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清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zhàn)
考點01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1?6)
考點02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7?10)
考點03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11-15)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
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明代的馬政,實行內地與邊鎮(zhèn)兩種不同的牧養(yǎng)馬匹的方式。兩京太仆寺負責管理內
地民間牧養(yǎng),而北部邊防地區(qū)設立行太仆寺和苑馬寺,負責所屬各衛(wèi)所、監(jiān)苑的馬匹
牧養(yǎng)等相關事務的管理。明代的馬政舉措旨在()
A.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B.形成民族交融局面
C.促進邊疆畜牧業(yè)的繁榮D.提高內地軍事地位
2.明代勛貴服飾上的九章花紋如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等昭示著慈善、仁
義、玉潔、濟養(yǎng)和智勇,庶民儒生束發(fā)網巾、戴的帽子被雅稱為“一統(tǒng)關下”“四方
平定幣”“六一統(tǒng)帽”。這些服飾都()
A.呈現了濃厚的等級觀念B.追求“天下為公”的理念
C.體現了“大一統(tǒng)”的意識D.具有倫理政治化的傾向
3.“西洋”是古代中國人對西部外域地理的稱謂?!拔餮蟆币辉~約出現在元朝,指今天的南
亞或東南亞。鄭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實指后來的“南洋”,即包括東非在內的印度洋等
區(qū)域。明中葉以后,“西洋”則變?yōu)楦h方的“泰西"西洋''概念變化反映的是()
A.閉關鎖國政策松動B.時人眼界擴大
C.國人海權意識加強D.中外交流頻繁
4.閱讀下表,該表史實可以證明明朝()
1514年葡萄牙海盜商船直接侵占“電門”(今香港新界)
屯門葡萄牙人被明軍驅逐,此后,所有朝貢國一概被禁止來
1521年
廣州通貢
葡萄牙人和一些中國海商在閩浙沿海騷擾,明將測捕,反遭
1543年
敗績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擴張
C.實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D.海禁禁止外國人來華貿易
5.明成祖初年,對日本來貢曾“厚禮之”。此后,因其多次朝貢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
申“十年一貢,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規(guī)制并嚴格執(zhí)行,日本即基本中斷了與明廷的
交往。與此情形類似,其他一些國家也逐漸“朝貢不常這反映了當時()
A.中國對日貿易出現逆差B.日本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
C.朝貢貿易缺乏動力支撐D.海禁政策取得顯著成效
6.明代,政府敕修永寧寺(今黑龍江地區(qū)),永寧寺建成后,當地民眾,歡忻感戴,
當地各族表示“世世臣服”。黑龍江下游的衛(wèi)所通過“海西東水陸城站”的連接“以
時朝貢”,女真衛(wèi)所的朝貢使絡繹不絕于途。據此推知,明代()
A.君主專制統(tǒng)治不斷加強B.邊疆地區(qū)禍患的根除
C.對外朝貢貿易得到發(fā)展D.經略邊疆方式多樣化
7.清代宮廷繪畫在康熙、理正、乾隆三朝達到鼎盛。宮廷繪畫創(chuàng)作機構發(fā)展完善,畫
家群體人數眾多。一些歐洲畫家的作品與中國藝術傳統(tǒng)融匯,從而形成規(guī)整、細膩、
華麗的藝術特色。清代宮廷繪畫的發(fā)展()
A.體現了一定的盛世氣象B.是君主專制的必然產物
C.主要受到程朱理學影響D.得益于文化氛圍的寬松
8.清政府在蒙古地區(qū)實行盟旗制度,從1635年到1792年共編為18盟、201旗。各旗
之間劃定游牧地界,不得互相統(tǒng)屬私自往來,旗上設盟,以協(xié)調不同旗之間的關系。
這種盟旗制度()
A.延續(xù)了傳統(tǒng)羈縻政策B.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C.在邊疆地區(qū)廣泛推廣D.隨著清朝滅亡而消失
9.清朝在統(tǒng)一蒙古族地區(qū)后,實行了盟旗制度。盟旗各自為政,互不統(tǒng)屬。旗的基本
設置是呈金字塔的層級管理體制,位于金字塔上層的是旗札薩克,旗札薩克負責旗內
一般行政、軍事等事務,從本旗干公貴族中選擇,經理藩院上報皇帝仟命,并由理藩
院監(jiān)管。這一制度()
A.完全仿照八旗制度創(chuàng)制而成B.體現了獨特創(chuàng)新的治邊智慧
C.激化了蒙古部族的利益沖突D.擴大了民族地區(qū)自治的權限
10.1900年,清廷宣布為光緒帝立儲,即“己亥建儲”。對此,民間社會反映強烈,一
些地方督撫持曖昧不明的態(tài)度,列強則介入立儲事務。這說明()
A.清廷統(tǒng)治危機日益加劇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
C.維新思想成為社會共識D.政府接受了國際外交慣例
11.明代有醫(yī)書傳世的醫(yī)家中,有明確文獻記載其為中途棄舉從醫(yī)者多達數十人,而未
有醫(yī)書傳世的儒生棄舉從醫(yī)者更是不在少數,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許多相關記
載。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八股取士阻斷平民入仕道路B.醫(yī)藥事業(yè)進步帶動從醫(yī)熱潮
C.商品經濟發(fā)展沖擊傳統(tǒng)觀念D.經世致用思想改變價值取向
12.(明代常熟譚曉、譚照兄弟)“居鄉(xiāng)湖田多洼荒,鄉(xiāng)之民多逃而漁,于是用之棄弗
治者以萬計。(曉與照)薄其值,買傭鄉(xiāng)民百余人,給之食,鑿其最洼者為池,余則
圍以高媵辟而耕,歲入視平壤三倍。池以百計,皆畜魚,池之上架以梁為芨舍,畜雞
豕其中,魚食其糞又易肥……悉羅取而售之?!痹摱尾牧戏从持ǎ?/p>
A.千耦其耘的勞作方式B.男耕女織的個體農耕
C.自給自足的田莊經濟D.商品化農業(yè)集約經營
13.清人戴震說過:“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
其誰憐之“。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A.看到了宋明理學壓抑扼殺人性
B.批判了清政府刑罰吏治的嚴酷
C.肯定宋明理學維護了清朝統(tǒng)治
D.主張日常生活應遵循理學觀念
14.王陽明說:“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學,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強而
致的是賢人,不肯致的是愚人。雖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無異。此良知
所以為圣愚之同具備,而皆可為殼舞者,以此也。'‘王陽明此論()
A.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B.全面否定了傳統(tǒng)倫理道德
C.反映出明末社會的動蕩D.力主重建古圣先王的功業(yè)
15.晚清時期,京城的京劇在審美和藝術形式上追求奔容華貴、富麗雅致的品性和趣
味;而上海京劇則千方百計不斷翻新劇目,注重故事情節(jié)豐富曲折,有的貼近現實,
針硬時弊,有的移植外國故事,如“新茶花女”“法國拿破侖”等。據此可知,晚清時期
()
A.北方京劇適應了市民階層壯大的現實
B.上海京劇適應了商業(yè)化社會的需求
C.南北文化之間的差異和對立日益明顯
——摘編自趙炳林《秦朝對嶺南的經略和開發(fā)》
材料二明朝前后,嶺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羈縻,消極求安。到明朝中后期,
因嶺南地區(qū)“蠻”猖,邊患日深,朝廷開始轉向積極撫治?!鹘饔颍◣X南地
區(qū))各府縣加強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層組織建設。通過設立營堡、檢司,改善交通狀
況,把王朝權力系統(tǒng)延伸到蠻區(qū)深處。內地的文化教育體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
(嶺南地區(qū)),各地開始大規(guī)模建社學、修書院,利印書籍,并建立獎勵制度。
----摘編自趙克生《經略西江:明朝對嶺南的治理》
材料三明嘉靖年間,廣東水安縣(今紫金縣)“山谷中多良四、流民雜居”,迂
入者多自江西、福建來,也有從潮州、惠州諸縣遷來的?!f歷年間,博羅縣有來
自本省的客家人遷入,也有來自閩漳的流民?;洷彼齾^(qū)的外地移民主要來自福建和江
西。以閩汀客家人為主的移民自宋末元初大量遷入以后,形成了廣東梅縣一帶最早的
客家人居住區(qū);明代閔汀人和贛南人繼續(xù)遷入梅縣,贛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
潮州、漳州、汀州、贛州四府本就人地關系緊張,明嘉靖至萬歷年間更是災害頻
仍,無疑是雪上加霜,加速這四府農民的破產。農民農不藏體、食不果腹,也就不得
不攜家人逃亡尋找謀生的出路。
—摘編自曹樹基《中國移民史》、鐘曉君《移民的推力和拉力》
(1)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明朝治理嶺南有何特點。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指出秦朝與明朝中葉嶺南移民方式的主要差
異,并分析明朝中葉嶺南移民的影響。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于甘
泉,遂起兵伐殘義渠。于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筑長城以拒胡?!?/p>
----《史記?匈奴列傳》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
險寒,起臨洪,至遼東,延袤萬余里。”
—《史記?蒙恬列傳》
材料二古羅馬也曾修筑過“千里長城”。從1世紀到3世紀,羅馬人為防備日耳
曼人的襲擾,陸續(xù)在萊茵河與多瑙河之間修建了一條“防御之墻”,從今天德國的波
恩附近直到雷根堡附近,全長584千米。另外,公元117年,羅馬皇帝哈德良來到不
列顛視察后,下令修建長城以抵御凱爾特人,該長城由三個羅馬軍團歷時約六年分段
筑成,史稱哈德良長城,全長約118千米。
——摘編自馬兆鋒編著《偉大的古羅馬文明》
材料三清朝入關后,一直沒有修繕過長城,康融三十年(1691),古北口一帶的
城墻有不少地方損壞倒塌,邊防總兵蔡元上疏朝廷請求修繕,工部等建議康熙帝予以
批準??滴醯酆懿灰詾槿?,他認為秦筑長城以來,漢、唐、宋歷代經常修繕,但從來
都沒有因此而免除邊患。也說:“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
也。”
—摘編自徐永清《長城簡史》
(1)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歐亞帝國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的共同原因。
(2)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康熙帝對修筑長城的看法。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儒家經典為主導的正統(tǒng)閱讀始終是中國古代閱讀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
會早期,閱讀尚且是一種奢侈,把閱讀作為娛樂則更是達官顯貴和家境殷實的文人墨
客的專利。封建社會中期以后,閱讀娛樂性明顯下移,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戲曲小說
成為傳閱自娛的主要讀物,就連女性也加入其中?!髑鍍纱?,更不乏將自己的認
識和親身感受記錄在著述中的文人。當然,讀者的閡讀目的至少具有以上一和或兼具
其中幾種,而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下層百姓,加入了閱讀的行列,讀書目
的分化愈加明顯。
—摘編自王余光主編《中國閱讀通史》等
材料二晚清的閱讀革命經過了一個較長的醞釀期。新式媒體、新式出版機構及西
學類書刊的增加,為閱讀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撐條件,但并未使?jié)撛诘拈?/p>
讀革命轉化為現實。甲午一役后。為了救亡,士大夫閱讀的主題逐漸由四書五經轉到
西學,關注的焦點正由內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學問家由諸子百家轉為盧梭、孟德
斯鳩等,士大夫津津樂道的關鍵詞正由仁義、綱常、名教而轉為民權、自由、革命
等。一場外力推動型的“閱讀革命”正悄然興起。
——摘編自閭小波《論晚清閱讀革命的興起及政治功效》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閱讀文化的主要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晚清士大夫閱讀與古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
“閱讀革命”興起的背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代實行內地與邊鎮(zhèn)兩種不同的牧養(yǎng)馬匹的方
式,因地制宜,加強國防力量,從而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A項正確;結合所學知
識可知,明代馬政舉措的主旨并非是形成民族交融局面,更不是促進邊疆畜牧業(yè)的繁
榮,排除BC項;D項表述材料無從體現,排除。故選A項。
2.答案:D
解析:據題干可知主要結論:明代規(guī)定勛貴服飾的圖案具有儒家倫理特點,庶民儒生
的網巾和帽子的稱呼則具有維護統(tǒng)一的政治色彩。因此,明代這些服飾都具有倫理政
治化的傾向,D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服飾的倫理性,而不是尊卑上下的等級觀念,排
除A項;“天下為公”指尊德尚賢的社會政治理想,而材料反映服飾的倫理政治化特
點,排除B項;勛貴服飾圖案不能體現大一統(tǒng)意識,排除C項。故選D項。
3.答案:B
解析:A.清王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與題干無關,故A項錯誤;B.根據材料可知,明
朝時期,“西洋”一詞所至的范圍更大,體現了時人眼界的擴大,故B項正確;C.材
料無法得出國人的海權意一期.故C項錯誤:D.材料無法得出中外交流頻繁的相關信
息,故D項錯誤。
4.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葡萄牙海盜商船侵占“屯門”以及葡萄牙人在沿海地區(qū)騷擾是
明代實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說明實行海禁政策有一定合理性,C項正確;A項顛
倒因果關系,排除;B項不符合史實,海禁政策并未阻止殖民擴張,排除:海禁政策
是嚴格限制而非禁止海外貿易,排除D項。
5.答案:C
解析:據題干“因其多次朝貢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申“十年一貢,人止二百,船止二
艘”的舊制并嚴格執(zhí)行,日本即基本中斷了與明廷的交往。與此情形類似,其池一些
國家也逐漸“朝貢不?!保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朝貢貿易對于其他國家來說限制較
多且利益有限,所以當明朝嚴格執(zhí)行規(guī)定后,朝貢貿易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和動力支
撐,導致其他國家朝貢不常,C項正確;題干中并未提及中國對日貿易的具體情況,
無法得出是否出現逆差,排除A項;題干沒有體現日本經濟發(fā)展狀況排除B項;題干
主要強調的是朝貢貿易的情況,與海禁政策的成效關系不大,排除D項。故選C項。
6.答案:D
解析:明代在黑龍江地區(qū)修建永寧寺、設立衛(wèi)所,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說明明代采
取靈活多樣的經略邊疆政策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對地方的治理,屬于加強中央集
權的措施無法體現君主專制,排除A項:B項表述太絕對,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
對外朝貢貿易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
7.答案:A
解析:據題干可知,清代康乾時期宮廷繪畫達到鼎盛,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康乾盛世
的大國氣象,A項正確;君主專制與宮廷繪畫鼎盛沒有必然因果關系,排除B項;程
朱理學自南宋后期,宋理宗端平更換時成為官方哲學,但是康乾時期之前也未出現宮
廷畫鼎盛的情況,可見程朱理學與宮廷畫鼎盛關聯(lián)不大,排除C項;清代康乾時期實
行思想文化高壓和專制政策,文化氛圍并不寬松,排除D項。故選A項。
8.答案:B
解析:盟旗制度是清朝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層貴族而實行的政治制度,規(guī)定“各
旗之間劃定游牧地界,不得互相統(tǒng)屬私自往來”,'?旗上設盟,以協(xié)調不同旗之間的
關系”,因而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故B正確。羈縻政策源于秦漢,興盛于唐宋。在
少數民族地區(qū)設立特殊的行政單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數民族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和
管理機構,承認其酋長、首領在本民族和本地區(qū)中的政治統(tǒng)治地位,任用少數民族地
方首領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于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余一切
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盟旗制度并非直接延續(xù)了傳統(tǒng)的羈縻政策,其淵源
是蒙古族原有的鄂托克、艾馬克社會組織,“楚固拉干”的集會,以及努爾哈赤時期
建立的滿洲八旗制度,故A錯誤。盟旗制度主要是針對北方蒙古族實行的制度,而非
在邊疆地區(qū)廣泛推行,故C錯誤。材料并未提及盟旗制度何時失,且盟旗制度是1949
年后徹底廢除,僅保留盟旗稱謂。蒙古地區(qū)實行的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故D錯誤。
9.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清弋盟旗制度下盟旗各自為政,互不統(tǒng)屬,旗札薩克由皇帝任
命,理藩院監(jiān)管,完善了蒙古部族的治理體系,強化了中央政府的集權統(tǒng)治,體現了
獨特創(chuàng)新的治邊智慧,B項正確;A項錯在“完全仿照”,盟旗制度具有創(chuàng)新性,排除
A項;盟旗制度有利于緩解蒙古族的利益沖突,排除C項;盟旗制度不屬于民族地區(qū)
自治,排除D項。故選B項。
10.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1900年”,”列強則介入立儲事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0年5
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奧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
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zhàn)爭,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的導火
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lián)軍以鎮(zhèn)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根據材料“一些
地方督撫持曖昧不明的態(tài)度”,說明這一時期清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減弱,地方官員勢
力上升,威脅中央集權,說明清廷統(tǒng)治危機日益加劇,A項正確;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過
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B項;維新思想并未成為社會共識,C
項表述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己亥建儲”事件不能說明清政府接受了國際外交慣
例,排除D項。故選A項。
11.答案:C
解析:根據“有明確文獻記載其為中途棄舉從醫(yī)者多達數十人,而未有醫(yī)書傳世的儒生
棄舉從醫(yī)者更是不在少數,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許多相關記載”可得出隨著商品
經濟的發(fā)展,更多的人愿意從事醫(yī)療事業(yè)而不科舉,因為從醫(yī)可以賺錢,因此觀念發(fā)
生變化,C項正確;八股取士之下普通人可以正常參加考試,排除A項;從醫(yī)熱是因
為有利益的需求,而不是醫(yī)學發(fā)展,排除B項;經世致用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
選C項C
12.答案:D
解析:材料無法體現“千耦其耘”“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排除A、B、C;材料反映出
譚曉、譚照兄弟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種植莊稼、養(yǎng)魚和家禽家畜,然后把產品銷售到市
場的情況,體現出生產的商品化和集約化的經營模式,故D正確。
13.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可知,酷吏依照法律殺人,后期儒
學以理殺人;“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指的是因觸犯法律而死
的人,還有人可憐,但死于理學之下的人,有誰去可憐他們呢。說明戴震看到了宋明
理學對人性的壓抑扼殺,體現了戴震對宋明理學的批判,A項正確;材料并不是強調
清政府刑罰吏治的嚴酷,不符合主旨,排除B項;材料未強調宋明理學維護清朝統(tǒng)治
的作用,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戴震對理學的批判,未涉及主張日常
生活應遵循理學觀念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A項。
14.答案:A
解析:從材料看到,王陽明主張“致良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A項正確。
B項“全面否定”的說法不合史實,排除;C項“明末”的說法與材料所述不符,排
除;D項不合材料主旨,排除。
15.答案:C
解析:據材料可知,清時期,京城的京劇在審美和藝術形式上追求雍容華貴、富麗雅
致的品性和趣味:而上海京劇則千方百計不斷翻新劇口,注重故事情節(jié)豐富曲折,有
的貼近現實,針硬時弊,有的移植外國故事,據此可以說明,南北文化之間的差異和
對立日益明顯,C項正確:京劇追求雍容華貴、富麗雅致的品性,其依然是為統(tǒng)治階
級服務,而非市民階層,排除A項:上海京劇適應了商業(yè)化社會的需求,但對材料概
括的不全面,排除B項;根據材料信息,無法推斷上海京劇是否體現了強烈的反封建
意識,排除D項。故選C項。
16.答案:(1)共通之處:監(jiān)察體系嚴密;監(jiān)察權相對獨立;注重法規(guī)制度建設;監(jiān)察范
圍廣泛。
(2)不同影響:明代監(jiān)察制度為皇權服務,直接向皇帝負責,難以取得監(jiān)察效果;新中
國的監(jiān)察制度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有效加強走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
啟示:監(jiān)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重要手段;
監(jiān)察制度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時代性:監(jiān)察制度建設要注意多部門齊抓共管,建立有
效的監(jiān)察機制。
解析:(1)共通之處:根據材料“明代的監(jiān)察制度實行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領導,它獨
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對整個官僚系統(tǒng)的全面監(jiān)控,大致包括御史制
度、言諫制度和地方監(jiān)察制度”“各地隨即設立了?。▍^(qū)、市)、市(地、州、盟)、縣
(市、旗、區(qū))三級行政監(jiān)察機關,有的地方在鄉(xiāng)、鎮(zhèn)也設立了行政監(jiān)察機構”可知,
監(jiān)察體系嚴密;根據材料“它獨立于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對整個官僚系
統(tǒng)的全面監(jiān)控”從領導體制來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監(jiān)察機關受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
監(jiān)察機關的雙重領導,監(jiān)察業(yè)務以上級監(jiān)察機關領導為主可知,監(jiān)察權相對獨立;根
據材料“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前后相繼出臺了《憲綱總例》《糾劾官邪規(guī)定》《出
巡事宜》《巡撫六察》等一系列監(jiān)察法規(guī)”《行政監(jiān)察條例》《行政監(jiān)察法》可知,
注重法規(guī)制度建設;根據材料“監(jiān)察機構的監(jiān)察范圍廣泛,上至官府,下至民間,包
括行政、司法、軍政、財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學術領域等,都在監(jiān)察之中各地隨即
設立了?。▍^(qū)、市}市(地、州、盟)、縣(市、旗、區(qū))三級行政監(jiān)察機關,有的地方在
鄉(xiāng)、鎮(zhèn)也設立了行政監(jiān)察機構”可知,監(jiān)察范圍廣泛。
(2)不同影響:根據材料“明代的監(jiān)察制度實行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領導,它獨立于中
央各部和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對整個官僚系統(tǒng)的全面監(jiān)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
諫制度和地方監(jiān)察制度”可知,明代監(jiān)察制度為皇權服務,直接向皇帝負責,難以取
得監(jiān)察效果;根據材料”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
實施監(jiān)察從領導體制來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監(jiān)察機關受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監(jiān)察機
關的雙重領導,監(jiān)察業(yè)務以上級監(jiān)察機關領導為主。這對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監(jiān)
察體系和反腐敗體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可知,
新中國的監(jiān)察制度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有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啟
示: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代和1987年(中國)。根據材料“明代的監(jiān)察
制度實行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領導,它獨立于中央各部利地方政府,形成了皇帝對整
個官僚系統(tǒng)的全面監(jiān)控,大致包括御史制度、言諫制度和地方監(jiān)察制度”1987年8
月,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在縣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行政監(jiān)察機關的通知》,各地
隨即設立了省(區(qū)、市)、市(地、州、盟)、縣(市、旗、區(qū))三級行政監(jiān)察機關,有的地
方在鄉(xiāng)、鎮(zhèn)也設立了行政監(jiān)察機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監(jiān)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
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重要手段;監(jiān)察制度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時
代性:根據材料“大致包存御史制度、言諫制度和地方監(jiān)察制度°監(jiān)察機構的監(jiān)察范
圍廣泛,上至官府,下至民間,包括行政、司法、軍政、財政、教育,甚至思想和學
術領域等,都在監(jiān)察之中。同時為了保證監(jiān)察機制的規(guī)范運行,還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監(jiān)
察立法活動”從領導體制來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監(jiān)察機關受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監(jiān)
察機關的雙重領導,監(jiān)察業(yè)務以上級監(jiān)察機關領導為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監(jiān)察制
度建設要注意多部門齊抓共管,建立有效的監(jiān)察機制。
17.答案:(1)特點:由消極求安到積極撫治;加強地方和基層組織的建設;政治控制和
文化教育
相結合;重視管理,健全治理機構。
(2)主要差異:秦朝主要是政治性移民,政治手段與軍事手段結合;明朝嶺南自周邊地
區(qū)移入民增多;民眾主動遷徙。
影響:促進了嶺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有利于不同族群之間文化交流交融;緩解了周邊地區(qū)
的人口壓力;(答出兩點即可)加劇了嶺南地區(qū)人地矛盾;造成嶺南地區(qū)過度開發(fā)。
(答出一點即可)
解析:(1)根據材料二“明朝前期嶺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羈糜,消極求安。到明
朝中后期,因嶺南地區(qū)'蠻’猖,邊患日深,朝廷開始轉向積極撫治”可知,由消極
求安到積極撫治;根據材料二“西江流域(嶺南地區(qū))各府縣加強了地方政治中心和
基層組織建設?!笨芍訌姷胤胶突鶎咏M織的建設;根據材料二“內地的文化教育
體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嶺南地區(qū))”可知,政治控制和文化教育相結合;根
據材料二“通過設立營堡、檢司,改善交通狀況,把王朝權力系統(tǒng)延伸到蠻區(qū)深
處?!笨傻贸鲋匾暪芾?,健全治理機構。
(2)第一小問主要差異,據材料一“秦朝對嶺南的統(tǒng)治,采取政治手段與‘五嶺之
成’的軍事手段,推行屯墾戍邊和移民戍邊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謫官、流
民,但最主要的還是屯戍軍隊”可得出秦朝主要是政治性移民,政治手段與軍事手段
結合;據材料三“遷入者多自江西、福建來,也有從潮州、惠州諸縣遷來的。??…萬
歷年間,博羅縣有來自本省的客家人遷入,也有來自閩漳的流民?;洷钡貐^(qū)的外地移
民主要來自福建和江西”可得出明朝嶺南自周邊地區(qū)移入民
增多;民眾主動遷徙。
第二小問影響,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思考即可。積極方面,據材料三“形成了廣東
梅縣一帶最早的客家人居住區(qū);明代閔汀人和贛南人繼續(xù)遷入梅縣,贛南人遂融入客
家人之中°”可得出促進了嶺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有利干不同族群之間文化交流交融:據材
料三“有從潮州、惠州諸縣遷來的。……萬歷年間,博羅縣有來自本省的客家人遷
入,也有來自閩漳的流民”可得出緩解了周邊地區(qū)的人口壓力。消極方面,據材料三
“潮州、漳州、汀州、贛州四府本就人地關系緊張,明嘉靖至萬歷年間更是災害頻
仍,無疑是雪上加霜,加速這四府農民的破產”并結合所學可得出加劇了嶺南地區(qū)人
地矛盾;造成嶺南地區(qū)過度開發(fā)。
18.答案:(1)原因:修筑長城的歷史傳統(tǒng);帝國的統(tǒng)一;(帝國)面臨游牧民族的威
脅,為維護邊境地區(qū)的穩(wěn)定。
(2)康熙帝反對修筑長城,主張以民為本,各民族團結一心就能實現國家安定。宋元以
來,草原、中原聯(lián)系加強,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fā)展,長城漸漸失去防御作用;火
藥武器化后,傳統(tǒng)戰(zhàn)爭方式改變,也削弱了長城的作用??滴醯凼芤悦駷楸舅枷氲挠?/p>
響,認為國家統(tǒng)治只要得到民眾的擁護就能長治久安。這一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民族團結與統(tǒng)一國家的發(fā)展。
解析:(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歐亞時期。
原因:根據材料“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筑長城以拒胡。”古羅馬也曾修筑過'千
里長城‘?!笨芍拗L城的歷史傳統(tǒng),以及帝國的統(tǒng)一;根據材料“宣太后詐而
殺義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于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筑長城以布
胡。”“從1世紀到3世紀,羅馬人為防備日耳曼人的襲擾,……公元117年,羅馬
皇帝哈德良來到不列顛視察后,下令修建長城以抵御凱爾特人”可知,(帝國)面臨游
牧民族的威脅,為保護邊境地區(qū)的穩(wěn)定
(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清朝(中國)根據材料“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
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笨芍滴醯鄯词行拗L城,主張以民為本,各民
族團結一心就能實現國家安定;根據材料“他認為秦筑長城以來,漢、唐、宋歷代經
常修繕,但從來都沒有因此而免除邊患?!笨芍卧詠?,草原、中原聯(lián)系加強,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fā)展,長城漸漸失去防御作用,同時火藥武器化后,傳統(tǒng)戰(zhàn)爭
方式改變,也削弱了長城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熙帝受以民為本思想的影
響,認為國家統(tǒng)治只要得到民眾的擁護就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湖南礦產集團子公司招聘16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含答案詳解
- 那時陽光下這時陽光下初中作文14篇范文
- 2025甘肅武威市事業(yè)單位招聘628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附答案詳解(黃金題型)
- 2025福建福州市馬尾區(qū)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下屬單位福州市馬尾區(qū)文化館招聘編外聘用人員1人模擬試卷有答案詳解
- 2025福建龍巖市上杭縣總醫(yī)院引進醫(yī)學類臺灣人才1人模擬試卷附答案詳解(黃金題型)
- 2025江蘇金灌投資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灌南城市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高層次人才10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全優(yōu))
- 2025年臨沂市工程學校公開招聘教師(15名)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名師系列)
- 2025年4月廣東潮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招聘編外人員49人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有一套)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綜合實驗區(qū)人才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6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易錯題)
- 湖南省名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質量檢測地理地理試題(解析版)
- 小兒鎮(zhèn)靜課件
- 光伏建筑投標文件范本
- 2025年藥店員工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
- 民辦學校招生方案及推廣策略實操指南
- 公益慈善投資策略-洞察及研究
- 碳排放咨詢員基礎技能培訓手冊
- 普及金融知識課件
- 軍兵種知識課件
- 英國的社會和文化
- 穩(wěn)定型心絞痛護理查房
- 中試平臺運營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