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yè)S物流公司納稅籌劃研究_第1頁
會計專業(yè)S物流公司納稅籌劃研究_第2頁
會計專業(yè)S物流公司納稅籌劃研究_第3頁
會計專業(yè)S物流公司納稅籌劃研究_第4頁
會計專業(yè)S物流公司納稅籌劃研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Research on Tax Planning of S Logistics CompanyS物流公司納稅籌劃研究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以及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加深,稅收政策需要與市場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為了更好的適應稅收政策帶來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進行納稅籌劃,并在納稅籌劃后降低了稅負,提升了收益。近年我國稅收政策變動較大,“營改增”雖避免了重復征稅,但是短時間內增值稅稅率對比之前的營業(yè)稅稅率有了大幅提高,加重了納稅人稅收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的管理者們逐漸意識到將納稅籌劃在財務工作乃至企業(yè)經營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希望可以通過合理的籌劃實現降低稅負。物流行業(yè)作為新興產業(yè),行業(yè)特點是涉

2、及業(yè)務面較廣,致使物流行業(yè)在經營服務中會涉及到多種稅率,這為物流行業(yè)的納稅籌劃提供了設計空間。通過對S公司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分析,為企業(yè)納稅籌劃方案的設計提供思路,以達到降低S公司稅收負擔的目標,使其獲得更多收益。本文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通過文獻研究法了解研究發(fā)展的現狀,通過理論研究法對于納稅的相關理論進行分析。同時以S公司為例,運用對比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并結合S公司的發(fā)展策略和經營環(huán)境分析S公司在物流行業(yè)如何進行納稅籌劃的設計和實施。本文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在第一部分,首先對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義與方法進行概括介紹,并且闡述了國內、外的研究現狀,指出了論文研究的技術路線;第二部分作出

3、了相關概念的概述,包括納稅籌劃及納稅籌劃風險的相關概念、物流行業(yè)的概念與特征和進行納稅籌劃的理論基礎,為下文的籌劃方案設計和風險控制建議進行理論鋪墊;第三部分,主要闡述了S公司的經營狀況及涉稅情況,結合S公司目前的納稅籌劃現狀對其納稅籌劃環(huán)境進行SWOT分析。通過對S公司納稅現狀的深入了解,以便之后提出有針對性的籌劃方案;第四部分則結合S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納稅籌劃的方案設計,開始先明確納稅籌劃方案的設計思路,然后改變采購、經營、研發(fā)和核算四大環(huán)節(jié)中涉及的業(yè)務方式來獲得較低稅率的優(yōu)惠或更多的增值稅進項發(fā)票用于抵扣,以減輕S公司的稅負。第五部分是對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完善,說明納稅籌劃存在風險,并且

4、給出防范風險的建議,確保納稅籌劃可以順利實施。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結論,總結了根據研究得出的成果。關鍵詞:納稅籌劃;物流行業(yè);稅收負擔;營改增IResearch on Tax Planning of S Logistics Company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tax policies need to be compat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ord

5、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changes brought by taxation policies,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re now starting to make tax planning. Most enterprises have reduced tax burdens and increased their income after implementing tax planning, which has made tax planning activities more. The attention of enterpr

6、ises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whole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ax policy has changed a lot. In particular, after the “business reform”, the business tax has been abolished and the value-added tax has been replaced. The value-added tax is divided into four tax fil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bu

7、siness. The enterprise can put the high tax rate business. The form is converted into a low-tax business form tax, which aims to reduce the tax burden. For this reason, in order to obtain more benefits, managers of enterprises have treated tax planning as a financial priority. As an emerging industr

8、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a wide range of business, which cause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o involve multiple tax rates in its business services, which provides a design space for the tax planning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rough the reasonable tax planning analysis of S company,

9、 it provides ideas for the design of corporate tax plan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the tax burden of S company, so that it can get more benefits.This paper selects S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

10、sis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S company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to analyze how S company designs and implements tax planning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

11、e and methods of the topic, and expound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nd points out the technical route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relevant concept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and planning methods of tax planning, and explains the risks of tax planning.

12、 The third part mainly expounds the operating status and tax-related situation of S company, and carries out SWOT analysis on the tax plan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S companys current tax planning. The fourth part combines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S company to carry out the pla

13、nning of tax planning. It begins to clarify the design ideas of the tax planning plan, and then changes the business methods involved in the four links of procurement, operation, R&D and accounting to obtain lower tax rates. Discounts or more VAT invoices are used for deductions to mitigate the tax

14、burden of Company S. The fifth part i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ax planning scheme design, indicating the risk of tax planning, and giving advice on preventing risks, ensuring that tax planning can be implemented smoothly.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based o

15、n the research.Key Words: Tax Planning; Logistics industry; The tax burden; Substitute the VAT for Business Tax 目 錄摘 要IIABSTRACTIII第1章 緒 論1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11.1.1 選題背景11.1.2 研究意義11.2 國內外研究述評21.2.1 國外研究現狀21.2.2 國內研究現狀31.2.3 國內外研究評價41.3 研究方法與內容51.3.1 研究方法51.3.2 主要內容51.4 研究技術路線6第2章 相關概念及基本理論72.1 納稅籌劃含義及基本方

16、法72.1.1 納稅籌劃的含義72.1.2納稅籌劃的原則72.1.3 納稅籌劃的基本方法82.2 納稅籌劃風險的概念、特點及風險控制92.2.1 納稅籌劃風險的概念92.2.2 納稅籌劃風險的特點92.2.3 納稅籌劃風險控制102.3 物流業(yè)的概念與特征102.3.1 物流業(yè)的概念102.3.2 物流業(yè)的特征102.4 納稅籌劃相關理論基礎112.4.1契約理論112.4.2 博弈理論112.4.3 信息不對稱理論11第3章 S物流公司經營狀況與涉稅分析133.1 S公司概況及經營現狀133.1.1 S公司概況133.1.2 S公司的經營現狀133.2 S公司涉稅情況143.2.1 S公司主

17、要稅種及稅率143.2.2 “營改增”后不同業(yè)務稅率的變化163.2.3 S公司納稅情況173.3 S公司納稅籌劃現狀分析183.3.1 S公司納稅籌劃現狀183.3.2 S公司納稅籌劃所面臨的問題183.4 S公司納稅籌劃環(huán)境SWOT分析193.4.1 S公司納稅籌劃內部環(huán)境203.4.2 S公司納稅籌劃外部環(huán)境203.4.3 S公司納稅籌劃環(huán)境SWOT矩陣203.5 小結23第4章 S公司納稅籌劃方案設計244.1 S公司納稅籌劃設計思路244.2 采購階段納稅籌劃方案244.2.1 對于供應商的選擇244.2.2 購買固定資產時的納稅籌劃264.3 經營環(huán)節(jié)的納稅籌劃274.3.1 提供

18、運輸服務的納稅籌劃274.3.2 S公司租賃業(yè)務的納稅籌劃284.3.3 S公司倉儲業(yè)務的納稅籌劃294.4 研發(fā)階段的納稅籌劃304.4.1 合理增加研發(fā)費用加計扣除304.4.2 成立高新技術研發(fā)子公司314.5 核算環(huán)節(jié)的納稅籌劃314.5.1 確定價格期間的籌劃314.5.2 多種業(yè)務單獨核算的籌劃334.5.3 固定資產折舊的納稅籌劃344.6 納稅方案實施效果預估36第5章 S公司納稅籌劃風險與防范對策395.1 S公司納稅籌劃風險395.1.1 整體觀念風險395.1.2 經營活動風險395.1.3 制度風險395.1.4 稅收政策變化風險405.1.5 稅務機關執(zhí)法認定差異風險

19、405.2 S公司納稅籌劃風險的防范對策405.2.1 強化對S公司內部管理405.2.2 加強對發(fā)票的管理415.2.3 建立納稅籌劃績效評價體系415.2.4 掌握稅收政策環(huán)境變化415.2.5 增強與稅務主管部門溝通415.3 小結42結 論43參考文獻44個人簡介47致 謝48 圖表目錄圖1-1 整體研究框架圖6表3-1 S公司2016-2018年主要財務數據表13表3-2 S公司主要稅種及稅率表14表3-3 S公司不同業(yè)務的增值稅稅率表15表3-4 S公司“營改增”前后稅率稅種變化表16表3-5 S公司2016-2108年主要稅種納稅情況表16表3-6 S公司2016-2108年主要

20、稅種納稅占比情況表17表3-7 S公司納稅籌劃環(huán)境的SWOT分析表21表4-1 S公司采購價格臨界點表24表4-2 S公司采取自營運輸與GH公司掛靠經營提供服務的稅負比較表25表4-3 S公司裝卸搬運服務外包前后納稅情況表28表4-4 S公司原方案2018年S公司可少納稅企業(yè)所得稅額表28表4-5 S公司籌劃方案2018年S公司可少納稅企業(yè)所得稅額表29表4-6 S公司2012-2014年籌劃前后納稅情況表31表4-7 S公司銷售結算方式籌劃情況表32表4-8 S公司的各類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折舊年限、殘值率和年折舊率表32表4-9 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情況表33表4-10 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

21、情況表34表4-11 年限總和法計提折舊情況表34表4-12 S公司納稅籌劃方案節(jié)稅情況表35VII第1章 緒 論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1.1.1 選題背景現代物流業(yè)的定義是原材料或產成品由生產地至收貨地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F代物流包含多個方面,其融合了貨物的運送、存儲、裝卸、加工、調整以及信息傳遞等各個方面0,以此為基礎,建立起更加完整的供應鏈結構,通過提供功能更加齊全的服務,不斷加強一體化服務建設,滿足客戶的各項需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我國物流行業(yè)從零基礎起步,逐步成長了起來。尤其最近幾年,電子商務的興起和“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更加促進了國內與國外物流產業(yè)

22、的發(fā)展,現如今物流行業(yè)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稅收負擔一直以來都是企業(yè)發(fā)展的不利因素。物流行業(yè)的業(yè)務包含了例如運輸、存儲、加工、信息整合等范疇。在龐大的業(yè)務體系下難免會收到多個稅種的影響,巨大的稅收負擔已經成為了阻礙物流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從2012年“營改增”政策試點開始到2016年的全面實施,其目標是實現結構性減稅,但是從實施的結果來看,因為稅率的突然上漲,很多物流企業(yè)在短期出現了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谌缡乾F象,各個企業(yè)的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因此各個物流企業(yè)將目光聚焦納稅籌劃,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緩解企業(yè)的財務壓力,有效的控制企業(yè)的各項支出成本,為企業(yè)的創(chuàng)收建

23、立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在企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由于規(guī)劃能力欠缺、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使得納稅籌劃活動在公司的落實與執(zhí)行不到位,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納稅籌劃的稅種單一、環(huán)節(jié)單一等,只有較少部分實力較強的物流企業(yè)能夠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納稅籌劃活動2。1.1.2 研究意義伴隨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我國物流行業(yè)趨于飽和狀態(tài),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yè)在透明的競爭機制下顯得發(fā)展勢頭不足。要想企業(yè)在新時代經濟環(huán)境下可以擁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發(fā)散思維、打開思路,通過在稅收征繳中的納稅籌劃來降低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如此看來,我們進行納稅籌劃對物流行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借鑒作用,其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突出。(1)理

24、論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我國各項的經濟與稅收制度改革成效明顯。越來越的物流企業(yè)希望可以通過納稅籌劃來降低企業(yè)的稅負,渴望去學習、引進最先進的納稅籌劃研究理論。但是,目前在物流行業(yè)納稅籌劃理論研究方面以西方的案例分析為主,而且我國與西方國家的物流企業(yè)稅收制度不盡相同,我國在納稅籌劃的發(fā)展水平較低,仍在初級階段?;谌缡?,以具體的企業(yè)進行分析,對于有效的改進我國物流行業(yè)的整體發(fā)展情況,完善相關的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整個物流行業(yè)具有借鑒意義,可以在分析研究中充實納稅籌劃相關理論3。(2)現實意義首先,通過對物流企業(yè)的納稅籌劃研究尋找出適合企業(yè)自身的納稅籌劃方案并實施,可以有效降低其稅

25、收成本和提高資本運營率,促進S物流公司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有利于為公司的創(chuàng)收建立良好的整體環(huán)境,促進企業(yè)的實際發(fā)展。其次,納稅籌劃是在遵守稅法規(guī)定的前提下,規(guī)避涉稅風險、減輕稅收負擔,而絕不是通過偷稅漏稅4,從這一層面看,這對于企業(yè)的聲譽是一種有效的維護,能夠有效促進企業(yè)的發(fā)展。對于企業(yè)而言,其可以更加便捷的享受稅收政策帶來的便利5。這有助于其合理的調整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有效開展投資、籌劃、產業(yè)結構改進等各項工作。企業(yè)通過總體調控布局,能過合理分配資源和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有利于提升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水平。1.2 國內外研究述評1.2.1 國外研究現狀納稅籌劃起源于西方發(fā)達國家。在19世紀中期,歐洲已經出現了類

26、似于稅務師的職業(yè),這些人專門為雇主提供量身定做的納稅計劃,為雇主節(jié)省開支成本,這也是納稅籌劃的一個雛形。在1935年英國的“稅務局長訴溫斯特大公”案中,納稅籌劃最初的概念第一次在公共場合提及。當時參與此案的英國上議院議員Tomlin爵士對稅收籌劃作了這樣的表述:“要是依據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繳稅,那就不能強迫他多繳稅收。”這個觀點為合理避稅提供了思路,又經過半個世紀的發(fā)展,納稅籌劃(Tax-planning)逐步被各個國家所接受。(1) 納稅籌劃以降低稅負為主要目的。在1988年荷蘭國際財政文獻局(IBFD)所編寫的國際稅收辭典(International Tax Dictionary)指

27、出,稅收的籌劃就是為了把繳納的稅費降到最低。美國南加州大學(USC)Meggers博士(1989)在其會計學一書中對于納稅籌劃的定義進行了闡述,其認為為實現企業(yè)稅收減負的目標,有針對性開展的企業(yè)各項投資經營活動都屬于稅收籌劃的范疇6。(2) 影響納稅籌劃的因素多種多樣,很多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Scholes和Wolfson(1992)從成本的角度出發(fā),重點研究了其對于稅收籌劃的影響7。Alan Schenk (2006)則從專業(yè)的理論出發(fā),其通過對比資本化效應與鎖定效應的作用效果,從而指出二者具有反向作用的關系,以此對于企業(yè)的收益進行了研究。8。(3) 納稅籌劃需要研究技術和方法的支持。Lar

28、s Fallan(1995)首次提出設計納稅籌劃方案并通過建立數理模型9來進行驗證。Mark Atkinson和David Tyrrell對于稅收籌劃的方法進行了研究,其重點研究了轉移定價方法在稅收籌劃的過程中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10。Anna Feller和Deborah Schanz(2017)則是從阻礙納稅籌劃的因素出發(fā),通過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其指出企業(yè)所處的環(huán)境、企業(yè)的最終要達到的稅收目標以及企業(yè)內部對于稅收活動的經營能力都可能成為阻礙其納稅籌劃的原因11。(4) 納稅籌劃應用于實踐。Odette.M.Pinto(2015)從稅收環(huán)境的角度出發(fā),其認為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充分的認識到環(huán)境的復雜

29、性,積極的提高企業(yè)稅收籌劃計劃的合理性和最終實施的效果12。Mihajlovic和Slobodan (2009)通過對于英國的財政法案進行研究,從增值稅的角度出發(fā),研究其對于納稅籌劃方案實施的影響,其給出了相應的根據企業(yè)實際制定納稅籌劃方案的方法13。(5) 納稅籌劃與財務管理密切相關。Carla C.&Kenneth J.K.(2004)從出口貿易的角度進行拓展研究,在其看來,這部分企業(yè)完全可以更加充分的解讀和利用稅收政策,實施納稅籌劃方案,降低企業(yè)的稅負14;Alex Sharland(2002)指出,企業(yè)發(fā)展的最后目標都是為了盈利,因此其從成本控制對于納稅影響的角度出發(fā),研究企業(yè)在制定納

30、稅籌劃方案是應該注意的問題,他提出,在企業(yè)中實施納稅籌劃策略是大勢所趨應該引起企業(yè)的高度重視15。通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納稅籌劃在發(fā)達國家已經形成了健全的行業(yè)體制?,F如今,以世界經濟霸主美國為例,超過60%的企業(yè)其納稅工作委托稅務代理人代為辦理。而我們的鄰國日本,這個比例高達85%。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西方一些相對發(fā)達的國家,在稅后籌劃的理論研究、企業(yè)實施等方面研究水平均處于領先地位,值得借鑒。同時要注意的是,借鑒不意味著一味地模仿,在企業(yè)的實際發(fā)展中要結合我國自身的發(fā)展實際和環(huán)境現狀,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稅收籌劃計劃。所以我國也應在特有稅費領域加大研究力度,邁出開創(chuàng)性的腳步。1.2.2 國內研究

31、現狀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企業(yè)自主經營的限制,所以我國在對稅收籌劃進行研究理論的時間比較短。甚至在改革開放初期,將納稅籌劃與偷稅偷稅一概而論,這種不準確的認識也阻礙了合理避稅相關研究的開展。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稅收籌劃16一書問世,這本書詳細的介紹了國際上的納稅籌劃,為我國當時的現狀起到了指引性的作用。(1)納稅籌劃方案的實施需要以法律為前提。唐騰翔、唐向(1994)等人寫作完成的稅收籌劃一書基于西方國家的先進理論,從如何有效的運行企業(yè)出發(fā),在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有針對性的制定適合公司發(fā)展的實際納稅籌劃計劃,合理開展公司的納稅籌劃的相關業(yè)務活動,到達稅收減負的目標,從而提高

32、稅后收益。蓋地(2005)也同樣表達了要尊重法律的看法17。蓋地(2005)指出納稅籌劃就是納稅人根據稅收法律法規(guī)及國際稅收慣例,巧妙地通過稅法并不禁止的對策、計劃與協(xié)調,來降低企業(yè)的稅收負擔達到企業(yè)自身發(fā)展的目的。馬步峰(2010)研究了納稅籌劃的基本概念。其從定義出發(fā),他認為納稅籌劃是公司采用的納稅活動的實施過程,其目標是為了降低公司的稅負,有效的控制納稅對于公司發(fā)展帶來的影響,通過有效的業(yè)務落實最終實現企業(yè)的稅收減負也是納稅籌劃的重要意義所在18。(2)實施納稅籌劃的同時需要對籌劃風險實時監(jiān)控。伍紅(2008)從納稅風險的角度進行了研究,不論在政策、管理等各個方面,其指出納稅籌劃都不可避

33、免的要面對風險19。在她的研究中提到,公司對于納稅政策的了解程度,對于納稅籌劃的解讀水平都會對于最終納稅籌劃的結果產生影響,這是風險的重要來源。所以,企業(yè)的管理者如何對稅收籌劃的合理運行、如何與稅務機關進行有效的溝通等對會對于企業(yè)面臨的風險產生影響。晏曉波(2015)同樣立足于納稅籌劃的分險,其對于納稅籌劃風險的研究從三個角度展開,分別為對于分險的識別、評估與控制。他指出,企業(yè)必須根據實際風險的大小來應對納稅籌劃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20。(3)納稅籌劃的方法具有多樣性。張中秀(2002)通過轉嫁籌劃對公司避稅、節(jié)稅21,開啟了納稅籌劃方法研究的新篇章。張海風(2016)從具體的公司出發(fā),其針對

34、公司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在生命周期理論的指導下,對納稅籌劃進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解決辦法22。邢俊霞(2017)通過她的研究,對于納稅籌劃的具體方式方法進行的歸納和介紹23,國外的研究相對先進,通過有效的參照,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對我國的納稅籌劃進行有益的指導。(4)納稅籌劃需要加強風險控制。張德慶(2010)在實踐過程中,其發(fā)現,在當前環(huán)境下,很多企業(yè)聚焦納稅籌劃,期望以此來降低企業(yè)的賦稅壓力,但是由于稅務部門的不認可以及專業(yè)程度低等原因,往往以失敗告終,最后導致既沒有減負成功,又額外的付出了納稅籌劃的成本代價。因此,他提出各個企業(yè)都要思考如何才能有效的實施納稅籌劃,降低實施風險,切實減小企

35、業(yè)的賦稅壓力24。賈祎漪(2017)則是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納稅籌劃要考慮到政策、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在實施的過程中要加強公司有關部門對于納稅政策的解讀,尤其是一些模糊區(qū)域,這有利于降低納稅籌劃的風險 25。(5)“營改增”對物流企業(yè)納稅籌劃有了新的啟發(fā)。彭新媛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營改增”試點中物流企業(yè)為研究對象,主要是對其納稅籌劃技巧這一內容進行了研究。26希望能通過這一研究明確企業(yè)在納稅方面目前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的解決其問題,從而降低風險。劉新凱更側重于“營改增”政策產生的影響,在對這一政策進行相應的介紹與說明的基礎上,以物流企業(yè)為主體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明確了企業(yè)在這一政策下所應作

36、出的調整,以便適應政策,促進企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27。(6)物流行業(yè)納稅籌劃有其獨特之處。于紅濮肯定了納稅籌劃在物流企業(yè)中發(fā)揮的正面的作用,企業(yè)同樣可以利用這一方法進一步促進自身的發(fā)展和實力的增強,例如,從主體方面進行調整28。屈中標認為稅負是影響物流行業(yè)發(fā)展快慢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對其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研究能夠有效的對物流行業(yè)的納稅進行調整與規(guī)劃,從而有效降低企業(yè)的經營成本,最終實現企業(yè)的更好更快發(fā)展29。1.2.3 國內外研究評價通過對上述研究結果的分析,明顯得出國外企業(yè)納稅籌劃的研究出現較早并且發(fā)展狀況比較好,理論已經超過了純理論的階段,上升到指導實踐的更高層面,除此之外還對納稅

37、籌劃進行了細致的研究,是這一學科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為現實需要提供了指引。而我國在這一領域內的研究出現較晚,且僅僅停留在于納稅籌劃的理論方面。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理論界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一定的研究,為開展籌劃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但研究內容不夠深入,絕大部分是從宏觀角度對企業(yè)的納稅籌劃進行了分析,缺乏對特定行業(yè)的針對性研究,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目前對物流業(yè)的納稅籌劃研究一般局限于對單一業(yè)務的籌劃和個別稅種的籌劃,沒有考慮到物流企業(yè)的經營業(yè)務作為整體納稅籌劃的協(xié)調性及綜合影響。1.3 研究方法與內容1.3.1 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分別使用了文獻研究法、理論研究法、對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

38、其中:(1) 文獻研究法。本文通過在實驗室和圖書館瀏覽了大量的圖書文獻以及在網絡中搜尋有價值的資料,整理出有關納稅籌劃等與文章研究方向相關的資料并加以歸納,提煉出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成果。(2) 理論研究法。本文通過對納稅籌劃定義、方法和原則等方面的分析與物流行業(yè)特點相結合,為文章創(chuàng)作提供理論支持。(3) 對比分析法。在設計納稅籌劃方案時,通過不同方案對降低稅負的程度來選取最優(yōu)方案。比如通過稅負平衡點法,解決計稅方法及供應商的選擇問題。(4) 案例分析法。以S公司為例,根據該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了解其在納稅方面的問題,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對策,從對其進行完善與提高,實現企業(yè)更好

39、更快的發(fā)展。1.3.2 主要內容本文由五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緒論。這一部分是關于本文研究的背景、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法與內容;第二部分,納稅籌劃相關理論與研究綜述。主要是從理論層面對納稅籌劃進行了闡釋,介紹了其概念、原則和方法,分析物流行業(yè)納稅籌劃的必要性,同時為后面要研究的案例在理論上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三部分,闡述S公司的經營情況及涉稅現狀分析。介紹S物流公司的基本情況,分析S物流公司財務狀況和納稅現存問題,并通過SWOT分析法對納稅籌劃環(huán)境進行探究。第四部分,根據S公司近幾年的財務數據和經營狀況,分析該公司的稅務狀況,應用相關的理論來分析其納稅籌劃方面存在的不足,針對其不足制定有針

40、對性的措施,幫助該公司合理安排納稅,以促進其發(fā)展。第五部分,以S公司的狀況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分析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狀況,并對風險進行規(guī)劃,從而降低風險。1.4 研究技術路線本文的整體研究框架如圖1-1所示:研發(fā)環(huán)節(jié)的納稅籌劃S公司納稅籌劃研究資料查詢相關理論概述納稅籌劃環(huán)境分析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納稅籌劃的風險及建議研究基礎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評述研究方法與內容納稅籌劃相關理論概述S公司經營現狀及涉稅現狀分析采購環(huán)節(jié)的納稅籌劃納稅籌劃建議研究結論納稅籌劃現狀分析及納稅籌劃環(huán)境SWOT分析經營環(huán)節(jié)的納稅籌劃核算環(huán)節(jié)的納稅籌劃納稅籌劃風險圖1-1 整體研究框架圖43第2章 相關概念及基本理論

41、對物流企業(yè)進行納稅籌劃研究,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明確納稅籌劃的概念及相關的理論;隨后需要對這一內容進行更細致的了解,明晰其原則、實現途徑等內容;最后,給出物流業(yè)的定義,方便進行納稅籌劃的分析。2.1 納稅籌劃含義及基本方法2.1.1 納稅籌劃的含義納稅籌劃是指以納稅人為主體,以節(jié)稅為目的,以此為要求所進行了合理的計劃。這一規(guī)劃必須要以遵循法律法規(guī)為前提,通過合法的手段對經營、投資以及其他活動進行調整與計劃,從而達到降低納稅成本的目的。換言之,即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為減少自身納稅成本所進行的合法活動30。這一含義表明了納稅籌劃的三個構成要件:首先,納稅人是納稅籌劃的主體,具體來說,負有納稅義

42、務的個人和單位都屬于這一主體;其次,要實現節(jié)稅的目的必須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最后,節(jié)稅是納稅籌劃的最終目的31。以偷稅為例,采用這種手段同樣可以達到節(jié)稅的目的,但其違反了第二個條件,不能構成納稅籌劃。除此之外,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其他不合法的節(jié)稅行為同樣也不能構成納稅籌劃。2.1.2納稅籌劃的原則合理的納稅籌劃是幫助企業(yè)降低稅負的有效辦法。當然,我們在利用其合理避稅時,需要掌握幾條基本的原則。(1)合法性原則。從其含義中可以看出,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是納稅籌劃必須滿足的要求,因此其具有合法性。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規(guī)劃與安排才能成為納稅籌劃。然后,納稅籌劃也要有法可依,不能隨意篡改

43、相關法律規(guī)定。所以我們常說,合法性是納稅籌劃的根本,是納稅者進行納稅籌劃的必要條件。(2)目標性原則。納稅籌劃作為一項活動,同樣需要在實施前作出相應的計劃,以便實現更好的效果32。具體來說,在進行籌劃前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例如要對企業(yè)的納稅狀況進行了解,將當地的稅收政策考慮在內,除此之外還要對制定出的籌劃進行可行性分析,調整其不足之處,以便更好的為企業(yè)節(jié)稅。(3)事前籌劃原則?;I劃是在事前進行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節(jié)稅的目的,否則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實施納稅籌劃將不再起到作用。事后的所實施的籌劃違反了相關的規(guī)定,不屬于納稅籌劃33。(4)全局性原則。一個企業(yè)在運營的過程中涉及的稅種是非常多的,因

44、此在進行籌劃時必須要從全局上進行考慮,還要將不同稅種之間的關系考慮在內,以實現最大化的節(jié)約稅款34。2.1.3 納稅籌劃的基本方法 現如今,我國稅收制度和稅法正在逐步完善,稅收政策也在推陳出新,針對國家支持的業(yè)務領域國務院出臺了很多稅收優(yōu)惠政策。相關政策的出臺對稅收籌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企業(yè)需要根據政策的變化作出一定的調整。符合法律和法規(guī)的要求是必須遵守的大前提,必須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的籌劃。(1)利用優(yōu)惠政策籌劃法進行納稅籌劃稅收優(yōu)惠政策是指稅法對某些納稅人和某些對象進行幫助與扶持的專門規(guī)定35。具體來說是國家出于帶動其發(fā)展或予以幫扶的目的,對某些產業(yè)、行業(yè)、個人等不適用統(tǒng)一的稅收規(guī)定。例

45、如,為了鼓勵出口,對符合規(guī)定的出口貨物實施稅收減免等方面的優(yōu)惠,促進去發(fā)展;或者是對貧困地區(qū)實施特殊的照顧等。(2) 合理利用企業(yè)的組織形式開展納稅籌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或這其他規(guī)定,企業(yè)這一組織形式同樣也可以在進行一定的節(jié)稅活動。具體來說,在我國稅法政策改變后,對企業(yè)征稅的規(guī)定進行了調整,因此,企業(yè)的某些分支公司或下屬機構在計算稅率時將采用新的標準和模式,不同的組織形式在納稅方面有一定的區(qū)別。這就意味著企業(yè)可以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條件下對自身的下屬機構等進行調整,以實現節(jié)約稅款的目的,降低企業(yè)的成本,從而有利于企業(yè)的經營與發(fā)展。(3)利用費用扣除標準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企業(yè)繳納稅款是以費用到期為時間

46、節(jié)點的,這一規(guī)定就表明,將有關費用進行羅列,標明其到期時間,不同費用之間的到期時間差能夠實現在當前階段企業(yè)納稅支出的減少,將繳納稅款的壓力分散,減輕企業(yè)當下的資金壓力。(4)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不同的企業(yè)在納稅方面存在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其銷售方式37。因此,企業(yè)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的選擇不同的方式,將納稅壓力進行分攤,同樣可以降低企業(yè)的資金缺口風險38。(5)出口產品退稅的納稅籌劃出口產品退稅是指稅務機關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直接退還納稅人已繳納的稅款,從而達到節(jié)稅目的的納稅籌劃方法。在已繳稅款的情況下,退還的稅款金額等同于合理避稅的金額,實現了稅負的減輕。退稅主要針對出口商品

47、的退稅,是國家為了鼓勵企業(yè)進行出口貿易。利用退稅法的關鍵是要滿足相關的條件,除此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要提高退稅的額度。這一節(jié)稅方法對企業(yè)的要求比較嚴格,需要企業(yè)以及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符合要求,因此需要企業(y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2.2 納稅籌劃風險的概念、特點及風險控制2.2.1 納稅籌劃風險的概念納稅籌劃在可以帶來稅負降低的同時,其中也含括的未知的風險。納稅籌劃屬于在稅務工作中的一項計劃和安排,需要根據企業(yè)之前的經濟狀況做出決策,這就意味著在納稅籌劃實行之后可能會出現風險。一方面,稅法作為納稅籌劃的前提,其實效性難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企業(yè)的經營狀況隨時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并不是說進

48、行了納稅籌劃就一定會實現節(jié)約稅款的目的,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2.2.2 納稅籌劃風險的特點(1)主觀性納稅籌劃風險是有主觀性的。負責管理與籌劃的工作人員的自身情況和工作思維方式會影響籌劃風險的大小程度。同時,同一風險在不同的負責人的工作進程中產生的風險大小有可能是不同的,而且同一負責人采用或設計不同的方案也會產生不同的風險。舉例來說,受個人偏見或局限性所限定,大部分的籌劃與管理人員在設計方案和踐行既定方案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帶有主觀判斷和臆想,從而使客觀工作受到個人主觀印象的消極影響。因此,納稅籌劃的風險是有一部分是主觀性所導致的。(2)客觀性另一方面,企業(yè)、稅收政策、經濟形勢等變化是無法預料

49、的,因此納稅籌劃的風險也是客觀的。納稅籌劃的風險就有其影響因素,影響因素雖也是客觀存在,但是影響因素具有規(guī)律性。只要抓住規(guī)律風險是可以規(guī)避的。(3)不確定性由于稅收籌劃風險的形成、過程乃至風險的影響都是未知數,所以影響納稅籌劃風險的因素往往具有不確定性。(4)可評估性納稅籌劃的風險是能夠通過一些方式和手段進行預測的,換言之,這一活動的風險是能夠被提前了解的,即是可評估的。通過對納稅籌劃風險大小的預測,能夠有效的規(guī)避風險,降低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盡可能實現其應有的節(jié)稅目的39。2.2.3 納稅籌劃風險控制納稅籌劃的風險控制指的是對風險進行判定和預測,并根據預測的結果對籌劃的內容進行一定的調整與改變

50、,以降低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減少可能會發(fā)生的經濟以及其他方面的損害。風險控制是建立在符合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基礎之上的管理活動2.3 物流業(yè)的概念與特征2.3.1 物流業(yè)的概念美國是物流一詞的發(fā)源地。二十一世紀初,我國對物流這一概念作出了規(guī)定,具體來說,物流指的是將某一實體從供應地傳送或運輸到接受地的一個過程。再結合運輸過程的不同條件,采取不同的方法,將這二者結合起來就是物流。在對于物流的概念中涉及到了相關的評價標準,即從貨物的品質、物品的數量、運輸的時間、地點以及運輸價格幾方面對物流體系進行評估。具體來說,貨物的品質指的是不能在運輸過程中使其發(fā)生改變。物品的數量是說要發(fā)揮運輸工具最大的工作效率,最大

51、化的提升效益。運輸的時間指的是要盡快將貨物送到,不能拖延。地點指的是要做好行程安排,提高運輸過程中的效率,以盡可能短的行程完成盡可能多的運輸任務。運輸價格是指運輸的費用,對這一內容的要求是建立在保障貨物品質和盡早完成運輸任務的時間要求的基礎上,花費更少的費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電子商務的出現,我國的物流行業(yè)也隨之發(fā)展起來,物流行業(yè)的現代化也是迫在眉睫。對于現代的物流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除了原有物流行業(yè)需要考慮的問題之外,還需要對其他方面進行考量,例如需要考慮到產品的特性以及相關信息的流通,在把握諸多因素的情況下進行發(fā)展。具體來說,現代物流是以消費者為主體,以滿足其需求為任務,需要將產品的生產

52、到銷售的諸多環(huán)節(jié)考慮在內。相較傳統(tǒng)物流形式,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同樣也對物流行業(yè)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2.3.2 物流業(yè)的特征(1)物流管理信息化現如今通訊設備技術發(fā)達,信息流通性快,信息技術是物流行業(yè)運行和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力量。貨物在進行運輸的情況下,需要對貨物實時更新運輸動態(tài),這就依賴于信息數據的采集和整理分析。從客戶訂單的數據化再到物流運輸的便捷化以及物流信息的實時化,物流業(yè)的每一個領域都充滿了信息化的參與。(2)物流技術先進化現代化技術已經在很多物流領域開始使用。例如,3D打印技術、AI人工智能以及物流分揀自動化等技術在裝卸、搬運、倉儲這些物流主要業(yè)務上得到了應用。這些先進生產技術的

53、使用極大提高了物流業(yè)的運輸效率,擴展了物流業(yè)的服務領域。(3)物流業(yè)務國際化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物流業(yè)服務地區(qū)也隨之變大。全球各大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業(yè)務遍及各個地區(qū),為追求原材料成本的下降,這些大型公司需要從成本較低的地區(qū)購進原材料運送到加工工廠,再由工廠將商品運送到全球各地售賣。物流企業(yè)擴大業(yè)務覆蓋地區(qū),利用跨國公司的生產銷售策略,實現自身企業(yè)的發(fā)展。2.4 納稅籌劃相關理論基礎2.4.1契約理論稅收的契約理論(Contract Theory)認為企業(yè)作為一個整體,是將諸多人的在協(xié)商的基礎上對利益進行了統(tǒng)一,并在此基礎上追求一個總體的利益40。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上,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視,必

54、須要將這一力量作為制定契約的依據。但是,政府規(guī)定有其不足之處,政府要通過變動稅法來實現策略調整,通常是滯后的。同時,社會公平、對經濟活動中的外部性問題的糾正也是其追求的目標之一,累進稅率能夠更好的保障主體之間的公平。將政府的調整與其他措施結合起來,能夠為納稅人進行籌劃提供更大的空間,使其在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后,能夠有效實現自身節(jié)稅的目的。 2.4.2 博弈理論博弈論是現代數學的一個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要素。這一理論在實踐中應用較多,能夠在不同領域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除此之外,這一理論還與其他學科有著一些聯(lián)系。博弈論是指某個個人或是組織,在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其他規(guī)則的情況下,根據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

55、和能利用的資源和信息,對與自身有關的內容進行分析、調整、決定,通過這種手段來實現自身的目的。結合博弈論的思想來分析納稅籌劃活動,行動方包括以企業(yè)為主體的納稅人和以國家為主體的征稅人。從各行動方自身的角度出發(fā),納稅人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會盡可能的少繳稅,而征稅人則會憑借其政治權利盡可能的多征稅,由此產生博弈現象。在雙方博弈的過程中,會達成完全信息下靜態(tài)博弈的協(xié)議,此協(xié)議就是稅法等稅收政策法規(guī)?;趯崿F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博弈各行動方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不遵守協(xié)議的動機。因此,征稅人必須考慮可持續(xù)增長及稅源從而制定合適的稅制并征稅,納稅人必須在遵守國家稅法規(guī)定的前提下,合理的開展納稅籌劃活動。2.4.3 信息不對稱理論稅收政策是由國家制定稅務機關執(zhí)行的政策。那么稅務機關相比納稅人了解更多的稅收政策信息,比納稅人更了解稅收政策,在稅收政策信息的解讀上擁有絕對話語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