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四川省中學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原卷及解析)_第1頁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四川省中學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原卷及解析)_第2頁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四川省中學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原卷及解析)_第3頁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四川省中學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原卷及解析)_第4頁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四川省中學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原卷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1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宋代詩人的艱辛探索沒有白費,后世的人們都看到了他們的成就,看出了他們區(qū)別于唐詩的獨特風格。于是,歷史上就有了詩歌的唐宋之分。但是,區(qū)分唐詩和宋詩的標準是什么呢?僅僅在于唐朝人寫的詩就是唐詩,宋朝人寫的詩就是宋詩嗎?寫作時間的區(qū)分只是表面現(xiàn)象,深層的原因要在詩歌內部尋找。錢鍾書就對“詩分唐宋”做出了獨到而科學的理解。錢鍾書認為,唐詩宋詩的區(qū)別不在朝代而在風格,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情。有的人性格開朗,充滿激情,有的人沉穩(wěn)老成,行事理智。前者像唐詩,后者像宋詩,它們完全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而同時存在。唐詩注重意境創(chuàng)造,追求一種無法用理性思維解釋的空靈美。唐代有個擅長作詩的和尚皎然曾說,如果詩人沒有找到作詩的天機,只是一味學習古人,就會神思阻塞,因此靈活變通比模仿古人更重要,個人的感悟和創(chuàng)造力比模仿古人更重要。與唐詩相比,宋詩長于議論,作詩也要講究學問。宋代詩人姜夔說過,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雖然不是刻意地模仿古人,但仍然在無意之中與古人相合,這是詩的最高境界。宋代人作詩不是從自然中而是從古人的作品里尋求作詩的靈感和榜樣。再通過議論、說理、典故的形式把前人的成果化用進自己的詩歌。唐詩讀起來像珠子一樣圓潤流利,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宋詩讀起來卻讓人費一番腦筋。從總體上看,唐詩宋詩的確是有差別的,但對唐詩宋詩的理解卻不能簡單地歸納為唐朝的詩歌或宋朝的詩歌。在錢鍾書的心目中,唐詩是一切崇尚意境的詩歌的統(tǒng)稱,宋詩是一切注重說理的詩歌的統(tǒng)稱。并不是每一個唐代的詩人都像李白那樣激情澎湃,也不是所有宋代的詩人都像黃庭堅一樣掉書袋子。人的性情是不能以朝代劃分的。像杜甫、韓愈、白居易、孟郊都屬于寫詩能寫出宋調的唐代詩人,而宋代的九僧、永嘉四靈都屬于能寫出唐詩風格的詩人?!包S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边@首清新圓潤的小詩,如果不說,誰又能想到它出自宋代詩人趙師秀之手呢?詩歌藝術的風格境界在唐代和宋代就已經基本奠定了,宋以后的詩歌無論怎樣變化都沒有擺脫唐詩和宋詩劃出的標準。錢鍾書非常贊賞一個清代人的見解,詩歌好像成長的樹木,到宋代開出花來,這棵樹的生命歷程也就完整了。在此之后的詩,只是一再重復著花開花謝。人的一生也像一株植物,在他成長的青年時代寫出的詩是一種風格,成熟時寫出的詩又是另外的樣子。如果把漫長的歷史也化為人的生命來理解,唐代正處于歷史的青春期,大唐的國勢強盛,上至君主,下至讀書人,都充滿了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放眼四望看到富庶遼闊的國家,一草一木都讓人禁不住自豪地歌唱。宋代雖然也是一個強大的王朝,但內憂外患不斷,官方對讀書人的言論行為又加強控制,國勢已走向衰微了,宋代的詩人們也向像他們的國家一樣,做事學會了三思而行,增添了深沉謹慎的中年氣質。錢鍾書說,在人的一生中,少年才氣發(fā)揚寫出的是唐詩,中晚年思慮深沉,寫出的就是宋詩。唐代和宋代的詩人把這兩種類型的詩都推到了極致,后人再辟新境就不那么容易了。唐詩宋詩沒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有風格差別。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才氣縱橫,喜歡寫唐詩,老了以后就變得持重起來,下筆時就自然地傾向宋詩,這并不等于他的水平下降了。杜甫前期的詩歌也是豪放不羈的,充滿浪漫的想象。經歷了安史之亂后,他的詩歌開始以沉穩(wěn)的敘事和嚴謹?shù)恼f理見長,出現(xiàn)大量像《登高》這樣沉郁頓挫的作品,從此獲得了“詩史”的美稱。明代詩人王世貞年輕時作《登太白樓》:“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門秋。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海闊天空的氣勢很像李白,再看他晚年的《太保歌》:“太保入朝門,緹騎若云屯。進見中貴人,人人若弟昆。太保從東來,一步一風雷,行者闌入室,居者頷其頦……”寫奸臣嚴嵩耀武揚威的聲勢,風格樸實,很像杜甫晚期的風格。蘇軾的詩是宋詩的典型代表,王世貞年輕時對蘇詩極其排斥,晚年時卻抱著蘇詩愛不釋手。歷代的詩歌評論者總是想把唐詩和宋詩放在擂臺上較量一番,錢鍾書卻堅持論詩的時候,只要從詩歌本身出發(fā)就可以了,不必“以時代論英雄”。還是借用古人的比喻來說吧,剛從地下挖出來的金子玉石肯定是寶貝,但作為歷史遺跡的殘磚斷瓦同樣也是寶貝,這時就要考察收藏者的眼光了。(摘編自李莫謙《聽錢鍾書講文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錢鍾書認為,“詩分唐宋”主要看的是詩歌風格,而詩歌朝代上的不同是次要的。B.創(chuàng)作圓潤流利、渾然天成的詩歌需要詩人尋求作詩的天機,融入個人感悟和創(chuàng)造。C.姜夔在創(chuàng)作上所說的“合”與“異”說明他認為詩歌創(chuàng)作既要有繼承也要有創(chuàng)新。D.宋代以后的詩歌始終無法擺脫唐詩和宋詩劃出的標準,只在這一標準內發(fā)生變化。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只要講究學問,具備深厚的知識素養(yǎng),就能創(chuàng)作出融議論、說理和用典于一體的特征鮮明的宋調詩。B.唐詩和宋詩的藝術風格的形成離不開所處時代的滲透滋養(yǎng),唐代的人能寫出宋調的詩歌是歷史的偶然。C.唐朝國力強盛,詩人們充滿了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創(chuàng)作出的詩歌豪放不羈,其水平遠高于其他時代。D.錢鍾書主張不必“以時代論英雄”,意在強調評論詩歌時,無需以時代為標準,單從詩歌本身出發(fā)即可。3.根據“詩分唐宋”標準,下列宋詩中不符合錢鍾書宋調詩標準的一項是()A.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B.當軒不是憐蒼翠,只要人知耐歲寒。C.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D.程嬰杵臼立孤難,伯夷叔齊采薇瘦。4.著名文學家繆鉞認為,“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唐詩之中,亦有下開宋派者,宋詩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就內容論,宋詩較唐詩更為廣闊。就技巧論,宋詩較唐詩更為精細”,請結合材料,分析錢鍾書和繆鉞觀點的異同。(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給我一枝槍茹志鵑我赤手空拳,緊貼在絕壁上,面前是萬丈深淵,戰(zhàn)斗機筆直地俯沖下來,在我頭上掠過,接著,咯咯地射來一串機槍子彈,第二架又怪聲嘯叫著,從我頭上擦過去,接著第三架,羞辱我,威嚇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對。我要是有一枝槍,哪怕是一枝短槍,我也不會遭到這樣肆無忌憚的欺凌,我憤怒地大喝一聲:“強盜!”我從床上直坐了起來,猶覺得心在亂跳。好熟悉的夢啊!它又不是夢,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記起的十幾年前的一次經歷。那年,我從文工團下到營部,是營里唯一沒有槍的兵。在一次回營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戰(zhàn)斗機的囤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護了我。我回去,跑到營長面前:“發(fā)我一枝槍!”營長朝我看看,沒有說話。我們是沒有槍的,我們的槍都是從敵人手里繳獲的。于是,我仍是全營中唯一沒有武器的人,穿著軍裝,但沒有槍?!拔乙欢ㄒ恢尅!边@一要求在我心中越來越強烈起來。鐘敲了十二下,已經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種夜的馨香,純潔恬靜,自由舒暢。我越發(fā)想起了槍?!拔乙恢專 边@聲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魯,我明白了,是他引來這難以平伏的思潮。小魯是戰(zhàn)友的兒子。昨天傍晚,小義驚喜地跳進來報告,“媽媽,小魯大哥哥來了!”小魯站在房門口,穿著簇新的軍裝,帽沿壓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邊坐下。孩子扒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羨慕地端詳他。“叔叔!”突然,孩子改變了對他的稱呼,道:“你怎么沒有槍?”我看見小魯?shù)哪樎丶t了,停了半晌,才說:“我說我要一枝槍,他們說還要慢一慢。”當然,現(xiàn)在給新戰(zhàn)士發(fā)一枝槍,已經不是問題了,從第一批工農拿起系著紅纓的梭鏢起,我們就知道,沒有槍,要付出什么代價!我伸手開了燈,床前的玫瑰花兒立即跳回窗簾上去了。小魯明天就要出發(fā),昨晚硬給小義留了下來,說是要和解放軍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間,電燈還亮著,柔和地照著兩個人。小魯眉毛烏黑,舒展兩臂,像要展翅奮飛。孩子那毛茸茸的頭,略仰著臉,似乎在問:“叔叔,你有槍嗎?”我第二次向營長要求一枝槍,是在同年的秋末。我們部隊過沂水,進入了魯西南。四處圓型沒有莊稼,村里沒有樹,屋上不冒煙,路上不見人。那一天,我們進入了這樣一個村莊,宿營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家里沒有男人,房東是位大嫂。“大嫂,你家大哥呢?”她沒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村外是光禿禿的一片,村邊上拱起兒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問道:“他?……”“犧牲了,一起七個?!贝笊┑哪槾舸舻模孟窨偨Y似的說:“沒有槍!咱們沒有槍!手榴彈也沒有……”忽然,小魯在夢中皺了皺眉,一個翻身,把小義抱在懷里。年輕的戰(zhàn)士,你夢見了什么?夢見自己還沒有一枝槍嗎?我給他們關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潔白的月光,一只紡織娘時斷時續(xù)地在唱。生活在行進,時而嚴峻、鮮明,時而又溫和、含蓄,絮絮地向我們披心瀝膽。我們的隊伍集合出發(fā)了,房東大嫂抱著孩子,站在門口目送我們,我對營長說;“讓我上去繳一枝槍?!睜I長輕輕說道:“這次戰(zhàn)斗下來,給你想辦法。”戰(zhàn)斗結束,敵人被殲的消息傳來,通訊員突然給我送來一枝槍。小巧的左輪槍,用一塊大紅綢子包著,裝著六顆子彈,正是營長皮帶上的那枝?!盃I長犧牲了?!蓖ㄓ崋T垂下眼。一枝左輪,六顆子彈,用一塊大紅綢子裹著,這就是我拿到武器時的情景。小魯,年輕的戰(zhàn)士,不用我說,你能懂得我當時的心情……一點了,生活已經進入了新的一天,我們離過去又遠一天了,但是,歷史是不會消亡的,也決不重復。小魯,現(xiàn)在你不會等自己同志犧牲以后再有一枝槍的。我有一枝槍了,我到底有一枝槍了。我揣著它,日夜不離,一直到我轉業(yè)的時候,交給組織,一把左輪,五顆子彈。還有一顆,我用了。雖則是輕風徐來,但涼氣更重了。電燈光溫柔地照著戰(zhàn)士和孩子。他們蓋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我拉直小魯掛在椅背上的軍衣,輕輕地給他們關上了電燈,掩上了門?;氐酱采?,我卻無法入睡。一閉眼,又仿佛看見戰(zhàn)斗機在我頭上盤旋、低飛,側著身子俯沖、掃機槍。我伏在一片開闊地上,還帶了一個婦女會的姑娘。敵機沒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飛越低,毫無顧忌地在我們頭上削過去,攪起地上的灰土。姑娘臉色有點蒼白,伏著一動不動。我憤怒,但沒有屈辱的感覺,因為我想起我有一枝槍,我到底有了槍。我朝那直插下來的飛機打了一槍。子彈不知飛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戰(zhàn)斗,在保衛(wèi)自己,保衛(wèi)解放了的土地。敵機尾巴一沉,朝上飛去,小心地在上空盤旋掃機槍。他怕了,他膽怯了。鐘敲兩點了,窗簾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墻。真是該睡了,天明還有工作呢!我們的夜純潔恬靜,自由舒暢,她守護我,我也守護她。天亮了,小魯穿著簇新的軍裝,向我告辭。小義眼睛煥然發(fā)亮,從身后拿出一朵花來,花是普通的紙做的,每一個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顏色,他踮起腳,把花插在小魯?shù)男厍?,歡快地喊道:“敬禮,解放軍叔叔!”小魯?shù)拖骂^,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進內衣口袋里。我看見在那穿著軍裝、束著皮帶的身影上,仿佛已經背上一枝槍……1962年1月5日(有刪改)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的夢境緣于戰(zhàn)爭時期的一次真實經歷,面對敵機卻沒有武器反抗的憤怒,多年后我仍然不能忘懷。B.小魯入伍卻沒有領到槍,因而顯得十分拘束,當小義問起時,他的臉“慢慢紅了”,說明還是有些委屈的。C.小義開始叫小魯“大哥哥”,后來又改稱“叔叔”,這種稱呼改變,表現(xiàn)出解放軍戰(zhàn)士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D.“村外是光禿禿的一片,村邊上拱起幾堆新土”,魯西南地區(qū)的這種景象,反映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民眾的苦難。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玫瑰花圖案“從床前跳回窗簾”“悄悄爬上墻”,運用比擬手法,寫出了時間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靈動氣息。B.本文采用現(xiàn)在的生活與回憶、夢境交織穿插的敘事方式,這種敘事方式強調了過去與現(xiàn)實的對比,可謂匠心獨具。C.本文淡化情節(jié),用簡筆勾勒人物,通過簡潔的動作和語言描寫,塑造出一系列特征鮮明、性格各異的普通人形象。D.作者通過女性視角,描寫溫馨的夜色和孩子們安睡的場景,筆觸細膩,凸顯了歌頌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小說主題。7.本文結尾處寫到花,與《百合花》中寫“我”看見通訊員“背的槍筒里不知在什么時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有什么不同?8.小說中的“槍”在不同的場景中具有不同內涵,請找出三處加以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敝纹蕉辏肱械锹劰脑?。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奔霸嚩?,復入三等,得直史館。軾聞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德矣?!睍?,賜以金帛,辭之,求贈一官,于是贈光祿丞。徙知徐州。河決曹村,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屖箯腿?。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列傳》)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需斷句處的符號列出來。率其徒A持畚鍤B以出C筑東南D長堤E首起F戲馬臺G尾屬于H城1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顧,難道,與《陳太丘與友期行》“元方入門不顧”的“顧”詞義并不相同。B.冠,指的是加冠。在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C.會,恰巧、適逢,與《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的“會”詞義相同。D.廬,泛指簡陋的房屋,與諸葛亮《誡子書》“悲守窮廬”的“廬”用法相同。11.以下對原文有關內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未成年以前,家人以歷史經驗教訓和忠臣的人物傳記來教育他,使他既聰明好學又有做諍臣之志。B.蘇軾成年之后,博通經史,勤奮讀書,他既喜歡賈誼等人的見解,又喜歡莊子的道家學說。C.蘇軾在蘇洵死后,到韓琦那里既報知遇之恩,又為自己求來一個額外的官職,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D.蘇軾不僅精通文史,才華出眾,而且精通吏治,恪盡職守,是一個能為老百姓干實事干好事的父母官。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保?)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3.概括選文中蘇軾所表現(xiàn)出的精神品格。(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霜風①陸游霜風近海夜颼颼,敢效庸人念褐裘。關吏雖通西域貢,王師猶護北平②秋。黃旗馳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愿補顏行③身已老,區(qū)區(qū)畎畝亦私憂。【注】①本詩寫于南宋宰相韓侂胄北伐之時。②北平,指西漢右北平郡(今遼寧凌源市西南)。③顏行,隊伍的前列。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中“霜風”既照應了標題,又為詩中所涉及的北伐之事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氛圍。B.第二句中“敢”表肯定語氣,流露出作者只能成為一個只關心衣食之事的庸人的無奈。C.第三、四句說明朝廷一方面在派使者與金人和談納貢,另一方面在加強防備,防御金兵。D.從全詩看,詩人內心依舊懷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卻也為自己有心無力而感到遺憾。15.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相比,在對待韓侂胄北伐一事上,陸游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兩句,化用管子的“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表達了接納更多人才的愿望。(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在樂曲終了后以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琵琶曲藝術魅力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保?)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用“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對自己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這兩句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詞余音裊裊的尾聲。(5)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將劉裕和劉義隆北伐的功過、勝敗做對比,其中“_______”贊嘆了劉裕橫掃敵軍的氣勢如猛虎一般,“_______”則寫出劉義隆戰(zhàn)敗后慌忙南逃的狼狽景象。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閱讀既可以“一卷在手”,享受紙質圖書中的“春色無邊”;也可以“一屏當前”,享受數(shù)字圖書中的“浩瀚無邊”。從“一卷在手”到“一屏當前”,變的只是閱讀的介質,不變的是閱讀的本質??萍假x能,不只是閱讀方式①,數(shù)字閱讀的場景也更加多元化。下載有聲閱讀APP,可以聽小說、新聞等,解放了雙眼,同樣能夠起到閱讀的效果。在音頻和短視頻平臺成為閱讀推廣重要陣地的今天,唯有以變應變,才能跟上時代節(jié)奏,滿足讀者需求?;ヂ?lián)網時代,數(shù)字內容的創(chuàng)新表達和呈現(xiàn)方式令人眼前一亮。書中的人物動起來,演繹精彩故事情節(jié);書中的植物、動物、建筑②,閱讀變成了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在近日舉行的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上,數(shù)字閱讀體驗館設置了數(shù)字閱讀成果、IP精品等展區(qū),集合了VR閱讀、5G高清視頻、5G高清聽書、AI智能導讀等創(chuàng)新閱讀服務,為用戶提供豐富有趣的沉浸式閱讀新體驗。互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數(shù)字出版已經成為重要的出版業(yè)的組成部分,數(shù)字閱讀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重要閱讀。數(shù)字出版形態(tài)包括電子書、有聲書、視頻傳播、多媒體課件、虛擬現(xiàn)實3D內容等多元化呈現(xiàn)方式,也包括個性化內容推薦、用戶參與內容創(chuàng)造等新型知識生產與傳播方式。數(shù)字出版與傳統(tǒng)出版的深度融合發(fā)展,正成為中國出版業(yè)的重要發(fā)展方向。17.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二)語言文字運用I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物象。①,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過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經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②才是意象。因此可以說,意象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或者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一個物象可以構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同是由“云”所構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薄芭啤眲t帶著春天的感受。羅隱《寄渭北徐從事》:“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薄巴T啤眳s帶著對親友的思念。陶淵明《停云》:“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薄粋€物象,③,所以構成的意象也就大異其趣。詩人在構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效果;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還可以把某一物象作為聯(lián)想的起點,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傊?,物象是意象的基礎,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1.下列選項中,與文中畫波浪線處雙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紅燭??!/“莫問收獲,但問耕耘。”B.包扎所設在一個小學里,大小六個房子組成“品”字形。C.火車特有的氣息堅定了她的信心,她學著“北京話”的樣子,輕巧地躍上了踏板。D.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創(chuàng)作要關注時代、有針對性。四、作文(共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雖供奉翰林卻被以御用文人看待且遭遇讒謗,是青崖名山使李白獲得了內心的和諧;貶謫黃州的蘇軾,卻在明月與清風中完成了生命的放逐與詩意的突圍,獲得了內心的和諧;前人雖遭遇種種不幸,但都能極力調適自我以尋求內心的和諧。內心的調適,也是我們對生命的不斷思考。成長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難,你是如何調適自我以達到內心的和諧的?這其中有怎樣的情感變化,怎樣的故事?請寫一篇記敘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1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宋代詩人的艱辛探索沒有白費,后世的人們都看到了他們的成就,看出了他們區(qū)別于唐詩的獨特風格。于是,歷史上就有了詩歌的唐宋之分。但是,區(qū)分唐詩和宋詩的標準是什么呢?僅僅在于唐朝人寫的詩就是唐詩,宋朝人寫的詩就是宋詩嗎?寫作時間的區(qū)分只是表面現(xiàn)象,深層的原因要在詩歌內部尋找。錢鍾書就對“詩分唐宋”做出了獨到而科學的理解。錢鍾書認為,唐詩宋詩的區(qū)別不在朝代而在風格,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情。有的人性格開朗,充滿激情,有的人沉穩(wěn)老成,行事理智。前者像唐詩,后者像宋詩,它們完全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而同時存在。唐詩注重意境創(chuàng)造,追求一種無法用理性思維解釋的空靈美。唐代有個擅長作詩的和尚皎然曾說,如果詩人沒有找到作詩的天機,只是一味學習古人,就會神思阻塞,因此靈活變通比模仿古人更重要,個人的感悟和創(chuàng)造力比模仿古人更重要。與唐詩相比,宋詩長于議論,作詩也要講究學問。宋代詩人姜夔說過,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雖然不是刻意地模仿古人,但仍然在無意之中與古人相合,這是詩的最高境界。宋代人作詩不是從自然中而是從古人的作品里尋求作詩的靈感和榜樣。再通過議論、說理、典故的形式把前人的成果化用進自己的詩歌。唐詩讀起來像珠子一樣圓潤流利,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宋詩讀起來卻讓人費一番腦筋。從總體上看,唐詩宋詩的確是有差別的,但對唐詩宋詩的理解卻不能簡單地歸納為唐朝的詩歌或宋朝的詩歌。在錢鍾書的心目中,唐詩是一切崇尚意境的詩歌的統(tǒng)稱,宋詩是一切注重說理的詩歌的統(tǒng)稱。并不是每一個唐代的詩人都像李白那樣激情澎湃,也不是所有宋代的詩人都像黃庭堅一樣掉書袋子。人的性情是不能以朝代劃分的。像杜甫、韓愈、白居易、孟郊都屬于寫詩能寫出宋調的唐代詩人,而宋代的九僧、永嘉四靈都屬于能寫出唐詩風格的詩人。“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這首清新圓潤的小詩,如果不說,誰又能想到它出自宋代詩人趙師秀之手呢?詩歌藝術的風格境界在唐代和宋代就已經基本奠定了,宋以后的詩歌無論怎樣變化都沒有擺脫唐詩和宋詩劃出的標準。錢鍾書非常贊賞一個清代人的見解,詩歌好像成長的樹木,到宋代開出花來,這棵樹的生命歷程也就完整了。在此之后的詩,只是一再重復著花開花謝。人的一生也像一株植物,在他成長的青年時代寫出的詩是一種風格,成熟時寫出的詩又是另外的樣子。如果把漫長的歷史也化為人的生命來理解,唐代正處于歷史的青春期,大唐的國勢強盛,上至君主,下至讀書人,都充滿了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放眼四望看到富庶遼闊的國家,一草一木都讓人禁不住自豪地歌唱。宋代雖然也是一個強大的王朝,但內憂外患不斷,官方對讀書人的言論行為又加強控制,國勢已走向衰微了,宋代的詩人們也向像他們的國家一樣,做事學會了三思而行,增添了深沉謹慎的中年氣質。錢鍾書說,在人的一生中,少年才氣發(fā)揚寫出的是唐詩,中晚年思慮深沉,寫出的就是宋詩。唐代和宋代的詩人把這兩種類型的詩都推到了極致,后人再辟新境就不那么容易了。唐詩宋詩沒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有風格差別。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才氣縱橫,喜歡寫唐詩,老了以后就變得持重起來,下筆時就自然地傾向宋詩,這并不等于他的水平下降了。杜甫前期的詩歌也是豪放不羈的,充滿浪漫的想象。經歷了安史之亂后,他的詩歌開始以沉穩(wěn)的敘事和嚴謹?shù)恼f理見長,出現(xiàn)大量像《登高》這樣沉郁頓挫的作品,從此獲得了“詩史”的美稱。明代詩人王世貞年輕時作《登太白樓》:“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門秋。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海闊天空的氣勢很像李白,再看他晚年的《太保歌》:“太保入朝門,緹騎若云屯。進見中貴人,人人若弟昆。太保從東來,一步一風雷,行者闌入室,居者頷其頦……”寫奸臣嚴嵩耀武揚威的聲勢,風格樸實,很像杜甫晚期的風格。蘇軾的詩是宋詩的典型代表,王世貞年輕時對蘇詩極其排斥,晚年時卻抱著蘇詩愛不釋手。歷代的詩歌評論者總是想把唐詩和宋詩放在擂臺上較量一番,錢鍾書卻堅持論詩的時候,只要從詩歌本身出發(fā)就可以了,不必“以時代論英雄”。還是借用古人的比喻來說吧,剛從地下挖出來的金子玉石肯定是寶貝,但作為歷史遺跡的殘磚斷瓦同樣也是寶貝,這時就要考察收藏者的眼光了。(摘編自李莫謙《聽錢鍾書講文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錢鍾書認為,“詩分唐宋”主要看的是詩歌風格,而詩歌朝代上的不同是次要的。B.創(chuàng)作圓潤流利、渾然天成的詩歌需要詩人尋求作詩的天機,融入個人感悟和創(chuàng)造。C.姜夔在創(chuàng)作上所說“合”與“異”說明他認為詩歌創(chuàng)作既要有繼承也要有創(chuàng)新。D.宋代以后的詩歌始終無法擺脫唐詩和宋詩劃出的標準,只在這一標準內發(fā)生變化。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只要講究學問,具備深厚的知識素養(yǎng),就能創(chuàng)作出融議論、說理和用典于一體的特征鮮明的宋調詩。B.唐詩和宋詩的藝術風格的形成離不開所處時代的滲透滋養(yǎng),唐代的人能寫出宋調的詩歌是歷史的偶然。C.唐朝國力強盛,詩人們充滿了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創(chuàng)作出的詩歌豪放不羈,其水平遠高于其他時代。D.錢鍾書主張不必“以時代論英雄”,意在強調評論詩歌時,無需以時代為標準,單從詩歌本身出發(fā)即可。3.根據“詩分唐宋”的標準,下列宋詩中不符合錢鍾書宋調詩標準的一項是()A.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B.當軒不是憐蒼翠,只要人知耐歲寒。C.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D.程嬰杵臼立孤難,伯夷叔齊采薇瘦。4.著名文學家繆鉞認為,“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唐詩之中,亦有下開宋派者,宋詩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就內容論,宋詩較唐詩更為廣闊。就技巧論,宋詩較唐詩更為精細”,請結合材料,分析錢鍾書和繆鉞觀點的異同?!敬鸢浮?.A2.D3.C4.相同點:①都認為唐詩注重意境創(chuàng)造,追求空靈美,而宋詩長于議論,注重說理;②都認為唐代詩人可以寫出宋調詩,宋代詩人可以寫出唐調詩。不同點:錢鍾書只以詩歌風格區(qū)分唐詩和宋詩且風格無高下之分,而繆鉞還以內容、技巧區(qū)分唐詩宋詩,且認為這兩方面宋詩優(yōu)于唐詩。【解析】【導語】這篇材料圍繞錢鍾書“詩分唐宋”的文學觀點展開,通過對比唐詩宋詩的風格差異,揭示了詩歌藝術的內在規(guī)律。文章以錢鍾書的理論為核心,結合皎然、姜夔等詩人的創(chuàng)作主張,深入剖析了唐詩重意境空靈、宋詩尚議論說理的特點。同時指出風格劃分不應簡單以朝代論,而應著眼于詩歌本身的藝術特質。最后通過杜甫、王世貞等創(chuàng)作風格的轉變,印證了詩歌風格與人生閱歷的密切關聯(lián),體現(xiàn)了錢鍾書開放包容的詩學觀?!?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材料內容的能力。A.“而詩歌朝代上的不同是次要的”曲解文意。從材料第2段中“錢鍾書認為,唐詩宋詩的區(qū)別不在朝代而在風格”可知,錢鍾書認為“詩分唐宋”由風格決定,而與朝代無關。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觀點的能力。A.“詩人只要……”錯誤。根據材料第3段“唐代有個擅長作詩的和尚皎然曾說,如果詩人沒有找到作詩的天機,只是一味學習古人,就會神思阻塞,因此靈活變通比模仿古人更重要,個人的感悟和創(chuàng)造力比模仿古人更重要。與唐詩相比,宋詩長于議論,作詩也要講究學問”可知,要想創(chuàng)作出融議論、說理和用典于一體的特征鮮明的宋調詩,需要詩人“講究學問,具備深厚的知識素養(yǎng)”,但不能說“只要”。B.“唐代的人能寫出宋調的詩歌是歷史的偶然”錯誤。由材料“并不是每一個唐代的詩人都像李白那樣激情澎湃,也不是所有宋代的詩人都像黃庭堅一樣掉書袋子。人的性情是不能以朝代劃分的”可知,唐代的人寫出宋調的詩,受性情、年齡閱歷等的影響。C.“其水平遠高于其他時代”錯誤。由材料一最后一段“唐詩宋詩沒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有風格差別。一個人年輕的時候才氣縱橫,喜歡寫唐詩,老了以后就變得持重起來,下筆時就自然地傾向宋詩,這并不等于他的水平下降了。杜甫前期的詩歌也是豪放不羈的,充滿浪漫的想象”可知,原文說的是“唐宋詩歌沒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風格差別”。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分析、運用的能力。A.詩出自宋代蘇舜欽的《題花山寺壁》,詩句意為:鮮花栽種的培養(yǎng)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奮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雜草卻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長的。把他對剪伐不力的憤懣,變?yōu)楸仨氁舴サ囊?guī)勸,就表明了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是遵循著傳統(tǒng)的“明勸誡,著升沉”和“美刺”的美學思想和原則的??梢娫姼枳⒅卣f理,符合錢鍾書宋調詩標準。B.“當軒不是憐蒼翠,只要人知耐歲寒”,詩人站在小軒中默默地凝視著這棵小檜,并非對它特別憐惜,而是希望人們懂得,生活不可太注重閑情逸致,更不能玩物喪志,而要培養(yǎng)自己堅強的毅力?!澳蜌q寒”,既指小檜的高貴品質,也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鞭策、以及對年輕人的期待??梢娫姼枳⒅卣f理,符合錢鍾書宋調詩標準。C.詩出宋代曾公亮的《宿甘露僧舍》詩句意為:想看銀山般的排空巨浪,就打開窗子,讓大江的全貌顯露出來。詩句破空而來,設想新奇,讀來氣勢浩大,頗具唐調詩歌韻味。D.詩句意為:竹子就像那為了立孤而先后赴難的程嬰和公孫杵臼一樣,就像那寧肯餓死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一樣耿介堅貞,勁節(jié)挺立。借典來夸竹之有勁節(jié)能錯節(jié)盤根,在最艱苦的情況下也要使自己的幼苗筍子頑強地成長起來。詩歌運用典故來說理,符合錢鍾書宋調詩標準。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篩選和概括的能力。相同點:①結合“錢鍾書認為……唐詩注重意境創(chuàng)造,追求一種無法用理性思維解釋的空靈美”和“宋代人作詩不是從自然中而是從古人的作品里尋求作詩的靈感和榜樣。再通過議論、說理、典故的形把前人的成果化用進自己的詩歌”可知,錢鍾書認為唐詩注重意境創(chuàng)造,追求空靈美,而宋詩長于議論,注重說理;繆鉞認為“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梢姸哂^點相同。②結合‘錢鍾書說,在人的一生中,少年才氣發(fā)揚寫出的是唐詩,中晚年思慮深沉,寫出的就是宋詩”和“唐詩之中,亦有下開宋派者,宋詩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可知,都認為唐代詩人可以寫出宋調詩,宋代詩人可以寫出唐調詩。不同點:結合“唐詩宋詩沒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有風格差別”可知,錢鍾書只以詩歌風格區(qū)分唐詩和宋詩且風格無高下之分;結合“就內容論,宋詩較唐詩更為廣闊。就技巧論,宋詩較唐詩更為精細”可知,繆鉞還以內容、技巧區(qū)分唐詩宋詩,且認為這兩方面宋詩優(yōu)于唐詩。(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給我一枝槍茹志鵑我赤手空拳,緊貼在絕壁上,面前是萬丈深淵,戰(zhàn)斗機筆直地俯沖下來,在我頭上掠過,接著,咯咯地射來一串機槍子彈,第二架又怪聲嘯叫著,從我頭上擦過去,接著第三架,羞辱我,威嚇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對。我要是有一枝槍,哪怕是一枝短槍,我也不會遭到這樣肆無忌憚的欺凌,我憤怒地大喝一聲:“強盜!”我從床上直坐了起來,猶覺得心在亂跳。好熟悉的夢啊!它又不是夢,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記起的十幾年前的一次經歷。那年,我從文工團下到營部,是營里唯一沒有槍的兵。在一次回營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戰(zhàn)斗機的囤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護了我。我回去,跑到營長面前:“發(fā)我一枝槍!”營長朝我看看,沒有說話。我們是沒有槍的,我們的槍都是從敵人手里繳獲的。于是,我仍是全營中唯一沒有武器的人,穿著軍裝,但沒有槍?!拔乙欢ㄒ恢尅!边@一要求在我心中越來越強烈起來。鐘敲了十二下,已經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種夜的馨香,純潔恬靜,自由舒暢。我越發(fā)想起了槍。“我要一枝槍!”這聲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魯,我明白了,是他引來這難以平伏的思潮。小魯是戰(zhàn)友的兒子。昨天傍晚,小義驚喜地跳進來報告,“媽媽,小魯大哥哥來了!”小魯站在房門口,穿著簇新的軍裝,帽沿壓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邊坐下。孩子扒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羨慕地端詳他?!笆迨?!”突然,孩子改變了對他的稱呼,道:“你怎么沒有槍?”我看見小魯?shù)哪樎丶t了,停了半晌,才說:“我說我要一枝槍,他們說還要慢一慢?!碑斎唬F(xiàn)在給新戰(zhàn)士發(fā)一枝槍,已經不是問題了,從第一批工農拿起系著紅纓的梭鏢起,我們就知道,沒有槍,要付出什么代價!我伸手開了燈,床前的玫瑰花兒立即跳回窗簾上去了。小魯明天就要出發(fā),昨晚硬給小義留了下來,說是要和解放軍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間,電燈還亮著,柔和地照著兩個人。小魯眉毛烏黑,舒展兩臂,像要展翅奮飛。孩子那毛茸茸的頭,略仰著臉,似乎在問:“叔叔,你有槍嗎?”我第二次向營長要求一枝槍,是在同年的秋末。我們部隊過沂水,進入了魯西南。四處圓型沒有莊稼,村里沒有樹,屋上不冒煙,路上不見人。那一天,我們進入了這樣一個村莊,宿營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家里沒有男人,房東是位大嫂。“大嫂,你家大哥呢?”她沒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村外是光禿禿的一片,村邊上拱起兒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問道:“他?……”“犧牲了,一起七個。”大嫂的臉呆呆的,好像總結似的說:“沒有槍!咱們沒有槍!手榴彈也沒有……”忽然,小魯在夢中皺了皺眉,一個翻身,把小義抱在懷里。年輕的戰(zhàn)士,你夢見了什么?夢見自己還沒有一枝槍嗎?我給他們關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潔白的月光,一只紡織娘時斷時續(xù)地在唱。生活在行進,時而嚴峻、鮮明,時而又溫和、含蓄,絮絮地向我們披心瀝膽。我們的隊伍集合出發(fā)了,房東大嫂抱著孩子,站在門口目送我們,我對營長說;“讓我上去繳一枝槍。”營長輕輕說道:“這次戰(zhàn)斗下來,給你想辦法?!睉?zhàn)斗結束,敵人被殲的消息傳來,通訊員突然給我送來一枝槍。小巧的左輪槍,用一塊大紅綢子包著,裝著六顆子彈,正是營長皮帶上的那枝?!盃I長犧牲了?!蓖ㄓ崋T垂下眼。一枝左輪,六顆子彈,用一塊大紅綢子裹著,這就是我拿到武器時的情景。小魯,年輕的戰(zhàn)士,不用我說,你能懂得我當時的心情……一點了,生活已經進入了新的一天,我們離過去又遠一天了,但是,歷史是不會消亡的,也決不重復。小魯,現(xiàn)在你不會等自己同志犧牲以后再有一枝槍的。我有一枝槍了,我到底有一枝槍了。我揣著它,日夜不離,一直到我轉業(yè)的時候,交給組織,一把左輪,五顆子彈。還有一顆,我用了。雖則是輕風徐來,但涼氣更重了。電燈光溫柔地照著戰(zhàn)士和孩子。他們蓋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我拉直小魯掛在椅背上的軍衣,輕輕地給他們關上了電燈,掩上了門?;氐酱采希覅s無法入睡。一閉眼,又仿佛看見戰(zhàn)斗機在我頭上盤旋、低飛,側著身子俯沖、掃機槍。我伏在一片開闊地上,還帶了一個婦女會的姑娘。敵機沒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飛越低,毫無顧忌地在我們頭上削過去,攪起地上的灰土。姑娘臉色有點蒼白,伏著一動不動。我憤怒,但沒有屈辱的感覺,因為我想起我有一枝槍,我到底有了槍。我朝那直插下來的飛機打了一槍。子彈不知飛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戰(zhàn)斗,在保衛(wèi)自己,保衛(wèi)解放了的土地。敵機尾巴一沉,朝上飛去,小心地在上空盤旋掃機槍。他怕了,他膽怯了。鐘敲兩點了,窗簾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墻。真是該睡了,天明還有工作呢!我們的夜純潔恬靜,自由舒暢,她守護我,我也守護她。天亮了,小魯穿著簇新的軍裝,向我告辭。小義眼睛煥然發(fā)亮,從身后拿出一朵花來,花是普通的紙做的,每一個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顏色,他踮起腳,把花插在小魯?shù)男厍?,歡快地喊道:“敬禮,解放軍叔叔!”小魯?shù)拖骂^,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進內衣口袋里。我看見在那穿著軍裝、束著皮帶的身影上,仿佛已經背上一枝槍……1962年1月5日(有刪改)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的夢境緣于戰(zhàn)爭時期的一次真實經歷,面對敵機卻沒有武器反抗的憤怒,多年后我仍然不能忘懷。B.小魯入伍卻沒有領到槍,因而顯得十分拘束,當小義問起時,他的臉“慢慢紅了”,說明還是有些委屈的。C.小義開始叫小魯“大哥哥”,后來又改稱“叔叔”,這種稱呼的改變,表現(xiàn)出解放軍戰(zhàn)士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D.“村外是光禿禿的一片,村邊上拱起幾堆新土”,魯西南地區(qū)的這種景象,反映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民眾的苦難。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玫瑰花圖案“從床前跳回窗簾”“悄悄爬上墻”,運用比擬手法,寫出了時間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靈動氣息。B.本文采用現(xiàn)在的生活與回憶、夢境交織穿插的敘事方式,這種敘事方式強調了過去與現(xiàn)實的對比,可謂匠心獨具。C.本文淡化情節(jié),用簡筆勾勒人物,通過簡潔的動作和語言描寫,塑造出一系列特征鮮明、性格各異的普通人形象。D.作者通過女性視角,描寫溫馨的夜色和孩子們安睡的場景,筆觸細膩,凸顯了歌頌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小說主題。7.本文結尾處寫到的花,與《百合花》中寫“我”看見通訊員“背的槍筒里不知在什么時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有什么不同?8.小說中的“槍”在不同的場景中具有不同內涵,請找出三處加以分析?!敬鸢浮?.B6.D7.本文結尾小義送給小魯紙花,小魯小心地把花放進內衣口袋,包含著和平年代對解放軍身份的珍視,預示了小魯美好的前途。《百合花》中通訊員槍筒里插了一支野菊花,表現(xiàn)出殘酷的戰(zhàn)爭沒有泯滅他對美的追求。8.①我拿著槍朝敵機開槍,槍是指一枝用來射擊的槍,是抵抗敵人、保家衛(wèi)國的武器。

②小魯因為沒有槍而臉紅,這時槍是軍人身份的象征。

③在我接過營長的槍時,槍是斗爭精神的傳承。【解析】【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內容的理解能力。B.“小魯入伍卻沒有領到槍,因而顯得十分拘束”理解錯誤,“小魯站在房門口,穿著簇新的軍裝,帽沿壓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邊坐下”,小魯拘束是性格原因,不是因為沒有槍。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D.“凸顯了歌頌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小說主題”錯,小說以現(xiàn)實與回憶穿插的方式敘述故事,不管是和平年代還是戰(zhàn)爭年代,保家衛(wèi)國才是小說的主題。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分析藝術形象的能力。本文結尾“小義眼睛煥然發(fā)亮,從身后拿出一朵花來,花是普通的紙做的,每一個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顏色,他踮起腳,把花插在小魯?shù)男厍埃瑲g快地喊道:‘敬禮,解放軍叔叔!’”“小魯?shù)拖骂^,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進內衣口袋里”寫小義送給小魯紙花,代表了和平年代小義對解放軍的敬意,小魯小心地把花放進內衣口袋,包含著對自己解放軍身份的珍視,“我看見在那穿著軍裝、束著皮帶的身影上,仿佛已經背上一枝槍……”代表了美好的希望,預示了小魯美好的前途?!栋俸匣ā分型ㄓ崋T“背的槍筒里不知在什么時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這一細節(jié)使小通訊員形象更飽滿鮮活,槍筒里插了一支野菊花,代表了通訊員對美的追求,雖然是戰(zhàn)爭年代,殘酷的戰(zhàn)爭沒有泯滅他對美的追求。【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拔乙怯幸恢專呐率且恢Χ虡?,我也不會遭到這樣肆無忌憚的欺凌”,這里的槍是實指,指一枝用來射擊的槍,是抵抗敵人、保家衛(wèi)國的武器;“‘你怎么沒有槍?’我看見小魯?shù)哪樎丶t了”,兒子認為軍人都應該有槍,小魯雖然是一名軍人了,可他還沒有槍,因而臉紅,這里的槍是軍人身份的象征?!皯?zhàn)斗結束,敵人被殲的消息傳來,通訊員果然給我送來一枝槍。小巧的左輪槍,用一塊大紅綢子包著,裝著六顆子彈,正是營長皮帶上的那枝?!疇I長犧牲了。’通訊員垂下眼?!薄拔矣幸恢屃耍业降子幸恢屃?。我揣著它,日夜不離”,當“我”接過營長的那只槍,也就意味著革命斗爭精神的一種傳承,這里的槍是斗爭精神的傳承?!拔铱匆娫谀谴┲娧b、束著皮帶的身影上,仿佛已經背上一枝槍……”這里的槍是虛指,不是指真實的槍,而是象征著小魯在軍旅生涯中磨練的堅強意志和保家衛(wèi)國的本領。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及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史館。軾聞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德矣?!睍?,賜以金帛,辭之,求贈一官,于是贈光祿丞。徙知徐州。河決曹村,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甭势渫匠舟五氁猿鲋|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列傳》)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需斷句處的符號列出來。率其徒A持畚鍤B以出C筑東南D長堤E首起F戲馬臺G尾屬于H城1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顧,難道,與《陳太丘與友期行》“元方入門不顧”“顧”詞義并不相同。B.冠,指的是加冠。在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C.會,恰巧、適逢,與《陳涉世家》“會天大雨,道不通”的“會”詞義相同。D.廬,泛指簡陋房屋,與諸葛亮《誡子書》“悲守窮廬”的“廬”用法相同。11.以下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未成年以前,家人以歷史經驗教訓和忠臣的人物傳記來教育他,使他既聰明好學又有做諍臣之志。B.蘇軾成年之后,博通經史,勤奮讀書,他既喜歡賈誼等人的見解,又喜歡莊子的道家學說。C.蘇軾在蘇洵死后,到韓琦那里既報知遇之恩,又為自己求來一個額外的官職,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D.蘇軾不僅精通文史,才華出眾,而且精通吏治,恪盡職守,是一個能為老百姓干實事干好事的父母官。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保?)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3.概括選文中蘇軾所表現(xiàn)出的精神品格?!敬鸢浮?.CEG10.D11.C12.(1)(蘇軾)不久讀《莊子》,感嘆說:“我從前有的見解,嘴里不能說出,現(xiàn)在看到這本書,說到我心里了。”(2)蘇軾到武衛(wèi)營,把卒長叫出來說:“河水將要沖進城里,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暫且為我盡力?!?3.①志存高遠,好學有才華;②身先士卒,關愛百姓(一心為民、盡職盡責、細致周全);③大公無私,淡泊名利等?!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于是率領眾人拿著畚鍤出城,從東南方向筑起長堤,首起戲馬臺,一直到城門口?!俺觥笔恰捌渫健钡闹^語,“以”在此處表修飾,“持畚鍤”是“出”的狀語,“率其徒持畚鍤以出”句子結構完整,“以出”后斷開,即C處斷;“筑東南長堤”是動賓結構,后面斷開,即E處斷;“首起戲馬臺”和“尾屬于城”結構相似,單獨成句,中間斷開,即G處斷。綜上,CEG處斷?!?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難道。/回頭,回頭看。句意:我難道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B.正確。C.正確。句意:適逢蘇洵去世。/恰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D.“用法相同”錯誤。動詞,建廬。/名詞,房屋。句意:蘇軾建廬住在那上面。/悲涼地守著簡陋的房屋。故選D?!?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又為自己求來一個額外的官職”錯誤,蘇軾既不是向韓琦要官,也不是為自己要官。而是要求贈予父親一個官職,于是朝廷追贈“光祿丞”一職給蘇軾父親。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既而”,不久;“見”,見解;“是”,這。(2)“詣”,到;“急”,緊迫;“且”,暫且。【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博通經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好賈誼、陸贄書”可知,蘇軾志存高遠,好學有才華;由原文“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可知,蘇軾身先士卒,關愛百姓(一心為民、盡職盡責、細致周全)。由原文“會洵卒,賜以金帛,辭之”可知,蘇軾大公無私,淡泊名利。參考譯文: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游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說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讀東漢《范滂傳》,很有感慨,蘇軾問道:“我如果做范滂,母親答應嗎?”程氏說:“你能做范滂,我難道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到二十歲時,就精通經傳歷史,每天寫文章幾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書。不久讀《莊子》,感嘆說:“我從前有的見解,嘴里不能說出,現(xiàn)在看到這本書,說到我心里了?!敝纹蕉?,入朝判登聞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時就聽到他的名聲,想用唐朝舊例召他進翰林院,任知制誥。宰相韓琦說:“蘇軾的才能,遠大杰出,將來自然應當擔當天下大任。關鍵在于朝廷要培養(yǎng)他,使天下的士人無不敬畏羨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來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沒有異議了。現(xiàn)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為正確,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牽累。”到試了兩篇論,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館的職位。蘇軾聽到了韓琦的話,說:“韓公可以說是靠德行來愛護人的呀?!边m逢蘇洵去世,朝廷賜給他金帛,蘇軾推辭了,要求贈父親一個官職,于是贈光祿丞。蘇軾(到徐州赴任),有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蘇軾說:“富民們如果都出了城,就會動搖民心,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絕不會沖了城。”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wèi)營,把卒長叫出來說:“河水將要沖進城里,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暫且為我盡力?!弊溟L說:“太守尚且不逃走,我們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庇谑锹暑I眾人拿著畚鍤出城,從東南方向筑起長堤,首起戲馬臺,一直到城門口。雨日夜不停地下,但城只剩三版高卻沒有沉。蘇軾建廬住在那上面,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分別守在各個地方,最終保全了城池。蘇軾又請求調發(fā)明年的役人增筑舊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霜風①陸游霜風近海夜颼颼,敢效庸人念褐裘。關吏雖通西域貢,王師猶護北平②秋。黃旗馳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愿補顏行③身已老,區(qū)區(qū)畎畝亦私憂?!咀ⅰ竣俦驹妼懹谀纤卧紫囗n侂胄北伐之時。②北平,指西漢右北平郡(今遼寧凌源市西南)。③顏行,隊伍的前列。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中“霜風”既照應了標題,又為詩中所涉及的北伐之事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氛圍。B.第二句中“敢”表肯定語氣,流露出作者只能成為一個只關心衣食之事的庸人的無奈。C.第三、四句說明朝廷一方面在派使者與金人和談納貢,另一方面在加強防備,防御金兵。D.從全詩看,詩人內心依舊懷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卻也為自己有心無力而感到遺憾。15.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相比,在對待韓侂胄北伐一事上,陸游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敬鸢浮?4.B15.①辛棄疾主要是擔憂和告誡?!霸尾莶?,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固”,辛棄疾借劉義隆北伐失敗一事告誡朝廷要有充分準備,不可盲目北伐。②陸游則肯定北伐,并為獲得一些勝利而高興?!包S旗馳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說明陸游看到了北伐中取得的勝利,以及朝廷嘉獎戰(zhàn)功之事,而北伐也是陸游孜孜以求的,因而高興?!窘馕觥俊?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和賞析藝術表達特色的能力。B.“‘敢’表肯定語氣,流露出作者……無奈”錯誤,“敢”是“怎敢”的意思,表反問語氣,流露出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故選B?!?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分小霸尾莶?,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一句,寫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謨北伐拓跋氏,由于準備不足,又貪功冒進,大敗而歸,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勝追至長江邊,揚言欲渡長江。宋文帝登樓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戰(zhàn)權臣韓侂冑不要草率出兵。對韓侂胄北伐一事,辛棄疾主要是擔憂和告誡。本詩中,“敢效庸人念褐裘”表達了陸游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黃旗馳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寫北伐勝利,朝廷封侯嘉獎,表達了陸游內心的喜悅之情。本詩又寫于南宋宰相韓侂胄北伐之時,因而看出,陸游渴望和肯定北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兩句,化用管子的“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表達了接納更多人才的愿望。(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在樂曲終了后以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琵琶曲藝術魅力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4)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用“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對自己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這兩句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詞余音裊裊的尾聲。(5)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將劉裕和劉義隆北伐的功過、勝敗做對比,其中“_______”贊嘆了劉裕橫掃敵軍的氣勢如猛虎一般,“_______”則寫出劉義隆戰(zhàn)敗后慌忙南逃的狼狽景象?!敬鸢浮竣?山不厭高②.海不厭深③.艱難苦恨繁霜鬢④.潦倒新停濁酒杯⑤.東船西舫悄無言⑥.唯見江心秋月白⑦.人生如夢⑧.一尊還酹江月⑨.氣吞萬里如虎⑩.贏得倉皇北顧【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鬢、舫、唯、尊、酹、贏。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閱讀既可以“一卷在手”,享受紙質圖書中的“春色無邊”;也可以“一屏當前”,享受數(shù)字圖書中的“浩瀚無邊”。從“一卷在手”到“一屏當前”,變的只是閱讀的介質,不變的是閱讀的本質??萍假x能,不只是閱讀方式①,數(shù)字閱讀的場景也更加多元化。下載有聲閱讀APP,可以聽小說、新聞等,解放了雙眼,同樣能夠起到閱讀的效果。在音頻和短視頻平臺成為閱讀推廣重要陣地的今天,唯有以變應變,才能跟上時代節(jié)奏,滿足讀者需求?;ヂ?lián)網時代,數(shù)字內容的創(chuàng)新表達和呈現(xiàn)方式令人眼前一亮。書中的人物動起來,演繹精彩故事情節(jié);書中的植物、動物、建筑②,閱讀變成了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在近日舉行的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上,數(shù)字閱讀體驗館設置了數(shù)字閱讀成果、IP精品等展區(qū),集合了VR閱讀、5G高清視頻、5G高清聽書、AI智能導讀等創(chuàng)新閱讀服務,為用戶提供豐富有趣的沉浸式閱讀新體驗?;ヂ?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數(shù)字出版已經成為重要的出版業(yè)的組成部分,數(shù)字閱讀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重要閱讀。數(shù)字出版形態(tài)包括電子書、有聲書、視頻傳播、多媒體課件、虛擬現(xiàn)實3D內容等多元化呈現(xiàn)方式,也包括個性化內容推薦、用戶參與內容創(chuàng)造等新型知識生產與傳播方式。數(shù)字出版與傳統(tǒng)出版的深度融合發(fā)展,正成為中國出版業(yè)的重要發(fā)展方向。17.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敬鸢浮?7.①更新?lián)Q代(或推陳出新)②栩栩如生18.(示例)隨著互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數(shù)字出版已經成為出版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數(shù)字閱讀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重要閱讀方式。19.①借代,“一卷在手”指代紙質閱讀,“一屏當前”指代數(shù)字閱讀。②比喻,“春色無邊”喻指內容精彩美好,“浩瀚無邊”喻指內容豐富廣博。③運用借代和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兩種閱讀方式的不同特點,突出了兩種閱讀方式帶給人們的不同感受。【解析】【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本處是說科技賦能導致由閱讀紙質圖書到瀏覽數(shù)字圖書的轉變,是閱讀方式的不斷改變,可填“更新?lián)Q代/推陳出新”?!案?lián)Q代”,以舊換新?!巴脐惓鲂隆?,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fā)展(多指繼承文化遺產)。②本處是說互聯(lián)網時代,數(shù)字內容的創(chuàng)新表達和呈現(xiàn)方式令人眼前一亮。根據前文所舉的書中的人物動起來演繹精彩故事情節(jié),是說書中的各種內容更加地生動形象,同樣,書中的植物、動物、建筑也能更加生動形象,可填“栩栩如生”?!拌蜩蛉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三處語?。孩佟盎ヂ?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數(shù)字出版已經成為重要的出版業(yè)的組成部分”中途易轍,前一句沒有說完,下一句就另起話題,可在句首加上介詞“隨著”;②“重要的出版業(yè)的組成部分”語序不當,“重要的”應移到“組成”前,并刪去“的”;③“數(shù)字閱讀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重要閱讀”主賓搭配不當或成分殘缺,應在句尾加上“方式”一詞。【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耙痪碓谑帧敝小熬怼敝笗?,結合后文“紙質圖書”可知,“一卷在手”指代紙質閱讀,“一屏當前”中“屏”指電子產品,結合后文“數(shù)字圖書”可知,“一屏當前”指代數(shù)字閱讀,所以這兩處運用了借代的手法?!按荷珶o邊”將紙質圖書中的內容的精彩美好比喻成無邊的春色,“浩瀚無邊”將數(shù)字圖書中內容的豐富廣博比喻成浩瀚無邊,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借代和比喻都可以使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增強語言的感染力。本句中,運用借代和比喻的手法,“一卷在手”,享受“春色無邊”,“一屏當前”,享受“浩瀚無邊”,突出兩種閱讀方式的不同特點,表現(xiàn)兩種閱讀方式帶給人們的不同感受。(二)語言文字運用I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物象。①,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過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經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②才是意象。因此可以說,意象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或者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一個物象可以構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同是由“云”所構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薄芭啤眲t帶著春天的感受。羅隱《寄渭北徐從事》:“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停云”卻帶著對親友的思念。陶淵明《停云》:“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薄粋€物象,③,所以構成的意象也就大異其趣。詩人在構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效果;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還可以把某一物象作為聯(lián)想的起點,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總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礎,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1.下列選項中,與文中畫波浪線處雙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紅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