炯“寧作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從軍行)從此,一個新的詩的傳統(tǒng)誕生了。它寫貴戚,寫富商,寫游俠,寫歌妓,也寫平民。它寫風物的繁華,寫節(jié)日的歡縱,寫斗雞、走馬、賭博、擊鞠的豪興,寫婦女的服飾容顏和士子的冶游艷遇,也寫豪華掩蓋下的眼淚和不幸。這是同臺閣、山林、邊塞很不同的一個世界 3、經濟的繁榮和國力的強盛,增添了唐人的從政愿望,也促成了唐人關心現(xiàn)實、以功業(yè)自許的懷抱第一,唐人從政和魏晉南北朝士人不一樣 以門閥制度統(tǒng)治下的兩晉南北朝而言,從政從來是世族子弟的特權。他們往往憑借門第,就可以“平流進取,坐至公卿”(南齊書褚淵王儉列傳) 左思詠史八首“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左思詠史八首“世胄

5、躡高位,英俊沉下僚”陶淵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之五)鮑照“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鐘嶸詩品)第二,唐人從政也和宋人不同,其從政也是宋人不能比擬的 “為士者恥言文章行義,而曰盡心知性,居官者恥言政事書判,而曰學道愛人,相蒙相欺,以盡廢天下之實,則亦終于百事不理而已”(陳亮送吳允成運干序)第三,從政的要求,促成了唐朝文人以功業(yè)自許的懷抱 王勃曾以“材足以動俗,智足以濟時”(上絳州上官司馬書) 楊炯“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出塞)高適“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jié)義,逢時多難,以安危為己任”(舊唐書高適傳 )岑參“未能匡吾君,虛作一丈夫”(行軍二首) 李白“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

6、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在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杜甫“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相二十二韻) 王維“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孟浩然“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第四,從政的追求,還養(yǎng)成唐代文人對世務的關心 明代胡震亨看到了時代與文學的這種關系,他在唐音癸簽中說:“唐至開元而海內稱盛,盛而亂,亂而復。至元和又盛。前有青蓮、少陵,后有昌黎、香山,皆為其時鳴盛者也。咸通而后,奢靡極釁,孽兆世衰,而詩人亦氣萎語偷,聲繁調急,甚者忿目偏忽,如戟手交罵者有之”。 杜甫說:“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韓愈說:“和平之音淡薄

7、,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趙翼說:“國家不幸詩人幸,話到滄桑句便工?!?(三)唐代社會變革的另一個標志就是科舉的出現(xiàn),而科舉考試也促進了唐詩的繁榮兩漢是征辟制和察舉制,六朝是門閥制,科舉入仕在唐代才正式出現(xiàn) “麻衣盡舉一雙手,桂樹只生三十枝”(李山甫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進士初擢第,頭上七尺臨光” 孟郊屢下第:“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敝钡轿迨畾q時才得一中,寫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白居易二十七歲時考中也得意地說:“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8、。” 賈島下第: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xiāng)。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祖詠終南望余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嚴羽滄浪詩話中說:“或問:唐詩何以勝我朝?唐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我朝之詩所以有及也。” 1、科舉打破了魏晉以來建立在門第氏族之上的選人制度,給廣大士人提供了均等機會,加強了普通士人對社會的認同與期望,促使他們積極開發(fā)、發(fā)展自我以融入時代,用世之心高漲,精神面貌昂揚奮發(fā),初盛唐詩豪邁之風調由此而生成。太宗時,科舉生員主要來自關隴地區(qū),最多波及山東、江左一帶,除少數(shù)官僚子弟外,參加人數(shù)較少。武后時增加名額,擴大到河南、河北

9、、江淮以南各縣,還采取“南選”措施,從桂、廣、交、黔等地選拔人才。武后抬高進士科的地位,大批重用新進寒士。2、科舉制度推動了文人廣泛去涉獵典籍,增強文化修養(yǎng) 李白夸稱“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杜甫自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白居易與元九書回顧自己:“十五六始知進士,苦節(jié)讀書。二十以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顏之推曾批評梁朝“貴游子弟,多無學術”,“明經及第,則顧人答策,三九公宴,則假手賦詩”,以致招來公眾輿論“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的譏誚(見顏氏家訓勉學)3、與此同時,科舉也推動了文化的普及 通過演唱、抄集、榜帖、題

10、壁、口授等方式來傳播詩歌,造成較為寬廣的欣賞氛圍,更是常見現(xiàn)象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背蔀閭鞒粫r的名歌,被稱為渭城城曲或陽關三疊。劉禹錫詩中的“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以及白居易詩中的“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白居易自述“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鄉(xiāng)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詩者,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每有詠仆詩者”(與元九書) 4、科舉考試能促進詩人們的全面素質提高5、科舉考試衍生出一種行卷的風習,也是促進唐詩繁榮的一個因素 杜甫贈韋左丞丈濟、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等,都是

11、近于乞憐地吹捧當權者,并非佳作。因此仇兆鰲不得不為他辯護:“少陵之投詩京兆,鄰于餓死,當時不得已而姑為權宜之計,后世宜諒其苦心?!?王世貞說:“人謂唐人以詩取士,故詩工,非也。凡省試詩類鮮佳者”(藝苑卮言) 6、軍功、入幕也與唐詩有緊密之聯(lián)系入幕大大豐富了唐詩的題材,王維、李白、杜甫、高適、岑參、杜牧、李商隱等都有過入幕經歷中唐后,隨著節(jié)鎮(zhèn)數(shù)目增多,地方節(jié)度使權力加大,入幕詩人數(shù)量更多韓愈“四舉于禮部,三舉于吏部”,最后通過入幕入仕幕府宴飲、詩酒酬唱、樂伎歌舞,這些幕府生活給唐詩開辟了一塊疆域。二、唐詩的思想文化淵源儒、釋、道三教并存,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點唐代文網(wǎng)松馳,思想十分活躍 ,才使得儒

12、、釋、道三教融合與任俠之風熾盛 (一)、佛老思想與唐詩的關系 佛教勢力在唐代主要遍及下層民眾,而道教的流行似以上層社會為主 高宗時追尊李耳以“太上玄元皇帝”的稱號。玄宗時興玄學,列老子、莊子、列子、文子四書于經典,令生徒誦習,依明經例舉行科舉考試。 唐代詩人在世界觀和人生觀上深受二教的影響和熏染 佛老的沖擊波還及于創(chuàng)作的題材和表現(xiàn)形式。道教的神仙傳說和佛家的靈異志怪,大大激發(fā)了詩人們的想象力,豐富了詩歌的形象和色彩 。1、先看佛老思想對唐詩興象觀念的影響 儒家文化思維中有一個重要的哲學概念是“體用一源”。所謂“體用一源”,就是不把事物的本體與現(xiàn)象割裂開來,拆成兩截,而是視為相互依存、相互容涵著

13、的一個整體,即體即用,渾然無間。 而道家與之稍異的是,認為天下萬物之上存在著一個本源“道”,“道”的本性是“無”,而萬物的本性是“有”,有生于無,又復歸于無,有無相生構成了宇宙的大循環(huán)。這樣一來,我們所面臨的世界,就不再是一個單一層次的現(xiàn)實世界,而形成了體用二源對立統(tǒng)一的雙層結構 佛教以虛空為真如佛性,將世間萬事萬物也一概消解為虛空。 這種對世界人生的二重性的發(fā)掘,勢必要反映到人們的藝術觀念上來,促進人的藝術思維方式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詩歌理論中“興象”、“意象”、“境象”觀念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 王弼提出了“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系辭)唐代佛老思潮的興盛,尤其是佛教禪宗學說的廣為流衍

14、,促使藝術思維方式的變革得到全面的實現(xiàn)。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景德傳燈錄 )2、再看佛老思想對唐詩文辭的影響 傳統(tǒng)儒家關于美的外部表征,是以文質相稱為標準的??鬃铀^“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保ㄕ撜Z雍也)道家主張“法自然”,在藝術情味上也崇尚自然真趣,厭惡人工修飾的巧偽,有時甚至走到否認一切文采聲律的極端。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既雕且琢,復歸于樸”(莊子山木) 魏晉以后,這種尊崇自然的好尚方始漫衍開來,并在顧愷之的繪畫,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嵇康、阮籍和陶淵明的詩文,以酈道元的山水小品中,取得了藝術的現(xiàn)形。 唐人揚棄了六朝人專以“

15、沉思”、“翰藻”為美(蕭統(tǒng)文選序)的指導思想,一力歸宗自然。“假物不如真象,假色不如天然”(文鏡秘府論南卷論文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唐代禪宗的盛行,也給唐人的審美心理增添了新的色調 。(二)其次看宗儒與唐代詩歌的關系 唐朝盡管三教并重,但每每涉及到治國大本,總是以儒教為依歸?!半藿袼谜撸ㄔ趫蛩粗?、周孔之教,以為如鳥有翼,如魚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暫無耳”(貞觀政要卷六) 與其它朝代相比,唐代崇儒未達最高水平。如兩漢有經學,兩宋有理學,清代有樸學,都形成自己獨特風氣。唐代儒學卻沒有這種特色。 唐代儒學自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同現(xiàn)實社會政治密切相關,或者叫注目事功。唐朝又是個史

16、學昌明的時代,成就遠遠超過了經學,也體現(xiàn)了唐人“與其垂諸空言,不如見諸實事”學風。此外,科舉試策論,亦是重要的方面。注重時事、現(xiàn)實的氛圍養(yǎng)成了文人的獨特的心態(tài),多注目于問題的實際方面,相對忽視抽象的概念 宗儒思想在唐代文學創(chuàng)作和理論批評上有鮮明反映。 從總體上說,唐代文藝思潮有兩大流別:一是注重于文藝的社會功能,包括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興寄”和散文理論中的“明道”說;其次是偏重在藝術形象、藝術意境的探求,從殷璠“興象”說到司空圖“韻味”說走的是這一條路。 宗儒思潮在唐代歷史發(fā)展上也有起伏。大體上說,前期的儒家思想普遍停留在建功立業(yè)、拯物濟世的一般人生觀上,很少觸及時事 安史之亂后,政治形勢的巨變把士

17、大夫文人推到了救亡圖存的漩渦中心,迫使他們對現(xiàn)實作出考量。宗儒思想便由早期的侈談仁政德治,移向了具體的社會改革。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三)任俠之風對唐代詩歌的影響 1、俠的起源和任俠之風的發(fā)展 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之際 俠的傳統(tǒng)并不是局限于游俠本身 ?!把员匦?,行必果”、“重然諾,輕生死”以及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之類任俠精神,已升華為一種社會品德,并與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氣的愿望結合起來 任俠的風氣在唐代出現(xiàn)了高潮 2、唐代任俠之風在多方面的反映 第一、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俠士和俠義行為的贊美“酒后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保ò遵R篇)“笑盡

18、一杯酒,殺人都市中”(結客少年場) “手持一杯酒,殺人卻亦中”?!笆綒⒁蝗?,千里不留行”(俠客行) “結發(fā)未識事,所交盡豪雄。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白刃仇不義,黃金傾有無。殺人紅塵里,報答在斯須”(杜甫遣懷) 第二,除了贊揚俠義精神外,唐人還喜歡以俠士自命 隋唐嘉話記載唐李勣的一段自白:“我年十二三為無賴賊,逢人則殺;十四五為難當賊,有所不快者,無不殺之;十七八為好賊,上陣乃殺人;年二十,便為天下大將,用兵以救人死?!?新唐書本傳說他“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魏顥李翰林集序記載他“少任俠,手刃數(shù)人”。他自己在與韓荊州書中也說:“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第三

19、,任俠思潮還滲透到整個社會思想領域中,與儒、釋、道等其他思潮結合起來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豈學書生輩,窗前老一經”(王維)“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李白)“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唐人所信奉的儒學,是一種與實際事功緊密相聯(lián)系的儒學,即所謂“王霸之略”,其中帶有鮮明的俠的色彩 任俠思潮影響到唐詩風骨的形成 。唐詩倡導“風骨”,崇尚宏大的氣魄和剛健的筆力,抒寫英雄懷抱,追求個性解放,跟任俠思潮是一脈相承的。小結俠、儒、釋、道四股思潮分別在唐詩的風骨、興寄、興象、文辭等四個方面得到了顯現(xiàn)宗儒,大體上指明了唐人的政治方向;任俠,則更多地顯示了唐人的人格精神。在

20、立身處世的原則上,儒與俠找到了共同的基點。在對待個性人格的態(tài)度上,儒家與俠又頗有差異。總之,重事功和重個性,可以說是儒、俠兩大潮流相互撞擊、相互滲透下的思想結晶,它們合在一起,保證了唐人在協(xié)調社會與個人關系上取得相對的平衡。 人生觀方面,佛老的遁世哲學也許有更廣大的吸引力,它們?yōu)槿寮业摹蔼毶啤痹瓌t提供了精致的思辨外殼,也為任俠的自由精神找到了某種共鳴的機制,對于處在失意、苦悶中的知識分子來說,不啻是一服可口的清涼劑。三、主體淵源(一)唐詩繁榮的文學淵源 1、唐以前各個時代的創(chuàng)作為唐詩準備了豐富的意象(包括意象的運用方法) 2、唐詩所表現(xiàn)出的爐火純青的語言錘煉技巧,也由前人積累歷久而成的 劉勰文

21、心雕龍物色:“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揚柳之貌,杲杲為日出之容,漉漉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崾崾學草蟲之韻;皎日、彗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并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南北朝時期山水田園詩的出現(xiàn)也是唐詩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 詩經、楚辭、漢魏古詩中的寫景抒情是質樸有余、精美不足,而且位置也缺少變化 實際上,精美的寫景抒情只是到了南北朝時才出現(xiàn)的事。如謝朓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何遜的“夜雨滴空階,曉燈離暗室”,薛道衡的“暗牖懸蛛網(wǎng),空梁落燕泥”等 。4、南朝時沈約等人創(chuàng)立的“四聲八病”之說及其在詩歌中的應用(其結果就是所謂永明體的出現(xiàn)),與唐詩的

22、近體詩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 南朝對詩的聲律就已經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并且出現(xiàn)了一種可以稱之為律詩的前驅的“永明體”??傊圃娊涍^了三個階段:初盛唐的“憲章漢魏,取材六朝”階段、中唐的“以文為詩,博極其趣”階段、晚唐的“詩詞合流,駢律互滲”階段。(二)詩人心態(tài)與唐詩階段特征初唐:詩人詩人普遍個人意識、功利色彩較濃,熱衷個人前途,對國事是政較少關心。詩充滿了青春、坦率、明麗、輕快之色彩。盛唐:時代、國家、個人三者統(tǒng)一起來。詩雄偉壯闊,氣魄宏大。天寶末,朝政日非,詩人憂心國事,憂憤深廣。中唐:面對盛唐高峰,詩人求新求變,使唐詩峰回路轉,再次復興。晚唐:國力衰弱,人們懷念盛世,頗多詠史。感傷色彩頗濃。(

23、三)漫游、干謁、隱居與唐詩1、漫游與唐詩唐代科舉試卷不糊名,因此舉子的名氣、聲譽對考試顯得十分重要。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甭问亲x書與行路相結合的最好方式,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漫游縮短了人與自然的距離,開闊了詩人眼界。漫游邊塞為唐詩帶來慷慨雄闊的氣勢情調與奇?zhèn)衙赖木辰?。漫游還影響詩人詩風之變化。如崔顥、李頎、祖詠等人入仕前后,北走燕趙、南游吳越。崔顥早年詩風浮艷,而“晚節(jié)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殷璠河岳英靈集)2、干謁與唐詩漫游與干謁聯(lián)系在一起。李白初游成都,受益州長史蘇颋賞識,后來他上書裴長史、李長史,獻詩韓朝宗、追隨司馬承禎,終于名動天下。行卷之風大

24、行,也促進了唐詩發(fā)展許多詩人都有干謁經歷。李白有玉真公主別館贈衛(wèi)尉張卿、杜甫有奉贈韋左丞丈。干謁少不得奉和酬唱。贈答、步韻、聯(lián)句就成為詩人干謁必做的功課。干謁過程對詩人精神所造成的影響,于唐詩內在的氣骨風神有不小的作用。唐人普遍自負:如王翰“發(fā)言立意,自比五侯”(舊唐書王翰傳),高適大言“公侯皆我輩”(和崔二少府楚丘城作)、“屈指取公侯”(別韋參軍)李白“高冠配雄劍,長揖韓荊州”(懷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王泠然意大言不慚向御史高昌宇索魚索車。杜甫也有過“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懷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的干謁經歷。3、漫游與唐詩隱居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通過隱居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yǎng)、素質,為出山做準備;一種是將隱居當作入仕的特殊手段,即邀名。李白出蜀前隱居于大匡山,岑參十五隱于嵩陽,劉長卿、孟郊、崔曙等曾就讀嵩山,李端、杜甫、牧、溫庭筠曾讀書于廬山。唐代寺院經濟發(fā)達,可為文人提供免費的膳食與住宿,豐富藏書能滿足他們讀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