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一學期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7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設計_第1頁
三年級第一學期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7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設計_第2頁
三年級第一學期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7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設計_第3頁
三年級第一學期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7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設計_第4頁
三年級第一學期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7 聽聽秋的聲音 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年級第一學期語文部編版三年級第一學期語文部編版7* 聽聽,秋的聲音【課前解析】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詩歌描寫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聲音,展現(xiàn)了秋天的神韻和活力。說明秋的聲音藏在大自然的許多事物中,需要我們細細聆聽。關注文本:?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現(xiàn)代詩,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朗讀,同時充分想象詩歌所描寫的畫面,讀出詩歌的感情和韻味。也可適當參加背景音樂,增強效果。關注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清晰,第一至五小節(jié)分述,最后一小節(jié)總結(jié)全詩。一二小節(jié)結(jié)構(gòu)相似。都是先發(fā)出邀請,接著聚焦某一事物的動作,然后以擬聲詞具象地描述聲音。教學時要充分讓學生展開想象,感受詩中畫面。關注語言:詩歌語言簡練優(yōu)美,表達富有韻味。擬聲詞“

2、唰唰等詞語將秋天的聲音具象化。擬人化的寫法,更使畫面具有動態(tài)的美感,如“大樹抖動手臂,讓我們仿佛看到黃葉飛舞的宜人秋色,“大雁追上白云,展現(xiàn)了雁群南飛的開闊景象,突顯了秋天的神韻和活力。關注拓展:描寫秋天的詩歌:秋天 桑榆 一直以來很喜歡秋天,喜歡它的不溫不火, 喜歡它的寧靜,它的縝密。 秋風起,河水起漣漪,枯黃的落葉,一片一片搖曳而下。秋雨綿綿, 五彩的傘群組成了一幅流動的水墨畫。 鄉(xiāng)間的田野甚是壯觀,成片成片的包谷桿舞動著長長的衣袖在風中翩翩起舞,慶賀著今年的好收成。紅紅的蘋果在枝頭翹首以待,摘果的大媽望著一個個碩大的蘋果眉開眼笑。鴿子胡適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

3、看他們?nèi)齼蓛?,回環(huán)來往,夷猶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襯青天,十分鮮麗!【教學目標】1.認識“抖、蟋等9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展開想象,從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中體會秋天的活力。3.能自主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叮嚀“歌吟等詞語的意思?!窘虒W重點】1.整體了解詩歌內(nèi)容,知道描寫了哪些秋的聲音。2.能自主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窘虒W難點】 能通過各種聲音,想象畫面,體會秋天的活力?!窘虒W策略】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綜合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要注重朗讀練習,可以引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畫面,讀出詩歌的感情和韻味,還可以加上音樂或動作,感受詩中畫面,感受秋天的神韻和活力?!窘虒W準備】多

4、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1.出示圖片:同學們,秋天已經(jīng)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你發(fā)現(xiàn)了嗎?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1、2: 2.揭示課題:秋天的腳步雖輕,可我們還是聽到了秋的聲音,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吧!3.板書并齊讀課題:板書:7* 聽聽,秋的聲音課件出示3:設計意圖:滿地的落葉、南飛的大雁、金黃的田野、豐收的笑臉,秋天的風光圖片易吸引學生的注意,也幫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的欲望。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課件出示4:2.集中識字。1認讀生字。課件出示5:2說說你的識字方法吧。課件出示6:師引導:本課形聲字較多,大

5、家可以利用形聲字的規(guī)律進行識記。3.理解詞語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不懂的詞語,運用已學過的方法試著理解。課件出示7:2集體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詞語呢?預設1:可以用聯(lián)系上下文、查工具書、找近義詞、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理解詞語。教師引導:能聯(lián)系具體詞語說說嗎?預設2:我想說說“叮嚀一詞,我是聯(lián)系具體語境來理解這個詞語的。每天出門,媽媽都對跟我說,到了要好好學習。我想這就是“叮嚀的意思,再三叮囑。預設3:我想說說“道別,應該就是說再見。我是通過聯(lián)系上文“秋“抖抖手臂來理解的。秋天到了,樹葉要跟大樹說聲再見就落下離開了。 教師小結(jié):大家的方法都不少,通過初讀課文,我們識記了生字,理解了詞語。接下

6、來讓我們?nèi)ゼ毤毬犅犌锏穆曇簟TO計意圖:教學略讀課文時,應著重讓學生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識字解詞方法,進行自讀自悟。三、整體感知,理清結(jié)構(gòu)細讀課文,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預設:落葉、蟋蟀、大雁、秋風的聲音。板書:黃葉 蟋蟀 大雁 秋風課件出示8:四、想象畫面,感悟秋聲1.你最喜歡哪一種聲音呢?想象畫面交流。 課件出示9:1預設1:喜歡黃葉落下來的“唰唰聲。課件出示10: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呢?學生展開想象,進行交流。指導朗讀教師引導:秋風一吹,樹葉來不及好好和大樹媽媽說話,急匆匆地說聲再見,所以“唰唰要讀得稍快一點兒。生自由練習。誰想讀給大家聽呢?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一邊讀詩,一邊想象畫面。請你

7、們用這樣的方法,來繼續(xù)說說其他的聲音吧!板書:想象畫面2預設2:我最喜歡蟋蟀的叫聲。課件出示11:教師引導:蟋蟀要離開陽臺,會唱著歌和陽臺說些什么呢?預設:再見,明天我還會回來唱歌給你聽的。指導朗讀:雖然是離別,但聲音是歡快的,讓我們感受到秋天的活力。來,男生一起讀一讀。3預設3:我最喜歡大雁的叮嚀聲。課件出示12:教師引導:想象一下,聯(lián)系“叮嚀的意思,大雁會對地面上的動植物們叮囑些什么呢?預設:我要到南方去了,冬天到了,你們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指導朗讀:這“叮嚀里有溫暖,有感動。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4預設4:我最喜歡秋風的歌吟聲。課件出示13:教師引導:你覺得秋風的動作是怎樣的?心

8、情如何?預設:動作是輕柔的,心情很歡快,很喜悅。指導朗讀:讓我們再讀讀這一小節(jié),讀出豐收之后的喜悅之感。設計意圖:通過想象畫面,幫助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味,并通過指導朗讀進行強化。四、走進自然,尋找秋聲1.同學們,走進秋,走進大自然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課件出示14:預設1:嘩啦嘩啦,稻海翻起波浪。預設2:“嘿呦嘿呦小螞蟻忙著準備糧食過冬呢!預設3:“滴答滴答秋雨在練習彈琴2.教師引導:能仿照詩歌的樣式說一說嗎?課件出示15:3.小組練習。4.全班交流。預設1:聽聽,秋的聲音,稻海翻起波浪,“嘩啦是它們歡快的歌聲。預設2:聽聽,秋的聲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是秋雨正在彈琴。

9、預設3:聽聽,秋的聲音,黃葉紛紛落下,“呼呼,秋風弟弟吹起口哨報告秋的來臨。設計意圖: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學生在練說中體味秋的韻味和風情。5.齊誦詩歌,總結(jié)升華。教師總結(jié):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共讀,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課件出示16:五、課堂作業(yè)設計結(jié)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第7課,感受到了秋天不僅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有悅耳動聽的聲音。只要你用心感受,細心觀察,一定能發(fā)現(xiàn)秋天的美麗和活力。課件出示17:六、板書設計7* 聽聽,秋的聲音落葉 蟋蟀 大雁 秋風想象畫面【教學反思】?聽聽,秋的聲音?是一篇現(xiàn)代詩,這篇課文語言精

10、練優(yōu)美,且富有韻味,很適合學生閱讀,但由于是詩歌,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了解詩歌的含義還有些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進行了以下設計活動。上課伊始,我從有關秋天的圖片導入,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情境中初步感受秋天的各種景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初讀感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既穩(wěn)固了舊知,又掃除了字詞障礙。為感受詩意做好了充分準備。然后再想象畫面,感悟秋聲。這首詩的前三小節(jié)結(jié)構(gòu)一樣,通過自由讀,讓學生說說都寫了秋天的哪些聲音,之后具體交流各自最喜歡的聲音和畫面。旨在引領學生移情入境,體會詩情,使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此根底上進行朗讀指導,進入詩境,感受詩情。最后走進自然,尋找秋聲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仿寫課文,創(chuàng)作小詩,既注重語言的積累,又關注到了感悟和運用,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發(fā)揮學生令人驚異的創(chuàng)造潛能?!菊n后作業(yè)設計】 圈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蟋蟀shui sui 歌吟yn jn 遼闊ku ku振動zn zhn 掠過lu l 用帶有“闊的詞填空。 的田野 的馬路 的天地 照樣子,寫一寫。例:一排排大樹一 樹葉 一 汗水 一 秋風例:抖抖手臂 白云 田野 翅膀4.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