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曹劌論戰(zhàn)2CLA、|-t一、乂學常識:本文選自左傳,題目是后加的。左傳傳說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據(jù)魯史寫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白多年間的許多史料。歷史背景:春秋初期,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jīng)幫助過同自己爭做國啟公子糾,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處丁防御地位。本文記敘了曹劌向魯莊公獻策,并在長勺之戰(zhàn)中幫助魯莊公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終丁戰(zhàn)勝了強齊的史實。“長勺之戰(zhàn)”是我國歷史上以小勝大、以弱勝強著名戰(zhàn)例之一。二、字詞積累:曹劌(gui)犧牲玉帛(b6)吾視其轍亂(zhe)三、實詞列舉:乂何問焉(jicn)小信未孚(fu)夫戰(zhàn),勇氣也(fu)肉食者鄙(bi)登軾而望之(sh
2、i)望其旗靡(mi)2. 1.小惠未漏同遍那樣玉兩犧牲:古代是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3. 小人之狄獄:案件再而衰再:“第二次”或“兩次”。4. 齊帥伐我我:指魯國。6.肉食者鄙問:參與。7.乂何|、叫盅問:參與。8.肉食#幔鄙:這里指目光短淺。9.衣食歷次,費敢專也專:獨占。10. 小惠*御鼐向“遍”,遍及,普遍。11. 必以信信:舌語真實。12.小信未未學學:為人所信服。13. 神弗布也福:賜福,保佑。14.雖不能祭察:弄活楚。15. 必以悄情:實情。16. 忠之扁也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屆,類。17. 戰(zhàn)則比機請從:請允許我跟著去。18. 公將或乏鼓:動詞,擊鼓。19. 齊人三鼓三鼓:
3、三次擊鼓。鼓,動詞,擊鼓。22. 齊帥破始敗績,潰敗。21.公將馳之:馳,驅(qū)車追趕下視其轍下,下車。轍,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23. 遂逐齊而逐,追趕。這里是追擊的意思。24. 既*克,戰(zhàn)勝。25.公問其政故,原因。26.一員作氣作,振作。27.彼竭我盅盈,充滿,旺盛28.望其愉靡靡,倒下。四、虛詞列舉。"何以戰(zhàn):介詞,憑2.以必以分人:介詞,把必以情:介詞,根據(jù)可以一戰(zhàn):憑借'肉食者謀之:代詞,指迎戰(zhàn)齊軍小大之獄:.結構助詞“的”公與之戰(zhàn):指曹劌之登軾而望之:代齊軍敗退的情況故克之:代齊軍故逐之:代齊軍乂鄉(xiāng)人曰:代曹劌的3.焉J乂何問焉兼有語氣詞性質(zhì)的指示代詞4.其公問其
4、故:代曹劌那樣做I懼有伏可在那里下視共轍:代齊軍的望乂旗靡:代齊軍的5.重點虛詞戰(zhàn)則請從:則,就遂逐之:遂,就既克:既,已經(jīng)夬戰(zhàn):夫,發(fā)語詞,議論或說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五、文章翻譯。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xiāng)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乂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倍∈沁M宮廷去見莊公。曹劌I可莊公:“您憑什么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占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辈軇フf:“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白姓,老白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鼻f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
5、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曹劌說:“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活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辈軇フf:“這是(對人民)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zhàn)時請允許我跟您去?!濒斍f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莊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饼R軍擂過三通戰(zhàn)鼓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啦?!饼R軍大敗。莊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乂登上車前橫木了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丁是追擊齊軍。打了勝仗以后,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魯劌答道:“打仗,
6、要靠勇氣。頭通鼓能振作士兵們勇氣,二通鼓時勇氣減弱,到三通鼓時勇氣已經(jīng)消失了。敵方的勇氣已經(jīng)消失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齊是)大國,難以摸活(它的情況),怕的是有埋伏,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绷?、欣賞理解1.中心思想。本文論述了必須取信丁民并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掌握戰(zhàn)機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道理。2.題目為“曹劌論戰(zhàn)”,這是一篇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這是一篇記敘文,但全文以“論”為中心。第1段記敘論戰(zhàn)前政治準備的內(nèi)容;第2段記敘戰(zhàn)斗經(jīng)過;第3段通過“敘”來“論”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3.寫作特點。文章圍繞“論戰(zhàn)”來進行選材與組織材料,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此文雖然寫
7、戰(zhàn)爭,但戰(zhàn)爭的過程寫得十分簡略,中心始終扣住曹劌這一人物,運用對話來寫論作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第1段)及戰(zhàn)勝齊國的原因(第3段),重點突出,中心明確,詳略得當。愚公移山、tr、又孑吊隊: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列子相傳是戰(zhàn)國時期鄭國人列御寇(歹0子,名寇,乂名御寇)著,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0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乂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節(jié)比較簡單,篇幅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字詞積累:始觥(ch<n)荷擔(hQ)孀妻(shuang)箕畚(jiben)愚公移山
8、選自修列子滋問,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乂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文章寓意明顯。反映人類征服自然的理想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2.河陽之北(山的南面,水的北面)4.年且九十(將近)6.懲山北之塞(苦為所苦)8.聚室而謀(家,全家人)10.雜然相許(指代性副詞,指愚公)(贊同)三、實詞列舉。I. 方七白里(方園,見方)3.漢之明(山的北面,水的南成)5.面山而居(對著)7.出入之迂(曲折,繞遠)9.吾與老畢力平險(你們)(險峻的大山)13.投諸渤海之尾(之于)15.算命運于渤海之尾(用箕畚)17.寒暑易節(jié)(交換)(季節(jié))19.汝之不思(同慧”聰明)21.固不可例(通)23.何樣而不
9、平(愁)25.懼其不已(停止)27.負二山(昔)II. 不能損魁父之丘(用來加強語氣,可譯為連都”削減)(土山)12. 且焉置土石(況且)14. 何擔者三兀(挑)(成年男子)16. 始郵(換牙)18.始二區(qū)焉(同返”返回)20.毀山之一毛(地面所生的草木)22. 項我之死(即使)24.河曲智叟亡以應(同“無”)26.一僧朔東(同措”放置)達于漢陰(到)四、虛詞列舉。跳往助之(他們)汝匕不惠(助詞,無實義)操蛇之神聞之(的)(指愚公移山這件事)以啟之力(憑)河曲智叟亡以應(來)乂如土石河(加強反問語氣)懼乂不已也(他)面山皿居(表修飾)笑皿止之(表修飾)而山不加增(表轉(zhuǎn)折,可是)且焉置土石(哪里
10、)始一反專(語氣助詞)有子存專(語氣助詞)五、翻譯。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達七白里,高達七八千丈。它們原來位于冀州的南部、黃河北岸。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歲了,向著大山居住??嘤诖笊降淖枞?,出入要繞遠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和你們竭盡全力鏟平這兩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達到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您的力氣,像魁父這樣的小山丘也不能鏟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樣呢?再說把石頭和泥土往哪兒放呢?”大伙紛紛說:”把土石投到渤海邊上、隱土的北面?!庇谑怯薰暑I子孫當中能挑擔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海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
11、有個孤兒,才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前來幫忙。u去冬來,才能往返一次。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就憑你在世上這最后的幾年,剩下的這么點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木,乂能把這大山的土石怎么樣?"北山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你思想太頑固,頑固得不開竅,連個寡婦、孤兒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我兒子在呀;兒子乂生孫子,孫子乂生兒子;兒子乂有兒子,兒子乂有孫子;子子孫孫永無窮盡,可是這兩座山卻不會再增高加大,還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無話可答。山神知道了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這件事稟報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起兩座大山.-座放置在朔
12、方東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從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交通了。六、欣賞理解寫作方法1. 主要是運用對比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如:(1)愚公和智叟對挖山的不同態(tài)度;(2)愚公之妻與智叟對愚公移山態(tài)度的對比;(3)孀妻、弱子與智叟的對比。愚公和智叟對于挖山的不同態(tài)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孫,遂率子孫“叩石墾壤”,而智叟則認為“以殘年余力”去移山是“其矣,汝之不惠?!蓖ㄟ^對比,愚公的這種改造、征服自然的堅強毅力更加感人了。其妻與智叟對愚公移山態(tài)度對比:其妻是出于對愚公的關心,是從“獻疑”角度說的?!霸荒軗p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語氣較輕,但她沒有反對的意思。而智叟顯然是
13、譏笑愚公,止之曰:“其矣,汝之不惠”是很嚴厲的責備口氣,“殘年余力”尤顯輕視,“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語氣很重,則簡直譏笑愚公無能了。其他一些對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現(xiàn)了文章主題。2. 神話結尾,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了天神、天帝,兩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給這本難結局的故事以一個圓滿的結局。這是對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好愿望。這同一般的宣揚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謀篇立意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乂富有神話色彩,讀來膾炙人口。文章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生動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偉大魄
14、力,同時也說明了要想戰(zhàn)勝困難,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的道理。(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題,首先要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注意概括主題的方式,通過什么樣的事,來表達怎樣一個中心。)出帥表、又孚常識:諸葛亮,字孔明,東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曾隱居隆中。三顧茅廬后為劉備奔走效勞,奠定天下三分基業(yè)。因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在歷史上享有盛名。蜀漢建興五年,率帥北上伐魏,出師前寫下了傳唱千古的表文出師表,向后主陳說了自己的請求和愿望,被譽為智慧的化身,忠臣的代表,人臣的梏模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臣子寫給皇帝的奏章。出師表的時代背景:這篇出師表是諸葛是在公兀227年(蜀漢后主劉神建興五年)出兵伐魏,
15、臨行時寫給劉神的奏章。當時劉備已經(jīng)死了四年(223年),蜀國和吳國的聯(lián)盟已經(jīng)破裂,荊州已經(jīng)失守,蜀國實際只占有益州,實力本來不厚,再加上連年戰(zhàn)爭,國力更加困乏。于是諸葛亮派人和吳國修好,乂親自領兵平定了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叛亂,穩(wěn)定了后方(即“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國啟主曹丕身死、魏國大將司馬懿被貶的機會,抱著“不伐賊,王業(yè)亦亡;帷坐而待亡,孰與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圖鞏固蜀漢政權、消滅魏國進而統(tǒng)一中國,復興漢室。二、字詞積累:殂(cd)陛(bi)以塞(sQ)忠諫陟(zh1)臧否(zangPi)攸(you)祎(yi)以遺(wei)陛下咨(zi)裨(bi)闕(que)漏頹(tui)桓(
16、huhn)聞(wen)達猥(wei)危難(nan)二十有(you)一年夙(su)鴛(nil)攘(r&ng)W(zhang)咎(jid)W(zOu)涕(ti)三、實詞列舉。1.益州疲弊(指民力困乏)在)(時)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實3. 不雌于內(nèi)(懈?。?.蓋追先帝水殊遇(副詞,推測原因)(追念)5. 卅推圣聽(擴大)6.以光先帝遺德(發(fā)揚光大)7. 吵明粼否(提升)(懲罰)(評論人物好壞)8.不宜廿同(異)10.論其刑賞(判定)12.悉以件之(全,都)(詢問)14.以遺陛下(給予)9. 作妣犯時(奸邪事,情)(法律條文)11.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顯示,表明)(治理)13. 裨補
17、闕漏(同“缺”,缺點)(疏漏)15. 嘆息癰恨于桓、靈也(癰心和遺憾)16.躬耕于南陽(親自)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同“乂”寄臣以大幣(托付)22.夙夜憂嘆(早)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拜訪)18.后仰傾覆(遇到),用在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23. 恐托付不笈(成效)庶竭鴛鈍(希望X用盡)(劣馬)(刀刃不鋒利)24. 攘除奸兇(排除)(奸邪兇惡的人,指曹魏集團)25.斟酌損益(減少)(增加)26.訐賅乂公之效(任務)27.不效則治臣之罪(功效)'28.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益忽)29.以野其谷(表明,顯揚j(過失)30.咨做善適(詢問)31.臨表涕零(面對)(眼淚)(落下)32.先帝木以臣卑鄙
18、(身份低微,出身低下)33.由北感激(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四、虛詞欲報之于陛下也(在)以光先帝遺德(來)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因為)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把)此先漢沔以興隆也(表示原因)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到)以傷先帝之明(以致)先帝不以臣卑鄙(因為)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就)報先帝向忠陛下(表并列)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用來.的事)五、文章翻譯。''先帝創(chuàng)立帝業(yè)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xiàn)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吳三國,我們蜀國人力疲憊,物力乂很缺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然而,侍衛(wèi)大臣們在宮廷內(nèi)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疆場上舍身作戰(zhàn),這都是因為追念先帝在
19、世時對他們的特殊待遇,想報效給陛下啊。陛下確實應該廣泛地聽取群臣的意見,發(fā)揚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揚志士們的氣概;不應該隨隨便便地看輕自己,言談中稱引譬喻不合大義(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忠臣進諫勸告的道路?;蕦m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宮吏都是一個整體,對他們的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該因人而有什么差別。如果有營私舞弊、違犯法律和盡忠行害的人,陛下應交給主管的官吏,由他們評定應得的處罰或獎賞,用來表明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方針。不應偏袒徇私,使得宮內(nèi)和宮外有不同的法則。侍中郭攸之、費祎、侍郎董允等人,他們都是忠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
20、小,陛下都應征詢他們,然后再去實施,這樣一定能補求欠缺疏漏的地方,獲得更好的效果。將軍向?qū)櫍愿窈蜕?,品德公正,精通軍事,從前?jīng)過試用,先帝稱贊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務,都應與他商量,這樣一定能使軍隊團結協(xié)作,將士才十高的差的、隊伍強的,都能夠得到合理的安排。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我談論這些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嘆息、惋惜癰心的。侍中郭攸之、費祎,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忠貞賢良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室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21、我本來是一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田,只求能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面前有什么名氣。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里來訪問我,向我征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于是答應先帝愿為他奔走效勞。后來遇到失敗,我在戰(zhàn)敗的時候接到委任,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東吳,從那時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十一年了。先帝(劉備)知道我謹慎,因此在臨終前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諸葛亮)。自從接受任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擔心不能將先帝的托付的事情辦好,有損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的地方?,F(xiàn)在南方已經(jīng)平定,兵器已經(jīng)準備充足,應當鼓舞并率領三軍,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
22、全部貢獻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曹魏,復興漢室,回到原來的都城洛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職責的本分。至于對政事的斟酌興廢,進獻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責任。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完成,就請治我重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勸勉陛下宣揚圣德的忠言,就責備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露他們的過失;陛下自己也應該認真考慮國家大事,征詢治理國國的好辦法,聽取正確的意見,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訓。如果能夠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F(xiàn)在我就要辭別陛下遠行了,面對奏表熱淚縱橫,不知說了些什么。1. 六、欣賞理解寫作特點: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議論
23、,第二部分主要是敘述,無論是議是敘都注入了作者報先帝、忠陛下,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感情。所以第一部分是曉之以理,寓情于議;第二部分是動之以情,寓情于敘;第三部分是表決心,直抒熱切殷切期望、感激與惜別之情。從以上簡析可知,本文主要特點是議論、敘述、抒情相結合。這種把真摯感情融于議論、敘事之中的表現(xiàn)手法是值得學習的。2.作者寫此文的用意何在?乂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遺詔?意在提醒后主認活形勢,希望他廣開言路,親賢遠佞,完成興復漢室大業(yè)。他反復提及先帝遺詔,也是勉勵后主這個意思。3.本文是諸葛亮為北上伐曹而給劉神上的奏疏。論理應當首先提出興兵北伐的請求,接著說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戰(zhàn)略計劃等內(nèi)容。但本
24、文只在第七、八兩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余內(nèi)容都與北伐無直接關系,而只是對劉神提出勸告和建議,這是不是文不對題?為什么?這絕不是文不對題,而是因為諸葛亮此次上表雖然是為了請命出征,但主要意圖卻在于勸諫劉神“內(nèi)修政理”,并向他提出有關的建議。根據(jù)史料,我們知道,劉神一貫平庸無能,朝政事無巨細,都由諸葛亮負責處理。此次諸葛亮出帥北伐,勢難匡誤救失,對國內(nèi)政局是很憂慮的,因此他只有提出建議并薦人自代。這正是針對蜀國當時朝廷形勢而定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一八r,、r一、又孚常識:1. 作家作品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問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
25、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jīng)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wèi)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戰(zhàn)國策的內(nèi)容,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擺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暴、勇丁斗爭的行為。戰(zhàn)國策長丁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2、背景材料春秋戰(zhàn)國之際,七雄并立,各國間的兼并戰(zhàn)爭,各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新舊勢力的斗爭,以及
26、民眾風起云涌的反抗斗爭,都異常尖銳激烈。在這激烈動蕩的時代,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為自己出謀劃策,丁是作為“士”的這一階層人物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斗爭策略,為某些統(tǒng)治集團服務,并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復雜的斗爭游說諸侯采納。各國統(tǒng)治者也認識到,人心的向背,是國家政權能否鞏固的決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國家的統(tǒng)治就難以維持。所以他們爭相延攬人才,虛心納諫,爭取士的支持。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丁進諫善辯著稱。據(jù)史稱,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
27、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淳丁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出了關丁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丁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二、字詞積累:吠(y。麗朝(zhs)服衣冠(gum)窺(kui)鏡期(j1)年朝(chdo)丁齊問(jEn)進三、實詞列舉孰視之:同“熟”,仔細。美人:以為美。5.聞寡人之耳:使聽到。7.寢而思之:躺著。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認,近侍,謂其妻:對說。不自信:相信自己。14入朝:朝廷。無可進者:進諫的話。朝入朝見威王:朝廷朝丁齊
28、:朝見四、虛詞部分朝服衣冠:動詞,穿戴。私我:動詞,偏愛。朝丁齊:動詞,朝見。地方千里:方園的疆土。近臣。徐公何能及啟:趕得上,比得上自以為不如:認為。15.善:好、對。孰吾孰與徐公美:誰,哪一個1孰視之:同“熟”,仔細而形貌日失麗:連詞,表并列,相當丁“并且”而復問其妾:連詞,表順承,相當丁“就”。1. 而窺鏡而自視:連詞,表并列。寢而思之:連詞,表修飾。f欲有示丁我:介詞,向,對2. 丁£皆以美丁徐公:介詞,比。皆朝丁齊:介詞,至U。I戰(zhàn)勝丁朝廷:介詞,在。廠齊國之美麗者:的與坐談,問之:代詞,指客人。徐公不若啟之美:助詞,無實義。徐公來,孰視之:代詞,指徐公。3. 之寢而思之:
29、代詞,指妻、妾、客說自己比徐公美這件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由此觀之:代詞,指上文鄒忌所分析的情況。王之蔽其矣:助詞,無實義。面刺寡人之過:的。燕、趙、韓、魏聞之:指齊威王納諫這件事。4. 重點虛詞謂其妻:代詞,他的,指鄒忌的。啟美其:極、很。與坐談:介詞,跟,同。徐公不若啟之美:如,比得上。欲有求于我:想要。王之蔽其矣:(到了)極點。乃下令:于是,就。令初下:岡才。五、翻譯鄒忌身高八尺多,形體容貌光艷美麗。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同城北徐公比,誰漂亮?”他的妻子說:“您漂亮極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漂亮,就乂
30、問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誰漂亮?”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鄒忌同他坐著閑聊,鄒忌乂問他:“我同徐公比,誰漂亮?客人說:“徐公不如您漂亮?!眮V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覺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鏡子看看自己,覺得自己遠遠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著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偏愛我;妾認為我漂是,是害怕我;客人認為我漂是,是想有求于我?!庇谑青u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墒俏移拮悠珢畚遥业逆ε挛?,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白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妃子、近臣沒有誰不偏愛您,朝中的大
31、臣沒有誰不害怕您,全國范圍內(nèi)的人沒有誰不有求于您:由此看來,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齊威王說:“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白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書面勸諫我的,受中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諫,宮門前庭院內(nèi)人多得像集市一樣;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有人偶然來進諫;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六、欣賞理解1. 文中鄒忌、齊王分別是怎樣的形象?芻E忌:善思、善諫一代忠臣。善思。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從生活的點滴中提煉
32、出治國的道理,可見,此人胸有大志,心系國家。善諫。勸諫別人講究技巧,不直切主題,而巧設情景,從個人生活小事說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由近及遠,委婉地讓齊王接受他的意見。同時,他的善諫還體現(xiàn)在他針對不同的勸諫對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他了解齊王,了解他的修明政治的宏偉志向,了解他喜隱語的特點,所以,勸諫中采用意含而不露的方式表達,做到了良藥蜜口利于病,忠言順耳利于聽。齊王:善聽、善做的明啟。善聽。鄒忌的勸諫,聽出弦外之音,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迅速采取行動從善如流。善做。聽后,一“諾”的表白,立即三賞的表現(xiàn)。2. 文中如何塑造鄒忌這一形象的?鄒忌。敘事中塑造人物,對話中刻畫人物。3. 在鄒忌的諷諫
33、,齊王的納諫,最終齊國的盛世中,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領導者應從善如流、善于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不做“召公諫厲王弭謗”的厲王;群眾,提意見應講究方式方法。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又孑吊隊:作者孟子。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稱為“業(yè)圣”,名軻,字子輿。文章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課文選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幾位弟子共同撰寫的,是孟子講學游說言論的記錄,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他主張“仁政”、“民貴啟輕”。二、字詞積累:(1)映(qu&n)(2)傅說(yue)(3)膠鬲(ge)(4)拂士(bi)三、實詞列舉。1. 舜發(fā)于映畝之中(起,被任用)2.傅說舉于版筑之
34、間(被舉用,被選拔)3. 管夷吾舉于士(獄官)4.白里奚舉于市(市場,做買賣的地方)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責任,擔子)(這樣)6.苦其心志(使癰苦)8.餓其體膚(使受饑餓)10.行拂亂其所為(違背)(使12.人恒過(常)(犯過失)14.而后作(奮起,指有所作為)“弼”輔弼)16.出則無敵國外患(國外)四、虛詞列舉。勞其筋骨(使勞累)空乏其身(使受貧困)顛倒錯亂)11.曾益其所不能(增加)13.衡于慮(同“橫”梗塞,指不順)17.動心忍性(使驚動)(使堅忍)15.入則無法家拂士(國內(nèi))(同舜發(fā)于映畝之中(從)故天將大任于是人也(給)困于心(在)生于憂患(在)苦其筋骨(他的)入則無法家弼士(如果)
35、所以動心忍性(用這些辦法)五、課文翻譯。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釋放后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白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nèi)心癰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nèi)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人經(jīng)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內(nèi)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xiàn)到臉色上,抒發(fā)到言語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個國內(nèi)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啟主的賢士,在國外如
36、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jīng)常導致滅亡。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1. 六、欣賞理解本文寫作特點。正反對比論證,排比手法。2. 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是本文主旨所在。3. 本文的論證方法。特殊論據(jù)一般論據(jù)中心論點。孟子二章、|-t一、又學常識1.孟子,名軻,字孑輿、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2. 孟子是記錄孟軻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的書。3. 南宋教育家朱熹將孟子和大學、中庸、論語列為“四書”。二、字詞積累:1、一簞食:dm2、一豆羹gn為蹴cu三、實詞列舉:1、有甚丁生者:甚,超過,勝過。2、故不為茍得
37、:故,所以。為,做。茍得,茍且取得。意思是只為求利益,不擇手段。3、凡可以辟患者:辟,同“避”。4. 如使:假使。5、非獨:不單,不僅。6、蹴:踐踏。7、不屑:認為不值得。8、得我與:感激我嗎。得,同“德”,動詞。與,同“歟”,預期次。9、鄉(xiāng):同“向”,原先,從前。10、本心:本來的思想,即“義”。四、虛詞列舉:1、之得之則生:代詞,指“一簞食,一豆羹”。呼爾而與之:代詞,指“行道之人”行道之人:結構助詞,的。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代詞,指“萬鐘”的俸祿。今為而為之:代詞,指接受萬鐘的俸祿。為之而為:助詞,的。2、而、表順接不譯蹴爾而與之表轉(zhuǎn)折卻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表選折而舍生而取義者也3、丁表比較比所欲有甚丁生者表對象對萬鐘丁我何加焉五、文章翻譯:魚是我最喜爰的東西,熊掌也是我喜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滌綸纖維行業(yè)當前市場規(guī)模及未來五到十年發(fā)展趨勢報告
- 2025年瓦楞包裝行業(yè)當前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機遇洞察報告
- 2025年移動支付行業(yè)當前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機遇洞察報告
- 收取發(fā)票的注意事項課件
- 2024年醫(yī)保培訓試題(附答案)
- (2025)《職業(yè)教育法》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初級藥師基礎知識考試模擬題及答案
- 2024年公共營養(yǎng)師(健康飲食、營養(yǎng)搭配)等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2025年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chǎn)管理》知識考試題與答案
- 2025年SYB創(chuàng)業(yè)者學習知識培訓考試題庫(附含答案)
- 腦側支循環(huán)的評估
- 四位數(shù)乘四位數(shù)乘法題500道
- 標準預防相關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
- 最后一頭戰(zhàn)象PPT(完整版)
- YY/T 0316-2008醫(y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yī)療器械的應用
- GB/T 18650-2008地理標志產(chǎn)品龍井茶
- 《工傷認定研究11000字【論文】》
- 《西游記》閱讀指導課件-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分級保護測評流程(宣)
- 焊接工藝評定報告樣本
- DB32T 991-2022 電能計量裝置配置規(guī)范(修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