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感染相關隔離技術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_第1頁
醫(yī)院感染相關隔離技術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_第2頁
醫(yī)院感染相關隔離技術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_第3頁
醫(yī)院感染相關隔離技術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_第4頁
醫(yī)院感染相關隔離技術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yī)院感染相關隔離技術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以下哪種隔離方式適用于經(jīng)空氣傳播的疾病()A.接觸隔離B.飛沫隔離C.空氣隔離D.以上都不是2.進行戴無菌手套的練習時,以下哪項操作是錯誤的()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B.核對標簽上的手套號碼和滅菌日期C.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內(nèi)面戴上左手D.戴上手套的雙手置腰部以上水平3.隔離病室應有隔離標志,空氣傳播隔離的標志顏色是()A.黃色B.粉色C.藍色D.綠色4.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是()A.進行無菌操作時要戴口罩、帽子B.無菌操作環(huán)境要清潔、干燥、寬敞C.一份無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D.用無菌鉗夾取無菌物品5.下列哪項不屬于標準預防的措施()A.手衛(wèi)生B.穿隔離衣C.戴防護眼鏡D.預防性使用抗生素6.飛沫傳播是一種近距離傳播,近距離是指()A.1米以內(nèi)B.1.5米以內(nèi)C.2米以內(nèi)D.2.5米以內(nèi)7.以下關于隔離技術的描述,正確的是()A.隔離衣的內(nèi)面和衣領被視為清潔面B.穿好隔離衣后,雙臂應保持在腰部以下C.隔離衣可以在不同的隔離區(qū)域內(nèi)多次使用D.脫隔離衣時,應先解開腰帶再解領口8.對于疑似或確診經(jīng)空氣傳播疾病患者,應安置在()A.普通病房B.負壓病房C.觀察病房D.過渡病房9.進行無菌操作時,無菌物品一經(jīng)取出,即使未使用,也()A.可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B.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C.可在清潔區(qū)放置后再用D.可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10.接觸隔離使用的隔離標識顏色是()A.黃色B.粉色C.藍色D.綠色11.以下哪種情況不需要進行手衛(wèi)生()A.接觸患者前B.接觸患者周圍環(huán)境后C.戴手套前D.戴手套后12.口罩的正確佩戴方法,不包括()A.口罩應遮住口鼻B.口罩應緊貼面部C.有金屬條的一端應朝下D.定期更換口罩13.穿脫隔離衣時要避免污染的部位是()A.腰帶以下部分B.腰帶以上部分C.袖子的后面D.衣領14.對經(jīng)飛沫傳播疾病的患者進行近距離(1米以內(nèi))接觸時,應佩戴()A.紗布口罩B.外科口罩C.醫(yī)用防護口罩D.一次性口罩15.無菌容器打開后,其有效使用時間是()A.4小時B.8小時C.12小時D.24小時16.以下關于防護用品的使用,錯誤的是()A.護目鏡或防護面罩使用后應清潔與消毒B.防護服被患者血液污染后應及時更換C.一次性隔離衣可以重復使用D.口罩潮濕后應及時更換17.隔離病室每日至少進行()次空氣消毒。A.1B.2C.3D.418.以下哪種物品不屬于高度危險性物品()A.手術器械B.注射器C.體溫表D.植入物19.當患者的血液、體液等污染了地面,應立即用()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A.500mg/LB.1000mg/LC.2000mg/LD.5000mg/L20.進入確診或疑似空氣傳播疾病患者房間時,應佩戴()A.外科口罩B.醫(yī)用防護口罩C.紗布口罩D.一次性口罩二、多項選擇題1.標準預防的措施包括()A.手衛(wèi)生B.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C.呼吸衛(wèi)生/咳嗽禮儀D.安全注射E.診療設備及環(huán)境清潔消毒2.以下哪些疾病需要采取空氣隔離()A.肺結核B.麻疹C.水痘D.流行性感冒E.百日咳3.穿隔離衣的正確步驟包括()A.手持衣領取下隔離衣,清潔面朝自己B.兩手持衣領,抖開全衣C.右手持衣領,左手伸入袖內(nèi),右手將衣領向上拉,露出左手D.換左手持衣領,右手伸入袖內(nèi),同法穿好另一袖E.兩手持衣領,由領子中央順著邊緣向后系好頸帶4.關于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正確的是()A.操作環(huán)境應清潔、寬敞、定期消毒B.操作者應洗手、戴口罩和帽子C.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開放置D.無菌物品一經(jīng)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E.一套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5.接觸隔離的措施包括()A.患者應安置在單人隔離房間B.接觸患者時應戴手套C.接觸患者后應立即洗手D.患者的診療物品應專人專用E.病室的地面、物體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擦拭6.以下關于口罩的使用,正確的是()A.應根據(jù)不同的操作要求選用不同種類的口罩B.佩戴口罩時應注意正反和上下C.口罩潮濕后應及時更換D.佩戴多個口罩可增加防護效果E.口罩使用后應正確丟棄7.隔離技術的目的是()A.切斷感染鏈B.保護患者C.保護醫(yī)務人員D.防止病原體擴散E.減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8.以下哪些情況需要進行手衛(wèi)生()A.接觸患者前B.進行無菌操作前C.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后D.接觸患者周圍環(huán)境后E.脫手套后9.對經(jīng)飛沫傳播疾病的患者進行護理時,應采取的防護措施有()A.佩戴外科口罩B.進行近距離操作時佩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C.穿隔離衣D.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E.保持病房通風良好10.無菌物品的管理要求包括()A.應放在無菌容器或無菌包內(nèi)B.應注明滅菌日期和失效期C.應放在干燥、清潔的地方D.有效期一般為714天E.過期或潮濕應重新滅菌三、判斷題1.標準預防是針對醫(yī)院所有患者和醫(y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2.接觸隔離的患者應限制在隔離病室內(nèi)活動,不得離開病室。()3.戴手套可以代替手衛(wèi)生。()4.隔離衣如有潮濕或污染,應立即更換。()5.空氣傳播是指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的疾病傳播。()6.無菌容器打開后,若未污染,可在24小時內(nèi)持續(xù)使用。()7.進行無菌操作時,無菌物品取出后未使用完,可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下次再用。()8.對于經(jīng)飛沫傳播的疾病,患者之間、患者與探視者之間相隔距離在1米以上。()9.防護用品應根據(jù)診療操作的需要和可能暴露的風險程度正確選用。()10.隔離病室的門應保持關閉狀態(tài)。()四、填空題1.隔離技術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標準預防強調雙向防護,既防止__________,又防止__________。3.穿隔離衣時,隔離衣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被視為清潔面。4.口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手衛(wèi)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6.空氣傳播疾病患者的隔離病室應保持__________,并設置__________裝置。7.無菌物品應放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內(nèi),有效期一般為__________天。8.接觸隔離使用的隔離標識顏色是__________,空氣傳播隔離的標志顏色是__________,飛沫傳播隔離的標志顏色是__________。9.隔離病室每日至少進行__________次空氣消毒,地面和物體表面應每日用__________的含氯消毒劑擦拭。10.進行無菌操作時,應遵循__________原則,操作環(huán)境應__________、__________、定期消毒。五、簡答題1.簡述標準預防的概念和措施。2.簡述穿脫隔離衣的注意事項。3.簡述手衛(wèi)生的指征。4.簡述空氣隔離、飛沫隔離和接觸隔離的適用范圍。5.簡述無菌技術操作的原則。六、案例分析題患者李某,男,56歲,因“發(fā)熱、咳嗽、咳痰1周”入院。入院后診斷為“肺結核”。請根據(jù)醫(yī)院感染相關隔離技術規(guī)范,回答以下問題:1.該患者應采取哪種隔離方式?2.為該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應采取哪些防護措施?3.患者的病房應如何進行管理?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C2.C3.A4.C5.D6.A7.A8.B9.B10.C11.D12.C13.D14.C15.D16.C17.B18.C19.B20.B二、多項選擇題1.ABCDE2.ABC3.ABCDE4.ABCDE5.ABCDE6.ABCE7.ABCDE8.ABCDE9.ABCDE10.ABCDE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填空題1.接觸隔離、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微粒隔離、保護性隔離2.疾病從患者傳至醫(yī)務人員、疾病從醫(yī)務人員傳至患者3.內(nèi)面、衣領4.外科口罩、醫(yī)用防護口罩、紗布口罩5.洗手、衛(wèi)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6.空氣流通、通風換氣7.無菌容器、無菌包、7148.藍色、黃色、粉色9.2、1000mg/L10.無菌、清潔、寬敞五、簡答題1.標準預防的概念:是針對醫(yī)院所有患者和醫(y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手衛(wèi)生,根據(jù)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等個人防護用品,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huán)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yī)療器械。措施:(1)手衛(wèi)生;(2)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如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等;(3)呼吸衛(wèi)生/咳嗽禮儀;(4)安全注射;(5)診療設備及環(huán)境清潔消毒;(6)污染的醫(yī)療廢物應規(guī)范處理。2.穿脫隔離衣的注意事項:穿隔離衣時:(1)隔離衣的長短要合適,須全部遮蓋工作服,如有破洞,應補好后再穿;(2)系領子時,勿使衣袖觸及面部、衣領及工作帽;(3)穿好隔離衣后,雙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視線范圍內(nèi);不得進入清潔區(qū),避免接觸清潔物品。脫隔離衣時:(1)先解開腰帶,在前面打一活結;(2)消毒雙手后,解開領口;(3)解袖口時,不可將衣袖往上拉;(4)脫衣時,動作要輕穩(wěn),避免污染空氣;(5)隔離衣應每天更換,如有潮濕或污染,應立即更換。3.手衛(wèi)生的指征:(1)接觸患者前;(2)進行無菌操作前;(3)接觸患者體液、血液、分泌物后;(4)接觸患者周圍環(huán)境后;(5)接觸患者后;(6)脫手套后。4.空氣隔離的適用范圍:適用于經(jīng)空氣傳播的疾病,如肺結核、麻疹、水痘等。飛沫隔離的適用范圍:適用于經(jīng)飛沫傳播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百日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接觸隔離的適用范圍:適用于經(jīng)接觸傳播的疾病,如腸道感染、多重耐藥菌感染、皮膚感染等。5.無菌技術操作的原則:(1)操作環(huán)境應清潔、寬敞、定期消毒;操作前30分鐘應停止清掃工作、減少人員走動,避免塵埃飛揚。(2)操作者應洗手、戴口罩和帽子,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時穿無菌衣、戴無菌手套。(3)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無菌物品應放在無菌容器或無菌包內(nèi),保持干燥;無菌包外應注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順序擺放。(4)無菌物品一經(jīng)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一套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以防交叉感染。(5)進行無菌操作時,操作者身體應與無菌區(qū)保持一定距離;手臂應保持在腰部或治療臺面以上,不可跨越無菌區(qū);不可面對無菌區(qū)談笑、咳嗽、打噴嚏。(6)取用無菌物品時應使用無菌持物鉗;無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予以更換。六、案例分析題1.該患者應采取空氣隔離方式。因為肺結核是經(jīng)空氣傳播的疾病,帶有結核桿菌的微粒子(≤5μm)可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疾病傳播。2.為該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應采取的防護措施有:(1)手衛(wèi)生:接觸患者前后、進行護理操作前后都應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可使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2)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應佩戴醫(yī)用防護口罩,進行近距離操作如吸痰、氣管插管等時,還應佩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穿防護服,戴手套。(3)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范,防止交叉感染。(4)正確處理污染物品: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應按照醫(yī)療廢物處理規(guī)定進行處理,使用后的醫(yī)療器械應及時進行消毒滅菌。3.患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