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qū)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通州區(qū)2024-2025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八年級期末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

學(xué)校班級姓名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共8頁,共五道大題,27道小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70分鐘。

2.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zhǔn)確填寫學(xué)校名稱、班級和姓名。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作圖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5.考試結(jié)束,請將答題卡交回。

第一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4分,每小

題2分)

1.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是()

A.kgB.JC.WD.kW

【答案】C

【解析】

【詳解】A.kg是質(zhì)量的單位,故A不符合題意;

B.J是功的單位,故B不符合題意;

C.W是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讀作瓦特或瓦,故C符合題意;

D.kW是功率的單位,但不屬于國際單位制,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如圖所示實例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答案】A

【解析】

【詳解】A.壓路機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壓路機的重力,壓路機碾子很重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故A符合題意;

B.圖釘帽的面積做得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

C.滑雪板的面積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C不符合題意;

D,柱礎(chǔ)石的底面積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3.如圖所示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答案】C

【解析】

【詳解】A.瓶蓋上刻有紋線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題意:

B.汽車輪上裝有防滑鏈?zhǔn)峭ㄟ^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題意;

C.軸承中裝有滾珠是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故C符合題意;

D.勞保手套上有凸起的膠粒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督n”二二上…

【答案】B

【解析】

【詳解】A.羊角錘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A不符合題意;

B.筷子使用時:動力僧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故B符合題意;

C.園藝剪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C不符合題意;

D.核桃夾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一只質(zhì)量為1kg的貓從2m高史落到地面上。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關(guān)于此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沒有力對貓做功

B.貓的彈跳力對貓做了功

C.貓受到的重力對貓做功200J

D.貓受到的重力對貓做功I9.6J

【答案】D

【解^5]

【詳解】ACD.貓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作用,且重力方向與位移方向一致,因此重力對貓做功,重力做

功W=nifih=1kgx9.8N/kgx2m=l9.6J

故AC錯誤,D正確。

B.貓從高處下落的過程,不受彈跳力的作用,所以彈跳力不做功。故B錯誤。

故選D。

6.田中所示的物理現(xiàn)象,不能用流休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解釋的是()

B.乙圖中,向吸管B內(nèi)吹氣,水就從吸管A的上端噴出

A.連通器的原理B.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C.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D.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答案】B

【解析】

【詳解】把乒乓球(直徑略大于瓶口直徑)放入瓶內(nèi),往飲料瓶內(nèi)注水,看到有少量水從瓶口流出,此時

乒乓球靜止,乒乓球下方?jīng)]有水,因此乒乓球不受浮力的作用,用手堵住瓶口,一會兒乒乓球浮起來了,

乒乓球下方有水,受到水的壓力,上下表面壓力差產(chǎn)生浮力,這說明了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故B符合題意,

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某型號無人機最大飛行高度為500m,最大飛行速度為25m/s,支持快速充電,一次充電可飛行50min,

廣泛用于救災(zāi)偵查、旅游航拍等場景。關(guān)于該型號無人機飛行過程中機械能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上飛行過程中,其機械能一定增大

B.勻速下降過程中,其重力勢能有可能不變

C.勻速飛行過程中,其功能保持不變

D.在500m高度勻速水平飛行時,其機械能一定最大

【答案】C

【解析】

【詳解】A.向上飛行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高度增加,則無人機重力勢能變大,動能未知,所以其機械能

不一定增大,故A錯誤;

B.勻速下降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則無人機重力勢能變小,故D錯誤;

C.勻速飛行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不變,則無人機動能保持不變,故c正確;

D.在500m高度勻速水平飛行時,無人機高度最高,則重力勢能最大,但速度不一定最大,則動能不一

定最大,所以其機械能不一定最大,故D錯誤。

故選C。

10.水平桌面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盛有密度為和夕2的不同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

物體A、B分別放入兩容器中,A、B靜止后的情境如圖所示,此時液面高度均為從圖甲中,物體A所受

浮力為。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K;圖乙中,物體B所受浮力為屹浮,液

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為“2,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八。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甲乙

A.p\大于P27浮小于生浮

C.巧等于D.片小于工

【答案】D

【解析】

【詳解】A.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分別放入兩容器中,根據(jù)圖示可知,A懸浮,B漂浮,根據(jù)物體的

浮沉條件可知,2A=8,PB<%,則8Vp2,故A錯誤:

B.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懸浮和漂浮,物體所受的浮力與自身的重力相等,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

A、B重力相同,所以/浮二株殍,故B錯誤;

C.容器的液面等高,P、<P?,根據(jù)〃二20?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故C錯誤;

D.容器對桌面的壓力/=G/+G物+G杯

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重力相同,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重力相同,月<夕2,并且甲容器中液

體的體積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體積,由G=mg應(yīng)

可知,G,<G2,即甲容器中的液體重力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重力,所以£<鳥,故D正確。

故選D。

11.實驗課上,同學(xué)們對滑輪的省力情況非常感興趣。某小組用質(zhì)量相同的多個滑輪,組裝出四種不同的

使用方式,隨后他們用重力為6N的物體A進行了測試。測試過程如圖所示,在豎直方向上的力片、取、

6、K的作用下物體A均能勻速上升。不計繩重及摩擦,四個力中最大的是()

A.F]B.居

C.KD.F,

【答案】B

【解析】

【詳解】設(shè)每個滑輪的重力為Go,物體A重力為G。第一個圖中是動滑輪,有效繩子段數(shù)為2,不計繩

重及摩擦,則"=g(G+G。);第二個圖是動滑輪的逆向使用,則?=2G+G。;第三個圖是定滑輪,

則F?=G;第四個圖是滑輪組,有效繩子段數(shù)為3,則5=:(G+G。)。所以四個力中最大的是巴。故

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取一細一粗兩只長度相等的吸管,將較細的吸管一端密封,加入鐵屑后制成了密度計A,用同樣的方

式將較粗的吸管制成了密度計B,通過調(diào)節(jié)加入鐵屑的質(zhì)量,使B與A質(zhì)量相等,如圖甲所示。將A和B

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體中,每次當(dāng)密度計在液體中處于豎直漂浮狀態(tài)時,在吸管上標(biāo)出與液面位

置相平的刻度線及相應(yīng)密度值夕,并測晟吸管浸入液體的深度力,再利用收集的數(shù)據(jù)畫出P一力圖像,如

圖乙中圖線①和②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線①是密度計A的P一力圖像

B.密度計B上,越靠近上端的位置其刻度線對應(yīng)的液體密度值越大

C.密度計A、B均在密度為8的液體中漂浮時,A受到的浮力比B受到的浮力小

D.若使密度計A、B在密度為2的液體中漂浮時,密度計底部到液面處的距離相等,可向密度計B中再

加入適量的鐵屑

【答案】D

【解析】

【詳解】AC.B與A質(zhì)量相等,則重力相等。密度計A、B均在密度為0的液體中漂浮時,為浮力等于

重力,密度計A、B重力相等,則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據(jù)。=P液g/可知,測同一種液體密度時,排開

液體的體積相同,由于密度計A較細,則密度計A浸入液體的深度力較大,所以圖線①是密度計B的

P-〃圖像,圖線②是密度計A的。-/z圖像,故AC錯誤;

B.由圖像可知,所測液體密度越小,密度計浸入液體的深度力越大,所以密度計B上,越靠近上端的位

置其刻度線對應(yīng)的液體密度值越小,故B錯誤;

D.由上述分析可知,測量同一種液體密度時,密度計A浸入液體的深度。較大。所以若使密度計A、B

在密度為0的液體中漂浮時,密度計底部到液面處的距離相等,即使得密度計浸入液體的深度力相等,可

向密度計B中再加入適量的鐵屑,增大密度計B的重力從而增大密度計B所受的浮力,根據(jù)

區(qū)?二夕液身/,密度計B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則密度計B浸入液體的深度/?變大,故D正確。

故選D。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符合題意的選項均多于一個。共6分,每

小題2分。每題選項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錯選的不得分)

13.下列關(guān)于運動和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速度越大,具有的慣性越大

B.太空中的物體沒有慣性

C.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保持靜止物體,要么不受力,要么所受合力為零

【答案】CD

【解析】

【詳解】AB.慣性是物體的屬性,與其質(zhì)量有關(guān),與速度無關(guān),與地理位置也無關(guān),故AB均錯誤;

C.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作用,即

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c正確;

D.靜止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合力必為零,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

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

故選CDo

14.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個盛有水的圓柱形容器,將密度為"物、重力為G的物塊從水面處釋放,物塊在緩慢

地下落過程中,經(jīng)過①、②位置,最終靜止在容器底部的③位置,如圖所示。物塊在①位置時所受浮力為

Fi,在②位置時所受浮力為B;物塊在③位置靜止時,所受浮力為尸3,受到容器底部對它的支持力為N,

容器底所受物塊的壓力為用。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B.F1V尸2,F\=G

C.尸2=G,且尸2與G是一對平衡力

D.F3+N=G,且N與后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AD

【解析】

【詳解】A.將密度為〃物、重力為G的物塊從水面處釋放,物塊在緩慢地下落過程中,由浮沉條件可知,

物體在液體中下沉?xí)r,P/P水,故A正確;

B.物塊在①位置時不是靜止?fàn)顟B(tài),仍處于下沉狀態(tài),由浮沉條件可知,6<G,故B錯誤;

C.在②位置時不是靜止?fàn)顟B(tài),仍處于下沉狀態(tài),由浮沉條件可知,F(xiàn)?<G,故C錯誤;

D.物塊在③位置靜止時,有6+N=G,物塊受到容器底部對它的支持力與容器底所受物塊的壓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N與居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

故選AD,

15.“桔棒”是我國古代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人們在墜石輔助下,手握豎桿,用很小的力就能將水提取

出來。假設(shè)圖中人的重力為600N,A點所掛墜石重力為100N,木桶重力為10N,人對豎桿施加20N豎直

向上的力就能讓橫桿提著裝滿水的木桶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已知04:08=2:1,橫桿在水平位置時,

木桶始終不與井內(nèi)水面接觸,且豎桿保持在豎直方向。忽略支點與橫桿的摩擦和橫桿、豎桿的質(zhì)量與形

變,p*=lxlO3kg/m3,g取lO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一次最多能提起水的質(zhì)量為21kg

B.人對豎桿施加ION的力,可使橫桿提著裝有10.5kg水的木桶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

C.當(dāng)橫桿提著空桶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時,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410N

D.當(dāng)橫桿提著裝滿水的桶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時,要想讓人對豎桿施加的豎直方向上的力更小,可將6

點向遠離0點的方向移動

【答案】AC

U針斤】

【詳解】A.讓橫桿提著裝滿水的木桶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則有

G顯石xOA=(G木楠+G水一xOB,即

100NxQA=(10N+G水-20N)xO8=(10N+G代一20N)x,OA

解得水的重力G水=210N,則人一次最多能提起水的質(zhì)量為,〃=g=第一二21kg

gION/kg

故A正確;

B.若人對豎桿施加豎直向上ION的力,則有G哈石xOA=(G木橘+G水即

100NxC>A=(10N+G7t,1-10N|xOB=(10N+G.1.1-10N)xloA

解得G水i=200N,則水的質(zhì)量為機水?=上■==20kg

gION/kg

若人對豎桿施加豎直向下ION的力,則有G墜石xOA=(G木岫+GK2+/\')XO8,即

100Nx04=(10N+G掇+10N)xOB=(10N+G,?+10N)xgoA

解得Gx18°N'則水的質(zhì)量為〃,水2=墨=懈18kg

所以人對豎桿施加ION的力,不可使橫桿提著裝有10.5kg水的木桶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故B錯誤;

C.當(dāng)橫桿提著空桶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則有%石桶+/\o)xOB,即

100NxOA=(10N+/\o)x08=(10N+%)x;OA

解得此時人對豎桿施加豎直向下的力/人o=19ON,根據(jù)力的相互作用,豎桿對人豎直向上的拉力

%=%=190N

則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尸=G-4立=600N-190N=410N

故C正確:

D.當(dāng)橫桿提著裝滿水的桶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時,則有G墜石xQ4=(G木桶+G水一5JxOB,將B點向

遠離。點的方向移動即增大。。會使得人對豎桿施加的豎直方向上的力「人增大,故D錯誤。

故選ACo

第二部分

三、實驗探究題(共28分)

16.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圖;

-------------海面

(1)在甲圖中以A點為作用點,畫出潛水艇所受浮力的示意圖,

(2)畫出圖乙中拉力/對支點。的力臂卻

【解析】

【小問1詳解】

潛水艇受到的浮力豎直向上,過A點做豎直向上的有向線段,標(biāo)上浮力的符號即為浮力的示意圖,如圖所

示:

--------二----海面

【小問2詳解】

反問延長力尸的作用線,過支點。做尸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力戶的力臂,如圖所示:

17.小剛在??個玻璃瓶中裝入適量的染色水,瓶口用中央打有小孔的橡膠塞塞緊,再將?根直徑比小孔略

大的塑料管插入小孔,并伸入水中。向瓶內(nèi)吹入少許氣體后,在塑料管上畫上刻度,制成了一個簡易“氣

壓計”,如圖所示。該“氣壓計”能大致反映大氣壓強隨高度的變化。

吹氣

(1)小剛攜帶著這個自制的“氣壓計”,從一層坐電梯到第二十層,觀察氣壓計,看到的現(xiàn)象是:

(2)該現(xiàn)象反映出大氣壓強隨高度升高而變。

【答案】(1)塑料管中的水面上升

⑵小

【解析】

【小問1詳解】

攜帶著這個自制的“氣壓計”,從一層坐電梯到第二十層,由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瓶內(nèi)外的氣

壓差變大,瓶內(nèi)氣壓壓著水進入塑料管,觀察氣壓計,看到的現(xiàn)象是塑料管中的水面上升。

【小問2詳解】

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大氣壓強越?。辉摤F(xiàn)象反映出大氣壓強隨高度升高而變小。

18.晶晶用一塊高度為10cm的海綿(裝在塑料盒里)和一塊長、寬、高均不相等的鐵塊,探究壓力的作

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guān)系。她把塑料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別將鐵塊平放、側(cè)放、立放在海綿上,

突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請根據(jù)她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答案】(1)海綿的凹陷程度

(2)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jù)轉(zhuǎn)化法,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用海綿的凹陷程度反應(yīng)壓力的作用效

果;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小問2詳解】

由實驗可知,鐵塊平放、倒放、立放時對海綿壓力相同,受力面積不同,立放時受力面積最小,作用效

果更明顯,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19.班級在四樓的小強計劃測量“自己上樓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1)他選用了一個體重計(顯示被測量物體質(zhì)量)和一把刻度尺,他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

(2)請你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

【答案】(1)秒表(2)

質(zhì)量m/kg上升高度him時間r/s功率P/W

【解^5]

【小問1詳解】

W

測量自己上樓時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由可知,需要測量克服重力做的功和做功所用的時間,重

力做的功W=G〃,因此需要的測量工具除體重計、刻度尺外,還需要測量時間用的秒表。

【小問2詳解】

實驗時,需要記錄小強的質(zhì)量也,爬樓時上升的豎直高度伍所用時間/,還需要記錄測得的功率P,表格

如圖

質(zhì)量上升高度時間

功率P/W

加kghimt/s

2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實驗中,A、B兩個小組分別設(shè)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主要區(qū)別是:A小

組用木塊做研究對象,B小組用輕質(zhì)小卡片做研究對象。你認(rèn)為不合理的是________圖所示裝置,理由是

1中E

甲乙

【答案】①.甲②.木塊所受的摩擦力會對實驗產(chǎn)生影響

【解析】

【詳解】由于小卡片很輕,與桌面分離,可以排除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而木塊質(zhì)量較大,與桌面之

間的摩擦力會對實驗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因此不合理的是甲裝置。

21.某小組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guān)系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心力小24681012

心力小0.10.20.30.40.50.6

//N0.10.20.30.40.50.6

(1)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寫出了與心力的關(guān)系式:/=O

(2)由/與環(huán)正力的關(guān)系可知,當(dāng)壓力為I5N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N。

【答案】(1)005%力

(2)0.75

【解析】

【小問1詳解】

f0.1NO.2NO.3N0.4NO.5N0.6N…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0.05

出衣’效如"寸£2N4N6N8NION12N

In/J

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摩擦力也增大為原來的幾倍,摩擦力和壓力成正比,/與6仁力的

關(guān)系式:/=力二0,057力

【小問2詳解】

當(dāng)壓力為15N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005%力=0.05xl5N=0.75N

22.小華在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跟質(zhì)量、速度是否有關(guān)的實驗中,用體積相同、質(zhì)量不同的兩個小球A和

B(,%<,%),分別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也)由靜止釋放,觀察同一位置處的紙盒被撞擊后

移動的距離,可以看到$3S?,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2)由甲、乙兩圖,可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o

(3)小華根據(jù)甲、丙兩圖得出結(jié)論: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有關(guān)。你認(rèn)為小華得出這個結(jié)論的實驗過程

是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答案】(1)紙盒被推動的距離

(2)物體的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3)①.錯誤②.沒有控制小球釋放時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

【解析】

【小問1詳解】

小球動能的大小無法直接測量,實驗中是通過觀察紙盒被推動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紙盒被推動

的距離越遠,說明小球?qū)埡凶龅墓υ蕉?,小球的動能就越大,這種研究方法叫做轉(zhuǎn)換法。

【小問2詳解】

在甲、乙兩圖中,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但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高度越高,小球到達斜面底部

時的速度越大,紙盒被推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球的動能越大;由甲、乙兩圖可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物體

的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小問3詳解】

口][2]要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需要控制小球到達斜面底部時的速度相同,即讓小球從斜面的

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改變小球的質(zhì)量;但在甲、丙兩圖中,小球A和B是從斜面的不同高度釋放的,沒

有控制小球到達斜面底部時的速度相同;因此,小華得出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有關(guān)的結(jié)論是錯誤的。

23.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物塊是重力為3N的長方體)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guān)

系0

甲乙丙丁

(1)該小組按照圖中所示的順序進行實驗,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由甲、乙、丙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在同

種液體中,,浮力越大;

(2)交流評估時,小京根據(jù)甲、乙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rèn)為:浸沒前,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

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你贊同小京的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答案】(1)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

(2)①.不贊同②.見解析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甲可知物塊的重力,圖乙和圖丙中液體密度相同,物塊排開水的體積逐漸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逐漸

減小,由稱重法-七可知,圖丙中物塊受到的浮力較大,因此可知: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

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小問2詳解】

⑴⑵小京認(rèn)為,浸沒前,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不贊同該觀點,因為物塊浸沒前,隨著

物塊的浸入,物塊浸入液體中的深度越來越深,同時物塊排開水的體積也越來越大,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

要求,因此不能得到“浸沒前,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的結(jié)論。

24.公園里有這樣一個情境:體重相近的彬彬和華華坐在蹺蹺板的兩端能保持跳跳板水平平衡。當(dāng)體重較

大的媽媽和彬彬玩時,媽媽改變了一卜坐的位置后,也能與彬彬保持水平平衡,如圖甲所示。

甲圖

(1)下列是同學(xué)們根據(jù)圖中描述的情境,提出的可探究科學(xué)問題,正確的是()

A,杠桿平衡時,動力與阻力不變,阻力臂越長動力臂就越長嗎

B.杠桿平衡時,動力與阻力的關(guān)系是什么

C.杠桿平衡時,阻力與阻力臂不變,動力越大動力臂就越短嗎

(2)小明在問題(I)中選擇出正確的探究問題,立即用實驗來探究。請根據(jù)小明的實驗過程,完成填

空:

①將杠桿調(diào)至水平平衡后,發(fā)現(xiàn)杠桿的底座左端下面壓著一塊橡皮,如圖乙(4)所示,此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

⑸(b)

乙圖

②取走橡皮,調(diào)節(jié)杠桿水平平衡,小明取來一盒(10個,每個0.5N)鉤碼,在A點懸掛3個鉤碼,在8

點懸掛2個鉤碼(A、8兩點均在刻度線上),如乙(〃)圖所示,此時杠桿(選填“能”或“不

能”)保持平衡。

(3)保持A點的位置和A點處懸掛的鉤碼數(shù)量不變,不斷改變支點右側(cè),通過__________,

使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所得數(shù)據(jù)記入表格。共計三次實驗。

(4)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_______<,

【答案】(1)C(2)①.平衡②.能

(3)①.鉤碼的個數(shù)②.調(diào)節(jié)支點右側(cè)鉤碼的位置

(4)見解析

【解析】

【小問1詳解】

如圖,休重相近的彬彬和華華坐在蹺蹺板的兩端能保持蹺蹺板水平平衡:當(dāng)體重較大的媽媽和彬彬玩時,

媽媽改變了一下坐的位置后,也能與彬彬保持水平平衡;第2次實驗中彬彬?qū)Ω軛U的壓力和力臂大小不

變,另一側(cè)杠桿受到的壓力變大,同時力臂變小,可以探究杠桿平衡時,阻力與阻力臂不變,動力與動力

臂的關(guān)系,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小問2詳解】

①口]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圖乙(a),此時杠桿靜止,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

②[2]如圖(b),杠桿分度值為1cm,A點的力臂為12.0cm,8點的力臂為18.0cm,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

母=冊可得1.5Nx12.0cm=lNxl8.0cm=18N?cm

此時杠桿能保持平衡。

【小問3詳解】

UM2]為了探究杠桿平衡時?,阻力與阻力臂不變,動力與動力臂的關(guān)系,需保持4點的位置和八點處懸掛

的鉤碼數(shù)量不變,不斷改變支點右側(cè)游碼的個數(shù),從而改變動力的大小,通過調(diào)節(jié)支點右側(cè)鈍碼的位置,

使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所得數(shù)據(jù)記入表格,共計三次實臉。

【小問4詳解】

實驗中需記錄杠桿左側(cè)鉤碼對杠桿的拉力和力臂的大小,保持杠桿左側(cè)力和力臂的大小不變,改變右側(cè)拉

力和力臂的大小,記錄一:組數(shù)據(jù),表格如圖

阻力B/N阻力臂4/cm動力6/N動力臂/cm

四、科普閱讀題(共4分)

25.請閱讀《模擬微重力環(huán)境的裝置——中性浮力水槽》,并回答題。

模擬微重力環(huán)境的裝置一中性浮力水槽

為了在地面模擬航天員在太空受到的失重環(huán)境,我國建設(shè)了特殊的“潛水池”一中性浮力水槽(圖

甲)。在訓(xùn)練時,航天員需下沉至水下9米的深度,為獲得與太空中相似的失重環(huán)境與失重感,需要在下

水前通過增減配重的方法使自身的重力與浮力基本相等。

甲乙

為了充分模擬出艙任務(wù),在水槽中需要穿著水下訓(xùn)練服(圖乙),它也是密閉設(shè)備,結(jié)構(gòu)與艙外航天服基

本一致,整體柔軟,內(nèi)部充有氣體,重達I30kgo為了協(xié)助身著厚重水下訓(xùn)練服的航天員安全下水,水槽

邊配備有可伸縮的長臂吊車。為了進行訓(xùn)練,水下訓(xùn)練服與地面設(shè)備之間配備了一條“臍帶”,可用于輸

送新鮮空氣,其中還有電纜,用于岸上指揮員與水下航天員之間的語音交互。中性浮力水槽訓(xùn)練逼真且高

效,為航天員們在太空順利展開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chǔ)。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質(zhì)量為70kg的航天員身穿譏練服(已充氣)在水下9m處進行模擬訓(xùn)練時,訓(xùn)練服與配重的總體積

約為0.220?,其配重的質(zhì)量為kgo(夕水=以10\皿11?,g取10N/kg)

(2)如果問題(1)中的航天員移動到梢低的位置后,還要保掛浮力與重力相等,在不增減配重的情況

下,應(yīng)給訓(xùn)練服充氣還是排氣?請你進行分析說明°

【答案】(1)20(2)充氣,理由見解析

【解析】

【小問I詳解】

訓(xùn)練服與配重的總體積約為0.22n?,航天員身穿訓(xùn)練服潛入水下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訓(xùn)練服與配重的

總體積,受到的浮力F浮.=&g%:=lxl()3kg/m3xlON/kgxO.22m3=2200N

其配重的重力為G謂=七一(現(xiàn)宇航員+)g=22(M)N-(70kg+130kg)x1ON/kg=200N

配重的質(zhì)量=午==20kg

【小問2詳解】

當(dāng)航天員移動到稍低的位置后,要保持浮力與重力相等,在不增減配重的情況下,應(yīng)給訓(xùn)練服充氣;因為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當(dāng)航天員移動到稍低的位置后,水對訓(xùn)練服的壓強變大,會將訓(xùn)練服壓

得更癟一些,這樣訓(xùn)練服的體積會減小。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產(chǎn)夕液1g可知,匕巾減小,浮力減??;而

總重力G,也不變,為了保持浮力與重力相等,需要增大浮力,所以應(yīng)給訓(xùn)練服充氣,使訓(xùn)練服的體積增

大,從而增大浮力。

五、計算題(共8分,26題4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