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硬件維護教程(共27頁)_第1頁
計算機硬件維護教程(共27頁)_第2頁
計算機硬件維護教程(共27頁)_第3頁
計算機硬件維護教程(共27頁)_第4頁
計算機硬件維護教程(共2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計算機硬件維護(wih)教程作者(zuzh):董峰職稱(zhchng):講師工作單位:邵陽學院信息聯(lián)系電話一章:CPU一、CPU的概念(ginin)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又叫中央處理器,其主要(zhyo)功能是進行運算和邏輯運算,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大概可以分為控制單元、算術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等幾個部分。按照其處理信息的字長可以分為:八位微處理器、十六位微處理器、三十二位微處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處理器等等。 二、CPU主要(zhyo)的性能指標 主頻:即CPU內(nèi)部核心工作的時鐘頻率,單位一般是兆赫茲(MHz)。這是我們平時無論是使用還是購買計算機

2、都最關心的一個參數(shù),我們通常所說的133、166、450等就是指它。對于同種類的CPU,主頻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機的性能就越高。 外頻和倍頻數(shù):外頻即CPU的外部時鐘頻率。外頻是由電腦主板提供的,CPU的主頻與外頻的關系是:CPU主頻外頻倍頻數(shù)。 內(nèi)部緩存:采用速度極快的SRAM制作,用于暫時存儲CPU運算時的最近的部分指令和數(shù)據(jù),存取速度與CPU主頻相同,內(nèi)部緩存的容量一般以KB為單位。當它全速工作時,其容量越大,使用頻率最高的數(shù)據(jù)和結(jié)果就越容易盡快進入CPU進行運算,CPU工作時與存取速度較慢的外部緩存和內(nèi)存間交換數(shù)據(jù)的次數(shù)越少,相對電腦的運算速度可以提高。 地址總線寬度:地址總線

3、寬度決定了CPU可以訪問的物理地址空間,簡單地說就是CPU到底能夠使用多大容量的內(nèi)存。 多媒體擴展指令集(MMX)技術:MMX是Intel公司為增強Pentium CPU 在音像、圖形和通信應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術。這一技術為CPU增加了全新的57條MMX指令,這些加了MMX指令的 CPU比普通CPU在運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時,處理多媒體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即使不使用MMX指令的程序,也能獲得15左右的性能提升。 微處理器在多方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現(xiàn)在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在以前卻是難以想象的。六十年代計算機大得可充滿整個房間,只有很少的人能使用它們。六十年代中期集成電路的發(fā)明使電路的小型化得

4、以在一塊單一的硅片上實現(xiàn),為微處理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在可預見的未來,CPU的處理能力將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小型化、集成化永遠是發(fā)展趨勢,同時會形成不同層次的產(chǎn)品,也包括專用處理器。二、CPU : 什么(shn me)是雙核處理器雙核處理器(Dual Core Processor): 雙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兩個(lin )運算核心,從而提高計算能力?!半p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構(gòu)的高端服務器廠商提出的,主要運用于服務器上。而臺式機上的應用則是在Intel和AMD的推廣下,才得以普及。前Intel推出的臺式機雙核心處理器有Pentium D、Pentium

5、EE(Pentium Extreme Edition)和Core Duo三種(sn zhn)類型,三者的工作原理有很大不同。 Pentium D和Pentium EE Pentium D和Pentium EE分別面向主流市場以及高端市場,其每個核心采用獨立式緩存設計,在處理器內(nèi)部兩個核心之間是互相隔絕的,通過處理器外部(主板北橋芯片)的仲裁器負責兩個核心之間的任務分配以及緩存數(shù)據(jù)的同步等協(xié)調(diào)工作。兩個核心共享前端總線,并依靠前端總線在兩個核心之間傳輸緩存同步數(shù)據(jù)。從架構(gòu)上來看,這種類型是基于獨立緩存的松散型雙核心處理器耦合方案,其優(yōu)點是技術簡單,只需要將兩個相同的處理器內(nèi)核封裝在同一塊基板上即

6、可;缺點是數(shù)據(jù)延遲問題比較嚴重,性能并不盡如人意。另外,Pentium D和Pentium EE的最大區(qū)別就是Pentium EE支持超線程技術而Pentium D則不支持,Pentium EE在打開超線程技術之后會被操作系統(tǒng)識別為四個邏輯處理器。AMD雙核處理器 AMD推出的雙核心處理器分別是雙核心的Opteron系列和全新的Athlon 64 X2系列處理器。其中Athlon 64 X2是用以抗衡(knghng)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的桌面雙核心處理器系列。 AMD推出的Athlon 64 X2是由兩個Athlon 64處理器上采用(ciyng)

7、的Venice核心組合而成,每個核心擁有獨立的512KB(1MB) L2緩存及執(zhí)行單元。除了多出一個核芯之外,從架構(gòu)上相對于目前Athlon 64在架構(gòu)上并沒有任何重大的改變。 雙核心Athlon 64 X2的大部分規(guī)格、功能與我們熟悉的Athlon 64架構(gòu)沒有(mi yu)任何區(qū)別,也就是說新推出的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仍然支持1GHz規(guī)格的HyperTransport總線,并且內(nèi)建了支持雙通道設置的DDR內(nèi)存控制器。 與Intel雙核心處理器不同的是,Athlon 64 X2的兩個內(nèi)核并不需要經(jīng)過MCH進行相互之間的協(xié)調(diào)。AMD在Athlon 64 X2雙核心處理器的內(nèi)部提

8、供了一個稱為System Request Queue(系統(tǒng)請求隊列)的技術,在工作的時候每一個核心都將其請求放在SRQ中,當獲得資源之后請求將會被送往相應的執(zhí)行核心,也就是說所有的處理過程都在CPU核心范圍之內(nèi)完成,并不需要借助外部設備。對于雙核心架構(gòu)(ji u),AMD的做法是將兩個核心整合在同一片硅晶內(nèi)核之中,而Intel的雙核心處理方式則更像是簡單的將兩個核心做到一起而已。與Intel的雙核心架構(gòu)相比,AMD雙核心處理器系統(tǒng)不會在兩個核心之間存在傳輸瓶頸的問題。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Athlon 64 X2的架構(gòu)要明顯優(yōu)于Pentium D架構(gòu)。 雖然與Intel相比,AMD并不用擔心Pr

9、escott核心這樣的功耗和發(fā)熱大戶,但是同樣需要為雙核心處理器考慮(kol)降低功耗的方式。為此AMD并沒有采用降低主頻的辦法,而是在其使用90nm工藝生產(chǎn)的Athlon 64 X2處理器中采用了所謂的Dual Stress Liner應變硅技術,與SOI技術配合使用,能夠生產(chǎn)出性能更高、耗電更低的晶體管。 AMD推出的Athlon 64 X2處理器給用戶帶來最實惠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更換平臺就能使用新推出的雙核心處理器,只要對老主板升級一下BIOS就可以了,這與Intel雙核心處理器必須更換新平臺才能支持的做法相比(xin b),升級雙核心系統(tǒng)會節(jié)省不少費用。三、CPU的生產(chǎn)(shngchn

10、)廠商X86架構(gòu)(ji u)下CPU的廠商 CPU是一個不太準確的稱呼,隨著處理能力越來越強,人們更愿意叫它微處理器,即MPU,因為它的功能不僅僅是CPU所能涵蓋(hn i)的了,它還含有協(xié)處理器,無線通訊單元等模塊。X86架構(gòu)的CPU是目前CPU領域中最受人關注的一塊。 Intel公司 Intel是生產(chǎn)X86架構(gòu)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場份額,Intel生產(chǎn)的CPU就成了事實上的x86CPU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最新的PII成為CPU的首選。 INTEL有便攜版的ATOM CPU,移民版的CORE SOLO 單核CPU,CORE2 DUO 雙核CPU,和賽揚CPU,奔騰移動版CPU.桌面

11、機上的奔騰雙核,CORE2 DUO雙核,CORE QUAD 四核,和單核賽揚CPU,和雙核賽揚CPU.服務器上用的是XEON版CPU,工作站上用的是安騰CPU今年年底桌面CPU會出四核芯八線程版AMD公司 目前使用的微機上CPU有好幾家公司的產(chǎn)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戰(zhàn)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Athlon64處理器打破了INTEl一支獨秀的局面。 AMD的CPU有SEMPRON,ATHLON64 ATHLON 64*2 OPTERON TURION 64*2 及ATHLONXP-M版,MOBILE ATHONE 64版,現(xiàn)在最新的CPU是PHENOM X2 6系列,年底會出其不意P

12、HENOM FX系列IBM和Cyrix IBM在服務器芯片上一向占有強勢地位,但對于微機芯片卻遲遲不能打開市場份額。和Cyrix公司合并后,使其終于擁有了自己的X86芯片生產(chǎn)線,其成品將會日益完善和完備?,F(xiàn)在的MII性能也不錯,尤其是它的價格很低。 IDT公司 IDT是處理器廠商的后起之秀,但現(xiàn)在還不太成熟。 事實上,idt和cyrix已經(jīng)被中國臺灣的via威盛公司所收購。目前威盛公司的cpu產(chǎn)品主要面向嵌入式設備。 四、如何識別CPU參數(shù)CPU 的編號記載著諸如主頻、型號、緩存容量、額定電壓、封裝方式、產(chǎn)地、生產(chǎn)日期等等信息。拿超頻極品賽揚533A來說,編號最上面一行記載CPU的型號(Cel

13、eron)和產(chǎn)地(馬來西亞)。第二行“533A/128/66/1.5V”代表這款CPU是533A,128K二級緩存,66外頻,核心電壓是1.5 V。最下面一行“Q013A307-0389 SL46S”,其中“Q”代表的是產(chǎn)地,后面的013代表的是生產(chǎn)的年份和周次,0代表是2000年(依此類推),13代表13周。接下來的307-0389是CPU的生產(chǎn)序列號,最后的“SL46S”代表的是CPU的制造工藝,對賽揚來說,cC0制造工藝的CPU超頻能力明顯強于cB0制造工藝,大部分cC0制作工藝的CPU采用SL4作為其編號,當然也有早期的cB0制作惡就CPU采用這個編號。P4 CPU的編號規(guī)則與賽揚相似

14、,可以以此類推。至于AMD,它的CPU編號記載的信息和Intel差不多,只是編號方式有所不同。以一塊雷鳥1GHz來說明:第二行“A1000AMT3C”最為關鍵,開頭的A代表這款CPU是Thunderbired,如果是D則代表Duron,AX代表Athlon XP ;后面的1000代表CPU的主頻是1GHz,1000后面的A代表CPU的封裝方式,A是PGA封裝;M代表CPU的核心電壓是1.75V,其他如S是1.5V、U是1.6V、P是1.7V、K是1.65V;M后面的T代表CPU的核心溫度,其中T是90、Q是60、X是65、R是70、Y是75、S是95;在T后面的3是二級緩存的容量,3代表256

15、K,1代表64K,2代表128K;在3后面的C代表前端總線,其中C是266MHz,如果是A或者B的話則為200MHz。下面一行的“AXIA0117MPMW”是AMD CPU生產(chǎn)線上的編號,而最后一行“Y6278750317”中的Y,則被大部分的用戶認為與超頻有關,這個Y有可能被9、F和Z等字母或數(shù)字所代替,很多測試表明如果在這個位置出現(xiàn)的是字母,那么CPU的超頻能力就會很強。Intel電話(dinhu)8008201100,讓Intel鑒別了下AMD電話(dinhu)8008101118五、當前(dngqin)最新的CPU六、CPU插槽類型我們知道, HYPERLINK /list/b/021

16、7_1.shtml t _blank CPU需要通過某個接口與 HYPERLINK /list/b/0207_1.shtml t _blank 主板連接的才能進行工作。CPU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腳式、卡式、觸點式、針腳式等。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針腳式接口,對應到主板上就有相應的插槽類型。不同類型的CPU具有不同的CPU插槽,因此選擇CPU,就必須選擇帶有與之對應插槽類型的主板。主板CPU插槽類型不同,在插孔數(shù)、體積、形狀都有變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第二章:南北橋芯片1、什么(shn me)是南橋芯片南橋芯片(Sou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組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位于主板上

17、離CPU插槽較遠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這種布局是考慮到它所連接的I/O總線較多,離處理器遠一點有利于布線。相對于北橋芯片來說,其數(shù)據(jù)處理量并不算大,所以南橋芯片一般都沒有覆蓋散熱片。南橋芯片不與處理器直接相連,而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不同廠商各種芯片組有所不同,例如英特爾的英特爾Hub Architecture以及SIS的Multi-Threaded“妙渠”)與北橋芯片相連。南橋芯片負責I/O總線之間的通信,如PCI總線、USB、LAN、ATA、SATA、音頻控制器、鍵盤控制器、實時時鐘控制器、高級電源管理等,這些技術一般相對來說比較穩(wěn)定,所以不同芯片組中可能南橋芯片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北橋芯

18、片。所以現(xiàn)在主板芯片組中北橋芯片的數(shù)量要遠遠多于南橋芯片。例如早期英特爾不同架構(gòu)的芯片組Socket 7的430TX和Slot 1的440LX其南橋芯片都采用82317AB,而近兩年的芯片組Intel945系列芯片組都采用ICH7或者ICH7R南橋芯片,但也能搭配ICH6南橋芯片。更有甚者,有些主板廠家生產(chǎn)的少數(shù)產(chǎn)品采用的南北橋是不同芯片組公司(n s)的產(chǎn)品。例如以前升技的KG7RAID主板,北橋采用了AMD 760,南橋則是VIA 686B。 南橋芯片的發(fā)展方向主要是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網(wǎng)卡、RAID、IEEE 1394、甚至WI-FI無線網(wǎng)絡等等。2、什么(shn me)是北橋芯片北橋芯

19、片(Nor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組中起主導作用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稱為主橋(Host Bridge)。一般來說,芯片組的名稱就是以北橋芯片的名稱來命名的,例如英特爾 845E芯片組的北橋芯片是82845E,875P芯片組的北橋芯片是82875P等等。北橋芯片負責與CPU的聯(lián)系并控制內(nèi)存、AGP數(shù)據(jù)在北橋內(nèi)部傳輸,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系統(tǒng)的前端總線頻率、內(nèi)存的類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最大容量、AGP插槽、ECC糾錯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組的北橋芯片還集成了顯示核心。北橋芯片就是主板上離CPU最近的芯片,這主要是考慮到北橋芯片與處理器之間的通信最密切,

20、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縮短傳輸距離。因為北橋芯片的數(shù)據(jù)處理量非常大,發(fā)熱量也越來越大,所以現(xiàn)在的北橋芯片都覆蓋著散熱片用來加強北橋芯片的散熱,有些主板的北橋芯片還會配合風扇進行散熱。因為北橋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內(nèi)存,而內(nèi)存標準與處理器一樣變化比較頻繁(pnfn),所以不同芯片組中北橋芯片是肯定不同的,當然這并不是說所采用的內(nèi)存技術就完全不一樣,而是不同的芯片組北橋芯片間肯定在一些地方有差別。由于已經(jīng)發(fā)布的AMD K8核心的CPU將內(nèi)存控制器集成在了CPU內(nèi)部,于是支持K8芯片組的北橋芯片變得簡化多了,甚至還能采用單芯片芯片組結(jié)構(gòu)。這也許將是一種大趨勢,北橋芯片的功能會逐漸單一化,為了簡化主板結(jié)構(gòu)、

21、提高主板的集成度,也許以后主流的芯片組很有可能變成南北橋合一的單芯片形式(事實上SIS老早就發(fā)布了不少單芯片芯片組)。3、北橋芯片組平臺(pngti)(主板型號(xngho))Intel芯片組 Intel公司(n s)Intel845系列芯片組的82845E/82845GL/82845G/82845GV/82845GE/82845PE,除82845GL以外都支持533MHz FSB(82845GL只支持400MHz FSB),支持 HYPERLINK /list/b/0205_1.shtml t _blank 內(nèi)存方面,以上845系列北橋芯片都支持最大2GB內(nèi)存,82845G/82845GL/

22、82845E支持DDR 266,其余都支持DDR 333,另外82845G/82845GL/82845GV還支持 HYPERLINK / t _blank PC 133 SDRAM,除82845GL/82845GV之外都支持AGP 4X插槽;865系列芯片組的82865P/82865G/82865PE/82865GV/82848P,除82865P之外都支持800MHz FSB,DDR 400(82865P只支持533MHz FSB,DDR 333,除82848P之外都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以及最大4GB內(nèi)存容量(82848P只支持單通道最大2GB內(nèi)存),除82865GV之外都支持AGP 8X插槽;In

23、tel桌面AGP平臺最高端的是875系列的82875P北橋,支持800MHz FSB,4GB雙通道DDR 400以及PAT功能。Intel的芯片組或北橋芯片名稱中帶有“G”字樣的還整合了圖形核心。還有915/925系列的82910GL、82915P、82915G、82915GV、82915PL、82915GL、82925X和82925XE等八款北橋芯片。在支持的前端總線頻率方面,82910GL只支持533MHz FSB,而82925XE則支持1066MHz FSB,其余的82915P、82915G、82915GV和82925X都支持800MHz FSB;在內(nèi)存支持方面,82910GL、8291

24、5PL和82915GL都只支持DDR內(nèi)存(DDR 400),82925X和82925XE則只支持DDR2內(nèi)存(DDR2 533),其余的82915P、82915G和82915GV都能支持DDR內(nèi)存(DDR 400)和DDR2內(nèi)存(DDR2 533),所有這八款北橋芯片都能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除開82915PL之外最大都支持4GB內(nèi)存容量(82915PL只支持2GB內(nèi)存),此外82925X還支持ECC內(nèi)存;82910GL、82915G、82915GL和82915GV集成了支持DirectX 9.0的Intel GMA900顯示核心(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25、 900);在外接 HYPERLINK /list/b/0206_1.shtml t _blank 顯卡接口方面,82915P、82915G、82915PL、82925X和82925XE都提供一條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而82910GL、82915GL和82915GV則不支持獨立的顯卡插槽。 之后Intel發(fā)布了支持 HYPERLINK /cword/3407.shtml t _blank 雙核心處理器的945/955/975系列的82945P、82945G、82945GZ、82945GT、82945PL、82955X、82975X等七款北橋芯片。在支持的前端總線頻率方面,82

26、945GT只支持667MHz FSB,82945GZ和82945PL則只支持800MHz FSB,其余則全部都支持1066MHz FSB;在內(nèi)存支持方面,所有這七款北橋芯片都能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并且都僅支持DDR2內(nèi)存從而不再支持DDR內(nèi)存,其中82945PL和82945GZ僅支持最大2GB的DDR2 533,82945P、82945G和82945GT則支持最大4GB的DDR2 667,82955X和82975X則支持ECC內(nèi)存技術和最大8GB的DDR2 667;在雙核心處理器的支持方面,82945P、82945G、82945GZ、82945PL僅支持Pentium D,82955X和8297

27、5X則支持Pentium D和Pentium EE,82945GT則支持Core Duo;82945G、82945GZ和82945GT集成了支持DirectX 9.0的Intel GMA950顯示核心(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50),這是GMA900的升級版;在外接顯卡接口方面,82945P、82945G、82945GT、82945PL、82955X、82975X都提供一條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而82945GZ則不支持獨立的顯卡插槽。 最新的是946系列(xli)的82946PL和82946GZ以及965系列的82P965、82G9

28、65、82Q965和82Q963等六款北橋芯片,都支持(zhch)最新的雙核心處理器Core 2 Duo,82P965還支持頂級的Core 2 Extreme。82946PL和82946GZ只支持800MHz FSB,而82P965、82G965、82Q965和82Q963都支持1066MHz FSB。在內(nèi)存(ni cn)支持方面,82946PL和82946GZ支持最大4GB內(nèi)存,而82P965、82G965、82Q965和82Q963則支持最大8GB內(nèi)存。另外82946PL、82946GZ和82Q963支持雙通道DDR2 667內(nèi)存,而82P965、82G965和82Q965則支持雙通道DD

29、R2 800內(nèi)存。在顯示接口方面,除了82Q963不支持獨立的顯卡插槽之外,其余五款北橋芯片都能支持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并且82946GZ、82Q965和82Q963還集成了支持DirectX 9.0c和OpenGL 1.4的Intel GMA 3000(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3000)顯示核心;而82G965則集成了支持DirectX 10和OpGL 1.5以及Intel Clear Video技術(英特爾清晰視頻技術)的Intel GMA X3000(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X3000

30、)顯示核心,并且Intel GMA X3000還在Intel集成顯卡中首次支持 HYPERLINK / t _blank 硬件T&L(規(guī)格近似的Intel GMA3000只支持軟件T&L),還支持H.264硬件解碼和HDMI(Hi-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多媒體接口)多媒體影音輸出接口;82P965和82Q965還支持面向數(shù)字家庭的Intel VIIV(歡躍)技術。 另外,82P965、82G965、82Q965和82Q963還支持以下特色技術: (1)Intel Fast Memory Access(Intel FMA,英特爾快速內(nèi)存訪問技術),

31、通過優(yōu)化可用內(nèi)存帶寬的使用,并降低內(nèi)存訪問延遲時間,更新的圖形內(nèi)存控制器中樞(GMCH,也就是北橋芯片)骨干架構(gòu)提高了系統(tǒng)性能,基本上可以說是以前82875P北橋所支持的PAT技術的延續(xù)和升級; (2)Intel Flex Memory Technology(Intel FMT,英特爾靈活內(nèi)存技術),允許插入不同大小的內(nèi)存且能繼續(xù)維持雙通道模式,這要比以往在Intel芯片組 HYPERLINK /list/b/0207_1.shtml t _blank 主板上要啟用雙通道內(nèi)存模式時必須使用相同容量和相同規(guī)格的內(nèi)存的限制要靈活得多,而且在升級系統(tǒng)內(nèi)存時原有的小容量內(nèi)存則必須棄用,有了Intel

32、FMT技術之后在升級系統(tǒng)內(nèi)存時原有的小容量內(nèi)存則不必棄用,減少了升級成本,從而升級更加輕松; (3)Intel Quiet System Technology (Intel QST,英特爾靜音系統(tǒng)技術),智能系統(tǒng)風扇轉(zhuǎn)速控制算法會根據(jù)系統(tǒng)的工作溫度范圍, 自動調(diào)節(jié)風扇轉(zhuǎn)速,減少風扇速度變化, 從而降低可以感知的系統(tǒng)噪音; (4)USB Port Disable(USB端口禁用技術),可根據(jù)需要啟用或禁用單獨的USB端口,此項功能可防止通過USB端口惡意刪除或插入數(shù)據(jù),從而增加了又一層數(shù)據(jù)保護功能。此外,82Q965和82Q963還具有面向商業(yè)用戶數(shù)字辦公的特殊功能(gngnng),支持Inte

33、l Stable Image Platform Program (Intel SIPP,英特爾穩(wěn)定映像平臺計劃)和Intel vPro(博銳)技術,其中82Q965還支持Intel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Intel AMT,英特爾主動管理技術),帶系統(tǒng)防御功能,支持帶外網(wǎng)絡化系統(tǒng)的遠程、線下管理,而不管系統(tǒng)狀態(tài)如何,可幫助改善IT效率、資產(chǎn)管理以及系統(tǒng)安全性與可用性,“系統(tǒng)防御”功能可幫助阻止軟件攻擊入侵,如果客戶端感染病毒,則將其與網(wǎng)絡隔離;如果關鍵的軟件代理遺失,則主動向IT管理人員發(fā)出告警,滿足商業(yè)用戶遠程管理和安全性的要求。SIS矽統(tǒng)科技(kj)早期

34、(zoq)支持DDR SDRAM內(nèi)存的SIS648FX、SIS655FX、SIS655TX、SIS656、SIS649以及集成了SiS Mirage顯示芯片的SIS 661FX。其中,SIS655FX、SIS655TX和SIS656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SIS648FX、SIS655FX、SIS655TX和SIS 661FX支持AGP 8X規(guī)范,而SIS656和SIS649則支持PCI Express X16規(guī)范;所有這六款北橋芯片都支持DDR 400內(nèi)存,而SIS 649則能支持DDR2 533內(nèi)存,SIS 656更能支持DDR2 667內(nèi)存。 比較新的有支持800MHz FSB的SIS662

35、以及支持1066MHz FSB的SIS 649FX和SIS 656FX等北橋芯片。這三款北橋芯片都支持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和DDR2 667內(nèi)存,其中SIS 656FX還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而SIS 662則集成了SIS Mirage 1顯示核心。 HYPERLINK /corp/730_index.shtml t _blank ATI主要就是Radeon 9100系列北橋芯片。Radeon 9100 IGP、Radeon 9100 Pro IGP和RX330這三款北橋芯片都能支持800MHz FSB、雙通道DDR 400內(nèi)存和AGP 8X規(guī)范,Radeon 9100 IGP

36、和Radeon 9100 Pro IGP還集成了支持DirectX 8.1的Radeon 9200顯示芯片。 比較新的有支持800MHz FSB的Radeon Xpress 200 IE(RC410)、Radeon Xpress 200 IE(RXC410)以及支持1066MHz FSB的Radeon Xpress 200 IE(RS400)、Radeon Xpress 200 CrossFire IE(RD400)、CrossFire Xpress 1600 IE等北橋芯片。所有這些北橋芯片都支持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CrossFire Xpress 1600 IE支持雙通

37、道DDR2 800,除此之外其它都同時支持DDR 400和DDR2 667,并且除了(ch le)Radeon Xpress 200 IE(RC410)之外都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除了Radeon Xpress 200 IE(RXC410)和CrossFire Xpress 1600 IE之外都集成了支持DirectX 9.0的ATI Radeon X300顯示核心,此外,Radeon Xpress 200 CrossFire IE(RD400)和CrossFire Xpress 1600 IE還支持ATI的CrossFire多顯卡并行技術。VIAPT800/PT880/PM800/PM880以

38、及較早期的P4X400/P4X333/P4X266/P4X266A/P4X266E/P4M266等等,其中,VIA芯片組名稱或北橋名稱中帶有“M”字樣的還整合了圖形核心(英特爾平臺和AMD平臺都如此)。PT800、PT880、PM800和PM880這四款北橋芯片都能支持800MHz FSB和DDR 400內(nèi)存,并且都支持AGP 8X規(guī)范。其中PT880和PM880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PM800和PM880還集成(j chn)了S3 UniChrome Pro顯示芯片。 此后(c hu)有P4M800、P4M800 Pro、PT880 Pro、PT880 Ultra、PT894、PT894 Pr

39、o、P4M890和PT890等北橋芯片。其中,P4M800、P4M800 Pro、PT880 Pro支持800MHz FSB,PT880 Ultra、PT894、PT894 Pro、P4M890和PT890支持1066MHz FSB;P4M800和P4M800 Pro支持AGP 8X顯卡插槽,PT880 Pro和PT880 Ultra則同時支持AGP 8X顯卡插槽和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實際上是基于PCI Express x4),而PT894、PT894 Pro、P4M890和PT890則支持真正的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在內(nèi)存支持方面,P4M800和P4M8

40、00 Pro都僅支持DDR 400內(nèi)存并且不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而PT880 Pro、PT880 Ultra、PT894、PT894 Pro、P4M890和PT890則同時支持DDR 400和DDR2 533,并且除了P4M890和PT890之外都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此外,P4M800、P4M800 Pro和P4M890還集成了S3 Graphics UniChrome Pro顯示核心。 最新的是整合芯片組P4M900,支持Socket 478/Socket 775全系列的所有處理器,包括最新的Conroe核心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支持1066MHz FSB和單通

41、道DDR2 667內(nèi)存,并整合了支持DirectX 9.0的VIA Chrome HC IGP顯示核心,還支持獨立的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P4M900是所有VIA芯片組中最先支持DDR2 667和DirectX 9.0的。ULI離開芯片組市場(shchng)多年,目前產(chǎn)品不多,主要是M1683和M1685,這兩款北橋芯片都能支持800MHz FSB,其中,M1683支持AGP 8X規(guī)范和DDR 500內(nèi)存,而M1685則支持PCI Express X16規(guī)范和DDR2 667內(nèi)存。NVIDIA進入(jnr)Intel平臺芯片組市場比較晚,起初主要是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的nForc

42、e4 SLI IE、nForce4 SLI X16 IE、nForce4 SLI XE以及nForce4 Ultra IE。這些北橋芯片都支持1066MHz FSB、雙通道DDR2 667內(nèi)存以及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并且除了nForce4 Ultra IE之外都支持NVIDIA的SLI多顯卡并行技術。然后是nForce 590 SLI IE、nForce 570 SLI IE和nForce 570 Ultra IE,支持Socket 775接口全系列的所有處理器,包括最新的Conroe核心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支持1066MHz FSB和雙通道

43、DDR2 667內(nèi)存。其中,nForce 590 SLI IE和nForce 570 SLI IE還支持NVIDIA的SLI技術,nForce 590 SLI IE更是能支持兩條真正全速的PCI Express x16插槽,支持頂級的Quad SLI技術,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SLI技術的威力。AMD芯片組VIA:除了支持(zhch)K7系列 HYPERLINK /list/b/0217_1.shtml t _blank CPU(Athlon、Duron、Athlon XP)的KT880、KT600、KT400A以及較早期的KT400、KM400、KT333、KT266A、KT266、KT133、K

44、T133A外,還有有K8M800、K8T800、K8T800 Pro、K8T890和K8T890 Pro。其中,支持K7系列的KT600和KT880支持400MHz FSB、DDR 400 HYPERLINK /list/b/0205_1.shtml t _blank 內(nèi)存和AGP 8X規(guī)范,KT880還支持雙通道內(nèi)存技術。支持K8系列的K8M800和K8T800支持800MHz HyperTransport頻率,K8T800 Pro、K8T890和K8T890 Pro支持1000MHz HyperTransport頻率,K8M800、K8T800和K8T800 Pro支持AGP 8X規(guī)范,而

45、K8T890和K8T890 Pro則支持 HYPERLINK / t _blank PCI Express X16規(guī)范,并且與nVidia的nForce4 SLI相同,K8T890 Pro同樣也能支持兩塊nVidia的Geforce 6系列 HYPERLINK /list/b/0206_1.shtml t _blank 顯卡之間的SLI連接以提升系統(tǒng)的圖形性能;K8M800還集成了S3 UniChrome Pro顯示芯片。 比較新的主要有K8M890和K8T900,都支持全系列的AMD K8系列處理器、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頻率。其

46、中,K8M890還集成了S3 graphics UniChmore Pro顯示核心。SIS:主要有支持K7系列CPU的SIS748、SIS746、SIS746FX、SIS745、SIS741、SIS741GX、SIS740、SIS735,以及支持k8系列CPU的SIS755、SIS755FX、SIS760和SIS756。其中,SIS755和SIS760支持800MHz HyperTransport頻率(pnl),SIS755FX和SIS756則支持1000MHz HyperTransport頻率;SIS755、SIS755FX和SIS760支持AGP 8X規(guī)范,而SIS756則支持PCI Ex

47、press X16規(guī)范;SIS760還集成了支持DirectX 8.1的SIS Mirage 2顯示芯片。 比較新的主要有SIS760GX、SIS761GL和SIS761GX。其中,SIS760GX和SIS761GL都只支持800MHz的HyperTransport頻率(pnl),而SIS761GX則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頻率;SIS760GX支持AGP 8X顯卡插槽,SIS761GX支持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而SIS761GL則不支持獨立的顯卡插槽;SIS760GX集成了SIS Mirage 2顯示核心,而SIS761GL和SIS761GX則集成了

48、SIS Mirage 1顯示核心。然后是SIS 771,支持全系列的Socket AM2處理器,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頻率和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還集成了 HYPERLINK / t _blank 硬件(yn jin)支持DirectX 9.0的SIS Mirage 3顯示核心。NVIDIA:除了早期的支持K7系列CPU的nForce2 IGP/SPP,nForce2 Ultra 400,nForce2 400等,比較新的是支持K8系列CPU的nForce3系列的nForce3 250、nForce3 250Gb、nForce3 Ultra、nFor

49、ce3 Pro以及nForce4系列的nForce4、nForce4 Ultra和nForce4 SLI,這些全都是單芯片芯片組,其中nForce3系列支持AGP 8X規(guī)范,而nForce4系列則支持PCI Express X16規(guī)范,nForce4 SLI更能支持兩塊nVidia的Geforce 6系列顯卡(支持SLI技術的GeForce 6800Ultra 、GeForce 6800GT、GeForce 6600GT)之間的SLI連接,極大地提升系統(tǒng)的圖形性能。 還有有nForce4 SLI X16、GeForce 6100和GeForce 6150,都支持1000MHz的HyperTra

50、nsport頻率和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其中,nForce4 SLI X16支持兩條真正全速的PCI Express x16插槽,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SLI技術的威力;GeForce 6100和GeForce 6150則集成了支持DirectX 9.0c的基于NV44的顯示核心。 最新的是nForce 590 SLI、nForce 570 SLI、nForce 570 Ultra和nForce 550四種Socket AM2平臺芯片組,支持全系列的Socket AM2處理器,除了nForce 590 SLI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南北橋架構(gòu)之外其它全部都是單芯片芯片組。所有的nForce

51、5系列全部都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頻率和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其中,nForce 590 SLI和nForce 570 SLI還支持NVIDIA的SLI技術,nForce 590 SLI更是能支持兩條真正全速的PCI Express x16插槽,支持頂級的Quad SLI技術,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SLI技術的威力。ULI:比較新的主要有M1695和M1697,都支持全系列的AMD K8系列處理器、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頻率。其中,M1695除了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之外還同時支

52、持AGP 8X顯卡插槽(雖然是基于南橋芯片(xn pin),但卻具有真正的AGP 8X的帶寬);而且,如果以M1695為北橋同時再以M1697為南橋,則可以支持兩條真正全速的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 HYPERLINK /corp/730_index.shtml t _blank ATI:ATI進入AMD平臺芯片組市場比較晚,早期有支持K8系列CPU的Radeon Xpress 200(北橋芯片是RS480)和Radeon Xpress 200P(北橋芯片是RX480),這二者都支持PCI Express X16規(guī)范,其中,Radeon Xpress 200還集成了支持Dire

53、ctX 9.0的Radeon X300顯示芯片。Radeon Xpress 200有兩項技術比較有特色,一是“HyperMemory”技術,簡單(jindn)的說就是在 HYPERLINK /list/b/0207_1.shtml t _blank 主板的北橋芯片旁邊板載整合圖形核芯專用的本地顯存,ATI也為HyperMemory技術(jsh)做了很靈活的設計,可以單獨使用板載顯存,也可以和系統(tǒng)共用內(nèi)存,更可以同時使用板載顯存和系統(tǒng)內(nèi)存;二是“Surroun HYPERLINK /dv/dv.asp t _blank dView”功能,即再添加一塊獨立顯卡配合整合的圖形核心,可以實現(xiàn)三屏顯示輸

54、出功能。 然后是Radeon Xpress 200 CrossFire(RD480)、Xpress CrossFire 3200(RD580)和Xpress CrossFire 1600,都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頻率和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并且都支持CrossFire多顯卡并行技術。其中,Xpress CrossFire 3200(RD580)更是在北橋芯片內(nèi)具有40條PCI Express Lanes,能支持兩條全速的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可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CrossFire技術的威力。 最新的是Radeon Xpress 110

55、0和Radeon Xpress 1150兩種Socket AM2平臺芯片組,支持全系列的Socket AM2處理器,都支持1000MHz的HyperTransport頻率和PCI Express x16顯卡插槽,并且都集成了ATI Radeon X300顯示核心,只是二者的核心頻率不同,Radeon Xpress 1100的核心頻率是300MHz,而Radeon Xpress 1150的核心頻率是400MHz第三章:顯示芯片1、顯卡性能指標顯卡(又稱顯示適配器),作用是控制顯示器的顯示方式。在顯示器里也有控制電路,但起主要作用的是顯示卡。 影響顯卡性能的主要參數(shù)顯示芯片、顯存、頻率。 1.顯卡

56、的性能主要取決于顯卡上使用的圖形芯片,早期的圖形芯片作用比較簡單,每件事都由CPU去處理,它們只是起一個傳遞顯示信息的作用,這樣就降低了顯示速度,增加了CPU的工作量。隨著圖形操作系統(tǒng)Windows的出現(xiàn),這種弊端越來越嚴重,于是出現(xiàn)了圖形加速卡?,F(xiàn)在大部分顯示卡都有加速芯片,這些芯片有圖形處理功能。 2.顯存(VRAM)就是存儲顯示數(shù)據(jù)的內(nèi)存芯片,它的大小直接(zhji)影響到顯卡可以顯示的顏色多少和可以支持的最高分辨率。除了顯存位寬影響顯卡性能以外;顯存容量對顯卡性能影響也比較大,對于多數(shù)顯卡來說顯存容量大小對顯卡性能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非常小。 3,顯卡的頻率主要指兩個頻率,一是顯

57、示芯片的頻率,另外一個是顯存的頻率。顯示芯片的頻率有點象CPU的頻率,頻率越高,性能越強;而顯存頻率和顯示芯片的頻率高則性能高的道理一樣,但還有點區(qū)別。而對于顯卡來說,單純提高顯示芯片頻率或者單純提高顯存頻率對顯卡性能影響不大,所以我們在選擇顯卡的時候應該把兩者的頻率都考慮進去。 列如128M/64bit DDR2 500/700Radeon X1600PRO/128bit/128M DDR3/5831200MHZ/PCI-E 16X/DIRECTX 9.0c2、顯卡的主要(zhyo)品牌網(wǎng)站(wn zhn)顯示第四章:硬盤1、硬盤的性能指標1、主軸轉(zhuǎn)速:硬盤的主軸轉(zhuǎn)速是決定硬盤內(nèi)部數(shù)據(jù)傳輸率

58、的決定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chngd)上決定了硬盤的速度,同時也是區(qū)別硬盤檔次的重要標志。 2、尋道時間:該指標是指硬盤磁頭(ctu)移動到數(shù)據(jù)所在磁道而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3、硬盤表面溫度:該指標表示硬盤工作時產(chǎn)生(chnshng)的溫度使硬盤密封殼溫度上升的情況。 4、道至道時間:該指標表示磁頭從一個磁道轉(zhuǎn)移至另一磁道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5、高速緩存:該指標指在硬盤內(nèi)部的高速存儲器。目前硬盤的高速緩存一般為512KB2MB,SCSI硬盤的更大。購買時應盡量選取緩存為2MB的硬盤。 6、全程訪問時間:該指標指磁頭開始移動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塊所用的全部時間,單

59、位為毫秒。 7、最大內(nèi)部數(shù)據(jù)傳輸率:該指標名稱也叫持續(xù)數(shù)據(jù)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單位為MB/s。它是指磁頭至硬盤緩存間的最大數(shù)據(jù)傳輸率,一般取決于硬盤的盤片轉(zhuǎn)速和盤片線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數(shù)據(jù)容量)。 8、連續(xù)無故障時間(MTBF):該指標是指硬盤從開始運行到出現(xiàn)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一般硬盤的MTBF至少在30000小時以上。這項指標在一般的產(chǎn)品廣告或常見的技術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時可專門上網(wǎng)到具體生產(chǎn)該款硬盤的公司網(wǎng)址中查詢。 9、外部數(shù)據(jù)傳輸率:該指標也稱為突發(fā)數(shù)據(jù)傳輸率,它是指從硬盤緩沖區(qū)讀取數(shù)據(jù)的速率。在廣告或硬盤特性表中常以數(shù)據(jù)接口速率代

60、替,單位為MB/s。目前主流的硬盤已經(jīng)全部采用UDMA/ 100技術,外部數(shù)據(jù)傳輸率可達100MB/s。2、硬盤生產(chǎn)(shngchn)廠商硬盤的主要廠商有IBM,邁拓,希捷,西數(shù)和三星(國產(chǎn)的還有易拓,采用IBM DeskStar 120GXP硬盤技術生產(chǎn),最高容量僅40G,外型和IBM的DeskStar也完全一樣),其中三星主攻OEM市場,國產(chǎn)品牌機的代表聯(lián)想就有數(shù)款機型采用三星生產(chǎn)的硬盤。在IBM,邁拓,希捷,西數(shù)這四家中,目前爭議最多的要屬IBM了。這對IBM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IBM硬盤的質(zhì)量問題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夸大了很多,拋開所謂的質(zhì)量問題,IBM硬盤的性能是最好的,價格卻不是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