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拉線施工方案及流程_第1頁
弱電拉線施工方案及流程_第2頁
弱電拉線施工方案及流程_第3頁
弱電拉線施工方案及流程_第4頁
弱電拉線施工方案及流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弱電系統(tǒng)拉線施工技術方案一、施工準備階段1.1技術準備施工前需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會審,重點核對管線路由、設備定位、線纜規(guī)格等關鍵參數(shù)。編制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文件,明確各系統(tǒng)(綜合布線、安防監(jiān)控、網(wǎng)絡系統(tǒng)等)的施工工藝要求。針對2025年最新規(guī)范要求,特別強調(diào)不同電壓等級線纜的隔離敷設、接地系統(tǒng)的重復接地間距及線槽接口處理標準。1.2材料檢驗所有進場材料需提供出廠合格證及檢測報告,重點檢查:金屬線管:表面無穿孔、裂縫,內(nèi)壁光滑,鍍鋅層完整,彎曲處無明顯凹癟線槽:槽體平整無扭曲,接縫處無毛刺,配件齊全線纜:外皮無破損,絕緣層厚度均勻,標識清晰,測試絕緣電阻不低于500V信息插座:塑料件阻燃等級達到UL94-V0級,接觸件鍍金層厚度≥30μin1.3工具準備配備專業(yè)施工工具并進行校準:切割工具:電動切管機、鋼鋸、角磨機(配備砂輪片防護罩)彎曲工具:液壓彎管器(規(guī)格匹配16-50mm管徑)、彎管彈簧測量工具:激光投線儀、水平尺(精度0.5mm/m)、鋼卷尺(經(jīng)計量檢定)檢測工具:兆歐表(500V量程)、網(wǎng)絡測試儀、光纖熔接機二、管槽施工工藝2.1金屬線管敷設2.1.1暗埋管施工墻體預埋管采用Φ20鍍鋅鋼管,樓板預埋管選用Φ15-20mm規(guī)格,直線段每隔30米設置接線盒。切割時嚴禁使用氣割,管口需銼成喇叭形,套絲長度不小于接頭長度的1/2。彎曲半徑應符合:明配管≥6倍管徑,暗埋管≥10倍管徑,彎扁度不超過管徑的10%。2.1.2明配管安裝水平敷設時采用角鋼支架固定,支架間距:DN15-20管為1.5米,DN25-32管為2米。管卡與終端、彎頭中點的距離控制在150-500mm,管間平行間距不小于130mm。不同電壓等級管路交叉時,應采用金屬隔板隔離,交叉點距離不小于50mm。2.2電纜橋架安裝2.2.1橋架組裝根據(jù)現(xiàn)場實測數(shù)據(jù)定制彎頭、三通等配件,保證轉彎處弧度半徑≥6倍橋架寬度。橋架連接采用螺栓固定,螺桿高出螺母長度不超過5mm,所有接口處用4mm2銅導線跨接接地。水平橋架吊架間距2米,垂直橋架固定支架間距1.5米,每層橋架需單獨設置接地端子。2.2.2特殊部位處理穿越防火分區(qū)時,橋架內(nèi)填充防火巖棉并加裝防火隔板;通過伸縮縫處,橋架應斷開50mm間隙,兩端設置補償裝置。橋架與配電箱、接線箱連接時,應采用抱箍固定,保證箱體與橋架接地連續(xù)性。三、線纜敷設工藝3.1線纜布放前準備清除管槽內(nèi)雜物,穿設Φ1.5mm鍍鋅鋼絲作為牽引線。光纜敷設前需在金屬管內(nèi)預置Φ25mm塑料子管,子管兩端伸出管口50mm。對線纜進行導通測試和絕緣電阻測試,合格后方可敷設。3.2布線施工規(guī)范3.2.1水平線纜敷設采用人工牽引法,牽引力控制在15kg以內(nèi),牽引速度2m/s。4對對絞電纜彎曲半徑≥4倍線纜直徑,光纜≥10倍直徑。在橋架內(nèi)敷設時,每隔1.5米綁扎固定,綁扎帶間距均勻,松緊適度(以不壓傷線纜外皮為宜)。3.2.2垂直干線敷設采用機械牽引時應加裝防扭裝置,牽引力不超過線纜允許張力的80%。在豎井內(nèi)每隔2米設置導向滑輪,防止線纜與橋架摩擦。多根線纜并行敷設時,應分層排列:從上至下依次為儀表信號線、安全連鎖線、交直流電源線。3.3線纜端接處理3.3.1雙絞線端接按照T568B標準打線,剝線長度控制在13mm,線對絞距保持≥10mm。端接完成后使用專用測試儀進行導通測試、衰減測試和串擾測試,確保所有參數(shù)符合ISO/IEC11801ClassD標準。3.3.2光纜熔接光纖剝除涂覆層后用酒精棉清潔,切割長度16mm±0.5mm。熔接損耗:多模光纖≤0.3dB,單模光纖≤0.1dB。熔接完成后進行OTDR測試,測試范圍應覆蓋整個光鏈路,曲線無明顯臺階。四、信息插座安裝4.1底盒安裝墻面暗裝底盒距地面高度300mm,偏差≤10mm。底盒與線管連接采用鎖母固定,露出鎖母的絲扣為2-4扣。成排安裝時,相鄰底盒間距偏差≤5mm,平面度偏差≤2mm。4.2面板安裝信息模塊與線纜端接后,將模塊卡入面板,確保彈片完好。面板安裝應緊貼墻面,四周無縫隙,安裝完成后用防塵蓋保護。多媒體插座需標明接口類型(如"數(shù)據(jù)"、"語音"、"HDMI"),標簽采用防水耐磨材質。五、接地系統(tǒng)施工5.1接地體安裝采用聯(lián)合接地方式,接地電阻≤1Ω。水平接地體使用40×4mm鍍鋅扁鋼,埋深0.7米,間隔5米設置垂直接地極(Φ50鍍鋅鋼管,長2.5米)。焊接處搭接長度:扁鋼≥2倍寬度,圓鋼≥6倍直徑,焊后涂防銹漆處理。5.2接地連接橋架、線管每20米設置接地連接點,用6mm2銅導線與接地干線連接。設備機柜接地采用25mm2多股銅纜,兩端壓接OT端子,與接地排螺栓固定。所有接地連接處需去除氧化層,涂抹抗氧化劑。六、測試與驗收6.1管路測試對所有線管進行通球試驗,采用Φ10mm鋼球從一端投入,另一端應有球順利穿出。橋架進行荷載測試,施加1.5倍設計荷載30分鐘,無明顯變形。6.2系統(tǒng)測試綜合布線系統(tǒng):測試鏈路長度、衰減、近端串擾、回波損耗等參數(shù)安防系統(tǒng):測試攝像機清晰度、錄像存儲時間、報警響應時間網(wǎng)絡系統(tǒng):進行帶寬測試、丟包率測試、切換延遲測試6.3驗收資料提交完整的竣工資料,包括: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含影像資料)線纜測試報告(每頁需有測試人員簽字)設備配置清單及合格證系統(tǒng)原理圖、竣工圖(CAD電子版)七、安全與質量控制7.1安全措施高空作業(yè)(≥2米)必須使用安全帶,搭設腳手架需驗收合格臨時用電采用TN-S系統(tǒng),配電箱安裝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30mA)動火作業(yè)辦理許可證,配備滅火器材,清理周圍可燃物7.2質量控制實施"三檢制":自檢:施工人員對本工序質量進行檢查互檢:班組之間進行交叉檢查專檢:質檢員對關鍵工序進行抽樣檢查(抽樣率不低于30%)關鍵控制點設置:線管彎曲半徑(每50個點檢查1個)線纜絕緣電阻(逐段測試)接地電阻(系統(tǒng)完工后測試)信息點導通(100%測試)八、成品保護管槽安裝完成后,管口用塑料堵頭密封,線槽加蓋板線纜敷設后未端接前,用防水膠帶包裹斷頭設備安裝后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