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課時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教學內(nèi)容:課本 P23 例 4教學目標:1. 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2.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 100 以內(nèi)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3. 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 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二、合作探究
2、(一)、教學例 4 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 2、學生探討解答 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 路。 3、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匯報。 (二)、完成第 23 頁做一做。 觀察圖,在小組內(nèi)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說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 內(nèi)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進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說出解答思路。 (三)、小結: 比較一下, 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指名回答。 教師引 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設計意圖 :在操作中掌握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3、四第 3 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四第 1、 2 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解答方 法,體驗解答的過程。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總結。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八課時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練習課)教學內(nèi)容:課本P24-P25練習四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 100 以內(nèi)的加減法知識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 數(shù)”的簡單問題。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提高學生 100 以內(nèi)的加減法知識的計算技能。教學難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
4、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出示:二( 1)班原有 38位同學,這學期又轉(zhuǎn)來 5位同學,二( 1)班現(xiàn)在有多 少位同學?這道題該怎樣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學生匯報解題 思路。學生自由說。設計意圖 :讓學生明白練習的目標。二、合作探索1、完成第 24 頁第 4題。學生獨立完成并回答。2、完成練習四第 8 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選題說計算方法。計算 兩位數(shù)與兩位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匯報、歸納。3、完成練習四第 5 題。觀察統(tǒng)計表學生分小組交流從統(tǒng)計表中了解的信息。學 生匯報發(fā)現(xiàn)。思考、提問,和同桌交流問題。選擇兩個問題列
5、式算一算。學生匯 報提出的問題及解答思路。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 100 以內(nèi)的加減法運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同時提高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完成練習四第 6 題。觀察圖,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并匯報: 怎樣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鳥吃了多少只蟲?在練習本上解答出來。 學生匯報解 題思路。 2、完成練習四第 7 題。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樣做 可以知道小玉攢了多少錢?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指名匯報解答方法。 做 了這道題,你想到了什么?設計意圖 :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 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
6、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回答。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九課時連加、連減教學內(nèi)容:課本P26-P27例1、例2教學目標:1 、通過同學間的交流, 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 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 減法。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3、鞏固 100 以內(nèi)的加、減法。教學重點:1 、使學生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教學難點:靈活使用口算或加減法豎式等方法計算連加連減的問題。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1 、口答。7+6+58+9-1324-10-720+30+1017-3+42、
7、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繼續(xù)研究三個的加減法。設計意圖 :復習引入,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1 、教學例 1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圖并了解信息。(2)、出示表格。 學生根據(jù)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問題。 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想到的問 題,并解答出來。(3)、怎樣求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 ?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算式 28+34+23這道題怎 樣計算呢?學生試算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計算方法。 學生匯報, 展示算法。 比較各種 豎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優(yōu)劣。2、教學例 2。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主題圖, 了解信息。 分小組交流從圖中發(fā)現(xiàn)的信息。 思考解 題方法。在練習本上寫出連寫的豎式。學生,匯報,板演解答
8、過程。3、完成練習 26 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匯報、板演,并說明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交流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完成 27 頁做一做。2、完成 29 頁練習五第 1、2 題。3、引導完成 29 頁練習五第 3 題。算好后學生說說計算方法。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鞏固 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四、課堂總結:學生在知識、方法上做一個回顧。學生自由說說。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十課時加、減混合 教學內(nèi)容: 課本 P28 例 3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 100 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方法。2、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
9、:初步掌握 100 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順序以及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的使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們, 你們在乘坐公共汽車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與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 說給同學 聽一聽。設計意圖 :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學例 3。 (1)出示主題圖。了解信息,小組交流。(2)出示應用題:車上原有 67人,下去了 25人,又上來人 28 人,現(xiàn)在有多少 人?理解題意、獨立解答、小組交流、匯報板演。在練習本上寫連寫豎式。2、練習。完成 P28 做一做。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指名說說計算 過程。 3、小結。
10、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進行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引 導學生歸納、總結。設計意圖 :1、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初步掌握方法。2、發(fā)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五第 4 題,第 8 題分小組比賽完成。指名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練 習五第 5、8 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五第 6 題。觀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并說計算方法。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 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方 法。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生了什么知識?你又學會了什么?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需要注意什 么問題教師引導梳理。五、隨堂練習教學
11、反思:第十一課時加、減法估算 教學內(nèi)容: 課本 P34 例 4 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數(shù)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教學重點: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教學難點:探究加減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小朋友去過超市嗎?我們在買東西時有時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確, 你只需要算出 一個大概的數(shù)就可以了。設計意圖 :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合作探究1、教學例 4。想一想,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在我們?nèi)粘I钪杏心男┣闆r不需要 進行精確
12、計算,只要計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1)、出示主題圖。媽媽帶了 100 元錢夠不夠,需要精確計算嗎?(2)、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學生匯報估算方法。觀 察、比較這些估算方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匯報,歸納。( 3)、精確計算一下這三樣東西一共要花多少錢, 還剩多少錢, 來檢驗一下自己 的估算結果是否合理。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檢驗以后學生匯報想法。2、完成 P31 頁做一做。仔細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估算方法。 設計意圖 :1、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可有不同的方法。2、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增加數(shù)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三、鞏固練習,檢驗效果1、完成P
13、32練習六第1題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學生匯報,并說明是怎樣進行 判斷。2、完成練習六第 2 題看圖理解題意,思考解題方法。學生匯報,并說明估算方 法。3、完成練習六第 3題教師指導學生交流匯報。設計意圖 :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加減法估算的能力。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引導梳理。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十二課時整理與復習教學內(nèi)容:課本 P33教學目標:1、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 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重點:1 、復習和總結筆算
14、加減法的計算方法。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1、進一步鞏固10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2、能靈活運用筆算加減法解決問題。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1、口算。P35練習七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校對答案并說說計算方法。2、完成P34練習七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算法。教師巡視、 指導。學生個別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口算與筆算的練習,引出課題,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合作交流,歸納整理1、整理。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歸納:筆算加法:相 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從十位加起) ;個
15、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筆算減 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一。學生獨自思考筆算 加減法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以及容易出錯的地方, 在小組內(nèi)交流想法。 教師引 導學生整理匯報。2、完成P34練習七第3題學生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3、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后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想好以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 選擇兩個問題解答說說解題思路。學生匯報。4、完成P35練習七第6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說說解題思路。設計意圖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三、鞏固練習,鞏固舊知1、完成P34練習七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明計算方法。2、完成第 4 題。教師巡視指導。
16、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判結果及方法。3、完成P35第5題讀題理解題意。要知道大約需要多少錢?你是怎讀想的?說 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回答。4、完成第 7 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題思路。設計意圖 :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四、課堂總結:根據(jù)板書,學生自己進行回顧總結。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十三課時 我長高了教學內(nèi)容:課本 P36、 3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對長度單位的實際感知,鞏固測量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并通過統(tǒng)計表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
17、力。教學重點: 動手測量生活中的物體的長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學難點:在教學活動中有效組織和調(diào)控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測量身高的體重秤,學生記錄統(tǒng)計表 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引入活動 問:你們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兩手身開有多長?你的步長是多少? 教室的門寬是多少?窗戶寬是多少嗎?怎樣做就可以知道這些答案呢? 設計意圖 :提出問題,為活動的進行做好準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實踐活動1、測量身高?!澳愕纳砀呤嵌嗌??” 我們怎樣做就可以知道?我們班誰最高? 誰最矮?哪個高度的人最多?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些問題
18、 的答案?學生思考后回答: 可以使用統(tǒng)計表讓我們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學們的身高 情況。認識統(tǒng)計表。用測量工具測量身高。一邊測量一邊計錄。測量完后進行討 論交流。觀察統(tǒng)計表,在小組內(nèi)交流從表中了解的信息。指名回答。 2、測量活動。 小組同學商量一下, 你們想測量什么?學生進行測量。 教師巡視、 指導,注意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學生匯報測量情況。設計意圖 :通過統(tǒng)計表獲得有用的信息。鞏固測量方法,建立長度觀念。培養(yǎng) 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實踐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談收獲。四、隨堂練習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nèi)容:第
19、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這些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初 步認識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 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 2 個特 點:八、1、 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與實際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 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 校園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 并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和直角, 使學生經(jīng) 歷數(shù)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性,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 分析現(xiàn)實問題,從而激發(fā)起探索數(shù)學的興趣。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和直角。數(shù)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小學生缺乏感性經(jīng)驗, 只有通過親自操作, 獲
20、得直接的 經(jīng)驗,才便于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 形成數(shù)學的概念和法則。 教材 根據(jù)兒童學習的這一特點,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如折疊、拼擺、測量、制作等, 來幫助學生學習幾何知識。單元教學要求:1、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 步學會用尺畫角。2、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 畫直角。單元教學重點、難點: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和直角。單元課時安排:約 2 課時第一課時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內(nèi)容:課本P38、39、例1、例2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
21、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 學會用尺畫角。2、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角。教學重點: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用尺畫角。教學準備: 情景圖,剪刀、吸管等。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1、出示主題圖:小朋友請你 觀察這幅圖,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 學生觀察圖,交流信息。2、教師用線標出球場的角。再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觀察后全班交流。3、這些都是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設計意圖 :通過對主題圖的觀察,讓學生感受到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引發(fā)學生 認識的興趣。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1、認識角。(1)、出示剪刀、拉罐、水龍
22、頭等物品。請小朋友找找這些物品上的角,說說這 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學生觀察物品尋找角。(2)、同桌交流。(3)、全班匯報。教師畫出角。問:你能給角的各部分取個名稱嗎? 在學生給角取的名稱中歸納得出角的名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4)、你能從我們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頂點與邊。2、制作角。(1)、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一個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制作出一個角?學生獨立思考制作角。(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組內(nèi)展示,并說說你是怎樣做的。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小組內(nèi)展示角,交流制作過程。(3)、全班交流。誰來
23、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頂點和邊。(4)、教師演示將角的兩條邊叉開、收攏。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給小組的同學 聽一聽。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3、畫角。(1)、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也制作了角,現(xiàn)在我們來畫角。你認為角該怎么畫? ( 2)、教師示范畫角,并說明: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頂點向不同的 2 畫兩條 線,就畫成了一個角。(3)、學生練習畫角。請小朋友在練習本上畫角, 畫好后與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畫的, 畫角的時候要注意 什么?總結畫角的方法。設計意圖 :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數(shù)學中所要研究的角;認識角的各部 分名稱。通過制作角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與
24、角的兩邊叉開程度有關系, 而與角的邊的長短無關。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1、 完成 P40 頁的 1、 2、題。2、 創(chuàng)作畫。教師出示用角創(chuàng)作的畫,問:這些圖畫美嗎?美在哪兒?你們能 用角創(chuàng)作出這樣美麗的圖案嗎?試試看。3、 學生創(chuàng)作畫。設計意圖 :練習融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學生在練習、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豐富了 對角的認識, 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大膽的想象, 在活動中體會并感受到幾何圖 形的美。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今天的這堂課你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以后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中有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教學反思:第二課時 直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內(nèi)容:課本P40、41,例3、例4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教學目
25、標: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點:學生初步認識并會判斷直角。教學難點: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出示活動角)這是什么圖形?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教師演示轉(zhuǎn)動成直角,問:你們見過這樣的角嗎?這種角就是直角。設計意圖 :通過舊知的復習引發(fā)學生認識直角的興趣。二、合作探索,學習新知1 、 教學例 3。(1)、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角?把你發(fā)現(xiàn)的這種角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學生小組交流發(fā)現(xiàn)。匯報發(fā)現(xiàn)。(2)、教師板書畫一個直角。學生觀察教師畫的角。( 3)、你能制作一個直角嗎?想一想你準備怎樣制作,做好后在小組內(nèi)交
26、流認識你制作的直角。學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組內(nèi)交流認識直角。(4)、教師指名匯報制作直角的方法。 并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決定是否介紹用一張紙 折出一個直角:先將這張紙上下對折,再沿著折痕對折就可以得到一個直角。2、 教學例 4(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說給小組 的同學聽一聽。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2)、學生匯報,并驗證方法:在我們的三角板上有一個是直角。要知道一個角 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F(xiàn)在請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學生觀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3)、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學生分
27、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圍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匯報。3、畫直角(1)、你還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是如何畫角的, 然后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畫一個直角。 畫 好后給小組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畫的。學生回憶畫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畫法再畫出直角,交流畫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畫直角并說說畫法。畫直角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直角的畫法。設計意圖 :通過對學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觀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動,使學生充 分認識直角的特點, 加深學生對直角的理解。 讓學生判斷直角、 畫直角等小組活 動,學生進一步認識直角, 會正確判斷直角。 并通過復習角的畫法引發(fā)學生思考 直角
28、的畫法及得出畫法、正確畫直角。三、學習效果測評1、 完成第 41 頁的做一做第 1 題。 你能找出我們身邊的直角嗎?找到并驗證后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分小組尋找直角并交流。2、 完成第 41 頁的做一做第 2 題。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并要求說出是怎樣畫的。 學生獨立畫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畫的。并匯報說明畫法。設計意圖 :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畫直角等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直角就在 我們的身邊。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知識。你有什么收獲?教學反思:第三課時 角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內(nèi)容:課本 P42、43 頁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 緊密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招聘審計主管試題及答案
- 金融科技企業(yè)估值模型構建與投資決策實戰(zhàn)策略研究報告
- 2025用友審計試題庫及答案
- 社區(qū)心理健康服務在2025年老年人群體中的推廣與應用報告
- 2026屆江蘇省邳州市炮車中學高三化學第一學期期中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審計實訓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紅細胞溶血素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板
- 1.2 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 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項目理論試題含答案
- 2025院感知識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
- 澳蘭多二氧化碳操作說明書
- 王志愿試井技術講課課件
- 衛(wèi)生部手術分級目錄(2023年1月份修訂)
- YY/T 0299-2022醫(yī)用超聲耦合劑
- GB/T 5184-1996叉車掛鉤型貨叉和貨叉架安裝尺寸
- GB/T 28675-2012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拆解
- 量子計算講座課件
- 新概念英語第一冊課文中英版
- 常用胸腔鏡手術設備器械及使用方法介紹
- DB12T 127-2018 歸檔文件整理規(guī)范
- 鐵路通信工程系統(tǒng)調(diào)試作業(yè)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