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學年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二上學期開學考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2026學年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二上學期開學考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2026學年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二上學期開學考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2026學年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二上學期開學考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2026學年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二上學期開學考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白城一中2025級高二開學考生物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細胞結構中沒有膜結構的是(??)A.內質網(wǎng)B.溶酶體C.高爾基體D.核糖體2.以下為某同學設計的兩種雜交方案:雜交1:純種果蠅中,朱紅眼♂×暗紅眼♀,F(xiàn)1只有暗紅眼;雜交2:純種果蠅中,暗紅眼♂×朱紅眼♀,F(xiàn)1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設相關基因為A、a,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雜交1和雜交2可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位置染色體上B.實驗結果說明眼色基因不在常C.雜交2中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型比例為3∶1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D.兩種雜交實驗產(chǎn)生的F1中,3.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產(chǎn)實踐中有許多應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溫室栽培時,補充紅光或藍紫光可以達到增產(chǎn)的目的B.溫室栽培時,保持晝夜溫度相同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C.通過增施農(nóng)家肥可提高光合速率來增加產(chǎn)量D.在農(nóng)作物不同生長時期合理灌溉可提高產(chǎn)量4.作為系統(tǒng)的邊界,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有多種功能。有關右圖模型的說法錯誤的是(??)A.圖示信息主要體現(xiàn)了細胞膜能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B.甲細胞分泌a物質與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有關C.乙細胞上識別a物質的受體b可以識別所有的信號分子D.b物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5.下列關于酶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A.酶的合成不需要ATPATP的合成需要酶合成酶和ATPB.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能再C.ATP合成與水解時用的酶是不同的酶D.葉綠體基質和線粒體基質中都含有合成ATP的酶6.如圖為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甲、乙、丙代表物質,a、b、c、d、e代表運輸方式),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水分子只能通過圖中b方式進出細胞B.在a~e的五種方式中,代表被動運輸?shù)氖莃、c、dC.圖中a可表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過程D.圖中b可表示氧氣進入細胞的過程7.如圖所示為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①~④表示物質運輸?shù)娜N方式),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糖醋蒜腌制過程中,蔗糖和醋進入細胞的過程與①③有關B.③④均可以屬于協(xié)助擴散的方式C.③的轉運速率與膜上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有關D.①②③④均能體現(xiàn)膜的選擇透過性8.如圖為脈孢霉體內精氨酸的合成途徑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精氨酸的合成只受一對基因的控制B.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D.四個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C.9.蛋白質功能多樣性是因為蛋白質結構具有多樣性,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其功能可能會受影響B(tài).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的空間結構差異巨大C.氫鍵和二硫鍵與蛋白質復雜的空間結構有關D.通常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才具生物活性10.42(2n=14)雜交獲得的F1F1經(jīng)染色體加倍后獲得八倍體小黑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普通小麥單倍體植株的體細胞中含3個染色體組B.離體培養(yǎng)普通小麥的花粉,產(chǎn)生的植株為三倍體C.F1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配子含有2個染色體組、14條染色體D.八倍體小黑麥的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11.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A.纖維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和果糖B.淀粉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C.淀粉與纖維素中所含的元素相同D.單糖可以被進一步水解為更簡單的化合物12.下列關于遺傳學中一些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即為等位基因B.子代中同時出現(xiàn)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稱為性狀分離C.根據(jù)測交實驗結果可推測親本所產(chǎn)配子的類型及比例D.豌豆雜交實驗中,出現(xiàn)F2的性狀分離比的條件之一是雌雄配子數(shù)接近13.某同學用T2噬菌體侵染被35S標記的大腸桿菌,短時間保溫后進行攪拌、離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離心的目的是使噬菌體從大腸桿菌細胞內釋放出來B.35S標記的大腸桿菌為T2噬菌體的繁殖提供模板和原料C.子代T2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都有放射性D.攪拌離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14.紅嘴鷗孵化過程中,形成了多種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各異的細胞。形成這些細胞的過程稱為(??)A.細胞分裂B.細胞分化C.細胞衰老D.細胞凋亡15.F均開兩側對稱花,F(xiàn)自交產(chǎn)生的F中開兩側對稱花34112花5Lcyc度甲基化而不表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柳穿魚植株的花型中開兩側對稱花為顯性B.控制開兩側對稱花和開輻射對稱花的Lcyc基因的遺傳信息不同C.甲基化修飾使Lcyc基因不表達和柳穿魚植株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D.Lcye基因在開輻射對稱花植株中不表達可能是與DNA聚合酶的結合受阻有關53153得1分。16.艾弗里通過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探究轉化因子的實驗過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組培養(yǎng)基上出現(xiàn)兩種菌落,主要是S型細菌形成的菌落B.該實驗利用加法原理,逐一添加不同酶以確定細胞提取物的轉化活性C.與甲組相比,乙組培養(yǎng)基中有R型和S型菌的菌落,推測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D.與甲組相比,丙組培養(yǎng)基上只有R型細菌,說明DNA被水解之后不具有轉化功能17.我國科學家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番茄植株中的抗病蛋白(NRC蛋白)在無病原體入侵時也能維持較高水平,但并不會導致過度免疫。這一特性的關鍵在于NRC蛋白傾向于形成二聚體或四聚體結構,并且這些多聚體處于非活性構象。關于NRC蛋白的說法正確的是(??)A.讓NRC蛋白二聚體和四聚體解聚可能增強番茄對病蟲害的抵抗力B.NRC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C.高溫條件易引發(fā)植物病害,可能與NRC蛋白中肽鍵斷裂有關D.通過鹽析提取的NRC蛋白已失去抗蟲活性18.N蛋白質合成又重新恢復。隨后,已合成的肽鏈在信號肽引導下,穿過內質網(wǎng)膜進入內質網(wǎng)腔繼續(xù)加A.胰蛋白酶的合成需經(jīng)過該過程B.高爾基體膜內側與內質網(wǎng)相連,外側與細胞膜相連,屬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C.根據(jù)信號肽能引導肽鏈穿過內質網(wǎng)膜可推測其上分布有重要的疏水序列D.若一條信號肽鏈由231個五肽,3鏈相比,氧原子數(shù)增加了4個19.廬山黃楊和金背松鼠體內細胞的某些元素含量(占細胞干重的質量分數(shù)/%)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依據(jù)表中N的含量可推知,金背松鼠細胞核酸含量比廬山黃楊多B.依據(jù)表中O的含量可推知,廬山黃楊的含水量比金背松鼠多C.依據(jù)表中C的含量可推知,干物質主要是有機物D.這兩種生物體內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和含量差異均很大20.下列屬于大量元素的一組是(??)A.Ca、C、O、MnB.H、O、K、CaC.P、N、C、MoD.N、S、O、Mg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朊病毒就是蛋白質病毒,是只有蛋白質而沒有核酸的病毒。普魯辛納提出了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質結構致病假說,①朊病毒蛋白有兩種結構:正常型和致病型,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其空間結構上的差異;②致病型可脅迫正常型轉化為致病型,實現(xiàn)自我復制,并產(chǎn)生病理效應。朊病毒蛋白是人和動物正常細胞基因的編碼產(chǎn)物(人的該基因位于第20號染色體短臂)。(1)生物界蛋白質的種類多種多樣,決定蛋白質多樣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認為上述材料可以證明蛋白質也可以做遺傳物質,你是否贊成這種觀點?說明你的理由。22.圖A、圖B是兩種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完成下列問題:(1)在A細胞和B細胞中都有,且含有DNA的結構是___________(2)若B是秋季校園中桂花樹的花瓣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3)在A細胞中不含有磷脂的細胞器有________(4)圖A中唾液淀粉酶最初合成的場所為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穿過生物膜,而是被包裹在_________里,被運至特定部位。該過程中_______(填細胞結構)在細胞器和物質的移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5)黃曲霉素是毒性很強的致癌物質,能引起細胞中②從內質網(wǎng)上脫落下來。因此黃曲霉素可能會導致下列_______(用字母表示)物質的合成和運輸受損嚴重。a.呼吸酶??b.唾液淀粉酶??c.血紅蛋白??d.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23.在以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為材料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的實驗中,某同學在同一視野下觀察到的細胞變化情況如圖所示。(1)質壁分離中的“質”指的是_______,其與“壁”分離的原因是細胞失水時,____。(2)甲→乙時,葉肉細胞細胞質的綠色______(填“變深”或“變淺”或“基本不變_____。(3)圖乙中,細胞壁與細胞膜之間的溶液為______。若將A液換為相同濃度的KNO3溶液,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圖乙所示結果,此時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4)與甲相比,丙時細胞的體積不會明顯增加,這與_______(結構)有關,該結構的功能是______。24.野生型果蠅的翅形和體色分別為直翅和灰色,分別由常染色體上的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員通過誘變育種分別獲得了卷翅和黑身兩種單基因突變體果蠅,并進行了如下雜交實驗。注:假定每只昆蟲的生殖力相同,F(xiàn)為F全部個體隨機交配的后代。21(1)灰身基因突變?yōu)楹谏砘驅儆赺_______(填“顯性或“隱性)突變,黑身突變體和卷翅突變體的產(chǎn)生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________(填“不定向性”或“隨機性(2F和實驗四的F11________。(3)卷翅突變體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若將其與黑身突變體果蠅雜交,通過觀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________(填“能“不能)確定黑身基因和直翅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理由是________。25.水和無機鹽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判斷下列相關表述是否正確。(1)細胞內的自由水和結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劑,都能參與物質運輸和化學反應。(??)(2)同一株植物中,老葉細胞比幼葉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高。(??)(3)將作物秸稈充分曬干后,其體內剩余的物質主要是無機鹽。(??)白城一中2025級高二開學考生物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細胞結構中沒有膜結構的是(??)A.內質網(wǎng)【答案】DB.溶酶體C.高爾基體D.核糖體【解析】核糖體沒有膜結構,內質網(wǎng)、溶酶體和高爾基體都具有單層膜結構,ABC錯誤,D正確。2.以下為某同學設計的兩種雜交方案:雜交1:純種果蠅中,朱紅眼♂×暗紅眼♀,F(xiàn)1只有暗紅眼;雜交2:純種果蠅中,暗紅眼♂×朱紅眼♀,F(xiàn)1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設相關基因為A、a,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雜交1和雜交2可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位置B.實驗結果說明眼色基因不在常染色體上C.雜交2中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型比例為3∶1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D.兩種雜交實驗產(chǎn)生的F1中,【答案】C【解析】正、反交實驗可用來區(qū)分常染色體遺傳與伴性遺傳,A正確。若正、反交結果不同,且子代的表型與性別有關,說明控制性狀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若正、反交結果一致,說明控制性狀B2XaXa)×純種暗紅眼♂(XAY)F雌性為暗紅眼(XAXa)F雄性11為朱紅眼(XaY),F(xiàn)1中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其后代基因型的比例為1(XAXa)∶1(XaXa)∶1(XAY)∶1(XaY)1∶1∶1∶1C1XAXA)×純種朱紅眼♂(XaY)得到的F1中,雌性的基因型為XAXa;雜交2中,純種朱紅眼♀(XaXa)×純種暗紅眼♂(XAY)得到的F1中,雌性的基因型為XAXa,D正確。3.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產(chǎn)實踐中有許多應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溫室栽培時,補充紅光或藍紫光可以達到增產(chǎn)的目的B.溫室栽培時,保持晝夜溫度相同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C.通過增施農(nóng)家肥可提高光合速率來增加產(chǎn)量D.在農(nóng)作物不同生長時期合理灌溉可提高產(chǎn)量【答案】B【解析】由于葉綠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故溫室栽培時,補充紅光或藍紫光可以達到增產(chǎn)的目的,A正確;溫室內應保持晝夜溫度差,夜間適當降低溫度,以減少呼吸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利于有機物的積累,B錯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農(nóng)家肥經(jīng)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產(chǎn)生CO,在一定范圍內提高CO的濃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22進而提高溫室大棚中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C正確;不同種類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時期需水量不同,故在農(nóng)作物不同生長時期合理灌溉可提高產(chǎn)量,D正確。4.作為系統(tǒng)的邊界,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有多種功能。有關右圖模型的說法錯誤的是(??)A.圖示信息主要體現(xiàn)了細胞膜能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B.甲細胞分泌a物質與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有關C.乙細胞上識別a物質的受體b可以識別所有的信號分子D.b物質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答案】C【解析】題圖所示的是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的一種方式;甲細胞分泌物質a也是細胞膜控制物質出b不能識別所有的信號分子;b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5.下列關于酶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A.酶的合成不需要ATPATP的合成需要酶合成酶和ATPB.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能再C.ATP合成與水解時用的酶是不同的酶D.葉綠體基質和線粒體基質中都含有合成ATP的酶【答案】CATPA成酶,但能進行無氧呼吸合成ATPBATP合成與水解時用的酶是不同的酶,C體基質是暗反應階段的場所,無法合成ATP,無合成ATP的酶,D錯誤。6.如圖為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甲、乙、丙代表物質,a、b、c、d、e代表運輸方式),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水分子只能通過圖中b方式進出細胞B.在a~e的五種方式中,代表被動運輸?shù)氖莃、c、dC.圖中a可表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過程D.圖中b可表示氧氣進入細胞的過程【答案】A【解析】水分子除了可以通過b方式(自由擴散)進出細胞,還可以借助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協(xié)助擴散方式進出細胞,A錯誤;在a~e的五種方式中,a是主動運輸,b是自由擴散,cd是協(xié)助擴散,e是主動運輸,代表被動運輸?shù)氖莃cdB正確;a是細胞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物質,可以表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過程,C正確;氧氣進入細胞的過程是自由擴散,可用b表示,D正確。7.如圖所示為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①~④表示物質運輸?shù)娜N方式),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糖醋蒜腌制過程中,蔗糖和醋進入細胞的過程與①③有關B.③④均可以屬于協(xié)助擴散的方式C.③的轉運速率與膜上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有關D.①②③④均能體現(xiàn)膜的選擇透過性【答案】A【解析】糖醋蒜腌制過程中,細胞膜失去了選擇透過性,蔗糖和醋是通過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的,與①③無關,A錯誤;③④均為借助膜上的轉運蛋白進入細胞的運輸方式,且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為協(xié)助擴散,B正確;方式③為協(xié)助擴散,需要通道蛋白,不需要能量,其轉運速率與膜上通道蛋白的數(shù)量有關,C正確;物質以不同方式進出細胞均能體現(xiàn)膜的選擇透過性,故①②③④均能體現(xiàn)膜的選擇透過性,D正確。8.如圖為脈孢霉體內精氨酸的合成途徑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精氨酸的合成只受一對基因的控制C.【答案】BB.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D.四個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9.蛋白質功能多樣性是因為蛋白質結構具有多樣性,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其功能可能會受影響B(tài).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的空間結構差異巨大C.氫鍵和二硫鍵與蛋白質復雜的空間結構有關D.通常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才具生物活性【答案】B【解析】結構決定功能,所以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其功能可能會受影響,A正確;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B錯誤;氫鍵和二硫鍵可以將多條肽鏈連接在一起,與蛋白質復雜的空間結構有關,C正確。10.42(2n=14)雜交獲得的F1F1經(jīng)染色體加倍后獲得八倍體小黑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普通小麥單倍體植株的體細胞中含3個染色體組B.離體培養(yǎng)普通小麥的花粉,產(chǎn)生的植株為三倍體C.F1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配子含有2個染色體組、14條染色體D.八倍體小黑麥的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答案】A【解析】普通小麥是六倍體,體細胞中含有6個染色體組,單倍體植株由配子發(fā)育而來,因此普通小麥單倍體植株的體細胞中含3個染色體組,A正確;離體培養(yǎng)普通小麥的花粉,產(chǎn)生的植株為單BF1CD錯誤。11.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A.纖維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和果糖B.淀粉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C.淀粉與纖維素中所含的元素相同【答案】CD.單糖可以被進一步水解為更簡單的化合物【解析】纖維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A錯誤;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植物B錯誤;淀粉與纖維素中所含的元素均為CHOC解,D錯誤。12.下列關于遺傳學中一些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即為等位基因B.子代中同時出現(xiàn)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稱為性狀分離C.根據(jù)測交實驗結果可推測親本所產(chǎn)配子的類型及比例D.豌豆雜交實驗中,出現(xiàn)F2的性狀分離比的條件之一是雌雄配子數(shù)接近【答案】C【解析】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即為等位基因,如A與a,A錯誤;性狀分離是指在雜種后代中,同時顯現(xiàn)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B錯誤;根據(jù)測交結果可推測被測個體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C正確;F1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數(shù)目不相等,其中雄配子數(shù)目要遠多于雌配子,D錯誤。故選C。13.某同學用T2噬菌體侵染被35S標記的大腸桿菌,短時間保溫后進行攪拌、離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離心的目的是使噬菌體從大腸桿菌細胞內釋放出來B.35S標記的大腸桿菌為T2噬菌體的繁殖提供模板和原料C.子代T2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都有放射性D.攪拌離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答案】C【解析】A35S標記的大腸桿菌為T2噬菌體的繁殖提供原料,T2噬菌體的繁殖所需的模板來自T2噬BT2噬菌體的蛋白質的原料來自被35ST2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都有放射性,C正確;由于被35S標記的大腸桿菌在攪拌離心后分布在沉淀物中,因此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D錯誤。14.紅嘴鷗孵化過程中,形成了多種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各異的細胞。形成這些細胞的過程稱為(??)A.細胞分裂B.細胞分化C.細胞衰老D.細胞凋亡【答案】B【解析】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多個細胞增殖產(chǎn)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一系列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紅嘴鷗孵化過程中,形成了多種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各異的細胞,是細胞分化的結果,B正確,ACD錯誤。15.F均開兩側對稱花,F(xiàn)自交產(chǎn)生的F中開兩側對稱花34112花5Lcyc度甲基化而不表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柳穿魚植株的花型中開兩側對稱花為顯性B.控制開兩側對稱花和開輻射對稱花的Lcyc基因的遺傳信息不同C.甲基化修飾使Lcyc基因不表達和柳穿魚植株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D.Lcye基因在開輻射對稱花植株中不表達可能是與DNA聚合酶的結合受阻有關【答案】CLcyc甲基化而不表達,因此花的形狀不同是由于Lcyc基因是否表達形成的,而不是由基因的顯隱性決ALcyc基因在開兩側對稱花植株中表達,在開輻射對稱花植株中由于Lcyc基因的遺傳信息相同,B錯LcycLcycC正確;RNA聚合酶與啟動子結合后可啟動轉錄過程,Lcye基因在開輻射對稱花植株中不表達可能是與RNA聚合酶的結合受阻有關,D錯誤。53153得1分。16.艾弗里通過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探究轉化因子的實驗過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組培養(yǎng)基上出現(xiàn)兩種菌落,主要是S型細菌形成的菌落B.該實驗利用加法原理,逐一添加不同酶以確定細胞提取物的轉化活性C.與甲組相比,乙組培養(yǎng)基中有R型和S型菌的菌落,推測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D.與甲組相比,丙組培養(yǎng)基上只有R型細菌,說明DNA被水解之后不具有轉化功能【答案】CD【解析】A、甲組培養(yǎng)皿上發(fā)生轉化,使得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但轉化效率低,因此主要還是RABR型和SCR型細菌,說明DNA被水解之后不具有轉化功能,因此DNA是轉化因子,D正確。17.我國科學家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番茄植株中的抗病蛋白(NRC蛋白)在無病原體入侵時也能維持較高水平,但并不會導致過度免疫。這一特性的關鍵在于NRC蛋白傾向于形成二聚體或四聚體結構,并且這些多聚體處于非活性構象。關于NRC蛋白的說法正確的是(??)A.讓NRC蛋白二聚體和四聚體解聚可能增強番茄對病蟲害的抵抗力B.NRC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C.高溫條件易引發(fā)植物病害,可能與NRC蛋白中肽鍵斷裂有關D.通過鹽析提取的NRC蛋白已失去抗蟲活性【答案】A【解析】題意顯示,NRC蛋白形成二聚體或四聚體時處于非活性構象,據(jù)此推測,讓NRC蛋白二聚體和四聚體解聚可能增強番茄對病蟲害的抵抗力,A正確;NRC蛋白的N原子主要蘊含在-NH-CO-BC改變蛋白質的溶解度并不會改變蛋白質的空間構象,因此,通過鹽析提取的NRC蛋白有抗蟲活性,D錯誤。18.N蛋白質合成又重新恢復。隨后,已合成的肽鏈在信號肽引導下,穿過內質網(wǎng)膜進入內質網(wǎng)腔繼續(xù)加A.胰蛋白酶的合成需經(jīng)過該過程B.高爾基體膜內側與內質網(wǎng)相連,外側與細胞膜相連,屬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C.根據(jù)信號肽能引導肽鏈穿過內質網(wǎng)膜可推測其上分布有重要的疏水序列D.若一條信號肽鏈由231個五肽,3鏈相比,氧原子數(shù)增加了4個【答案】BD【解析】A正確;內質網(wǎng)膜內連核膜,外連細胞膜,B錯誤;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內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信號肽能引導新合成的蛋白質穿膜進入內質網(wǎng)腔,是因為信號肽的主要功能區(qū)是一小段疏水序列,C正確;23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如果用酶把其水解成1個五肽,3個六肽,需要斷裂3個肽鍵,消耗3個水分子,與原來的肽鏈相比,氧原子數(shù)增加了3個,D錯誤。19.廬山黃楊和金背松鼠體內細胞的某些元素含量(占細胞干重的質量分數(shù)/%)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依據(jù)表中N的含量可推知,金背松鼠細胞核酸含量比廬山黃楊多B.依據(jù)表中O的含量可推知,廬山黃楊的含水量比金背松鼠多C.依據(jù)表中C的含量可推知,干物質主要是有機物D.這兩種生物體內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和含量差異均很大【答案】ABDNNA項錯誤;題干信息為細胞干重,故無法判斷含水量的多少,B項錯誤;依據(jù)表中C的含量可知,有機物是干物質的主要成分,C項正確;這兩種生物體內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基本相同,但含量差異很大,D項錯誤。20.下列屬于大量元素的一組是(??)A.Ca、C、O、MnB.H、O、K、CaC.P、N、C、MoD.N、S、O、Mg【答案】BD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朊病毒就是蛋白質病毒,是只有蛋白質而沒有核酸的病毒。普魯辛納提出了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質結構致病假說,①朊病毒蛋白有兩種結構:正常型和致病型,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其空間結構上的差異;②致病型可脅迫正常型轉化為致病型,實現(xiàn)自我復制,并產(chǎn)生病理效應。朊病毒蛋白是人和動物正常細胞基因的編碼產(chǎn)物(人的該基因位于第20號染色體短臂)。(1)生物界蛋白質的種類多種多樣,決定蛋白質多樣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認為上述材料可以證明蛋白質也可以做遺傳物質,你是否贊成這種觀點?說明你的理由?!敬鸢浮?1)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2)贊成,致病型朊病毒蛋白可脅迫正常型轉化為致病型,實現(xiàn)自我復制,具備遺傳物質必須能復制、向后代傳遞的特點(或不贊成,致病型朊病毒蛋白只是脅迫正常型蛋白轉化為致病型蛋白,而不是指導新的致病型蛋白合成,從根本上說,致病型朊病毒蛋白仍是由DNADNA是真正的遺傳物質)?!窘馕觥?1)組成生物體內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但由于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不同,數(shù)目不同,排列順序不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決定了蛋白質種類的多種多樣。(2)對科學新發(fā)現(xiàn)的評價,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2.圖A、圖B是兩種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完成下列問題:(1)在A細胞和B細胞中都有,且含有DNA的結構是___________(2)若B是秋季校園中桂花樹的花瓣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3)在A細胞中不含有磷脂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A中唾液淀粉酶最初合成的場所為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穿過生物膜,而是被包裹在_________里,被運至特定部位。該過程中_______(填細胞結構)在細胞器和物質的移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5)黃曲霉素是毒性很強的致癌物質,能引起細胞中②從內質網(wǎng)上脫落下來。因此黃曲霉素可能會導致下列_______(用字母表示)物質的合成和運輸受損嚴重。a.呼吸酶??b.唾液淀粉酶??c.血紅蛋白??d.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答案】(1)線粒體、細胞核(2)⑨液泡??(3)②⑥(4)核糖體??③內質網(wǎng)??⑦高爾基體??囊泡??細胞骨架(5)bd【解析】(1A表示動物細胞,圖B表示植物細胞,在動、植物細胞中都有,且都含有DNA的結構是⑤線粒體、④細胞核。(2)圖B桂花樹的花瓣細胞中的色素存在于⑨液泡中。(3)圖A細胞中不含有磷脂的細胞器,沒有膜結構,分別是②核糖體、⑥中心體。(4)唾液淀粉酶是分泌蛋白,圖A中唾液淀粉酶最初合成的場所是②核糖體,合成后的加工和運輸依次在③內質網(wǎng)、⑦高爾基體進行,該酶在相關細胞器合成、加工后,不能直接穿過生物膜,而(5)唾液淀粉酶和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的合成都是先在游離的核糖體中以氨基酸為原料開始多肽鏈的合成,當合成了一段肽鏈后,這段肽鏈會與核糖體一起轉移到粗面內質網(wǎng)上繼續(xù)其合成過程,而黃曲霉素能引起細胞中的核糖體從內質網(wǎng)上脫落下來,所以黃曲霉素會導致其合成和運輸受阻,而呼吸酶和血紅蛋白都屬于胞內蛋白,其是在游離的核糖體上合成的,不需要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的加工,bd正確,ac錯誤。23.在以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為材料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的實驗中,某同學在同一視野下觀察到的細胞變化情況如圖所示。(1)質壁分離中的“質”指的是_______,其與“壁”分離的原因是細胞失水時,____。(2)甲→乙時,葉肉細胞細胞質的綠色______(填“變深”或“變淺”或“基本不變_____。(3)圖乙中,細胞壁與細胞膜之間的溶液為______。若將A液換為相同濃度的KNO3溶液,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圖乙所示結果,此時細胞液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4)與甲相比,丙時細胞的體積不會明顯增加,這與_______(結構)有關,該結構的功能是______。【答案】(1)原生質層??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2)變深??甲→乙時,細胞失水導致原生質層收縮(3)A液??大于、小于或等于。(4)細胞壁??對植物細胞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解析】(1)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原因是細胞失水時,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其中,質壁分離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