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_第1頁
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_第2頁
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_第3頁
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_第4頁
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脾胃病針灸取穴一覽表 中醫(yī)學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化生之所,人體的五臟六腑都靠它提供營養(yǎng)物質。但凡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常常表現(xiàn)為面黃肌瘦、五臟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這些令人頭疼的癥狀,都可能出現(xiàn)。若脾胃出現(xiàn)病變,身體健康便會受到影響。治療脾胃病,針灸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針灸哪些穴位呀!別著急,這就分享一篇針灸治療脾胃病選穴的文章!針灸治療脾胃疾病,療效確切,特別是脾胃為主的慢性病,如慢性腹瀉、消化不良等,多可取得好的效果。現(xiàn)在把常見的適應證,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滿、泄瀉、便秘、嘔吐等方面,辨證歸納于下:一、食欲不振食欲不振古稱“不嗜食”,多由脾胃虛弱、火不生

2、土、肝氣犯胃等引起,辯證取穴于下:1,脾胃虛弱1.胃經:梁門、關門、天樞、不容、承滿、氣戶、乳根、足三里、豐隆、下巨虛、沖陽、內庭。脾經:隱白、太白、公孫、周榮。大腸經:二間、下廉、天鼎。1. 火不生土2. 心經:神門。腎經:靈墟。膀胱經:脾俞、胃俞、膽俞、魂門、三焦俞、陽綱、意舍、膈俞、胃倉、承山。心包絡:勞宮、內關。督脈:脊中。3.肝木克脾、肝氣犯脾肝經:曲泉、章門、期門。任脈:中庭、紫宮、上脘、中脘、下脘。二、消化不良,傷食由于飲食不節(jié)或脾虛不運,發(fā)生胸脘痞悶、噯氣腐臭、厭食、惡心、泄瀉等。茲從脾胃虛弱、肝郁角度分別歸納于下:1. 脾胃虛弱2. 大腸經:手三里。3. 胃經:天樞、足三里、

3、沖陽、上巨虛。脾經:太白、商丘。膀胱經:脾俞、膀胱俞、三焦俞、魂門、胃俞、胃倉、承山。2.肝郁肝經:章門。任脈:中脘、下脘、上脘、璇璣。督脈:脊中。三、腹脹滿腹部脹滿,有虛實之分。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說:“病者腹?jié)M,按之不痛者為虛,痛者為實?!爆F(xiàn)辨證歸納如下:1. 脾胃虛弱2. 胃經:不容、承滿、關門、大巨、水道、氣沖、天樞、厲兌、內庭、陷谷、沖陽、解溪、上巨虛、足三里。脾經:隱白、大都、太白、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任脈:水分。膀胱經:脾俞、胃俞、大腸俞。腎經:大鐘、太溪。2.肝郁肝經:曲泉、行間。膽經:懸鐘、外丘。膀胱經:膽俞。四、腹瀉腹瀉是常見胃腸疾病,有的是脾胃虛弱,

4、有的由腎陽不振或肝郁所致。1.脾胃虛弱胃經:內庭、足三里、承滿、梁門、天樞、關門。脾經:隱白、大都、太白、三陰交、陰陵泉、大橫。任脈:關元、石門、水分、神闕、中脘、氣海。2.腎陽不振腎經:涌泉、然谷、交信。膀胱經:大腸俞、三焦俞。督脈:懸樞、脊中。3. 肝郁4. 肝經:曲泉、章門。五、便秘便秘是臨床常見病。實證多因脾胃實熱、少陽相火所引起;虛證則常見于脾腎陰虛,歸納如下:1.脾胃實熱胃經:足三里、豐隆。脾經:太白、大都。2.少陽相火心包絡:大陵。三焦經:中渚、支溝、外關。膽經:光明、陽陵泉。肝經:章門、大敦、太沖。督脈:長強。3.脾腎陰虛腎經:涌泉、肓俞、照海、太溪、大鐘、交信、石關、陰都。膀

5、胱經:承筋、承山、大腸俞、膀胱俞、小腸俞、秩邊、中髎、下髎、肓門。任脈:石門。6、 嘔吐嘔吐有因外邪引起的,有濕邪痰濁引起的,有肝氣犯胃引起的等?,F(xiàn)從外邪犯胃、食滯痰濁、肝氣犯胃、脾胃虛實等,歸納于下:1.外邪犯胃肺經:少商、魚際、經渠、尺澤、中府。大腸經:陽溪。脾經:公孫、大都、商丘。膀胱經:肺俞、心俞、膈俞、膽俞、胃俞、腎俞、脾俞、魄戶、魂門、承光、玉枕、厥陰俞、三焦俞、委中、意舍。2.食滯,痰濕胃經:足三里、人迎、不容、天樞、滑肉門、頭維。脾經:隱白、大都、商丘、公孫。心包絡:勞宮、大陵、間使、曲澤。三焦經:支溝、顱息。3.肝氣犯胃肝經:行間、太沖、章門、期門、大敦。膽經:陽陵泉、懸鐘、

6、輒筋、本神、率谷。4.脾胃虛寒心經:少海、極泉、神門。小腸經:天容、支正。腎經:太溪、大鐘、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石關。任脈:下脘、中脘、上脘、巨闕、中庭、玉堂、紫宮、石門。督脈:大椎。七、流涎涎為脾液,脾胃虛寒,則冷涎上涌,不能收攝。本病又與腦病有關。1.脾胃虛寒胃經:地倉、頰車。大腸經:下廉、溫溜。三焦經:絲竹空。任脈:廉泉。2.腦病腎經:然谷、太溪、陰谷、幽門、彧中。膀胱經:膈關、心俞。督脈:水溝、神庭。八、痰痰病主在肺脾,臨床上由于病因不同,有風痰、痰火、寒痰、頑痰等區(qū)分?,F(xiàn)歸納于下:1.風痰、寒痰腫經:中府、天府、尺澤、列缺。胃經:屋翳、豐隆。2.痰火膽經:風池、浮白。督脈:上星。3.頑痰腎經:然谷、復溜、陰谷。膀胱經:脾俞、膏肓俞、膈關、膈俞。任脈:上脘、巨闕。九、脾胃其他疾病1.溏瀉大腸經:偏歷。肺經:太淵。脾經:地機、三陰交、陰陵泉。肝經:太沖。任脈:神闕。2. 餐瀉、食瀉3. 大腸經:下廉、上廉。胃經:上巨虛。脾經:陰陵泉、三陰交。膀胱經:肝俞、會陽。肝經:太沖。3.暴瀉、洞瀉大腸經:三間。脾經:大都、太白、隱白、陰陵泉。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