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總結_第1頁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總結_第2頁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總結_第3頁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總結_第4頁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總結一、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概述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是指通過一系列優(yōu)化手段,提升存儲系統(tǒng)的響應速度、吞吐量、并發(fā)能力及資源利用率,以滿足業(yè)務場景的需求。性能調優(yōu)涉及硬件配置、軟件參數、工作負載優(yōu)化等多個層面。本總結從關鍵調優(yōu)方向、實施步驟及常見問題入手,提供系統(tǒng)化解決方案。

---

二、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關鍵方向

(一)硬件層面優(yōu)化

1.存儲設備選擇

-根據應用需求選擇合適的磁盤類型(如SSD、HDD),SSD適用于低延遲場景,HDD適用于大容量存儲。

-示例:數據庫系統(tǒng)建議優(yōu)先采用NVMeSSD,IOPS需求不低于50,000次/秒。

2.擴展與冗余配置

-增加存儲節(jié)點提升并行處理能力,采用RAID技術(如RAID10)平衡性能與數據安全。

-示例:雙節(jié)點存儲陣列可支持讀寫并發(fā)提升40%。

3.網絡帶寬優(yōu)化

-使用10GbE/25GbE及以上網絡接口,減少傳輸瓶頸。

-示例:通過鏈路聚合將帶寬擴展至100GbE,提升大文件傳輸效率。

(二)軟件層面優(yōu)化

1.文件系統(tǒng)調優(yōu)

-調整掛載參數(如`noatime`、`barrier`),減少不必要的元數據操作。

-示例:對頻繁訪問的目錄啟用`noatime`可降低10%-15%的CPU占用率。

2.緩存策略優(yōu)化

-開啟本地緩存或使用分布式緩存(如Redis),減少重復數據讀取。

-示例:本地緩存命中率提升至70%可顯著降低I/O延遲。

3.隊列管理

-優(yōu)化隊列深度(QD)參數,平衡IOPS負載。

-示例:將默認QD值從32調整至128,可提升隨機寫入性能20%。

(三)工作負載優(yōu)化

1.讀寫分離

-將讀密集型任務與寫密集型任務分配到不同存儲節(jié)點。

-示例:讀任務使用SSD緩存,寫任務寫入HDD主存儲。

2.負載均衡

-配置負載均衡器(如F5、Nginx),分散客戶端請求。

-示例:通過輪詢算法將請求均勻分配至4臺存儲服務器。

---

三、性能調優(yōu)實施步驟

(一)前期評估

1.性能基準測試

-使用工具(如Iometer、fio)模擬實際工作負載,記錄基準數據。

-示例:測試寫入混合負載下,默認配置的IOPS為30,000次/秒。

2.瓶頸分析

-通過監(jiān)控工具(如Prometheus、Zabbix)識別性能短板(如CPU、磁盤隊列)。

(二)調優(yōu)實施

1.分步調整

-每次僅修改單一參數,對比調優(yōu)前后的性能差異。

-示例:先調整隊列深度,再優(yōu)化緩存策略。

2.驗證效果

-使用壓測工具重復基準測試,確認性能提升。

-示例:調優(yōu)后IOPS提升至45,000次/秒,延遲降低30%。

(三)持續(xù)監(jiān)控

1.動態(tài)調整

-根據業(yè)務增長動態(tài)調整配置(如增加存儲節(jié)點)。

-示例:每季度評估存儲容量與性能,預留20%冗余。

2.日志分析

-定期檢查系統(tǒng)日志,發(fā)現潛在性能問題。

---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

(一)高延遲問題

1.原因分析

-磁盤IOPS不足、網絡延遲過高、緩存未啟用。

2.解決方法

-替換機械硬盤為SSD,優(yōu)化網絡設備配置。

(二)吞吐量瓶頸

1.原因分析

-隊列滿載、帶寬不足、寫入放大。

2.解決方法

-增加存儲節(jié)點并行處理,啟用條帶化存儲。

(三)資源利用率低

1.原因分析

-配置參數不合理、負載不均。

2.解決方法

-調整RAID級別為RAID6,部署負載均衡策略。

---

五、總結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需結合硬件、軟件及工作負載特點,通過科學評估、分步實施和持續(xù)監(jiān)控實現優(yōu)化目標。建議優(yōu)先從瓶頸分析入手,逐步迭代改進,避免過度配置導致資源浪費。定期維護與評估是保障長期性能穩(wěn)定的關鍵。

二、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關鍵方向

...(此處保留原內容)...

(二)軟件層面優(yōu)化

1.文件系統(tǒng)調優(yōu)

-調整掛載參數(如`noatime`、`barrier`),減少不必要的元數據操作。

-示例:對頻繁訪問的目錄啟用`noatime`可降低10%-15%的CPU占用率。

-具體操作步驟:

(1)編輯`/etc/fstab`文件,為目標掛載點添加`noatime`參數,例如:

```

/dev/sdb1/mnt/dataext4defaults,noatime12

```

(2)重啟系統(tǒng)或使用`mount-oremount,noatime/mnt/data`立即生效。

-其他關鍵參數:

-`barrier`:啟用后強制寫入操作順序執(zhí)行,提升RAID陣列穩(wěn)定性。

-`commit=秒`:調整日志寫入延遲,如`commit=5`秒可減少磁盤I/O頻率。

2.緩存策略優(yōu)化

-開啟本地緩存或使用分布式緩存(如Redis),減少重復數據讀取。

-本地緩存配置示例(以Linux`bcache`為例):

(1)安裝`bcache-tools`:

```bash

sudoaptinstallbcache-tools

```

(2)配置設備:

```bash

sudobcacheadmattach/dev/sdb/dev/sdc/dev/sdd

sudobcacheadmregister/dev/sdb

```

(3)設置緩存策略(如`writeback`或`writethrough`),監(jiān)控緩存命中率。

-分布式緩存應用:

-對于對象存儲,可部署Ceph緩存層,將熱數據預存至內存。

3.隊列管理

-優(yōu)化隊列深度(QD)參數,平衡IOPS負載。

-調整步驟:

(1)查看當前隊列深度:

```bash

cat/sys/block/sda/queue_depth

```

(2)編輯設備驅動配置文件(如`/etc/modprobe.d/scsi.conf`):

```

optionsscsi_genericmax_queue_depth=128

```

(3)重啟系統(tǒng)或重啟相關服務使配置生效。

-注意事項:

-過高QD可能導致磁盤過載,建議根據磁盤型號測試最佳值(通常32-256)。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三)工作負載優(yōu)化

1.讀寫分離

-將讀密集型任務與寫密集型任務分配到不同存儲節(jié)點。

-實施方法:

(1)部署讀寫分離中間件(如ProxySQL、TiDB),將讀請求轉發(fā)至從節(jié)點。

(2)配置數據庫主從復制,主節(jié)點負責寫操作,從節(jié)點處理讀請求。

-示例:

-主節(jié)點寫入延遲監(jiān)控:每分鐘記錄一次`SHOWPROCESSLIST`中的慢查詢。

-從節(jié)點負載均衡:使用Nginx的`upstream`模塊動態(tài)分配讀請求。

2.負載均衡

-配置負載均衡器(如F5、Nginx),分散客戶端請求。

-Nginx配置示例:

(1)編輯`nginx.conf`,添加`upstream`塊:

```nginx

upstreamstorage_servers{

server01:80;

server02:80;

}

```

(2)配置代理層:

```nginx

server{

location/data{

proxy_passhttp://storage_servers;

proxy_set_headerHost$host;

}

}

```

(3)啟動Nginx并驗證負載分配(使用`curl-Ihttp://負載均衡IP`檢查響應頭)。

-F5設備配置要點:

-使用ADC的iRules模塊動態(tài)調整會話策略。

-配置健康檢查(如TCP端口檢查),自動剔除故障節(jié)點。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三、性能調優(yōu)實施步驟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一)前期評估

1.性能基準測試

-使用工具(如Iometer、fio)模擬實際工作負載,記錄基準數據。

-測試準備清單:

-硬件清單:

-存儲設備(如4塊NVMeSSD)

-服務器配置(CPU核數、內存容量)

-軟件清單:

-Iometer安裝包

-監(jiān)控工具(如Prometheus+Grafana)

-測試腳本示例(fio):

```bash

fio--name=write_test--ioengine=libaio--direct=1--rw=randwrite--bs=4k--size=10G--numjobs=4--group_reporting

```

-數據記錄表:

|測試項|默認值|調優(yōu)后值|提升率|

|--------------|----------|----------|----------|

|IOPS|25,000|35,000|40%|

|延遲(ms)|15|8|53%|

2.瓶頸分析

-通過監(jiān)控工具(如Prometheus、Zabbix)識別性能短板(如CPU、磁盤隊列)。

-監(jiān)控配置步驟:

(1)安裝Prometheus服務器:

```bash

dockerrun-d--nameprometheus-p9090:9090prom/prometheus

```

(2)配置存儲節(jié)點監(jiān)控目標(`prometheus.yml`):

```yaml

-job_name:'storage'

static_configs:

-targets:['01:9100']

```

(3)查看圖表:訪問`http://prometheus-server:9090/graph`,輸入查詢如`node_load1{job="storage"}`。

...(此處保留原內容)...

(二)調優(yōu)實施

1.分步調整

-每次僅修改單一參數,對比調優(yōu)前后的性能差異。

-調優(yōu)日志模板:

```markdown

調優(yōu)日期:2023-10-26

操作步驟:將隊列深度從32調整為128

工具:`echo128>/sys/block/sda/queue_depth`

結果:

-IOPS:28,000→42,000(提升50%)

-CPU使用率:70%→55%

```

2.驗證效果

-使用壓測工具重復基準測試,確認性能提升。

-對比分析方法:

-繪制折線圖對比調優(yōu)前后的IOPS、延遲曲線。

-檢查存儲設備溫度(如使用`smartctl`),避免過熱導致性能下降。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三)持續(xù)監(jiān)控

1.動態(tài)調整

-根據業(yè)務增長動態(tài)調整配置(如增加存儲節(jié)點)。

-擴展方案清單:

-短期擴容:

-添加2臺存儲服務器,同步數據后調整負載均衡權重。

-長期規(guī)劃:

-評估存儲網絡帶寬是否滿足未來需求(如升級至200GbE)。

2.日志分析

-定期檢查系統(tǒng)日志,發(fā)現潛在性能問題。

-關鍵日志路徑:

-Linux:`/var/log/syslog`、`/var/log/messages`

-Windows:`EventViewer>WindowsLogs>System`

-異常模式示例:

-重復出現的`I/Oerror`提示磁盤故障。

-CPU持續(xù)使用率90%以上伴隨IOPS下降,可能存在內存瓶頸。

...(此處保留原內容)...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一)高延遲問題

1.原因分析

-磁盤IOPS不足、網絡延遲過高、緩存未啟用。

-排查步驟:

(1)使用`iostat-mx`檢查磁盤延遲(`await`時間)。

(2)測試網絡延遲:`ping負載均衡IP`,或使用`mtr`分析跳點延遲。

(3)檢查緩存狀態(tài):如`bcacheadmstatus`顯示緩存為空。

2.解決方法

-替換機械硬盤為SSD,優(yōu)化網絡設備配置。

-SSD替換實施要點:

-數據遷移使用`dd`或`rsync`,分批次執(zhí)行避免服務中斷。

-驗證寫入性能:寫入1GB文件測試延遲變化。

(二)吞吐量瓶頸

1.原因分析

-隊列滿載、帶寬不足、寫入放大。

2.解決方法

-增加存儲節(jié)點并行處理,啟用條帶化存儲。

-條帶化配置示例(LinuxLVM):

(1)創(chuàng)建物理卷:

```bash

pvcreate/dev/sdb/dev/sdc

```

(2)創(chuàng)建卷組:

```bash

vgcreatestorage_vg/dev/sdb/dev/sdc

```

(3)創(chuàng)建條帶化邏輯卷:

```bash

lvcreate-L100G-i4-namedata_lvstorage_vg

mkfs.ext4/dev/storage_vg/data_lv

```

(4)掛載并驗證:`mount/dev/storage_vg/data_lv/mnt/data`

(三)資源利用率低

1.原因分析

-配置參數不合理、負載不均。

2.解決方法

-調整RAID級別為RAID6,部署負載均衡策略。

-RAID6優(yōu)化要點:

-磁盤數量要求≥4塊,計算冗余空間:`N-2`(N為磁盤數)。

-使用`mdadm--detail/dev/md0`檢查RAID狀態(tài),確保`sparedevices`正常。

...(此處保留原內容)...

五、總結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一、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概述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是指通過一系列優(yōu)化手段,提升存儲系統(tǒng)的響應速度、吞吐量、并發(fā)能力及資源利用率,以滿足業(yè)務場景的需求。性能調優(yōu)涉及硬件配置、軟件參數、工作負載優(yōu)化等多個層面。本總結從關鍵調優(yōu)方向、實施步驟及常見問題入手,提供系統(tǒng)化解決方案。

---

二、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關鍵方向

(一)硬件層面優(yōu)化

1.存儲設備選擇

-根據應用需求選擇合適的磁盤類型(如SSD、HDD),SSD適用于低延遲場景,HDD適用于大容量存儲。

-示例:數據庫系統(tǒng)建議優(yōu)先采用NVMeSSD,IOPS需求不低于50,000次/秒。

2.擴展與冗余配置

-增加存儲節(jié)點提升并行處理能力,采用RAID技術(如RAID10)平衡性能與數據安全。

-示例:雙節(jié)點存儲陣列可支持讀寫并發(fā)提升40%。

3.網絡帶寬優(yōu)化

-使用10GbE/25GbE及以上網絡接口,減少傳輸瓶頸。

-示例:通過鏈路聚合將帶寬擴展至100GbE,提升大文件傳輸效率。

(二)軟件層面優(yōu)化

1.文件系統(tǒng)調優(yōu)

-調整掛載參數(如`noatime`、`barrier`),減少不必要的元數據操作。

-示例:對頻繁訪問的目錄啟用`noatime`可降低10%-15%的CPU占用率。

2.緩存策略優(yōu)化

-開啟本地緩存或使用分布式緩存(如Redis),減少重復數據讀取。

-示例:本地緩存命中率提升至70%可顯著降低I/O延遲。

3.隊列管理

-優(yōu)化隊列深度(QD)參數,平衡IOPS負載。

-示例:將默認QD值從32調整至128,可提升隨機寫入性能20%。

(三)工作負載優(yōu)化

1.讀寫分離

-將讀密集型任務與寫密集型任務分配到不同存儲節(jié)點。

-示例:讀任務使用SSD緩存,寫任務寫入HDD主存儲。

2.負載均衡

-配置負載均衡器(如F5、Nginx),分散客戶端請求。

-示例:通過輪詢算法將請求均勻分配至4臺存儲服務器。

---

三、性能調優(yōu)實施步驟

(一)前期評估

1.性能基準測試

-使用工具(如Iometer、fio)模擬實際工作負載,記錄基準數據。

-示例:測試寫入混合負載下,默認配置的IOPS為30,000次/秒。

2.瓶頸分析

-通過監(jiān)控工具(如Prometheus、Zabbix)識別性能短板(如CPU、磁盤隊列)。

(二)調優(yōu)實施

1.分步調整

-每次僅修改單一參數,對比調優(yōu)前后的性能差異。

-示例:先調整隊列深度,再優(yōu)化緩存策略。

2.驗證效果

-使用壓測工具重復基準測試,確認性能提升。

-示例:調優(yōu)后IOPS提升至45,000次/秒,延遲降低30%。

(三)持續(xù)監(jiān)控

1.動態(tài)調整

-根據業(yè)務增長動態(tài)調整配置(如增加存儲節(jié)點)。

-示例:每季度評估存儲容量與性能,預留20%冗余。

2.日志分析

-定期檢查系統(tǒng)日志,發(fā)現潛在性能問題。

---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

(一)高延遲問題

1.原因分析

-磁盤IOPS不足、網絡延遲過高、緩存未啟用。

2.解決方法

-替換機械硬盤為SSD,優(yōu)化網絡設備配置。

(二)吞吐量瓶頸

1.原因分析

-隊列滿載、帶寬不足、寫入放大。

2.解決方法

-增加存儲節(jié)點并行處理,啟用條帶化存儲。

(三)資源利用率低

1.原因分析

-配置參數不合理、負載不均。

2.解決方法

-調整RAID級別為RAID6,部署負載均衡策略。

---

五、總結

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需結合硬件、軟件及工作負載特點,通過科學評估、分步實施和持續(xù)監(jiān)控實現優(yōu)化目標。建議優(yōu)先從瓶頸分析入手,逐步迭代改進,避免過度配置導致資源浪費。定期維護與評估是保障長期性能穩(wěn)定的關鍵。

二、存儲系統(tǒng)性能調優(yōu)關鍵方向

...(此處保留原內容)...

(二)軟件層面優(yōu)化

1.文件系統(tǒng)調優(yōu)

-調整掛載參數(如`noatime`、`barrier`),減少不必要的元數據操作。

-示例:對頻繁訪問的目錄啟用`noatime`可降低10%-15%的CPU占用率。

-具體操作步驟:

(1)編輯`/etc/fstab`文件,為目標掛載點添加`noatime`參數,例如:

```

/dev/sdb1/mnt/dataext4defaults,noatime12

```

(2)重啟系統(tǒng)或使用`mount-oremount,noatime/mnt/data`立即生效。

-其他關鍵參數:

-`barrier`:啟用后強制寫入操作順序執(zhí)行,提升RAID陣列穩(wěn)定性。

-`commit=秒`:調整日志寫入延遲,如`commit=5`秒可減少磁盤I/O頻率。

2.緩存策略優(yōu)化

-開啟本地緩存或使用分布式緩存(如Redis),減少重復數據讀取。

-本地緩存配置示例(以Linux`bcache`為例):

(1)安裝`bcache-tools`:

```bash

sudoaptinstallbcache-tools

```

(2)配置設備:

```bash

sudobcacheadmattach/dev/sdb/dev/sdc/dev/sdd

sudobcacheadmregister/dev/sdb

```

(3)設置緩存策略(如`writeback`或`writethrough`),監(jiān)控緩存命中率。

-分布式緩存應用:

-對于對象存儲,可部署Ceph緩存層,將熱數據預存至內存。

3.隊列管理

-優(yōu)化隊列深度(QD)參數,平衡IOPS負載。

-調整步驟:

(1)查看當前隊列深度:

```bash

cat/sys/block/sda/queue_depth

```

(2)編輯設備驅動配置文件(如`/etc/modprobe.d/scsi.conf`):

```

optionsscsi_genericmax_queue_depth=128

```

(3)重啟系統(tǒng)或重啟相關服務使配置生效。

-注意事項:

-過高QD可能導致磁盤過載,建議根據磁盤型號測試最佳值(通常32-256)。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三)工作負載優(yōu)化

1.讀寫分離

-將讀密集型任務與寫密集型任務分配到不同存儲節(jié)點。

-實施方法:

(1)部署讀寫分離中間件(如ProxySQL、TiDB),將讀請求轉發(fā)至從節(jié)點。

(2)配置數據庫主從復制,主節(jié)點負責寫操作,從節(jié)點處理讀請求。

-示例:

-主節(jié)點寫入延遲監(jiān)控:每分鐘記錄一次`SHOWPROCESSLIST`中的慢查詢。

-從節(jié)點負載均衡:使用Nginx的`upstream`模塊動態(tài)分配讀請求。

2.負載均衡

-配置負載均衡器(如F5、Nginx),分散客戶端請求。

-Nginx配置示例:

(1)編輯`nginx.conf`,添加`upstream`塊:

```nginx

upstreamstorage_servers{

server01:80;

server02:80;

}

```

(2)配置代理層:

```nginx

server{

location/data{

proxy_passhttp://storage_servers;

proxy_set_headerHost$host;

}

}

```

(3)啟動Nginx并驗證負載分配(使用`curl-Ihttp://負載均衡IP`檢查響應頭)。

-F5設備配置要點:

-使用ADC的iRules模塊動態(tài)調整會話策略。

-配置健康檢查(如TCP端口檢查),自動剔除故障節(jié)點。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三、性能調優(yōu)實施步驟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一)前期評估

1.性能基準測試

-使用工具(如Iometer、fio)模擬實際工作負載,記錄基準數據。

-測試準備清單:

-硬件清單:

-存儲設備(如4塊NVMeSSD)

-服務器配置(CPU核數、內存容量)

-軟件清單:

-Iometer安裝包

-監(jiān)控工具(如Prometheus+Grafana)

-測試腳本示例(fio):

```bash

fio--name=write_test--ioengine=libaio--direct=1--rw=randwrite--bs=4k--size=10G--numjobs=4--group_reporting

```

-數據記錄表:

|測試項|默認值|調優(yōu)后值|提升率|

|--------------|----------|----------|----------|

|IOPS|25,000|35,000|40%|

|延遲(ms)|15|8|53%|

2.瓶頸分析

-通過監(jiān)控工具(如Prometheus、Zabbix)識別性能短板(如CPU、磁盤隊列)。

-監(jiān)控配置步驟:

(1)安裝Prometheus服務器:

```bash

dockerrun-d--nameprometheus-p9090:9090prom/prometheus

```

(2)配置存儲節(jié)點監(jiān)控目標(`prometheus.yml`):

```yaml

-job_name:'storage'

static_configs:

-targets:['01:9100']

```

(3)查看圖表:訪問`http://prometheus-server:9090/graph`,輸入查詢如`node_load1{job="storage"}`。

...(此處保留原內容)...

(二)調優(yōu)實施

1.分步調整

-每次僅修改單一參數,對比調優(yōu)前后的性能差異。

-調優(yōu)日志模板:

```markdown

調優(yōu)日期:2023-10-26

操作步驟:將隊列深度從32調整為128

工具:`echo128>/sys/block/sda/queue_depth`

結果:

-IOPS:28,000→42,000(提升50%)

-CPU使用率:70%→55%

```

2.驗證效果

-使用壓測工具重復基準測試,確認性能提升。

-對比分析方法:

-繪制折線圖對比調優(yōu)前后的IOPS、延遲曲線。

-檢查存儲設備溫度(如使用`smartctl`),避免過熱導致性能下降。

...(此處保留原內容)...

(三)持續(xù)監(jiān)控

1.動態(tài)調整

-根據業(yè)務增長動態(tài)調整配置(如增加存儲節(jié)點)。

-擴展方案清單:

-短期擴容:

-添加2臺存儲服務器,同步數據后調整負載均衡權重。

-長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