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東營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一、單選題1.孟德爾利用假說—演繹法發(fā)現了兩大遺傳學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孟德爾在純合豌豆親本雜交和F1自交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B.孟德爾所提出假說的核心內容是“生物體能產生數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測交實驗166株后代中,高矮莖的數量比接近1:1屬于演繹推理內容D.為了驗證提出的假說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2.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骰子模擬“性狀分離比”的相關實驗。令骰子上的奇數點代表顯性基因A、偶數點代表隱性基因a,擲骰子可代表基因的分離和組合,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實驗可模擬一對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雌雄配子隨組合機結合的過程B.若骰子上的1、3點數代表隱性基因,其余點數代表顯性基因也可模擬得到1:2:1的分離比C.若甲、乙容器中骰子上相應點數分別代表A/a、B/b,則該實驗可模擬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D.若甲、乙容器中各放入分別代表A/a、B/b的2個骰子,多次投擲實驗后記錄4個骰子的基因組合有9種3.爬行雞因脛骨特別短,行走時像爬行而得名,控制該性狀的基因(Cp)位于常染色體上。用爬行雞做親本雜交,后代中爬行雞和野生型的比例總是2:1.研究發(fā)現某自然種群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F1)中爬行雞和野生型的比例為1: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由實驗結果推測爬行雞存在純合致死現象B.自然種群的F1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3C.自然種群親本中Cp基因頻率為1/5D.自然種群的F1自由交配,F2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3/184.某基因型為DdXeY的動物(2n=8)在產生配子時,1個初級精母細胞的四分體中含D和d的染色體片段發(fā)生了交換,該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某兩個時期的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分子數如圖所示,不考慮其他變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時期細胞中會發(fā)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現象B.乙時期細胞中含有1條X染色體或1條Y染色體C.該初級精母細胞完成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精細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D.甲時期細胞與該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單體數目相同5.某自花傳粉植物有紫、紅、白3種花色,受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a、B/b控制?;駻和B同時存在時開紫花,只有基因A或只有基因B時植物開紅花,且含a基因的花粉育性有所下降。某實驗小組設計的實驗如表所示,已知親本均為純合子,不考慮突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組別PF1F2的表型及比例實驗一紫花雌×紅花雄全為紫花紫花:紅花=9:1實驗二紅花雌×紅花雄全為紫花?A.實驗一親本中,父本的基因型是aaBBB.實驗一分析可知,含a基因的花粉育性下降了75%C.實驗二的F2中紅花植株有4種基因型D.預期實驗二中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27:12:16.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加熱致死的S型菌自溶時會釋放自身的DNA片段進入R型活菌。之后這些DNA片段的雙鏈被解開,其中一條鏈被降解,另一條鏈與R型菌DNA上的同源區(qū)段配對,切除并替換相應的單鏈片段,形成一個雜種DNA區(qū)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由R型菌轉化形成的S型菌和原S型菌的遺傳信息不完全相同B.該過程中會發(fā)生氫鍵和磷酸二酯鍵的斷裂和形成C.含雜種DNA片段的R型菌經細胞分裂產生的子代均為S型菌D.推測DNA重組可實現細菌間性狀的轉移7.“嘧啶型”三螺旋DNA由三條鏈組成,如圖所示,中間一條鏈全部由嘌呤組成,兩側的鏈全部由嘧啶組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三螺旋DNA含三個游離的磷酸基團B.該DNA堿基中嘧啶與嘌呤的數量相等C.雙螺旋DNA邊解旋邊復制,三螺旋DNA可能無法完成復制D.在基因治療領域可利用DNA局部三鏈結構實現對基因表達的調控8.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若用1個被32P充分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一段時間后,大腸桿菌裂解得到64個子代噬菌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噬菌體顆粒B.若用15N標記噬菌體進行實驗,則會出現含有15N的子代噬菌體C.理論上64個子代中含32P標記的噬菌體占1/32D.噬菌體的DNA復制所需的原料和酶均來自大腸桿菌9.細胞中存在多種具有調控功能的長鏈非編碼RNA(lncRNA),IncRNA的產生及發(fā)揮調控功能的方式如圖1中①~④所示,某IncRNA的部分堿基序列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1中①表示lncRNA調控DNA的復制和轉錄B.圖1中③表示IncRNA與細胞質中RNA分子結合影響翻譯C.圖1中④體現了中心法則中遺傳信息從RNA流向蛋白質的過程D.據圖2推測該IncRNA的部分序列所對應的DNA片段中A占1/610.關于基因表達與性狀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胰島細胞中可檢測到卵清蛋白基因和卵清蛋白mRNAB.囊性纖維化病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性狀C.細胞內的基因表達與否及表達水平的高低都是受到調控的D.大多數情況下,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11.鐮狀細胞貧血患者(hh)的紅細胞只含異常血紅蛋白,僅少數患者可存活到成年;正常人(HH)的紅細胞只含正常血紅蛋白;攜帶者(Hh)的紅細胞含有正常和異常血紅蛋白,并對瘧疾有較強的抵抗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引起鐮狀細胞貧血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B.上述信息說明基因突變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絕對的,往往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C.瘧疾流行地H的基因頻率小于h的基因頻率D.H基因突變可發(fā)生于受精卵,也可發(fā)生于成體造血干細胞中體現了基因突變的隨機性12.某動物(2n=4)的一個基因型為AaBbCc的精原細胞在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經一次有絲分裂后,轉移至不含32P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的其中1個細胞如圖所示。圖中僅標明部分基因,不考慮其他變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細胞由于等位基因互換導致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組B.該細胞完成減數分裂后產生的精細胞中核DNA分子數為3個C.該細胞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的基因型為AAabcc、aBBbCCD.該細胞含32P的核DNA分子可能有4個、5個或6個13.下圖為甲、乙兩種遺傳?。ㄆ渲幸环N為伴性遺傳)的某遺傳家系圖,家系中無基因突變發(fā)生,且I4無乙病基因,人群中這兩種病的發(fā)病率均為1/6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群中患乙病的女性遠多于男性B.若Ⅲ4與Ⅲ5再生1個女孩,兩病均患的概率是1/52C.若IV2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推測是因Ⅲ?減數分裂異常所致D.若Ⅱ1與人群中只患乙病的某男性結婚,所生后代患兩病的概率是1/15614.普通小麥(6n=42,AABBDD,一個字母代表一個染色體組)和黑小麥(6n=42,AABBRR)都是異源六倍體。黑小麥某條染色體上具有高千粒重、長粒等優(yōu)良性狀的基因,為將黑小麥的優(yōu)良性狀基因轉入普通小麥,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麥進行人工雜交時,對母本的操作步驟是去雄→套袋→授粉→再套袋B.F1的體細胞中含有6個染色組,F1產生的雄配子不育C.理論上F2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介于35~49之間D.對F2進行篩選是為了獲得含有R染色體組中7條染色體的植株15.某小島上蜥蜴進化形成新種的基本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X決定蜥蜴原種進化的方向B.如果沒有Y的作用蜥蜴原種的基因頻率不會變化C.Z是蜥蜴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D.Y直接作用于蜥蜴的基因型來起作用16.一個基因型為Aa的雌性個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部分卵原細胞聯會時兩條非同源染色體發(fā)生了融合,導致融合后含著絲粒的染色體失去著絲粒分裂功能,不含著絲粒的染色體丟失。融合染色體及正常的兩條相應染色體會隨機分配到細胞兩極(一極至少有3條染色體中的1條),不考慮其他變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個體產生的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有2種可能B.該個體產生的卵細胞基因組成可能為AAaC.發(fā)生圖示異常的某個卵原細胞,產生正常卵細胞的概率為1/6D.圖示異常發(fā)生于減數分裂I的前期二、多選題17.玉米籽粒大小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G/g和H/h控制。親本的G/g基因對籽粒中H/h基因的表達起調控作用??蒲腥藛T進行了正反交實驗,相關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父本g基因純合時抑制子代H基因的表達B.F2大籽粒的基因型有6種,其中雜合子占5/6C.從F2小籽粒植株中隨機選一株給F1小籽粒植株授粉,所結籽粒中小籽粒占1/2D.從F2大籽粒植株中隨機選一株自交,植株所結籽粒會發(fā)生性狀分離的概率為3/418.下圖表示某些基因表達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基因表達過程不會在真核細胞內出現B.真核細胞核基因轉錄與翻譯的場所分別是細胞核和細胞質C.圖中RNA聚合酶沿模板鏈從右向左移動D.圖中有20條以上的肽鏈正在合成19.某雌性三體果蠅(XXY)減數分裂時三條染色體中兩條配對,另一條隨機移向一極。但由于同型性染色體配對的概率明顯大于異型,所以該雌性三體果蠅減數分裂產生的含不同性染色體組合的配子比例為1:1:9:9,該果蠅與染色體組成正常且減數分裂正常的果蠅雜交,子一代中XYY果蠅雄性可育,XXX和YY果蠅胚胎致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子一代中XYY果蠅產生的原因是雄性親本減數分裂Ⅱ兩條Y染色體未分離B.該雌性三體果蠅減數分裂時XX染色體聯會概率為80%C.該三體果蠅XXY與性染色體組成為XY的果蠅雜交,后代雌雄比為9:29D.染色體組成正常且減數分裂正常的果蠅染色體數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分裂I20.對某一地域同種植物的花色進行調查及基因檢測,得知紅花(DD)30株、粉紅花(Dd)60株、白花(dd)10株,隨機交配后子代中紅花72株、粉紅花96株、白花32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某一地域同種植物的全部D和d的總和構成該種群的基因庫B.隨機交配后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說明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C.基因重組產生的粉紅花為進化提供了原材料D.最初調查時種群中d的基因頻率為40%三、實驗題21.豌豆的花色有紅色和白色兩種類型,受C、c(位于1號染色體上)和R、r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某研究小組利用三個純合品種進行相關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卮鹣铝袉栴}。組別親本F1表型F2表型及數量實驗一紅花品種A×白花品種B紅花紅花1799
白花601實驗二白花品種B×白花品種C紅花紅花1350
白花1050(1)統(tǒng)計分析實驗一中F2的表型及數量得出F2的性狀分離比接近,從F1產生配子的角度解釋此比例出現的原因為。(2)據題干推測,白花品種B的基因型為;選取實驗二中F2紅花植株自然狀態(tài)下種植,得到的子代中紅花植株所占的比例為。(3)由題干信息可知,當c或r基因純合時,會掩蓋顯性基因的作用,這種現象叫作重復隱性上位。豌豆中控制花青素合成的途徑如圖所示:基因D可通過另外的代謝途徑將中間產物轉化為花青素,利用轉基因技術向實驗二F1紅花植株體細胞的1號染色體上導入一個外源基因D(不破壞相關基因),并將其培育成完整植株??赏茰y基因D能打破(填“cc”“rr”或“cc和rr”)基因型的上位效應。(4)為確定基因D導入的是C還是c所在的染色體,研究小組設計了相關實驗。實驗思路:將該轉基因植株自然狀態(tài)下種植并收獲子代,觀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預期結果及結論:①;②。四、解答題22.小鼠的毛色和尾型分別受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現有一只彎曲尾雄性小鼠與一只正常尾雌性小鼠雜交,子代尾型如圖所示,不考慮XY同源區(qū)段?;卮鹣铝袉栴}。(1)據圖分析,關于小鼠正常尾性狀的遺傳方式,可以排除的是。(2)若要確定正常尾性狀的遺傳方式,可從Ⅱ代小鼠中選擇為實驗材料進行雜交實驗,預期出現三種結果,若實驗結果為,則確定正常尾性狀由X染色體上顯性基因控制。(3)已知II6小鼠體色為黃色,令其與一只灰色正常尾小鼠雜交,若后代黃色正常尾雌:灰色正常尾雌:黃色彎曲尾雄:灰色彎曲尾雄=1:1:1:1,根據子代表型及比例(填“能”或“不能”)判斷黃色為顯性性狀,原因是。若黃色為顯性性狀,則II6小鼠的基因型為。23.某動物(2n=56)性別決定方式ZW型,其體色有斑紋和無斑紋分別由Ⅳ號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蒲腥藛T對基因型為Aa的受精卵進行輻射處理,得到了一只雌性突變體。鏡檢發(fā)現,該雌性個體一條Ⅳ號染色體的部分片段移接到Z染色體的末端,其余部分丟失。已知雌性突變體在減數分裂時,未移接的Ⅳ號常染色體隨機移向一極,不考慮其他突變和染色體互換?;卮鹣铝袉栴}。(1)該雌性突變體在減數分裂時形成個正常的四分體。(2)假設該雌性突變體的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了一個基因型為aZA的極體,則該卵原細胞產生的卵細胞有種可能。(3)將這只雌性突變體與無斑紋雄性個體交配得大量子代,僅統(tǒng)計子代表型得出結論。①若,說明A所在Ⅳ號染色體的部分片段移接到Z染色體的末端。②若,說明a所在Ⅳ號染色體的部分片段移接到Z染色體的末端。根據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不能判定上述(3)中(填“A”或“a”)基因是否丟失,可進一步根據子代中基因頻率的不同判定。只考慮基因A、a,若未丟失基因則子代a的基因頻率為;若丟失基因則子代A的基因頻率為。24.遺傳組成相似的雌性蜜蜂幼蟲,若一直以蜂王漿為食將發(fā)育成蜂后(蜂王),若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fā)育成工蜂。蜜蜂細胞中的DNMT3蛋白是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qū)域添加甲基基團,DNMT3基因表達的部分過程如下圖所示?;卮鹣铝袉栴}。注:AUG(起始密碼子):甲硫氨酸;CAU、CAC:組氨酸;UUA、UUG:亮氨酸;CCU、CCC:脯氨酸;AGA:精氨酸;AAC:天冬酰胺;CAA:谷氨酰胺;GGG:甘氨酸;UCU:絲氨酸;GUU:纈氨酸。(1)若DNMT3蛋白中起始氨基酸序列為甲硫氨酸-組氨酸-…,則圖示DNMT3基因的一條鏈(填“是”或“不是”)①過程的模板鏈,寫出①過程產物的9個堿基5’3’。(2)若圖示DNMT3基因的一條鏈中6號堿基A替換為G,則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填“改變”或“不變”),原因是。假設某種生物的氨基酸只有14種,其DNA和RNA的堿基組成分別只有A、T及A、U,則該生物的一個密碼子至少由個堿基組成。(3)②過程中tRNA的作用是,據虛線框中mRNA上的部分堿基序列,按照核糖體移動方向寫出此肽鏈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為(寫3個氨基酸)。(4)DNMT3蛋白使DNA甲基化后阻止了某些基因的表達,推測蜂王漿能(填“促進”或“抑制”)DNMT3蛋白活性,從而解除甲基化對基因表達的影響。25.囊鼠的體毛深色(D)對淺色(d)為顯性,若毛色與環(huán)境差異大則易被天敵捕食。調查不同區(qū)域囊鼠的三個種群甲(淺色巖P區(qū))、乙(深色熔巖床區(qū))、丙(淺色巖Q區(qū))的深色表型頻率,檢測并計算基因頻率,結果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依據遺傳學和生物進化論的研究,可以通過現象將甲、丙兩種群界定為同一物種,物種(填“是”或“不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2)據圖可知囊鼠在深色熔巖區(qū)深色表型的頻率非常高,這是的結果,但深色熔巖隨時間推移,變?yōu)闇\色熔巖,大多數深色囊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度活動方案匯報
-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禮嘉中學2026屆高二化學第一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牙科樹脂粘結技術
- 鐵路貨車制動技術
- 幼兒園社會領域工作匯報
- 新手轉身教學講解
- 西藥補血藥物
- 眼科醫(yī)學會議標準流程
- 血透循環(huán)管路講解
- 細胞培養(yǎng)污染防控與管理
- 四年級數學上冊《大數的認識》單元測試卷
- DB23∕1270-2019 黑龍江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
- 淺談地下室底板無梁樓蓋設計
- ISO14001內部審核檢查表
- 立柱樁施工匯總
- 雙塊式無砟軌道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
- 管理會計知識點整理
- 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治療
- 工程進度款支付申請書
- 我國常見的草坪草
- 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