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質量和密度試題分類匯編_第1頁
中考物理質量和密度試題分類匯編_第2頁
中考物理質量和密度試題分類匯編_第3頁
中考物理質量和密度試題分類匯編_第4頁
中考物理質量和密度試題分類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物理質量和密度試題分類匯編質量和密度是初中物理的核心概念,也是中考的重點考查內容。它們不僅是理解物質世界的基礎,也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高效備考,現(xiàn)將近年來中考物理中關于質量和密度的常見試題進行分類梳理,并輔以典型例題解析,希望能為大家的復習提供有益的參考。一、質量的概念與屬性(一)核心知識點1.質量的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2.質量的屬性: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的改變而改變。3.質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主單位是千克(kg),常用單位還有噸(t)、克(g)、毫克(mg)。單位換算關系需熟練掌握。4.質量的測量: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二)典型題型與解析題型1:對質量概念及屬性的理解例1:關于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大了B.把鐵塊加熱后,再鍛壓成鐵片,質量變小了C.物理課本在南京和在北京,質量是一樣的D.1kg的棉花和1kg的鐵塊,鐵塊的質量大分析:本題考查對質量屬性的理解。質量不隨物體的狀態(tài)、形狀、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水結成冰是狀態(tài)變化,鐵塊加熱鍛壓是形狀變化,課本從南京到北京是位置變化,其質量均不變。1kg的棉花和1kg的鐵塊,所含物質的多少相同,質量相等。答案:C點評:抓住“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狀態(tài)、形狀、位置改變”這一核心,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題型2:質量的估測例2:下列物體的質量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B.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0kgC.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2kgD.一支普通鉛筆的質量約為500g分析:本題考查對常見物體質量的估測能力。需要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有大致的了解。中學生質量約50kg,物理課本約200g,鉛筆遠小于500g。答案:A點評:平時多留意生活,對常見物理量的單位及大小形成具體感知,是解答估測題的基礎。二、密度的概念與公式(一)核心知識點1.密度的定義: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密度的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3.密度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單位還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1g/cm3=1×103kg/m3。4.密度的物理意義:表示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的密度在一定狀態(tài)下是一定的,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二)典型題型與解析題型1:對密度概念的理解例3: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B.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C.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D.物質的密度隨溫度的變化而不變分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對于同種物質(狀態(tài)不變時),密度是一個定值,不隨質量、體積的改變而改變。一滴水和一桶水是同種物質,密度相同。多數(shù)物質的密度隨溫度變化(熱脹冷縮),少數(shù)如水在0-4℃時反常膨脹。答案:B點評:深刻理解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而非“物體”的特性,是區(qū)分密度與質量、體積關系的關鍵。題型2:密度公式的簡單計算例4:一塊體積為20cm3的鋁塊,質量為54g,求鋁的密度是多少kg/m3?分析:直接應用密度公式ρ=m/V計算。注意單位統(tǒng)一,將g和cm3換算成kg和m3,或者直接計算得到g/cm3后再換算成kg/m3。解析:已知m=54g,V=20cm3ρ=m/V=54g/20cm3=2.7g/cm3=2.7×103kg/m3答案:鋁的密度是2.7×103kg/m3。點評:運用公式計算時,務必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和換算,這是保證計算正確的前提。三、密度的測量(一)核心知識點1.測量原理:依據(jù)密度公式ρ=m/V,分別測出物體的質量m和體積V,即可計算出物質的密度。2.測量工具:*質量:托盤天平。*體積:*形狀規(guī)則的固體:用刻度尺測量相關長度,計算體積。*液體: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測量。*形狀不規(guī)則的固體(不溶于水且不吸水):用排水法(或溢水法)借助量筒測量。3.實驗步驟(以測量液體密度和固體密度為例)及注意事項。(二)典型題型與解析題型1:固體密度的測量例5:小明同學為測定某種小礦石的密度,進行了如下實驗:(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______處,發(fā)現(xiàn)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他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小礦石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小礦石的質量為______g。(3)將小礦石放入裝有適量水的量筒中,測出水的體積為30mL,放入小礦石后,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圖所示,則小礦石的體積為______cm3。(4)通過計算,得出小礦石的密度為______kg/m3。分析:本題綜合考查了天平的調節(jié)、質量的讀數(shù)、量筒的讀數(shù)以及密度的計算。(1)天平調平:游碼歸零,指針右偏,平衡螺母向左調。(2)質量讀數(shù):砝碼質量加游碼對應刻度值(注意游碼分度值)。(3)體積讀數(shù):放入礦石后總體積減去水的體積。(4)密度計算:應用公式ρ=m/V,注意單位換算。答案:(1)零刻度線(或“0”點),左;(2)(假設砝碼20g+10g,游碼1.4g,則)31.4;(3)(假設總體積40mL,則)10;(4)3.14×103。點評: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是測量密度實驗的基礎,讀數(shù)時要細心,注意分度值。題型2:液體密度的測量例6:要測量醬油的密度,實驗桌上有如下器材:天平、砝碼、燒杯、量筒、醬油。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寫出實驗步驟及醬油密度的表達式。分析:測量液體密度時,為了減小誤差,通常先測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然后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液體,讀出體積V,再測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液體質量m=m?-m?。實驗步驟:1.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記為m?;2.將燒杯中的部分醬油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醬油的體積,記為V;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醬油的質量,記為m?;4.計算醬油的密度ρ=(m?-m?)/V。醬油密度表達式:ρ=(m?-m?)/V。點評:此方案可避免將液體全部倒入量筒時燒杯壁殘留液體帶來的體積測量誤差。四、密度知識的應用(一)核心知識點1.鑒別物質:根據(jù)密度公式計算出物質的密度,與密度表中各種物質的密度進行比較,可初步鑒別物質種類。2.判斷物體空心與實心:已知物體的質量、體積和組成物質的密度,可通過計算比較來判斷。3.計算不便于直接測量的質量或體積:*m=ρV(已知密度和體積求質量)*V=m/ρ(已知密度和質量求體積)4.解釋生活現(xiàn)象:如密度與溫度的關系(風的形成、水的反常膨脹),密度與物質狀態(tài)的關系等。(二)典型題型與解析題型1:鑒別物質與判斷空心例7:一個鐵球,質量為316g,體積為50cm3。已知鐵的密度ρ鐵=7.9×103kg/m3。(1)通過計算判斷該鐵球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分析:判斷空心實心有多種方法:比較密度、比較質量、比較體積。本題給出質量和體積,可假設為實心,計算實心體積與實際體積比較。解析:ρ鐵=7.9×103kg/m3=7.9g/cm3。(1)假設鐵球是實心的,則其體積應為:V實=m/ρ鐵=316g/7.9g/cm3=40cm3。因為40cm3<50cm3,所以鐵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體積:V空=V球-V實=50cm3-40cm3=10cm3。答案:(1)空心的;(2)10cm3。點評:判斷空心問題,關鍵是利用密度公式進行比較,理解“空心”意味著有部分體積未被該物質占據(jù)。題型2:密度的相關計算與應用例8:有一捆粗細均勻的銅線,其橫截面積是2.5mm2,質量為89kg,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kg/m3。則這捆銅線的長度是多少米?分析:已知銅線的質量和密度,可先求出銅線的體積V=m/ρ,再根據(jù)體積公式V=S×L(S為橫截面積,L為長度)求出長度。注意單位統(tǒng)一。解析:V=m/ρ=89kg/(8.9×103kg/m3)=0.01m3。S=2.5mm2=2.5×10??m2。由V=S×L得L=V/S=0.01m3/(2.5×10??m2)=4000m。答案:這捆銅線的長度是4000米。點評:利用密度公式間接求長度、面積等物理量,需要靈活運用體積公式,并注意各物理量單位的統(tǒng)一轉換。五、綜合與拓展(一)核心知識點1.密度與溫度的關系:一般物質溫度升高,體積膨脹,密度變?。ㄋ?-4℃時例外)。2.混合物質的密度問題(不考慮體積變化時):ρ混=m總/V總=(m?+m?)/(V?+V?)=(ρ?V?+ρ?V?)/(V?+V?)或(m?+m?)/(m?/ρ?+m?/ρ?)。3.利用圖像分析密度相關問題:如m-V圖像,圖像的斜率表示物質的密度。(二)典型題型與解析題型1:密度圖像問題例9: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甲物質的密度ρ甲=______g/cm3,乙物質的密度ρ乙=______g/cm3。質量為60g的甲物質,其體積為______cm3。分析:m-V圖像中,過原點的直線表示物質密度不變。取圖像上一點的m和V值,利用ρ=m/V計算密度。解析:(假設甲圖像上一點m=40g,V=20cm3,則)ρ甲=40g/20cm3=2g/cm3。(假設乙圖像上一點m=20g,V=40cm3,則)ρ乙=20g/40cm3=0.5g/cm3。甲物質質量m=60g時,V=m/ρ甲=60g/2g/cm3=30cm3。答案:2,0.5,30。點評:理解m-V圖像的物理意義,能從圖像中獲取有用信息進行計算,是中考常見的能力考查點。題型2:密度的綜合應用與拓展例10:一容器裝滿水后總質量為500g,若將10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小石子完全浸沒在水中),溢出水后再稱量,總質量為560g。求:(1)小石子排開水的質量是多少?(2)小石子的體積是多少?(3)小石子的密度是多少?分析:本題涉及到溢水法測體積的原理。(1)小石子排開水的質量=原有水和容器總質量+石子質量-溢水后總質量。(2)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石子的體積,V石=V排=m排/ρ水。(3)石子密度ρ石=m石/V石。解析:(1)m排=m總1+m石-m總2=500g+100g-560g=40g。(2)V石=V排=m排/ρ水=40g/1g/cm3=40cm3。(3)ρ石=m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