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多校2025-2026學(xué)年高三二模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1頁
河南省多校2025-2026學(xué)年高三二模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2頁
河南省多校2025-2026學(xué)年高三二模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3頁
河南省多校2025-2026學(xué)年高三二模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4頁
河南省多校2025-2026學(xué)年高三二模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6年度上學(xué)期河南省高三年級第二次聯(lián)考語文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高考全部內(nèi)容。一、閱讀(72分)(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古樂府《江南》是現(xiàn)存較早的樂府歌辭之一,也是詩題中出現(xiàn)“江南”的最早文學(xué)作品。在討論古樂府《江南》涉及的地域時,人們常按照當下對“江南”的理解,將之定位于長江下游的吳地。然而,近來學(xué)界對“江南”概念的研究表明,先秦兩漢時期“江南”一詞多指長江中游洞庭湖南北的楚地,吳地則多被稱為“江東”。這引導(dǎo)我們進一步思考:古樂府《江南》的來源地,以及古辭中的“江南”究竟是洞庭湖南北的楚地,還是太湖流域的吳地?不少樂府研究者已經(jīng)注意到這一點,在談?wù)摴艠犯督稀窌r謹慎地將之稱為“吳楚”的民歌,但是此曲究竟產(chǎn)于吳,還是產(chǎn)于楚,還需要進一步考察。要搞清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古樂府《江南》的演唱方式?!端螘分尽吩诮榻B漢代相和歌時講到了《江南》古辭(古樂府《江南》),可知古樂府《江南》是漢代相和歌中的一曲。古樂府《江南》后四句“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學(xué)者多據(jù)此判定其采用了一人唱、多人和的演唱方式。這種演唱方式具有明顯的楚地歌謠特征。再來看押韻方式。黃節(jié)先生在《漢魏樂府風箋》中認為古樂府《江南》后四句中“西”與“北”隔句押韻,并以楚辭《大招》中“魂乎歸來!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只”同用“西”“北”押韻為例。黃節(jié)先生的論證,表明古樂府《江南》后四句的押韻方式和韻部均與《大招》相同。此外,古樂府《江南》從東西南北四方描寫游魚的手法,與楚辭《大招》從四方展開敘事的寫法,也是非常相似的;《招魂》末尾的“魂兮歸來哀江南”,更是“江南”第一次出現(xiàn)在韻文中的例子。因此,無論是從演唱方式來看,還是從押韻與敘事手法來看,古樂府《江南》都顯示出了與楚地民歌較強的親緣性。古樂府《江南》首句即“江南可采蓮”,可見“采蓮”是人們觀念中“江南”的一項標志性活動。那么早期人們的觀念中“采蓮”活動的主要地域是哪里呢?《爾雅·釋草》云:“荷,芙渠?!淙A,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可知蓮與菡萏、藕等一樣,都是荷(芙蓉)這種植物的一部分。在先秦兩漢,出現(xiàn)這類意象最多的作品,無疑就是楚辭?!峨x騷》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湘君》有“搴芙蓉兮木末”,《招魂》有“芙蓉始發(fā),雜芰荷些”等,都是楚辭“香草”意象的組成部分。在漢代,荷花也被認為是楚地的特產(chǎn)植物,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楚客子虛描述云夢澤的風物,就特別提到“蓮藕觚蘆……外發(fā)芙蓉菱華”。相反,在秦漢文獻中,幾乎難以找到將蓮或荷花視為吳地特產(chǎn)的例子。東晉之后流行的吳歌之中,也有不少與“蓮”相關(guān)的作品,但用法與古樂府《江南》有很大區(qū)別。王運熙先生曾經(jīng)指出“諧音雙關(guān)語,委實是吳地歌謠的最大特色”。吳聲歌曲中使用“蓮”意象時,絕大部分都使用了“蓮”“憐”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隱喻男女愛憐之情,如《子夜歌》中“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子夜夏歌》中“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讀曲歌》中“湖燥芙蓉萎,蓮汝藕欲死”。而古樂府《江南》中出現(xiàn)“蓮”的句子中,不論“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還是“魚戲蓮葉”,將“蓮”改為“憐”,都不能顯示出與愛情相關(guān)的諧音雙關(guān)。也許正是因此,古樂府《江南》中“采蓮”和“蓮葉”等詞語,在唐前吳聲歌曲中也未曾出現(xiàn)過。由此可知,吳聲歌曲中主要將“蓮”用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中,與古樂府《江南》中“蓮”的用法是完全不同的。至此,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從文學(xué)中“蓮”意象的分布,古樂府《江南》的演唱方式、意象呈現(xiàn)手法,以及漢魏六朝文人對古樂府《江南》地域背景的認識來看,古樂府《江南》涉及的地域都應(yīng)該是楚地而非吳地。不過在六朝時,政治重心轉(zhuǎn)移到建康,文人開始向吳地聚集,蓮花的種植和關(guān)于蓮花的寫作也涉及吳地之蓮,文人不斷引用和書寫“江南采蓮”的意象。在南北割據(jù)局勢下人們開始頻繁用“江南”一詞代指整個南朝,使得吳地也成為文學(xué)中“江南采蓮”的發(fā)生區(qū)域。唐代以后,“采蓮”的地點開始變得吳楚不分,如唐代陸龜蒙所作《江南曲》中既有“魚戲蓮葉南……影亂吳娃楫”,又有“魚戲蓮葉北……稍背鄂君船”,囊括吳楚兩地。王昌齡《采蓮曲》中“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的描寫,更將吳、越、楚的采蓮女放在同一個畫面中。更多的詩人,開始將采蓮的背景完全放在了唐代經(jīng)濟日漸繁榮的吳地甚至越地,李白《采蓮曲》中“若耶溪傍采蓮女”的形象,又衍生出西施采蓮的傳說,進一步將“江南采蓮”的背景向東轉(zhuǎn)移,構(gòu)成了我們當下認為“江南采蓮”為吳地或越地風俗的印象。(摘編自徐儷成《楚歌還是吳歌——樂府古辭〈江南〉的地域考察》)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有人依據(jù)《宋書·樂志》將古樂府《江南》歸類為漢代相和歌,這種做法忽略了其重章疊句演唱方式所體現(xiàn)的楚地歌謠特征。B.古樂府《江南》從“四方”描寫游魚的手法,與楚辭《大招》從“四方”展開敘事的寫法高度相似,印證了其與楚地民歌的親緣關(guān)系。C.部分研究者認為古樂府《江南》屬于吳地民歌,因為吳聲歌曲中“蓮”“憐”使用了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隱喻了男女愛憐之情。D.唐代的一些詩人開始將“江南采蓮”的背景完全置于經(jīng)濟日漸繁榮的吳地甚至越地,主要源于李白《采蓮曲》中的有關(guān)描寫。2.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春風又綠江南岸”“正是江南好風景”“人人盡說江南好”中的“江南”,具體所指存在差異。B.第二段中的“這種演唱方式具有明顯的楚地歌謠特征”是一個過渡句,承上啟下,既總結(jié)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的論述。C.黃節(jié)先生以楚辭《大招》中“西”“北”押韻為例論述古樂府《江南》的押韻,這為古樂府《江南》與楚地民歌的親緣性提供了證據(jù)。D.《子夜夏歌》中“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以“蓮”諧“憐”,體現(xiàn)了吳聲歌曲諧音雙關(guān)的特點,不同于古樂府《江南》中“蓮”的用法。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在下面文段的橫線處補寫出恰當?shù)恼Z句,每處不超過15個字。事實上,中國古代蓮花的產(chǎn)地很廣,除了少數(shù)高寒地區(qū),各地都有分布。但在古詩文作品中,“蓮”這一意象_____,正是繼承了古樂府《江南》文化基因的結(jié)果。隨著吳地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提高,文人集中的地域與“江南”所指的地域同時東移,“江南采蓮”的地域也經(jīng)歷了______。在這一變遷過程中,“江南采蓮”的意象_____,這些引用和書寫會沾染上新的時代特色與地域特色,“江南采蓮”從水鄉(xiāng)乘舟勞動嬉戲的歡樂場景,發(fā)展成為一個擁有豐富內(nèi)涵的文化符號。4.原文圍繞古樂府《江南》涉及的“江南”地域歸屬問題一步步展開論證,請簡要概括其論述思路。5.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分析《涉江采芙蓉》中“芙蓉”這個意象蘊含的地域文化背景。(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少年飄泊者[注]蔣光慈滿天的烏云密布著,光明的太陽不知被遮蔽在什么地方。秋風在江邊上吹,似覺更要寒些,一陣一陣地吹到飄泊人的身上,如同故意欺侮衣薄也似的。風聲,波浪聲,加著輪船不時放出的汽笛聲,及如螞蟻一般的搬運夫的哼唷聲,湊成悲壯而沉痛的音樂;倘若你是被欺侮者,倘若你是滿腔悲憤者,你一定又要將你的哭聲滲入這種音樂了。這時有一個少年,手里提著一個小包袱,倚著躉船的欄桿,向那水天連接的遠處悵望。那遠處并不是他家鄉(xiāng)的所在地,他久已失去了家鄉(xiāng)的方向;那遠處也不是他所要去的地方,那云霧迷漫中的遠處,只是他前程生活的象征——誰能說那遠處是些什么?誰能說他前程的生活是怎樣呢?這個少年是誰?這就是被陶永清辭退的我!當陶永清將我辭退時,我連一句哀求話也沒說,心中倒覺很暢快也似的,私自慶幸自己脫離了牢籠。可是將包袱拿在手里,出了陶永清的店門之后,我不知道向哪一方向走好。漫無目的地走向招商輪船碼頭來;兀自一個人倚著躉船的欄桿癡望,但是望什么呢?我自己也說不出來。維嘉先生!此時的我真是如失巢的小鳥一樣,心中有說不盡的悲哀??!表叔給我找了一個當茶房的差事,我本不愿意當茶房,但是,事到窮途,無路可走,也由不得我愿意不愿意了。維嘉先生!倘若你住過旅館,你就知道當茶房就是當仆人!只要客人喊一聲“茶房”,茶房就要恭恭敬敬地來到,小聲低語地問大人老爺或先生有什么吩咐。我做了兩個月的茶房,想起來,真是羞辱得了不得!無論如何,我不愿意再當茶房了!還是去討飯好!還是餓死也不要緊……我汪中雖窮,但我還有骨頭,我還有人格,哪能長此做這種羞辱的事情!不干了!不干了!決意不干了!恰好這時期英國在漢城的T紗廠招工,我于是就應(yīng)招而為紗廠的工人了。維嘉先生!你莫要以為我是一個知識階級,是一個文弱的書生!不,我久已是一個工人了。維嘉先生!可惜你我現(xiàn)在不是對面談話,不然,你倒可以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衣服,看看我的態(tài)度,像一個工人還是像一個知識階級中的人。我的一切,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工人的樣兒……T紗廠是英國人辦的,資本家而又兼著民族壓迫者的角色,其虐待我們中國工人之厲害,不言可知。我現(xiàn)在不愿意將洋資本家虐待工人的情形一一地告訴你,因為這非一兩言所能盡;并且我的這一封信太長了,若多說,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所以我就把我當工人時代的生活簡略了。喂!說起來去年江岸的事情,我到如今心猶發(fā)痛!當吳大軍閥掌權(quán)的時候,維嘉先生,你當然記得:他屠殺了多少無罪無辜的工人?。‰U矣哉,我?guī)缀跻舶衙土?!本來我們工人的性命比起大人老爺先生的,當然要卑賤得多;但是,我們工人始終是屬于人類罷,難道我們工人就可以隨便亂殺得么?唉!還有什么理講……從那一年殘殺的事起后,我感覺得工人的生存權(quán)是沒有保障的,說不定什么時候,要如雞鴨牛豕一般地受宰割。當時京漢全路的工人,因受軍閥官僚的壓迫,大罷工起來了。罷工期間,鐵路工會的事務(wù)很忙,我因一位朋友的介紹,充當工會里的一個跑腿——送送信,辦辦雜務(wù)。我很高興,一方面飯碗問題解決了,勝于那在旅館里當茶房十倍;一方面同一些熱心的工友們共事,大家都是赤裸裸的,沒有什么權(quán)利的爭奪,雖然事務(wù)忙些,但總覺得精神不受痛苦。不過我現(xiàn)在還有歉于心的,就是當時因為我的職務(wù)不重要,軍閥沒有把我槍斃,而活活地看著許多工友們殉難!想起他們殉難的情形,維嘉先生,我又不禁悲憤而戰(zhàn)栗了!我還記得罷工第三日,在江岸舉行慰問大會,我那時是布置會場的一個人。首由京漢鐵路總工會會長報告并將此次大罷工的意義和希望述說一番。相繼演說的有數(shù)十人,有痛哭者,有忿詈者,其激昂悲壯的態(tài)度,實可動天地而泣鬼神。維嘉先生!倘若你在場時,就使你不憎惡軍閥,但至此時恐怕也要向被壓迫的工人灑一掬同情之淚了。最后總工會秘書李振英的一篇演說,還鼓蕩在我的耳膜里:“親愛的同志們!我們此次的大罷工,為我國勞動階級命運之一大關(guān)鍵。我們不是爭工資爭時間,我們是爭自由爭人權(quán)!倘若我們再不起來奮斗,再不起來反抗,則我們將永遠受不著人的待遇。我們是自由和中國人民利益的保護者,但是,我們連點兒集會的自由都沒有……麻木不仁的社會早就需要我們的赤血來濡染了!工友們!在打倒軍閥的火線上,我們應(yīng)該去做勇敢的先鋒隊。只有前進啊!勿退卻??!”但又誰知道督軍代表與洋資本家正在租界大開會議,準備空前大屠殺!二月七日,總工會代表正欲赴會談判,時近五點多鐘,中途忽聞槍聲大作,于是江岸流血的慘劇開幕了!可憐數(shù)百工友此時正在會所門口等候消息,躲避不及;又都赤手空拳,無從抵御!于是被亂槍和馬刀擊死者有三四十人,殘傷者二百余人。嗚呼,慘矣!我聞著槍聲,本欲躲避,不料未及躲避,就被捉住了。被捉的工友有六十人。我們大家都被縛在電桿上,忍受一些狼心狗肺的兵士們的毒打——我身上有幾處的傷痕至今還在!我因為受繩索的捆綁,滿身痛得不堪言狀,又加著又氣又恨,神經(jīng)已弄到毫無知覺的地步。牢獄中的光陰,真是容易過去。我初進牢獄的時候,腳鐐,手銬,臭蟲,虱子,污穢的空氣,禁卒的打罵……一切行動的不自由,真是難受極了!可是慢慢地慢慢地也就成為習(xí)慣了,不覺著有什么大的苦楚。(有刪改)[注]小說寫于1925年,這是一部講述年輕人在黑暗中奮起抗爭的小說。小說采用書信體格式,節(jié)選部分為“少年飄泊者”汪中寫給舊識作家“維嘉”的部分書信。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第二段的“遠處”,不僅實指眼中的景象,更是虛指心中的歸處,象征著一種渺茫、虛幻的未來前途。B.當“我”被辭退時,“我”沒有哀求,而是感到暢快和慶幸,表明“我”已決心告別過去,這是“我”參加罷工的思想基礎(chǔ)。C.“我”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之所以加入工人行列,是因為“我”已經(jīng)認識到只有工人階級才能改變受壓迫的命運。D.小說最后一段寫“我”在牢獄中光陰,“成為習(xí)慣”,不覺苦楚,表明“我”的思想逐漸覺醒,意志也越來越堅定。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第一段描寫了烏云、太陽、江風和汽笛聲等,烘托出了“我”內(nèi)心強烈的悲憤和沉痛之情。B.“我”認為當茶房是件羞辱的事情,并運用反復(fù)修辭,連用三個“不干了”,表達了“我”決絕的態(tài)度。C.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書信體敘述,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便于直接抒發(fā)主人公汪中的內(nèi)心情感與思想變化。D.在敘述江岸慘案時,小說詳細地描繪了慰問大會上慷慨激昂的場面,正面展現(xiàn)了工人運動的組織嚴密和策略得當。8.作為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xué)先驅(qū),《少年飄泊者》的“革命性”體現(xiàn)在哪里?9.小說中,“我”隨著身份的不斷變化,思想認識也在發(fā)生變化,請加以分析。(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唐開元中,泰階平,四海無事。玄宗在位歲久,倦于旰食宵衣,政無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聲色自娛。明年,冊為貴妃①,半后服用。叔父昆弟皆列在清貴,爵為通侯,姊妹封國夫人,富埒主室。天寶末,兄國忠盜丞相位,愚弄國柄。及安祿山引兵向闕,以討楊氏為辭。潼關(guān)不守,翠華南幸。出咸陽道,次馬嵬,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國忠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問之,當時敢言者,請以貴妃塞天下之怒。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而去之。倉皇展轉(zhuǎn),竟就絕于尺組之下。既而玄宗狩成都,肅宗禪靈武。(選自《太平廣記》,有刪改)材料二:上御勤政樓,下制,云欲親征,聞?wù)呓阅?。是日,上移仗北?nèi)②。乙未,黎明,上獨與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妃、主、皇孫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上遣宦者王洛卿前行,告諭郡縣置頓。食時,至咸陽望賢宮③,洛卿與縣令俱逃,中使征召,吏民莫有應(yīng)者。有老父郭從謹進言曰:“祿山包藏禍心,固非一日;亦有詣闕告其謀者,陛下往往誅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④。是以先王務(wù)延訪忠良以廣聰明,蓋為此也?!鄙显唬骸按穗拗幻?,悔無所及?!北辏榴R嵬驛,將士饑疲,皆憤怒。陳玄禮以禍由楊國忠,欲誅之,因東官宦者李輔國以告太子,太子未決。會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⑤國忠馬,訴以無食,國忠未及對,軍士呼曰:“國忠與胡虜謀反!”或射之,中鞍。國忠走至西門內(nèi),軍士追殺之,屠割支體,以槍揭其首于驛門外,并殺其子戶部侍郎暄及韓國、秦國夫人。軍士圍驛,上聞喧嘩,問外何事,左右以國忠反對。上杖屨出驛門,慰勞軍士,令收隊,軍士不應(yīng)。上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鄙显唬骸半蕻斪蕴幹??!比腴T,倚杖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錄韋諤前言曰:“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⑥,愿陛下速決!”因叩頭流血。上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愿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于佛堂,縊殺之。輿尸置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玄禮等乃免胄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令曉諭軍士。(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有刪改)【注】①冊為貴妃:楊玉環(huán)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②移仗北內(nèi):移住到北內(nèi),有人認為是太極宮北部的宮苑。③咸陽望賢宮:行宮,距長安四十里。④播越:出逃,流亡。⑤遮:攔住。⑥晷刻:片刻,頃刻。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玄禮等A乃免胄B釋甲C頓首D請罪E上F慰勞之G令H曉諭軍士。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次,止,停留,與《蘭亭集序》“列坐其次”中的“次”意義相同。B.乙未,這里是干支紀日,其前一天為甲午日,其后一天為丙申日。C.詣,到……去,與《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中的“詣”意義不同。D.應(yīng),音yìng,響應(yīng),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中“應(yīng)”讀音、意義均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玄宗冊封楊玉環(huán)為貴妃,還給予貴妃的叔父兄弟恩寵。天寶末年,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竊據(jù)了丞相之位,安祿山反叛就是以討伐楊氏為借口的。B.唐玄宗下制書說要親征,聽到的人不相信。乙未日,天剛發(fā)亮,唐玄宗與貴妃姊妹、楊國忠、陳玄禮等人出逃,棄子孫和其他的妃嬪于不顧。C.唐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前行,告知郡縣準備安頓皇上一行,但后來王洛卿和縣令都逃走了。老人郭從謹向唐玄宗進言,唐玄宗說自己后悔也來不及了。D.唐玄宗一行到馬嵬驛,將士又累又餓,都很憤怒。后來楊國忠被殺,其首級被掛在驛門外;貴妃也被縊死,其尸體被放在驛庭讓陳玄禮等人觀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而去之。(2)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14.有史學(xué)家認為“安史之亂”的發(fā)生與唐玄宗有很大關(guān)系,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這種看法的依據(jù)。(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重至衡陽傷柳儀曹并引劉禹錫元和乙未歲,與故人柳子厚臨湘水為別,柳浮舟適柳州,余登陸赴連州。后五年,余從故道出桂嶺,至前別處,而君沒于南中,因賦詩以投吊。憶昨與故人,湘江岸頭別。我馬映林嘶,君帆轉(zhuǎn)山滅。馬嘶循古道,帆滅如流電。千里江蘺春,故人今不見。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中“憶”字串起了眼前與昨天,詩人想起了五年前那湘江分別的一幕,有恍如昨昔之感。B.“君帆轉(zhuǎn)山滅”描寫目送朋友的情景,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C.頸聯(lián)中“馬嘶”“古道”“帆滅”意象都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流電”實指柳宗元的死太突然了。D.全詩意旨悲慘,音節(jié)短促,敘述平實,語淡情深,二人友情至深,這篇吊喪之作尤為真摯深切。16.這首詩是怎樣表達“傷”之情的?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同學(xué)們做文言文閱讀題時遇到了文字理解上的障礙,語文老師引用《荀子·勸學(xué)》中的“________,________”兩句,告訴同學(xué)們要向“君子”學(xué)習(xí),善于借助工具書等外物。(2)小美發(fā)現(xiàn)屈原喜歡用美人、香草來打比方,想探究原因,她從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中去尋找答案,她找到了“________,________”兩句。(3)與下圖內(nèi)容相契合的古詩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鏡框,節(jié)令變換著鏡框里的風景。冬意最濃的那些天,屋里的熱氣和窗外的陽光一起努力,將凍結(jié)在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總是先從中間化開,向四邊蔓延。①透過這美妙的冰凍,我發(fā)現(xiàn)嚴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窗外的小樹林何曾這般明澈?②我想:脫去了葉子的小樹林,才會如此明澈,經(jīng)歷了人間悲歡的人,才會如此通透。明澈與通透成就了安寧。安寧不是安寐,而是一種博大而豐實的自享,世上唯有創(chuàng)造者擁有的自享才是真正的幸福。③朋友送來一盆“香棒”(香蒡,又名滴水蓮、滴水觀音、佛手蓮花),放在我的窗臺上說:“看吧,多漂亮的大葉子!”這葉子像一只只大手,伸出來,叫人欣賞。逆光中,葉子舒展著瀟灑的線條。一種奇特的感覺出現(xiàn)了!嚴寒占據(jù)著窗外,④豐腴的春天卻在我的書房里怡然自得。自從有了這盆“香棒”,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書房竟有如此燦爛的陽光。夏天里,陽光的雙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臺上,現(xiàn)在卻(▲),直射在我北面的墻壁上。陽光照進“香棒”的每一片葉梗和葉子,把它們變得像碧玉一樣純凈但透亮,我仿佛看見綠色的汁液在葉子里流動。植物的血液是碧綠的,心靈的血液是透明的,而世界的純潔來自心靈的透明。但是為什么總有人說自己純潔,卻以為世界一片混沌呢?18.請仿照“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鏡框,節(jié)令變換著鏡框里的風景”這種比喻的形式,另選本體和喻體,寫一個句子。要求比喻貼切,語意完整,表達流暢。19.文中加點的部分如果改成:“這是很漂亮的大葉子?!迸c原句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20.下列關(guān)于文中畫橫線句子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①句的“冰凍”一詞使用錯誤,應(yīng)改為“冰洞”。B.第②句,如將第二個逗號改為分號,表達的層次就更清晰。C.第③句括號里的內(nèi)容不能刪去,刪去會嚴重影響文意表達。D.第④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表達更加生動。21.下列填入文中第三段括號內(nèi)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無所不至 B.急不可耐 C.無孔不入 D.長驅(qū)直入22.文中第三段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三、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盎ㄍ蕷埣t青杏小”,花兒凋零,本來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是青杏已經(jīng)長出來了,讓人有了新的希望?!爸ι狭d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敝︻^柳絮快要被吹沒了,春天行將結(jié)束,但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這樣的生命哲學(xué),讓蘇軾熬過了人生的起落無常。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在下面文段的橫線處補寫出恰當?shù)恼Z句,每處不超過15個字。事實上,中國古代蓮花的產(chǎn)地很廣,除了少數(shù)高寒地區(qū),各地都有分布。但在古詩文作品中,“蓮”這一意象_____,正是繼承了古樂府《江南》文化基因的結(jié)果。隨著吳地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提高,文人集中的地域與“江南”所指的地域同時東移,“江南采蓮”的地域也經(jīng)歷了______。在這一變遷過程中,“江南采蓮”的意象_____,這些引用和書寫會沾染上新的時代特色與地域特色,“江南采蓮”從水鄉(xiāng)乘舟勞動嬉戲的歡樂場景,發(fā)展成為一個擁有豐富內(nèi)涵的文化符號。4.原文圍繞古樂府《江南》涉及的“江南”地域歸屬問題一步步展開論證,請簡要概括其論述思路。5.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分析《涉江采芙蓉》中“芙蓉”這個意象蘊含的地域文化背景?!敬鸢浮?.B2.B3.①.多與“江南”相關(guān)②.由楚地到吳地的變遷③.被文人不斷引用和書寫4.①文章先指出人們常將古樂府《江南》涉及的“江南”歸為吳地的誤區(qū),借“江南”地域概念的學(xué)術(shù)新見引出核心問題。②接著從演唱方式、押韻與敘事手法三個方面論證古樂府《江南》的楚地歌謠特征,并通過“蓮”的意象在楚地、吳地歌曲歌謠中的不同用法進行對比分析。③最后得出古樂府《江南》涉及的地域?qū)俪氐慕Y(jié)論,并闡釋后世文學(xué)中“江南”地域概念東移的歷程和原因。5.①《涉江采芙蓉》中“芙蓉”這個意象蘊含的地域文化背景應(yīng)在楚地。②文學(xué)傳統(tǒng)上,楚辭及漢賦均將芙蓉視為楚地特產(chǎn),此詩將“芙蓉”作為“香草”意象組成部分,延續(xù)了楚辭的傳統(tǒng)。③意象差異上,吳地歌謠中“蓮”多借“蓮”“憐”諧音雙關(guān)表達愛情,而《涉江采芙蓉》中以芙蓉寄寓羈旅懷鄉(xiāng)之情,未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④時代背景上,《涉江采芙蓉》反映的是東漢的社會現(xiàn)實,而東漢時“江南”仍指楚地(長江中游),吳地的“蓮”文化尚未興起。【解析】【導(dǎo)語】這篇學(xué)術(shù)論文聚焦古樂府《江南》的地域歸屬問題,通過多重證據(jù)鏈展開嚴謹考證。文章以“江南”概念的歷史演變?yōu)榍腥朦c,從演唱方式、押韻特征、意象源流三個維度論證其楚地屬性,并梳理六朝至唐的文學(xué)接受史,揭示地域文化符號的建構(gòu)過程。論證層次分明,考據(jù)扎實,體現(xiàn)了文學(xué)地理學(xué)的研究方法。【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這種做法忽略了其重章疊句演唱方式所體現(xiàn)的楚地歌謠特征”錯,根據(jù)原文“《宋書·樂志》……可知古樂府《江南》是漢代相和歌中的一曲……學(xué)者多據(jù)此判定其采用了一人唱、多人和的演唱方式。這種演唱方式具有明顯的楚地歌謠特征”可知,原文僅表明《江南》是漢代相和歌且有楚地歌謠演唱特征,并未提及依據(jù)《宋書?樂志》歸類為漢代相和歌的做法“忽略”了楚地特征。C.“認為古樂府《江南》屬于吳地民歌,因為吳聲歌曲中‘蓮’‘憐’使用了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錯。根據(jù)原文“王運熙先生曾經(jīng)指出‘諧音雙關(guān)語,委實是吳地歌謠的最大特色’。吳聲歌曲中使用‘蓮’意象時,絕大部分都使用了‘蓮’‘憐’雙關(guān)的修辭手法,隱喻男女愛憐之情”可知,原文未提及部分研究者因吳聲歌曲“蓮”的雙關(guān)用法就認為《江南》屬吳地民歌,二者無因果關(guān)聯(lián)。D.“主要源于李白《采蓮曲》中的有關(guān)描寫”錯。根據(jù)原文“李白《采蓮曲》中‘若耶溪傍采蓮女’的形象,又衍生出西施采蓮的傳說,進一步將‘江南采蓮’的背景向東轉(zhuǎn)移”可知,“李白《采蓮曲》中的有關(guān)描寫”是“唐代的一些詩人開始將‘江南采蓮’的背景完全置于經(jīng)濟日漸繁榮的吳地甚至越地”的表現(xiàn),而不是原因。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B.“承上啟下,既總結(jié)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的論述”錯?!斑@種演唱方式具有明顯的楚地歌謠特征”僅總結(jié)上文,沒有引出下文的論述,僅能“承上”,不能“啟下”。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整合原文內(nèi)容和情境補寫的能力。①根據(jù)原文“古樂府《江南》首句即‘江南可采蓮’,可見‘采蓮’是人們觀念中‘江南’的一項標志性活動”可知,“蓮”與“江南”緊密關(guān)聯(lián),后文又提到六朝至唐代文人不斷引用和書寫“江南采蓮”的意象,延續(xù)了這一關(guān)聯(lián),可知,古詩文中“蓮”的意象常和“江南”綁定,故補寫“多與‘江南’相關(guān)”。②原文明確指出,古樂府《江南》涉及的地域是“楚地而非吳地”;六朝后“吳地也成為文學(xué)中‘江南采蓮’的發(fā)生區(qū)域”,唐代更多詩人將采蓮背景放在“吳地甚至越地”。可見“江南采蓮”的地域從楚地逐步轉(zhuǎn)移到吳地,補寫“由楚地到吳地的變遷”。③原文提到六朝時“文人不斷引用和書寫‘江南采蓮’的意象”,且正是這種持續(xù)的引用與書寫,讓“江南采蓮”沾染新的時代特色與地域特色,最終發(fā)展為文化符號。橫線后“這些引用和書寫”也指代該句內(nèi)容,故補寫“被文人不斷引用和書寫”。【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的論述思路的能力。①提出問題:文章先指出“人們常按照當下對‘江南’的理解,將之定位于長江下游的吳地”的誤區(qū),再借“先秦兩漢時期‘江南’一詞多指長江中游洞庭湖南北的楚地”的學(xué)術(shù)新見,引出核心問題——古樂府《江南》的“江南”是楚地還是吳地。②論證分析:二到五段從三方面論證:演唱方式,其“重章疊句”“一人唱、多人和”“具有明顯的楚地歌謠特征”;押韻與敘事,后四句押韻、四方敘事手法與楚辭《大招》相同;“蓮”意象,楚地文獻多提蓮,吳地歌謠“蓮”多諧音雙關(guān),與古樂府《江南》“蓮”用法不同。③得出結(jié)論與延伸:最后一段得出“古樂府《江南》涉及的地域都應(yīng)該是楚地”的結(jié)論,再闡釋六朝后因政治、文人聚集等,“江南”概念東移,唐代后“采蓮”背景吳楚不分的歷程?!?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和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地域歸屬:“芙蓉”地域文化背景在楚地。原文提“先秦兩漢時期‘江南’多指長江中游洞庭湖南北的楚地”,《涉江采芙蓉》反映東漢現(xiàn)實,此時“江南”仍指楚地,吳地“蓮”文化未興起。②文學(xué)傳統(tǒng):延續(xù)楚地“香草”傳統(tǒng)。原文指出楚辭(如《湘君》“搴芙蓉兮木末”)、漢賦《子虛賦》均將芙蓉視為楚地風物,此詩“芙蓉”屬楚地“香草”意象范疇。③意象差異:未用吳地雙關(guān)修辭。原文說吳地歌謠“蓮”多“蓮”“憐”雙關(guān)表愛情(如《子夜歌》),此詩以芙蓉寄羈旅懷鄉(xiāng)之情,無此雙關(guān),與楚地用法一致。④時代背景:符合東漢“江南”地域認知。原文明確秦漢時吳地少見“蓮”為特產(chǎn)的記載,東漢“江南”概念未東移,“芙蓉”自然關(guān)聯(lián)楚地而非吳地。(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少年飄泊者[注]蔣光慈滿天的烏云密布著,光明的太陽不知被遮蔽在什么地方。秋風在江邊上吹,似覺更要寒些,一陣一陣地吹到飄泊人的身上,如同故意欺侮衣薄也似的。風聲,波浪聲,加著輪船不時放出的汽笛聲,及如螞蟻一般的搬運夫的哼唷聲,湊成悲壯而沉痛的音樂;倘若你是被欺侮者,倘若你是滿腔悲憤者,你一定又要將你的哭聲滲入這種音樂了。這時有一個少年,手里提著一個小包袱,倚著躉船的欄桿,向那水天連接的遠處悵望。那遠處并不是他家鄉(xiāng)的所在地,他久已失去了家鄉(xiāng)的方向;那遠處也不是他所要去的地方,那云霧迷漫中的遠處,只是他前程生活的象征——誰能說那遠處是些什么?誰能說他前程的生活是怎樣呢?這個少年是誰?這就是被陶永清辭退的我!當陶永清將我辭退時,我連一句哀求話也沒說,心中倒覺很暢快也似的,私自慶幸自己脫離了牢籠??墒菍つ迷谑掷?,出了陶永清的店門之后,我不知道向哪一方向走好。漫無目的地走向招商輪船碼頭來;兀自一個人倚著躉船的欄桿癡望,但是望什么呢?我自己也說不出來。維嘉先生!此時的我真是如失巢的小鳥一樣,心中有說不盡的悲哀?。”硎褰o我找了一個當茶房的差事,我本不愿意當茶房,但是,事到窮途,無路可走,也由不得我愿意不愿意了。維嘉先生!倘若你住過旅館,你就知道當茶房就是當仆人!只要客人喊一聲“茶房”,茶房就要恭恭敬敬地來到,小聲低語地問大人老爺或先生有什么吩咐。我做了兩個月的茶房,想起來,真是羞辱得了不得!無論如何,我不愿意再當茶房了!還是去討飯好!還是餓死也不要緊……我汪中雖窮,但我還有骨頭,我還有人格,哪能長此做這種羞辱的事情!不干了!不干了!決意不干了!恰好這時期英國在漢城的T紗廠招工,我于是就應(yīng)招而為紗廠的工人了。維嘉先生!你莫要以為我是一個知識階級,是一個文弱的書生!不,我久已是一個工人了。維嘉先生!可惜你我現(xiàn)在不是對面談話,不然,你倒可以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衣服,看看我的態(tài)度,像一個工人還是像一個知識階級中的人。我的一切,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工人的樣兒……T紗廠是英國人辦的,資本家而又兼著民族壓迫者的角色,其虐待我們中國工人之厲害,不言可知。我現(xiàn)在不愿意將洋資本家虐待工人的情形一一地告訴你,因為這非一兩言所能盡;并且我的這一封信太長了,若多說,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所以我就把我當工人時代的生活簡略了。喂!說起來去年江岸的事情,我到如今心猶發(fā)痛!當吳大軍閥掌權(quán)的時候,維嘉先生,你當然記得:他屠殺了多少無罪無辜的工人啊!險矣哉,我?guī)缀跻舶衙土?!本來我們工人的性命比起大人老爺先生的,當然要卑賤得多;但是,我們工人始終是屬于人類罷,難道我們工人就可以隨便亂殺得么?唉!還有什么理講……從那一年殘殺的事起后,我感覺得工人的生存權(quán)是沒有保障的,說不定什么時候,要如雞鴨牛豕一般地受宰割。當時京漢全路的工人,因受軍閥官僚的壓迫,大罷工起來了。罷工期間,鐵路工會的事務(wù)很忙,我因一位朋友的介紹,充當工會里的一個跑腿——送送信,辦辦雜務(wù)。我很高興,一方面飯碗問題解決了,勝于那在旅館里當茶房十倍;一方面同一些熱心的工友們共事,大家都是赤裸裸的,沒有什么權(quán)利的爭奪,雖然事務(wù)忙些,但總覺得精神不受痛苦。不過我現(xiàn)在還有歉于心的,就是當時因為我的職務(wù)不重要,軍閥沒有把我槍斃,而活活地看著許多工友們殉難!想起他們殉難的情形,維嘉先生,我又不禁悲憤而戰(zhàn)栗了!我還記得罷工第三日,在江岸舉行慰問大會,我那時是布置會場的一個人。首由京漢鐵路總工會會長報告并將此次大罷工的意義和希望述說一番。相繼演說的有數(shù)十人,有痛哭者,有忿詈者,其激昂悲壯的態(tài)度,實可動天地而泣鬼神。維嘉先生!倘若你在場時,就使你不憎惡軍閥,但至此時恐怕也要向被壓迫的工人灑一掬同情之淚了。最后總工會秘書李振英的一篇演說,還鼓蕩在我的耳膜里:“親愛的同志們!我們此次的大罷工,為我國勞動階級命運之一大關(guān)鍵。我們不是爭工資爭時間,我們是爭自由爭人權(quán)!倘若我們再不起來奮斗,再不起來反抗,則我們將永遠受不著人的待遇。我們是自由和中國人民利益的保護者,但是,我們連點兒集會的自由都沒有……麻木不仁的社會早就需要我們的赤血來濡染了!工友們!在打倒軍閥的火線上,我們應(yīng)該去做勇敢的先鋒隊。只有前進??!勿退卻?。 钡终l知道督軍代表與洋資本家正在租界大開會議,準備空前大屠殺!二月七日,總工會代表正欲赴會談判,時近五點多鐘,中途忽聞槍聲大作,于是江岸流血的慘劇開幕了!可憐數(shù)百工友此時正在會所門口等候消息,躲避不及;又都赤手空拳,無從抵御!于是被亂槍和馬刀擊死者有三四十人,殘傷者二百余人。嗚呼,慘矣!我聞著槍聲,本欲躲避,不料未及躲避,就被捉住了。被捉的工友有六十人。我們大家都被縛在電桿上,忍受一些狼心狗肺的兵士們的毒打——我身上有幾處的傷痕至今還在!我因為受繩索的捆綁,滿身痛得不堪言狀,又加著又氣又恨,神經(jīng)已弄到毫無知覺的地步。牢獄中的光陰,真是容易過去。我初進牢獄的時候,腳鐐,手銬,臭蟲,虱子,污穢的空氣,禁卒的打罵……一切行動的不自由,真是難受極了!可是慢慢地慢慢地也就成為習(xí)慣了,不覺著有什么大的苦楚。(有刪改)[注]小說寫于1925年,這是一部講述年輕人在黑暗中奮起抗爭的小說。小說采用書信體格式,節(jié)選部分為“少年飄泊者”汪中寫給舊識作家“維嘉”的部分書信。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第二段的“遠處”,不僅實指眼中的景象,更是虛指心中的歸處,象征著一種渺茫、虛幻的未來前途。B.當“我”被辭退時,“我”沒有哀求,而是感到暢快和慶幸,表明“我”已決心告別過去,這是“我”參加罷工的思想基礎(chǔ)。C.“我”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之所以加入工人行列,是因為“我”已經(jīng)認識到只有工人階級才能改變受壓迫的命運。D.小說最后一段寫“我”在牢獄中的光陰,“成為習(xí)慣”,不覺苦楚,表明“我”的思想逐漸覺醒,意志也越來越堅定。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第一段描寫了烏云、太陽、江風和汽笛聲等,烘托出了“我”內(nèi)心強烈的悲憤和沉痛之情。B.“我”認為當茶房是件羞辱的事情,并運用反復(fù)修辭,連用三個“不干了”,表達了“我”決絕的態(tài)度。C.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書信體敘述,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便于直接抒發(fā)主人公汪中的內(nèi)心情感與思想變化。D.在敘述江岸慘案時,小說詳細地描繪了慰問大會上慷慨激昂的場面,正面展現(xiàn)了工人運動的組織嚴密和策略得當。8.作為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xué)的先驅(qū),《少年飄泊者》的“革命性”體現(xiàn)在哪里?9.小說中,“我”隨著身份的不斷變化,思想認識也在發(fā)生變化,請加以分析?!敬鸢浮?.C7.D8.①將現(xiàn)實社會的罪惡、黑暗和缺點,以及人們所經(jīng)歷的壓迫和剝削,痛痛快快地寫出來,體現(xiàn)了革命文學(xué)的揭露性。②對民眾發(fā)出呼喊,號召人們起來反抗,體現(xiàn)了革命文學(xué)的斗爭性。③著眼于最底層民眾的生存生活,體現(xiàn)了革命文學(xué)的人民性。④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背景,體現(xiàn)了革命文學(xué)的歷史真實性。9.①起初,“我”是一個被辭退的店員,覺得前途迷茫,不知要向何處去。②后來,“我”成為一個茶房,飽受歧視與侮辱,對社會的不公有著切身的體會,想要告別這樣的生活。③再后來,“我”成為一名工人,經(jīng)歷了資本家的剝削和虐待,參加了工人運動,精神上獲得自由,思想上開始覺醒,意志上越來越堅定。【解析】【導(dǎo)語】這篇小說通過少年汪中的漂泊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工人階級的悲慘命運和覺醒抗爭。作者以書信體形式,細膩刻畫了主人公從迷茫到覺醒的心路歷程,揭露了軍閥和資本家的殘酷壓迫。作品充滿革命激情,語言悲壯有力,是中國早期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的代表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革命精神。【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C.“是因為‘我’已經(jīng)認識到只有工人階級才能改變受壓迫的命運”錯,過度拔高了,這種認識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需要經(jīng)歷革命的歷練才能達到。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的能力。D.“正面展現(xiàn)了工人運動的組織嚴密和策略得當”錯,文中說“又誰知道督軍代表與洋資本家正在租界大開會議,準備空前大屠殺”,這表明工人運動的準備并不充分。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①文中直寫陶永清的壓榨、洋資本家的虐待、軍閥的屠殺,如T紗廠壓迫中國工人、吳軍閥殘殺罷工工友,將底層民眾受剝削壓迫的現(xiàn)實直白呈現(xiàn),痛陳社會罪惡,彰顯革命文學(xué)的揭露性。②借李振英演說喊出“爭自由爭人權(quán)”“做勇敢的先鋒隊”,汪中也因壓迫放棄茶房、參與罷工,傳遞反抗精神,向民眾發(fā)出抗爭號召,體現(xiàn)革命文學(xué)的斗爭性。③故事圍繞汪中這一底層青年展開,寫他當茶房受辱、做工人遭壓、參與罷工歷險,關(guān)注其生存困境與抗爭,著眼最底層民眾生活,凸顯革命文學(xué)的人民性。④以京漢鐵路大罷工、“二七”慘案等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詳細描寫罷工集會、軍閥屠殺等場景,讓故事扎根真實歷史,體現(xiàn)革命文學(xué)的歷史真實性?!?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人物思想認識的能力。①“我”被陶永清辭退后,提包袱漫無目的地到碼頭,倚欄悵望遠方,既不知家鄉(xiāng)方向,也不知去處,內(nèi)心如“失巢的小鳥”般悲哀。雖因脫離“牢籠”稍感暢快,卻對未來毫無規(guī)劃,思想處于被動迷茫中。②“我”當茶房需對客人恭恭敬敬,深感工作是“羞辱”。即便生計窘迫,也不愿丟“骨頭”和“人格”,寧愿討飯、餓死也要辭職。此時已切身感受社會不公,萌發(fā)對屈辱生活的反抗意識。③“我”在T紗廠遭洋資本家虐待,后參與京漢鐵路大罷工。雖做跑腿雜務(wù),卻因和工友為“爭自由爭人權(quán)”奮斗而精神暢快。親歷慘案、入獄受刑也未被打垮,認清抗爭才有出路,思想覺醒、意志堅定。(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唐開元中,泰階平,四海無事。玄宗在位歲久,倦于旰食宵衣,政無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聲色自娛。明年,冊為貴妃①,半后服用。叔父昆弟皆列在清貴,爵為通侯,姊妹封國夫人,富埒主室。天寶末,兄國忠盜丞相位,愚弄國柄。及安祿山引兵向闕,以討楊氏為辭。潼關(guān)不守,翠華南幸。出咸陽道,次馬嵬,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國忠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上問之,當時敢言者,請以貴妃塞天下之怒。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而去之。倉皇展轉(zhuǎn),竟就絕于尺組之下。既而玄宗狩成都,肅宗禪靈武。(選自《太平廣記》,有刪改)材料二:上御勤政樓,下制,云欲親征,聞?wù)呓阅拧J侨?,上移仗北?nèi)②。乙未,黎明,上獨與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妃、主、皇孫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上遣宦者王洛卿前行,告諭郡縣置頓。食時,至咸陽望賢宮③,洛卿與縣令俱逃,中使征召,吏民莫有應(yīng)者。有老父郭從謹進言曰:“祿山包藏禍心,固非一日;亦有詣闕告其謀者,陛下往往誅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④。是以先王務(wù)延訪忠良以廣聰明,蓋為此也。”上曰:“此朕之不明,悔無所及?!北辏榴R嵬驛,將士饑疲,皆憤怒。陳玄禮以禍由楊國忠,欲誅之,因東官宦者李輔國以告太子,太子未決。會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⑤國忠馬,訴以無食,國忠未及對,軍士呼曰:“國忠與胡虜謀反!”或射之,中鞍。國忠走至西門內(nèi),軍士追殺之,屠割支體,以槍揭其首于驛門外,并殺其子戶部侍郎暄及韓國、秦國夫人。軍士圍驛,上聞喧嘩,問外何事,左右以國忠反對。上杖屨出驛門,慰勞軍士,令收隊,軍士不應(yīng)。上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上曰:“朕當自處之?!比腴T,倚杖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錄韋諤前言曰:“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⑥,愿陛下速決!”因叩頭流血。上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愿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鄙夏嗣κ恳F妃于佛堂,縊殺之。輿尸置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玄禮等乃免胄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令曉諭軍士。(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有刪改)【注】①冊為貴妃:楊玉環(huán)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②移仗北內(nèi):移住到北內(nèi),有人認為是太極宮北部的宮苑。③咸陽望賢宮:行宮,距長安四十里。④播越:出逃,流亡。⑤遮:攔住。⑥晷刻:片刻,頃刻。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玄禮等A乃免胄B釋甲C頓首D請罪E上F慰勞之G令H曉諭軍士。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次,止,停留,與《蘭亭集序》“列坐其次”中的“次”意義相同。B.乙未,這里是干支紀日,其前一天為甲午日,其后一天為丙申日。C.詣,到……去,與《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中的“詣”意義不同。D.應(yīng),音yìng,響應(yīng),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中的“應(yīng)”讀音、意義均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玄宗冊封楊玉環(huán)為貴妃,還給予貴妃的叔父兄弟恩寵。天寶末年,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竊據(jù)了丞相之位,安祿山反叛就是以討伐楊氏為借口的。B.唐玄宗下制書說要親征,聽到的人不相信。乙未日,天剛發(fā)亮,唐玄宗與貴妃姊妹、楊國忠、陳玄禮等人出逃,棄子孫和其他的妃嬪于不顧。C.唐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前行,告知郡縣準備安頓皇上一行,但后來王洛卿和縣令都逃走了。老人郭從謹向唐玄宗進言,唐玄宗說自己后悔也來不及了。D.唐玄宗一行到馬嵬驛,將士又累又餓,都很憤怒。后來楊國忠被殺,其首級被掛在驛門外;貴妃也被縊死,其尸體被放在驛庭讓陳玄禮等人觀看。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而去之。(2)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14.有史學(xué)家認為“安史之亂”的發(fā)生與唐玄宗有很大關(guān)系,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這種看法的依據(jù)。【答案】10.CEG11.A12.B13.(1)皇上知道(這)不可挽回(或“不可避免”),但又不忍心看見貴妃死,就扯起衣袖(或“翻轉(zhuǎn)衣袖”)擋住臉,讓人拉著她離開。(2)貴妃確實無罪,但將士已經(jīng)殺了楊國忠,而貴妃仍在陛下身邊(侍奉),(將士)怎么敢使自己(或“怎么能夠”)安心呢!14.①唐玄宗執(zhí)政多年,天下太平,漸漸厭倦了朝政,不再親自處理國事。②他深居內(nèi)宮游戲宴飲,寵幸楊貴妃;他恩寵楊貴妃一家,重用楊國忠,致使楊國忠把持了國家大權(quán)。③安祿山早有禍心,但唐玄宗受到蒙蔽,不能做到耳聰目明?!窘馕觥俊緦?dǎo)語】這篇文言文通過兩則材料展現(xiàn)了唐玄宗晚年荒政誤國的歷史悲劇。材料一以貴妃之死為焦點,揭示玄宗沉溺聲色、寵信外戚的惡果;材料二詳細記述馬嵬兵變過程,通過君臣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生動呈現(xiàn)了玄宗在政治危機中的軟弱與無奈。兩則材料相互補充,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盛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畫卷?!?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陳玄禮等這才脫下盔甲,磕頭請罪,皇上(唐玄宗)慰勞他們,讓他們曉諭軍士?!懊怆嗅尲住睘椴⒘薪Y(jié)構(gòu),中間不能斷句,“玄禮等”作“免胄釋甲”的主語,中間不能斷句,“玄禮等乃免胄釋甲”主謂賓結(jié)構(gòu),單獨成句,故C處斷句;“上”作“慰勞之”的主語,“上慰勞之”主謂賓結(jié)構(gòu),單獨成句,故EG兩處斷句。故選CEG。【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掌握古代文化常識和識記字音的能力。A.錯誤。停留/旁邊。句意:途中停留在馬嵬坡時。/依次坐在曲水的旁邊。B.正確。C.正確。到……去/拜訪。句意:也有人到宮門口去告發(fā)他的陰謀。/(漁人)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D.正確。音yìng,響應(yīng)/音yīng,應(yīng)該。句意:軍士無人響應(yīng)。/即便我們再次相遇,你也應(yīng)該認不出我了。故選A。【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棄子孫和其他的妃嬪于不顧”錯。根據(jù)材料二“乙未,黎明,上獨與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妃、主、皇孫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可知,是對那些在宮外的皇妃、公主、皇孫,棄而不顧,選項擴大了范圍。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免”,不可挽回(或“不可避免”);“反袂”,扯起衣袖(或“翻轉(zhuǎn)衣袖”);“牽而去之”,拉著她離開。(2)“誠”,確實;“左右”,身邊;“自安”,使自己安心?!?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①材料一明確提到“玄宗在位歲久,倦于旰食宵衣,政無大小,始委于丞相”,他不再親理朝政,為后續(xù)權(quán)力旁落、朝政混亂埋下隱患,成為“安史之亂”爆發(fā)的統(tǒng)治基礎(chǔ)問題。②材料一指出“冊為貴妃,半后服用”,其“叔父昆弟皆列在清貴”“兄國忠盜丞相位,愚弄國柄”;材料二也提及楊國忠隨駕出逃,最終因眾怒被殺,可見玄宗對楊氏家族的過度恩寵,讓楊國忠把持國權(quán),加劇統(tǒng)治危機,成為安祿山起兵借口。③材料二載老父郭從謹進言“祿山包藏禍心,固非一日;亦有詣闕告其謀者,陛下往往誅之”,玄宗誅殺告變者,使其無法“延訪忠良以廣聰明”,縱容安祿山奸謀,直接引發(fā)叛亂。參考譯文:材料一:唐玄宗開元年間,天下太平,四海無事。玄宗做皇帝已多年,漸漸厭倦了朝政,不再夜以繼日地處理國事,開始把朝中的大小事務(wù),都交給丞相去處理。他自己漸漸深居內(nèi)宮游戲宴飲,用音樂和美色使自己快樂。第二年,(楊玉環(huán)被)冊封為貴妃,衣服用品的待遇相當于皇后的一半。貴妃的叔父兄弟都有了高貴的職務(wù),被封爵為侯爵,姊妹都被封為國夫人,富貴跟皇族相等。天寶末年,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竊據(jù)了丞相之位,蒙蔽皇上,把持了國家大權(quán)。等到安祿山領(lǐng)兵向京城進發(fā),以討伐楊氏為借口。潼關(guān)很快失守,皇上只好向南逃跑。出了咸陽,途中停留在馬嵬坡時,禁衛(wèi)軍都拿著武器不肯再前進。楊國忠被處死于道旁。但左右的侍從仍不滿意,皇上問他們,當時敢說話的人就請求殺掉楊貴妃以消除天下人的怨恨。皇上知道(這)不可挽回(或“不可避免”),但又不忍心看見貴妃死,就扯起衣袖(或“翻轉(zhuǎn)衣袖”)擋住臉,讓人拉著她離開。貴妃慌張掙扎,終于被白綾帶絞死。不久玄宗逃到成都,肅宗在靈武繼承皇位。材料二:皇上(唐玄宗)駕臨勤政樓,下制書說要親征,聽到的人沒有相信的。當天,皇上(唐玄宗)移居北內(nèi)。乙未日,天剛發(fā)亮,皇上(唐玄宗)只與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宮人出延秋門,在宮外的皇妃、公主、皇孫,都棄而不顧?;噬希ㄌ菩冢┡苫鹿偻趼迩淝靶?,告知郡縣準備安頓皇上一行。午飯時分,到了咸陽望賢宮,王洛卿和縣令都已經(jīng)逃走,中使征召,官員百姓沒有奉命應(yīng)召的。有老人郭從謹進言說:“安祿山包藏禍心,原本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有人到宮門口去告發(fā)他的陰謀,往往被陛下殺害,使得安祿山的奸謀得逞,致使陛下出逃。先王務(wù)必要尋找忠良之士來讓自己耳聰目明,正是這個原因?!被噬希ㄌ菩冢┱f:“這都是朕不能明察造成的,真是后悔而不及?!北耆眨噬希ㄌ菩冢┮恍械今R嵬驛,將士又累又餓,都很憤怒。陳玄禮認為禍患是由楊國忠造成的,想要殺掉他,通過東宮宦官李輔國告知太子,太子不能決定。恰逢吐蕃使者二十余人攔著楊國忠的馬,哭訴沒有食物,楊國忠還沒來得及回答,軍士便高喊道:“楊國忠與胡人謀反!”有人向他射箭,射中了馬鞍。楊國忠下馬逃到驛站西門內(nèi),軍士追上去殺了他,將他分尸,用槍挑著他的首級掛在驛門外,又殺了他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及韓國、秦國夫人。軍士圍在驛外,皇上(唐玄宗)聽到喧嘩聲,詢問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事,左右回答說楊國忠謀反。皇上(唐玄宗)拄杖出了驛門,慰勞軍士,下令收隊,軍士無人響應(yīng)?;噬希ㄌ菩冢┡筛吡κ吭儐栐?,陳玄禮答道:“楊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侍奉陛下左右,愿陛下割斷恩情正法。”皇上(唐玄宗)說:“朕自會處理這件事?!比腴T,拄著手杖低頭而立。過了很久,京兆司錄韋諤上前進言:“如今眾怒難犯,安危就在頃刻之間,愿陛下速決!”叩頭流血不止?;噬希ㄌ菩冢┱f:“貴妃久居深宮,怎么會知道楊國忠謀反呢?”高力士說:“貴妃確實無罪,但將士已經(jīng)殺了楊國忠,而貴妃仍在陛下身邊(侍奉),(將士)怎么敢使自己(或“怎么能夠”)安心呢!愿陛下三思,只有將士安心,那么陛下才會安全?!被噬希ㄌ菩冢┯谑蔷妥尭吡κ繋зF妃到佛堂,將她縊死。(將)尸體抬放在驛庭,召陳玄禮等進入觀看。陳玄禮等這才脫下盔甲,磕頭請罪,皇上(唐玄宗)慰勞他們,讓他們曉諭軍士。(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重至衡陽傷柳儀曹并引劉禹錫元和乙未歲,與故人柳子厚臨湘水為別,柳浮舟適柳州,余登陸赴連州。后五年,余從故道出桂嶺,至前別處,而君沒于南中,因賦詩以投吊。憶昨與故人,湘江岸頭別。我馬映林嘶,君帆轉(zhuǎn)山滅。馬嘶循古道,帆滅如流電。千里江蘺春,故人今不見。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中“憶”字串起了眼前與昨天,詩人想起了五年前那湘江分別的一幕,有恍如昨昔之感。B.“君帆轉(zhuǎn)山滅”描寫目送朋友的情景,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C.頸聯(lián)中“馬嘶”“古道”“帆滅”的意象都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流電”實指柳宗元的死太突然了。D.全詩意旨悲慘,音節(jié)短促,敘述平實,語淡情深,二人友情至深,這篇吊喪之作尤為真摯深切。16.這首詩是怎樣表達“傷”之情的?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敬鸢浮?5.C16.①通過回憶五年前與柳宗元在衡陽分別時的情景,渲染出二人深厚的友情,用“生離”襯托“死別”,突出了“傷”之深。②通過重臨舊地,看到春色中的千里江蘺,卻不見故人,表達失去摯友的沉痛心情,突出了“傷”之切?!窘馕觥俊緦?dǎo)語】這首悼亡詩以“憶”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通過今昔對比展現(xiàn)深沉哀思。詩人巧妙運用“馬嘶”“帆滅”等意象,以動態(tài)畫面定格永恒別離,又以“流電”喻生命無常。語言平實卻字字含情,在時空交錯中完成對摯友的深情追憶,堪稱唐代悼亡詩中的真摯之作?!?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C.“‘流電’實指柳宗元的死太突然了”錯誤。“如流電”是寫帆船消失速度之快,在詩中也可“暗指柳宗元的死太突然了”,不是“實指”。故選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詩歌表達技巧及情感的能力。①詩人開篇“憶昨與故人,湘江岸頭別”直入回憶,再現(xiàn)五年前與柳宗元分別畫面:“我馬映林嘶”寫自己騎馬立岸,馬嘶聲中滿是不舍;“君帆轉(zhuǎn)山滅”記友人孤帆漸遠、隱入山后的寂寥。彼時雖為離別,仍有再會之期,而今故地重游,友人已逝,“生離”的鮮活記憶與“死別”的殘酷現(xiàn)實形成強烈對比,過往情誼越濃,此刻失友之“傷”便越深重。②詩人“從故道出桂嶺”回到當年分別處,眼前是“千里江蘺春”的生機之景,漫山遍野的江蘺春意盎然??蛇@春色越是明媚,越反襯出故人“今不見”的凄涼,昔日共賞春景的摯友已長眠南中,再也無法并肩觀景。樂景與哀情的鮮明對照,將重臨舊地卻物是人非的失落放大,讓失去摯友的“傷”意更顯真切刻骨。(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同學(xué)們做文言文閱讀題時遇到了文字理解上的障礙,語文老師引用《荀子·勸學(xué)》中的“________,________”兩句,告訴同學(xué)們要向“君子”學(xué)習(xí),善于借助工具書等外物。(2)小美發(fā)現(xiàn)屈原喜歡用美人、香草來打比方,想探究原因,她從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中去尋找答案,她找到了“________,________”兩句。(3)與下圖內(nèi)容相契合的古詩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君子生非異也②.善假于物也③.其志潔④.故其稱物芳⑤.千里澄江似練⑥.翠峰如簇(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詞的書寫:生、澄、簇、須臾。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鏡框,節(jié)令變換著鏡框里的風景。冬意最濃的那些天,屋里的熱氣和窗外的陽光一起努力,將凍結(jié)在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總是先從中間化開,向四邊蔓延。①透過這美妙的冰凍,我發(fā)現(xiàn)嚴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窗外的小樹林何曾這般明澈?②我想:脫去了葉子的小樹林,才會如此明澈,經(jīng)歷了人間悲歡的人,才會如此通透。明澈與通透成就了安寧。安寧不是安寐,而是一種博大而豐實的自享,世上唯有創(chuàng)造者擁有的自享才是真正的幸福。③朋友送來一盆“香棒”(香蒡,又名滴水蓮、滴水觀音、佛手蓮花),放在我的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