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一、條形基礎定義及分類一、條形基礎定義及分類定義:定義:指基礎長度遠遠大于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指基礎長度遠遠大于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分類:分類:按按上部結(jié)構(gòu)上部結(jié)構(gòu)分為墻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分為墻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 按按受力特點受力特點分為梁板式條形基礎和板式條形基礎分為梁板式條形基礎和板式條形基礎2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2 墻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墻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梁板式條形基礎梁板式條形基礎- -鋼砼框架結(jié)構(gòu)、框剪結(jié)構(gòu)和鋼結(jié)構(gòu)等鋼砼框架結(jié)構(gòu)、框剪結(jié)構(gòu)和鋼結(jié)構(gòu)等板式條形基礎板式條形基礎- -鋼砼剪力墻結(jié)構(gòu)和砌體結(jié)構(gòu)鋼砼剪力墻結(jié)構(gòu)和砌體結(jié)構(gòu)3
2、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平法識圖l條形基礎的條形基礎的集中標注集中標注是在基礎平面布置圖上集中引注:是在基礎平面布置圖上集中引注:基礎編號、截面豎向尺寸、配筋三項內(nèi)容基礎編號、截面豎向尺寸、配筋三項內(nèi)容,以及當基礎,以及當基礎底面標高與基礎底面基準標高不同時的底面標高與基礎底面基準標高不同時的標高高差標高高差和必要和必要的的文字注解文字注解兩項選注內(nèi)容。兩項選注內(nèi)容。l原位標注原位標注是在基礎平面布置圖上標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是在基礎平面布置圖上標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與集中標注項配筋不同時)(與集中標注項配筋不同時)4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
3、、條形基礎平法識圖5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6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編號編號 基礎梁編號組成部分:梁代號、序號、跨數(shù)及基礎梁編號組成部分:梁代號、序號、跨數(shù)及是否有懸挑。(圖集是否有懸挑。(圖集11G101-3 P2111G101-3 P21)7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思考:思考:JL01(JL01(2A)2A)、JL0JL04(3)4(3)、JL0JL05(2B)5(2B)各代表什么含義?各代表什么含義?8第
4、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截面尺寸截面尺寸u基礎梁截面用基礎梁截面用b bh h表示梁截面的寬度和高度,表示梁截面的寬度和高度,當為加腋梁時,用當為加腋梁時,用b bhYchYc1 1c c2 2表示。表示。9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u基礎梁的配筋有三項內(nèi)容:基礎梁的配筋有三項內(nèi)容:箍筋、底部及頂部箍筋、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側(cè)部鋼筋。貫通縱筋、側(cè)部鋼筋。10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
5、(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a a)當具體設計采用)當具體設計采用一種一種箍筋間距時,僅需注寫鋼筋箍筋間距時,僅需注寫鋼筋級別、直徑、間距與肢數(shù)(肢數(shù)寫在括號內(nèi)級別、直徑、間距與肢數(shù)(肢數(shù)寫在括號內(nèi));b b)當具體設計采用)當具體設計采用兩種或三種兩種或三種箍筋間距時,箍筋間距時, 先注寫梁兩端先注寫梁兩端的第一種或第一、二種箍筋,并在前的第一種或第一、二種箍筋,并在前面面加注箍筋根數(shù)加注箍筋根數(shù);再依次注寫跨中部再依次注寫跨中部的第二種或第的第二種或第三種箍筋(三種箍筋(跨中部的跨中部的不需加注箍筋根數(shù)不需加注箍筋根數(shù));不同箍);不同箍筋配置用筋配置用“/ /
6、”相分隔。相分隔。11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a a)當具體設計采用)當具體設計采用一種一種箍筋間距時:箍筋間距時:12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當具體設計)當具體設計采用采用二種二種箍筋箍筋間距時:間距時:13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當具體設計)當具體設計采用
7、采用三種三種箍筋箍筋間距時:間距時:14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1 1、箍筋、箍筋 b b)當具體設計)當具體設計采用采用二種肢數(shù)二種肢數(shù)時:時:15試說出下列箍筋具體的分布情況?試說出下列箍筋具體的分布情況? 88100(4)/10200(2); 68100/ 510150/10200(2) 16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 a a)底部帶架立筋時:)底部帶架立筋時: 先注寫梁
8、底部貫通縱筋(先注寫梁底部貫通縱筋(B B打頭)的規(guī)格與根數(shù)。打頭)的規(guī)格與根數(shù)。 當當跨中所注根數(shù)少于箍筋肢數(shù)時跨中所注根數(shù)少于箍筋肢數(shù)時,需要在跨中,需要在跨中加設架立加設架立筋以固定箍筋筋以固定箍筋,注寫時,用加號,注寫時,用加號“+ +”將貫通縱筋與架將貫通縱筋與架立筋相連,架立筋注寫在立筋相連,架立筋注寫在“+ +”后面的括號內(nèi)。后面的括號內(nèi)。 當梁底部或頂部貫通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當梁底部或頂部貫通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 /”將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17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
9、標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 a a)底部帶架立筋時:)底部帶架立筋時:18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 b b)底部和頂部貫通縱筋的識讀:)底部和頂部貫通縱筋的識讀: 基礎梁底部以字母基礎梁底部以字母“B B”打頭,頂部貫通縱筋以字打頭,頂部貫通縱筋以字母母“T T”打頭。打頭。如:如:B:425;T420 B:425;T620 4/2 B:425+(214);T420左邊方框里的左邊方框里的標注分別代表標注分別代表什么含義?什么含義
10、?19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一)集中標注(一)集中標注配筋配筋2 2、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 d d)側(cè)部鋼筋:)側(cè)部鋼筋: 當梁腹板凈高當梁腹板凈高hw450mmhw450mm時,根據(jù)需要配置縱向時,根據(jù)需要配置縱向構(gòu)造鋼筋。設置在梁兩個側(cè)面的總配筋值以大寫字母構(gòu)造鋼筋。設置在梁兩個側(cè)面的總配筋值以大寫字母G G打頭注寫,且對稱布置。打頭注寫,且對稱布置。 拉筋拉筋主要是為提高鋼主要是為提高鋼筋骨架的整體性而起拉結(jié)作用。筋骨架的整體性而起拉結(jié)作用。一般不進行標注一般不進行標注,按,按構(gòu)造要求構(gòu)造要求進行配置:進行配置:8
11、,間距是箍筋間距的兩倍,間距是箍筋間距的兩倍(11G101-3 P73)20課堂小測三1 1、條形基礎分為(、條形基礎分為( )和()和( )兩大類。兩大類。2 2、文字說明、文字說明JL0JL02(3A)2(3A)、JL0JL05(2B)5(2B)表示的意思。表示的意思。3 3、寫出其平法標注:、寫出其平法標注: 1 1)兩端各布置)兩端各布置6 6根根8間距間距200的箍筋,為四肢箍;的箍筋,為四肢箍;中間剩余部位中間剩余部位按按10間距間距250250布置,為雙肢箍。布置,為雙肢箍。 2 2)兩端向里,先布置)兩端向里,先布置4 4根根10間距間距100的箍筋,為四的箍筋,為四肢箍;再往
12、里兩側(cè)各布置肢箍;再往里兩側(cè)各布置6根根12間距間距150的箍筋,為的箍筋,為雙肢箍;中間剩余部位按雙肢箍;中間剩余部位按14間距間距200的箍筋,為四肢的箍筋,為四肢箍。箍。4、文字說明、文字說明 B:4B:42 20 0;T6;T620 4/220 4/2 所表示的意思。所表示的意思。211 1、條形基礎分為(、條形基礎分為(梁板式梁板式 )和()和( 板式板式 )兩大類。)兩大類。2 2、文字說明、文字說明JL0JL02(3A)2(3A)、JL0JL05(2B)5(2B)表示的意思。表示的意思。 基礎梁基礎梁0202,3 3跨,一端有外伸跨,一端有外伸. . 基礎梁基礎梁0505,2 2
13、跨,兩端有外伸。跨,兩端有外伸。3 3、寫出其平法標注:、寫出其平法標注: 1 1)兩端各布置)兩端各布置6 6根根8間距間距200的箍筋,為四肢箍;的箍筋,為四肢箍;中間剩余部位中間剩余部位按按10間距間距250250布置,為雙肢箍。布置,為雙肢箍。 68200(4)/ 10250(2) 2 2)兩端向里,先布置)兩端向里,先布置4 4根根10間距間距100的箍筋,為四的箍筋,為四肢箍;再往里兩側(cè)各布置肢箍;再往里兩側(cè)各布置6根根12間距間距150的箍筋,為的箍筋,為雙肢箍;中間剩余部位按雙肢箍;中間剩余部位按14間距間距200的箍筋,為四肢的箍筋,為四肢箍。箍。 410100(4)/ 61
14、2150(2)/14200(4) 4、文字說明、文字說明 B:4B:42 20 0;T;T: :6 620 4/220 4/2 所表示的意思。所表示的意思。 底部貫通縱筋為底部貫通縱筋為4 42 20 0; ;頂部頂部貫通縱筋為貫通縱筋為6 620 20 ,其中上排其中上排4 4根,下排根,下排2 2根。根。22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原位標注識圖(二)原位標注識圖 在基礎平面布置圖上標注梁端非貫通筋和梁底貫通縱筋。 當梁端(支座)區(qū)域的底部縱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當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
15、直徑的縱筋相連。 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底部縱筋配置不同時,須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底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一邊標注。23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u1. 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認識認識 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是指標注該位置所有縱筋,包括集中標注的底部貫通縱筋,如下圖:24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u1. 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識讀識讀25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
16、礎基礎梁平法識圖u1. 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識讀識讀26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u1. 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梁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原位標注的縱筋識讀識讀27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u2. 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l當兩向基礎梁十字交叉,且交叉位置無柱時,應配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直接在平面相應位置標注。1 1)附加箍筋)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的平法附加箍筋的平法標注如右圖,表示標注如右圖,表示每邊各加每邊各加4根,共根,共8根附加箍筋。根附加箍筋。2
17、8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u2. 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或吊筋2 2)附加吊筋)附加吊筋附加吊筋的平法附加吊筋的平法標注及效果圖如標注及效果圖如右圖。在剛度較大右圖。在剛度較大的條形基礎主梁上的條形基礎主梁上29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u3. 外伸部位的變截面高度尺寸外伸部位的變截面高度尺寸30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u3. 外伸部位的變截面高度尺寸外伸部位的變截面高度尺寸31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平法識圖二、條形基礎基
18、礎梁平法識圖u5. 原位標注修正內(nèi)容原位標注修正內(nèi)容32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三、條形基礎底板的平法識圖三、條形基礎底板的平法識圖u1. 集中標注集中標注33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三、條形基礎底板的平法識圖三、條形基礎底板的平法識圖u1. 集中標注集中標注編號編號34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u1. 集中標注集中標注 截面尺寸截面尺寸35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三、條形基礎底板的平法識圖三、條形基礎底板的平法識圖u1. 集中標注集中標注 配筋配筋36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三、條形基礎底板的平法識圖三、條形基礎底板的平法識圖u2. 原位標注原位標注 37第一節(jié)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3839第一節(jié)
19、 條形基礎平法識圖4041第二節(jié) 條形基礎鋼筋構(gòu)造基礎梁:1)縱筋底部貫通縱筋 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底部非貫通筋 頂部貫通縱筋 架立筋 側(cè)部構(gòu)造筋 2)箍筋 3)其他鋼筋附加吊筋 附加箍筋 加腋筋41 一、條形基礎(一、條形基礎(基礎梁、基礎梁、基礎底板)鋼筋種類:基礎底板)鋼筋種類:42第二節(jié) 條形基礎鋼筋構(gòu)造基礎底板基礎底板:1)底部鋼筋B受力筋、分布筋 2)雙梁條形基礎加頂部鋼筋T 受力筋、分布筋 42 一、條形基礎(基礎梁、一、條形基礎(基礎梁、基礎底板基礎底板)鋼筋種類:)鋼筋種類:43第二節(jié) 條形基礎鋼筋構(gòu)造1.1.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端部無外伸端部無外伸
20、P57P57、6565 43 二、條形基礎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基礎梁鋼筋構(gòu)造:鋼筋構(gòu)造:44u結(jié)合課本結(jié)合課本P58P66P58P66、圖集圖集P73P73一一起理解。起理解。ula/laEla/laEu需考慮彎需考慮彎錨和直錨錨和直錨 底部底部頂部頂部貫通縱筋長度貫通縱筋長度=梁凈跨長梁凈跨長L L0 0+(鋼筋連接增加長鋼筋連接增加長度)度)+ 2 2錨固長度錨固長度注意注意 hc+50-c與與la/laEla/laE的大小。的大小。 (lala/laE/laE查表計算得出)查表計算得出)hc+50-cla 彎錨彎錨:=max=max(hchc+50-c+50-c; 0.4lab0.4lab
21、)+15d+15dhc+50-cla 直錨:直錨:= =la /laE/laE(查表計算得出)(查表計算得出)45第二節(jié) 條形基礎鋼筋構(gòu)造2.2.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等截面外伸等截面外伸P58P58、6 66 6 45 二、條形基礎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基礎梁鋼筋構(gòu)造:鋼筋構(gòu)造:46結(jié)合課本表結(jié)合課本表4-2-44-2-4、4-2-164-2-16、圖集、圖集P73P73一起理解。一起理解。u下部:下部:1.1.下排伸至外伸盡下排伸至外伸盡端彎折端彎折12d12d; 上排上排伸至盡端不彎折。伸至盡端不彎折。u上部:上部:1.1.上排伸至外伸盡上排伸至外伸盡端彎折端彎
22、折12d12d; 下排下排不伸入外伸部位,不伸入外伸部位,柱內(nèi)側(cè)起伸入柱內(nèi)側(cè)起伸入lala。u下部:下部:1.1.當當ln+hcln+hclala時,需至端部彎折,且時,需至端部彎折,且柱內(nèi)邊算起鋼筋水平長度柱內(nèi)邊算起鋼筋水平長度0.4lab0.4lab,彎,彎折折15d15d。47第二節(jié) 條形基礎鋼筋構(gòu)造3.3.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變截面外伸變截面外伸P59P59、6767 47 二、條形基礎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基礎梁鋼筋構(gòu)造:鋼筋構(gòu)造:48結(jié)合課本表結(jié)合課本表4-2-54-2-5、4-2-174-2-17、圖集、圖集P73P73一起理解。一起理解。u下部:下部
23、:1.1.下排伸至外伸盡下排伸至外伸盡端彎折端彎折12d12d;上排;上排伸至盡端不彎折。伸至盡端不彎折。u上部:上部:1.1.上排伸至外伸盡上排伸至外伸盡端彎折端彎折12d12d;下排;下排不伸入外伸部位,不伸入外伸部位,柱內(nèi)側(cè)起伸入柱內(nèi)側(cè)起伸入lala。梁底一平梁底一平u下部:下部:1.1.當當ln+hcln+hclala時,需至端部彎折,且時,需至端部彎折,且柱內(nèi)邊算起鋼筋水平長度柱內(nèi)邊算起鋼筋水平長度0.4lab0.4lab,彎,彎折折15d15d。49第二節(jié) 條形基礎鋼筋構(gòu)造4.4.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底部及頂部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梁寬度不同梁寬度不同P60P60、6868 49
24、二、條形基礎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基礎梁鋼筋構(gòu)造:鋼筋構(gòu)造:50u注:左側(cè)圖右邊梁注:左側(cè)圖右邊梁比左邊寬,即寬出部比左邊寬,即寬出部分的鋼筋錨入支座分的鋼筋錨入支座la/laEla/laE;u詳見詳見P61P61鋼筋效果圖。鋼筋效果圖。ula/laEla/laE分直錨和彎分直錨和彎錨錨u直錨:直錨:= =la ( la ( hc-cla或或laE ) )u彎錨:彎錨:=max=max(hchc-c-c;0.4lab0.4lab)+15d +15d ( ( hc-cla或或laE ) )51u試分析試分析JL01JL01的鋼筋布置情況,并計的鋼筋布置情況,并計算上部和下部鋼筋的長度。算上部和下部鋼
25、筋的長度。u已知條形基礎抗震等級為三級,砼已知條形基礎抗震等級為三級,砼強度等級為強度等級為C35C35,環(huán)境類別二,環(huán)境類別二a a類;類;思考與練習:思考與練習:5253第二節(jié) 條形基礎鋼筋構(gòu)造2.2.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底部非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端部及柱下區(qū)域底部非貫通縱筋鋼筋構(gòu)造 端部無外伸端部無外伸P61P61 53 二、條形基礎二、條形基礎基礎梁基礎梁鋼筋構(gòu)造:鋼筋構(gòu)造:54u結(jié)合課本結(jié)合課本P61P61表表4-2-94-2-9、圖集圖集P73P73一起理解。一起理解。ula/laEla/laE考慮彎錨和直考慮彎錨和直錨錨u梁端部非貫通縱筋:梁端部非貫通縱筋:1.1.伸至端部彎折伸至端部彎折
26、15d;15d;2.2.梁包柱側(cè)腋尺寸為梁包柱側(cè)腋尺寸為50mm;50mm;3.3.從支座邊向跨內(nèi)的延從支座邊向跨內(nèi)的延伸長度為伸長度為ln/3;/3;lnln取值規(guī)定:端支座取值規(guī)定:端支座,ln取本邊跨的凈跨值;取本邊跨的凈跨值;中間支座中間支座,ln取取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長度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長度。(見。(見101-3 P24 3.4.1101-3 P24 3.4.1)梁端非貫通縱筋長度梁端非貫通縱筋長度= =ln/3+n/3+錨固長度錨固長度lala(抗震時抗震時lala改為改為laElaE)彎錨時:彎錨時:la=maxla=max(hc-c+50,0.4labhc-c+50,
27、0.4lab)+15d+15d直錨時:直錨時:la=lala=la(lala查表計算得出)查表計算得出)55u中間柱下區(qū)域非貫通中間柱下區(qū)域非貫通縱筋:縱筋:1.1.從支座邊緣向跨內(nèi)延伸從支座邊緣向跨內(nèi)延伸ln/3/3; ;ln=max(n=max(lni i,lni i+1),+1),ln n為凈跨長度,為凈跨長度,i=1,2.i=1,2.中間柱下區(qū)域非貫通縱筋長度中間柱下區(qū)域非貫通縱筋長度=2=2* *ln/3+hcn/3+hc56u試分析試分析JL06JL06的鋼筋布置情況,并計算:的鋼筋布置情況,并計算:1 1)上部、下部貫通縱筋的長度;上部、下部貫通縱筋的長度;2 2)非貫通縱筋的長
28、度非貫通縱筋的長度。u已知:已知:1 1)條形基礎抗震等級為三級,砼強度等級)條形基礎抗震等級為三級,砼強度等級為為C35C35,環(huán)境類別二,環(huán)境類別二a a類;類;2 2)左跨梁軸線到軸線距)左跨梁軸線到軸線距離為離為5400mm5400mm,右跨梁軸線到軸線距離,右跨梁軸線到軸線距離6000mm6000mm,柱截,柱截面為面為400mm400mm* *400mm400mm思思考考與與練練習習5758答案答案1 1)上部、下部貫通縱筋的長度上部、下部貫通縱筋的長度 c=20mm lab=27d labE=28dc=20mm lab=27d labE=28d laE=1.05 laE=1.05
29、* *la=1.05la=1.05* *lab=708.75mmlab=708.75mmHc+50-c=430mm708.75mm Hc+50-c=430mm708.75mm 所以彎錨所以彎錨錨固長度錨固長度=max(Hc+50-c;0.4labE)+15d=1083.75mm=max(Hc+50-c;0.4labE)+15d=1083.75mm總長總長=2=2* *1083.75+5400+6000-21083.75+5400+6000-2* *2002002 2)非貫通縱筋的長度非貫通縱筋的長度c=20mm lab=27d laE=1.05c=20mm lab=27d laE=1.05* *la=1.05la=1.05* *lab=708.75mmlab=708.75mmHc+50-c=430mm708.75mm Hc+50-c=430mm708.75mm 所以彎錨所以彎錨左右端錨固長度左右端錨固長度= =1083.75mm1083.75mm總長總長=2=2* *1083.75+1083.75+左左(5400-400)/3+(5400-400)/3+右右(6000-400)/3+(6000-400)/3+中柱中柱【(6000-400)/36000-400)/3)* *2+4002+400】59第二節(jié) 條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偏癱的評定技術
- 生產(chǎn)班組月匯報
- 外科常用化療藥物注意事項
- 危險地點的講解
- 全站儀技術交底
- 新生兒醫(yī)院感染防控與手衛(wèi)生管理
- 現(xiàn)代醫(yī)藥物流發(fā)展與管理體系
- 腦癱兒童康復作業(yè)治療
- 企業(yè)經(jīng)營模擬實訓匯報
- 升學宴營銷活動策劃方案
- 香港應聘簡歷模板
- 高考英語一輪專項復習:高考試題中的熟詞生義(含解析)
- 抖音火花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全國卷高考歷史小論文題指導分析及例題鑒賞
- 茆詩松概率論教案
- 《Java程序設計任務式教程》課件 603 構(gòu)造方法
- 軍隊基本醫(yī)療設備配備標準
- 特種設備監(jiān)察培訓
- GB/T 23713.1-2024機器狀態(tài)監(jiān)測與診斷預測第1部分:一般指南
- 2023-2029年中國城市隧道養(yǎng)護管理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年上半年黔東南州凱里市事業(yè)單位招考及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