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園林史題庫_第1頁
2024年園林史題庫_第2頁
2024年園林史題庫_第3頁
2024年園林史題庫_第4頁
2024年園林史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按照園林的從屬關系加以分類,中國古典園林能夠分為哪幾個重要類型?

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

2、中國古典園林的所有發(fā)展歷史分為哪幾個時期?

(1)生成期:(公元前16世紀一一公元2):商、周、秦、漢

(2)轉折期;(公元2——589年);魏、晉、南北朝

(3)全盛期:(公元589年一一960年):隋、唐

(4)成熟時期:(公元960年一一1736年):宋、元、明、清初

(5)成熟后期:(公元1736年一一19):清中葉至清末

3、元、明、清初私家園林上有哪些重要變化?

9上流園林全面“文人化”,文人園林涵蓋了民間造園活動,導致私家園林達成藝術成就

的高峰(代表:江南園林)

9市民園林興盛,反應創(chuàng)作上雅與俗的抗衡和交融

s民間造園活動普及,產生各種地方格調的鄉(xiāng)土園林,導致私園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百花爭

他局面

4、簡述清末皇家園林引進江南造園技藝的重要方式。

(1)引進江南園林的造園手法

(2)再現(xiàn)江南園林的主題

(3)詳細仿建名園

5、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的特點?

■勒諾特爾成功地以園林的形式,體現(xiàn)了皇權至上的主題思想:

■在勒諾特爾式園林的構圖中,建筑府邸總是園林中心,起著統(tǒng)率的作用,i般建在

地形的最高處:

■法國古典主義園林,著重體現(xiàn)的是路易十四統(tǒng)治下嚴謹的社會秩序,是莊嚴典稚的

貴族氣勢,是人定勝天的藝術格調,是完全人工化的特點;

■在使用功效上,法國占典主義園林是作為府邸的“露天客廳”來建造的,園林在整體

上有著平緩而舒展的視覺效果:

■在造園要素的利用方面,勒諾特爾藝術地再現(xiàn)了法國國土經典的領土景觀

■在植物種植方面,法國式園林中廣泛采取地區(qū)豐富的落葉闊葉喬木,具備明顯季相

變化:

■因為地形平坦,布置在府邸近旁的刺繡花壇在園林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全

園構圖的核心;

■在園內道路上,將水池、噴泉、雕塑及小品設計在重要的路邊或交叉口。

6、比較明、清園林的特點?

清代kl林是明代園林的繼承和發(fā)展。

明代園林已經出現(xiàn)私家園林,而清代則是中國私家園林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其手法,其形式,

其大小,其數量,創(chuàng)造了中國園林發(fā)展的頂峰一一明代的重點在大內御苑,清初的重點在離

官御苑。由前者到后者的轉移,闡明了菖廷的園林觀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乂與統(tǒng)治階級的生

活習尚和國家的政治局勢有著直接的關系。

7、以埃斯特莊園和蘭特莊園為例,簡明分析意大利臺地園的布局和空間特色。

16世紀后半葉的意大利莊園多建在郊外的丘陵山坡上,依山就勢辟成若干臺層,形成獨具

特色的臺地園。園林布局嚴潼;有明確的中軸線貫通全園;聯(lián)系各個臺層;使之成為統(tǒng)一

的整體。軸線有時分主次軸線,甚至不一樣軸線呈垂直、平行或反射狀。中軸線上則以水池,

噴泉,雕像以及造型各異的臺階、坡道等加強透視線的效果,景物對稱布置在中軸線兩側。

各臺層上以水體造型與雕塑結合作為局部中心,建筑有時作為全園的主景而置于園地的最高

處。庭院作為建筑的延伸力求在空間上與空內協(xié)調呼應,理水技術發(fā)達形成水風琴、水劇場

等。植物造型復雜。

A,意大利臺地園的平面一般是嚴整對稱的,建筑常位于中軸線上,有時也位于庭園的橫軸

上,或如蘭特莊園那樣,在中軸線的兩側對稱排列。庭園軸線有時只有一條主軸,有時分主、

次軸,甚至尚有幾條軸線或直角相交,或平行,或呈放射狀。臺地園的一般布局為重要建筑

物一般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處,在它的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條中軸線上開辟一層層的臺

地,分別配備???、平臺、花壇、水池、噴泉、雕像。各層臺地之間以蹬道相聯(lián)系。中軸線

兩旁栽植高聳的絲杉、黃楊、石松等樹從作為本生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過度。這是規(guī)整式與風

景式相結合而此前者為主的一個園林形式。

B,臺地園的另外一個特性是理水的手法遠較過去豐富。母,高處匯聚水源作貯水池,然

后順坡勢往下引注成為水瀑,半淌或流水梯,在下層臺地則利用水落差的壓力作出各式噴泉,

最低一層平臺地上又匯聚為水池。另外,常有觀賞流水落差的壓力作出各式噴泉,最低一層

臺地上乂匯聚為水池。常有為觀賞流水聲音而設的裝置.,甚至故意識地利用激水之聲組成音

樂的旋律.

C,裝飾點綴的“園林小品”也極其多樣,那些雕鏤精巧的石欄桿、石壇罐、???、碑銘

以及為數眾多的、以古典神話為題材的大理G雕像,它們自身的光亮晶瑩襯托著暗綠色的樹

叢,與碧水藍天相掩映,產生?個生動而強烈的色彩和質感的對比。

D,意大利臺地園中的植物利用也是適應期避暑功效的。因為意大利地處西歐南部,陽光強

烈,因此,莊園的植物以不一樣深淺的綠色為基調,盡也許防止一切色彩鮮艷的花卉,在視

覺上得到涼爽宜人,寧靜悅目標效果。在乎大利臺地園中,設計者是將植物作為建筑材料來

看待的,它們丈際上替代了磚、石、金屬等,起著墻垣、欄桿的作用。綠叢植壇是臺地園的

產物。柑橘園也是臺地園中常見的局部!

9、中國古典園林特色是什么?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糅

◎3、詩畫的情趣

。4、意境的含蘊

10、簡述宋代名園壽山艮岳的園林布局、格調特點、園林成就及其歷史影響。

。園林布局

9艮岳屬于大內御苑的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建網目標重要是以山水之景而“放懷

適情,游心賞玩”

/東半部以山為主,西半部以水為主,山體從北、東、西三面包圍水體,北面為主

山萬歲山,是先筑土、后加石料堆疊而成的大型土石山。山體輪廓模仿杭州鳳凰

山,主山萬歲山,側山萬松嶺,東南的芙蓉城是山的余脈三山錯落,形成“眾山

拱伏,主山始尊”的氣勢。筑山有主有次。

恪建筑物均為游賞性的,沒有朝會、儀典或居住的建筑

?:?格調特點

i把大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各地的山水風景加以高度概括、提煉、經典化而縮移摹寫

<是一座登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結合的,具備濃郁詩情畫意而較少皇家氣派

的人工山水園

。園林成就

2筑山:摹擬鳳凰山(象征性做法),更重要的在于其獨特構思和精心經營

y置石:大量利用石的單塊“特置”,尤其是太湖石的特置手法,形成源于自然又

高于自然的筑山置石景觀。

i理水:形成完整的水系,幾乎包羅了內陸天體的所有形態(tài),水系參加山系配合形

成山嵌水抱姿態(tài)

i植物配備:方式有孤植、叢植、混交,大量的則是成片栽培;園內按景分區(qū),許

多景區(qū)、景點都是以植物之景為主題

i建筑:布局絕大部分均從造景的需要出發(fā),充足發(fā)揮其“點景”和“觀景”的作

用,就園林總體而言從屬于自然景觀

?:?歷史影響:代表著宋代皇家園林的格調特性和宮廷造園藝術的最高水平

14、簡述秦朝蘭池宮對中國園林發(fā)展的影響及其重要歷史地位。

2引渭水為池,池中堆筑高山,乃是初次見于史載的園林筑山、理水之并舉

-堆筑島山名為蓬萊山以摹擬神仙境界,開啟了西漢宮苑中的求仙活動之先河

9在生成期的園林發(fā)展史中占著重要地位

15、簡述中國古典園林中皇家園林的特點?

3屬于皇帝個人和皇室所私有,以顯示皇權至尊

公在不悖于風景式造景標準的情況下盡也許重視皇家氣派,規(guī)模宏大

9不停向民間汲取藝術養(yǎng)分

3不一樣時期的數量、規(guī)模一定程度上反應朝代盛衰

?瑰晉南北朝以后,皇家園林按其不一樣的使用情況又可分為:大內御苑、行宮御苑、

離宮御苑

(皇家園林的最大特點一一“皇家氣派”1、規(guī)模宏大2、園址選擇自由3、建筑富麗4、濃

重的皇權象征寓意5、全面吸取江南園林的詩情畫意;廣泛引進江南園林的造園技藝;再

現(xiàn)江南園林的主題;仿制復制名園)

16、避暑山莊是康熙年間建造的知名皇家園林之一,請簡述避暑山莊的布局情況?

總體布局:按“前宮后苑”的規(guī)制,宮廷區(qū)設在南面,其后即為廣大的苑林區(qū)。

s宮廷區(qū)包括三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正宮、松鶴齋、東宮。

s廣大的苑林區(qū)包括:湖泊景區(qū)、平原景區(qū)、山岳景區(qū),三者成鼎足而三的布列,園

林區(qū)的總體布局:湖泊景區(qū)具備濃郁的江南情調,平原景區(qū)宛若塞外景觀,山岳景

區(qū)象征北方的名山。

17、簡述中國古典園林中文人園林的特點?

簡遠(景象簡約而意境深遠)

疏朗(園內景物數量不求其多,園林整體性強)

雅致(栽植竹、梅、菊等具備象征的植物:單塊特置園林用石;建筑物多用草堂、

草廬、草亭:景題“詩化”)

天然(力求園林自身與外部自然環(huán)境的契合;園林內部的成景以植物為重要內容)

18、簡單描述南宋時期西湖景區(qū)的格局劃分,并任意寫出“西湖十景”中的5個景點?

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

南屏晚鐘、三潭印月

19、中國古典園林成熟期中的私家園林按照地理位置可分為哪幾類?各自的格調特點是?

按地理位置可分為:江南私家園林、北方私家園林、嶺南私家園林。

。江南私家園林

1、以太湖石和黃石兩大類為主

2、植物講究種植與配備,畫意經營及其色、香、形的象征寓意,重視名木古樹的保護。

3、園林建筑以高度成熟的江南民間鄉(xiāng)土建筑為創(chuàng)作源泉,輕巧、秀麗。

北方私家園林

1、建筑的形象穩(wěn)重、敦實

2、水資源小

3、疊石以北太湖石和青石為主

4、植物相時南方較少

5、園林以凝重、嚴謹格調

?:?嶺南私家園林

1、規(guī)模小,多為宅園,一般為庭園和庭園二組,建筑組合更為密集、緊湊、建筑裝飾、

壁塑、細木雕不大。

2、疊山分為“壁型山“峙型”。

3、水以泉見勝既有具備代表性的四大名園

20、簡述日本枯山水園林的藝術特色及代表作?

特點:(I)往往是一組或若干組石景,白沙或綠苔鋪地,配備少許的喬灌木,另外即別無他

物。人不能進入庭院,只能夠從旁觀賞猶如大型盆景。

(2)以石景為園林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容。

(3)枯山水可賞而不可游,故十分講求不一樣觀賞角度的成景效果:要以有限空間擴

大為無限景深,故很重園外的借景,往往建筑、庭院、借景三者渾然一體。

(4)作為象征式的庭院,植物配備少而精:,尤其講究控制它的體量和姿態(tài)

■代表園林:龍安寺、大德寺、大池寺、東福寺

1、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園林發(fā)展的重要成就。

?與生成期相比,園林規(guī)模由大入小,園林造景由過多的祖異色彩轉化為濃郁的自然氣

氛,創(chuàng)作措施由寫實趨向于寫實與寫意相結合

。由再現(xiàn)自然進而發(fā)展為體現(xiàn)自然,由單純的率仿進而發(fā)展為適本地概括、提煉

?建筑與其他三個造園要素關系較為親密:園林規(guī)劃設計由此前的粗放轉為較細致的、

更自覺的經營,造園活動完全升華到藝術創(chuàng)作的境界

開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觀三類并行發(fā)展的局面和略具雛形的園林體系

?:?“園林”一詞已出現(xiàn)于當初詩文中

2、清朝中葉到末期中國皇家園林的建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獨具壯觀的總體規(guī)劃

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全面引進江南園林的技藝

復雜多樣的象征寓意

3、簡述圓明園的簡史、規(guī)劃布局及其造園成就。

簡史:乾隆園位于暢春園的北面,早先是明代的一座私家園林<清初收歸內務府,康熙四十

八年(1709)賞給皇四子作為賜園。它的規(guī)模比H后的圓明園要小得多,大體在前湖和后湖

?帶。雍正三年(1725)開始擴建,這就是清代的第三座離宮御苑。乾隆在世的時候,對圓

明園曾累續(xù)不停地有新的修建,1744年,乾隆把到這時為止的圓明園取景四十,各賦有詩。

嘉慶、道光、咸豐時代不停修繕增信,終于咸豐九年(1895)落成。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

毀,園中所藏中國歷代寶貴國籍、歷代文物遺址名種金珠寶物皆喪失殆盡。

規(guī)劃布局:乾隆時以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號稱圓明三園,[§]明園位于三園之西,長春園

跟圓明園并列而居其東,圓明園的東南又有一園叫做萬春園或綺春園。

造園成就:(1)選址泉源豐富,地勢開闊,掘地成湖,積土.成山,點石成土,移植珍奇花木鳥

獸,使圓明園成為大型人工山水寫意園林。

(2)以建筑群組成名勝景區(qū),每個景區(qū)都有不一樣的主題,且多以建筑為主題,

包羅萬象,以體現(xiàn)帝王的尊榮富貴。

(3)每一建筑物都叫周臨水,因地造型,“景以境出”,建筑組合波折有致,富

于變化,無一雷同。

(4)集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的園林名勝于一園。

(5)吸取歐洲園林設計藝術,從整體上開始中西園林格調融合的偉大先河,也使

中國園林飲譽世界。

4、清末私家園林的重要特點是什么?

i一直承襲上代的發(fā)展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嶺南三大地方格調鼎峙的局面,江南園

林居于首席地位

/其他地區(qū)的園林受到三大格調的影響,出現(xiàn)各種亞格調

9私園技藝的精確薈萃于宅園,而別堂園卻失去了興旺發(fā)達的勢頭

公文人園林更廣泛地涵蓋私家造園活動,但特點逐漸消融于流俗之中,失卻了思想內涵

3盡管具備高超技巧,但大多不再展現(xiàn)前代那樣的生命力了

5、論述世界園林發(fā)展階段的劃分,以及每個階段的園林特點?

答:世界園林發(fā)展的階段按時間劃分依次為:

(1)原始文明時期的萌芽階段(2分):

這個階段的園林特點是:園林僅僅是萌芽階段,還沒有出現(xiàn)園林只是在房前屋后出現(xiàn)了“果、

木、蔬、圃”的園林萌芽,人與自然之間展現(xiàn)親和的關系。

(2)農業(yè)文明時期的園林階段(2分);

這個階段的園林特點是:絕大數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主流是封閉、內向的:追求美的觀賞和精

神的愉悅,沒有體現(xiàn)社會效益;造園工作由工匠、文人、藝術家來完成。

(3)工業(yè)文明時期的園林階段(2分);

這個階段的園林特點是:園林由私人向公共轉化,范圍也力'大,由封閉向開放轉化:由視覺

效益向社會效益轉化,目標是改進人居環(huán)境,由當代職業(yè)造園師主持園林的規(guī)劃設計工作。

(4)當代文明時期的園林階段(2分);

這個階段的園林特點是:園林領域大大擴展,成為生態(tài)中的?個重要組成部分,以改進城市

環(huán)境質量、創(chuàng)造合理的城市生活環(huán)境為重要目標。園林學成為包括多個學科的綜合學科(2

分)。

6、論述唐代文人園林特點?

(1)、背景(1分):唐代,山水文學興旺發(fā)達。文人常常寫山水詩文,對山水風景的鑒

賞具備一定能力水平。這些文人處在政治斗爭的旋渦中,心理憔悴。他們都希望在園林的林

泉丘壑中謀求精神的撫慰寄托(1分)。

(2)、社會風氣(I分)在這種風氣下,文人官僚的士流園林所具備的清新雅致格調,得

到提升和升華。這種園林更便!重于賞心悅目(1分)。

(3)、園林外在體現(xiàn)(I分)體現(xiàn)為與環(huán)境的契合,順應自然之勢。并力求簡單。如組成

要素多用茅草屋頂的建筑、起伏的地形、置石以及模擬自然狀態(tài)的理水等(1分)。

7、試論述中國白典園林發(fā)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朝代及各個時期的特性?

(1)生成期:(公元前16世紀一一公元2):商、周、秦、漢一一宮廷園林規(guī)模宏大、氣魄

宏偉

(2)轉折期:(公元2——589年):魏、晉、南北朝一一造園活動從生成到興盛,初步確定

了園林美學思想,奠定了中國自然式園林格調的基礎。

(3)全盛期:(公元589年一一960年):隋、唐

(4)成熟時期:(公元960年一一1736年):宋、元、明、清初一一園林在日益縮小的精巧

境界中實現(xiàn)著從總體到細節(jié)的自我完善,園林由盛年期升華為富于創(chuàng)造進取精神的完

全成熟的境地。

(5)成熟后期:(公元1736年——19):清中葉至清末

8、談談頤和園的簡史、布局和格調特點

簡史;乾?。?750年),開始興建,翌年取名清清園,翁山更名為萬壽山,西湖更名昆明湖,

1860年遭英法聯(lián)軍的焚毀,”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補,更名頤和園。19,遭遭

八國聯(lián)軍的破壞。19再次恢復。

布局:全園分為宮區(qū),萬壽山的前山部分,后湖及萬壽山的后山部分(諧趣園)南湖及西湖

部分。

格調特點:(1)佛香閣為全國的構圖中心,有明顯的中軸線

(2)長廊連接全園各景點,隔景串景,移步換景

(3)采取姿態(tài)各異的橋梁,分割水面,并利用水而高差使水面既分割又聯(lián)系,有

動有靜,增加了水面空間的層次感和深淵感。

(4)借景巧妙、發(fā)達,從水面的堤橋島及游動的船可觀萬壽山的各景點,從萬壽

山及長廊各眺望點可觀西山諸峰風光。

9.中國古典園林演進脈絡重要體現(xiàn)方面

從公元前II世紀到公元19世紀,中國古典園林演進脈絡重要為如下五個方面:

1、園林的規(guī)模,由大而小。

2、園林的景觀由單純的粗放宏觀逐漸發(fā)展成為以精巧的微觀為主。

3、園林創(chuàng)作的措施由單純的寫實,逐漸過渡到寫實與寫意相結合,最后轉化為以寫意為主。

4、園林的范山模水,早期為單純地再現(xiàn)大自然山水風景,兩晉南北朝至宋代則是通過直觀

的方式而“體現(xiàn)”大自然山水風景。

5、園林的人工要素與自然諸要素的關系,早期園林的建筑物是簡單的散置在山水環(huán)境之中,

兩晉南北朝到清初則自覺地把建筑布局與山水環(huán)境的經營聯(lián)系起來,以求得二者融糅諧調的

造景效果,但建筑物仍然是處在一個完整的山水環(huán)境之中,造園的自然要素一直占據著主導

的地位

10.生成期的園林特性:

一、尚不具備中國古典園林的所有類型,造園主流是皇家園林,

二、園林功效由早先的狩獵,通神,求仙逐漸轉化為游憩、觀賞為主,園林總體規(guī)劃粗放。

三、三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