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中考物理真題光現(xiàn)象專題復習分類練習題
創(chuàng)新練
【跨學科實踐】
(2025?四川樂山)如圖甲所示,塔式太陽能電站是把許多平面鏡按照一定的規(guī)
律排列起來,把太陽光反射后匯聚到同一位置。請根據(jù)圖乙中的光路,畫出平面
鏡的位置并標出入射角(平面鏡用“二”表示,入射角
用“F表示)。
【中考新考法】
(2025?江蘇揚州)小華和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
⑴實驗應選用(選填“薄”或“厚”)茶色玻璃板,并準備兩個相同的棋
子A、B;
(2)小華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再將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調(diào)整棋子B的位置,
使它與棋子A所成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在方格紙上標記棋子A、
B的位置A、4;
(3)小明將棋子B放在位置,調(diào)整棋子A的位置,使它與棋子B所成的像重合,
在方格紙上標記棋子A的位置如圖,4與A不重合的具體原因是o
【結合生活實際】
(2025?四川南充)研學活動中,圖1是某同學在參觀博物館時,通過玻璃櫥窗
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是由光的形成的;圖2是走出博物館后,看到天
考點1光的直線傳播
1.(2025?四川自貢)下列現(xiàn)象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2.(2025?山東煙臺)下列現(xiàn)象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3.(2025?河北)圖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4.(2025?四川廣安)對下列詩詞中涉及的物理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中“影”的形成是光沿直線傳播
B.“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中的“明月”是光源
C.“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現(xiàn)象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
5.(2025?四川樂山)每年5-6月,金口河大瓦山“轉(zhuǎn)轉(zhuǎn)花”競相綻放,游客們
紛紛用手機拍下這美麗的景象。關于此景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游客能看到美麗的“轉(zhuǎn)轉(zhuǎn)花”,說明“轉(zhuǎn)轉(zhuǎn)花”是光源
B.“轉(zhuǎn)轉(zhuǎn)花”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用于拍攝“轉(zhuǎn)轉(zhuǎn)花”的手機鏡頭相當于凹透鏡
D.在拍攝時,“轉(zhuǎn)轉(zhuǎn)花”需位于手機鏡頭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
考點2光的反射
6.(2025?云南)如圖所示,倒影的形成原因是()
A.山間的霧是汽化放熱形成的B.船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風力發(fā)電機把電能轉(zhuǎn)化為動能D.太陽能路燈發(fā)光時不需要電源
11.(2025?江蘇蘇州)按要求作圖。
甲
(1)圖甲中,光線AO斜射到鏡面上,畫出其反射光線。8;
12.(2025?重慶)按要求完成下列兩個實驗。
(1)用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從紙板前不同方向觀察到光的傳播路徑,
是因為光在紙板上發(fā)生了反射;這次實驗表明,反射光線、入射光
線分別位于法線,反射角入射角;多次實驗得出光的反
射定律。
13.(2025?四川廣安)小明積極響應學校規(guī)范儀容儀表的號召。有一次當他走
近平面鏡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像“變大”了,于是他提出: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
有什么關系呢?他用圖甲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
下列問題。
⑴他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用一支外形與A完全相同但不點燃的
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體的大??;
(2)實驗中他測得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則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為cm;
⑶他做完平面鏡成像實驗后,找來白色硬紙板、量角器和激光筆等,用這個實
驗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完成光的反射定律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圖丙是其實驗
過程中的一條入射光線,請你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圖丙中做出反射光線;
(保留作圖痕跡)
⑷細心的小明發(fā)現(xiàn)用玻璃板做實驗有一個不足:反射光的亮度明顯比入射光暗
了許多,這是因為光斜射到玻璃板上發(fā)生反射的同時也發(fā)生了o
考點3平面鏡成像
14.(2025?江蘇連云港)物體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取決于()
A.平面鏡的大小B.平面鏡的厚度
C.物體本身的大小D.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15.(2025?四川成都)解鎖城市燈火,感受巴蜀風情。今年“五一”假期,成
都“錦江花月夜”主題活動中,7米高的巨型花燈“花花”浮在水面上,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們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為光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水中的魚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
C.“花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D.“花花”在水中倒影的高度大于7米
16.(2025?四川遂寧)唐詩宋詞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瑰寶,從物理角度對下列詩
句的解讀正?確?的是()
A.“誰家玉笛暗飛聲”,詩人根據(jù)音色辨別出是笛聲
B.“輕舟已過萬重山”,以“山”作為參照物,“舟”是靜止的
C.“樓臺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實像
D.“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
17.(2025?四川自貢)圖甲為車內(nèi)后視鏡,請在圖乙中畫出司機的眼口青。通過
后視鏡,師看見后排座椅上月點的光路圖。
?c
甲乙
18.(2025?四川成都)按要求完成作圖;
(1)圖甲是醫(yī)生通過平面鏡觀察患者口腔的情景。圖乙示意圖中,用為平面鏡,
8點為醫(yī)生眼睛所在位置,0表示醫(yī)生通過平面鏡看到患處力的像點,。點為入
射點,如為反射光線。請在圖乙中完成作圖:①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力的
位置;②畫出入射光線力0。(保留作圖痕跡)
甲乙
19.(2025?安徽)如圖所示,M為平面鏡,S為光源。請作出S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
鏡反射后通過A點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20.(2025?新疆)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蠟燭A和B
完全相同。點燃的蠟燭A經(jīng)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選填“虛”或“實”)
像,若要觀察此像,觀察者的眼睛與蠟燭A應位于玻璃板的(選填“同”
或“異,,)側。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點燃的蠟燭A所成的像的高度(選
填“保持不變”或“逐漸變小”)。
21.(2025?福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
⑵在玻璃板前放置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移動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
直到B與A的像A'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相等。在紙上描出蠟燭、玻
璃板和像的位置,處理數(shù)據(jù)如圖乙。
(3)得出結論: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為使該結論具有普遍性,提出一條改進
建議:o
⑷利用茶色薄玻璃板制作如圖丙的“臨摹神器”,可在白紙上臨摹手機畫面。如
圖丁,當手機屏幕與白紙的夾角為80°,若要使手機畫面通過玻璃板所成像的
位置在白紙上,玻璃板與桌面的夾角。應為。,臨摹時要在(填“①”
或“②”)位置觀察。
22.(2025?四川廣安)小明積極響應學校規(guī)范儀容儀表的號召。有一次當他走
近平面鏡時,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像“變大”了,于是他提出: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
有什么關系呢?他用圖甲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
下列問題。
⑴他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用一支外形與A完全相同但不點燃的
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體的大小;
⑵實驗中他測得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則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走離
為cm;
⑶他做完平面鏡成像實驗后,找來白色硬紙板、量角器和激光筆等,用這個實
驗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完成光的反射定律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圖丙是其實驗
過程中的一條入射光線,請你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圖丙中做出反射光線;
(保留作圖痕跡)
(4)細心的小明發(fā)現(xiàn)用玻璃板做實驗有一個不足:反射光的亮度明顯比入射光暗
了許多,這是因為光斜射到玻璃板上發(fā)生反射的同時也發(fā)生了。
23.(2025?江蘇蘇州)小明和小華利用茶色玻璃板、刻度尺、白紙、兩個相同
的電子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⑴如圖甲,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玻璃板放置在紙上;
⑵在玻璃板前放上電子蠟燭A,閉合開關使其發(fā)光,再將電子蠟燭B放到玻璃
板后,調(diào)整B的位置使其與A的像,在紙上分別記錄A、B的位置;
(3)多次改變A的位置,重復上述實驗。在探究像到鏡面距離右與物到鏡面距離乙
的關系時,下列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
方法1方法2方法3
(4)完成探究后,小明和小華利用左右兩側面開孔的正方體紙盒、茶色玻璃板和
發(fā)光小燈制作了一個“魔盒”,如圖乙所示,兩人都可以通過孔看到對方,但只
有小明能看到魔盒中發(fā)光小燈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則紙盒中玻璃板可沿
(公/仇/)方向放置,且發(fā)光小燈應貼在紙盒內(nèi)(M/N)處。(注意兩空對應關
系,同時答對得分,寫出一種做法即可)
考點4光的折射
24.(2025江蘇蘇州)如圖所示是蘇州園林中的景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AB.BC.CD.D
25.(2025?江蘇揚州)如圖,鉛筆斜插在水中,看見水中的鉛筆向上彎折,解
釋這一現(xiàn)象的光路是()
26.(2025?新疆)陽光照射到喀納斯湖平靜的水中時發(fā)生折射,從太陽升起到
落山的過程中,折射角()
A.?直減小B.?直增大
C.先減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減小
27.(2025?四川達州)端午節(jié)陽光明媚、小紅和爸爸在蓮花湖濕地公園暢游。
走在林蔭道上,地面上到處是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湖面如鏡,魚在云中游;微
風拂過,湖面波光粼粼。對上述現(xiàn)象解釋錯誤的是()
A.波光粼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B.固形光斑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
C.他看到水里的魚是光的折射形成D.他看到水里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
28.(2025?四川眉山)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圖乙中,潛望鏡利用光的折射觀察物體
C.圖丙中,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圖丁中,汽車后視鏡利用光的折射擴大觀察范圍
29.(2025?四川涼山)如圖所示,一條光線從空氣斜射向水面時發(fā)生了反射與
折射,以為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1)入射光線;(2)折射光線的大致位
水
30.(2025?四川德陽)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向透明玻璃,發(fā)生了折射和
反射現(xiàn)象,請作出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線。
玻璃
31.(2025?福建)在下圖中,畫出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
考點5光的色散
32.(2025?四川瀘州)唐朝時成書的《玄貞子》記載了著名的人工彩虹實驗:
“背日噴乎水,成霓虹之狀J下列與人工彩虹實驗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B.日唇計時C.水面倒影D.海市蜃樓
33.(2025?上海)萬里無云的晴天時,我們看到天空是藍色的,現(xiàn)已知以下信
息:
①光是一種電磁波,不同色光的頻率如下表所示:
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紫色
384-482T482-503T503-520T520-610T620-659T610-65659-76
HzHzHzHzHz9THz9THz
②光的頻率越高,經(jīng)氮氣、氧氣分子散射的程度越大,向各個方向發(fā)散;
③太陽光在空氣中主要通過氮氣、氧氣分子散射;
④“靛”是藍紫或深藍,晴天時,相較于紫色光,人眼更容易感受到藍色光。
⑴頻率為450THz的光(選填“屬于”、“不屬于")三原色光;
⑵結合以上信息,請解釋“晴天時,人看天空為什么是疏色的”。
答案解析
創(chuàng)新練
【跨學科實踐】
(2025四川樂山)如圖甲所示,塔式太陽能電站是把許多平面鏡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起來,
把太陽光反射后匯聚到同一位置。請根據(jù)圖乙中的光路,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入射角(平
面鏡用"表示,入射角用表示)。
O
【解析】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作出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平
分線,即為法線,然后再過入射點作這個角平分線的垂線即為平面鏡的位置,入射角了是入
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中考新考法】
(2025?江蘇揚州)小華和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
(1)實驗應選用(選填“薄”或“厚”)茶色玻璃板,并準備兩個相同的棋子A、B:
(2)小華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再將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調(diào)整棋子B的位置.,使它與棋
子A所成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在方格紙上標記棋子A、B的位置A、耳;
(3)小明將棋子B放在M位置,調(diào)整棋子A的位置,使它與棋子B所成的像重合,在方格紙
上標記棋子A的位置人,如圖,4與A不重合的具體原因是o
【答案】(1)薄(2)相等(3)玻璃板位置改變導致像的位置改變
【解析】(1)在平面鏡成像實驗中,使用薄玻璃板可以避免玻璃板前后兩個反射面形成雙重
像,影響實驗觀察。茶色玻璃板可以減弱背景光的干擾,使成像更清晰。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等。通過用相同的棋子B與棋子A的像重合,可以
驗證這一特點。
(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是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標記的人與可位置不重合,但在同一
平面上,說明玻璃板與桌面是垂直的,但是移動了位置。
【結合生活實際】
(2025?四川南充)研學活動中,圖1是某同學在參觀博物館時,通過玻璃櫥窗看到自己的
影子,這是由光的形成的:圖2是走出博物館后,看到天空出現(xiàn)的彩虹,i文星光
的現(xiàn)象。
圖1圖2
【答案】反射色散
【解析】[1]通過玻璃櫥窗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是平面鏡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2]天空出現(xiàn)的彩虹是光照射到小水滴上被分解為絢麗的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其原理
是光的折射。
分類練
考點1光的直線傳播
1.(2025?四川自貢)下列現(xiàn)象與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B.雨后彩虹
c.
【答案】A
【解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A.日居計時是通過觀察太陽照射下唇針投射在唇面上的影子位置來確定時間,利用了光的
直線傳播,故A符合題意;
B.雨后彩虹是太陽光經(jīng)過小水珠組成的三棱鏡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
B不符合題意;
C.湖面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小符合題意;
D.魚翔“淺底”是魚和池底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空氣中發(fā)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2025?山東煙臺)下列現(xiàn)象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答案】D
【解析】A.水中的月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月亮的虛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
題意;
B.空中的“橋”,是彩虹,是由光的色散現(xiàn)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魚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人看到的是池中的魚的虛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不符合題意;
D.墻上的“兔”,是手的影子,影子的形成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
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o
3.(2025?河北)圖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答案】C
【解析】A.筷子“專折”,是筷子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氣,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光
線遠離法線進入人眼中,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到筷子的虛像在筷子的上方,所以插入水中的
筷子看起來會變“彎折”,故A不符合題意;
B.樓臺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萌娃變“蛙”是小孩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
D.雨后彩虹是太陽光經(jīng)過小水珠組成的三棱鏡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屬于光的色散現(xiàn)象,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2025?四川廣安)對下列詩詞中涉及的物理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中“影”的形成是光沿直線傳播
B.“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放鄉(xiāng)”中的“明月”是光源
C.“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現(xiàn)象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
【答案】A
【解析】A.“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指的是月光下詞人自己的清朗身影。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
沿直線傳播,當光遇到不透明物體時,在物體的后方形成一個暗區(qū),這就是影子,故A正確;
B.“明月”本身不會發(fā)光,它是反射的太陽的光,因此“明月”不是光源,故B錯誤:
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錯誤;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D錯誤。
故選A。
5.(2025?四川樂山)每年5-6月,金口河大瓦山“轉(zhuǎn)轉(zhuǎn)花”競相綻放,游客們紛紛用手機
拍下這美麗的景象。關于此景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游客能看到美麗的“轉(zhuǎn)轉(zhuǎn)花”,說明“轉(zhuǎn)轉(zhuǎn)花”是光源
B.“轉(zhuǎn)轉(zhuǎn)花”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用于拍攝“轉(zhuǎn)轉(zhuǎn)花”的手機鏡頭相當于凹透鏡
D.在拍攝時,“轉(zhuǎn)轉(zhuǎn)花''需位十手機鏡頭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
【答案】B
【解析】A.太陽光照射到景物上后發(fā)生反射,反射光進入人眼被游客看到,“轉(zhuǎn)轉(zhuǎn)花”反射
的是太陽的光,不是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因此不是光源,故A錯誤;
B.“轉(zhuǎn)轉(zhuǎn)花”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景物上后被阻擋形成的,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原
理,故B正確:
C.手機鏡頭拍攝“轉(zhuǎn)轉(zhuǎn)花”時利用了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手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故C錯
誤;
D.拍攝照相時,物距應大于手機鏡頭的二倍焦距,即“轉(zhuǎn)轉(zhuǎn)花”應該位于手機鏡頭的兩倍
焦距以外,故D錯誤。
故選Bo
考點2光的反射
6.(2025?云南)如圖所示,倒影的形成原因是()
A.光沿直線傳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答案】B
【解析】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倒影是在水中形成的虛像,屬于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由
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2025?甘肅武威、嘉峪關、臨夏)《木蘭詩》展現(xiàn)了我國北方樂府民歌的卓越成就。下
列四幅圖與詩中“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涉及的光現(xiàn)象原理相同的是()
【答案】A
【解析】“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人在鏡中的像是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A.亨臺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
B.日松是利用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來進行計時的,故B不符合題意;
C.潭清疑水淺,是池底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地面樹影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2025?湖南)如圖,農(nóng)戶在果樹下鋪上銀色地膜,使果實能接收到更多的光照,促進果
實著色,提高品質(zhì)。這主要利用了銀色地膜對光的()
A.反射B.折射C.色散D.直線傳播
【答案】A
【解析】銀色地膜可以反射各種顏色的光,太陽光屬于復色光,銀色地膜將陽光反射到果實
背光面,增強光照,從而促進果實著色。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9.(2025?四川眉山)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圖乙中,潛望鏡利用光的折射觀察物體
C.圖丙中,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圖丁中,汽車后視鏡利用光的折射擴大觀察范圍
【答案】C
【解析】A.手影是光沿直線傳播被遮擋,形成的黑影,故A錯誤;
B.潛望鏡是利用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利用光的反射觀察物體,故B錯誤;
C.海市蜃樓是光在同種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確;
D.汽車后視鏡利用光的反射擴大觀察范圍,故D錯誤。
故選C。
10(2025?重慶)如圖所示,是AI根據(jù)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的意境并融入新農(nóng)
村建設元素創(chuàng)作的國畫作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山間的霧是汽化放熱形成的B.船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風力發(fā)電機把電能轉(zhuǎn)化為動能D.太陽能路燈發(fā)光時不需要電源
【答案】B
【解析】A.山間的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熱,故A錯誤;
B.船在水面上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確;
C.根據(jù)能量轉(zhuǎn)化可知,風力發(fā)電機乍時是把風能(動能)轉(zhuǎn)化為電能,故C錯誤:
D.太陽能路燈發(fā)光時,太陽能電池板提供電能,太陽能電池板就是電源,故D錯誤。
故選Bo
11.(2025?江蘇蘇州)按要求作圖。
(1)圖甲中,光線AO斜射到鏡面.匕畫出其反射光線OB:
【解析】(1)先過入射點。作出垂直于鏡面的法線,再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
OB
12.(2025?重慶)按要求完成下列兩個實驗。
(1)用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從紙板前不同方向觀察到光的傳播路徑,是因為光
在紙板上發(fā)生了反射;這次實驗表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
線,反射角入射角;多次實驗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1)[1]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
不平,光在這里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
[2][3]由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可知,法線的左側是入射光線,法線的右側是反射光線,說明反射
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圖中入射角是90°-30。=60。
反射角是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3.(2025?四川廣安)小明積極響應學校規(guī)范儀容儀表的號召。有一次當他走近平面鏡時,
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像“變大”了,于是他提出: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他用圖甲
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他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用一支外形與A完全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在
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體的大?。?/p>
⑵實驗中他測得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則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為cm;
(3)他做完平面鏡成像實驗后,找來白色硬紙板、量角器和激光筆等,用這個實驗的玻璃板
代替平面鏡完成光的反射定律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圖丙是其實驗過程中的?條入射光線,
請你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四丙中做出反射光線:(保留作圖痕跡)
(4)細心的小明發(fā)現(xiàn)用玻璃板做實驗有一個不足:反射光的亮度明顯比入射光暗了許多,這
是因為光斜射到玻璃板上發(fā)生反射的同時也發(fā)生了
【答案】(1)相等(2)12⑷折射
【解析】(1)實驗中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人眼中玻璃
板前面觀察蠟燭A的像,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同時觀察蠟燭B與A的像完全
重合,說明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
(2)平面鏡成的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則蠟燭A
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
(3)過入射點作法線,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畫出反射光線
(4)當光線斜射到玻璃板上時,除了一部分光線發(fā)生反射外,還有一部分光線會進入玻璃
板發(fā)生折射,導致反射光的光強減弱,因此看起來比入對光暗。
考點3平面鏡成像
14.(2025?江蘇連云港)物體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取決于()
A.平面鏡的大小B.平面鏡的厚度
C.物體本身的大小D.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答案】C
【解析】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等大,所以物體在平面鏡中像的大小只取決于物體本身的大小,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5.(2025?四川成都)解鎖城市燈火,感受巴蜀風情。今年“五一”假期,成都“錦江花
月夜”主題活動中,7米高的巨型花燈.“花花”浮在水面上,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們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為光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水中的魚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
C.“花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D.“花花”在水中倒影的高度大于7米
【答案】C
【解析】A.人們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花花”發(fā)出的光沿直線傳播進入人眼,故A
錯誤;
B.水中的魚看到水面上的“花花”,是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光發(fā)生了折射,故B錯誤:
C.“花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C正確;
D.“花花”在水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像與物的大小相等,所以倒影的高度等于7
米,故D錯誤。
故選C
16.(2025?四川遂寧)唐詩宋詞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瑰寶,從物理角度對下列詩句的解讀呼
畫的是()
A.“誰家玉笛暗飛聲”,詩人根據(jù)音色辨別出是笛聲
B.“輕舟己過萬重山”,以“山”作為參照物,“舟”是靜止的
C.“樓臺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實像
D.“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
【答案】A
【解析】A.不同發(fā)聲體的音色不同,詩人根據(jù)音色辨別出是笛聲,故A正確;
B.以“山”為參照物,“舟”相對于山的位置發(fā)生變化,“舟”是運動的,故B錯誤;
C.“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不是折射形成的實像,故C錯誤;
I).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Ao
17.(2025?四川自貢)圖甲為車內(nèi)后視鏡,請在圖乙中畫出司機的眼睛。通過后視鏡就V
看見后排座椅上力點的光路圖。
【解析】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過1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即為后排座椅
上月點的像,連接AC與平面鏡交于點0即為反射點,連接力。作出入射光線,連接優(yōu)作出
反射光線
18.(2025?四川成都)按要求完成作圖;
(1)圖甲是醫(yī)生通過平面鏡觀察患者口腔的情景。圖乙示意圖中,跖為平面鏡,4點為醫(yī)生
眼睛所在位置,片表示醫(yī)生通過平面鏡看到患處4的像點,〃點為入射點,切為反射光線。
請在圖乙中完成作圖:①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1的位置;②畫出入射光線力&(保留作
圖痕跡)
氏8
【解析】(1)平面鏡成像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根據(jù)像的位置作出像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
為物體的位置,連接物體與入射點之間的光線為入射光線
19.(2025?安徽)如圖所示,M為平面鏡,S為光源。請作出S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
通過A點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解析】先通過平面鏡作出發(fā)光點S的對稱點V(即為像點),連接£力與平面鏡相交于
點。,則》為反射光線,連接S。,則SO為入射光線
20.(2025?新疆)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蠟燭A和B完全相同。
點燃的蠟燭A經(jīng)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選填“虛”或“實”)像,若要觀察此像,
觀察者的眼睛與蠟燭A應位于玻璃板的(選填“同”或“異”)側。在較長的一段時
間內(nèi),點燃的蠟燭A所成的像的高度(選填“保持不變”或“逐漸變小”)。
【解析】口]點燃的蠟燭A經(jīng)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不
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是虛像。
[2]由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蠟燭A和反射光線在玻璃板前;若要觀察此像,
觀察者的眼睛與蠟燭A應位于玻璃板的同側。
[3]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實驗時,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由于蠟燭A燃燒變
短,點燃的蠟燭A所成的像的高度逐漸變小。
21.(2025?福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
(1)實驗前,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架在紙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移動完全相同但未點燃的蠟燭B,直到B與A
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相等。在紙上指出蠟燭、玻璃板和像的位置,處理
數(shù)據(jù)如圖乙。
(3)得出結論: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為使該結論具有普遍性,提出一條改進建議:o
(4)利用茶色薄玻璃板制作如圖丙的“臨摹神器”,可在白紙上臨摹手機畫面。如圖丁,當手
機屏幕與白紙的夾角為80。,若要使手機畫面通過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在白紙上,玻璃板
與桌面的夾角"應為°,臨摹時要在(填“①”或“②”)位置觀察。
【答案】(1)垂直(2)大?。?)改變蠟燭A的位置,多次實驗(4)50①
【解析】(1)實驗時玻璃板與紙面應垂直放置.,這樣所成的像在桌面上,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2)將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分別豎放在玻璃板前后,點燃蠟燭A,并移動蠟燭B,直至與
蠟燭A的像重合,蠟燭B能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用到了等效替代
法。
(3)一次實驗得出的結論不具有普遍性,本實驗中應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得到多組數(shù)
據(jù),其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規(guī)律。
(4)[1]平面鏡成像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如圖丁,當手機屏幕與白紙的夾角為80°,則
手機右側與白紙的夾角為180。-80。=100。,若要使手機畫面通過玻璃板所成像的位置在白
紙上,玻璃板與桌面的夾角。應為310-0°=50。
[2]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要透過玻璃板觀察像,則臨摹時要在①位置觀察像。
22.(2025?四川廣安)小明積極響應學校規(guī)范儀容儀表的號召。有一次當他走近平面鏡時,
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像“變大”了,于是他提出: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有fl么關系呢?他用圖甲
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體的大??;
⑵實驗中他測得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則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為cm;
(3)他做完平面鏡成像實驗后,找來白色硬紙板、量角器和激光筆等,用這個實驗的玻璃板
代替平面鏡完成光的反射定律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圖丙是其實驗過程中的?條入射光線,
請你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圖丙中做出反射光線;(保留作圖痕跡)
(4)細心的小明發(fā)現(xiàn)用玻璃板做實驗有一個不足:反射光的亮度明顯比入射光暗了許多,這
是因為光斜射到玻璃板上發(fā)生反射的同時也發(fā)生了
【答案】(1)相等(2)12⑷折射
【解析】(1)實驗中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人眼中玻璃
板前面觀察蠟燭A的像,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同時觀察蠟燭B與A的像完全
重合,說明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
(2)平面鏡成的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則蠟燭A
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
(3)過入射點作法線,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畫出反射光線
(4)當光線斜射到玻璃板上時,除了一部分光線發(fā)生反射外,還有一部分光線會進入玻璃
板發(fā)生折射,導致反射光的光強減弱,因此看起來比入時光暗。
23.(2025?江蘇蘇州)小明和小華利用茶色玻璃板、刻度尺、白紙、兩個相同的電子蠟燭
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如圖甲,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玻璃板放置在紙上;
圖甲
(2)在玻璃板前放上電子蠟燭A,閉合開關使其發(fā)光,再將電子蠟燭B放到玻璃板后,調(diào)整B
的位置使其與A的像,在紙上分別記錄A、B的位置:
⑶多次改變A的位置,重復上述實驗。在探究像到鏡面距離6與物到鏡面距離4的關系時,
下列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
方法1方法2方法3
(4)完成探究后,小明和小華利用左右兩側面開孔的正方體紙盒、茶色玻璃板和發(fā)光小燈制
作了一個“魔盒,,,如圖乙所示,兩人都可以通過孔看到對方,但只有小明能看到魔盒中發(fā)
光小燈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則紙盒中玻璃板可沿(%?/〃”)方向放置,且發(fā)光小燈應貼
在紙盒內(nèi)(M/N)處。(注意兩空對應關系,同時答對得分,寫出一種做法即可)
圖乙
【答案】(1)豎直(2)重合(3)方法2(4)ac/V
【解析】(1)為使得像成在桌面上,將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后,應再將玻璃板豎直放置在
紙上。
(2)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和位置關系,在玻璃板前放上電子蠟燭A,閉合開關使其發(fā)光,
再將電子蠟燭B放到玻璃板后,調(diào)整B的位置使其與A的像重合,在紙上分別記錄A、B的
位置。
(3)為使得成像更清晰,應選擇玻璃板靠近蠟燭A的一面作為反射面,同時選擇蠟燭A和
蠟燭B上關于鏡面對稱的點作為A、B的位置,所以在探究像到鏡面距離4與物到鏡面距離乙
的關系時,測量方法中正確的是方法2。
(4)[1][2]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像,且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要使只有小明能
看到魔盒中發(fā)光小燈在他正前方成的像,則當紙盒中玻璃板沿。c方向放置時,發(fā)光小燈應
貼在紙盒內(nèi)*處;當紙盒中玻璃板沿兒/方向放置時,發(fā)光小燈應貼在紙盒內(nèi)3處。
考點4光的折射
24.(2025?江蘇蘇州)如圖所示是蘇州園林中的景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亭臺在水中的“倒B.碧水中變淺的“池C.漏窗在墻壁上的D.夕陽下水中的“太
影“底”“影子“陽”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不符合題意;
B.變淺的“池底”,是水池底部反射的光從水中進入人眼形成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
B符合題意;
C.“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水中的“太陽”是太陽在水面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
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5.(2025?江蘇揚州)如圖,鉛筆斜插在水中,看見水中的鉛筆向上彎折,解釋這一現(xiàn)象
的光路是()
【答案】D
【解析】筷子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在水與空氣的交界面上發(fā)生折射、進入空氣中
的折射光線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們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們看到的筷子位置在
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偏高,看起來筷子向上彎折。由光的折射規(guī)
律可知,在空氣中的光線與法線夾角大于在水中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故ABC不符合題意,
D符合題意。
故選D。
26.(2025?新疆)陽光照射到喀納斯湖平靜的水中時發(fā)生折射,從太陽升起到落山的過程
中,折射角()
A.一宜減小B.一直增大
C.先減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C
【解析】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時,會發(fā)生折射,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太陽從升
起到落山的過程中,日出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入射角由接近90°逐漸減小到最小,
折射角隨之逐漸減小。正午到口落:太陽高度逐漸減小,入射角由最小逐漸增大到接近90°,
折射角隨之逐漸增大。因比,折射角的變化為先減小后增大。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
意。
故選c。
27.(2025?四川達州)端午節(jié)陽光明媚、小紅和爸爸在蓮花湖濕地公園暢游。走在林萌道
上,地面上到處是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湖面如鏡,魚在云中游;微風拂過,湖面波光粼粼。
對上述現(xiàn)象解釋錯誤的是()
A.波光粼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B.固形光斑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
C.他看到水里的魚是光的折射形成D.他看到水里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
【答案】1)
【解析】A.波光粼粼是陽光在起伏不平的水面上發(fā)生反射形成的現(xiàn)象,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
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圓形光斑是陽光透過樹葉間隙形成的小孔成像現(xiàn)象,其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故B正確,
不符合題意:
C.看到水里的魚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發(fā)生折射,使得魚的實際位置比看到的要深,
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高考物理論證題邏輯鏈條構建試題
- 2025年面試城管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責任擔當”精神試題
- 工程巖土學考試題及答案
- 高職語文備考試題及答案
- 高科新員工考試題及答案
- 夢想星球的奇遇想象作文9篇
- 2025年高考試題題型分布及答案
- 醫(yī)療器械購銷與使用培訓協(xié)議
- 銷售合同標準化條款及風險評估工具
- 比亞迪客服經(jīng)理崗位認證考試題
- 2024河南省三門峽黃金工業(yè)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中西方文化對比研究
- 嬰幼兒發(fā)展與活動指導歲嬰幼兒生長發(fā)育概述課件
- 《詩經(jīng)之采葛》課件
- 2025年度會計代理記賬機構員工勞動合同范本
-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小說標題的含義、作用
- 小學生人體奧秘課件
- 電子信息工程概論(葉樹江編)-第2章
- 施工企業(yè)五年規(guī)劃
- My Lovely Lady 高清鋼琴譜五線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