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檢測技術》課件(共六章)_第1頁
《汽車檢測技術》課件(共六章)_第2頁
《汽車檢測技術》課件(共六章)_第3頁
《汽車檢測技術》課件(共六章)_第4頁
《汽車檢測技術》課件(共六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9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jié)汽車檢測技術發(fā)展狀況

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第一節(jié)汽車檢測技術發(fā)展狀況一、國外汽車檢測技術發(fā)展狀況

汽車檢測技術是從無到有逐步發(fā)展起來的。

(1)檢測管理制度化在工業(yè)發(fā)達國家,汽車檢測工作由交通部門統(tǒng)一管理,在全國各地建立了由交通部門認證的汽車檢測站,負責新車的登記和在用車的安全檢測,維修后的汽車也要到汽車檢測站檢測,以保證其安全性和排放性能符合國家標準。

(2)檢測指標標準化發(fā)達國家的汽車檢測有一整套的標準,以標準中規(guī)定的數據來判斷汽車的技術狀況。

(3)檢測技術智能化和自動化汽車檢測設備正向智能化、自動化、精密化和綜合化方向發(fā)展,并應用新技術,繼續(xù)開拓新的領域,研制新的檢測設備。

二、國內汽車檢測技術發(fā)展狀況第一節(jié)汽車檢測技術發(fā)展狀況我國的汽車檢測技術起步較晚,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引進技術、設備到自主研發(fā)推廣應用,從單一性能檢測到綜合檢測的發(fā)展過程。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一、基本概念

1)汽車工作性能:汽車動力性、經濟性、工作可靠性及安全環(huán)保等性能的總稱。

2)汽車技術狀況:定量測得的表征某一時刻汽車外觀和性能參數值的總和。

3)汽車檢測:為確定汽車技術狀況或工作性能所進行的檢查和測量。

4)汽車故障:汽車部分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現象。

5)汽車故障率:指使用到某行駛里程的汽車,在單位行駛里程內發(fā)生故障的概率。

6)汽車故障診斷:指在不解體的情況下,確定汽車的技術狀況,查明故障部位及故障原因的汽車應用技術。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7)汽車故障變化規(guī)律:汽車的故障率隨行駛里程的變化規(guī)律。

8)汽車故障分析:根據汽車的故障現象,通過檢測、分析和推理判斷,確定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9)汽車檢測診斷參數:供檢測診斷用的,表征汽車、總成及機構技術狀況的量。

10)診斷周期:以行駛里程或使用時間表示的汽車檢測診斷的間隔期。

二、汽車檢測的類型

汽車檢測有多種分類方法,通常按汽車構成及檢測線的功能進行分類。

1.按汽車構成分類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1)整車檢測整車檢測主要包括底盤輸出功率的檢測、汽車排放污染物的檢測、車速表校驗、汽車噪聲的檢測、前照燈檢驗、汽車防雨密封性試驗、汽車外觀檢視七個方面的內容。

(2)發(fā)動機檢測發(fā)動機檢測主要包括發(fā)動機功率、燃油消耗量、發(fā)動機密封性能、發(fā)動機異響、起動系技術狀況、點火系技術狀況、供油系技術狀況、潤滑系技術狀況、冷卻系技術狀況九個方面的內容。

(3)底盤及車身檢測底盤及車身檢測主要包括傳動系技術狀況、轉向系技術狀況、制動系技術狀況、行駛系技術狀況、轎車車身整形定位五個方面的內容。

2.按汽車檢測線的服務功能分類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1)汽車安全性能檢測即對汽車的外觀、安全性能和環(huán)保性能進行全面的檢測,主要包括汽車側滑、轉向、制動、前照燈、噪聲和尾氣排放狀況,確定其是否合格。

(2)汽車綜合性能性檢測即對汽車的工作能力和技術狀況進行全面的檢測,同時對不合格項目進行診斷,從而查明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三、汽車檢測診斷參數

檢測診斷參數是汽車檢測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檢測汽車技術狀況時,雖然有些結構參數可以表征其技術狀況,但在不解體情況下直接測量汽車的結構參數常常受到限制,甚至無法檢測。

1.檢測診斷參數汽車檢測診斷參數包括工作過程參數、伴隨過程參數和幾何尺寸參數。常用檢測診斷參數見表1-1。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表1-1汽車常用檢測診斷參數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表1-1汽車常用檢測診斷參數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1)工作過程參數工作過程參數是汽車或汽車總成在工作過程中輸出的一些可供測量的物理量和化學量。

(2)伴隨過程參數伴隨過程參數是伴隨工作過程輸出的一些可測量。

(3)幾何尺寸參數幾何尺寸參數可提供總成、機構中配合零件之間或獨立零件的技術狀況。

2.檢測診斷參數標準

(1)初始值Pf初始值Pf相當于無故障新車和大修車診斷參數值的大小,它往往是最佳值,可以作為新車和大修車的檢測診斷標準。

(2)許用值Pd檢測診斷參數測量值若在許用值Pd范圍內,則檢測對象技術狀況雖發(fā)生變化但尚屬正常,無需修理(但應按時維護)可繼續(xù)運行。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3)極限值Pn檢測診斷參數測量值超過極限值Pn后,檢測對象技術狀況嚴重惡化,汽車應立即停駛修理。

3.診斷周期

(1)汽車技術狀況汽車新舊程度不一、行駛里程不一、技術狀況等級不一,甚至還存在使用性能、結構特點、故障規(guī)律、配件質量不一等情況,顯然其最佳診斷周期也不相同。

(2)汽車使用條件包括氣候條件、道路條件、裝載條件、駕駛技術、是否拖掛、燃潤料質量等條件。

(3)費用包括診斷檢測、維護修理、停駛損耗等費用。

四、汽車檢測標準

汽車檢測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yè)標準四類。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1)GB7258—2004/XG3—2008《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第3號修改單。

2)GB1495—2002《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

3)GB18352.3—2005《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階段)》。

4)GB18285—2005《點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

5)GB17691—2005《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fā)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Ⅴ階段)》。

6)GB14763—2005《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重型汽車燃油蒸發(f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收集法)》。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7)GB14762—2008《重型車用汽油發(fā)動機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階段)》。

8)GB3847—2005《車用壓燃式發(fā)動機和壓燃式發(fā)動機汽車排氣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

9)GB11340—2005《裝用點燃式發(fā)動機重型汽車曲軸箱污染物排放限值》。

10)GB15082—2008《汽車用車速表》。

11)GB13094—2007《客車結構安全要求》。

12)GB20071—2006《汽車側面碰撞的乘員保護》。

13)GB20072—2006《乘用車后碰撞燃油系統(tǒng)安全要求》。

14)GB20997—2007《輕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

15)GB17930—2011《車用汽油》。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16)GB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

17)GB14167—2006《汽車安全帶安裝固定點》。

18)GB15083—2006《汽車座椅、座椅固定裝置及頭枕強度要求和試驗方法》。

19)GB15084—2006《機動車輛后視鏡的性能和安裝要求》。

20)GB15086—2006《汽車門鎖及車門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21)GB15740—2006《汽車防盜裝置》。

22)GB20816—2006《車輛防盜報警系統(tǒng)乘用車》。

23)GB14762—2008《重型車用汽油發(fā)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階段)》。

24)GB/T19233—2008《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25)GB/T11798.1~11798.9—2001《機動車安全檢測設備檢定技術條件》。

26)GB/T18276—2000《汽車動力性臺架試驗方法和評價指標》。

27)GB/T18697—2002《聲學汽車車內噪聲測量方法》。

28)GB/T17993—2005《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能力的通用要求》。

29)GB/T18344—2001《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guī)范》。

30)GB/T4780—2000《汽車車身術語》。

31)GB/T12534—1990《汽車道路試驗方法通則》。

32)GB/T12536—1990《汽車滑行性試驗方法》。

33)GB/T12540—2009《汽車最小轉彎直徑最小轉彎通道圓直徑和外擺值測量方法》。

34)GB/T12543—2009《汽車加速性能試驗方法》。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35)GB/T12544—1990《汽車最高車速試驗方法》。

36)GB12676—1999《汽車制動系統(tǒng)結構、性能和試驗方法》。

37)GB/T12677—1990《汽車技術狀況行駛檢查方法》。

38)GB/T5181—2001《汽車排放術語和定義》。

39)GB/T15746.1—1995《汽車維修質量檢查評定標準整車大修》。

40)GB/T15746.2—1995《汽車維修質量檢查評定標準發(fā)動機大修》。

41)GB/T15746.3—1995《汽車維修質量檢查評定標準車身大修》。

42)GB/T12428—2005《客車裝載質量計算方法》。

43)GB/T4502—2009《轎車輪胎性能室內試驗方法》。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44)GB/T12535—2007《汽車起動性能試驗方法》。

45)GB/T12546—2007《汽車隔熱通風試驗方法》。

46)GB/T20913—2007《乘用車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員保護》。

47)GB/T13564—2005《滾筒反力式汽車制動檢驗臺》。

48)GB/T20714—2006《火花塞接線端子》。

49)GB/T12782—2007《汽車采暖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50)GB/T10485—2007《道路車輛外部照明和光信號裝置環(huán)境耐久性》。

51)GB/T19512—2004《聲學消聲器現場測量》。

52)GB/T20431—2006《聲學消聲器噪聲控制指南》。

53)HJ437—2008《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fā)動機與汽車車載診斷(OBD)系統(tǒng)技術要求》。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54)HJ438—2008《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fā)動機與汽車排放控制系統(tǒng)耐久性技術要求》。

55)HJ439—2008《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fā)動機與汽車在用符合性技術要求》。

56)HJ/T291—2006《汽油車穩(wěn)態(tài)工況排氣污染物測量設備技術要求》。

57)HJ/T395—2007《壓燃式發(fā)動機汽車自由加速法排氣煙度測量技術設備要求》。

58)HJ/T396—2007《點燃式發(fā)動機汽車瞬態(tài)工況法排氣污染物測量技術設備要求》。

59)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第13號)《汽車運輸業(yè)車輛技術管理規(guī)定》。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60)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第29號)《汽車運輸業(yè)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站管理辦法》。

61)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1年第4號)《道路運輸車輛維護管理規(guī)定》。

62)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1年第5號)《道路運輸行政處罰規(guī)定》。

63)JJF1141—2006《汽車轉向角檢驗臺標準規(guī)范》。

64)JJG(交通)007—2005《汽車轉向盤轉向力—轉角檢測儀檢定規(guī)程》。

65)JJG(交通)008—2005《汽車制動踏板力計檢定規(guī)程》。

66)JJG(交通)009—1996《四活塞聯動式油耗儀檢定規(guī)程(試行)》。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67)JJG(交通)010—2005《車輪動平衡機檢定規(guī)程》。

68)JJG(交通)011—2005《就車式車輪動平衡儀檢定規(guī)程》。

69)JJG(交通)012—2005《汽車發(fā)動機曲軸箱竄氣量測量儀檢定規(guī)程》。

70)JJG(交通)013—2005《汽車發(fā)動機檢測儀檢定規(guī)程》。

71)JJG(交通)002—2005《滑板式汽車側滑檢測臺檢定規(guī)程》。

72)JT/T198—2004《汽車技術等級評定檢測方法》。

73)JT/T478—2002《汽車檢測站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74)JT/T216—2006《客車空調系統(tǒng)技術條件》。

75)QC/T476—2007《客車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試驗方法》。

76)QC/T759—2006《汽車試驗用城市運轉循環(huán)》。

77)QC/T32—2006《汽車用空氣濾清器試驗方法》。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78)QC/T33—2006《汽車發(fā)動機硅油風扇離合器試驗方法》。

79)QC/T471—2006《汽車柴油機技術條件》。

80)QC/T747—2006《汽車發(fā)動機硅油風扇離合器技術條件》。

81)QC/T748—2006《汽車發(fā)動機氣門-氣門座強化磨損臺架試驗方法》。

82)QC/T771—2006《汽車柴油機紙質濾芯柴油細濾器總成技術條件》。

83)QC/T772—2006《汽車用柴油濾清器試驗方法》。

84)QC/T773—2006《汽車散熱器電動風扇技術條件》。

85)QC/T774—2006《汽車交流發(fā)電機用電子電壓調壓器技術條件》。

86)QC/T777—2007《汽車電磁風扇離合器技術條件》。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本章小結

1)汽車檢測技術是伴隨著汽車技術的發(fā)展,從無到有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應用技術。

2)汽車檢測技術中的基本概念有汽車工作性能、汽車技術狀況、汽車檢測、汽車故障、汽車故障率、汽車故障診斷、汽車故障變化規(guī)律、汽車故障分析、汽車檢測診斷參數、診斷周期等。

3)按照汽車的整體構成不同,汽車檢測分為整車檢測、發(fā)動機檢測和底盤及車身檢測;按照檢測線的服務功能不同,汽車檢測分為安全性能檢測和綜合性能檢測。

4)汽車檢測診斷參數包括工作過程參數、伴隨過程參數和幾何尺寸參數。第二節(jié)汽車檢測基礎理論5)汽車檢測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yè)標準四類。

復習思考題

1.汽車檢測診斷有哪些常用術語,其含義是什么?

2.汽車檢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檢測項目有哪些?

3.汽車常用的檢測診斷參數有哪些?

4.汽車檢測標準分為哪幾類?第二章發(fā)動機性能檢測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

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

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

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

第五節(jié)潤滑系和冷卻系性能檢測

第六節(jié)發(fā)動機異響檢測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一、穩(wěn)態(tài)測功

穩(wěn)態(tài)測功是指在發(fā)動機節(jié)氣門開度一定(或油量調節(jié)機構位置一定)、轉速一定、其他參數都保持不變的穩(wěn)定狀態(tài)下,通過人為地給發(fā)動機施加一定的負荷,在測功器上測定其功率的一種方法。

二、動態(tài)測功

動態(tài)測功是指發(fā)動機在節(jié)氣門開度和轉速均發(fā)生變化的狀態(tài)下測定其功率的一種方法。

1.瞬時有效加速功率的測量

2.平均有效加速功率的測量

三、無負荷測功方法

在用汽車發(fā)動機的有效功率多使用無負荷測功儀來測量。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1.怠速加速法

2.起動測試法

3.無負荷測功示例

1)連接好測試線和傳感器,將一缸信號適配器夾在一缸缸線上;打開開關,系統(tǒng)進行自檢。

2)自檢完成后,輸入被測汽車的型號、類型、行程數、缸數、點火順序、點火方式、額定功率等,單擊“確定”按鈕,進入檢測界面。

3)在“汽油機測試”菜單下單擊“無外載測功”圖標,系統(tǒng)即進入無外載測功測試界面;或單擊“方式選擇”圖標選擇P進入無外載測功界面。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4)設定怠速轉速n1、額定轉速n2和當量轉動慣量(當量轉動慣量可在同型號的車上通過測試得到,但此車必須保證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5)用鼠標左鍵單擊“測試”圖標,系統(tǒng)開始倒計數。圖2-1無負荷測功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6)計數為零時,迅速踩下汽車加速踏板,使發(fā)動機轉速迅速提高。

①測試過程功率變化曲線。其中:Pemax表示發(fā)動機在測試過程中的最大功率,Pmmax表示發(fā)動機在最大轉矩時的功率,Pemin表示發(fā)動機最小穩(wěn)定轉速功率,即怠速功率。

②測試過程轉速變化曲線。

③測試過程轉矩變化曲線。其中:Memax表示發(fā)動機在檢測過程中的最大轉矩,Mpmax表示發(fā)動機在最大功率時的轉矩,Memin表示發(fā)動機最小穩(wěn)定轉速轉矩,即怠速轉矩。

7)轉動慣量檢測:

①進入無外載測功測試界面,選擇“方式選擇”圖標,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測試轉動慣量測試圖標“J”,即進入轉動慣量測試。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圖2-2轉動慣量測試②設定怠速轉速n1、額定轉速n2和待測車輛的額定功率。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③單擊“測試”圖標,系統(tǒng)開始倒計數。

④計數為零時,快速踩下汽車加速踏板,使發(fā)動機轉速迅速提高。當發(fā)動機轉速超過設定的額定轉速n2時,迅速松開加速踏板,使發(fā)動機回到怠速工況。系統(tǒng)將自動檢測發(fā)動機的轉動慣量并顯示出測試結果,如圖2-2所示。

4.單缸功率的檢測

(1)動力平衡檢測將1缸信號拾取器夾在1缸缸線上,初級信號拾取器夾在點火線圈上(紅接正極,黑接負極),單擊“動力平衡”圖標,即進入動力平衡測試狀態(tài)。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圖2-3各氣缸工作性能測試

a)動力平衡測試b)氣缸效率檢測(2)氣缸效率檢測EA2000發(fā)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根據各缸間歇工作造成的轉速微觀波動來高速采集各缸點火的間隔時間,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通過計算求出各單缸的瞬時轉速與平均轉速差值,作為判斷各缸工作能力及比較各缸工作均勻性的指標。

四、測功結果分析

1.發(fā)動機的動力性指標表2-1部分常見車型的發(fā)動機動力性指標汽車型號排量/L發(fā)動機型號最大功率/kW最大功率對/(r/min)桑塔納2000GSi1.78AJR745200桑塔納LX1.8JV665200富康1.6TU5JP655600夏利1.348A-FE636000捷達1.6EA113745800別克新世紀2.9866L461265200奧迪1001.8JW664800紅旗2.21CA488654800解放CA1091-CA610099.33000東風EQ1090-EQ6100-199.33000第一節(jié)發(fā)動機功率的檢測3)各傳感器、執(zhí)行器、控制單元或控制線路故障導致的噴油控制、點火控制、進氣控制等嚴重失常。

4)機械磨損或調整不當造成的缸壓降低、配合間隙過大、進排氣性能下降等。2.影響發(fā)動機功率的原因

1)供油不足或進氣阻力過大造成混合氣濃度不當。

2)高壓火弱、缺火或斷火、點火不正時等導致的點火性能不良。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一、氣缸壓縮壓力的檢測

氣缸壓縮壓力反映了氣門組件及氣缸墊的密封狀況、氣缸與活塞組件的配合及磨損狀況,它已成為發(fā)動機的重要診斷參數。

1.用氣缸壓力表檢測氣缸壓力圖2-4氣缸壓力表1)拆下全部火花塞,將點火高壓線搭鐵,防止電子元器件被高壓電擊壞。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

2)拔下油泵(噴油器)繼電器或熔斷器(也可拔下所有噴油器插接器,裝有燃油切斷電磁閥的應拆開燃油切斷電磁閥插接器),防止噴油器噴油。

3)把氣缸壓力表表桿壓入待測氣缸的火花塞孔。

4)轉動點火開關,用起動機帶動曲軸轉動3~5s,讀取壓力表的讀數。圖2-5壓力傳感器式

氣缸壓力分析儀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5)按下壓力表單向閥使指針回零,再進行下一次測量。

6)通常每缸測量三次取最大值,并與標準值對比,判斷氣缸密封性是否良好。

2.用氣缸壓力分析儀檢測缸壓

3.用發(fā)動機綜合分析儀檢測缸壓

1)檢測前將起動電流拾取器夾在與蓄電池相連的起動機電流線上(起動電流拾取器箭頭的指向應與電流的流向相同),如圖2-6a所示;將充電電壓探針接在發(fā)電機正極,將蓄電池電壓拾取器的紅、黑夾分別夾在蓄電池的正、負極,將充電電流拾取器夾在與蓄電池相連的充電電流線上(充電電流拾取器上箭頭的指向應與電流的流向相同),如圖2-6b所示;將1缸信號拾取器夾在1缸高壓線上。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圖2-6電流鉗安裝示意圖

a)大電流鉗安裝示意圖b)小電流鉗安裝示意圖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圖2-7相對氣缸壓縮壓力測試2)單擊“相對氣缸壓縮壓力”圖標,進入測試界面。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3)起動發(fā)動機,系統(tǒng)測試完畢將自動顯示發(fā)動機起動轉速、蓄電池電壓值、相對氣缸壓縮壓力直方圖及起動電流波形。

4.檢測結果分析

(1)氣缸壓縮壓力標準標準規(guī)定,發(fā)動機各氣缸壓縮壓力應不低于標準值的85%,且各缸壓力差應不大于3%(極限10%)。

(2)影響氣缸密封性的原因分析

1)氣缸蓋端面磨損、變形,缸蓋螺栓松動造成密封不良。

2)氣缸墊損壞造成漏氣,往往伴隨有漏液、漏油。

3)氣缸、活塞、活塞環(huán)磨損過大,活塞環(huán)對口、彈性下降、斷裂將導致向下竄氣,同時將向上竄油;氣缸裂紋將造成漏氣、漏水。

4)氣門、氣門座工作面磨損、燒蝕、積炭導致密封不良。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5)氣門間隙或配氣正時調整不當。

二、進氣歧管真空度的檢測

進氣歧管真空度是汽油機的重要診斷參數之一,它不僅與氣缸活塞組件、氣門組件的磨損有關,還與進、排氣系統(tǒng),點火系統(tǒng),供給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有關。

1.用真空表檢測

(1)起動時的真空度檢測節(jié)氣門完全關閉,起動發(fā)動機,檢查起動時的進氣歧管真空度。

1)真空表指針穩(wěn)定在2~5inHg(1inHg=3386.39Pa),即6.7~16.7kPa為正常,如所示。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2)若真空表指針跳動或不穩(wěn),如圖2-8b所示,可能是氣門漏氣、活塞環(huán)漏氣、活塞與氣缸壁間漏氣、進氣歧管漏氣,也可能是發(fā)動機起動轉速太低。

3)若真空表指針讀數太低,可能是進氣系統(tǒng)泄漏、真空管漏氣、排氣控制漏氣、發(fā)動機損壞等,如圖2-8c所示。圖2-8起動時進氣歧管真空度檢測

a)正常b)指針不穩(wěn)c)指示過低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2)怠速時真空度檢測

1)如果怠速測試時的真空表指針有規(guī)律地下跌6~9kPa,可能是火花塞不跳火、氣門燒損、活塞損壞,可通過缸壓檢測予以驗證。

2)如果真空表指針不規(guī)則地下降到10~27kPa,可能是火花塞故障,氣門、氣門挺桿或液壓挺桿卡滯。

3)如果真空表指針緩慢擺動于27~34kPa之間,可能是混合氣太濃、火花塞間隙太小。

4)如果真空表指針在47~61kPa之間快速擺動,則說明進氣門挺桿與導管磨損松曠;如果真空表指針在34~76kPa之間緩慢擺動,并且隨著發(fā)動機轉速的升高擺動加劇,則說明氣門彈簧彈力不足。

5)如果真空表指針在18~65kPa之間大幅度擺動,可能是氣缸襯墊漏氣所致。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6)如果發(fā)動機怠速過高,進氣歧管真空度小于40kPa,說明發(fā)動機節(jié)氣門后的歧管或總管漏氣,漏氣部位在歧管襯墊以及與歧管相連接的許多管線,如真空助力器通氣管等。

7)如果發(fā)動機起動困難,保證不了穩(wěn)定怠速運轉,且進氣歧管真空度在50kPa以上,說明發(fā)動機的進氣管路沒有故障,可能是點火不良或噴油不良所致。

(3)急加速時真空度測試在發(fā)動機急加速時測試進氣歧管真空度,可判斷活塞的漏氣程度。

1)如果活塞漏氣嚴重,真空表指針的擺動幅度將不太明顯。

2)如果怠速時真空表指針指示低于正常值,急加速時指針回落到“0”附近,節(jié)氣門突然關閉時指針也不能升高到86kPa左右,可能是活塞環(huán)、進氣管或襯墊漏氣。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4)排氣系統(tǒng)阻塞測試在發(fā)動機轉速為1000r/min的條件下進行此項測試,仔細觀察真空表讀數,如果讀數明顯下降,說明排氣系統(tǒng)存在阻塞現象。

2.用發(fā)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檢測

(1)進氣管真空度波形說明圖2-9所示為進氣歧管真空度波形。

(2)檢測方法利用EA2000發(fā)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檢測進氣歧管真空度的操作方法如下。

1)檢測前,將真空度傳感器的橡膠軟管通過三通連接到發(fā)動機的真空管上,如圖2-10所示,將1缸信號拾取器夾在1缸高壓線上。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圖2-9進氣歧管真空度波形圖2-10真空度傳感器的安裝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圖2-11進氣歧管真空度測試2)單擊“測試”圖標,第二節(jié)氣缸密封性檢測系統(tǒng)即可進行自動檢測并顯示進氣管內真空度波形和發(fā)動機當前轉速,如圖2-11所示。

3)如需幫助分析,在主界面單擊“幫助”圖標,進入幫助界面;隨后單擊“技術指導”圖標鏈接,再單擊相應的章節(jié),以獲得標準波形和故障波形。

(3)進氣管真空度波形分析真空度波形由連續(xù)的波峰、波谷組成,每一組波峰波谷對應著某一缸的進氣過程,代表進氣全過程真空度的變化規(guī)律。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一、點火系基礎檢測

在發(fā)動機的實際檢修過程中,常常通過一些基礎檢測來判斷點火系的工作性能,其檢測流程如圖2?12所示。圖2-12點火系檢測流程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中央高壓線試火

1)從分電器上拔下中央高壓線,將高壓線端接在備用火花塞上,將火花塞抵在缸體上;或將高壓線插好,并將正時燈感應鉗夾在高壓線上。

2)起動發(fā)動機,觀察火花塞是否跳火(正時燈是否閃亮)。

(2)分缸線試火將分缸線拔出接在備用火花塞上,將備用火花塞抵在缸體上,起動發(fā)動機試火。

(3)檢查火花塞火花塞應無積炭、燒損、破裂、漏電現象;新火花塞電極間隙為0.8mm,使用過的火花塞電極間隙最大為1.0mm。

(4)檢查分電器和高壓線拆下高壓線,用萬用表測量高壓線電阻,每根高壓線的電阻應小于25kΩ。

(5)檢查點火器電源和觸發(fā)脈沖信號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脫開點火器插接器,將點火開關置于“ON”或“START”,檢查點火器插接器端子與搭鐵之間的電壓,應為蓄電池電壓。

2)脫開點火器插接器,打開點火開關,用萬用表檢查ECU端子IGF1、IGF2與搭鐵之間的電壓,正常電壓為4.5~5.5V。

3)起動發(fā)動機,檢查ECU端子IGT1、IGT2與搭鐵之間的電壓。

(6)檢查點火器對點火線圈的控制信號用一個二極管試燈接到點火器到點火線圈之間,起動發(fā)動機,試燈應閃亮,否則,說明點火器損壞。

(7)檢查點火線圈

1)脫開點火線圈插接器,檢查點火線圈電阻值。

2)檢查點火線圈電源。

(8)檢查凸輪軸和曲軸位置傳感器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拔下凸輪軸和曲軸位置傳感器的導線插接器,檢查與ECU的連接線路是否良好。圖2-13NE、G1、G2信號波形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2)檢查傳感器電阻,阻值為:冷態(tài)1400Ω,熱態(tài)1040~1645Ω。

3)用示波器檢查ECU相應端子間的信號波形。

4)檢查凸輪軸和曲軸位置傳感器的氣隙,應為0.2~0.4mm。

(9)檢查爆燃傳感器

1)將點火開關轉到“OFF”位置,拆下傳感器導線插接器,檢測線束側相應端子KNK1和KNK2與搭鐵是否導通。

2)測量爆燃傳感器信號線與搭鐵之間的阻值,若小于1MΩ,應更換爆燃傳感器。

3)使發(fā)動機以4000r/min的轉速運轉,用示波器檢查其信號波形是否如圖2-14所示。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圖2-14爆燃傳感器信號波形(10)檢查ECU及其線束檢查ECU與各元件間的線束有無斷路、短路,插接器是否接觸良好,有無銹蝕。

二、點火正時檢測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點火提前角是影響發(fā)動機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性能的重要參數。

1.點火正時的檢測

(1)點火正時的檢測原理在發(fā)動機曲軸帶輪或飛輪上都刻有正時標記,在與其相鄰的機殼上也有相應的標記,當曲軸轉動到使兩個標記對齊時,第一缸活塞剛好到達上止點位置。

(2)點火正時儀的使用方法點火正時儀是利用上述閃光原理檢測點火正時的儀器,俗稱正時燈,如圖2-15所示。圖2-15點火正時儀

1—正時儀2—感應式傳感器

3—電源夾4—電位器旋鈕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將正時儀的電源線連接到蓄電池上,紅夾接正極,黑夾接負極。

2)將點火感應傳感器夾在第1缸缸線上(注意點火感應鉗上的箭頭方向)。

3)起動發(fā)動機,打開正時儀電源開關(按鈕)。圖2-16點火提前角檢測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4)將正時儀光束對準帶輪或飛輪上的正時標記,如圖2-16所示。

5)轉動電位器旋鈕,使閃光相位前后移動,直至帶輪或飛輪上的標記與機殼上的標記完全對正,此時正時儀即顯示出點火提前角的數值。

(3)用發(fā)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檢測點火正時以EA2000發(fā)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為例:連接好正時儀,單擊“點火提前角”圖標,起動發(fā)動機;按下正時儀電源按鈕,將正時燈對準飛輪或帶輪上的第1缸上止點標記處,調整頻閃燈上的電位器,使閃光相位前后移動,直到飛輪上的標記對準飛輪殼上刻度零點,或帶輪上的一缸上止點標記對準指示標記,此時顯示器即會顯示點火提前角數值。

2.點火正時的調整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使發(fā)動機1缸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將發(fā)動機飛輪上的點火正時標記與飛輪殼上的標記對齊(或將曲軸帶輪上的正時標記與機殼上的標記對齊),同時將凸輪軸帶輪上的配氣正時標記對正。

2)使分電器驅動軸偏端部與發(fā)動機曲軸方向平行,裝入分電器,并將分火頭指向分電器殼上的第1缸標記。

3)固定分電器,安裝分電器蓋,按點火次序順著分火頭轉動方向插入各缸分缸線。

4)起動發(fā)動機并熱車,進行無負荷加速試驗。

5)用點火正時儀檢測點火正時,若點火提前角過大或過小,可通過轉動分電器殼進行調整。

三、點火波形檢測

點火波形可利用汽車專用示波器或發(fā)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測得。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點火初級波形的檢測

1)檢測前的連接

①有分電器點火系統(tǒng)的連接:如圖2-17所示,將蓄電池電壓拾取器的紅、黑夾分別夾在蓄電池的正、負極上,將初級信號提取器(1280401)的紅、黑色探頭分別連接到點火線圈的正、負極,再將1缸信號拾取器夾在1缸高壓線上。圖2-17有分電器點火系初級

波形測試接線示意圖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②直接點火系統(tǒng)(包括單缸和雙缸獨立點火系統(tǒng))的連接:將蓄電池電壓拾取器的紅、黑夾分別夾在蓄電池的正、負極上,再將初級信號提取器(1280401—1DIS)的各探針依次接入各缸的波形輸出端。有些直接點火系統(tǒng)的初級信號放大器內置在點火線圈內,接線端只能測到初級信號的觸發(fā)信號。

2)單擊“初級信號”圖標,起動發(fā)動機即可測到點火一次波形。

3)單擊“選擇缸號”圖標,可選擇顯示每一缸或所有缸的一次波形。

2.點火次級波形測試的接線方式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分電器點火系統(tǒng)的接線方式:如圖2-18所示,將蓄電池電壓拾取器的紅、黑夾分別夾在蓄電池的正、負極上,將紅色次級信號夾夾在中央高壓線上(從適配器1280408的紅色BNC頭引入設備),1缸信號拾取器夾在缸高壓線上。

2)單缸獨立點火系統(tǒng)的接線方式:如圖2-19所示,首先將蓄電池電壓拾取器的紅、黑夾分別連接到蓄電池的正、負極,再將噴油脈沖及初級同步適配器(1280406-1)接在1缸噴油器或初級信號線上(必須是有效的信號線,二者只能選其一),最后將與所測車型相對應的次級信號感應片卡在點火線圈上,并通過次級信號轉接線、跨接線(某些車輛不用接)和次級信號連接線輸入次級信號適配器(1280408-SX)相應的BNC頭。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圖2-18有分電器點火系次級波形

測試接線示意圖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圖2-19單缸獨立點火系統(tǒng)波形測試接線示意圖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①將蓄電池電壓拾取器的紅、黑夾分別連接到蓄電池的正、負極上,將1缸信號拾取器(1280406)夾到一缸的高壓線上。

②將紅色次級信號夾夾在正觸發(fā)高壓線上,黑色次級信號夾夾在負觸發(fā)高壓線上,然后將次級夾按顏色標記分別接入紅、黑色次級信號匯接器,再將次級信號匯接器按顏色標記分別接入次級信號拾取器(1280408-D1)的紅、黑BNC頭,如圖2-21所示。

4)多點噴射雙缸點火系統(tǒng)接線方法:將蓄電池電壓拾取器的紅、黑夾分別連接到蓄電池的正、負極,將噴油脈沖及初級同步適配器(1280406-1)接在1缸的噴油器或初級信號線上(拾取同步信號),也可以用1缸信號拾取器拾取同步信號(噴油脈沖適配器的連線方式見圖2-20)。3)單點噴射雙缸點火系統(tǒng)的接線方法: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圖2-20噴油器接線示意圖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圖2-21單點噴射雙缸點火系統(tǒng)的

接線示意圖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5)直接雙缸點火系統(tǒng)的接線方法:直接雙缸點火系統(tǒng)泛指每兩個氣缸共用一個點火線圈,其中一個氣缸的火花塞通過高壓線與點火線圈連接,另一個氣缸的火花塞不通過高壓線,而是直接與點火線圈連接。

①將蓄電池電壓拾取器的紅、黑夾分別連接到蓄電池的正、負極上,將噴油脈沖同步信號適配器(1280406-1)接在1缸的噴油器或初級信號線上(拾取同步信號),也可以用1缸信號拾取器拾取同步信號。

②判斷高壓線的次級觸發(fā)類型,按照高壓線的觸發(fā)類型選取與之相應顏色的次級信號夾(正觸發(fā)信號接紅色次級夾,負觸發(fā)信號接黑色次級夾)夾取高壓線,通過對應顏色的匯接器接入次級信號適配器的相應輸入通道。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③把次級信號感應片卡在點火線圈上,用次級信號轉接線連接各個感應片,通過次級信號轉接線、跨接線和次級信號連接線輸入次級信號適配器的相應BNC頭(感應片信號與高壓線信號的觸發(fā)方式相反,若高壓線次級信號從紅色BNC頭輸入,則感應片次級信號從黑色BNC頭輸入;否則,從紅色BNC頭輸入),如圖2-22所示。圖2-22直接雙缸點火系統(tǒng)的接線示意圖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3.點火次級波形的檢測

1)對于雙缸點火系統(tǒng)的車輛,應正確輸入被測車輛的缸數、點火方式和同步方式。

2)對于雙缸點火系統(tǒng)的車輛,應正確輸入被測車輛正觸發(fā)的缸號。

3)雙缸點火系統(tǒng)測試注意事項

①次級信號的正負觸發(fā)方式的判斷方法:選擇常規(guī)(有分電器)點火方式,進入次級信號測試界面,把夾在各個缸的次級信號分別從次級信號拾取器的紅色BNC頭接入。若波形顯示正常,則該缸的點火為正觸發(fā);否則,為負觸發(fā)。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②用戶數據設定中選擇的同步方式應與實際夾取的同步信號相同。同步方式分初次級同步和噴油同步,用1缸信號拾取器1280406或噴油脈沖及初次級同步適配器1280406-1提取同步信號時,選擇“初次級信號同步”;用噴油信號提取同步信號時,選擇“噴油同步”。否則,將造成缸號識別錯誤。

③需根據不同的車型選擇與之相應的適配器,否則,可能造成波形失真(設備配置了多種車型的次級信號適配器,適配器測試線上標有所測車輛的型號)。

④必須正確輸入被測車輛的缸數、點火次序和正觸發(fā)的缸號,正確夾持所有次級信號夾或次級信號感應片,否則,可能會造成波形不能正常顯示。

4)點火次級波形檢測。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①單擊“次級信號”圖標,起動發(fā)動機即可測得次級平列波(默認為平列波)。

②單擊“波形選擇”圖標,系統(tǒng)彈出波形選擇窗口,可在其中選擇其他波形顯示形式,以獲得點火次級信號的平列波、并列波、重疊波、階梯波、直方圖、折線圖、數據表,如2-23所示。

③單擊“顯示調整”圖標,系統(tǒng)即彈出顯示調整窗口,用戶可根據需要單擊相應圖標進行X軸單位調整(在毫秒和角度之間切換)和將波形進行橫、縱向平移和縮放。a)b)d)c)g)e)f)圖2-23點火次級波形測試

a)次級平列波b)次級并列波c)次級重疊波d)次級階梯波e)擊穿電壓直方圖

f)擊穿電壓折線圖g)次級參數數據表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④單擊“選擇缸號”圖標,在彈出的小窗口中可選擇顯示每一缸或所有缸的次級波形。

⑤單擊“幫助”圖標,將進入幫助系統(tǒng),可以查看相關的正確與故障參考波形。

⑥在直方圖測試界面,用鼠標左鍵單擊“參數選擇”圖標,在其下拉菜單中可選擇擊穿電壓、火花電壓、火花持續(xù)時間、閉合角、重疊角之一。

四、點火波形分析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點火次級波形受發(fā)動機工作性能、燃油系統(tǒng)及點火條件的影響較大,所以檢測、分析點火次級波形能夠有效地判斷出發(fā)動機機械部件、燃油系統(tǒng)及點火系統(tǒng)的故障;而點火初級波形主要用于檢查火花塞及高壓線的短路、斷路故障或火花塞的污損故障,尤其是當點火次級波形不易檢測時(如無分缸線),往往通過分析點火初級波形判斷點火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

1.電子點火系統(tǒng)標準波形圖2-24所示為電子點火系統(tǒng)的標準波形圖。a)b)

a)b)圖2-24電子點火系統(tǒng)的標準波形

a)無觸點電子點火系統(tǒng)的標準波形b)無分電器點火系統(tǒng)同時點火方式的標準波形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a:晶體管截止,點火線圈初級回路被切斷,次級線圈被感應而急劇產生高電壓。

2)b:點火電壓,ab為火花塞擊穿電壓——次級電壓克服高壓阻尼線、分火頭間隙(有分電器型)和火花塞間隙而釋放充磁能量,而低壓線圈因被高壓線圈的磁力線所感應開始產生電壓振蕩。

3)bc:電容放電過程。

4)cd:火花線,即電感放電過程——因低壓線圈與高壓線圈的互感電壓仍能克服火花塞間隙,使高壓回路繼續(xù)導通。

5)d:低壓線圈與高壓線圈產生的互感電壓已無法克服火花塞間隙,由電容器吸收磁能,為克服電容阻抗而產生磁滯振蕩。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6)e:磁能釋放,低壓線圈與高壓線圈產生的互感電壓已無法克服火花塞間隙,由電容器吸收磁能,為克服電容阻抗而產生磁滯振蕩,即第一次振蕩。

7)f:晶體管導通,點火器輸出導通,點火線圈初級電路有電流流入。

8)g:充磁飽和,低壓線圈繼續(xù)通電;高壓線圈被低壓線圈磁力線所感應,此時高壓線圈完全克服磁阻,完成充磁,并有限流作用。

2.單缸點火波形分析圖2-25所示為實測的電子點火系統(tǒng)的單缸點火波形。在進行點火次級波形分析時,應注意觀察以下幾點:a)b)a)b)圖2-25單缸點火波形

a)電子點火次級單缸波形b)電子點火初級單缸波形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點火線圈充電點火線圈在開始充電時應保持相對一致的波形下降沿。

(2)點火線(擊穿電壓)各缸擊穿電壓峰值應一致,并符合技術參數的要求,點火線的中后段不應有雜波。

(3)火花線(燃燒線)火花線應近似水平,其起點與燃燒電壓(火花放電電壓)一致,且應“干凈”、穩(wěn)定、無雜波。

(4)燃燒時間(火花放電持續(xù)時間)燃燒時間應符合技術參數要求。

(5)點火線圈振蕩燃燒線后面的點火線圈振蕩波最少有兩個,一般應多于3個。

3.多缸點火次級波形的對比分析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1)多缸平列波按點火次序將各缸點火波形首尾相連排列,稱為平列波,參見圖2-23a。

(2)多缸并列波將各缸的點火波形始點對齊、由下至上按點火次序排列而成的波形稱為并列波,參見圖2-23b。

(3)多缸重疊波將各缸的點火波形起始點對齊并重疊在一個水平位置上的波形稱為重疊波,參見圖2-23c。

4.故障波形分析

故障波形的不同部分能夠指明汽缸中某一部件或系統(tǒng)的故障,圖2-26為部分實測故障波形,通過與標準波形對比,分析其可能的故障原因。1)各缸點火電壓相差過大。

2)1個氣缸的點火電壓過高。

3)兩缸點火電壓相差過大,且有雜波。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a)b)c)d)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圖2-26故障波形分析4)波形嚴重失真。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5)各缸點火電壓均高。表2-2點火系統(tǒng)實測次級故障波形及故障原因分析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表2-2點火系統(tǒng)實測次級故障波形及故障原因分析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表2-2點火系統(tǒng)實測次級故障波形及故障原因分析第三節(jié)點火系性能檢測表2-2點火系統(tǒng)實測次級故障波形及故障原因分析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一、汽油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

汽油機燃油供給系主要由燃油箱、電動燃油泵(安裝在燃油箱內)、汽油濾清器、燃油壓力調節(jié)器、噴油器、進回油管及控制系統(tǒng)組成,其檢測項目主要包括元件性能檢測和燃油壓力檢測。

(一)燃油系統(tǒng)檢修注意事項

1)在拆卸電子元件及各導線插接器時,首先要關掉點火開關,即點火開關轉到“OFF”位置。

2)拆卸供油元件和油管時,必須先釋放油路中的壓力(即泄壓)。

①燃油泵泄壓。拔下燃油泵繼電器或熔絲,也可脫開燃油泵的導線插接器,然后起動發(fā)動機,直至發(fā)動機自然停機。

②油管接頭泄壓。將一油盆放在油管接頭下面,用毛巾等物蓋住接頭,慢慢松開油管接頭,并將油導入油盆。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③手動真空泵泄壓。在油壓調節(jié)器的真空管上連接一個手動真空泵,利用真空吸力打開油壓調節(jié)器的回油閥口,使燃油流回燃油箱。

④泄壓單向閥泄壓。許多美系車發(fā)動機的供油管路上安裝有油壓檢測孔(兼有泄壓作用),可用工具壓下孔內的單向閥進行泄壓,同時用毛巾、棉紗等物墊在檢測孔處吸收燃油。

⑤噴油器泄壓。發(fā)動機熄火,人為地給噴油器提供12V電壓,使噴油器噴油泄壓。

3)連接高壓油管接頭時,應注意操作順序,并按規(guī)定力矩擰緊。

4)拆裝噴油器時應注意:勿重復使用O形密封圈,安裝新的O形密封圈時不要將其損壞;安裝前用汽油濕潤O形密封圈,切勿使用機油、齒輪油或制動液。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5)燃油系統(tǒng)檢修后要確認無漏油現象。

①在發(fā)動機停機狀態(tài)下,多次將點火開關轉到“ON”位置,觀察是否漏油。

②燃油泵工作時,適當夾住回油軟管,高壓油管內的汽油壓力會升高。在此狀態(tài)下,檢查燃油系統(tǒng)是否有漏油部位(注意只能夾住軟管,不可彎曲軟管,否則會使軟管破裂)。

(二)燃油壓力及油壓調節(jié)器性能檢測

1.靜態(tài)油壓檢測

1)給燃油系統(tǒng)卸壓,將油壓表安裝在冷起動噴油器或燃油濾清器的油管接頭部位,如圖2-27所示。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圖2-27油壓表的安裝2)用一根跨接導線將電動燃油泵的兩個端子短接,或短接油泵繼電器,打開點火開關(不要起動發(fā)動機)使油泵運轉,觀察油壓值(油壓表指針應迅速從0跳躍到規(guī)定值)。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2.保持油壓檢測

3.動態(tài)油壓檢測

1)起動發(fā)動機,讓發(fā)動機怠速運轉,測量此時的燃油壓力(即怠速油壓)。

2)緩慢開大節(jié)氣門,測量在節(jié)氣門接近全開時的燃油壓力。

3)拔下油壓調節(jié)器上的真空軟管,并用手堵住,讓發(fā)動機怠速運轉,測量此時的燃油壓力。4.燃油泵最大壓力和保持壓力檢測將油壓表接在燃油管路上,并將出油口堵住,如圖2-28所示。短接油泵或油泵繼電器,打開點火開關(不起動發(fā)動機)使油泵工作,持續(xù)10s左右,同時讀出油壓表的壓力,該壓力稱為燃油泵的最大壓力,它應當比發(fā)動機運轉時的燃油壓力高200~300kPa,通??蛇_490~640kPa。圖2-28電動燃油泵最大

壓力檢測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

5.油壓調節(jié)器性能檢測

1)按前述方法檢測發(fā)動機運轉時的燃油壓力,應符合標準要求。

2)拔下油壓調節(jié)器上的真空軟管,并檢查燃油壓力,此時的燃油壓力應比怠速油壓高50kPa左右。

3)按前述方法使燃油泵運轉,建立油壓后關閉點火開關,用包上軟布的鉗子將油壓調節(jié)器的回油管夾緊,使回油管停止回油,過一段時間(如5min)后觀察燃油壓力,該壓力稱為油壓調節(jié)器保持壓力,其值應符合要求。

6.檢測結果分析

1)若發(fā)動機運轉時油壓過低,可能是燃油泵供油不足、油壓調節(jié)器損壞、汽油濾清器堵塞、管路或噴油器泄漏所致。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2)在怠速運轉時夾住油壓調節(jié)器回油管,此時油壓表的指示壓力應提高2~3倍,否則,說明燃油泵泵油不足。

3)若保持油壓過低,重新建立油壓,夾住油壓調節(jié)器回油管,如果5min后保持油壓正常,說明油壓調節(jié)器回油閥門不能正常關閉。

4)如果夾住回油管后保持油壓仍低于標準值,則夾住油壓調節(jié)器的進油口,若此時保持油壓不再回落,則為燃油泵單向閥不良。

5)若系統(tǒng)油壓過低,拔下油壓調節(jié)器真空管后有油滴出,說明油壓調節(jié)器膜片破裂。

6)如果燃油壓力過高,可能是油壓調節(jié)器故障或回油管堵塞。

(三)噴油器的檢測

汽油噴射系統(tǒng)相當一部分故障是因為噴油器的堵塞、卡滯、泄漏等引起的,其常見故障及影響見表2-3。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表2-3噴油器常見故障及影響1.人工經驗法檢測

(1)聽診噴油器線圈通電時會發(fā)出“咔噠”的吸合聲,針閥打開噴油時會發(fā)出“嚓嚓”的噴油聲。

①將聽診器抵觸到噴油器處,發(fā)動機怠速運轉,傾聽線圈吸合時是否有“咔噠”聲及噴油時是否有“嚓嚓”聲。若沒有,說明噴油器不工作,可能是噴油器堵塞、卡滯或線圈燒損。故障部位對供油系統(tǒng)的影響對發(fā)動機性能的影響噴油器閥膠結、噴油器堵塞噴油器不噴油或噴油量少噴油霧化不良動力下降、加速遲緩、怠速不穩(wěn)易熄火、不能運轉或運轉不穩(wěn)電磁線圈或控制電路斷路噴油器不噴油運轉不穩(wěn)或不工作噴油器密封不嚴噴油器滴油起動困難或不能起動、油耗上升、排氣管放炮、排氣冒黑煙噴油器積炭噴油量減少運轉不穩(wěn)、動力不足、加速性差、進氣管回火表2-3噴油器常見故障及影響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②點火開關轉到“OFF”位置,斷開噴油器與控制單元的導線插接器,人為地給噴油器進行脈沖式供電(可直接利用蓄電池供電,低阻值的噴油器應串接一電阻)。若聽不到“咔噠、咔噠”的吸合聲,說明噴油器針閥卡滯或線圈燒損。

(2)觸摸在發(fā)動機怠速運轉時,用手或聽診器觸摸噴油器的相應部位,噴油器噴油時應有輕微的振動感;否則,說明噴油器沒有噴油。

(3)斷缸在發(fā)動機怠速運轉時,拔下某缸噴油器的導線插接器,若發(fā)動機轉速明顯下降(約下降50~100r/min),或發(fā)動機振抖較為明顯,說明該噴油器工作良好;否則,說明該噴油器不工作或工作不良。

2.常用儀表檢測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1)利用萬用表檢測利用萬用表既可檢測噴油器線圈,也可檢測噴油器的控制線路。

①噴油器電阻值的檢測。斷開噴油器的導線插接器,萬用表選“Ω”擋,兩表筆接噴油器兩個端子,其電阻值應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否則,說明噴油器線圈損壞。

②噴油器控制電壓的檢測。斷開噴油器的導線插接器,萬用表選“V”擋,表筆“+”接插接器控制端的電源線端子,表筆“-”搭鐵。起動發(fā)動機或點火開關轉到“ON”位置的瞬間應有12V電壓;否則,說明控制線路有故障,應繼續(xù)檢查熔斷器、繼電器、連接導線和控制單元。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2)利用測試燈檢測許多汽車上自帶有專用測試燈,也可自制測試燈:用一個發(fā)光二極管串接上一個大阻值的電阻(約1kΩ左右)即可制成一個簡易的二極管測試燈。

①斷開噴油器的導線插接器,測試燈正極接蓄電池正極,測試燈負極接插接器控制端的搭鐵線端子。起動發(fā)動機,測試燈應閃爍;否則,說明噴油器控制不良。

②插好噴油器插接器,用探針將測試燈的兩端與噴油器兩端子相連(即測試燈與線圈并聯)。起動發(fā)動機,測試燈閃亮為正常;若測試燈不亮或常亮,說明噴油器控制線路不正常。

(3)利用燃油壓力表檢測噴油器的臟堵和滴漏。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①噴油器臟堵檢查。接好燃油表,起動發(fā)動機建立油壓;斷開所有噴油器的導線插接器,用外接電源(蓄電池)給某一噴油器供電,若油壓迅速下降,說明該噴油器噴油良好;若油壓無明顯變化,說明噴油器有堵塞現象。

②噴油器滴漏檢查。發(fā)動機工作時,噴油器針閥一直處于反復開、閉狀態(tài),長時間使用會磨損嚴重而導致滴漏,就車檢測時可借助油壓表進行檢漏。

3.發(fā)動機故障診斷儀或示波器檢測發(fā)動機故障診斷儀多具有“執(zhí)行元件測試”功能,利用此功能可對噴油器進行就車檢測。此外,還可利用示波器或發(fā)動機綜合性能測試儀檢測噴油器波形,如圖2-29所示,通過波形分析判斷噴油器及其控制系統(tǒng)的故障。a)b)圖2-29噴油器波形

a)標準波形b)實測波形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4.噴油器單件檢測

1)將燃油分配管和噴油器一起拆下,觀察噴油器是否臟污、積炭;若噴油器噴孔處有明顯黑痕,說明噴油器泄漏。

2)在工作臺上鋪一塊干凈的白布,將分配油管及噴油器內的殘余汽油倒在白布上,若有鐵銹或水珠說明噴油器已銹蝕。

5.噴油量和霧化情況檢測

1)用軟管將帶噴油器的燃油分配油管與發(fā)動機輸油管路相連,同時用軟管將油壓調節(jié)器的回油口與回油管相連。

2)接通點火開關,短接燃油泵使其運轉(發(fā)動機不起動),建立油壓。

3)觀察噴油器有無滴漏現象。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4)把噴油器放置在一個量筒上,人為地給噴油器提供12V電壓15s,觀察噴油霧化情況,同時記錄噴油量。

6.噴油器的綜合性能檢測

①10min內用超聲波同時清洗6個噴油器,100W超聲波裝置能充分保證清洗效果。

②設置0.4~7MPa的系統(tǒng)壓力。

③計量并比較噴油器的噴油量。

④可設置并直接觀測發(fā)動機模擬工況下噴油器的工作狀況。

⑤檢驗噴油器噴射形狀及霧化情況。

⑥測試噴油器針閥的密封狀況,即噴油器的泄漏。

⑦清洗測試單點及多點噴射的噴油器,并可清除噴油器濾芯上黏留的雜質。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四)燃油泵的檢測表2-4燃油泵的常見故障及影響1.聽診法檢測

1)打開點火開關(不起動發(fā)動機),在油箱處查聽燃油泵的運轉聲音(可拆下燃油箱蓋查聽);若聽不清楚,也可以用手感覺進油軟管的壓力。故障部位對燃油供給系統(tǒng)的影響對發(fā)動機的影響安全閥漏油或彈簧失效供油壓力偏低,供油量不足發(fā)動機無力、運轉不穩(wěn)、加速不良單向閥漏油輸油管路不能建立殘壓發(fā)動機起動困難進油濾網堵塞供油不足,燃油泵有時發(fā)出尖叫聲發(fā)動機高速不穩(wěn)、無高速、加速不良、嚴重時怠速不穩(wěn)電動機燒壞無燃油供應發(fā)動機不工作油泵磨損泵油壓力不足發(fā)動機起動困難、動力不足、加速不良燃油泵最常見的故障是濾網堵塞、安全閥、出油單向閥泄漏及電機故障,見表2-4。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2)人為地給燃油泵提供12V電壓:可斷開燃油泵插接器,直接與蓄電池相連;也可用一根跨接導線分別連蓄電池正極和燃油泵繼電器“FP”端子,打開點火開關但不要起動發(fā)動機。

2.萬用表檢測

1)關閉點火開關,拔下燃油泵插接器,辨別燃油泵接線(一般2條粗線為燃油泵控制線),測量燃油泵電阻。

2)燃油泵控制電路中設置有繼電器和熔絲,因此燃油泵不能正常運轉還需檢查其繼電器、熔斷器及導線和插接器。

3.油壓檢測

二、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有機械控制噴射和電子控制噴射之分,如圖2?30所示。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圖2-30柴油機燃油供給系

a)機械噴射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示意圖b)電控噴射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示意圖

1—噴油器2—高壓油管3—回油管4—燃油濾清器5—噴油泵6—輸油泵7—油水分離器8—燃油箱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一)利用發(fā)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檢測

1.噴油提前角檢測

1)檢測前,把噴油壓力拾取器及搭鐵線夾夾在1缸高壓油管上(噴油壓力拾取器多為壓電感應式傳感器,能夠感知油管在高壓油脈沖作用下產生的微小膨脹)。

2)起動發(fā)動機,在“柴油機”菜單下單擊“噴油提前角”。

3)取下正時燈,按下正時燈電源按鈕,將正時燈對準飛輪或帶輪上1缸上止點標記,通過調整正時燈上的電位器改變頻閃相位,使閃光相位前后移動,當看到標記不動時,系統(tǒng)顯示的角度值即為噴油提前角。

2.壓力波形檢測與分析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1)正常壓力波形高壓柴油從噴油泵出口到噴油器的油管沿程是以波動的方式傳播的,即在同一瞬間噴油泵端的壓力和噴油器端的壓力是不同的。圖2-31為實測噴油泵和噴油器壓力波形。圖2-31柴油機噴油泵和噴油器壓力波形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2)壓力波形檢測使用柴油機專用示波器、柴油機綜合測試儀及汽柴油機綜合測試儀均可在不解體條件下檢測各缸高壓油管內的壓力波形和噴油器針閥升程波形,并以全周期單缸波、多缸平列波、多缸并列波和多缸重疊波的形式顯示出來,如圖2-32所示。圖2-32柴油機壓力波形類型

a)全周期單缸波b)六缸平列波c)六缸并列波d)六缸重疊波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①全周期單缸波。單獨將某一缸高壓油管內的壓力隨噴油泵凸輪轉過360°時的變化情況顯示出來的波形即為全周期單缸波,如圖2-32a所示。利用該波形可以得到最高壓力pmax、針閥開啟壓力p0、針閥關閉壓力pb及殘余壓力pr。利用微機控制的示波器檢測單缸壓力波形時,通過單擊界面上的軟按鈕,即能直接顯示各種壓力值。

②六缸平列波。以各缸高壓油管內的殘余壓力pr為基線,各缸波形按柴油機的著火順序從左至右首尾相連排列的波形即為多缸平列波,如圖2-32b所示。利用該波形可評價最高壓力pmax、針閥開啟壓力p0、針閥關閉壓力pb的一致性。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③六缸并列波。將各缸波形按著火順序自下而上單獨放置并將其首部對齊排列的波形即為多缸并列波,如圖2-32c所示。利用該波形,通過觀察各缸波形三階段(噴油延遲階段、主供油階段和自由膨脹階段)面積的大小來判斷各缸供油量、噴油量的一致性。

④六缸重疊波。將各缸波形首部對齊并重疊在一起排列的波形即為多缸重疊波,如所示。利用該波形可觀察各缸波形的高度、長度、面積是否一致,用于評價最高壓力pmax、針閥開啟壓力p0、針閥關閉壓力pb及殘余壓力pr、供油量和噴油量的一致性。若波形三階段的重疊較好,說明各缸供油量比較一致;若某缸波形較寬,說明此缸供油量大;反之,若某缸波形較窄,則此缸供油量較小。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3)噴油器故障波形分析幾種常見的故障噴油壓力波形如圖2-33所示,其中,虛線為故障波形,實線為正常波形。圖2-33噴油器故障壓力波形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①噴油器積炭。故障波因噴油器積炭減小了通道的截面積,使噴油器開啟后的壓力上升出現尖峰,噴油持續(xù)時間加長,如圖2-33a所示。

②噴油器針閥卡死。噴油器壓力建立不起來,故障波形無開啟和關閉信號,如圖2-33b所示。這是從故障波形上最容易判斷的噴油器故障。

③噴油器滴漏。曲線壓力上升平緩,噴油延遲期縮短,沒有明顯的噴油器針閥關閉時刻,鉤狀的光滑曲線是典型的滴漏現象所致,如圖2-33c所示。

④噴油壓力過低。噴油壓力在針閥開啟和關閉時均較低,且噴油持續(xù)時間過長(應調整噴油器針閥壓力),如圖2-33d所示。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⑤針閥開啟壓力過高。殘余壓力升高,開始噴油時刻推遲,反射波幅加大,噴油量下降,噴油壓力峰值增高(可能會損壞噴油器),如圖2-33e所示。圖2-34各種噴射情況的針閥升程

a)正常噴射b)二次噴射c)不規(guī)則噴射d)斷續(xù)噴射e)隔次噴射(4)噴油泵故障波形分析將傳感器移至噴油泵的出口端,發(fā)動機綜合性能分析儀即可檢測到噴油泵的供油壓力波形。當油管中的壓力波激起針閥的振動或壓力波在高壓油管兩端的反射波過大時,將引起不規(guī)則噴射或二次噴射等不正?,F象,噴油器針閥升程波形也會出現異常,如圖2-34所示。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圖2-35噴油器故障壓力波形①出油閥密封不良。噴油泵出油閥及油泵柱塞故障對供油波形的影響如圖2-35所示。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故障曲線在針閥關閉后殘余壓力降低,并造成壓力上升和下降趨勢變化平緩,與壓力峰值之間的差值變大,如圖2-35a所示。

②出油閥磨損。高壓油管內的殘余壓力升高,噴油持續(xù)時間加長,同時出現二次噴射(常常伴隨有柴油機冒黑煙現象),如圖2-35b所示。

③噴油泵柱塞磨損。噴油開始時刻推遲,噴油壓力峰值和噴油持續(xù)期明顯下降,如圖2-35c所示。

(二)噴油泵的檢測

1.南京依維柯(IVECO)VE4/11F1900R294型噴油泵的檢測與調整

(1)靜態(tài)噴油提前角的檢測和調整如圖2-36所示,將噴油泵裝上試驗臺,接上燃油管6,將壓力表1裝在輸入管上,用專用螺塞5封住所有供油接頭,從密封螺塞上旋下放氣螺釘,裝上工具2并連接位移表。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圖2-36噴油泵靜態(tài)噴油提前角的檢測和調整

1—壓力表2—工具3—電磁閥導線4—排氣管

5—螺塞6—燃油管7—手柄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2)發(fā)動機在增壓狀態(tài)下全負荷供油量的檢測和調整噴油泵試驗連接如圖2-37所示,拆下工具及位移表,裝復放氣螺釘;拆下供油接頭上的專用螺塞,連接標準噴油器。圖2-37噴油泵試驗連接

1—噴油器支架2—噴油量接管3—噴油器

4—噴油泵高壓管5—進氣壓力顯示表

6—LDA裝置空氣管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3)發(fā)動機在沒有增壓狀態(tài)下滿負荷供油量的檢測和調整拆下LDA裝置的空氣管,使轉速保持600r/min。

(4)調速器軸的調整裝復LDA裝置的空氣管,將進氣壓力保持在0.1MPa,使轉速保持600r/min,使供油拉桿處于最大位置,用內六角扳手調整調速器軸的位置,直到供油壓力開始下降時為止,再旋緊鎖緊螺母。

(5)噴油提前調節(jié)器自動提前裝置的檢測和調整在真空條件下將提前角檢測儀安裝在噴油泵上,保持LDA進氣壓力在0.1MPa,各工況檢測儀的示值應符合表2-5。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表2-5噴油提前調節(jié)器各工況示值(6)調速器最大轉速特性的調整增加轉速至2100r/min,將供油拉桿置于最大位置,保持LDA裝置進氣壓力在0.1MPa,檢測噴油泵每1000次噴油量是否為32.0~40.0mL,各缸差值應小于3mL。

(7)調速器怠速特性的檢測和調整將轉速保持在375r/min,使供油杠桿接觸怠速調節(jié)螺釘2,保持LDA裝置進氣壓力在0.1MPa,檢測噴油泵每1000次噴油量是否為20.0~24.0mL。

2.捷達轎車SDI柴油機噴油泵的檢測與調整

(1)噴油閥噴油始點的動態(tài)檢查噴油泵轉速/(r/min)調節(jié)器行程/mm噴油泵轉速/(r/min)調節(jié)器行程/mm0015006.9~7.511506.0~6.619007.8~8.4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①連接專用故障閱讀儀V.A.G1551或1552,發(fā)動機怠速運轉,進入01“地址碼”選擇發(fā)動機電子控制單元。顯示屏顯示:②按0與4鍵選擇“基本設定”功能,并按“Q”鍵確認。顯示屏顯示:③按三次0鍵選擇“顯示組號0”功能,按“Q”鍵確認。顯示屏顯示(1~10為顯示區(qū)):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④在顯示區(qū)7中檢查冷卻液溫度,標定值小于73+(相當于85℃),只有當冷卻液溫度達到要求值時,才可以繼續(xù)進行檢查。

⑤顯示區(qū)2中的噴油閥噴油始點信號取決于顯示區(qū)9的燃油溫度。例如,顯示區(qū)9(B)中的數字值90與顯示區(qū)(A)中25~78數字值范圍有關,如圖2-39所示。在檢測過程中,如果噴油始點位于標定范圍C中,則不需重新調整。在完成噴油泵拆裝或噴油正時調整后,將噴油閥噴油始點信號設置在標定范圍C中的平均值上。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圖2-39噴油閥噴油開始點信號與燃油溫度的關系

A—顯示區(qū)2噴油閥噴油始點信號B—顯示區(qū)9燃油溫度C—噴油閥噴油始點信號標定范圍⑥按“→”鍵,再按0與6鍵選擇“結束輸出”功能,并按“Q”鍵確認。

⑦關閉點火開關。如果噴油始點信號(正時)在允許范圍之外,則需進行噴油閥噴油始點信號的調整。(2)噴油閥噴油始點的調整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①拆下同步帶的上部護罩,松開兩個噴油泵鏈輪緊固螺栓1,在輪軸緊固螺母2上安放好22mmAF環(huán)形扳手,反抓住噴油泵軸,如圖2-40所示。

②松開第三個噴油泵鏈輪緊固螺栓,輕輕地轉動噴油泵軸。左轉,噴油泵噴油始點信號延遲;右轉,噴油泵噴油始點信號提前。在轉動過程中,緊固螺母2不能松開,否則會改變噴油泵的基本設定,而普通的維修設備無法將其恢復。

③換上新的噴油泵鏈輪緊固螺栓,并按規(guī)定力矩擰緊。A型帶擰緊力矩為20N·m,B型帶擰緊力矩為25N·m。測試完信號后,必須進一步將螺栓緊固90°(1/4圈)。注意:鏈輪緊固螺栓為拉伸螺栓,必須一次性使用。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圖2-40捷達轎車柴油機

噴油泵的調整

1—緊固螺栓2—緊固螺母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④按“→”鍵,再按0與6鍵選擇“結束輸出”功能,并按“Q”鍵確認。

⑤關閉點火開關,安裝同步帶上的護罩。

(三)噴油器的檢測(1)噴油壓力的檢測將噴油器安裝到噴油壓力專用測試儀V.A.G1322上,按壓泵桿,當開始噴射時讀出壓力值,如圖2-41所示。第四節(jié)發(fā)動機燃油供給系的檢測

(2)密封性檢測按壓泵桿,使壓力保持在15MPa約10s,應無燃油滲漏。

(3)噴霧質量和噴霧錐角的檢測以60~70次/min的頻率均勻地按壓泵桿,觀察噴油器的噴油情況。圖2-41柴油機噴油器的檢測第五節(jié)潤滑系和冷卻系性能檢測一、潤滑系性能檢測

發(fā)動機潤滑系由油底殼(機油盤)、集濾器、濾清器、機油泵、限壓閥、旁通閥、機油散熱器、機油壓力表、報警開關和報警器等組成,常見故障為機油壓力異常、機油變質、機油消耗過大等。

1.機油壓力檢測部分車型發(fā)動機的機油壓力標準參見表2-6。第五節(jié)潤滑系和冷卻系性能檢測表2-6常見車型發(fā)動機潤滑系的機油壓力車型及發(fā)動機型號發(fā)動機溫度/℃發(fā)動機轉速/(r/min)機油壓力/kPa捷達王系列802000200尼桑風度80怠速>693000435~551雅閣F1型VTi80怠速≥703000≥340LS400工作溫度怠速273000UCF10型245~490UCF20型294~588紅旗CA488工作溫度怠速≥793000200~550奧拓388Q工作溫度3000300~450桑塔納2000工作溫度怠速>302150>180奧迪1004缸工作溫度怠速>302000≥200尼桑公爵CEDRIC型CA20發(fā)動機工作溫度怠速≥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