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陰市暨陽中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綜合題試卷及答案一、選擇題1.下列動物中,身體的對稱方式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A.絳蟲 B.日本血吸蟲 C.珊瑚蟲 D.華枝睪吸蟲2.渦蟲是通過什么結構來捕食水中的小動物()A.咽 B.眼點 C.腸 D.口3.下列屬于線形動物的是()A.絲蟲、絳蟲 B.鉤蟲、水螅 C.蛔蟲、渦蟲 D.線蟲、鉤蟲4.下列關于無脊椎動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環(huán)節(jié)動物都生活在土壤中 B.線形動物有口有肛門C.扁形動物都是寄生蟲 D.腔腸動物都可以食用5.中藥海螵蛸具有除濕、制酸、止痛、止血、斂瘡等功效。海螵蛸實際是()A.烏賊的殼 B.蝸牛的殼C.河蚌的殼 D.鮑的殼6.小剛觀察了縊蟶的結構并進行了標注,如右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②和③是捕食結構——觸手 B.④是貝殼,有保護作用C.貝殼由⑤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 D.⑥足是縊蟶的運動器官7.如圖,關于觀察鯽魚的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魚屬于脊椎動物,體溫不會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B.背部白色、腹面黑色屬于保護色C.③尾鰭可以控制魚體前進的方向D.用鰓呼吸、皮膚輔助呼吸適于水中生活8.如圖表示魚和蝦生活環(huán)境和結構特點的異同,兩個圓的重合區(qū)域為相同點。則圖中甲區(qū)和丙區(qū)所示的選項正確的是()①生活在水中②用鰭游泳③體內有脊柱④用鰓呼吸A.甲區(qū)②③丙區(qū)①④ B.甲區(qū)①②丙區(qū)③④C.甲區(qū)①③丙區(qū)②④ D.甲區(qū)①④丙區(qū)②③9.如圖是兔和狠的牙齒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是狼的牙齒,圖乙是兔的牙齒B.兔和狼都有犬齒和臼齒C.圖乙牙齒的分化,與其雜食性生活相適應D.牙齒分化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10.如圖是青蛙、鸚鵡和海豚的特征比較示意圖,交叉部分為共同特征,甲表示的共同特征是A.有脊柱 B.用鰓呼吸 C.體表有鱗片 D.體溫恒定11.下列關于脊椎動物類群的敘述,正確的是()A.鳥類體表被毛,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體溫恒定B.兩棲類的成體都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皮膚可以輔助呼吸C.爬行類體表覆蓋著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產卵D.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覆蓋著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12.下列不屬于鳥類特有的特征是A.體表有羽毛 B.用氣囊輔助呼吸C.前肢覆羽成翼 D.體溫恒定13.有位同學捉到一只青蛙,他將它放在有較多水的魚缸中,準備精心飼養(yǎng),觀察蛙的活動??墒堑诙焱芫退赖袅?,其死亡的原因是()A.無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氣 B.饑餓C.受到驚嚇 D.水質有問題14.下列動物中,幼體與成體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A.草魚 B.天鵝 C.熊貓 D.青蛙15.家兔與食草生活相適應的特征是()A.體表被毛B.發(fā)達的神經系統(tǒng)C.有發(fā)達的門齒和臼齒D.有發(fā)達的犬齒16.我們身邊有種類繁多的動物,下列有關動物的描述錯誤的是()A.大熊貓是胎生哺乳的恒溫動物B.蚯蚓是環(huán)節(jié)動物,對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物質循環(huán)起重要作用C.蛔蟲是線蟲動物,寄生在人腸腔內,危害人體健康D.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兩棲類動物17.2018年短池游泳世錦賽落幕,中國隊斬獲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銀牌并破亞洲記錄,關于運動員動作的完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2及里面和外面的韌帶使得關節(jié)靈活B.任何動作的完成都需要多組肌肉的配合C.運動員游泳胳膊前伸時,6收縮7舒張D.運動時8、9分別起支點和杠桿的作用18.下列有關動物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A.關節(jié)腔內有少量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B.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肌腱可連接在同一塊骨上C.人體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離不開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D.人在做屈肘動作時,肱二頭肌收縮的同時肱三頭肌舒張19.如圖為人的屈肘動作示意圖,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屈肘時,①肱三頭肌收縮,②肱二頭肌舒張B.①和②跨越關節(jié),由肌腱附著在不同的骨上C.屈肘動作是骨骼肌牽動骨圍繞關節(jié)活動完成的D.人的伸肘和屈肘運動要受神經系統(tǒng)的協(xié)調和控制20.在公共汽車上,年輕人應主動給老年人讓座,這是關愛老人的一種美德。這樣做可以防止老年人跌倒骨折,因為老年人骨的成分是()A.有機物占1/3,無機物占2/3 B.無機物占1/3,有機物占2/3C.有機物多于1/3,無機物少于2/3 D.有機物少于1/3,無機物多于2/321.小明喜歡用啞鈴鍛煉上肢。觀察分析下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中③表示關節(jié),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B.完成圖中動作需要骨骼?、贍坷洽诶@著③轉動C.從圖可看出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聯系及骨骼肌之間的協(xié)作D.當神經傳來的興奮使①和④都收縮時,人體就完成了屈肘動作22.圖是表示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模式圖中,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23.某同學投籃球的動作很優(yōu)美,他運動的動力來源于:()A.骨 B.骨骼肌 C.骨連結 D.神經系統(tǒng)24.有關動物運動的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動物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動物的運動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來源于所攝取的食物C.各種動物的運動都是通過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關節(jié)轉動產生的D.鳥的身體呈流線型,可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適于飛行25.鯉魚和鷹的運動方式分別是()A.爬行、飛行 B.爬行、行走 C.游泳、行走 D.游泳、飛行26.動物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下列與100米運動員比賽時的運動方式相同的是()A.駝鳥逃跑 B.猴子上樹 C.蚊子嗡嗡叫 D.小狗跳火圈27.群體生活的動物有著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螞蟻進行信息交流依靠的是()A.聲音 B.舞蹈 C.氣味 D.形狀28.白蟻的群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群體中形成一個社會,具有一系列的社會行為。下列動物群體中,不具有類似行為的是A.狼群 B.蝗蟲群體C.狒狒群體 D.象群29.下列關于動物運動和行為的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人體共有206塊骨骼肌,每塊骨骼肌的肌腱附著在同一塊骨的兩端B.動物的運動都是在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下,由運動系統(tǒng)參與完成的C.蜜蜂筑巢、蛛蛛結網都是先天性行為,都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D.烏賊遇到危險時噴出墨汁的行為,從獲得途徑上看屬于防御行為30.“鳥類的黑手黨”——杜鵑,將自己的卵產到別的小鳥巢中,小鳥辛勤地為杜鵑卵并精心喂食杜鵑的雛鳥。下列對“小鳥”該種行為的解釋中,正確的是①是先天性行為②是學習行為③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④是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1.關于“小鼠走迷宮”的探究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為B.小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遠少于蚯蚓C.不同小鼠熟悉迷宮的能力都一樣D.小鼠一旦學會走迷宮,就不會忘記32.用性引誘劑殺滅農業(yè)害蟲是利用A.昆蟲的取食行為 B.昆蟲之間的通訊 C.昆蟲的學習行為 D.昆蟲的遷徙行為33.生活在一定環(huán)境中的動物,通過各種行為不僅要對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適當的反應,也能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機會,這對它們的生存和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說法正確的是()A.大猩猩搬箱子摘取樹上香蕉的活動屬于動物的先天性行為B.蜘蛛織網、蜜蜂筑巢等活動屬于動物的先天性行為C.先天性行為比學習行為更復雜,是以學習行為為基礎形成的D.學習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只由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34.以下哪些行為屬于動物的學習行為()①螞蟻覓食②蜘蛛結網③工蜂采蜜④老馬識途⑤鸚鵡學舌⑥大象騎車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35.有一種名為鬼針草的植物,當人在草叢中行走時,褲腳上常沾上一些帶刺的“針”,人所起的作用是()A.人對鬼針草不會產生作用 B.人毀壞了鬼針草C.人幫助鬼針草傳播種子、果實 D.以上三項都不正確36.下列關于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敘述錯誤的是()A.蜜蜂吸食枇杷花蜜,可以幫助植物傳粉B.牧民大規(guī)模獵捕狼,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平衡C.羊吃草,有利于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D.松鼠將松果藏在地下,可幫助植物傳播種子37.如圖是四種微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甲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成組成B.乙生物內的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中C.丙生物通過抱子繁殖D.丁在氧氣含量不同時,分解葡萄糖的產物是不同的38.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設計了如下實驗:取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燒瓶,同時灌入等量的肉湯,煮沸降溫后進行持續(xù)觀察。裝置如右圖所示。預測實驗的結果,可能性最大的是()A.乙腐敗時甲沒有腐敗 B.甲腐敗時乙沒有腐敗C.甲乙會同時腐敗 D.甲乙永不腐敗39.依據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將我們學過的生物分成如圖所示的三個類群。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病毒屬于類群1,病毒要是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B.原核生物屬于類群2,其中有些種類可以用來釀酒和制作面包C.真菌屬于類群3,其菌體是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構成D.類群1、2、3的共同點是能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40.下列關于噬菌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能夠繁殖后代 B.必須寄生在人的活細胞里C.也叫細菌病毒 D.離開了活細胞就不能進行生命活動41.關于下圖①-④的說法,正確的是A.②③類型生物可作為分解者,③類型生物生殖方式為芽孢生殖B.①③的共同點是細胞中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葉綠體C.④類型生物不能獨立生活,寄生在活細胞中D.①②③④類型生物都只能利用現成有機物42.下列關于人類對細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確的是A.用酵母菌釀酒 B.用乳酸菌制作酸奶C.用乳酸菌釀醋 D.用酵母菌制作面包43.破傷風桿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經常寄居在人和動物的腸道內,但一般不會致病當破傷風桿菌進入深而狹窄的傷口內部時,則會大量繁殖并致病。由此可推測破傷風桿菌的營養(yǎng)方式、生活條件是()A.自養(yǎng)、不需要氧 B.異養(yǎng)、需要氧C.異養(yǎng)、不需要氧 D.自養(yǎng)、需要氧44.下列生物中能進行分裂生殖的是()A.乳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 D.蘑菇45.某小組同學為探究牛奶腐敗的原因,利用三個規(guī)格相同經過消毒的錐形瓶進行下表所示的實驗操作,在室溫(24℃)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編號甲乙丙加入的物質50毫升滅菌鮮牛奶50毫升鮮牛奶50毫升滅菌鮮牛奶瓶口的處理不做處理用消毒塞密封用消毒棉球塞住A.本實驗的變量是瓶內空氣的有無B.乙瓶和丙瓶內牛奶不會腐敗變質C.上述實驗操作應該在無菌條件下進行D.與室溫相比5℃條件下牛奶會先腐敗46.為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某小組的同學提出了下列四種方案四種方案的共同點是: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你認為哪一方案更能說明問題()A.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B.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C.將樹葉滅菌后再分組,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D.將樹葉滅菌后分組,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接種后放在無菌條件下47.對植物進行分類必須仔細觀察植物形態(tài)結構方面的特征,據圖分析下列正確的是A.①、②、③都生活在水中 B.圖中六種植物中⑤、⑥的共同特征最多C.④、⑤、⑥都屬于種子植物 D.①所屬的類群是最簡單、最低等的48.體溫能保持恒定的動物稱為恒溫動物,下列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是()A.???、珊瑚蟲 B.白鯊、中華鱘 C.企鵝、金絲猴 D.大鯢、揚子鱷49.被稱為“裸子植物故鄉(xiāng)”的是()A.中國 B.巴西 C.印度 D.美國50.在生物分類的等級單位中,最高和最低的分類單位分別是()A.門、界 B.界、科 C.綱、種 D.界、種二、實驗探究綜合題51.圖為蝗蟲的外部形態(tài)示意圖。(1)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分類,蝗蟲屬于_______________動物。(2)蝗蟲身體的三個部分中,[_____](填序號)是蝗蟲的運動中心;(3)蝗蟲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是身體表面有一層堅韌的___________,雖然會限制身體的發(fā)育和長大,但能保護體內柔軟器官并防止體內____________蒸發(fā)(或散失)的作用;(4)蝗蟲的體表有與呼吸有關的結構是____________。52.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大自然中的動物種類繁多,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如圖所示,A~G是幾種動物的行為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從獲得途徑看,圖中屬于學習行為的是______(填字母),影響該種行為的因素是______。(2)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有______。(3)為了探究動物的學習行為,某興趣小組同學作了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實驗。①提出問題:______?②作出假設:______。③制定并實施計劃:收集大小均等的健康小白鼠2~3只,實驗前2天不喂食、不喂水,用透明擋板制作高矮適中的帶有入口和出口的迷宮,在迷宮出口處放置盛有食物和清水的兩只培養(yǎng)皿如圖所示。實驗開始時,將一只小白鼠放置到迷宮入口處,記錄其找到食物和飲水所用的時間,重復六次。換用另一只小白鼠重復實驗。④實驗記錄數據如下表: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實驗記錄表(第一只小白鼠)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時間3'36"3'22"3'07"2'43"2'03"1'21"記錄人:×××·×××日期:×年×月×日⑤換用另一只小鼠重復實驗所得數據如下: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實驗記錄表(第二只小白鼠)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時間3'26"3'12"3'02"2'23"2'13"1'01"記錄人:×××·×××日期:×年×月×日⑥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______。⑦分析上述實驗數據發(fā)現,用不同的小鼠做實驗,它們獲取食物的時間有差別,這說明了什么?______。⑧分析上述實驗數據發(fā)現,對同一只小鼠而言,它每次獲取食物的時間不盡相同,這種行為對它的生存有什么意義?______。53.“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動物所進行的這一系列有利于它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行為,觀察如圖圖片,完成相關問題:(1)大多數哺乳動物的運動能力顯著增強,與它們體內關節(jié)具備的靈活性有關,由圖可知,關節(jié)周圍由[]_____([]內填寫圖中代碼,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名稱。下同)包裹著,內部形成密閉的腔隙,且該密閉結構中含有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確保關節(jié)的靈活性。(2)負重屈肘能鍛煉上肢的力量,如圖所示,當受到神經系統(tǒng)的刺激時[]_____收縮,運動所需的能量依賴于消化、呼吸和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的配合。(3)動物的運動有許多不同形式,如圖所示,鳥類的前肢進化成了[]_____,可自由飛行,后肢適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人類主要靠_____的協(xié)調配合,完成各種精細而靈活的動作。(4)有些動物如白蟻,會營群體生活,即具有一系列的社會行為,主要特征是群體內部往往_____,有的群體(如狒狒)還會形成等級。在探究群體中的信息交流時,某小組設計了一個探究螞蟻通訊的實驗,請予以完善。步驟一:將三塊小石頭放在盛有少許清水的容器內,形成A、B、C三個小島。A、B島與A、C島間用等長的木條連接起來,形成橋①和橋②如圖2所示。步驟二:將饑餓的螞蟻放在A島處,B島放食物,C島不放食物,讓螞蟻自由通過橋①和橋②,大多數螞蟻爬向了B島。步驟三:_____。(補充實驗步驟)(5)動物的運動對動物的生存有重要意義,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動物作為消費者,在其尋找食物、逃避敵害和繁殖后代的過程中,能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54.我省黔東南等地的勞動人民積極探索和實踐“稻田養(yǎng)魚”種養(yǎng)模式。該模式中稻田能為魚提供棲息環(huán)境,魚以水中浮游植物、雜草和浮游動物等為食;魚的排泄物能為水稻提供有機肥,可獲得水稻和魚的雙豐收,使農民在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與魚有關的部分生物之間關系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稻田養(yǎng)魚”能減少在稻田中施用農藥和化肥,請在題干中尋找證據:_____(答出一項即可)。(2)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看,A是___,B(含B1、B2)是______,C是__________。(3)A、B遺體中含有的有機物都能被細菌和真菌分解,分解后的產物主要有_______(列出兩種即可),這些產物能夠被水稻等綠色植物吸收利用。(4)通過分析,可以說明動物在生物圈中具有____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的作用。55.如圖是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示意圖,請認真觀察下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食物網共有______條食物鏈組成,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______。(2)食物鏈和食物網是通過生物之間的______關系建立起來的。(3)當狼被獵殺,會導致相關的食物鏈切斷,破壞草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因此動物在______中起到重要作用。(4)自然界中的動物對植物生活也有很多積極的影響,能促進植物的______。56.如圖所示為4種微生物的分類圖及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請你按分類表逐一分類,寫出圖中對應的生物名稱:①________________。(2)圖中的細菌會沿著培養(yǎng)基的表面滑動,這是由于該細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3)青霉常生長于橘子皮上,圖中的B部分能深入到橘子皮內部,叫做_______。青霉對人類來說一方面會使橘子等食品腐爛,另一方面又能產生殺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被稱為____________,可以用來治療相應的疾病。(4)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細菌、真菌都不可或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微生物種類繁多,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1)腸球菌是一種細菌,細胞中沒有________,屬于原核生物。腸球菌可引起腸炎等疾病,是腸道致病菌,與人類形成______關系。(2)人體腸道中的乳桿菌、雙歧桿菌等能將食物中的蛋白質部分分解為氨基酸,進而被腸道直接______,還能夠制造維生素B和維生素K等,是人體內的有益菌,與人類形成______關系。(3)地衣芽孢桿菌能夠改善人體腸道環(huán)境。為提高肉雞產量,科研人員研究了地衣芽孢桿菌對某品種肉雞腸道菌群的影響,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肉雞數量(只)飼喂方法處理方法菌落數(logCFU/g)腸球菌乳桿菌雙歧桿菌I34_________________飼喂56天后,在每組中隨機選擇6只肉雞進行屠宰,分別稱取1克腸道內容物與無菌水混合,接種于培養(yǎng)基上進行培養(yǎng)8.479.028.00II34充足的基礎日糧+低劑量地衣芽孢桿菌8.239.178.11III34充足的基礎日糧+中劑量地衣芽孢桿菌8.029.658.27IV34充足的基礎日糧+高劑量地衣芽孢桿菌7.589.718.43①實驗中第I組的飼喂方法為______,該組實驗在本研究中起到______作用。為使實驗結果客觀、準確,除了飼喂方法外,其他條件應______。②菌落是由______(填“一個”或“多個”)微生物繁殖形成的集合體。本實驗中每個組別最終得到的菌落數是基于_______個樣本數據計算得出的平均值,可以反映出肉雞腸道中不同微生物的相對數量。③由實驗數據可知,隨著地衣芽孢桿菌添加劑量的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地衣芽孢桿菌能夠改善肉雞的腸道環(huán)境,進而提高肉雞產量。58.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螳螂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目前世界已知的螳螂約有2000多種,中國已知約147種。北京市常見的螳螂主要是中華大刀螳和廣斧螳(見圖1)。中華大刀螳體形窄長,形狀和顏色類似狗尾草的葉片;廣斧螳則體形較寬,形成和顏色類似柳樹葉。中華大刀螳主要在草叢中矮灌叢中捕食蝗蟲等昆蟲;而廣斧螳則主要在喬木上活動,捕食樹上的蟬和毛蟲等。它們依靠體色和體形成為了一流的伏擊手;當發(fā)現獵物,然后豎起上半身,抬起鐮刀似的前足(圖2),耐心地靜待,等到獵物接近了,先作瞄準,然后一躍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fā)動攻擊,“足”到擒來。到了秋季,這兩種螳螂都會在灌叢中產卵,卵塊外面都具有起保護作用的卵鞘。中華大刀螳在灌叢中下部產卵,卵鞘厚且蓬松柔軟,可以抵御嚴寒和蝽的刺吸,但容易被鳥類撕食。而廣斧螳則在灌叢的枝條頂端產卵,卵鞘薄且硬實,可以抵御鳥類撕食,但耐寒能力有限,容易被蝽吸食。有趣的是,兩種螳螂的若蟲在春季孵化后,先無食欲,而是處于一種“暴走”狀態(tài),到處奔跑幾個小時后,才開始取食食物,這種行為避免了兄弟姐妹間爭奪食物,提高了存活率。此外,螳螂為肉食性動物,在農林區(qū)可以捕食多種害蟲,對農林區(qū)害蟲的防治起到積極作用。(1)文章中對螳螂種類的簡要介紹,體現了生物的__________多樣性。(2)如圖1、圖2所示,中華大刀螳和廣斧螳都有外骨骼,身體和足__________,這是節(jié)肢動物的典型特征。兩種螳螂在顏色和基本狀態(tài)都與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高度一致,這體現了生物能__________環(huán)境,這是動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__________的結果。(3)螳螂的生殖發(fā)育需要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__________變態(tài)發(fā)育。從卵鞘特點上看,__________的卵鞘厚且蓬松柔軟,其生活的環(huán)境中可能有大量__________(選填字母代號:A.獵食性蝽B.食蟲鳥類)。(4)螳螂若蟲孵化后,具有先“暴走”再取食的行為,這是在產生的眾多__________類型的基礎上,淘汰不利類型面保留下來的有利類型,并將此性狀__________給后代的結果。59.圖一是“生物多樣性之間關系”的圖示,A、B、C三項共同組成了生物多樣性;圖二所示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三種生物的關系圖,D、E、F分別指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三種成分。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內填圖中字母,橫線上填文字):(1)走進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們對生物多樣性最直觀的認識。這是指圖一中[]_____多樣性。(2)可愛的狗狗們長相各異,屬于不同的品種,這是由圖一中[____]造成的。(3)圖一中C指的是_____多樣性。(4)圖二中的F指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_____,主要是指_____。(5)在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農田的小鳥屬于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D、E、F三種成分中的[____]。(6)在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D、E、F中屬于組成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可缺少的成分是[____]?!緟⒖即鸢浮恳?、選擇題1.C解析:C【分析】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海蟄、珊瑚蟲、水螅等。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渦蟲等?!驹斀狻坑煞治隹芍篈絳蟲、B日本血吸蟲、D華枝睪吸蟲都屬于扁形動物,具有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的特征。而珊瑚蟲屬于腔腸動物,具有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的特征,故選C。2.A解析:A【分析】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兩側對稱),有口無肛門?!驹斀狻繙u蟲屬于扁形動物,攝取食物進入腸后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殘渣由口排出。渦蟲有口,口內有一個管狀咽,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動物。故選A。3.D【分析】線形動物的特征即身體通常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jié),由三胚層組成,前端為口,后端為肛門,雌雄異體,自由生活或寄生?!驹斀狻緼.絲蟲屬于線形動物,絳蟲屬于扁形動物,A錯誤。B.鉤解析:D【分析】線形動物的特征即身體通常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jié),由三胚層組成,前端為口,后端為肛門,雌雄異體,自由生活或寄生?!驹斀狻緼.絲蟲屬于線形動物,絳蟲屬于扁形動物,A錯誤。B.鉤蟲屬于線形動物,水螅屬于腔腸動物,B錯誤。C.蛔蟲屬于線形動物,渦蟲屬于扁形動物,C錯誤。D.線蟲、鉤蟲都屬于線形動物,D正確。故選D。4.B【分析】腔腸動物是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其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體壁由內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體壁具有三胚層、有梯狀神解析:B【分析】腔腸動物是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其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體壁由內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體壁具有三胚層、有梯狀神經系統(tǒng)、無體腔、消化系統(tǒng)由口、咽、腸組成;大多數的環(huán)節(jié)動物生活在土壤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環(huán)節(jié)動物都生活在土壤中;線形動物的特征是有假體腔,有口有肛門,據此解答。【詳解】A.大多數的環(huán)節(jié)動物生活在土壤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環(huán)節(jié)動物都生活在土壤中,例如水蛭為環(huán)節(jié)動物,生活在水中,A錯誤。B.線形動物的特征是有假體腔,有口有肛門,B正確。C.并不是所有的扁形動物都是寄生蟲,例如,渦蟲綱的動物就不是寄生生活的,C錯誤。D.并不是所有的腔腸動物都可以食用,D錯誤。故選B。5.A【分析】軟體動物的基本結構特點:身體柔軟,具有堅硬的貝殼,身體藏在殼中,藉以獲得保護,由于貝殼會妨礙活動,所以它們的行動都相當緩慢,有的貝殼退化;不分節(jié),可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體外有外套膜?!驹斀狻繛踬\屬于軟體動物,其貝殼退化成內殼。海螵蛸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內殼,可以入藥,具有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濕斂瘡等功能,A正確。故選A。6.A【分析】軟體動物的身體柔軟,身體外面包著外套膜,一般具有貝殼,有的貝殼退化,身體不分節(jié),可區(qū)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足的形狀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蝸牛的腹足,烏賊的腕足等。觀圖可知:④是貝殼、⑤是外套膜、⑥是足、③入水管、②是出水管,①是鰓,解答即可?!驹斀狻緼.③是入水管、②是出水管,錯誤。B.④是貝殼,具有保護柔軟身體的作用,正確。C.⑤是外套膜,其分泌物能形成貝殼,正確。D.⑥是足,是縊蟶的運動器官,正確。故選A。7.C【分析】魚鰭分為胸鰭、④腹鰭、①背鰭、臀鰭和③尾鰭,鰭的作用是游動及平衡,身體兩側有一行②側線,側線和神經相連,主要是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結合圖示進行解答。【詳解】A.魚的體溫會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屬于變溫動物,A錯誤。B.魚身體的背部灰黑色、腹面白色,顏色上深下淺,為魚的保護色,B錯誤。C.③尾鰭可以決定運動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產生前進的推動力,C正確。D.鯽魚用鰓呼吸,皮膚不能輔助呼吸,D錯誤。故選C?!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鯽魚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功能。8.A【詳解】魚屬于脊椎動物,終生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蝦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jié)肢動物,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所以丙區(qū):魚和蝦的共同特點①生活在水中,④用鰓呼吸。甲區(qū):魚所特有的特點②用鰭游泳,③體內有脊柱。9.D【分析】哺乳動物的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其中門齒切斷食物,犬齒撕裂食物,臼齒磨碎食物。哺乳動物中食草性動物的牙齒只有門齒和臼齒,沒有犬齒;而哺乳動物中肉食性動物有發(fā)達的犬齒,適于撕裂食物。【詳解】AC.甲圖表示兔的牙齒示意圖,兔的牙齒有門齒和臼齒,沒有犬齒,這是與吃植物的生活相適應的。乙圖表示狼的牙齒示意圖,有犬齒,尖銳鋒利,適于撕裂食物,這是與食肉生活相適應的,故AC錯誤。B.哺乳動物中食草性動物的牙齒只有門齒和臼齒,沒有犬齒;而哺乳動物中肉食性動物有門齒、臼齒和發(fā)達的犬齒,適于撕裂食物,故B錯誤。D.哺乳動物的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其中門齒切斷食物,犬齒撕裂食物,臼齒磨碎食物,牙齒分化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故D正確。故選D?!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草食性動物和肉食性動物的牙齒不同。10.A【分析】青蛙、海豚和鸚鵡都是脊椎動物。青蛙屬于兩棲動物,鸚鵡屬于鳥類,海豚屬于哺乳動物?!驹斀狻繄D中甲表示青蛙、海鷗和海豚的共同特征,它們都是脊椎動物,體內都有脊柱,A正確。故選A。【點睛】此題考查的是比較生物的特征,注意識記各類生物的特點是關鍵。11.C【分析】根據體內脊柱的有無,動物可以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柱的動物叫做無脊椎動物,如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體內有脊柱的動物叫做脊椎動物,如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驹斀狻緼、鳥的體表覆蓋著羽毛而不是毛,前肢變成翼,翼是鳥的飛行器官;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小飛行的阻力;鳥類體溫恒定,有喙無齒,A錯誤。B、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B錯誤。C、爬行動物體表覆蓋著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C正確。D、魚類終生生活在水中,體表大都覆蓋有鱗片,減少水的阻力,但是也有一些沒有鱗片的魚,如黃鱔、鯰魚等,D錯誤。故選C。12.D【詳解】體表有羽毛,具有保溫作用,是鳥類特有的特征,A不符合題意;用肺呼吸并用氣囊輔助呼吸,雙重呼吸是鳥特有的特征,B不符合題意;鳥類的身體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是鳥類的特點,C不符合題意;在動物界中鳥類和哺乳類都為恒溫動物,體溫恒定減少了動物對環(huán)境的依賴性,增強了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擴大了動物的分布范圍,有利于動物的生存和繁殖,不是鳥類特有的特征,D符合題意。13.A【分析】(1)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和蠑螈等?!驹斀狻壳嗤転閮蓷珓游铮审w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結構不發(fā)達,其皮膚裸露而濕潤,無鱗片,毛發(fā)等皮膚衍生物,粘液腺豐富,具有輔助呼吸的作用,把青蛙放到有較多水的浴缸中,水把其浸沒,無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氣會缺氧窒息而死?!军c睛】關鍵是知道青蛙的肺不發(fā)達,需皮膚輔助呼吸。14.D【分析】根據各類動物的呼吸特征進行解答?!驹斀狻壳嗤苡左w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功,屬于兩棲動物,而草魚不管幼體還是成體都用鰓呼吸,天鵝屬于鳥類用肺呼吸,熊貓屬于哺乳動物用肺呼吸。故選D?!军c睛】兩棲動物的幼體像魚,用鰓呼吸,而成體用肺呼吸。15.C【分析】哺乳動物具有門齒和臼齒、犬齒等的分化,特點與其食性相適應。【詳解】AB.家兔的體表被毛和神經系統(tǒng)的特征與其食性無關,AB錯誤。CD.家兔是草食性動物,與其食性相適應,家兔的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無犬齒,門齒長在上下頜的中央部分,形狀像鑿子,適于切斷食物;臼齒長在上下頜的兩側,有寬闊的咀嚼面,適于磨碎食物;C正確,D錯誤。故選C?!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知道家兔與其草食性生活相適應的特點: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無犬齒。16.D【分析】動物的分類除了比較動物的外部形態(tài)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據此答題?!驹斀狻緼.大熊貓屬于哺乳動物,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也是恒溫動物,體溫不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A正確。B.蚯蚓身體由許多基本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是環(huán)節(jié)動物。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對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物質循環(huán)起重要作用,B正確。C.蛔蟲的身體細長,是線蟲動物,寄生在人腸腔內,危害人體健康,C正確。D.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人們稱揚子鱷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爬行動物,D錯誤。故選D。17.B【分析】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有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xié)調作用,才能完成。由圖可知:1關節(jié)頭,2關節(jié)囊,3關節(jié)腔,4關節(jié)軟骨,5關節(jié)窩,6肱二頭肌,7肱三頭肌,8前臂骨,9肘關節(jié)。【詳解】關節(jié)囊由結締組織構成,包繞著整個關節(jié),把相鄰的兩骨牢固地連接起來。關節(jié)囊壁的內表面能分泌滑液。在關節(jié)囊及囊里面和外面還有很多韌帶,使兩骨的連接更加牢固,故A錯誤;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有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xié)調作用,才能完成,故B正確;運動員游泳胳膊前伸時,6肱二頭肌舒張,7肱三頭肌收縮,故C錯誤;運動時8前臂骨,9肘關節(jié)分別起杠桿和支點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B?!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關節(jié)的組成和功能,軀體運動的形成。18.B【分析】運動要在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下由運動系統(tǒng)來完成,運動系統(tǒng)由骨、關節(jié)、骨骼肌組成,骨骼肌具有收縮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時,就會收縮牽拉骨,圍繞著關節(jié)做運動?!驹斀狻筷P節(jié)腔內有少量滑液,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A正確;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肌腱可連接在不同的骨上,B錯誤;任何一個動作都要在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下由運動系統(tǒng)來完成,C正確;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屈肘動作時,肱二頭肌收縮的同時肱三頭肌舒張,D正確。【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練掌握關節(jié)的結構及功能,了解在運動中肌肉的協(xié)調與配合。19.A【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分析圖可知:①肱二頭肌收縮、②肱三頭肌舒張?!驹斀狻壳鈺r,解析:A【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分析圖可知:①肱二頭肌收縮、②肱三頭肌舒張?!驹斀狻壳鈺r,②肱三頭肌舒張,①肱二頭肌收縮,A錯誤。①和②跨越關節(jié),由肌腱附著在不同的骨上,B正確。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屈肘動作是骨骼肌牽動骨圍繞關節(jié)活動完成的,C正確。人的伸肘和屈肘運動要受神經系統(tǒng)的協(xié)調和控制,D正確?!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屈肘動作和伸肘動作的產生與骨骼肌在運動中的協(xié)作關系。20.D【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越多,骨的柔韌性越強,無機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驹斀狻吭诓煌瑫r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時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無機物
有機物解析:D【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越多,骨的柔韌性越強,無機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詳解】在不同時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時期骨成分的含量骨的物理特性無機物有機物兒童少年期少于2/3多于1/3彈性大、硬度小、不容易骨易變形成年期約占2/3約占1/3既堅硬又有彈性老年期多于2/3少于1/3彈性小、硬脆易骨折從表格中看出,幼年時期的骨中,有機物多于1/3,無機物少于2/3,因此幼年時期骨的特點是柔韌、彈性大;但是容易變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勢。所以從骨的化學成分看,幼年時期骨骼容易彎曲變形因為有機物多于1/3,無機物少于2/3。故選D。【點睛】理解掌握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是解題的關鍵。21.D【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圖中①肱二頭肌,④是肱三頭肌,③是關節(jié),②是撓骨?!驹斀狻緼解析:D【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圖中①肱二頭肌,④是肱三頭肌,③是關節(jié),②是撓骨?!驹斀狻緼.在運動中,神經系統(tǒng)起調節(jié)作用,關節(jié)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骨起杠桿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圖中③表示關節(jié),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A正確。B.圖示是屈肘動作,要靠骨骼?、匐哦^肌牽拉②骨,繞著③關節(jié)轉動完成動作,B正確。C.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縮,并且牽引了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jié)活動而完成的。從圖可看出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聯系及骨骼肌之間的協(xié)作,C正確。D.人在屈肘運動時,以①肱二頭肌為主的肌肉收縮,④肱三頭肌舒張,D錯誤。故選D。【點睛】人體之所以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是由于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作用,特別是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22.B【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兩部分。肌腱呈白色,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很堅韌。一般位于骨骼肌的兩端,分別附著在鄰近的兩塊相鄰的骨上,沒有收縮能力;肌腹呈紅色,位于骨骼肌的中間,外面包裹著結締組織解析:B【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兩部分。肌腱呈白色,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很堅韌。一般位于骨骼肌的兩端,分別附著在鄰近的兩塊相鄰的骨上,沒有收縮能力;肌腹呈紅色,位于骨骼肌的中間,外面包裹著結締組織膜,里面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柔軟而富有彈性,在受到刺激時能夠收縮,牽引著骨繞關節(jié)活動?!驹斀狻緼項是關節(jié)頭對應關節(jié)頭,不是關節(jié)的組成,故A錯誤;B項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個或幾個關節(jié)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B項的兩塊肌肉都跨越關節(jié),連接在不同的骨上,故B正確;C項是關節(jié)頭對關節(jié)頭,不屬于關節(jié),骨骼肌沒有跨越關節(jié),沒有附著在相鄰的骨上,故C錯誤;D項是骨骼肌沒有跨越關節(jié),沒有附著在相鄰的骨上,故D錯誤。故選B?!军c睛】此題考查了骨、關節(jié)和骨骼肌之間的位置關系。明確骨、關節(jié)和骨骼肌之間的位置關系是解決此題的關鍵。23.B【分析】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有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xié)調作用,才能完成,骨連結是指骨與骨之間的連結?!驹斀狻抗堑倪\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解析:B【分析】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有骨、骨骼肌、關節(jié)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xié)調作用,才能完成,骨連結是指骨與骨之間的連結?!驹斀狻抗堑倪\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繞過關節(jié)連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jié)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可見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jié)起支點作用(也有說樞紐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故選B。24.C【分析】此題可以從動物的分類、動物的運動方式、動物體內能量的轉化形式進行分析解答。【詳解】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其運動器官和運動方式也不同,這是長期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A正確;動物運動都需要消耗解析:C【分析】此題可以從動物的分類、動物的運動方式、動物體內能量的轉化形式進行分析解答?!驹斀狻縿游锏纳瞽h(huán)境不同,其運動器官和運動方式也不同,這是長期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A正確;動物運動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來源于肌細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出來的。B正確;動物的運動基本上是通過骨骼肌收縮產生的,但水母沒有肌肉的,但是也能進行運動,C錯誤;鳥的身體呈流線型,可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適于飛行,D正確。【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各種動物的運動特點。25.D【分析】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動物,運動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現出對其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動物通過運動可以主動出擊去獲取食物,可以逃避敵害和遷移到適宜的棲息場所,還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這些都有利于動物的解析:D【分析】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動物,運動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現出對其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動物通過運動可以主動出擊去獲取食物,可以逃避敵害和遷移到適宜的棲息場所,還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這些都有利于動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種族。動物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有飛行、游泳、爬行、奔跑等,據此答題?!驹斀狻坑斡臼巧钤谒械膭游镞\動的主要方式,如:鯉魚用鰭游泳。鷹屬于鳥類,身體呈流線型,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翼是飛行器官,運動方式是飛行。故選D。26.A【分析】陸地上的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于覓食和避敵?!驹斀狻?00米運動員比賽的運動方式是奔跑。A.鴕鳥解析:A【分析】陸地上的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于覓食和避敵?!驹斀狻?00米運動員比賽的運動方式是奔跑。A.鴕鳥的運動方式是奔跑,A符合題意。B.猴子上樹的運動方式是爬行,B不符合題意。C.蚊子嗡嗡叫是蚊子在飛行,C不符合題意。D.小狗跳火圈的運動方式是跳躍,D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每一種生物結構和生理特點都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27.C【分析】把動作、聲音、氣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動物“語言”;動物語言是同種動物之間信息交流而產生的.同種類的動物的語言是相通的,不同種類的動物語言是不相通的。【詳解】動物通訊就是指個體解析:C【分析】把動作、聲音、氣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動物“語言”;動物語言是同種動物之間信息交流而產生的.同種類的動物的語言是相通的,不同種類的動物語言是不相通的。【詳解】動物通訊就是指個體通過釋放一種或是幾種刺激性信號,動物可通過動作、聲音、氣味、分泌物(性外激素)進行信息交流,螞蟻個體之間主要依靠氣味進行信息交流,C正確。故選C。28.B【分析】社會行為是群體中不同成員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的行為。群居在一起的動物,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種種表現形式,我們稱之為社會行為。社會行為具有以下特征:①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②解析:B【分析】社會行為是群體中不同成員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的行為。群居在一起的動物,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種種表現形式,我們稱之為社會行為。社會行為具有以下特征:①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②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③有的還形成等級群體生活?!驹斀狻緼.狼群有明顯的等級制度,它們之間也有分工合作,符合社會行為的特征,所以它是具有社會行為的,不符合題意。B.蝗蟲還是營群體生活的動物。但蝗蟲群體不具有社會行為的以下特征:①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②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③有的還形成等級群體生活。因此不具有社會行為。符合題意。C.狒狒營群體生活,有森嚴的等級制度,為社會行為,不符合題意。D.大象群體內都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有首領,負責指揮、協(xié)調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其他成員必須服從首領,因此屬于社會行為,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牢記社會行為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29.C【解析】【分析】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骼是由多塊骨連接而成,骨和骨之間的連接叫骨連接?!驹斀狻窟\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人體共有206塊骨骼肌,每塊骨骼肌的肌腱必須附解析:C【解析】【分析】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骼是由多塊骨連接而成,骨和骨之間的連接叫骨連接。【詳解】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人體共有206塊骨骼肌,每塊骨骼肌的肌腱必須附著在不同的骨上,肌肉收縮才能使骨繞關節(jié)運動,A錯誤;動物的運動都是在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其它系統(tǒng)的協(xié)調和配合下由運動系統(tǒng)參與完成的,B錯誤;蜜蜂筑巢、蛛蛛結網都是先天性行為,也稱為本能行為,都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C正確;烏賊遇到危險時噴出墨汁的行為,從獲得途徑上看屬于先天性行為,從行為的功能看屬于防御行為,D錯誤,故選C?!军c睛】完成運動要在神經系統(tǒng)的支配下有運動系統(tǒng)來完成,除此之外,還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30.A【詳解】試題分析:動物的行為由神經系統(tǒng)和激素調節(jié)的,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叫做先天性行為,是一種本能反應,不會消退,但是適應環(huán)境能力較弱;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稱后解析:A【詳解】試題分析:動物的行為由神經系統(tǒng)和激素調節(jié)的,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叫做先天性行為,是一種本能反應,不會消退,但是適應環(huán)境能力較弱;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稱后天性學習行為,能夠主動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是建立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通過分析題干,杜鵑將卵產在別的鳥巢中,由其它小鳥進行育雛,這是小鳥的一種本能反應,受遺傳物質的控制,故選項A符合題意??键c: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物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的區(qū)別。31.B【分析】動物行為根據獲得的途徑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動物的種類越高等,學習能力就越強,學習行為所占的比重就解析:B【分析】動物行為根據獲得的途徑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動物的種類越高等,學習能力就越強,學習行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驹斀狻緼.通過“小鼠走迷宮”的探究實驗可知,這是探究小鼠的學習性行為,錯誤。B.小鼠屬于哺乳動物,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小鼠比蚯蚓高等,所以蚯蚓要經過大約200次的嘗試才能學會走“迷宮”,而老鼠則只要經過了不足10次的嘗試就學會了走“迷宮”,可以知道小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遠少于蚯蚓,正確。C.不同小鼠熟悉迷宮的能力是不一樣,錯誤。D.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成長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這種行為會消失,錯誤。故選B。【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32.B【分析】動物通訊是指個體通過釋放一種或是幾種刺激性信號,引起接受個體產生行為反應。信號本身并無意義,但它能被快速識別,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屬性,如性別、年齡、大小、敵對性或友好性解析:B【分析】動物通訊是指個體通過釋放一種或是幾種刺激性信號,引起接受個體產生行為反應。信號本身并無意義,但它能被快速識別,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屬性,如性別、年齡、大小、敵對性或友好性等等。動物通過動作、聲音、氣味、分泌物(性外激素)進行信息交流。把動作、聲音、氣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動物語言。【詳解】A.昆蟲的取食行為是獲取食物,有利于個體的生存,A不符合題意。B.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蟲分泌并釋放,引誘雄蟲前來交配。交配后,雌蟲即停止分泌。性外激素具有專一性,即只招來同種的異性個體,不會引來其他種類的生物。因此,用性引誘劑,吸引雄性昆蟲前來,從而誘殺農業(yè)害蟲,是利用昆蟲之間的通訊,B符合題意。C.昆蟲的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C不符合題意。D.昆蟲的遷徙行為是為了尋找適宜的生活和繁殖場所,遷徙行為利于個體生存,D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通訊的方式。33.B【分析】根據行為的獲得途徑,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解析:B【分析】根據行為的獲得途徑,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驹斀狻?A.大猩猩搬箱子摘取樹上香蕉的活動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A錯誤。B.蜘蛛織網、蜜蜂筑巢等活動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B正確。C.學習行為是以先天性行為為基礎形成的,比先天性行為更復雜,C錯誤。D.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D錯誤。故選B?!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動物行為的分類和特點。34.C【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解析:C【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驹斀狻竣傥浵佉捠?、②蜘蛛結網、③工蜂采蜜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生來就有的先天性行為,④老馬識途、⑤鸚鵡學舌、⑥大象騎車是動物出生后,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C符合題意?!军c睛】區(qū)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是本題解題關鍵。35.C【分析】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維持自然界中生態(tài)平衡。②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③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詳解】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解析:C【分析】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維持自然界中生態(tài)平衡。②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③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詳解】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于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所以,當人在草叢中行走時,褲腳上常沾上一些帶刺的“針”,人所起的作用是幫助鬼針草傳播種子、果實。故選C?!军c睛】正確識記并理解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解題的關鍵。36.B【分析】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維持自然界中生態(tài)平衡;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詳解】A.動物能促進植物的繁殖和分布。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解析:B【分析】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維持自然界中生態(tài)平衡;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驹斀狻緼.動物能促進植物的繁殖和分布。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A正確。B.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現象叫做生態(tài)平衡。狼不僅捕食牛羊,同時也捕食野兔,如果狼被大量捕殺,野兔因失去天敵,大量繁殖,數量增加,和牛羊爭食牧草,毀壞了草原和莊稼,加速了草場的退化,破壞生態(tài)平衡,B錯誤。C.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通過消化和吸收,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自身能夠利用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動物體內經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而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過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梢?,動物能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C正確。D.松鼠將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適宜的條件下,埋藏的松子就會萌發(fā),這體現了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幫助植物傳播種子,D正確。故選B?!军c睛】解此題要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37.B【解析】【分析】觀圖可知:甲是病毒、B是細菌、C是青霉、D是酵母菌?!驹斀狻考资遣《荆傻鞍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A正確;乙是細菌,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解析:B【解析】【分析】觀圖可知:甲是病毒、B是細菌、C是青霉、D是酵母菌。【詳解】甲是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A正確;乙是細菌,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部分構成,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qū),B錯誤;青霉屬于真菌,通過孢子繁殖,C正確;丁酵母菌在氧氣含量不同時,分解葡萄糖的產物是不同的,如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無氧呼吸的產物有酒精和二氧化碳,D正確?!军c睛】掌握各種微生物的結構特點是解題的關鍵。38.B【詳解】試題分析:空氣中的微生物能從直玻璃管飄落到甲試管的肉湯中,而不能從彎曲的玻璃管進入到乙試管的肉湯中,所以甲試管中的肉湯腐敗,乙試管中的肉湯仍然新鮮??键c: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解析:B【詳解】試題分析:空氣中的微生物能從直玻璃管飄落到甲試管的肉湯中,而不能從彎曲的玻璃管進入到乙試管的肉湯中,所以甲試管中的肉湯腐敗,乙試管中的肉湯仍然新鮮。考點: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39.A【分析】根據題意可以看出:類群1無細胞結構,應該是病毒;類群2有細胞結構,無成形的細胞核,應該是細菌等原核生物;類群3有細胞結構,有成形的細胞核,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動物?!驹斀狻緼.類群1解析:A【分析】根據題意可以看出:類群1無細胞結構,應該是病毒;類群2有細胞結構,無成形的細胞核,應該是細菌等原核生物;類群3有細胞結構,有成形的細胞核,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動物?!驹斀狻緼.類群1是無細胞結構的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A正確。B.類群2有細胞結構,無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細菌是其中的主要類型;而用來釀酒和制作面包是酵母菌,屬于真菌,B錯誤。C.真菌屬于類群3,多細胞真菌的菌體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構成,但還有像酵母菌一樣的單細胞真菌,C錯誤。D.類群3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動物,植物能夠制造有機物,但動物和真菌不能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D錯誤。故選A。40.B【分析】(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2)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叫細菌病毒,也叫解析:B【分析】(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2)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叫細菌病毒,也叫做噬菌體。【詳解】A.噬菌體是細菌病毒,能夠繁殖后代,A正確。B.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因此噬菌體必須寄生在活細胞里,而不是必須寄生在人的活細胞里,B錯誤。C.噬菌體是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病毒,也叫細菌病毒,C正確。D.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因此噬菌體離開了活細胞就不能進行生命活動,D正確。故選B。41.C【分析】由圖可知:圖①、②、③、④分別是植物細胞、細菌細胞、蘑菇(真菌)、病毒結構示意圖。【詳解】A.②細菌和③真菌能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解析:C【分析】由圖可知:圖①、②、③、④分別是植物細胞、細菌細胞、蘑菇(真菌)、病毒結構示意圖?!驹斀狻緼.②細菌和③真菌能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可見,細菌和真菌作為分解者,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著重要的作用;③蘑菇通過孢子來繁殖后代,A錯誤。B.①植物細胞和③真菌的共同點是細胞中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③真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生活方式是異養(yǎng),B錯誤。C.④病毒的結構是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核酸)組成,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生活。C正確。D.①植物細胞內含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D錯誤。故選C?!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細菌和真菌的結構特點。42.C【分析】微生物的發(fā)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義,如制饅頭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據此答題?!驹斀狻緼.釀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種真菌,故A正確。B.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在適宜溫度和無氧的解析:C【分析】微生物的發(fā)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義,如制饅頭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據此答題。【詳解】A.釀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種真菌,故A正確。B.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在適宜溫度和無氧的條件下,乳酸菌可以將葡萄糖轉化成乳酸制成酸奶,故B正確。C.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發(fā)酵產生醋酸,而不是用乳酸菌,故C錯誤。D.做面包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暄軟多孔,D正確。故選C。43.C【分析】(1)細菌一般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只能吸收現成的有機物維持生活。因此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只有少數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獲得能量自養(yǎng))。(2)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解析:C【分析】(1)細菌一般不含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只能吸收現成的有機物維持生活。因此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只有少數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獲得能量自養(yǎng))。(2)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維持生活的方式叫自養(yǎng),如綠色植物。【詳解】破傷風桿菌也經常寄居于人和動物的腸道內,但不致病。當破傷風桿菌進入深而狹窄的傷口內部時,則會大量繁殖并致病,表明破傷風桿菌是厭氧性細菌,在無氧的條件下生長良好,才會大量繁殖。因此破傷風桿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氣。所以破傷風桿菌的營養(yǎng)方式,生活條件是異養(yǎng)、不需要氧,故C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細菌的生活方式,提高學生的分析資料解答問題的能力。44.A【分析】細菌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大多數真菌進行孢子生殖,分析作答?!驹斀狻緼、乳酸菌為細菌,細菌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也就是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A正確。BCD、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解析:A【分析】細菌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大多數真菌進行孢子生殖,分析作答?!驹斀狻緼、乳酸菌為細菌,細菌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也就是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A正確。BCD、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主要進行出芽生殖,青霉和蘑菇屬于多細胞真菌,大多數真菌通過孢子繁殖后代,酵母菌還可以進行出芽生殖,BCD錯誤。故選:A?!军c睛】細菌是靠分裂進行生殖的,在環(huán)境適宜的時候,不到半小時,細菌就能分裂一次。45.C【分析】食物腐敗變質是由于食物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或空氣中原有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觸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有機物,生長和大量的繁殖。期間會產生很多的生長代謝產物,產生各種各樣的解析:C【分析】食物腐敗變質是由于食物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或空氣中原有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觸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有機物,生長和大量的繁殖。期間會產生很多的生長代謝產物,產生各種各樣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敗變質是由于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詳解】本實驗的變量是瓶內細菌的有無,A錯誤;乙瓶會提前腐敗,丙瓶會較長時間的保存,B錯誤;上述實驗操作應該在無菌條件下進行,C正確;溫度低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5℃條件下牛奶會晚些時間腐敗,D錯誤。故選C。【點睛】食品的腐敗原因。46.D【詳解】分析:要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在實驗過程中,要設置對照試驗,以細菌為變量,然后觀察不同條件下同種植物遺體的分解情況。詳解:A、樹葉未進行滅菌,甲組和乙組樹葉上均有細菌,因此,解析:D【詳解】分析:要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在實驗過程中,要設置對照試驗,以細菌為變量,然后觀察不同條件下同種植物遺體的分解情況。詳解:A、樹葉未進行滅菌,甲組和乙組樹葉上均有細菌,因此,A選項不夠嚴謹。B、在設置對照實驗時,要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也就是除了變量以外,其余的條件和處理都要相同,甲組進行的滅菌處理,乙組卻沒有,因此,B選項不夠嚴謹;C、C組的實驗處理一樣,也是以細菌的有無為變量,但乙組和甲組的培養(yǎng)條件不同,因此,不合理。D、D組的實驗符合對照實驗的要求,除了變量外,其余條件都一樣,最能說明問題。故選D。點睛:設置對照試驗,一定要注意變量的處理,除了變量外,其余條件都要保持一致。因為細菌幾乎無處不在,因此,在實驗過程中,要對材料進行滅菌處理。47.C【分析】(1)根據綠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綠色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兩大類。(2)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3)種子解析:C【分析】(1)根據綠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綠色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兩大類。(2)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3)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種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種子無果皮包被著,裸露;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4)圖中,①葫蘆蘚是苔蘚植物,②水綿是藻類植物,③腎蕨是蕨類植物,④向日葵、⑤玉米是被子植物,⑥松是裸子植物。【詳解】A.②水綿生活在水中,①葫蘆蘚、③腎蕨都生活在陰濕的環(huán)境中,A錯誤。B.④向日葵是被子植物,⑤玉米是被子植物,⑥松是裸子植物,④⑤的共同特征比⑤⑥更多,因此⑤⑥的共同特征不是最多,B錯誤。C.④向日葵、⑤玉米是被子植物,⑥松是裸子植物,都用種子繁殖后代,屬于種子植物,C正確。D.①葫蘆蘚是苔蘚植物,不是最簡單、最低等的,②所屬的藻類植物是最簡單、最低等的,D錯誤。故選:C。【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各類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見植物。48.C【分析】(1)體溫不因外界環(huán)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動物,叫做恒溫動物,如絕大多數鳥類和哺乳動物。(2)體溫隨著外界溫度改變而改變的動物,叫做變溫動物。(3)鳥類和哺乳動物,它們的解析:C【分析】(1)體溫不因外界環(huán)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動物,叫做恒溫動物,如絕大多數鳥類和哺乳動物。(2)體溫隨著外界溫度改變而改變的動物,叫做變溫動物。(3)鳥類和哺乳動物,它們的體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環(huán)路線有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體內有良好的產熱和散熱的結構,所以能維持正常的體溫,為恒溫動物;而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它們的體溫隨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都屬于變溫動物?!驹斀狻亢??、珊瑚蟲是腔腸動物,白鯊、中華鱘是魚類,大鯢是兩棲動物,揚子鱷是爬行動物,都屬于變溫動物;企鵝、金絲猴都是哺乳動物,屬于恒溫動物,C正確。故選C?!军c睛】關鍵知道動物界中只有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是恒溫動物。變溫動物大都具有冬眠現象,為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方式。49.A【分析】我國裸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近800種.我國是裸子植物種類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據此解答?!驹斀狻可锒鄻有酝ǔS腥齻€層次的含義,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解析:A【分析】我國裸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近800種.我國是裸子植物種類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據此解答。【詳解】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層次的含義,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我國裸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現代裸子植物分屬于5綱,9目,12科,71屬,近800種。我國是裸子植物種類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5綱,八目,11科,41屬,236種。其中引種栽培1科,7屬,51種。有不少是第三紀孑遺植物,或稱“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種數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中國素有“裸子植物故鄉(xiāng)”的美稱。故選A?!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我國裸子植物十分豐富,居全世界的首位。50.D【分析】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解析:D【分析】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詳解】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親緣關系越遠,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低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同種的生物親緣關系最近,D符合題意。故選D。二、實驗探究綜合題51.(1)無脊椎(2)?(3)外骨骼水分(4)氣門【分析】蝗蟲是無脊椎動物中的節(jié)肢動物,圖中①復眼,②單眼,③觸角,④口器,⑤前足,⑥中足,⑦后足,⑧氣門,⑨翅,⑩腹解析:(1)無脊椎(2)?(3)外骨骼水分(4)氣門【分析】蝗蟲是無脊椎動物中的節(jié)肢動物,圖中①復眼,②單眼,③觸角,④口器,⑤前足,⑥中足,⑦后足,⑧氣門,⑨翅,⑩腹部,?胸部,?頭部,據此解答。(1)蝗蟲的體內無脊柱,身體有許多體節(jié)構成,并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護和支持,以及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觸角和足也分節(jié),所以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jié)肢動物。(2)由圖中可以看出,蝗蟲的身體分為三部分:①頭部、②胸部、③腹部,其中頭部有觸角、胸部有足和翅、腹部有氣門,因此蝗蟲的?胸部是運動中心。(3)蝗蟲的體表具有外骨骼,堅韌的外骨骼既保護和支持了內部結構,又能有效的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fā),這是節(jié)肢動物適應干旱陸地生活的重要原因。(4)在蝗蟲胸腹部的左右兩側有一些小孔是氣門,為氣體進出蝗蟲體內的門戶,與呼吸有關。52.(1)ABDF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2)觀察法、實驗法(3)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嗎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解析:(1)ABDF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2)觀察法、實驗法(3)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嗎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是學習行為學習行為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分析】(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不會喪失。(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3)生物越高等,建立學習行為的時間越短。(1)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如鸚鵡學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課件被改
- 邢臺市中醫(yī)院作業(yè)治療評估考核
- 邢臺市中醫(yī)院管理潛能如班組管理情景模擬測試
- 衡水市人民醫(yī)院疑似醫(yī)院感染暴發(fā)時內鏡追溯演練試題
- 張家口市中醫(yī)院Lisfranc損傷診斷與治療考核
- 大學規(guī)劃課件
- 2025江西省中小學教師及特崗教師招聘筆試有關事項提示模擬試卷及一套參考答案詳解
- 2025第二人民醫(yī)院不穩(wěn)定骨盆骨折外固定架考核
- 張家口市中醫(yī)院內鏡治療術中配合高級護士認證考核
- 2025年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校園招聘4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歷年真題)
- 體育老師讀書分享:運動與人生
- 2025年安全員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財務風險防控與內控管理方案
- 動漫藝術概論考試卷子及答案
- 售電入門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4年時事政治考試題庫有答案
- 知道智慧樹林業(yè)工程前沿進展?jié)M分測試答案
- 小兒鎮(zhèn)靜課件
- 2025年藥店員工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
- 民辦學校招生方案及推廣策略實操指南
- 2026屆新高考英語熱點沖刺復習讀后續(xù)寫十句五定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