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礦工自救急救培訓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合計40分)1.礦井五大災害中,由煤層自然發(fā)火引發(fā)的是()A.瓦斯爆炸B.煤塵爆炸C.火災D.透水答案:C2.過濾式自救器主要用于()環(huán)境下的自救A.氧氣濃度≥18%、CO濃度≤1.5%B.氧氣濃度≤18%、CO濃度≥1.5%C.氧氣濃度≥20%、H2S濃度≤0.00066%D.任何有毒氣體答案:A3.對開放性氣胸傷員急救時,首要措施是()A.立即送醫(yī)B.用不透氣材料封閉傷口C.止血D.固定骨折答案:B4.井下發(fā)生瓦斯突出時,正確的避災方向是()A.迎著風流方向撤離B.順著風流方向撤離C.向地勢高處跑D.原地等待救援答案:A5.使用擔架搬運腰椎骨折傷員時,正確的方法是()A.一人抬頭、一人抬腳B.三人平托至擔架C.用軟擔架D.傷員側(cè)臥答案:B6.一氧化碳(CO)中毒的典型癥狀是()A.皮膚呈櫻桃紅色B.皮膚發(fā)紺C.瞳孔放大D.呼吸急促答案:A7.井下發(fā)生透水事故時,人員應()A.向老空區(qū)方向撤離B.向高處走,沿避災路線撤出C.躲進巷道角落D.強行潛水通過積水區(qū)答案:B8.隔絕式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時間一般為()A.10-15分鐘B.30-60分鐘C.2-4小時D.8-12小時答案:B9.對心跳呼吸驟停的傷員實施心肺復蘇(CPR)時,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是()A.15:2B.30:2C.5:1D.10:1答案:B10.處理燒傷傷員時,錯誤的做法是()A.立即脫去燃燒的衣物B.用冷水沖洗創(chuàng)面C.涂抹牙膏或醬油D.覆蓋無菌敷料答案:C11.井下發(fā)生冒頂事故后,被埋壓人員的救援原則是()A.先救重傷員B.先救靠近出口的人員C.先挖大空間再救人D.直接用鐵器刨挖答案:B12.過濾式自救器佩戴時,若感到呼吸阻力增大,說明()A.自救器失效B.毒氣濃度過高C.佩戴方法錯誤D.氧氣不足答案:B13.對前臂出血傷員使用止血帶時,止血帶應綁扎在()A.上臂上1/3處B.上臂中1/3處C.前臂上1/3處D.手腕處答案:A14.井下發(fā)生煤與瓦斯突出前,常見的預兆是()A.煤層變濕B.支架發(fā)出斷裂聲C.工作面溫度驟升D.鉆孔噴煤噴瓦斯答案:D15.對昏迷傷員進行急救時,應使其()A.仰臥,頭偏向一側(cè)B.俯臥C.左側(cè)臥D.右側(cè)臥答案:A16.隔絕式自救器在使用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氣囊逐漸變癟,正確的處理是()A.用力呼吸,快速補充氧氣B.取下自救器檢查C.繼續(xù)正常呼吸,氣囊會自動充氣D.跑步加速撤離答案:C17.井下發(fā)生火災時,若無法撤離,應進入()A.進風巷道B.避難硐室C.采空區(qū)D.盲巷答案:B18.對張力性氣胸傷員急救時,應()A.立即用粗針頭在傷側(cè)第二肋間鎖骨中線處穿刺排氣B.按壓傷口C.直接送醫(yī)D.等待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答案:A19.井下避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的主要作用是()A.過濾粉塵和有毒氣體B.保暖C.防止缺氧D.減少呼吸頻率答案:A20.對小腿骨折傷員進行固定時,夾板長度應()A.超過骨折部位上下各一個關節(jié)B.僅覆蓋骨折部位C.超過膝關節(jié)D.超過踝關節(jié)答案:A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題,合計10分)1.過濾式自救器可以在氧氣濃度低于18%的環(huán)境中使用。()答案:×(過濾式自救器依賴環(huán)境氧氣,氧氣不足時無法使用)2.對開放性骨折傷員,應將外露的骨端重新推回傷口內(nèi)。()答案:×(避免二次感染,應覆蓋無菌敷料)3.井下發(fā)生透水時,應沿著上山方向撤離。()答案:√(透水時水往低處流,上山方向更安全)4.心肺復蘇時,胸外按壓的深度應為5-6厘米。()答案:√(根據(jù)最新急救指南,成人按壓深度5-6cm)5.使用止血帶時,應記錄綁扎時間,每60分鐘放松1-2分鐘。()答案:√(防止肢體缺血壞死)6.瓦斯爆炸后產(chǎn)生的高溫、沖擊波和有毒氣體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答案:√7.被埋壓的礦工若暫時無法救出,應盡量減少體力消耗,敲擊金屬物發(fā)出求救信號。()答案:√8.燒傷創(chuàng)面出現(xiàn)水皰時,應立即挑破以減輕腫脹。()答案:×(水皰可保護創(chuàng)面,挑破易感染)9.隔絕式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用后需重新充藥。()答案:√10.井下避災時,應遵循“滅、護、撤、躲、報”的原則。()答案:√(滅:滅火;護:保護自己;撤:撤離;躲:躲避;報:報告)三、簡答題(每題6分,共5題,合計30分)1.簡述井下發(fā)生瓦斯爆炸后,現(xiàn)場人員的自救要點。答案:(1)立即背向爆炸沖擊波方向臥倒,頭部盡量低,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高溫氣流和有毒氣體吸入;(2)爆炸后迅速佩戴自救器,若自救器損壞,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折疊8層以上,過濾效率可達60%);(3)判斷爆炸源位置,選擇逆著風流方向或最近的避災路線撤離,若巷道堵塞,進入避難硐室或構(gòu)筑臨時避難所;(4)保持鎮(zhèn)靜,避免劇烈運動,減少氧氣消耗;(5)撤離時用敲擊鐵軌、管道等方式發(fā)出求救信號,同時記錄沿途情況,便于救援人員判斷位置。2.列舉三種常見的創(chuàng)傷止血方法,并說明適用場景。答案:(1)指壓止血法:用手指壓迫出血動脈近心端的體表投影處,適用于頭面部、四肢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如顳淺動脈壓迫用于頭頂出血);(2)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無菌敷料覆蓋傷口后,用繃帶或三角巾加壓包扎,適用于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出血;(3)止血帶止血法:用橡膠帶或布帶綁扎出血部位近心端,適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如股動脈、肱動脈出血),需記錄時間,每60分鐘放松1-2分鐘。3.簡述CO中毒的分級癥狀及急救措施。答案:分級癥狀:-輕度(CO濃度0.02%-0.03%):頭痛、頭暈、惡心、嘔吐;-中度(0.05%-0.1%):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皮膚黏膜櫻桃紅色;-重度(>0.1%):昏迷、抽搐、呼吸循環(huán)衰竭,甚至死亡。急救措施:(1)立即將傷員轉(zhuǎn)移至通風處,解開衣領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2)若呼吸心跳驟停,立即實施CPR;(3)有條件時給予高濃度吸氧(氧流量8-10L/min),嚴重者送醫(yī)進行高壓氧治療;(4)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加重缺氧;(5)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記錄中毒時間和癥狀。4.井下發(fā)生冒頂事故時,現(xiàn)場人員應如何開展救援?答案:(1)首先檢查冒頂范圍、支架損壞情況,確保救援人員安全(加固附近支架,防止二次冒落);(2)用手鎬、撬棍等工具小心扒挖,避免使用鐵器猛敲,防止產(chǎn)生火花(瓦斯礦井)或破壞支撐結(jié)構(gòu);(3)發(fā)現(xiàn)被埋人員時,先暴露頭部,清除口鼻內(nèi)的煤矸、粉塵,保持呼吸通暢;(4)若傷員被矸石壓住,應逐步移除周圍矸石,不可強行拉拽肢體(防止骨折加重或血管神經(jīng)損傷);(5)對骨折、出血傷員進行臨時固定和止血,對昏迷傷員保持側(cè)臥位;(6)盡快將傷員轉(zhuǎn)運至安全地點,聯(lián)系井上救援,說明傷員數(shù)量、位置及傷情。5.簡述燒傷傷員的現(xiàn)場急救步驟。答案:(1)滅:立即撲滅傷員身上的火焰(就地翻滾、用衣物覆蓋或水澆),停止燒傷源接觸(如脫去燃燒的衣物,注意避免皮膚撕脫);(2)查:檢查傷員呼吸、心跳,有無合并外傷(如骨折、出血)或吸入性損傷(如咽喉腫痛、聲音嘶?。?;(3)冷:用15-20℃冷水持續(xù)沖洗創(chuàng)面20-30分鐘(小面積燒傷),減輕熱力損傷(注意:大面積燒傷或體溫過低時慎用);(4)包:用無菌紗布或清潔布料覆蓋創(chuàng)面,避免污染(禁止涂抹牙膏、醬油等);(5)送:轉(zhuǎn)運時保持傷員平臥位,頭偏向一側(cè)(防嘔吐窒息),記錄燒傷面積和深度(成人“九分法”:頭面頸9%,雙上肢18%,軀干27%,雙下肢46%),嚴重者建立靜脈通道補液。四、案例分析題(每題10分,共2題,合計20分)案例1:某煤礦掘進工作面發(fā)生瓦斯突出,突出煤量約300噸,瓦斯涌出量8000m3,現(xiàn)場有5名工人:A(未佩戴自救器,距突出點10米)、B(佩戴過濾式自救器,距突出點20米)、C(佩戴隔絕式自救器,距突出點30米)、D(腿部被矸石砸傷,無法行走)、E(昏迷,呼吸微弱)。問題:(1)A、B、C三人應如何正確自救?(2)對D、E的急救步驟是什么?答案:(1)A的自救:立即用濕毛巾(折疊8層以上)捂住口鼻,避免吸入高濃度瓦斯(瓦斯突出后常伴隨CO等有毒氣體),迅速向進風方向撤離(瓦斯比空氣輕,可能積聚在巷道頂部,低姿彎腰);若無法撤離,進入最近的避難硐室,用衣物堵塞硐室入口,減少有毒氣體進入。B的自救:檢查過濾式自救器的適用條件(氧氣濃度≥18%、CO濃度≤1.5%),若突出后巷道內(nèi)氧氣濃度未低于18%,正確佩戴自救器(拉開封口帶→去掉外殼→咬口具→夾鼻夾→戴頭帶),保持勻速呼吸,避免劇烈運動;若感覺呼吸阻力過大(說明毒氣濃度超標),立即改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撤離。C的自救:隔絕式自救器可在無氧環(huán)境中使用,立即佩戴(開啟扳手→展開氣囊→咬口具→夾鼻夾→呼吸),氣囊應保持微鼓狀態(tài)(若變癟,正常呼吸后會自動充氣),沿避災路線撤離,注意觀察巷道標識,避免進入盲巷。(2)D的急救:首先檢查砸傷部位,若有開放性傷口,用無菌敷料加壓包扎止血;若懷疑骨折(局部腫脹、畸形、活動受限),用木板或礦工鋼作為夾板固定(長度超過骨折上下關節(jié)),固定時松緊適宜(能插入1指為宜);搬運時采用三人平托法(一人托頭肩,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避免脊柱彎曲;若現(xiàn)場無夾板,可用對側(cè)肢體或軀干固定(如將傷腿與健腿綁在一起)。E的急救:立即檢查呼吸(看胸廓起伏)、心跳(觸摸頸動脈,時間5-10秒);若呼吸心跳驟停,立即實施CPR(胸外按壓位置:兩乳頭連線中點,頻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每30次按壓后人工呼吸2次,循環(huán)進行);若有呼吸但昏迷,將其置于側(cè)臥位(防止舌后墜或嘔吐物窒息),清除口鼻內(nèi)的煤塵、分泌物;同時檢查是否有頭部外傷(如頭皮血腫、耳道出血),若有,用無菌敷料覆蓋,避免按壓;盡快聯(lián)系井上調(diào)度,說明傷員位置和傷情,等待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案例2:某煤礦井下運輸巷因電纜短路引發(fā)火災,火勢迅速蔓延,現(xiàn)場溫度升高,煙霧彌漫,有3名工人被困:F(未戴任何防護裝備)、G(攜帶滅火器但不會使用)、H(有輕度燒傷,創(chuàng)面起水皰)。問題:(1)F應如何利用現(xiàn)場條件逃生?(2)G正確使用滅火器的步驟是什么?(3)H的燒傷應如何處理?答案:(1)F的逃生:①立即用巷道內(nèi)的防塵水管淋濕衣物(或用巷道壁的濕煤泥涂抹暴露皮膚),降低體表溫度;②用濕毛巾(或衣物浸水后折疊8層)捂住口鼻,減少吸入高溫有毒氣體(火災會產(chǎn)生CO、SO2等毒氣);③判斷火源位置,選擇逆著風流方向撤離(若無法辨別,可通過巷道內(nèi)的風標、風袋判斷風向);④低姿彎腰前行(煙霧在上層,貼近巷道底部可減少吸入),若巷道被火封鎖,進入最近的避難硐室,關閉硐室門,用衣物堵塞縫隙,打開壓風自救裝置(若有),等待救援;⑤撤離時用工具敲擊軌道或管道發(fā)出求救信號,記錄經(jīng)過的巷道標識,便于救援定位。(2)G使用滅火器的步驟(以干粉滅火器為例):①提:提起滅火器,檢查壓力指針(應在綠色區(qū)域);②拔:拔掉保險銷;③握:握住噴管前端(防止凍傷);④對:對準火源根部(電纜火災的起火點);⑤壓:按壓手柄,由近及遠左右掃射,直至火勢控制。注意:若火勢已蔓延至電纜橋架上方,避免站在下風方向(防止熱氣流和毒氣灼傷);若滅火器失效或火勢過大,立即撤離,不可盲目撲救。(3)H的燒傷處理:①冷卻:用巷道內(nèi)的清潔水(如防塵水)沖洗創(chuàng)面15-20分鐘(水溫15-20℃),減輕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診報銷面試題及答案
- 簡譜旋律考試題及答案
- 黑熱病考試題及答案
- java面試題及答案約瑟夫環(huán)
- 智能駕駛技術(shù)趨勢-1
- 孩子公益意識提升技巧
- 提升孩子專注力技巧
- 家電公司質(zhì)量追溯管理規(guī)定
- 2.5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第1課時位置關系、切線的判定與性質(zhì))(教學課件)數(shù)學蘇科版九年級上冊
- 保安隊列訓練培訓課件
- 中醫(yī)急癥診療方案(3篇)
- 2025年上海市高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 《人工智能概論-面向通識課程》全套教學課件
- 三區(qū)人才面試題及答案大全
- 物業(yè)服務禮儀培訓大綱
- 2025年舞臺燈光設備項目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防火鋼質(zhì)門、卷簾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yè)計劃書
- 普查保密協(xié)議書
- 《初學者指南:美術(shù)基礎課件》
- 冶金礦山采礦設計規(guī)范
- 配送車輛違章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