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庫(兒科護理學專項)案例分析題_第1頁
2025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庫(兒科護理學專項)案例分析題_第2頁
2025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庫(兒科護理學專項)案例分析題_第3頁
2025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庫(兒科護理學專項)案例分析題_第4頁
2025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庫(兒科護理學專項)案例分析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庫(兒科護理學專項)案例分析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案例一患兒,男,2歲半,因“發(fā)熱、咳嗽3天,加重伴喘息1天”入院。體溫38.8℃,呼吸60次/分,心率130次/分,指脈氧飽和度95%?;純壕裆晕?,呼吸急促,鼻翼煽動,三凹征陽性,聽診雙肺可聞及細濕啰音及哮鳴音。家長自述患兒近期有感冒史。既往無特殊疾病史,預防接種按時完成。請根據以上病例,回答以下問題:1.該患兒的首要護理診斷是什么?請闡述依據。2.針對該患兒的呼吸狀況,請?zhí)岢鲋辽偃楆P鍵的護理措施。3.若醫(yī)囑給予面罩吸氧,流量為2L/min,請指導家長正確操作并告知注意事項。4.患兒突然出現(xiàn)煩躁不安,口唇發(fā)紺,呼吸達80次/分,心率150次/分,指脈氧飽和度下降至92%。請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簡述此時護士應采取的初步應對措施。案例二患兒,女,6個月,母乳喂養(yǎng)。家長主訴近期發(fā)現(xiàn)患兒面色逐漸蒼白,伴有易疲倦、不愛活動。體格檢查:體重6.5kg,面色、口唇及甲床蒼白,瞼結膜蒼白,心音稍低,肝肋下2cm,脾肋下未觸及。外周血常規(guī)檢查示:血紅蛋白75g/L,紅細胞計數3.8×10^12/L,紅細胞壓積30%。請根據以上病例,回答以下問題:1.該患兒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請列出支持該診斷的主要依據。2.針對該患兒的貧血狀況,請?zhí)岢鲋饕淖o理措施,包括飲食指導和對家屬的的健康教育要點。3.若醫(yī)囑給予口服鐵劑治療,請告知家長鐵劑服用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特別是如何預防胃腸道反應。4.護士在制定護理計劃時,還應關注患兒的哪些潛在問題或健康風險?案例三新生兒,男,出生后24小時,因“出生后嗜睡,反應差,吃奶少”由家人送醫(yī)。Apgar評分1分鐘7分,5分鐘8分。體格檢查:體溫35℃,呼吸約30次/分,心率110次/分,全身皮膚輕度黃疸,未見明顯皮疹或出血點。父母為第一胎第一產,孕期順利,無感染史。出生體重3kg。入院后醫(yī)生診斷為“新生兒黃疸,生理性”。請根據以上病例,回答以下問題:1.對于該新生兒黃疸的護理,請?zhí)岢鲋辽偃椫饕胧?.請指導家長如何觀察新生兒黃疸的變化情況,并告知何時需要立即就醫(yī)。3.護士在護理該新生兒時,應注意觀察哪些可能的病情變化,以區(qū)分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4.請向家長解釋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一般特點和預期轉歸,以緩解其焦慮情緒。案例四患兒,男,8歲,因“反復水腫、夜尿增多1年,加重伴肉眼血尿2天”入院?;純航?年來出現(xiàn)間歇性眼瞼及下肢水腫,夜間尿量增多,白天正常,未予重視。2天前出現(xiàn)尿色鮮紅,伴腰痛。體格檢查:體重32kg,血壓130/80mmHg(采用兒童袖帶),顏面及雙下肢水腫,腎區(qū)有叩擊痛。尿常規(guī)檢查:尿蛋白(+++),紅細胞滿視野。請根據以上病例,回答以下問題:1.該患兒目前最可能的護理診斷是什么?請至少列出兩個。2.針對該患兒的水腫狀況,請?zhí)岢鲋饕淖o理措施,包括體位、飲食、皮膚護理等方面。3.護士在評估該患兒時,除了水腫和尿常規(guī),還應重點評估哪些方面?4.請告知家長在居家護理期間,需要注意觀察患兒的哪些病情變化,以及如何配合治療和護理?試卷答案案例一1.首要護理診斷:氣體交換受損(ImpairedGasExchange)。依據:患兒存在發(fā)熱、咳嗽、喘息等癥狀,且呼吸急促(60次/分),三凹征陽性,聽診雙肺可聞及細濕啰音及哮鳴音,指脈氧飽和度95%(雖在正常范圍但提示存在呼吸窘迫風險),提示存在呼吸系統(tǒng)功能障礙,影響了氣體交換。2.關鍵護理措施:*監(jiān)測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度、音色及指脈氧飽和度變化,以及有無發(fā)紺、煩躁等缺氧表現(xiàn)。*保持呼吸道通暢:協(xié)助患兒采取舒適體位(如半臥位),鼓勵有效咳嗽,定時變換體位,必要時進行霧化吸入稀釋痰液。*給氧:遵醫(yī)囑給予合適的氧療方式(如鼻導管、面罩)和氧流量,觀察氧療效果。3.面罩吸氧操作與注意事項:*操作:向家長解釋目的,確保氧氣裝置安全;根據醫(yī)囑連接好面罩和氧氣流量表,調節(jié)好流量(如2L/min);將面罩緊密罩住患兒的口鼻部,松緊適度以不漏氣為準;連接氧氣瓶,確認氧氣來源;觀察患兒反應及氧療效果;定時檢查氧氣管是否通暢,氧流量是否準確。*注意事項:檢查氧氣裝置有無泄漏;避免長時間吸氧;觀察有無氧中毒(如出現(xiàn)煩躁、面色蒼白、呼吸加速)或氧療無效(如呼吸困難加重、發(fā)紺無改善)的表現(xiàn);用氧結束后,先關閉流量開關,再關閉總開關,放出余氣,整理用物,關閉氧氣瓶。4.可能原因及初步應對措施: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情加重(如感染擴散、呼吸衰竭早期)、缺氧加重、心功能不全、代謝性酸中毒等。初步應對措施:立即給予高流量吸氧(遵醫(yī)囑可能調整流量或改用其他方式),監(jiān)測生命體征(特別是呼吸、心率、血壓、指脈氧飽和度),觀察神志變化,準備急救物品(如吸痰器、呼吸囊、氧氣袋、急救藥品等),迅速報告醫(yī)生。案例二1.最可能診斷: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主要依據:患兒年齡6個月(屬于鐵需求量高的時期),母乳喂養(yǎng)(若母親飲食鐵質不足或哺乳期失血未補,易導致嬰兒缺鐵),主要癥狀為面色蒼白、易疲倦、不愛活動(貧血的常見表現(xiàn)),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面色、口唇、甲床蒼白,心音稍低,肝脾腫大(貧血可有這些體征),外周血常規(guī)檢查示血紅蛋白(75g/L)和紅細胞壓積(30%)低于同年齡正常值,紅細胞計數也偏低。2.主要護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要點:*護理措施: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等指標變化;評估患兒精神狀態(tài)、喂養(yǎng)情況、活動能力;遵醫(yī)囑給予鐵劑治療并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如消化道反應);加強皮膚黏膜護理(因貧血易損傷)。*健康教育要點:向家長解釋貧血的原因、表現(xiàn)及治療方案;強調合理喂養(yǎng)的重要性,指導添加輔食的原則和時間(如4-6個月后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如蛋黃、肝泥、瘦肉末),告知富含鐵的食物種類;指導家長正確準備和烹飪輔食以促進鐵吸收(如避免與牛奶、鈣劑、植酸鹽同時食用);告知鐵劑服用方法(如飯后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刺激);強調按時按量服藥的重要性;指導家長觀察有無鐵劑過量表現(xiàn)(如黑便、嘔吐、腹痛)。3.鐵劑服用方法與注意事項:告知家長應將鐵劑碾碎后混入患兒喜愛的、不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米糊、稀粥)中服用,避免與牛奶、豆?jié){、茶、咖啡、抗酸藥等同時服用,以減少鐵的吸收干擾;飯后服用可減輕胃腸道不適;若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反應,可嘗試隨餐或餐后半小時服用,或選擇刺激性較小的鐵劑;強調必須按時按量服用,直至醫(yī)生告知停藥;觀察大便顏色,偶爾出現(xiàn)黑便是正常現(xiàn)象,但若持續(xù)或出現(xiàn)其他不適需告知醫(yī)生。4.潛在問題或健康風險:護士還應關注患兒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如體重、身高增長是否達標);營養(yǎng)攝入是否充足;有無感染風險增加(貧血時免疫力下降);有無貧血導致的并發(fā)癥(如心悸、頭暈等);家屬的焦慮情緒及應對能力。案例三1.主要護理措施:監(jiān)測體溫變化;觀察黃疸的部位、范圍、顏色變化及程度,每日定時在同一部位評估;監(jiān)測膽紅素水平(遵醫(yī)囑);保證水分和熱量攝入(如母乳喂養(yǎng)者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無法母乳喂養(yǎng)者給予配方奶,必要時靜脈補液);密切觀察患兒精神狀態(tài)、吃奶情況、大小便次數與性狀;保持皮膚黏膜完整性,預防黃疸皮膚破損感染;遵醫(yī)囑進行光療或換血治療(若需要)。2.觀察黃疸變化及就醫(yī)指征:指導家長每日定時(如上午10點左右,避免進食進水后)在相同部位(如額部、胸腹部、腿部)觀察皮膚黃疸顏色深淺變化;告知家長若出現(xiàn)以下情況需立即就醫(yī):黃疸迅速加深(呈金黃色甚至出現(xiàn)膽紅素腦病表現(xiàn)如嗜睡、凝視、肌張力改變、抽搐等);伴有精神萎靡、反應差、拒奶、發(fā)熱、呼吸暫停等癥狀;尿色加深呈濃茶色或醬油色;大便顏色變淺甚至呈灰白色。3.區(qū)分病理性黃疸的觀察要點:注意觀察黃疸出現(xiàn)的時間(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或黃疸進展過快)、程度(血清膽紅素水平通常較高)、伴隨癥狀(如體溫異常、精神狀態(tài)差、喂養(yǎng)困難、肝脾腫大、尿色深、大便色淺等);動態(tài)監(jiān)測膽紅素水平變化;注意有無神經系統(tǒng)癥狀的表現(xiàn)。4.對家長的解釋:向家長解釋新生兒皮膚出現(xiàn)黃疸的原因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即膽紅素生成較多,而肝細胞處理膽紅素能力尚弱,是正常的生理過程;說明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現(xiàn),4-6天達高峰,7-14天逐漸消退(早產兒可能持續(xù)時間更長);強調在此期間,只要患兒精神狀態(tài)良好,吃奶、睡眠、大小便正常,體重增長滿意,黃疸逐漸消退,則屬于生理性黃疸無需特殊處理;告知家長適當增加母乳喂養(yǎng)次數有助于膽紅素排出;減輕家長對黃疸的過度焦慮,并指導其如何觀察異常情況及時就醫(yī)。案例四1.最可能的護理診斷:*體液過多(FluidVolumeExcess):依據為患兒存在顏面及雙下肢水腫。*有感染的風險(RiskforInfection):依據為尿常規(guī)示尿蛋白(+++),提示腎臟可能存在炎癥,免疫力可能下降。2.主要護理措施:*體位:給予臥床休息,水腫消退后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但需避免劇烈活動;采取舒適體位,如半臥位以減輕水腫及心臟負擔;水腫部位抬高。*飲食:遵醫(yī)囑限制鈉鹽攝入;限制液體入量(需根據水腫程度、尿量及醫(yī)囑確定);保證蛋白質攝入(選擇優(yōu)質蛋白如瘦肉、魚、蛋、豆制品);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搔抓;穿柔軟、寬松的棉質衣物,勤更換;注意觀察水腫部位皮膚有無破潰、感染跡象;進行適度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但避免過度用力。3.重點評估方面:除了水腫和尿常規(guī),還應重點評估生命體征(特別是血壓、心率、呼吸)、尿量(顏色、性質、次數)、腎功能指標(如肌酐、尿素氮)、電解質水平、有無高血壓腦病、心力衰竭的早期跡象(如呼吸困難、咳嗽、端坐呼吸、頸靜脈怒張、肝臟進行性腫大等)、有無感染征象(如發(fā)熱、尿頻、尿急、尿痛、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升高等)、心理社會支持情況(患兒及家屬的情緒、認知水平、應對能力)。4.家居護理觀察要點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