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點突破方法_第1頁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點突破方法_第2頁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點突破方法_第3頁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點突破方法_第4頁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點突破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重點突破方法引言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要求,小學生需“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并“具有初步的獨立修改文章的能力”。然而,當前寫作教學中仍存在“重形式訓練輕興趣激發(fā)”“重內容堆砌輕邏輯構建”“重完成任務輕修改打磨”等問題,導致學生普遍存在“怕寫、不會寫、寫不好”的困境。本文結合新課標理念與一線教學實踐,從興趣激發(fā)、基礎夯實、結構構建、素材積累、修改提升五大核心維度,提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點突破方法,旨在幫助教師搭建“從輸入到輸出、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體系。一、興趣激發(fā):打破“寫作=任務”的認知壁壘興趣是寫作的內驅力。多數(shù)學生對寫作的抵觸,源于“為完成老師要求而寫”的被動體驗。教師需通過生活聯(lián)結、游戲化設計、多元反饋,讓寫作成為學生表達自我的主動需求。1.用“生活在場”喚醒表達欲寫作的素材源于生活,但學生往往“視而不見”。教師可通過“微體驗”設計,讓學生在具體場景中產生情感共鳴,再引導表達。例如:春季帶學生觀察校園里的櫻花,用“看(花瓣的顏色/形狀)、摸(花瓣的質感)、聞(花香的味道)、想(櫻花像什么)”的感官法記錄;組織“一分鐘跳繩比賽”,讓學生寫“比賽時的心情(緊張/興奮)、動作(手的擺動/腳的跳躍)、周圍的聲音(同學的加油聲)”。當學生感受到“寫作是在記錄自己的經歷”,而非“編造陌生的內容”,自然會愿意寫。2.用“游戲化任務”降低難度兒童的認知特點是“好玩、好奇”,將寫作轉化為“游戲任務”,能消除其畏難情緒。例如:童話創(chuàng)編:讓學生給“小螞蟻”“蝴蝶”設計一個“尋找寶藏”的故事,要求加入“遇到的困難”“解決的辦法”;劇本寫作:以“班級里的趣事”為主題,寫一段“對話場景”,讓學生扮演角色表演,再將劇本整理成文章;漫畫配文:給學生一幅無文字的漫畫(如“小貓打翻了魚缸”),讓學生寫“小貓的想法”“主人的反應”,用文字補充漫畫的情節(jié)。3.用“多元反饋”增強成就感學生需要“被看見”的認可。教師可通過“低門檻展示”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價值:班級“作文墻”:將學生的優(yōu)秀片段(如“描寫媽媽的手”“第一次騎自行車”)貼在墻上,標注“小作者”名字;班級“文集”:每學期將學生的作品整理成《我們的故事》,打印成冊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小作家”;家長“留言本”:讓家長在學生的作文后寫一句“讀后感”(如“我讀到了孩子的用心,真感動”),用家長的反饋強化學生的成就感。二、基礎夯實:構建“觀察-表達”的能力閉環(huán)寫作的核心是“把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寫清楚”,而“觀察”是前提,“表達”是結果。教師需通過“有序觀察訓練”“細節(jié)表達指導”,幫學生建立“從現(xiàn)象到文字”的轉化能力。1.教“有序觀察”,解決“寫不具體”的問題學生常犯的錯誤是“東寫一句西寫一句”,原因是“觀察沒有順序”。教師需教給學生“結構化觀察法”:時間順序:寫“植物生長”時,按“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的順序;空間順序:寫“我的房間”時,按“從門口到窗戶”“從書桌到床”的順序;邏輯順序:寫“一次實驗”時,按“實驗材料→步驟→結果→發(fā)現(xiàn)”的順序。例如,寫“秋天的公園”,教師可引導學生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遠處的楓樹(紅得像火)→中間的菊花(黃的、白的,像小喇叭)→近處的草地(有幾片落葉,像蝴蝶)”,再加入“風的味道(桂花香)”“人的活動(小朋友撿落葉做書簽)”,這樣的觀察有層次,寫出來的文章也會有條理。2.教“細節(jié)表達”,解決“寫不生動”的問題學生的文章?!盎\統(tǒng)”(如“媽媽很愛我”),缺乏具體的細節(jié)。教師需教給學生“細節(jié)描寫四法”:用“具體的名詞”代替“籠統(tǒng)的形容詞”:將“媽媽很勤勞”改為“媽媽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用冷水洗全家人的衣服,手凍得通紅,卻笑著說‘沒關系’”;用“動詞鏈”描寫動作:將“他跑過去”改為“他攥著書包帶,踮著腳,飛快地向操場跑去,頭發(fā)被風吹得豎了起來”;用“比喻/擬人”增加畫面感:將“雨絲”比作“細細的銀線”,將“樹葉”寫成“在風中跳著舞”;用“心理活動”補充情感:寫“第一次上臺演講”時,加入“我的手心全是汗,心里像有只小兔子在跳,想:‘要是忘詞了怎么辦?’”。三、結構構建:建立“文章=邏輯”的思維框架小學生的文章?!吧ⅰ薄皝y”,原因是缺乏“結構意識”——不知道“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教師需通過“模板化訓練”“思維導圖工具”,幫學生掌握基本的文章結構。1.掌握“三類基礎結構”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先教“易操作、易模仿”的結構:總分總結構:適合寫“寫景”“寫人”“寫事”。例如:開頭(總):“我的媽媽是個‘超人’?!敝虚g(分):“她會做美味的蛋糕(具體事例)”“她會修我的玩具車(具體事例)”“她會陪我讀繪本(具體事例)”;結尾(總):“這就是我的‘超人媽媽’,我愛她?!辈⒘惺浇Y構:適合寫“多個場景”“多個特點”。例如:“校園里的四季”,分別寫“春天的櫻花”“夏天的綠樹”“秋天的桂香”“冬天的梅花”,每段用“校園的春天,是粉色的”這樣的句子開頭,結構清晰;遞進式結構:適合寫“成長類”“感悟類”文章。例如:“學騎自行車”,按“害怕(不敢騎)→嘗試(摔倒了)→堅持(學會了)→感悟(做事情要勇敢)”的順序寫,層層遞進。2.用“思維導圖”規(guī)劃思路思維導圖是可視化的思維工具,能幫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例如:寫“一次難忘的旅行”,用思維導圖先確定“主題”(難忘的旅行),再分“時間”(早上/中午/晚上)、“地點”(海邊/沙灘/餐廳)、“事件”(撿貝殼/堆沙堡/吃海鮮)、“感受”(開心/難忘),然后將這些內容填充到文章中,避免“跑題”或“遺漏重要內容”。3.訓練“開頭/結尾”的呼應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門面”,能讓文章更完整。教師可教學生“三種開頭法”“三種結尾法”:開頭:開門見山(直接點題)、設置懸念(“今天,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環(huán)境描寫(“清晨,窗外的小鳥在唱歌,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向學校走去”);結尾:總結全文(“這就是我的‘超人媽媽’”)、首尾呼應(開頭“我的媽媽是個‘超人’”,結尾“她還是那個‘超人媽媽’,永遠保護著我”)、留下余味(“那天的風很暖,陽光很亮,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次旅行”)。四、素材積累:打造“寫作=有米下鍋”的資源庫學生常說“沒東西寫”,本質是“素材積累不足”。教師需通過“日常化積累”“結構化整理”,幫學生建立自己的“寫作素材庫”。1.用“日記/周記”積累生活素材日記是“記錄生活的碎片”,周記是“整理一周的經歷”。教師可要求學生:日記:寫“小事”(如“今天幫媽媽澆花”“和同學一起玩游戲”),不用寫太長,____字即可,重點是“記錄細節(jié)”(如“澆花時,水灑在了葉子上,像珍珠一樣”);周記:寫“一周里最難忘的事”,要求加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受”,培養(yǎng)“概括能力”。2.用“閱讀積累”補充語言素材閱讀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教師需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摘選、模仿”:摘抄本:讓學生準備“好詞好句本”,摘抄閱讀中的“精彩片段”(如“描寫秋天的句子”“人物對話”),并標注“出處”(如《秋天的雨》《猜猜我有多愛你》);背誦經典:背誦唐詩、宋詞、兒歌中的“短句子”(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些句子能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讓文章更有文采。3.用“模仿”降低創(chuàng)作難度模仿是兒童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可選擇“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優(yōu)秀文章,讓學生模仿其“結構”“語言”:模仿結構:讀《秋天的雨》(總分總結構),讓學生寫《春天的風》,模仿“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的開頭,寫“春天的風,是一支畫筆……”;模仿語言:讀《猜猜我有多愛你》(用“我對你的愛像……”的比喻),讓學生寫“我對媽媽的愛”,模仿“我對你的愛像天空那么大”“像大海那么深”;模仿情節(jié):讀《小蝸?!罚ā按禾斐霭l(fā),秋天回來”的情節(jié)),讓學生寫“小螞蟻的旅行”,模仿“遇到的困難(迷路)→得到的幫助(蝴蝶指路)→到達的地方(花園)”的情節(jié)。四、修改提升:培養(yǎng)“好文章=改出來”的意識(注:原“四、素材積累”后,此處應為“五、修改提升”,前文序號有誤,已調整。)很多學生認為“寫完就是完成”,但實際上,修改是寫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需通過“分步指導”“同伴合作”“教師示范”,幫學生掌握修改的方法。1.明確“修改的三個層次”從“易到難”引導學生修改,避免“無從下手”:第一層次:改“通”——檢查句子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漏字、多字。例如:“我今天吃了蘋果和香蕉,很好吃?!保ㄍ槪弧拔医裉斐粤颂O果和香蕉,很好吃,我很開心?!保ㄍ槪?;第二層次:改“具體”——檢查有沒有“籠統(tǒng)”的句子,用“細節(jié)描寫”補充。例如:“媽媽很愛我”→改為“媽媽每天早上都會給我做早餐,有我最喜歡的雞蛋餅和牛奶,還會在我的書包里放一顆水果糖,說:‘下午餓了吃?!保坏谌龑哟危焊摹昂谩薄獧z查有沒有“更生動”的表達,用“比喻/擬人”“動詞/形容詞”替換籠統(tǒng)的詞。例如:“風很大”→改為“風呼呼地吹著,把樹上的葉子都吹落了,像蝴蝶一樣在空中飛”;“我很開心”→改為“我笑得眼睛都彎了,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2.用“同伴修改”互相啟發(fā)同伴之間的修改,能讓學生從“旁觀者”的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可設計“修改任務單”,讓學生按要求互相修改:任務單示例:□有沒有“籠統(tǒng)”的句子?請用“波浪線”畫出來,建議補充“細節(jié)”;□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請用“橫線”畫出來,建議修改;□有沒有“精彩的片段”?請用“五角星”標注出來,寫出你的感受(如“這段描寫很生動,我好像看到了媽媽做早餐的樣子”)。例如,學生A寫“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很高,很強壯,他很愛我。”學生B用“波浪線”畫出“很高,很強壯”,建議補充:“我的爸爸有1米8,肩膀很寬,像一座山,他能把我舉得很高,讓我摸到天花板?!睂W生A接受建議后,修改后的句子更具體。3.用“教師示范”教“如何改”教師的示范是最有效的指導。教師可選擇“學生的真實作品”,在課堂上現(xiàn)場修改,讓學生看到“修改的過程”:例如,學生的原文:“今天早上,我吃了早餐,然后去上學,路上遇到了同學,我們一起走,很開心。”教師修改后:“今天早上,媽媽給我做了煎蛋和牛奶,煎蛋的邊緣金黃,聞起來很香。我吃完早餐,背著書包出門,剛好遇到了同學小明,他手里拿著一個面包,我們一起走在上學的路上,一邊走一邊聊昨天的動畫片,笑得聲音很大,連樹上的小鳥都被我們嚇飛了?!苯處熯呅薷倪吔忉專骸凹尤肓恕宓暗募毠?jié)’(金黃、很香)、‘小明的動作’(拿著面包)、‘我們的對話’(聊動畫片)、‘環(huán)境的反應’(小鳥被嚇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