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被誤導十大早教方法_第1頁
最易被誤導十大早教方法_第2頁
最易被誤導十大早教方法_第3頁
最易被誤導十大早教方法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易被誤導十大早教方法如果家長愛的方式是錯誤的,那么不僅不會給寶寶帶來任何的益處,反而會傷害了最親愛的寶寶, 下面就給大家?guī)碜钊菀妆徽`導的早教方法,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引以為鑒 !早教誤區(qū)一:新生兒要綁腿胎兒在子宮里是呈蜷曲狀的,雙腿出生時略呈“O”是正常的,而長大后“羅圈腿”的形成是因為缺鈣或者錯誤的行為姿勢所造成的,與是否綁腿無關。在新生兒出生后,他們需要揮動小手:小腳來認知自己的身體,而隨著身體發(fā)育及鈣質的吸收, 他們的腿會自然長直的。新生兒綁腿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既妨礙嬰兒的運動, 也可能導致體溫升高,甚至髖關節(jié)脫位等情況。所以要給小嬰兒穿寬松的衣物,盡可能給他更多運動的空間。 而且還要多

2、俯臥,讓孩子有更多的運動機會。早教誤區(qū)二:新生兒要睡平頭才好看所有新生兒的后腦勺都是圓型的, 有些老人說睡成平的才好看,但國際腦科學家認為, 強行將孩子的頭骨由圓型睡成平頭, 會改變大腦內部的空間, 對大腦發(fā)育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切忌不可給新生兒刻意睡平頭。 6 個月內的寶寶鼓勵仰睡,但是要在有監(jiān)護人的情況下定時左右輪換, 6 個月后的寶寶如果喜歡白天俯臥睡眠也是可以的。暫且不說平頭是否美觀, 就單論美觀和腦發(fā)育之間做選擇的話, 相信家長一定會自有明鑒。早教誤區(qū)三:嬰兒早走聰明,所以應該早牽手走路或者用學步車有些老人認為孩子走得早說明聰明,其實目前沒有此類的研究支持這一說法, 但是卻有研究證明

3、, 沒有經過爬行階段的孩子大運動能力:協調性:空間感: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嬰兒從匍匐爬行到手膝爬行,由扶物行走再到獨立行走。期間只有幾個月的時間, 但是寶寶卻經歷了從全身著地再到直立行走的飛躍,無論從肢體的支配能力再到平衡能力都有非常驚人的變化, 所以這一階段切不可錯過, 更不能讓寶寶過早的用學步車或者牽手走路。早教誤區(qū)四:跟大人同睡更好中國家庭普遍會從一出生就把寶寶放在大人床上同睡,主要是覺得照顧方便:避免踢被子:培養(yǎng)親情。但是卻不清楚這種做會有很多負面影響:1. 大人身上會攜帶細菌,可能大人不會感染,但是孩子免疫力低,很容易感染 ;2. 晚上寶寶一醒家長就抱,孩子

4、很難學會自己入睡,結果是孩子大人都睡不好 ;3. 寶寶出生就跟大人睡,但是大了要分床時,孩子心理很難接受,會有恐懼感 ;4. 跟大人同床的寶寶依賴心理更強,獨立性更差。良好的睡眠習慣應該是: 從出生就應該獨睡 ( 如果不能單獨一個房間至少單獨睡小床,并與父母大床保持距離);早教誤區(qū)五:寶寶睡眠習慣無所謂,時間夠長就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早睡:晚睡沒關系,時間夠長就行。但研究證明,每天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是寶寶分泌生長激素最重要的階段,這四個小時分泌的激素是全天分泌總量的3/4 ,關乎孩子的身體:大腦及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 而生長激素要進入到深度睡眠才能分泌,所以寶寶最好 9 點入睡。如果已經養(yǎng)成晚睡晚起

5、的習慣,則從每天早上早叫醒 15 分鐘開始,慢慢改變寶寶的時差。早教誤區(qū)六:睡眠重要,想盡辦法弄睡著,又抱又搖,可以讓孩子睡眠更好很多家長知道寶寶睡眠很重要, 所以每天定時定點就開始哄睡,先是喂奶:然后是抱著溜達:然后拼命搖晃,總是所有辦法都用盡了寶寶總算是睡著了,但大人也快累虛脫了,而半夜寶寶再醒來,所有的工作還要從頭來過, 大人受罪孩子哭累。 其實不是我們的寶寶睡覺難,而是首先要保證白天充分的運動 ( 這一點及其重要 ) ,白天不要過度睡眠,尤其午覺不能太晚 ; 其次,不要把睡覺和吃奶:搖晃:走路變成睡覺所必需的刺激, 否則寶寶會把這些輔助手段變成睡覺的條件反射,即沒有這些動作他們不能睡覺

6、,所以半夜醒來就全套重來。而正確哄睡方式應該是:1.8點洗澡:撫觸:喝奶:喝點水漱漱口;2.8點半讓寶寶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爸媽陪在旁邊,盡量不進行身體接觸,聽音樂:講故事;3. 半夜寶寶醒來,開始翻騰或者哼唧時,爸媽檢查寶寶是否需要小便并且解決后,將其放回原處,讓他再自行入睡。如果寶寶已經養(yǎng)成了不好的睡眠習慣,爸媽要適當的過渡一段時間。如果采取太過強硬的方式,寶寶可能很難立刻改善。但記?。洪L痛不如短痛, 所以還是積極的改善睡眠方式是最重要的, 不要為了姑息一個晚上,而每天重復痛苦的催眠過程。早教誤區(qū)七:嬰兒吃手啃玩具一定要制止新生兒出生時不知道自己有手有腳,需要通過感覺去學習,而嬰兒的口腔是非

7、常敏感的, 口和手之間還有著密切的關聯, 所以嬰兒吃手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 在 1 歲半之前吃手都是被鼓勵的, 不能用打罵:涂黃連等等手段阻止, 否則將來孩子會在不該吃手的時候執(zhí)著的吃手,而且成為心理依戀。所以應該把嬰兒的手及玩具洗干凈,讓他們盡情的啃。早教誤區(qū)八:只有新生兒需要撫觸新生兒對自己的身體和外部世界幾乎一無所知,他們需要我們對他們皮膚的觸摸去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并且要輕輕的摸:捏:揉:拍等等,使用多種手法和力度,讓寶寶能夠從自己的皮膚:肌肉:韌帶都收到各種不同的信息。 而撫觸是非常好的情感交流手段,經常被撫觸的寶寶更有安全感:更愉悅,所以如果可以,爸爸媽媽應該盡可能的延長撫觸時間

8、,至少到6 歲。早教誤區(qū)九:嬰兒喜歡用左手要改正嬰兒在 2 歲半以前主要發(fā)育右側大腦,所以很多嬰兒喜歡用左手,家長誤以為自己的孩子是左撇子,就強行要求孩子使用右手,這會導致的大腦發(fā)育混亂, 而孩子形成左右利手基本要到上學以后才會定型,所以不要認為干預孩子使用哪只手。而如果人為干預有可能導致大腦功能混淆,形成口吃。而左利手的人在生活學習中,除了寫中文字不太方便之外,不僅不會有任何不便,而右腦發(fā)達的人,在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上也可能會發(fā)展得更好。 所以千萬不要矯正孩子使用哪只手( 除寫字應該使用右手 ) 。注釋:利手 (handedness) ,一個人日常生活中做技巧性活動時習慣使用的那只手。 習慣于用右手稱為右利手, 習慣于用左手稱為左利手。中國在 20 世紀 80 年代對 18593 人的調查結果表明, 右利者占91.51%,混合利者為 8.26%,左利者僅為 0.23%。低于西方國家的平均最低左利手比例。早教誤區(qū)十:早教是教孩子的,一周一節(jié)課的早教沒用認知自我:認知世界:學習各種技能,都是需要大量重復的,每個動作:每個詞匯:每個新事物都需要 300 次的重復才能完全掌握。所以,一周一個小時的早教課程對孩子直接的作用的確不大, 因為基本是學習能力更強的成人, 學習一個新單詞后 7 天不碰,也會忘得干干凈凈的。因此得出一個結論 - 一周一次的早教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