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后附:最新廣西行政執(zhí)法人員資格考試復習資料(全35章)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013年全區(qū)彳破執(zhí)法人員續(xù)職考試試題
(A卷)
(重點提示: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每題指定的答題區(qū)域內,寫
在本試題卷上的答案一律無效)
一、制斶(每小題1分,共20分)
1.;堤T中社會規(guī)范,也1T中彳彷規(guī)范,它要求人■特定條件作
野酒亍為或者禁止忸1將中彳訪。
2.具體行政行為的對象是特定的、具體的1亍曲目對人或者行政事務。
3.不服行政機將世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姐里;疑的,可以向行
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4.榴告去性畝查不喋體討論決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重為亍政夬策。
5.行政去規(guī)可以設定限制公民A身自由機謝襟、3或的1亍政強制措
施,其例見范f蚊件也砌6唬翎醒制措施。
6.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托。行政強制措幀當由行政機關具葡亍政
排去資格的兩名以上行政執(zhí)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
7.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的規(guī)范性文件可以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行
政強制措施。
8.黨的十)吠報告提出:到2020年,依去治母本方咯1:面落實,
法治正賄基本渤圾司;蚣信力襁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童口保鼠
9.《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行政執(zhí);端督辦法》規(guī)定,行政執(zhí)法監(jiān)督實行屆
地宮里,分級負責。政就去制工作部門是域政向亍政掂去監(jiān)督機構,負
責本級行政執(zhí);去機關行政執(zhí)法事項的監(jiān)督不嚇級行政執(zhí);去機關實施的有?交
大影響的1亍政執(zhí)M事項的監(jiān)督。政就B門法制機構是本系統(tǒng)的行政執(zhí);幡
督機構,負責本系編亍政執(zhí)法事項的監(jiān)督。
10.依汨亍政的本質是依去規(guī)范、約前亍政權力。
11.行政除噴U燥蹦必須像性面、客觀、公正、及時。
12.行政機關解除查^寸、扣押應當立退還才物;已將鮮活物品或者
其他不易保管的財物才展或者變賣的,退閑自賣或者變賣所得款項。變賣
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給當事人1成員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13.我區(qū)行政執(zhí)法證件的有效期為五年,斷防后行政執(zhí)法人員應當參
加續(xù)職培訓考試,經考試合格的換方亍政執(zhí)M證件;考試不合格的,不得
名器賣從事行政摭去工作。
14.行政機對巨絕、阻撓行政執(zhí)法監(jiān)督,經責令改正仍不糾正違;行亍
為,或者拒絕對丸行行政執(zhí);金督姐里決定的,行政執(zhí);幡督機構可建議
懿機關對f目關責任人說亍查處。
15.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應當堅持有責必問、有錯必糾、逑昔責任與
濟昔程度相適應、教育與懲處木睇合的原則。
16.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愚去律責任的構成要
件^-。
17、行政執(zhí)法的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推、法搦受權的維外
1S.除征地以外,行政征收與亍政征用的顯著區(qū)另提無償性與有償性。
19.交通責任事故認定、工傷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行為屬于行政
確i人彳彷,相對人不服的,皿雄法申請行政復議夠腿行政訴i公。
20.《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依法行政考核辦法》規(guī)定,我區(qū)的依法行政考核
結果分為優(yōu)秀、良好、不合格三個等次。
二、單姆擇題(每d激I分,共20分)
1.地方性的是行政技法的依據之一。對同一事項,新碘昉性法規(guī)
贓與舊碘1方性法燃癥不一致時,應適用()作枷法依據。
A、新的地方性去規(guī)規(guī)定B、舊的地方性捌頰定
2.公民、法人或者其1蜩環(huán)限行政喇例的具體行蜘為,可以
SlO蛆麗歸之日起()日曲請?;妥h。
A、30B、60C、90
3.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屬于()o
A、執(zhí)行罰B、行政強制措施C、代霸亍
4.下歹握于行政執(zhí)法內部歌破監(jiān)(
A、權力機關和立;去機關的監(jiān)督
B、政府對所屬工作部門不嚇級政府的監(jiān)督
C、新聞媒體的監(jiān)督
5.下歹懷屬于依法行I烤核對象的1()。
A、市縣人民政府及其部門
B、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部門
C、^亍政機關公務員
6.下夕愫述不正確的是<)o
A、行政強制執(zhí)行曲疑
B、法律沒有規(guī)言亍政機關強制執(zhí)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眄亍政機關可以
申請人民;撥強制執(zhí)行
泰行的幾關可少據R生活采取停止仰K、供電、供熱、眺力i
式迫使當事人腐亍行政決定
7.下5懷鼾甌應予賠隹范圍的是()。
工、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去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侵B人身權
B、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去采取行政強制措旅像明才產權
C、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亍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8.下歹偏于行1政薪欲行方式隈()o
A、量寸酶、謝麗渚財物
B、扣ffl)才物C、代腐亍
9.A縣國土資源局ft]押了用掃海煤的勾機,并交由、公司代為保
管,保管費應由()承擔。
A、勾機的所有人B、A縣國土資源局C、y公司
io.《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經行m俁負責人批宿行政機關可以對證
據先行登記保存,并陌在<)日內作映理決定。
A、7B、20C、30
11.《行政處罰法》維,不滿()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
以行政處罰,責令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
A、14B、19C、20
12.醐被革,由SJ^彳強。
如R局謝8銷前作出的M體行的訪被認定益朗需賠償,賠償義務機
劫()。
A、R局B、S局C、某縣政府
13.
工作進行考核,考核具體工械由()繼較施。
A、縣人社局B、縣1探局
C、縣全面推進依去行政工作領導〃空辦公室
14.弓KE頰了某行工?磁()妊說彷
是否違法,并予以處罰。
A、彳彷發(fā)生時有效的才聯(lián)法律
B、彳彷發(fā)生前被廢止的木聯(lián);揖
C、彳訪發(fā)生后發(fā)布的新的不聯(lián)法律
15.下歹康達正確的星()o
A、抽象行劭亍為是行政貶針對特定袱或者特定轆伯i的行政行
為
B、抽象行面亍為是行政機關針對不恃定的取者事作出的具有普遍約
束力的、可以反復適用的行政行為
C、1蜂行的亍為可以依法申請行E姨涯者提請行政訴I公
16.理^dWJM釉()怎。
A、規(guī)范政件睇“君TI關
B、規(guī)范性文件的起草機關
C、規(guī)范性文件的主要實施機關
17.下歹應作為行瑚法陶塔6監(jiān)薊g圍虢()。
As行政執(zhí);去機關與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行為
B、行政執(zhí)M人員與亍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c、行政執(zhí)M的內容是否合去適當,執(zhí)法的方式是否規(guī)范、合法、文明
18..實施行政強制應當()o
As西教育與強新睇合B、從快實詢亍政強制
C、從快、從重實施亍政強制
19.行政技法監(jiān)督機構通過監(jiān)督,對行政a法機關及其行政執(zhí)法人員
的違法情況砌辭果,()。
A、可以邂艮或者向社會公布
B、不能通寸艮或者向社會公布
c應當廨并只能向被監(jiān)督的行政執(zhí);珈關及其行政執(zhí);夫人員員反饋
20.R機寂托S機關勞?行政處罰,S機關的工作人員實施行處
)o
A、應當責令s觸有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承擔MB分或者全^賠償費用
B、不肓康令S機關由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賠償費用
C、只由s機關對其有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遇亍批評教育RI可
三、多播擇題(每4激2分,共20分)
1.演埼神,行幅()。
A、嚴格執(zhí)法B、規(guī)砌法
C、公正摭去D、文B用丸法
2.布政擲圻為的監(jiān)酚為行助楮畸S和IT政陶塔媼督,行
呦卜部監(jiān)督鈿S()。
A、權力除的監(jiān)督B、司法機關的監(jiān)督
C、專門機關的監(jiān)督D、社會監(jiān)督
F坤濡昔'的灼唇
3.耘娜些漏可以作為行瞰法的依據()o
A、法律B、行政漸見C、地方性;叔
D、西院部I、祗置口防人兩攵前童
E、規(guī)范性文件F、領導講話
4.應當£淞開的砌淞息頡()。
A、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千端
B、敏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
C、反映相亍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惜況
D、個人隱私
E、其他依照;去律去規(guī)和雷有關規(guī)定應當主動公開的
5.行喇法機關實《行政檢查具有()職機
&、進入現(xiàn)場權B、詢問權C、嘴取證權
D依去采取必要的行政強制措施權
As行政機關作出弼亍政處分、其他人事姆里;杭事項
B、行政機關俵去對民裝”紛作出的調解或者姐里;庭事項
c、具體行政行為尚在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拄期限內
D、具體行政彳訪尚處田亍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過程中
E、經過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行政復議夬定或者行政制夬、皖已
生效的具體行政彳彷,但行政復議;夬定確有中司吳的除外
7.法的存征陲()<>
A、;堤臉人們彳彷關系晚范
B、法具有醞性,由醞專門機關制定或認可
C、法具有普遍適用性
D、法以權利義務作為調整內容
EC去具有強制性
F、法具高甑性
8.T5懷能作加杭案1棒實證據的是()。
A、違反去走程序U嫌的證據稱斗
B、以僦白、偷錄、竊聽等手名版取的證據材料
C、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弼材料
“能句纜供原件、原物予以佐證的復Em牛、復制件
9.()。
As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不傭行政強制權為單位或者個人謀取利
益
B、蔚罐封、扣押應當當場交1楂封、扣1席夬定橋口清單
C、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
D、查封、扣孑做生的保管費用由決定聾寸、扣押的亍政般承擔
E、具有行政執(zhí)法資格的J亍政執(zhí)>去人員無需本部門負責人北儺,可達夬
定實而喳封、扣押
10.科WiBS醍()<>
As行政檢查的主體愚亍政機關或智去律去糊受權白監(jiān)且織,艮M亍政執(zhí);去
機關
B、行政檢查演寸象是處于被t理地位的公民、itA或者其磔目織,即
行政榔寸人
C、行政檢查的內容懸亍正好用寸人是否多去或者是否執(zhí)行行政決定、命
令
D、行雌查—螟南亍班彷,雌查的亍政榔寸人不服的,可以
依去申請行正娘陽渚提請行知斥訟
E、行政檢查與亍政執(zhí);去監(jiān)督檢查沒有甌U
四、案例分析題(20分)
案情簡介:2013年6月5日,期么每公斤人民幣10元的價格颼農
收購4000公斤荔枝,擬運至A市專暗,在XX公路檢查通應A市公路管
理局的協(xié)助執(zhí);去人員黃某攔截,黃某未出示行政執(zhí)法證件,并以糠超載
為由扣押了糊的車府口荔枝,并當場解某交付扣押;疑書,但未當場
交付扣揶清單??勰泛紩穑簠^(qū)超載"魏有關規(guī)定扣車M天??垩?/p>
決定書力磷A市治超工作領導d旬的公章,并有黃某的簽字。湖i節(jié)稱,
他的車可以載運8000公斤,現(xiàn)在他只裝4000公斤荔枝,沒有超載,不能
以超載為由扣他的車不嘮枝。黃某不聽瓶辯解,將車舉好到停車場交由
停車場工作人員代為保管,并將4000公斤荔枝拉回A市公路徵購o經A
市公路管理局負責人同意,以每公斤人民幣2元的價格將荔枝賣給本局職
工??凡环?,于2013年6月6日向A市法制辦申訴。A市法制力經摩
核英就沒有超載,責令A市公路管胴。瞬除J口閘杭并返還財物。
2013年7月£日,A市公路管理局通關琛翱U停車場交付停車保管費并領
西應扣的車?酥口變耦枝所得的S000元人民幣。隅交付停車保管費后,
領回了被扣的車卒酥唆粉枝所得款項,并要求A市公路管理局賠償人民
幣32000元,暗車保管費。
1.解合上除情,并分別蜘押的主體、實甲的人員、實施扣
押的程序、扣押的期限、蛔隨保管費的弛、對被扣晦枝儆理、
2013年7月8日才激■領車8個方面,指出A市公路商S局融
法之處,并^說崛由(16分)。
2.對^mtiA市公路管理局遭其32000元A民幣并支付停車保
管費的麻是否合法,應否甥?請鰻翔腱由。分)。
五、論述題(20分)
合期則急亍的熱去贓要原則之一,鍬述含蝸則耀本要求。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013年全區(qū)行蝴法人員續(xù)職考試試題
(A卷)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J2、J3、X4、45、X
6、J7、X8、49、410、V
11、V12、V13、V14、V15、V
16、V17、V18、V19、V20、X
二、單選題
lxA2、B3、A4、B5、C
6、C7、C8、C9、B10、A
11、A12sB13、C14、A15、B
16、A17sC18sA19、A20、A
三、多項選題
1、ABCD2、ABCDE3、ABCDE4、ABCE5、ABCD
6、ABCDE7、ABCDEF8、ABC9、ABCD10、ABCD
四、案例分析題(20分)
(一)A市公路管理局的主要違法之處包括:
L扣押主體不合法(1分)。A市治超工作領導小組不具有行政
執(zhí)法主體資格和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1分)。
2.由黃某實施扣押不合法(1分)。根據行政強制法的規(guī)定,
查封、扣押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由具有行政執(zhí)法資格的兩名以上
行政執(zhí)法人員才可以實施。黃某是協(xié)助執(zhí)法人員,不具有行政執(zhí)
法資格,不能由其一人實施扣押(1分)。
3.實施扣押的程序不合法(1分)。主要表現(xiàn)在:(1)黃某沒
有出示行政執(zhí)法證件,表明其行政執(zhí)法身份。(2)黃某沒有當場
交付扣押清單(共1分)。
4.沒有聽取案件當事人的由辯,不合法(1分)。根娓行政處
罰法和行政強制法的有關規(guī)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或者行政
強制措施,必須聽取案件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1分)。
5一扣押的期限不合法(1分)。行政強制法規(guī)定,查封、扣押
的期限不能超過30日,確需超過30日的,需經行政機關的負責
人批準,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30日。本案中,黃某未經A市公
路管理局批準,決定扣車40日,超過了行政強制法規(guī)定的扣押期
限(1分)。
6.以每公斤人民幣2元的價格低價將扣押的荔枝賣給本局的
職工不合法(1分),違反了行政強制法關于行政機關不得利用行
政強制權為單位或者個人謀利益的規(guī)定(1分)。
7.要求案件當事人梁某交付車輛保管費的做法違反了行政強
制法關于保管費由決定查封、扣押的行政機關承擔的規(guī)定(2分)。
8.未立即返還財物不合法(1分)。違反了行政強制法關于查
封、扣押決定被解除后要立即返還財物的規(guī)定(1分)。
(二)梁某提出A市公路管埋局應賠償具32000元人民幣并
支付停車保管費的請求合法,應予以支持(2分)。理由是:A市
公路管理局的行為被確認違法,并造成了梁某的實際損失。根據
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A市公路管理局是賠償義務機關,依法應賠
償梁某的損失(2分)。
五、論述題(20分)
答案萼占.
合法原笳的基本要求:
1.執(zhí)法主體要合法(4分)。
2.執(zhí)法權限要合法(4分)。
3.執(zhí)法程序要合法(4分)。
4.執(zhí)法內谷要合法、適當(4分)。
5.執(zhí)法方式要合法(4分)。
最新廣西行政執(zhí)法人員資格考試復習資料(全35章)
第一章法的概念和特性
1、法的概念:法是指由國家專門機關創(chuàng)制的,以權利義務為調整機制并通過國家強制力確保實
行的調整行為關系的規(guī)范,它是意志與規(guī)范的結合,是階級統(tǒng)治和社會管理的伎倆,它應當是
通過利益調整從而實現(xiàn)社會正義的工具。
2、法的本質(一)法的本質體現(xiàn)為法具備意志性和規(guī)律性,是意志與規(guī)律的結合。(二)法
的本質體現(xiàn)為法是階級統(tǒng)治和社會管理的伎倆。(三)從應然意義上講,法是為實現(xiàn)社會正義
而調整各種利益關系的工具。
3、法的特性(1)法是調整人們行為關系的社會規(guī)范。首先,法律是一個社會規(guī)范。其次,法
是一個行為規(guī)范,是以人們的行為關系為調整對象的。再次,法的規(guī)范性表白,法的要求不等
于人們實際怎樣行為。(2)法是由國家專門機關制定或認可。法是由國家專門機關創(chuàng)制的,
具備國家性,這是法與其他人為形成的社會規(guī)范的重要區(qū)分之一。(3)法具備普遍性。所謂
法的普遍性,也稱法的普遍合用性,是指法作為一般的行為規(guī)范在國家權利管轄范圍內具備普
遍合用的效力和特性。(4)法以權利義務雙向要求為調整機制。法是通過設定以權利義務為
內容的行為模式的方式,指引人的行為,將人的行為納入統(tǒng)一的秩序之中,以調整社會關系。(5)
法通過國家強制力確保實行。一切社會規(guī)范都具備強制性,都有其確保實行的力量。(6)法
是有嚴格的程序要求的規(guī)范,具備程序性。從形式化的意義上看,法與其他社會規(guī)范的其中一
個區(qū)分就在于,法是強調程序、嚴格要求程序和實行程序的規(guī)范。
第二章法律體系
1、法律部門的概念:法律部門是指依照一定的標準和標準,按照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不一樣領
域和不一樣措施等所劃分的同類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
2、法律部門的特點:(1)法律部門既是一個法學概念,也是組成法律提示的一個客觀的基本
要素。(2)在某一法律部門中,乂能夠劃分為若干個子部門,這些子部門是法律部門的深入
細化和詳細化,在法律部門中具備相正確獨立性。(3)法律部門是組成法律體系的基本要素,
而組成法律部門和子部門的基本要素則是法律制度及其對應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4)法律制
度對于法律部門來講,又存在著一個交叉線和綜合性,即同一法律制度也許由一個或幾個法律
部門中的具備相同或相近調整屬性的法律規(guī)范所組成,例如所有權法律制度,就也許體目前憲
法、民法、經濟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中;辯護制度、證據制度、回避制度等就有也許體目
前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多個不一樣的訴訟法律子部門中。
3、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1)法律規(guī)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2)法律規(guī)范的調整措施。
4、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1)整體性標準;(2)均衡標準;(3)以現(xiàn)行法律為主,兼顧即
將制定的法律。
5、法律體系的概念:法律體系是指由一國現(xiàn)行的所有法律規(guī)范按照不一樣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
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
6.法律體系的特點:(1)法律體系是一個國家的所有現(xiàn)行法律組成的整體;(2)法律體系
是一個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呈體系化的有機整體;(3)法律體系的理想叱要求是門類
齊全、結構嚴密、內在協(xié)調;(4)法律體系是客觀法則和主觀屬性的有機統(tǒng)一。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重要意義(P16有也許出論述題)第一,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水葆本色的法制根基;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
中國特色社會重要創(chuàng)新實踐的法制體現(xiàn);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興旺發(fā)達的法制保障。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組成(1)憲法法律部門;(2)民商法法律部門;(3)行政
法法律部門;(4)經濟法法律部門;(5)社會法法律部門;(6)刑法法律部門;(7)訴訟與非
訴訟程序法法律部門。
第三章法律規(guī)范
1、法律規(guī)范的定義:法律規(guī)范是采取一定的結構形式詳細要求人們的法律權利、法律義務以
及對應的法律后果的行為規(guī)范,是法律中明確賦予一個事實狀態(tài)以法律意義的一般性要求。
2、法律規(guī)范的特點:明確、詳細、重復合用
3、法律規(guī)范的組成要素:行為模式、事實狀態(tài)、法律后果
4、法律規(guī)范的分類:(1)授權性規(guī)范、義務規(guī)范和復合規(guī)范;(2)強行性規(guī)范和任意性規(guī)
范;(3)確定性規(guī)范、委任性規(guī)范和準用性規(guī)范;(4)調整性規(guī)范與組成性規(guī)范。
第四章法律結構
1、法律結構的概念:法律結構是指法律應當具備的各組成部分的排列、組合、內容、形式及相
互間的關系。
2、法律結構的分類:法律形式結構、法律實體結構
3、法律形式結構:(1)法律名稱;(2)制定期間和制定機關;(3)法律正文、目錄和附
件。
4、法律實體結構:(1)立法宗旨(目標);(2)合用(調整)范圍;(3)主管機關;(4)
行為規(guī)則;(5)違法處理和獎勵;(6)名詞(術語)含義、解釋機關、施行三期、廢止條
款等。
第五章法律語言
1、法律語言的含義:所謂法律語言是指體現(xiàn)法律內容的文字、概念、句式、標點、符號等,它
是立法活動不可缺乏的伎倆之一。
2、法律語言的一般特點(1)科學、準確;(2)明確、肯定;(3)嚴謹、一致;(4)簡
潔、扼要。
3、法律語言中的概念:是指反應一定社會關系中所包括的各方面原因的屬性或意志體現(xiàn)形式,
一般稱法律概念,或稱法律用語?、術語、名詞等。
4.法律概念的分類:(1)常用概念;(2)法律特定概念;(3)技術性概念。
第六章法律責任
1、法律責任的概念:是指行為人因為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因為法律要求而應承受的某種不
利的法律后果。
2、法律責任的特點(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個因違背法律上的義務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
即主體A對主體B的責任關系。這種責任關系派生于法律上要求的義務關系,它是因為違背法
律上的義務要求才導致責任關系的產生。法律責任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2)法律
責任還表示一個責任方式,即負擔或追究否定性、不利性后果。(3)法律責任具備內在邏輯
性即存在前因后果的邏輯關系。(4)法律責任的追究和執(zhí)行是由國家強制力實行或者潛在確
保的。
3、法律責任的組成要件的概念:法律責任的組成要件是指組成法律責任的各種必須具備的條件
或必須符合的標準,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負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準。
4、法律的組成要件有:(1)責任主體;(2)違法行為;(3)損害事實;(4)因果關系;
(5)過錯,即負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過錯。
5、法律責任的分類(1)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訴訟責任、違憲責任和國家賠償責
任(2)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依照主觀過錯在法律責任中的地位劃分)(3)
職務責任和個人責任(依照行為主體的名義劃分)(4)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依照責任負
擔的內容不一樣劃分)
6、法律責任實現(xiàn)方式的概念:法律責任實現(xiàn)方式,簡稱責任方式,是指負擔或追究法律責任
的詳細形式,如刑事處罰、行政處罰、賠償損失等就是這種責任方式的詳細化。
7、責任方式的種類(1)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2)賠償:美事賠償、行
政賠償、司法賠償;(3)強制。
8、歸責標準(1)責任法定標準;(2)因果聯(lián)系標準;(3)責任相稱標準;(4)責任自
負標準。
第七章依法行政基本含義
1、依法行政的概念: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取得、行使行政權利,并對行
政行為的后果負擔對應的責任
2、依法行政的本質:依法行政的本質是依法規(guī)范、約束行政權利。詳細來說,依法行政是依法
治權,不是依法治事;是依法治官,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自己,不是依法治他人。
3、依法行政的重要特性有(1)依法行政是對行政主體即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要求,而不
是對行政相對人的要求。(2)依法行政中的“行政”是行政法意義上的行政,即國家行政或
公共行政,是指一定的國家組織一行政機關,為實現(xiàn)國家只能,維護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要求
的職權和規(guī)范,對國家行政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活動,其行政的領域,是只能由國家實行管
理的社會公共事務。(3)依法行政中的“法”,首先必須是體現(xiàn)國家和人民整體意志,反應
社會進步發(fā)展規(guī)律的法,而不是長官意志、個人意志、少數(shù)利益集團意志的反應;其次,“法”
應重要限定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地方性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章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
例和單行法規(guī)。其他政策措施不能作為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據;再次,從法律要素上看,依法行
政之“法”不但應包括法律法規(guī),還應包括法律標準以及法律目標的和法律條文背后所隱含的
法律精神、法律價值。(4)依法行政中的“行政”和“法”的關系是:法優(yōu)先于行政,法高
于行政;行政必須有法,無法律即無行政;行政必須服從于法。(5)依法行政在我國是一個
積極保障有效行政與悲觀防范預防濫用行政權利的有機結合。
4、依法行政的基本標準(1)法律優(yōu)先標準;(2)法律保存標準;(3)職權法定標準;(4)
行政合理標準:行政合理標注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與適度,符合法律的基本標準,符合
公平正義等法律原理。(5)行政公開標準:行政公開標準也稱政府信息公開標準,是指行政
機關實行行政行為,除包括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的以外,應當公開,
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要嚴格遵照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厲
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加權和救助權。(6)行政誠信標準;(7)信賴保護標準;(8)權
利救助標準。
5、法治政府的內涵: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的標準運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權利起源、政府的
運行和政府的行為都受法律規(guī)范和制約。
第八章依法行政基本內容
1、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包括:(1)行政主體合法;(2)行政權的取得和行使合法;(3)
行政機關違法必須負擔對應的責任。
2、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1)合法行政;(2)合理行政;(3)程序合法;(4)高效便民;
(5)老實守信;(6)權責統(tǒng)一。
3、依法行政主體的概念:行政主體是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依法擁有行政職權,能以自己的名
義行使行政職權,并能獨立地對自己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產生的后果負擔對應責任的國家機關
或社會組織。
4、行政主體的含義:(1)行政主體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組織(2)行政主體是參加行政法律關
系的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3)行政主體是依法擁有行政職權的國家或社會組織(4)行政主
體是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職權的國家或社會組織(5)行政主體必須能夠獨立對自己行使行
政職權的后果負擔對應的法律責任
5、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概念:行政執(zhí)法人員是指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依法享受職權,以行政主體
的名義實行行政管理活動的國家工作人員。
6、行政相對人的概念:行政相對人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一方的公民、法
人或其他組織。
7、行政相對人的權利:(1)申請權;(2)參加權;(3)了解權(知情權);(4)批評、
提議權;(5)申訴、控告、檢舉權;(6)陳述、申辯權;(7)申請復議權;(8)提起
行政訴訟權;(9)祈求行政賠償權;(10)抵制違法行政行為權。
8、行政相對人的義務:(1)服從行政管理的義務;(2)協(xié)助公務的義務;(3)維護公益
的義務;(4)接收行政監(jiān)督的義務;(5)提供真實信息的義務;(6)遵守法定程序的義
務。
9、行政行為的概念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
為。
10、行政行為的特性(1)從屈法律性;(2)裁量性;(3)單方意志性;(4)強制性;
(5)免費性。
11、詳細行政行為的法律特性特:(1)詳細行政行為體現(xiàn)了國家行政權的運作,其目標在于
實現(xiàn)國家的行政目標,因而與立法行為和司法行為相區(qū)分。(2)詳細行政行為只對特定對象
有效,不具備普遍約束力,所謂特定對象能夠是某一相對人,也能夠是特定的物,還能夠是特
定的行為。(3)詳細行為行為能直接產生有關權利義務的法律效果,使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
務發(fā)生變化、增加或者減少。(4)詳細行政行為是一個單方行為。
12、抽象行政行為的法律特性是(1)抽象行政行為具備普遍約束力;(2)抽象行政行為具
備間接的法律效果;(3)抽象行政行為具備往后效力。
第九章依法行政能力建設
1、依法行政能力的概念:依法行政能力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尊重法律、自覺掌握和運使用
方法律實行行政管理,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2、依法行政能力的內容(1)依法行政的核心能力,是指了解和按照法律詳細處理各種事物的
能力。是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詳細包括:依法行政的認知力、依法行政的決議
力、依法行政的執(zhí)行力。(2)依法行政的輔助能力,是指影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按照法律處
理公共事務的其他能力。輔助能力包括:依法行政的協(xié)調力、依法行政的處理力、依法行政的
影響力。
3、依法行政能力的組成(1)依法行政履責的基本知識。這是依法行政能力的知識前提。(2)
依法行政意識:權利根源意識、合法行政意識、合理行政意識、程序意識、老實守信意識、責
任意識。(3)依法行政所必須的法律思維:以權利義務為分析線索的思維,普遍性優(yōu)于特殊
性的思維,合法性優(yōu)于客觀性的思維,程序問題優(yōu)于實體問題的思維,形式合法性優(yōu)于實質合
理性的思維,理由優(yōu)于結論的思維。
4、提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途徑(1)健全領導干部學法、任職前考試
測評制度,不停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2)構建完備的行政監(jiān)督機制;(3)嚴格落實行政
問責制度;(4)建立和完善公務員依法行政情況的評價和考核制度;(5)實行績效管理制
度;(6)加強法制宣傳,積極營造全社會守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
第十章行政決議
1、行政決議的概念:決議就是人們就需要處理的問題所作的行為設計和抉擇過程。行政決議是
決議的一個,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處理國家行政事務時,為了達成預定的目標,對所
要處理的問題或處理的事務確定和選擇行動方案,并作出決定的過程。
2、行政決議的特性:(1)行政決議具備明顯的公共性;(2)決議客觀具備廣泛性;(3)既
定行政決議的權威性和執(zhí)行的強制性。
3、重大行政決議的內涵:是指對地方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產生重要影響、
包括基礎性、戰(zhàn)略性、全局性的行政決議。
4、重大行政決議的范圍:(1)提出地方性法規(guī)草案、制定政府規(guī)章和重要的規(guī)范性文獻;(2)
政府工作報告;(3)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年度計劃;(4)編制財政預決算:草
案、重大資金使用安排;(5)制定宏觀調控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議措施;(6)制定或者調
整城市總體規(guī)劃、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自然資源開發(fā)利月規(guī)劃、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專業(yè)規(guī)劃;(7)
制定或者調整重大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預案;(8)制定或者調整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產業(yè)區(qū)域布局
規(guī)劃;(9)決定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國有資產處理方面的重大事項;(10)行政區(qū)域變更方
案;(11)包括民生和為民辦實事的重大項目;(12)其他需要由政府決議的重大事項。
5、重大行政決議程序(1)決議調研;(2)征求意見;(3)咨詢論證;(4)風險評定;
(5)合法性審查;(6)會議決定;(7)公布成果
第十一章規(guī)范性文獻
1、規(guī)范性文獻的定義:是指出政府規(guī)章外,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以及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
具備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針對不特定人、不特定事制定公布的,對公
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具備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通告等文獻。
2、規(guī)范性文獻的制定主體:是指由權制定、認可、修改和廢止規(guī)范性文獻的行政機關或者有
關的組織。一般來說,所有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備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都屬
于規(guī)范性文獻的制定主體,就我區(qū)而言,規(guī)范性文獻的制定主體包括: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自治
區(qū)如下人民政府、自治區(qū)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法律處、法規(guī)
授權的組織等。另外,要指出的是,規(guī)范性文獻能夠由兩個以上的主體聯(lián)合制定,詳細形式有:
兩個以上政府部門聯(lián)合制定;行政機關與非行政機關聯(lián)合制定;地方政府與中央垂直領導部門
聯(lián)合制定。
3、規(guī)范性文獻的限定權限:是指現(xiàn)行所有有關需要通過制定規(guī)范性文獻加以調整、控制、和規(guī)
范的事項的全力范圍,即規(guī)范性文獻的制定主體行使制定規(guī)范性文獻職權的權力程度和內容范
圍。對規(guī)范性文獻的制定權限要注意兩個問題:(1)各個規(guī)范性文獻的制定主體的制定權限劃
分;(2)規(guī)范性文獻制定主體制定規(guī)范性文獻的范圍界限。
4、規(guī)范性文獻制定的標準:(1)法制統(tǒng)一標準;(2)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標準;(3)
職權與責任相一致標準;(4)民主公開與便民的標準。
5、規(guī)范性文獻制定的程序:(1)調研起草;(2)征求意見;(3)組織論證;(4)合法
性審查;(5)制定機關責任人集體討論決定;(6)公布;(7)立案等程序進行。
6、規(guī)范性文獻的立案:是指對規(guī)范性文獻進行立案管理,并審查其合法性、合理性的一項監(jiān)
督工作。規(guī)范性文獻的立案標準:有件必備標準、有備必審標準、有錯必糾標準。
7、規(guī)范性文獻的解釋:是指有權主體對規(guī)范性文獻的內容與含義予以準確闡明,或在不變動
原法條文的情況下,通過伸縮性的解釋,賦予其某種新含義,以適應時代需要,確保規(guī)范性文
獻的準確合用。對于規(guī)范性文獻的解釋要注意:解釋主體的法定性、解釋情形的法定性、解釋
效力。
8、規(guī)范性文獻的清理:是規(guī)范性文獻的制定機關依照社會現(xiàn)實狀況和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調整情況
等原因對已頒布的規(guī)范性文獻開展一項規(guī)范性文獻施行后工作。對規(guī)范性文獻的清理要注意:
清理主體法定、規(guī)范性文獻的清理要及時,規(guī)范性文獻清理的后果。
第十二章政府信息公開
1、政府信息定義: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統(tǒng)計、保存的
信息。
2、政府信息公開的主體:(1)行政機關;(2)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備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
組織;(3)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供水、供電、供氣等公共企事業(yè)單位。
3、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標準:公正標準、公平標準、便民標準。
4.政府信息積極公開的范圍(1)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會
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加的;(3)反應本行政機關設置、職能、辦事程序等情況的;(4)其
他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要求應當積極公開的。某條政府信息只要符合其中任意一項要求,
并且不屬于《條例》要求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私密范圍的,都應積極公開。
5、政府信息公布的保密審查:政府信息公布保密審查時政府信息公開中的一個重要工作。行
政機關在決定公開政府信息前,應當對該信息是否能夠公開進行審查,防止泄露國家秘密、侵
犯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
6、政府信息積極公開的方式:積極公開的方式、依申請公開的方式。
7、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的方式: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應當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予
以提供;無法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能夠通過安排申請人查閱有關資料、提供復印件
或者其他適當形式提供。
8、政府信息積極公開的程序:積極公開的權限、積極公開的時限、公開指南和目錄。
9、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的程序:提出申請、回復申請、回復申請的時限、收取費用。
第十三章依法行政考核
1、依法行政考核的概念:是依照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和要求,把是否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
全力、履行職責作為衡量政府及其各部門各項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進行評定的活動。
2、依法行政考核的對象:依法行政是對各級政府、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
準則,理應都要進行依法行政考核。不過依照《決定》,先階段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重點在市縣。
因此。《考核措施》要求的考查對象范圍為“市縣人民政府及其部門、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部門”。
3、依法行政考核遵照的標準:客觀公正、公開透明、統(tǒng)一組織、分級負責的標準。
4、依法行政考核組織實行:《考核措施》第四條要求,依法行政考核詳細工作由依法行政辦公
室組織實行,重要基于兩個方面的理由:依法行政是一項基礎性、全面性工作,不是哪個部門
的專屬職權,因此依法行政考核應當由比較超脫及有能力組織的機構來組織實行;國務院《綱
要》公布后,我區(q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都成立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全面推進
依法行政工作。
5、依法行政考核的內容(1)依法行政組織領導;(2)行政決議情況:(3)規(guī)范性文獻監(jiān)
督管理;(4)行政執(zhí)法行為;(5)行政行為自律;(6)行政爭議化解;(7)依法行政
能力建設。
6、依法行政考核與機關績效考核的關系(1)依法行政考核納入機關績效考核體系,作為機
關績效考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依法行政考核與機關績效考核同時進行,實習單獨考
核;(3)依法行政考核成果與獎勵懲處,干部任免掛鉤,并對怎樣利用考核成果作出了詳細
要求。
7、依法行政考核的程序(1)制定、公布年度考核指標和評分標準;(2)制定考核方案;(3)
被考核單位自查自評;(4)組織考核;(5)綜合評價;(6)考核成果審定。
8、依法行政考核的方式(1)聽取被考核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自查自評情況報告;(2)檢查
或者抽查被考核行政機關有關依法行政工作的會議統(tǒng)計、情況報表、執(zhí)法案件卷宗等。(3)
向有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核算被考核行政機關的有關情況;(4)召開由人大代表、政
協(xié)委員、企業(yè)代表、公民代表等參加的座談會,聽取對被考核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意見。
9、依法行政考核成果(1)優(yōu)秀:評分在91分以上的;(2)良好:評分在76分以上90分
如下的;(3)合格:評分在60分以上75分如下的;(4)不合格:評分在59分如下的。
10、依法行政考核成果利用(1)納入機關績效考核體系;(2)作為獎勵的依據;(3)作
為行政激勵的依據;(4)作為行政問責的依據。
第十四章行政執(zhí)法概念
1、行政執(zhí)法的含義:是指行政機關在實行行政管理中適使用方法律于詳細的相對人或詳細
事件的行為,即與行政立法、行政司法相并列的詳細行政行為。
2、行政執(zhí)法的特性:(1)行政執(zhí)法主體多(2)行攻執(zhí)法的范圍寬泛(3)行政執(zhí)法的形式
多樣。
3、行政執(zhí)法的分類:(1)以行政執(zhí)法主體的權限為標準,行政執(zhí)法可分為綜合行政執(zhí)法與
專業(yè)行政執(zhí)法(2)以行政執(zhí)法的內容為標準,行政執(zhí)法可分為權利性行政執(zhí)法與義務性行政執(zhí)
法(3)以行政執(zhí)法的形式為標準,行政執(zhí)法可分為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處罰、行政強制、
行政檢查、行政征收、行政救助等。
4、行政執(zhí)法的基本標準:(1)合法標準(2)合理標準(3)公開標準(4)信賴保護標準。
5、行政執(zhí)法的基本制度:(1)行政執(zhí)法主體制度(2)行政執(zhí)法程序制度(3)行政執(zhí)法案
卷評查制度(4)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度(5)行政執(zhí)法內部監(jiān)督制度。
6、行政執(zhí)法行為的生效要件:(1)主體合法(2)權限合法(3)內容合法、適當(4)程
序合法。
7、行政執(zhí)法行為的效力:(1)公定力或先定力(2)確定力(3)拘束力或約束力(4)執(zhí)行力。
第十五章行政執(zhí)法主體
1、行政執(zhí)法主體的概念及特性:行政執(zhí)法主體是指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國家行政職能,作
出影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能獨立對行為后果負擔法律責任的組織。
行政執(zhí)法主體的特性:(1)行政執(zhí)法主體是一個組織,而不是個人(2)行政執(zhí)法主體是依法取
得行政職權的組織(3)行政執(zhí)法主體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實行行政管理(4)行政執(zhí)法主體能夠
獨立負擔行政行為后果和法律責任。
2、行政機關的概念及特性:行政機關指按照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要求設置的,依法享受并
利用國家行政權,負責對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監(jiān)督和指揮的國家機關。
行政機關的特性:(I)國家性(2)執(zhí)行性和法律從屬性(3)相對獨立性(4)統(tǒng)一性和層級性。
3、行政機關的種類:我國的行政機關能夠分為中央行政機關和地方行政機關。中央行政機
關中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有: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員會,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國務院各部、
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局,國務院的辦公和辦事機構。地方行政機關中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有.:地
方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各工作部門管理的工作機構,地方各級人
民政府的辦公和辦事機構,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
4、法律法規(guī)授權組織的概念及特性:法律法規(guī)授權組織又稱行政授權組織,是指依照單行
法律、法規(guī)授權而行使特定行政職權的非行政機關的組織。
法律法規(guī)授權組織的特性:(1)法律法規(guī)授權組織是非行政機關的組織(2)法律法規(guī)授權
組織的職權由單行法律、法規(guī)授予,而非行政組織法授予(3)法律法規(guī)授權組織行使的是特定
行政職權而非一般行政職權。
5、法律法規(guī)授權組織的種類:(1)企業(yè)(2)事業(yè)單位(3)社會團體。
6、行政委托組織:是指行政機關將自己擁有的部分行政職能交由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組
織行使活動。行政委托的后果由委托機關負擔。
7、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特性:(1)行政執(zhí)法人員是具備執(zhí)法資格的人員(2)行政執(zhí)法人員是
能夠從事行政執(zhí)法工作的人員(3)行政執(zhí)法人員是行政執(zhí)法主體的在職在編人員。
8、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權利:(1)身份保障權(2)工作條件要求權(3)參加培訓權(4)取
得酬勞權(5)批評提議權(6)申訴控告權(7)申請辭職權(8)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要求的其
他權利。
9、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義務:(1)守法義務(2)依法執(zhí)法義務(3)接收監(jiān)督義務(4)維護
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義務(5)忠于職守、勤勉盡責(6)保守國家和工作秘密義務(7)遵
守職業(yè)道德和模范遵守社會公德義務(8)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義務(9)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要
求的其他義務。
10、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素質要求:(1)具備較全面的法律知識(2)具備較高的道德涵養(yǎng)(3)具
備高尚的道德涵養(yǎng)(4)具備良好的工作作風。
第十六章行政執(zhí)法依據
1、行政執(zhí)法依據的概念:是指各行政執(zhí)法主體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就其權利、義務
等特定事項作出具備強制性的詳細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
2、行政執(zhí)法依據的種類:(1)法律(2)行政法規(guī)(3)地方性法規(guī)(4)自治條例和單行
條例(5)規(guī)章(6)行政規(guī)范性文獻。
3、行政執(zhí)法依據的合用規(guī)則:(1)實體法與程序法并重(2)上位法優(yōu)于下位法(3)新
法優(yōu)于舊法(4)尤其法優(yōu)于一般法(5)行為地法優(yōu)于人地法(6)實體從舊,程序從新。
4、行政執(zhí)法依據沖突的處理措施:(1)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要求與舊的尤其要求不一致時,
由制定機關裁決(法律之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行政法規(guī)之間由國務院裁決,其他由制定
機關裁決)(2)地方性法規(guī)與部門規(guī)章之間不一致時的裁決機制(由國務院提意見,以為應當
合用地方性法規(guī)的由國務院決定;應當合用部門規(guī)章的,提請人國人大常委會裁決)(3)部門
規(guī)章之間、部門規(guī)章與地方政府規(guī)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要求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4)依照
授權制定的法規(guī)與法律要求不一致,不能確定怎樣合用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第十七章行政執(zhí)法證據
1、行政執(zhí)法證據的種類:(1)書證(2)物證(3)視聽資料及數(shù)據化資料(4)證人證言
(5)當事人陳述(6)判定結論(7)勘驗筆錄和現(xiàn)場筆錄。
2、調查搜集證據的基本要求:(1)全面(2)客觀(3)公正(4)及時。
3、證據保全的條件及程序:一是證據有滅失的也許性,二是證據有難以取得的情況。
4、行政執(zhí)法證據效力:(1)向行政機關責任人提出申請(2)行政機關責任人審查決定是
否同意采取證據保全措施(3)登記保存(4)及時作出處理。
5、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一是嚴重違背法定程序搜集的證據材料,二是以偷拍、
偷錄、竊聽等伎倆獲取的證據材料,三是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合法伎倆獲取的證據
材料,四是當事人無合法事由超出舉證期限提供的證據材料,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以外或
者在香港和澳門尤其行政以及臺灣地區(qū)形成的未辦理法定證明手續(xù)的證據材料,六是當事人無
合法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無其他證據印證,且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的證據的復制件或
者復制品,七是當事人或者他人進行技術處理而無法辨明真?zhèn)蔚淖C據材料,八是不能正確體現(xiàn)
意志的證人提供的證言,九是不具備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其他證據材料。
6、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依據的證據:一是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情況不相適應的證
言,二是與一方當事人有親屬關系或者其他關系的證人所作的對該當事人有利的證言,或者與
一方當事人有不利關系的證人所作的對該當事人不利的證言,三是無合法理由拒不接收行政執(zhí)
法人員問詢的證人的證言,四是難以識別是否通過修改的視聽資料、五是無法與原件、原物核
正確復制件或者復制品,六是經一方當事人或者他人改動,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的證據材料,
七是其他不能單獨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材料。
第十八章行政執(zhí)法程序
1、行政執(zhí)法程序的概念:行政執(zhí)法程序是針對行政執(zhí)法行為而言的,是為規(guī)范行政執(zhí)法行為,
防止相對人的權利因行政主體的隨意判斷受到侵害而制定的,是行政執(zhí)法行為在時間和空間上
的體現(xiàn)形式。
2、行政執(zhí)法程序基本標準可概括為如下五標準12(1)公正標準;(2)公開標準;(3)參加
標準;(4)效率標準;(5)便民標準。
3、行政執(zhí)法程序的基本制度(1)聽證制度;(2)信息公開制度;(3)表白身份制度;(4)通
知制度;(5)回避制度;(6)審裁分離制度;(7)闡明理由制度;(8)期間制度;(9)送達
制度。
第十九章行政執(zhí)法文書
1、行政執(zhí)法文書的概念:是法律文書的特指,其性質從屬于法律文書的范圍,它是我國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依照法律的要求,按照各自的職權或者權利,在辦理各類行政執(zhí)法活動中,
為正確利用、實行法律而制作使用的,具備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
2、行政執(zhí)法文書的作用:(1)行政執(zhí)法文書是行玫執(zhí)法活動的如實反應(2)執(zhí)法文書是
行政執(zhí)法主體依法作出詳細行政行為的體現(xiàn)(3)執(zhí)法文書是保障行政執(zhí)法主體在行政訴訟活動
中履行舉證責任的依據(4)執(zhí)法文書是衡量執(zhí)法人員執(zhí)法能力的重要依據。
3、行政許可法律文書:無詳細概念(讀本P170)
4、行政處罰法律文書:無詳細概念(讀本P175)
第二十章行政執(zhí)法案卷
1、行政處罰案卷:無詳細概念(讀本P209)
2、行政許可案卷:無詳細概念(讀本P213)
第二十一章行政處罰
1、行政處罰概念和特性:行政處罰是指具備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組織,依照
法定權限和程序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背行政管理秩序,尚未組成犯罪的違法行為予以
的行政制裁。
行政處罰的特性:(1)懲戒性(2)違法行為確實定性(3)外部性。
2、行政處罰標準:(1)行政處罰法定標準(2)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標準(3)公開公正
標準(4)過罰相稱標準(5)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標準(6)受處罰不免去民事責任的標準。
3、行政處罰種類:(1)申誡罰(2)財產罰(3)能力罰(4)人身罰。
4、行政處罰設定權限:(1)行政處罰主體必須是具備法定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
規(guī)授權的組織(2)以自己的名義實行行政處罰(3)能以自己的名義負擔行使處罰權引起的對
應法律責任。
5、行政處罰的實行主體:(1)行政機關實行行政處罰(2)法定授權組織實行行政處罰(3)
受委托組織實行行政處罰(4)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6、行政處罰的管轄:(1)地區(qū)管轄(2)職權管轄(3)級別管轄(4)移交管轄(5)指
定管轄。
7、行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求職路上的神秘寶典:九小面試試題及答案大全精 編版
- 人工授精現(xiàn)場培訓課件
- 兒科醫(yī)療行業(yè)招聘面試實戰(zhàn)模擬題
- 2025年醫(yī)院感染管理考試試題(附答案)
- 2025年輸血制度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VR教育產品互動式教學設計與應用效果實證研究報告
- 基于大數(shù)據的2025年互聯(lián)網醫(yī)療平臺問診質量風險評估與控制報告
- 人保學平險課件
- 遼寧省普通高中2025-202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初開學考試生物學調研練習卷(解析版)
- 人體解剖生理學課件
- 煤礦安全規(guī)程新舊版本對照表格版
- 私募薪酬管理辦法
- 2025年急診三基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貴州航空產業(yè)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貴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招聘6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軍人休假規(guī)定管理辦法
- 2025秋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Unit 2 全單元聽力材料文本及翻譯
- DB11-T 1455-2025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guī)劃設計標準
- 2025北京初二(上)期末英語匯編:閱讀單選CD篇
- 2025年公招教師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公共基礎知識真題(帶答案)
- 2025年貴州省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消除醫(yī)療歧視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