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文言文選讀宋朝與明朝(學生版)_第1頁
15-文言文選讀宋朝與明朝(學生版)_第2頁
15-文言文選讀宋朝與明朝(學生版)_第3頁
15-文言文選讀宋朝與明朝(學生版)_第4頁
15-文言文選讀宋朝與明朝(學生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記文言閱讀:宋朝【歷史背景】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后周諸將發(fā)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jié)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專權亂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并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后統(tǒng)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后逐漸步入治世。1127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低踮w構于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后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lián)蒙滅金,1235年爆發(fā)宋元戰(zhàn)爭,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zhàn)后,南宋滅亡。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占世界經(jīng)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后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jīng)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一)(19分)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題。①帝久欲相準,悉其剛直難獨任。景德元年,以畢士安參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準以集賢殿大學士位士安下。是時契丹內寇,縱游騎掠深、祁間,小不利輒引去,徜徉無斗意,準曰:“是狃①我也,請練師命將,簡驍銳,據(jù)要害以備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書一夕凡五至,準不發(fā),飲笑自如。明日同列以聞,帝大駭,以問準。準曰:“陛下欲了此,不過五日爾?!币蛘埿义ぶ?。同列懼,欲退,準止之,令候駕起,帝難之,欲還內。準曰:“陛下入則臣不得見,大事去矣。請毋還而行?!钡勰俗h親征,召群臣問方略。②契丹既圍瀛州,直犯貝、魏,中外震駭。參知政事王欽若,江南人也,請幸金陵。陳堯叟,蜀人也,請幸成都。帝問準,準心知二人謀,乃陽若不知,曰:“誰為陛下畫此策者,罪可誅也。今陛下神武,將臣協(xié)和,大駕親征,賊自當遁去。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軼之勢我得勝算矣。奈何棄廟社,欲幸楚、蜀遠地?所在人心崩潰,賊乘勢深入,天下可復保耶?”逐請幸澶州。③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眾請駐蹕以覘軍勢,準固請曰;“陛下不過河,則人心益危,敵氣木懾,非所以取威決勝也。且王超領勁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繼隆、石保吉分大陣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鎮(zhèn)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進?”眾議皆懼,準力爭之,不決。出遇高瓊于屏間,謂曰:“太尉受國恩,今日有以報乎?”對曰:“瓊武人,愿效死?!睖蕪腿雽?,瓊隨立于庭下,準厲聲曰:“陛下不以臣言為然,盍試問瓊等?“瓊即仰奏曰:“寇準言是?!睖试唬骸皺C不可失,宜趣駕?!杯偧戴庑l(wèi)士進輦,帝遂渡河,御北城門樓。遠近望見御蓋,踴躍歡呼,聲聞數(shù)十里。契丹相視驚愕,不能成列。(節(jié)選自《宋史·寇準傳》)【注】①狃:niǔ,輕侮16.解釋下列加點字。(1)契丹內寇(2)乃陽若不知17.為下列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1)急書一夕五至,準不發(fā)()A.發(fā)放B.開封C.施行D.啟示(2)機不可失,宜趣駕。()A.趨向B.追求C.志向D.急速18.第②段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軼之勢/我得勝算矣B.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軼之勢/我得勝算矣C.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軼之勢/我得勝算矣D.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軼/之勢我得勝算矣19.把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眾請駐蹕以覘軍勢,準固請曰:“陛下不過河,則人心益危,敵氣未懾,非所以取威決勝也?!?0.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寇準的人物形象。(二)(19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①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父益,都官員外郎。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jīng)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②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辯博濟其說,果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以為:“今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壞,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愿監(jiān)茍且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當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焙蟀彩攪?,其所注措①,大抵皆祖此書。③俄直集賢院。先是,館閣之命屢下,安石屢辭;士大夫謂其無意于世,恨不識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起。④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上問:“卿所施設以何先?”安石曰:“變風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鄙弦詾槿?。于是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命與知樞密院事陳升之同領之。安石令其黨呂惠卿任其事。而農(nóng)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并興,號為新法,遣提舉官四十余輩,頒行分下。⑤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zhí)意不回。至議變法,而在廷交執(zhí)不可,安石傅經(jīng)義,出己意,辯論輒數(shù)百言,眾不能詘。甚者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罷黜中外老成人幾盡,多用門下儇②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復相,歲余罷。終神宗世不復召,凡八年。節(jié)選自《宋史·王安石傳》材料二:①介甫文章節(jié)義,過人處甚多。但性不曉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遠,讒佞輻輳,敗壞百度,以至于此。今方矯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謝世,反復之徒必詆毀百端。光意以謂,朝廷宜優(yōu)加厚禮,以振起浮薄之風。節(jié)選自《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③注釋:①注措:措施。②儇:巧佞。③北宋司馬光,去世后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1)其屬文動筆如飛()(2)果于自用()16.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義項。(1)囂天下之口()A.使嘩然B.使憤怒C.使擴大D.使爭斗(2)朝廷每欲畀以美官()A.委任B.付出C.支持D.交給17.第⑤段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zhí)意不回18.把第⑤段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罷黜中外老成人幾盡,多用門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復相,歲余罷。19.根據(jù)第②段“萬言書”,推測王安石“當國”以后的“注措”。20.結合材料一、二具體內容,從人物個性角度分析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三)閱讀下文,完成問題。①公諱軾,姓蘇,字子瞻,世家眉山。②自密徙徐。是歲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城南兩山環(huán)繞,呂梁百步扼之,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公曰:“汝等若出,民心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屖箯腿氤?。公履屨杖策,親入武衛(wèi)營,呼其卒長,謂之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為我盡力!”卒長呼曰:“太守猶不避水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執(zhí)梃入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③至登州,召為禮部郎中。時君實①為門下侍郎,惇②知樞密院。公舊善門下君實、子厚,然二人冰炭不相入。子厚每以謔侮困君實。君實苦之,求助于公。公見子厚曰:“司馬君實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虛名無實見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先主內之,乃以靖為司徒。許靖且不可慢,況君實乎?”子厚以為然,君實賴以少安。④三年,公權知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不能言。公寬其禁約,使得盡其技。而巡捕內臣伺其坐起,過為凌辱。公以其傷動士心,虧損國體,奏之。有旨送內侍省撻而逐之,士皆悅服。⑤四年,知杭州。歲適大旱,饑疫并作。公請于朝,免本州上供米三之一,故米不翔貴。明年春,即減價糶常平米③,民遂免大旱之苦。公又多作饘粥藥劑,遣吏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公曰:“杭,水陸之會,因疫病死,比他處常多。”乃得銅錢二千,復發(fā)私橐五十兩,以作病坊,稍蓄錢糧以待之,至于今不廢。⑥四年秋,被病,卒于毗陵。吳越之民,相與哭于市。其君子相與吊于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咀ⅰ竣偎抉R光,字君實。②章惇,字子厚。③常平米:漢宣帝時政府修建糧倉,谷賤時用較高價購入,谷貴時減價賣出,以平抑物價,稱為“常平米”。13.下列各句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先主內之 B.質勝文則野C.曰余食贅行 D.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14.第③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15.第②③兩段蘇東坡的說話語氣不同,請加以分析。16.縱觀全文,概括蘇軾去世后“無賢愚皆咨嗟出涕”的原因。(四)(20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劉珙傳①劉珙字共父。生有奇質,以蔭補承務郎,登進士乙科,遷禮部郎官。秦檜欲追謚其父,召禮官會問,珙不至,檜怒,風言者逐之。檜死,召為吏部員外郎,兼權中書舍人。金犯邊,王師北向,詔檄多出其手,詞氣激烈,聞者泣下。從幸建康,車駕將還,軍務未有所付,時張浚留守建康,眾望屬之。及詔出,以楊存中為江、淮宣撫使,珙不書錄黃[1],仍論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繳[2]則累張公?!辩钤唬骸澳碁閲矣?,豈暇為張公謀。”執(zhí)奏如初,存中命乃寢。②安南貢象,所過發(fā)夫除道,毀屋廬,數(shù)十州騷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見于經(jīng)。且使吾中國之疲民,困于遠夷之野獸,豈仁圣之所為哉!”湖北茶盜數(shù)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緩之則散而求生,急之則聚而致死?!苯野裾堃宰孕?,聲言兵且至,令屬州縣具數(shù)千人食,盜果散去,其存者無幾。珙乃遣兵,戒曰:“來毋亟戰(zhàn),去毋窮追,不去者擊之耳?!北I意益緩。于是一戰(zhàn)敗之,盡擒以歸,誅首惡數(shù)十,余隸軍籍。③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會水且旱首奏蠲夏稅錢六十萬緡秋苗米十六萬六千斛禁止上流稅米遏糴得商人米三百萬斛。貸諸司錢合三萬,遣官糴米上江,得十四萬九千斛。又運米村落,置場平價振糶,貸者不取償。起是年九月,盡明年四月,闔境無捐瘠流徙者。④進觀文殿學士,屬疾,請致仕。疾革,草遺奏言:“陳俊卿忠良確實,可以任重致遠,張栻學問醇正,可以拾遺補闕,愿亟召用之?!奔扔质謺E栻與朱熹,其言皆以未能為國報雪仇恥為恨。薨,年五十七,謚忠肅。⑤珙居家孝,喪繼母卓氏,年已逾五十,盡哀致毀。內外功緦[3]之戚,必素服以終月數(shù)。喜受盡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臨數(shù)鎮(zhèn),民愛之若父母,聞訃,有罷市巷哭相與祠之者?!豆?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注】[1]錄黃:宋時中書省承旨起草的一種文件。[2]繳:糾纏。[3]緦(sī):古代喪服名。2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1)存中命乃寢()(2)從幸建康()27.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義項。(1)檜怒,風言者逐之()A.暗示B.諷刺C.傳言D.像風一樣(2)又運米村落,置場平價振糶()A.整治B.救濟C.消除D.搬動(3)首奏蠲夏稅錢六十萬緡()A.免除B.明示C.清潔D.擇?。?)臨數(shù)鎮(zhèn),民愛之若父母()A.治理B.靠近C.遭遇D.置身28.對劃線句子斷句下列正確的一項是()A.會水且旱/首奏蠲夏稅錢六十萬緡/秋苗米十六萬六千斛/禁止上流稅米/遏糴得商人米三百萬斛。B.會水且旱首奏/蠲夏稅錢六十萬緡/秋苗米十六萬六千斛/禁止上流稅米/遏糴得商人米三百萬斛。C.會水且旱首奏/蠲夏稅錢六十萬緡/秋苗米十六萬六千斛/禁止上流稅米遏糴/得商人米三百萬斛。D.會水且旱/首奏蠲夏稅錢六十萬緡/秋苗米十六萬六千斛/禁止上流稅米遏糴/得商人米三百萬斛。2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湖北茶盜數(shù)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緩之則散而求生,急之則聚而致死?!?0.結合第①和第②段的內容,簡要分析劉珙的人物形象。傳記文言閱讀:明朝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建。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元末爆發(fā)紅巾軍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起義軍。1364年稱吳王。1368年初稱帝,國號大明,定都南京。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以南京為陪都。明初歷經(jīng)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明初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是明朝的鼎盛期。1449年的土木之變是明朝中期的開端,出現(xiàn)長期穩(wěn)定和守成的局面,宦官專政和首輔之爭非常激烈,北方蒙古族和倭寇勢力紛至沓來。嘉靖中期以后,改革的潮流越來越強。1572年朱翊鈞親政,開始進入明朝后期,政治腐敗,加征各種賦稅導致農(nóng)民起義,期間女真后金從東北崛起。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檢自縊,明朝滅亡,隨后清兵入關。1662年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占臺灣,明鄭覆滅。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tǒng)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wèi)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后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nóng)民反封建斗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一)(10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①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除中書舍人。選授御史,巡視中城。捕治吏部豪惡吏,獲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輦下①震悚。②出理屯田,言:“北人不知水利,一年而地荒,二年而民徙,三年而地與民盡矣。今欲使旱不為災,澇不為害,惟有興水利一法。”因條上三因十四議。其法犁然具備,詔悉允行。水利大興,北人始知藝稻。鄒元標嘗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種水田利也?!遍幦藙⒊Q東宮令旨,索戚廢莊。光斗不啟封還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閹人憤而去。③楊漣劾魏忠賢,光斗與其謀,又與攀龍共發(fā)崔呈秀贓私,忠賢暨其黨咸怒。及忠賢逐南星、攀龍、大中,次將及漣、光斗。光斗憤甚,草奏劾忠賢及魏廣微三十二斬罪,擬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還。忠賢诇知②,先二日假會推事與漣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復構文言獄,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擁馬首號哭,聲震原野,緹騎亦為雪涕。至則下詔獄酷訊。許顯純誣以受楊鎬、熊廷弼賄,漣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為酷刑所斃,冀下法司,得少緩死,為后圖,諸人俱自誣服,光斗坐贓二萬,忠賢乃矯旨,仍令是純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諸人始悔失計。容城孫奇逢者,節(jié)俠士也,與定興鹿正以光斗有德于輔,倡議金,諸生爭應之。得金數(shù)千,謀代輸,緩其獄,而光斗與漣已同日為獄卒所斃,時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④光斗既死,臟猶未竟。忠賢令撫按嚴追,系其群從十四人,長兄光霽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應秋猶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諸人家族盡破。及忠賢定《三朝要典》,“移宮”一案以漣、光斗為罪魁,議開棺僇尸。有解之者,乃免。忠賢既誅,贈光斗右都御史,錄其一子。已,再贈太子少保,福王時,追忠毅。(選自《明史·列傳一百三十二》有刪節(jié))【注】①輦下,指京師,②戚畹,外戚。⑧诇(xiòng)知,偵察得知。14.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①擬十一月二日上之②疏趣之15.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1)“今日安敢私受”中“受”解釋為()A.接受B.授予C.承受D.傳授(2)謀代輸,緩其獄”中“輸”解釋為()A.罰役B.繳納C.報效D.傳達1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項是()A.閹人憤而去吾嘗終日而思矣B.光斗與漣已同日為獄卒所斃身死人手為天下笑C.母以哭子死不以物喜D.系其群從十四人吾其還也17.請根據(jù)前三段的內容,概括左光斗的事跡和能力、品質,完成表格。左光斗的相關事跡左光斗的能力、品質查處假官①②精通政務③大公無私揭發(fā)閹黨④(二)閱讀下文,完成各題。①王竑,字公度,其先江夏人。祖俊卿,坐事戍河州,遂著籍。②英宗北狩①,郕王攝朝,群臣劾王振誤國。眾皆伏地哭,請族振。錦衣指揮馬順者,振黨也,厲聲叱言者去。竑憤怒,奮臂起,捽②順發(fā)呼曰:“若曹奸黨,罪當誅,今尚敢爾!”且罵且嚙其面,眾共擊之,立斃。③四年正月,以災傷疊見,上言曰:“請敕責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斂,罷無益之工,嚴無功之賞,散財以收民心,愛民以植邦本。陛下益近親儒臣,講道論德,進君子,退小人,以回天意?!钡奂{其言。④先是,鳳陽、淮安、徐州大水,道殣相望。竑上疏奏,不待報,開倉振之。至是山東、河南饑民就食者坌至,廩不能給。惟徐州廣運倉有余積,竑欲盡發(fā)之,典守中官不可。竑往告曰:“民旦夕且為盜。若不吾從,脫有變,當先斬若,然后自請死耳?!敝泄賾劯f威名,不得已從之。竑乃躬自巡行散振不足則令沿淮上下商舟量大小出米。勸富民出米二十五萬余石,給饑民五十五萬七千家,全活八十五萬余人。人忘其饑,頌聲大作。是年十月,濟寧亦饑,帝遣尚書沈翼赍帑金③三萬兩往振。翼散給僅五千兩,余以歸京庫。竑劾翼奉使無狀,請仍易米備振,從之。⑤天順五年,孛來寇莊浪,都督馮宗等出討。用李賢薦,起竑故官。竑與宗擊退孛來于紅崖子川。宗等還,竑仍留鎮(zhèn)。明年春,復令督漕撫淮、揚?;慈寺劯f再至,歡呼迎拜,數(shù)百里不絕。⑥憲宗即位,給事中蕭斌、御史呂洪,共薦竑堪大用,尚書王翱、大學士李賢請從其言。帝曰:“古人君夢卜求賢,今獨不能從輿論所與乎?”即召竑為兵部尚書。命下,朝野相慶?!咀ⅰ竣俦贬鳎夯实郾粨锏奖狈饺サ耐裨~。②捽:揪住。③赍帑金:帶著國家?guī)觳氐慕鸩?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1)坐事戍河州()(2)孛來寇莊浪()16.結合文意,為下列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1)道殣相望()A.掩埋B.餓死C.覲見D.堆積(2)脫有變()A.倘若B.輕慢C.逃跑D.疏忽17.把第④段畫橫線部分譯成現(xiàn)代漢語。竑劾翼奉使無狀,請仍易米備振,從之。18.第④段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竑乃躬自巡行散振不足則令沿淮上下商舟量大小出米19.分析第③段王竑上言勸諫的言語策略。20.綜觀全文,分析第⑥段中憲宗重用王竑后“朝野相慶”的原因。(三)(19分)閱讀下文,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