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物理高頻易錯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一)_第1頁
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物理高頻易錯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一)_第2頁
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物理高頻易錯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一)_第3頁
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物理高頻易錯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一)_第4頁
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物理高頻易錯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物理高頻錯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專題(1)

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24分。

1.在某些重要會議入場時,采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0.5血處的人臉拍攝

成數(shù)碼相片,通過信號線傳遞給計算機識別。攝像機的鏡頭()

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5mB.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5m

C.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2mD.相當于凹透鏡,隹距可為0.2m

2.如圖所示,F(xiàn)i、F2是凸透鏡的焦點,S是放在凸透鏡前的點光源,S'是S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像.當點光源S

沿平行于主光軸的方向靠近凸透鏡時(始終保持〃>/),像S'移動的情況是()

A.沿尸2與S'連線方向,靠近凸透儻B.沿尸2與S'連線方向,遠離凸透鏡

C.沿平行于主光軸方向,靠近凸透鏡D.沿平行于主光軸方向,遠離凸透鏡

3.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的是10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川||川|||川||||||||叫|疝而|||川|||川|川||||1|呷||||||||||砒|||川|||川|||叩叫夫

x^locmlO2030405060708090100&

A.當蠟燭、凸透鏡、光屏移至圖示位置時,光屏上恰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實

B.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所成的燭焰的像將向下移動

C.為了使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在不移動透鏡的情況下,應(yīng)將蠟燭向右移,同時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呈

現(xiàn)清晰的像

D.為了從不同的方向上看到光屏上的像,光屏應(yīng)選用光滑的白板

4.如圖所小,小明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記錄并繪制/像距I;和物距〃之間的關(guān)系圖像。卜列

說法正確的是()

0102030405060u/cm

A.凸透鏡的焦距為20cm

B.物距為5cm時,可以通過移動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為15cm時,成放大的像,根據(jù)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儀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過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放大的

5.一個物體在凸透鏡前20cm處時,透鏡另一側(cè)的光屏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

符合()

A.10cm</<20cmB./>10cm

C.f<10cmD./>20cm

6.2025年春晚《秧8。7》節(jié)目播出后,機器人引領(lǐng)科技大潮。機器人舞者身上處處彰顯物理知識,其中

機器人通過光學(xué)傳感器捕捉環(huán)境信息,進行視覺感知。光學(xué)傳感器中有一部分就相當于我們所學(xué)的凸透

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在光屏

上成清晰的燭焰的像。下列說法中()

jnnjnnpnjn罷

Ocm10

①圖中成像特點與機器人眼睛成像特點相同

②隨著蠟燭燃燒而逐漸變短,光屏上的像也逐漸向下移動

③圖中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2cm

④把蠟燭運當左移,透鏡保持不動,向右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且像變小

A.只有①②正確B.只有①③正確C.只有②④正確D.只有③④正確

7.如圖所示,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凸透鏡的位置保

持不變.假設(shè)光具座足夠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n川川,川川叫川中川|川中川|川1]川1『川nnpi|||||||||||||||||||||||||||||

cm1020由4)460

-y-----rrTnrnnrTnr

/區(qū)?區(qū)上區(qū);。區(qū)忸區(qū)I

A.當蠟燭放在圖中4區(qū)時,光屏應(yīng)放在圖中。區(qū)才可能呈現(xiàn)清晰的像

B.蠟燭從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時,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

C.若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則蠟燭可能放在圖中B區(qū)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蠟燭應(yīng)該放在圖中C區(qū)

8.如圖所示,小強同學(xué)在暗室中將印有第31屆世界大學(xué)生夏季運動會會徽的彩色透明膠片?(由大紅、明

黃、翠綠、湖藍四個漸變色塊組成),貼在發(fā)白光的手電筒匕并正對著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調(diào)整手電

筒、凸透鏡、白色墻壁之間的位置,在墻面得到了一個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凸透鏡墻面

A手電筒的膠片與凸透鏡的距離應(yīng)大于10的小于

B.若將手電筒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墻面上的像變大

C.若用硬紙板遮住透鏡的一部分,墻面上的像將不再完整

D.若在白色墻上蒙一層紅布,仍可以看到墻面上的像有四個漸變色塊

9.如圖所示,有一圓柱體PQ,放在凸透鏡前圖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狀應(yīng)該是下列圖中的()

I0.小明”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通過實驗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當〃=23cm時,像距□應(yīng)該

在什么范圍()

物距〃(cm)605035302019181716151412

像距u(cm)1212.514152021.122.524.326.7303560

A.16cm—17cmB.17cm—18cmC.IQcm-19cmD.19cm—20cm

11.如圖所示,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下列做法中一定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光屏和蠟燭不動,適當移動透鏡到某一位置

B.透鏡不動,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diào)

C.透鏡不動,蠟燭離透鏡遠些,光屏離透鏡近些

D.透鏡不動,蠟燭和光屏都離透鏡遠些

1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實驗桌上有光具座、蠟燭、光屏、焦距分別為15cm和30cm的

凸透鏡訂和等器材,小明先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正確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①若凸透鏡是G,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

②若凸透鏡是人,小明在透鏡前加一合適的凸透鏡,光屏上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

③若凸透鏡是笈,小明將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上不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

④若凸透鏡是員,小明在透鏡前加一合適的凹透鏡,移動光屏,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2分。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兩支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分別置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光

屏上C、0兩處會得到清晰的燭焰像.這像是(選填“縮小”、“等大”或“放大”)的燭焰的像.用

一厚紙板擋住4處的燭焰,在光屏上____(選填"C”或"。)處仍能得到一個清晰的燭焰像.

14.如圖所示,小紅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焦距/=15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刻度線處后,應(yīng)將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觀察到燭焰清晰的(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15.如圖所示,小文同學(xué)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獲得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

則小透鏡焦距/=cm,圖甲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利用此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制成的光學(xué)儀器

是(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投影儀”)o

60

40

20

|||||||||||||||||TTTT|TnT|||||||||||||||||||||||||||||irnjiur|川|川平|川|川|

350607J9010(

4060

乙/cm

16.某同學(xué)用自制的水透鏡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圖,他向水透鏡中注水,則

水透鏡的焦距(選填“變大”或“變小”)。不改變蠟燭和透鏡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

像,應(yīng)將光屏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這一實驗可以模擬人眼(填

“近視”或“遠視”)的形成原因。

nnjnnjnnjnn|nnjnn]nnjnn|nnjnn|nnjnn|nnjnn[iTnjnn]nnjnnjnnjnn[

)cmio2030405060708090100

1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蠟燭、透鏡和光屏三者從左到右依次安裝在水平光具座上,

調(diào)整燭焰、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lScm,若燭焰與透鏡的距角為25cm,左右

移動光屏到恰當?shù)奈恢脮r,可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實像,這個像是(填“放大”“誓大”或

“縮小”)的;若燭焰與透鏡的距離調(diào)整為10cm,像是(填“正立”或“倒立”)的(填“實

像”或“虛像”)。

18.小明用一個焦距不大的凸透鏡自制了一架如圖所示的成像裝置,外殼的長度為16cm。若將凸透鏡對

準窗外景物,在外殼內(nèi)前后移動內(nèi)紙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填“放大”或“縮小”)

的像;若要使近處的物體也能在半透明膜上成像,則小明所選的凸透鏡的焦距應(yīng)不超過cm;若

將凸透鏡換為帶小孔的不透明紙板,在同一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時,物體在半透明膜上成像形狀

(填“改變”或“不變”)。

q殼

半透明膜內(nèi)紙笥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8分。

19.如圖所示,小燈泡位于凸透鏡的焦點處。請畫出小燈泡發(fā)出的光通過凸透鏡后對應(yīng)的折射的光線。

20.如圖所示,S為一點光源,S為其像點:

(1"青作圖確定凸透鏡左側(cè)焦點8勺位置;

(2)畫出S發(fā)出的光線S4通過凸透愛后的光路圖。Q表示凸透鏡,作圖時請保留必要的輔助光線,只畫出

折射光線的不給分)

21.如圖,已知一條入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的焦點凡另一條經(jīng)凸透鏡后的光線經(jīng)過光心,請分別畫出它們

對應(yīng)的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

22.(1)如下圖所示,物體4B在平面鏡前面,一束由4發(fā)出的光射到平面鏡表面。點.①畫出物體在平

面瞪中的像;②畫出入射光線力0的反射光線.

BA

///////////X

''平面鏡

(2)如下圖為凸透鏡左側(cè)一物體MN成像部分光路圖,MW'為物體的像,尸為凸透鏡鏡焦點.

凸透鏡

①在圖中畫出兩條折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前的入射光線,找出發(fā)光點M.

②與物比較,物體MN經(jīng)凸透鏡成______(選填“放大”、“縮小”)________(選填“正立”、“倒立”)

的像.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踵,共24分。

2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到了如圖甲所示的F形光源.

正面F形光源

r/1

燈珠

形光源

F"4。2。I。0】020引14。"I

(1)安裝器材時,F(xiàn)形光源有燈珠的一側(cè)應(yīng)該_____(選填“面向”或“背向”)凸透鏡放置.

(2)器材組裝完成后的裝置如圖乙所示,此時需降低的高度,直至光源、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

在司一宜線上.

(3)完成器材調(diào)整后,按下光源開關(guān),光屏上隨即出現(xiàn)了一個倒立F的模糊輪廓,為了使光屏上的像變得

清晰,應(yīng)______(選填“一直向左”“一直向右”或“左右反復(fù)”)移動光屏.

(4)多次改變物距后的探究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通過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猜想:當物距在_____cm之間時(要求

所填范圍最小),凸透鏡可能成等大的像.

物距/cm35251815

大小縮小縮小放大放大

像的性質(zhì)正倒倒立倒立倒立倒立

虛實實像實像實像實像

(5)為找到等大的像,逐步縮小物距的范圍,當觀察到光屏上所成像與尸形光源的大小大致相等時,要準

確判斷像與物是否等大,你的操作是______.

24.如圖所示,小李同學(xué)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線,凸透鏡的另一側(cè)放一張白紙,移動凸透鏡,白紙上得

到最小最亮的光斑,量出光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為10cm,接著把凸透鏡、蠟燭、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實驗序號物距〃/cm像距v/sn像的性質(zhì)

13015倒立、縮小的實像

22516.7

32020倒立、等大的實像

415倒立.、放大的實像

55正立、放大的實像

(1)小明同學(xué)進行實驗和觀察,并將測量情況記錄在上表中。上表中實驗序號2中像的性質(zhì)為

,實驗序號4中像距為_________cm.

(2)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川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上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選填序號);

A.完整的、像變亮8.完整的、像變喑。.不完整、像變亮。.不完整、像變暗

(3)若實驗中像成在光屏的上部,現(xiàn)要通過調(diào)整蠟燭讓像在光屏的中央,應(yīng)向________(選填"上”、

“下”、“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4)實驗中,小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沒有像,原因是;

(5)把蠟燭移到下圖45cm處時,為了驗證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人眼應(yīng)該在________(蠟燭一側(cè)/光屏一側(cè)

)通過四透鏡觀察像。

(6)焦距相同的凸透鏡,?個物距應(yīng)該對應(yīng)唯?的像距,但從各組匯報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物距均為12.00cm

時,有三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們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錯誤

導(dǎo)的,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o

25.學(xué)過透鏡知識后,實驗小組在光學(xué)實驗室(暗室)想對學(xué)過的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可用的器才有:光源

s(視為點光源)、圓形凸透鏡(直徑為。)、光具座、光屏(足夠大)。

點光源光.,

(1)小李同學(xué)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發(fā)現(xiàn)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按如甲圖所示放置時,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

屏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像,(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就是遵從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現(xiàn)保持凸

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diào),則光屏上(選短"能”或“不能”)形成一個清晰的

像,如果此時透鏡上落上一只小蟲則光屏上的像(選填“完整”或“不完整”):

(2)若甲圖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要想再次在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可以在蠟

燭和凸透鏡之間緊靠透鏡處再添加一塊焦距合適的(選填“凸”或“凹”)透鏡,這其實就是矯

正(選填“近”或“遠”)視眼;

(3)經(jīng)討論,小組成員想到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法測凸透鏡的焦距,具體如下:在光屏中央畫一個與凸透鏡直

徑相同的圓,找出圓心0',將光源、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調(diào)節(jié)它們的高度,使點光源和0'在同一

水平直線上、固定凸透鏡的位置,將光源從緊貼凸透鏡的位置緩慢向外移動,直到光屏上的光斑與所畫

圓完全重合,此時各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就可以從光具座上讀出凸透鏡的焦距

為cm;

(4)為了驗證測出的焦距值是否準確,小杰提出可以左右移動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變,則測出的

焦距準確。若向右移動光屏,光斑變大,說明本次測出的凸透鏡的焦距比真實值;

(5)在移動光屏的過程中,小杰發(fā)現(xiàn)在光屏上光斑外側(cè)還有一個暗環(huán),他猜想可能是凸透鏡的必框造成

的,于是他拆除邊框直接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驗證,發(fā)現(xiàn)暗環(huán)仍然存在。若光源S在左焦

點上,光屏在右焦點處,如圖丙所示,請你算出此時暗環(huán)的面積等于o

26.某實驗小組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操作如下:

(1)實驗前,調(diào)整燭焰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的________,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

(2)正確測出凸透鏡的焦距了,當物距〃V/,時,燭焰成正立放大的_________;當〃=/■時,

___________(填“能”、“不能”)觀察到燭焰的像;當〃>/■時,燭焰成倒立放大或倒立縮小的

像,同學(xué)們分析得出,像的虛實由大小關(guān)系決定。

(3)當蠟燭、色透鏡和光屏處于圖中所示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光屏上所成倒立、

___________的實像。

(4)若僅將圖甲中的凸透鏡換成焦距相同直徑較小的凸透鏡,光屏上所成的像與原來所成像相比

了。(填“變小”、“變暗””或“變不完整”)

⑸若僅將圖甲中的凸透鏡換成直徑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鏡,需將光屏(填“向左”、”向

右”)移動才能成清晰的像。

(6)在實驗時,發(fā)現(xiàn)光屏上出現(xiàn)的像只有中間清晰,兩側(cè)卻較模糊,小明只對凸透鏡進行了調(diào)整就在光屏

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調(diào)整是

A.左、右適當移動凸透鏡6.上、下適當移動凸透鏡

C適當扭轉(zhuǎn)凸透鏡。.左右適當移動光屏

(7)將透鏡、蠟燭及光屏置F光具座上,(如圖丙)做成像實驗,汜錄每次成實像的物距〃、像距以物像間

距LQ+u),此處LQ+u)表示L=(iz+u)。繪出圖線(以/?為長度單位),由圖可知,要想成實像,蠟燭

與光屏的間距應(yīng)滿足_____(用/'表示)物理學(xué)中,有一個凸透鏡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空=

,結(jié)合乙、丙兩圖,可知當物距〃=1.5/時,n=_____o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題主要考杳了攝像機的構(gòu)造及其成像原理。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yīng)用。

要解決此題,需要知道攝像機的構(gòu)造及制作原理,知道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是根據(jù)物距大于2倍

焦矩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

【解答】

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人在攝像機前0.5m,可以得到物距是0.5m,攝像機的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

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0.5zn>2/,凸透鏡的焦距/?<0.25m,選項C符合題意.

2.【答案】B

【解析】當點光源S在焦點以外沿平行于主光軸的方向靠近透鏡時,所成的像始終是倒立的實像,當物距

減小時,像距增大,像變大,所以像S,遠離透鏡;由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知,像S,沿F2與S'連線方向移

動.故選從

3.【答案】C

【解析】解:A、蠟燭位于30cm刻度線處,物距〃=60cm-30cm=30sn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故u>

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

6、蠟燭燃燒變短,根據(jù)經(jīng)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可知,光屏上所成的燭焰的像將向上移動,故4

錯誤;

C、根據(jù)物近像遠像變大原則,為了使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在不移動透鏡的情況下,應(yīng)將蠟燭向右移,

同時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故。正確;

。、為了從不同的方向上看到光屏上的像,應(yīng)該要發(fā)生漫反射才行,因此應(yīng)選擇粗糙的白板,故。借

誤,

故選:Co

(1)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根據(jù)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分析回答;

(3)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分析回答;

(對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

射面,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

此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是解題關(guān)鍵。

4.【答案】C

【解析】解:力、u=v=2f,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如圖,支=/=2/=20cm時,所以/=

10cm,故A錯誤;

B、當u=5czn時,〃V/,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在光屏上得不到像,故4錯誤;

C.當〃二15cm時,此時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yīng)用為投影

儀,故C正確;

。、當物體從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物距變大,像距應(yīng)該變小,像變小,故。錯誤。

故選:Co

。)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情況和應(yīng)用進行判斷: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應(yīng)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

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p=2/,一般用來求凸透鏡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yīng)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yīng)用于放大鏡和老花鏡;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

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情況和應(yīng)用,以及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像距、像之間的關(guān)系,是凸透鏡成像習(xí)題

的重要依據(jù),一定要熟練掌握。

5.【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類題先根據(jù)題干中給出的像的性質(zhì),凸透鏡成實像時:u>2f,成倒M縮小的實像;

利用題中給出的物距數(shù)值與焦距建立不等式,解出焦距滿足的條件。

【解答】

物體放在離凸透鏡20cm處,成一個縮小、倒立的實像,所以〃=20cm>2/,解得/'V10cm,故C正

確,

故選C。

6.【答案】B

【解析】解:①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大干像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與機器人眼睛成像特點相同,故①正確;

②隨著蠟燭燃燒而逐漸變短,根據(jù)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可知,光屏上的像也逐漸向上移動,故②

錯誤;

③由圖可知,u>v,且成實像,說明u=30cm>2f,2f>v=20cm>f,即15cm>/>10cm,因

此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12cm,故③正確;

④把蠟燭適當左移,透鏡保持不動,此時物距增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向左

適當移動光屏,會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且像變小,故④錯誤。

故選:B。

①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F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②根據(jù)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分析回答;

@u>u,且成實像,說明〃=30czn>2/,2f>v=20cm>f,由此可得焦距的范圍;

④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分析回答。

此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是解題關(guān)鍵。

7.【答案】B

【解析】當蠟燭放在A區(qū)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應(yīng)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

間,則光屏應(yīng)放在E區(qū)才可能呈現(xiàn)清嘶的像,A錯誤;蠟燭從題圖中位置逐漸遠離透鏡,此時物距變大且

一直大于二倍焦距,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的規(guī)律可知,所成的像會逐漸變小,B正

確;無論怎么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因光具座足夠長,則不可能是由像距遠大于二倍焦距造

成的,即蠟燭不在8區(qū),說明此時物距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即蠟燭位于C區(qū),C錯誤;若光屏上要得到

一個放大的像,即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則蠟燭應(yīng)該放在8區(qū),D錯誤.

8.【答案】A

【:釋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物體顏色等,難度不大。

(1)投影儀的成像原理: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

(3)凸透鏡成實像是因為物體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會聚到像點,若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則凸透鏡其

它部分仍然能夠會聚光線,所以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照射到像上的光線數(shù)量減少,像比原來變暗;

(4)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解答】

解:力、在墻面得到了一個清晰、放大的像,此時的物距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手電

筒的膠片與凸透鏡的距離應(yīng)大于10cm小干20cm,故人正確:

B、將手電筒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堵面上的像變小,故B錯誤;

C、把凸透鏡用硬紙擋住一部分,透鏡的其它部分仍能會聚標志發(fā)出的光線,成五環(huán)標志完整的像,只是

像比原來變暗,故C錯誤;

。、將白色的墻上蒙上一層紅布,因紅布只反射紅光,別的光被吸收,所以可以看到墻面上的像有兩個色

塊〔黑色和紅色),故。錯誤。

故選:A.

9.【答案】B

【解析】【試題解析】

【分析】

本邈考查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以及應(yīng)用,要求學(xué)生對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做到深刻理解,并能靈活應(yīng)用,注重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1)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實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2)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實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解答】

解:當〃>/"時成實像,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圓柱體PQ的左邊在2/■處,所成的像是倒立等大

的;圓柱體PQ的右邊在2/?以內(nèi),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符合要求的只有圖8,故ACO錯誤,B正確。

故選瓦

10.【答案】B

【辭析】【分析】

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和光路的可逆性。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確定凸透鏡的焦距,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和光路的可逆性分析。

【解答】

當物距等于像距時,物距等于2倍焦距,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物距等「20cm時,像距等于20cm,則該凸

透謎的焦距為10所。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像距等于22.5cm時,物距等于18cm,當像距等于24.3cm時,

物距等于17cm,則像距等于23cm時,物距在17cm和18cm之間,光路具有可逆性,所以當物距為23cm

時,像距在17sn和18cm之間。故8正確。AC。錯誤。

11.【答案】D

【解析】A.光屏和蠟燭不動,適當移動透鏡到某一位置,當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像距等于原來的物距

時,根據(jù)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能再次成清晰的實像,故A不符合題意;

R透鏡不動,光屏與蚌燭的位置對調(diào),此時物距等干原來的像距,像距等干原來的物即,根據(jù)在光的折射

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能再次成清晰的實像,故B不符合題意;

C.透鏡不動,蠟燭離透鏡遠些,此時物距增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光屏離透

鏡近些可能成清晰的實像,故C不符合題意;

。.透鏡不動,蠟燭離透鏡遠些,比時物距增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光屏應(yīng)適

當靠近透鏡才能成清析的實像,若光屏遠離透鏡不能成清晰的實像,故。符合題意。

故選D.

12.【答案】B

【解.析】若凸透鏡是加,焦距為15cm,此時物距為40cm,大于透鏡的二倍焦距,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

焦距之間,而此時光屏在透鏡一倍焦距以內(nèi),因此小明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燭焰清晰的像,小明在透鏡前

加一合適的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可以使光線提前會聚,光屏上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故

①錯誤、②正確;若凸透鏡是乙2,焦距為30cm,此時物距為40cm,物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像成在二倍焦距以外,即在光具座以外,小明將光屏在光具座二移動,光屏上不能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

小明在透鏡前加一合適的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會使光線延遲會聚,即像距變得更大,光

屏上不能出現(xiàn)燭焰清啦的像,故③正確、④錯誤.綜上所述,3正確.

13.【答案】縮小

C

【解析】根據(jù)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方向,可以判斷4處燭焰的像在。點,用厚紙板擋住4處的燭焰,。處燭

焰的像不見了,C處還能看到B處燭焰的像;以力處燭焰和。處燭焰的像為例,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

小的實像.

14.【答案】右

倒立

【解析】略

15.【答案】10照相機

【辭析】解:u=v=2/,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圖像可知,u=u=2/=20cm時,所以/=

10cm,

當設(shè)=50cm-20cm=30cm,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u>f,應(yīng)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

故答案為:10:照相機。

當屋>2下,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Ai;>八應(yīng)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

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v=2f,一般用來求凸透鏡的焦距。

2/>u>/,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yīng)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yīng)用于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的應(yīng)用,以及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像距、像之間的關(guān)系,是凸透鏡成像習(xí)題的重要依

據(jù),一定要熟練掌握。

16.【答案】變小靠近近視

【解析】解:某同學(xué)用自制的水透鏡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在光屏二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他繼續(xù)向水

透攪中注水,則水透鏡變厚,曲度變大,折光能力變強,故水透鏡的焦距變小。

如果不改變蠟燭和透鏡的位置,在物距不變的情況卜,折光能力變強,凸透鏡的焦距變小,像距變小,

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啦的像,可以向左移動光屏,即靠近凸透鏡。

這一實驗可以模擬人眼的近視形成原因。近視是由于眼睛的晶狀體變厚,導(dǎo)致其對光線的會聚能力過

強,從而使得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這與我們實驗中向水透鏡注水后焦距變小、像靠近透鏡

的現(xiàn)象是相似的。

故答案為:變小;靠近:近視。

凸透鏡凸度變大,對光的會聚能力變強;

(2)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及應(yīng)用,關(guān)鍵是熟記成像規(guī)律的內(nèi)容,并做到靈活運用。

17.【答案】同一高度

放大

正立

虛像

【解析】略

18.【答案】縮小16不變

【蟀析】由題意可知,若將凸透鏡對準窗外景物,此時物距遠大于2/,在外殼內(nèi)前后移動內(nèi)線簡,在半

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倒立縮小的實像;當凸透鏡物距最小時,像距最大,由題意可知,外殼的長度為

16cm,所以成實像時最大像距為16cm,且滿足f<16cmV2f,由此8cmVf<16cm;在同一位置

觀察同-一個物體時,若將凸透鏡換為帶小孔的不透明紙板,則會發(fā)生小孔成像,物體在半透明膜上成實

像,形狀不變。故答案為:縮小16不變。

【解析】小燈泡位于凸透鏡的焦點處,發(fā)出的光線過焦點經(jīng)過凸透鏡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作圖如

E所示:

【辭析】【分析】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透鏡的光路圖理解與掌握;關(guān)鍵知道凸透鏡的三條光線:(1)平行于主

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匯聚于焦點;(2)通過凸透鏡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3)由焦點發(fā)出或經(jīng)過焦點射向

凸透鏡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

【解析】

(1)根據(jù)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透鏡后過焦點,從發(fā)光點S作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射向凸透鏡,經(jīng)凸透

鏡折射向像點S',與主光軸的交點即是凸透鏡左側(cè)焦點尸的位置;如圖:

(2)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S4的折射光線必過其像點S'.據(jù)此完成光路圖:

【解析】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過凸透鏡的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作到如下:

【解析】(1)

【分析】

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以及光的反射的作圖,作光路圖一定要仔細規(guī)范,法線要用虛線,光線的傳播方

向要標準確。

①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可以先作出物體4B端點、AB的像點、4、B),連接4、

B'即為物體4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②根據(jù)像是反射光線的交點,則連接4。并延長可得到反射光線。

【解答】

先作出端點4、F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4、夕,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48的像;

由于像是反射光線的交點,則連接A。并延長可得到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BA

(2)

【分析】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的特殊光線的畫法和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①凸透鏡有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

于主光軸;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通過焦點。

②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當設(shè)>2/■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v<2/o

當說=2/■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v=2fo

當fV〃<2/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o

當比</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解答】

①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如圖所示:

②由圖像可知道2/,所以物體MN經(jīng)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答案為:①見上圖;②縮??;倒立。

23.【答案】⑴面向;(2)光屏;(3)左右反復(fù);(4)18?25;(5)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尸形光源和像的高度并

進行對比分析。

【解析】【分析】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及應(yīng)用,關(guān)鍵是熟記成像規(guī)律的內(nèi)容,并做到靈活運用。

(1)為了能在光屏上成像,安裝器材時,尸形光源有燈珠的一側(cè)應(yīng)該面向凸透鏡放置;

(2)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yīng)調(diào)整光源、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

(3)為了使光屏上的像變得清晰,應(yīng)左右反復(fù)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為止;

(4)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5)為了準確判斷像與物是否等大,應(yīng)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尸形光源和像的高度并進行對比分析。

【解答】

解:(1)為了能在光屏上成像,安裝器材時,尸形光源有燈珠的一側(cè)應(yīng)該面向凸透鏡放置:

(2)由圖可知,此時光屏位置偏高,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故需降低光屏的高度,直至光源、凸透鏡、

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

(3)為了使光屏上的像變得清晰,應(yīng)左右反復(fù)移動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為止;

(4)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物距〃=25cm,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18cm,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當

物距在18?25cm之間時,凸透鏡可能成等大的像;

(5)為了準確判斷像與物是否等大,應(yīng)用刻度尺分別測量F形光源和像的高度并進行對比分析

故答案為:(1)面向;(2)光屏;(3)左右反復(fù);(4)18?25;(5)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尸形光源和像的高度并進

行對比分析。

24.【答案】(1)倒立、縮小的實像30

(2)8

⑶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