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爾市海綿城市雨水罐施工方案_第1頁
噶爾市海綿城市雨水罐施工方案_第2頁
噶爾市海綿城市雨水罐施工方案_第3頁
噶爾市海綿城市雨水罐施工方案_第4頁
噶爾市海綿城市雨水罐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噶爾市海綿城市雨水罐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噶爾縣獅泉河鎮(zhèn),為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配套雨水收集設施,設計安裝500m3預制混凝土雨水罐8座,分布于城市主干道綠化帶及公共廣場地下。項目區(qū)平均海拔4350米,屬高原亞寒帶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0.2℃,極端低溫-34.6℃,年降水量僅73毫米,晝夜溫差達15-20℃,全年大風天氣超過180天。工程地質(zhì)以砂礫石層為主,地下水位埋深8-12米,土壤最大凍結(jié)深度1.2米。雨水罐采用C40抗凍混凝土預制,單罐尺寸為直徑3.8米、高度4.5米,采用承插式連接,配套建設截污掛籃、沉沙池、溢流管等附屬設施。項目建成后可實現(xiàn)年收集雨水3.2萬立方米,用于綠化灌溉及道路清掃,年節(jié)水效益約12萬元。二、施工準備(一)技術(shù)準備圖紙會審:組織技術(shù)人員熟悉設計圖紙,重點復核雨水罐基礎承載力要求(≥150kPa)、管道坡度(≥0.3%)及抗凍脹措施。針對高原氣候特點,補充制定混凝土冬季施工專項技術(shù)措施,將抗凍等級提升至F300?,F(xiàn)場勘察:采用全站儀進行坐標放樣,復核場地標高與設計差異。對地下管線進行物探掃描,特別是對既有給水管網(wǎng)(DN200-PVC管)及通信光纜采取標識保護措施,最小安全距離保持1.5米以上。專項方案編制:編制《高原低氧環(huán)境施工人員健康保障方案》《大風天氣吊裝作業(yè)應急預案》等6項專項方案,經(jīng)監(jiān)理單位審批后實施。(二)資源配置人員配置:組建2個施工班組,每組12人,其中藏族技工占比不低于60%。施工前進行高原適應性培訓,內(nèi)容包括急性高原反應(AMS)識別、氧氣設備使用等,全員通過體檢(重點檢測血氧飽和度≥90%)。機械設備:配備帶預熱功能的小松PC200挖掘機2臺、徐工25噸汽車吊(高原型)1臺、柴油暖風機8臺、混凝土養(yǎng)護棉被(阻燃型)500㎡。所有設備加裝低溫啟動裝置,液壓系統(tǒng)更換-40℃專用液壓油。材料儲備:結(jié)構(gòu)材料:預制雨水罐提前2個月在拉薩預制廠生產(chǎn),進場時檢測抗凍性、尺寸偏差等指標,每批隨機抽取3個進行滿水試驗(24小時滲漏量≤0.01%)。防水材料:采用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30℃低溫型),配套聚氨酯密封膏(延伸率≥300%)。保溫材料:采購50mm厚擠塑聚苯板(導熱系數(shù)λ≤0.03W/m·K),進場后存放于恒溫倉庫(溫度≥5℃)。(三)現(xiàn)場準備場地平整:采用裝載機清理地表植被及建筑垃圾,按1.5%坡度設置臨時排水溝,溝底鋪設防滲膜(HDPE-1.5mm)。在作業(yè)區(qū)周邊設置2米高防風障,采用彩鋼板+雙層阻燃棉結(jié)構(gòu),降低風速30%以上。臨時設施:搭建裝配式營房300㎡,配備制氧機(每間氧濃度≥23%)、電熱地暖(溫度保持18±2℃)及紫外線消毒設備。設置材料倉庫2座,其中水泥罐采取雙層保溫措施,罐頂安裝溫度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5℃)。水電接入:采用30kW柴油發(fā)電機供電,配置雙回路系統(tǒng);生活用水采用罐車運輸(每日2次),經(jīng)沉淀過濾后使用,水質(zhì)符合《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22。三、主體施工(一)基坑工程開挖方案:采用“分層開挖+邊坡支護”工藝,第一層開挖深度1.5米(未凍土區(qū)),采用1:1.2自然放坡;第二層(凍土區(qū))采用0.8:1放坡,坡面掛網(wǎng)(Φ6@200×200)噴射C20混凝土(厚度100mm)。降排水:在基坑四角設置集水井(800×800×1000mm),配備潛水泵(揚程15m)。當遇到地下水位上升時,采用輕型井點降水,井點管間距1.2米,濾管埋深4.5米?;滋幚恚洪_挖至設計標高(-5.2米)后,采用沖擊夯(帶高原型發(fā)動機)分層夯實(虛鋪厚度≤250mm),壓實系數(shù)≥0.93。鋪設300mm厚級配砂石墊層(粒徑5-31.5mm),灌砂法檢測壓實度,每50㎡檢測1點。(二)雨水罐安裝基礎施工:澆筑C25混凝土基礎(厚300mm),內(nèi)配Φ12@200雙向鋼筋網(wǎng)。基礎表面預埋8個調(diào)平螺栓,誤差控制在±5mm內(nèi)。采用電熱毯+棉被養(yǎng)護,確保臨界強度(≥7MPa)前養(yǎng)護溫度≥10℃。吊裝作業(yè):選擇風力≤5級時段(每日10:00-16:00)進行吊裝,吊裝半徑控制在8米內(nèi),使用12米長吊臂(額定起重量18噸)。雨水罐吊裝點設置4個吊耳(每個承重≥5噸),采用雙吊點平衡吊裝法,吊裝角度保持60°。接縫處理:罐間連接采用“橡膠密封圈+膨脹止水條”雙重密封,接縫處涂刷聚硫密封膠(寬度100mm)。安裝完成后進行閉水試驗,試驗水頭1.5米,30分鐘滲漏量≤0.005L/m·min。(三)附屬設施施工截污系統(tǒng):在進水口處安裝304不銹鋼截污掛籃(孔徑5mm),配套建設磚砌沉沙池(1.2×1.2×1.5m),池內(nèi)設置三級沉沙區(qū),流速控制在0.2m/s以下。管道安裝:采用DN200HDPE雙壁波紋管(環(huán)剛度SN8),熱熔連接,管道坡度0.5%。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nèi)采用中粗砂回填,每層虛鋪厚度150mm,采用水夯法密實。保溫措施:在雨水罐頂部及四周包裹50mm厚擠塑聚苯板,外覆防滲土工膜(兩布一膜)。進出水管采用聚氨酯發(fā)泡保溫(厚度80mm),外纏玻璃鋼保護層。四、質(zhì)量控制(一)材料控制進場檢驗:建立“三檢制”驗收制度,預制雨水罐需提供抗凍性檢測報告(F300)、混凝土強度報告(28d≥40MPa);防水材料需提供-30℃低溫彎折性能檢測報告。材料存儲:水泥、外加劑等材料存儲于暖棚內(nèi),暖棚溫度保持≥10℃,相對濕度≤60%。鋼筋原材架空堆放(離地30cm),表面涂刷防銹劑(適應-20℃環(huán)境)。(二)過程控制測量控制:采用LeicaTS60全站儀進行軸線放樣,每座雨水罐設置4個控制點,偏差≤10mm。高程控制采用DSZ2水準儀,精度達到±3mm/km?;炷凉こ蹋横槍Ω咴攸c調(diào)整配合比,水泥用量提高10%(420kg/m3),摻加引氣劑(摻量0.015%),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采用罐車運輸時包裹保溫套,確保入模溫度≥15℃。焊接質(zhì)量:對溢流管不銹鋼法蘭焊接(DN150)采用氬弧焊打底+電弧焊蓋面,焊后進行滲透檢測(PT),Ⅰ級合格。(三)試驗檢測壓實度檢測:基礎回填土每500㎡取樣1組,采用灌砂法檢測,壓實度≥95%(重型擊實標準)。水質(zhì)檢測:雨水罐清洗完成后,委托第三方檢測pH值(6.5-8.5)、SS(≤10mg/L)等指標,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綠地灌溉水質(zhì)》GB/T25499-2010標準??箖鲂詸z測: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間,每月對雨水罐進行外觀檢查,重點檢查有無凍脹裂縫(寬度≥0.2mm需處理)。五、安全措施(一)高原作業(yè)防護健康監(jiān)測:施工現(xiàn)場設置醫(yī)務室,配備制氧機(流量5L/min)、血氧儀等設備,每日監(jiān)測施工人員血氧飽和度(≤90%時立即吸氧)、血壓(收縮壓≥160mmHg時暫停作業(yè))。勞動保護:為施工人員配備防風保暖工作服(防風等級≥6級)、防紫外線墨鏡(UV400)、防寒靴(-30℃)。每人每日補充維生素C(200mg)、紅景天制劑(3g)。(二)專項安全措施吊裝安全:設置吊裝警戒區(qū)(半徑15米),配備4名信號指揮員(持高原作業(yè)證)。吊裝前檢查吊具磨損情況(鋼絲繩斷絲≤10%),定期對吊臂進行探傷檢測(每100小時)。防火防爆:施工現(xiàn)場嚴禁明火,氧氣瓶與乙炔瓶間距≥5米,與明火點間距≥10米。生活區(qū)配備ABC干粉滅火器(每50㎡1具),設置2個消防沙池(2m3)。防風措施:當風力≥6級時停止室外作業(yè),對機械設備采取錨定措施(使用2噸地錨)。臨時用電線路采用架空敷設(高度≥4米),配電箱安裝防風罩。(三)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高原肺水腫應急預案》《暴風雪應急預案》等8項預案,每季度組織1次應急演練?,F(xiàn)場配備急救箱(含硝酸甘油、地塞米松等藥品)及擔架2副。醫(yī)療救援:與噶爾縣人民醫(yī)院建立綠色通道,簽訂《醫(yī)療救援協(xié)議》,確保急重癥30分鐘內(nèi)得到救治。施工現(xiàn)場配備2輛應急車(24小時待命)。六、施工進度計劃本工程總工期90天,采用“三階段平行作業(yè)法”組織施工:第一階段(1-20天):完成場地平整、基坑開挖及地下管線保護,每日出土量控制在300m3以內(nèi)(考慮高原效率折減)。第二階段(21-60天):同步進行8座雨水罐安裝,每個作業(yè)面平均4天完成1座,每日工作時間調(diào)整為6小時(9:00-12:00,14:00-17:00)。第三階段(61-90天):完成附屬設施施工及系統(tǒng)調(diào)試,其中閉水試驗安排在最后10天(避開低溫時段)。關鍵線路:基坑開挖→基礎施工→雨水罐吊裝→系統(tǒng)調(diào)試,設置3個關鍵節(jié)點控制工期,延誤預警值為3天。七、環(huán)境保護措施揚塵控制:施工便道每日灑水3次(早中晚各1次),出入口設置洗車槽(長8米,寬3米),車輛出場前沖洗輪胎(含底盤)。噪聲控制:選用低噪聲設備(晝間≤70dB,夜間≤55dB),破碎機等設備設置隔音罩。夜間(22:00-次日6:00)禁止施工,確需施工時辦理夜間施工許可。固廢處理:建筑垃圾分類存放,混凝土廢渣回收率≥90%(用于路基填料)。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環(huán)衛(wèi)部門處理,嚴禁隨意丟棄。生態(tài)保護:施工范圍控制在紅線內(nèi),對周邊紅柳灌木叢設置圍擋保護(距離≥5米)。工程結(jié)束后恢復綠化面積≥90%,選用本地適生植物(如沙棘、西藏圓柏)。八、驗收標準本工程驗收分為隱蔽工程驗收、分項工程驗收及竣工驗收三個階段,關鍵控制點如下:隱蔽工程:基坑驗槽需檢查地質(zhì)情況(與地勘報告一致性)、地基承載力(≥150kPa);管道回填需檢查壓實度(≥95%)及管頂高程(±20mm)。分項工程:雨水罐安裝允許偏差:軸線位移≤15mm,垂直度≤H/1000(H為罐高);接縫滲漏量≤0.005L/m·min??⒐を炇眨合到y(tǒng)功能測試包括:雨水收集效率測試(設計降雨量下≥85%)水質(zhì)檢測(SS≤10mg/L,pH6.5-8.5)抗風載性能(8級風下結(jié)構(gòu)穩(wěn)定)驗收資料需包含高原施工特殊檢測報告(如混凝土抗凍性、低氧環(huán)境焊接工藝評定等),所有資料采用雙語(漢藏)編制。九、結(jié)論與建議本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