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區(qū)域火災緊急逃生指南_第1頁
公共區(qū)域火災緊急逃生指南_第2頁
公共區(qū)域火災緊急逃生指南_第3頁
公共區(qū)域火災緊急逃生指南_第4頁
公共區(qū)域火災緊急逃生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區(qū)域火災緊急逃生指南一、日常安全意識培養(yǎng):火災預防的第一道防線公共區(qū)域作為人員密集場所,火災風險潛藏于日常細節(jié)中。建立主動的安全意識,是降低火災發(fā)生概率、提升逃功率的基礎。(一)進入公共區(qū)域后的“三觀察”習慣無論是商場、醫(yī)院還是學校,進入陌生公共區(qū)域后,首先應完成三個關鍵觀察:安全出口位置:留意左右兩側及前后的“安全出口”指示標志,通常為綠色熒光或蓄光材質,在斷電后仍可辨識。同時觀察安全出口門的開閉方向(一般為向外推開),避免緊急時因門向內推而無法開啟。疏散通道暢通情況:檢查疏散通道是否堆放雜物、是否被鎖閉。部分場所為管理方便,可能會將安全出口上鎖,需留意通道旁的“推閂式逃生裝置”(一般為紅色把手或推桿),緊急時可直接推開。消防設施分布:觀察滅火器、消火栓、手動火災報警器的位置。滅火器通常設置在走廊、樓梯間等顯眼處,消火栓箱門標有紅色“消火栓”字樣,手動報警器多位于疏散通道旁的墻壁上,玻璃覆蓋,擊碎后即可觸發(fā)警報。(二)主動參與安全檢查與培訓留意場所消防標識:公共區(qū)域應張貼“禁止吸煙”“禁止攜帶易燃易爆品”“安全出口”等標識,遵守這些規(guī)定是預防火災的基本要求。若發(fā)覺場所存在消防設施損壞、安全通道堵塞等問題,應及時向場所安全管理人員反饋(如商場服務臺、學校安保處)。參與消防演練:學校、寫字樓等場所會定期組織消防演練,參與者應認真對待:熟悉疏散路線、掌握滅火器使用方法、知曉“報警—滅火—逃生”的聯(lián)動流程。演練中不嬉笑打鬧,模擬真實火災的緊張氛圍,才能在真實險情中快速反應。二、火災發(fā)生時的核心應對原則:“報警、滅火、逃生”三步聯(lián)動火災發(fā)生后的3-5分鐘是黃金應對期,正確的順序和動作直接關系到生命安全。核心原則為:小火優(yōu)先撲救,大火立即逃生,報警貫穿始終。(一)立即報警:觸發(fā)警報并通知救援手動觸發(fā)報警:發(fā)覺火情后,第一時間找到最近的手動火災報警器(通常為紅色盒狀,標有“消防手動報警器”字樣),用硬物(如鑰匙、拳頭)擊碎玻璃,按下內部紅色按鈕,觸發(fā)聲光警報。電話報警:若條件允許,立即撥打火警電話(需提前記憶當?shù)鼗鹁柎a,如“119”),報警時清晰說明:火災準確地點(如“市區(qū)路商場3樓中庭”);燃燒物質(如“服裝起火”“電器燃燒”);火勢大小(如“有明火,濃煙較大”);是否有人被困(如“3樓東側有2人被困電梯”)。報警后保持電話暢通,配合救援人員指引,必要時到路口接應消防車。(二)初期火災撲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嘗試若火災處于初期階段(火勢較小,煙霧不多,且自身具備滅火能力),可嘗試撲救,但需滿足三個前提:火勢可控:燃燒面積不足1平方米,未蔓延到周邊可燃物;逃生路線暢通:確認身后無火源,撲救失敗可迅速撤離;掌握正確方法:使用滅火器時,牢記“提、拔、握、壓”四字口訣:提:提起滅火器,上下顛倒幾次(干粉滅火器需搖晃);拔:拔掉保險銷(金屬環(huán));握:握住噴管前端,對準火焰根部(站在火焰上風向,距離2-3米);壓:壓下壓把,左右掃射,直至火焰完全熄滅。若使用室內消火栓,需兩人配合:一人打開消火栓箱門,取出水帶、水槍,連接好接口;另一人按下箱內的消火栓啟泵按鈕(部分為自動啟動),然后雙手握緊水槍,對準火焰根部噴射。注意:若火勢擴大(如火焰超過1米,濃煙彌漫),或油類、電氣火災(需使用干粉滅火器,不可用水撲救),應立即放棄撲救,逃生優(yōu)先。三、科學逃生動作要領:避開致命危險,爭取生存時間火災中80%的傷亡由濃煙和有毒氣體造成,而非火焰本身。因此,逃生的核心是避開濃煙、選擇正確路線、保持正確姿勢。(一)逃生前的“10秒判斷”開門前,用手背輕觸門把手及門板:門把手不燙:說明門外火勢較小,可謹慎開門。開門時先開一條縫,觀察門外煙霧情況:若煙霧稀少,快速通過;若濃煙涌入,立即關門,選擇其他路線。門把手發(fā)燙:說明門外已是高溫濃煙,強行開門會導致火焰和濃煙涌入,此時應固守待援:用濕毛巾、濕衣物塞住門縫,防止?jié)鉄熯M入;到窗戶或陽臺揮舞鮮艷衣物(如紅色上衣、白色毛巾)求救;不要跳樓,除非樓層較低(3樓以下),且下方有緩沖物(如草地、氣墊)。(二)逃生過程中的關鍵動作低姿彎腰,捂住口鼻:煙霧比空氣輕,會聚集在空間上部,因此需彎腰或匍匐前進(高度約60-80厘米),盡量貼近地面呼吸。用濕毛巾(折疊8層以上)捂住口鼻,若沒有濕毛巾,可用干衣物替代,減少有毒氣體吸入。沿墻壁或指示標志移動:黑暗或濃煙中,沿墻壁摸索可避免迷失方向;跟隨“安全出口”綠色指示標志(通常設置在地面或墻面,箭頭指向逃生方向),這些標志有蓄光功能,斷電后仍可見。不乘坐電梯,不貪戀財物:火災時電梯會斷電,可能被困轎廂;電梯井是煙囪效應的通道,濃煙會迅速涌入,導致窒息。切勿為取財物返回火場,生命永遠比物品重要。避開危險區(qū)域:遠離樓梯間、前室等“煙囪效應”區(qū)域(高層建筑中,樓梯間內煙氣流速可達3-5米/秒,1分鐘內可充滿整棟樓);避開易燃易爆物品(如燃氣管道、加油站、服裝店衣物堆放區(qū));若身上衣物著火,立即“躺地翻滾”,不要奔跑,奔跑會加劇火勢。(三)團隊逃生與互助聽從指揮:商場、學校等場所會有工作人員或安全員引導疏散,跟隨其指令,不盲目跟隨人流(避免因恐慌導致踩踏)。幫助弱勢群體:若遇到老人、兒童、殘障人士,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協(xié)助其逃生:老人可攙扶手臂,兒童可抱起或牽著手,輪椅使用者可推動其沿無障礙通道撤離(注意避開臺階和障礙物)。避免擁擠踩踏:若人流密集,保持冷靜,雙手交叉護住胸前,為胸部留出呼吸空間;若不慎摔倒,立即蜷縮身體,雙手抱頭,雙腿蜷縮,保護頭部、胸部等重要部位。四、不同公共場景的針對性逃生策略公共區(qū)域類型多樣,建筑結構、人員構成、火災風險各不相同,需結合場景特點制定逃生方案。(一)商場超市火災逃生風險特點:空間大、商品多(尤其是服裝、化妝品等易燃品),人員密集,疏散通道復雜,易發(fā)生擁堵。逃生步驟:保持冷靜,尋找安全出口:進入商場后先觀察安全出口位置(通常位于收銀臺旁、樓梯間、中庭四周);若火災發(fā)生在低樓層(1-3層),優(yōu)先選擇向室外疏散;若在高樓層,且下方火勢較大,可向屋頂平臺轉移(部分商場設有屋頂通道)。避開貨架和柜臺:不要在貨架間穿行,貨架易倒塌且會阻擋視線;沿主通道或疏散指示標志方向移動,快速通過收銀區(qū)、餐飲區(qū)等人員密集區(qū)域。利用消防電梯(僅限專業(yè)人員):普通消費者嚴禁使用電梯,商場工作人員和消防員在必要時可使用消防電梯(需具備防火、防煙功能)。到達安全區(qū)域后集合:到商場外的指定集合點(如廣場、停車場),配合工作人員清點人數(shù),切勿擅自離開。(二)學校及幼兒園火災逃生風險特點:學生年齡小、安全意識薄弱,人員集中,疏散難度大;實驗室、宿舍區(qū)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品。逃生步驟:聽從老師指揮:火災發(fā)生時,老師會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學生沿疏散路線撤離(通常為“班級—走廊—樓梯—操場”順序),學生需保持安靜,不推擠、不打鬧。低年級學生重點保護:幼兒園小朋友應跟隨老師,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慢走;老師需清點人數(shù),保證無人遺漏。實驗室火災特殊處理:若實驗室發(fā)生火災(如化學試劑燃燒),立即關閉總電源、氣源,用滅火器或濕布覆蓋滅火(不可用水撲救化學品火災);迅速撤離時,避免觸碰破碎的玻璃器皿和腐蝕性液體。宿舍逃生注意事項:不私拉亂接電線,不使用大功率電器(如熱得快、電火鍋);火災時從樓梯疏散,不跳樓;若門發(fā)燙,用濕衣物塞住門縫,到陽臺或窗口求救。(三)醫(yī)院及養(yǎng)老機構火災逃生風險特點:患者行動不便(如臥床病人、術后患者)、易恐慌,疏散難度大;氧氣瓶、醫(yī)療設備可能引發(fā)爆炸或助長火勢。逃生步驟:醫(yī)護人員優(yōu)先救助患者:醫(yī)護人員需立即啟動“病人疏散預案”,輕癥患者自行撤離,重癥患者使用擔架、輪椅轉移;轉移時注意固定管道(如輸液管、氧氣管),避免脫落。患者保持鎮(zhèn)定:患者不要自行下床走動,等待醫(yī)護人員協(xié)助;若情況緊急,可呼叫醫(yī)護人員或用床頭鈴求救。避開醫(yī)療設備區(qū):氧氣存放處、配電室、手術室等區(qū)域有易燃易爆物品,需迅速遠離;沿疏散指示標志向室外安全區(qū)域轉移(如醫(yī)院廣場、停車場)。養(yǎng)老機構需協(xié)助老人:工作人員需幫助老人佩戴防煙面罩(部分養(yǎng)老機構配備),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行動不便的老人需兩人攙扶,避免摔倒。(四)寫字樓及高層建筑火災逃生風險特點:樓層高、人員集中,垂直疏散距離長,煙囪效應顯著;電梯、管道井等易成為煙氣和火勢蔓延通道。逃生步驟:判斷火源位置:若火災發(fā)生在本樓層下方,立即向樓上疏散(通過樓梯間,直到屋頂平臺或避難層);若發(fā)生在本樓層或上方,向下疏散(避開火源和濃煙)。利用避難層:高度超過100米的建筑需設置避難層(通常每隔15層設置),避難層有防火門、正壓送風系統(tǒng),可臨時避險;進入避難層后關閉防火門,等待救援。正確使用樓梯間:樓梯間是垂直疏散的唯一通道,需關閉防火門,防止煙氣進入;向下疏散時,單排靠右行,不超越他人,保持勻速前進。高層被困時的求救方法:若無法下樓,到陽臺或窗口揮舞鮮艷衣物,用手電筒照射(夜間)或敲擊金屬物發(fā)出聲響求救;切勿跳樓,除非樓層較低(3樓以下)且下方有氣墊、草地等緩沖物。(五)軌道交通及交通樞紐火災逃生風險特點:空間封閉、人員密集,疏散通道單一,疏散距離長;列車、隧道內火災蔓延速度快,救援難度大。逃生步驟:地鐵站火災:站臺層火災:立即向站廳層疏散,通過樓梯或扶梯(扶梯停止時,走樓梯);跟隨“安全出口”指示標志,遠離閘機、廣告牌等障礙物。隧道內火災:若列車在隧道內發(fā)生火災,立即按下車廂內的緊急停車按鈕,聽從列車員指揮,通過列車兩端的車門疏散;向遠離火源的方向(通常是最近的車站)撤離,避免逆著人流走?;疖囌尽C場火災:尋找最近的疏散出口(通常位于候車廳、候機樓兩側);若火災發(fā)生在大廳,沿墻壁向兩側疏散;不要貪戀行李,立即放下隨身物品,快速通過安檢口、檢票口等狹窄區(qū)域。(六)文化娛樂場所(影院、KTV等)火災逃生風險特點:燈光昏暗、人員密集,疏散通道復雜;音響、燈光設備易引發(fā)電氣火災,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氣體(如塑料座椅、幕布燃燒)。逃生步驟:保持冷靜,尋找出口:入場后先觀察安全出口位置(通常位于銀幕兩側、后墻);火災時立即關閉的應急照明會啟動,綠色指示標志會亮起,跟隨標志移動。避免混亂,有序疏散:KTV包間火災時,立即打開包間門,沿走廊向安全出口疏散;不要返回包間取物品;影院火災時,從座位兩側通道進入主走廊,不擁擠、不推搡。低姿前進,避開濃煙: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或匍匐前進;若煙霧過大,尋找臨時避難場所(如衛(wèi)生間),用濕衣物塞住門縫,到窗口求救。五、特殊人群的逃生注意事項(一)老年群體提前熟悉環(huán)境:子女或陪護人員需帶老人熟悉所到場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線;行動緩慢不慌張:火災時不要奔跑,扶穩(wěn)墻壁或扶手,慢慢移動;攜帶必要物品:若佩戴助聽器、老花鏡,逃生時隨身攜帶;若有慢性病,帶好常用藥物(如速效救心丸)。(二)兒童及青少年從小培養(yǎng)安全意識:家長和老師需教育兒童“不玩火、不觸碰電源”,認識消防標識;掌握基本逃生技能:教會兒童“濕毛巾捂口鼻”“彎腰前進”“不乘電梯”等動作;火災時不哭鬧:兒童在火災中易因恐慌哭鬧,家長需安撫情緒,抱起或牽著手快速撤離。(三)殘障人士視障人士:提前告知場所工作人員,火災時由工作人員引導;若無人協(xié)助,可用盲杖沿墻壁摸索,跟隨聲音(如警報聲、呼救聲)移動;聽障人士:場所應安裝閃光報警器(火災時發(fā)出強光),聽障人士需留意視覺警報;逃生時用手勢與他人溝通,避免大聲呼喊(浪費體力);輪椅使用者:工作人員需協(xié)助轉移輪椅,注意路面平整(避開臺階、障礙物);若無法轉移,到窗口或陽臺求救,用濕毛巾塞住門縫,防止?jié)鉄熯M入。六、逃生后的必要處置(一)立即清點人數(shù)到達安全區(qū)域后,立即清點人數(shù):家庭需確認家人是否全部撤離;單位需由負責人清點員工、客戶數(shù)量;學校需由老師清點學生人數(shù)。若有人員失蹤,立即告知救援人員,提供其最后出現(xiàn)的位置和特征。(二)遠離危險區(qū)域火災現(xiàn)場可能存在倒塌、爆炸等風險,需撤離到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