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2026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暑假預習知識梳理
專題05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西講義導圖指引
考點01:聲源和介質
1.探究聲音的產生
考點02:探究聲音的產生
考點03: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考點04: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
考點05:比較不同介質中的聲速大小
考點06:有關聲速的計算
考點07:解程生活中的聲現象
考點08:回聲測距
考點09:雙耳效應
的精弼塊犧
模塊一專題知識梳理
知識點01:聲音的產生
1.探究聲音的產生
圖示觀察體驗總結
探
輕捏喉部,然后說發(fā)生時,手指感到喉嚨在振聲帶(固體)
究
E;1話或者唱歌動;停止發(fā)聲,振動停止振動發(fā)聲
撥動橡皮筋時,橡皮筋發(fā)出
探用手撥動張緊的橡“嗡嗡”聲,能看到橡皮筋
橡皮筋(固體)
究皮筋,然后再捏住在不停地振動;捏住橡皮筋
振動發(fā)聲
橡皮筋時,橡皮筋不再振動,不再
友嚴
探笛子發(fā)聲時,把手放在笛孔
*>2H空氣柱(氣體)
究吹響笛子處,能感覺到氣流的振動;
L振動發(fā)聲
停止吹氣,沒有振動的氣流,
1
笛聲消失
探水發(fā)出“嘩嘩”的聲音;當
用筷子攪動水(不水(液體)振
究水面平靜下來,水不再振動,
要碰觸水盆)動發(fā)聲
四不再發(fā)出聲音
歸納總結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匚以竺絲/一、探究聲音產生原因實驗中的科學方法
1.轉換法:物理學中常將一些無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觀察到的現象轉換成人們可以感知或容易觀察
到的現象,這種方法就是轉換法。例如,觀察鼓面振動時,鼓面的振動不易觀察到,我們可以在鼓面
上撒些碎紙屑或泡沫顆粒,鼓面振動時會引起紙屑或泡沫顆粒的跳動,由此可由紙屑或泡沫顆粒是否
跳動來反映鼓面是否在振動。
2.比較法:通過對不同物理現象的比較,發(fā)現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得出某種結論。例如,
通過比較物體發(fā)聲和未發(fā)聲時的區(qū)別,發(fā)現發(fā)聲物體的共同特征一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3.歸納法:通過大量事實概括得出結論的方法。例如,根據“物體振動發(fā)聲”的大量事實,總結
得出“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的結論。
培優(yōu)拓展
二、發(fā)聲停止W聲音停止
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時,發(fā)聲也停止,注意發(fā)聲停止不是“聲音消失”。因為振動
停止只是物體不再發(fā)聲,但物體原來發(fā)出的聲音仍然在傳播。例如,發(fā)令槍響后隨即停止振動不再發(fā)
聲,過一會終點計時員能聽到槍聲,說明雖然聲源的振動停止了,但是聲音仍然在空氣中傳播,并沒
有消失。
【知識拓展】聲音的產生實驗驗證
常見的實驗驗證有:
(1)敲鼓時,鼓面上紙屑的跳動;
(2)敲鼓時,鼓面附近的蠟燭火焰晃動;
(3)敲擊音叉時,音叉附近的乒乓球跳開;
(4)敲擊音叉,用音叉接觸水面,觀察水面的變化;
(5)說話時,用手按住聲帶,感受聲帶的振動;
(6)音箱發(fā)聲時,用手按住音箱的紙盆;
(7)確定聲源:弦樂是琴弦的振動產生的;管樂是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打擊樂是由被打擊樂器
的振動產生的等。
2.聲源
(1)聲源:物理學中,把正在振動發(fā)聲的物體叫聲源。
(2)對聲源的理解
①聲源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和氣體。如“風聲雨聲讀書聲”,其中的“風聲”、“雨聲”、“讀
2
書聲”分別是由氣體(空氣)、液體(水)、固體(聲帶)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此時,空氣、水、聲帶就
是聲源。
②只有正在發(fā)生的物體才能叫聲源。一個能夠發(fā)聲但沒有發(fā)聲的物體不能稱為聲源。
3.聲音的保存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記錄聲音的方法也在逐步增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把聲音的振動記錄下來,如早期的機械唱片。
(2)把聲音的振動轉換成光信號記錄下來,如在電影膠卷的邊上有一條透明程度不同的帶,叫聲
道,記錄就是聲音的信息。
(3)把聲音的振動轉換成磁信號記錄下來,如電腦硬盤里面存儲歌曲就是利用這個方法記錄聲音
的。
知識點02:聲音的傳播
1.實驗探究一聲音是怎么向遠處傳播的
探究過程實驗現象分析論證
一個同學輕敲桌子的一端,
固體能聽到清晰的敲桌子的聲音能在固體
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
傳聲聲音中傳播
子的另一端的桌面上q1___II
氣體上課時,我們都能聽見老師我們通過空氣聽到了老空氣能傳播聲
傳聲的講課聲師講課聲音
液體輕敲水族館里的魚缸體,魚魚能聽到敲擊聲才迅速
雄內W液體能夠傳聲
傳聲聽到敲擊聲后迅速跑開跑開
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隨著空氣被抽出,聲音
真空璃罩中,逐漸抽出其中的空越來越小,最后聽不到
推理:真空不
不能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再向聲音;再充入空氣,隨
圖能傳聲
傳聲玻璃罩中逐漸充入空氣,注1著空氣越來越多,聲音
意聲音的變化又越來越大
大量實驗證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聲的介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和氣體;真空不能
傳聲。
培優(yōu)拓展
真空鈴實驗中實驗推理法的應用
1.在抽氣過程中,罩內空氣越來越少,聽到的鈴聲越來越小。于是,我們可以推測:如果把罩內
抽成真空,那么我們就聽不到聲音了。這種在實驗基礎上經過概括、抽象、推理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
叫做實驗推理法。
2.不管怎樣向外抽氣,離實驗很近的同學還是能聽到聲音微弱鈴聲的,這是因為玻璃罩內很難真
3
正抽成真空狀態(tài),總還有少量稀薄的氣體可以傳聲。另外,不管用什么方法固定鬧鐘,鬧鐘總能通過
與其相互接觸的物體傳出聲音,但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聲音傳播形式一聲波
聲音在介質中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我們把這種波叫做聲波。例如,音叉振動,引起周圍空
氣的振動,形成了聲波,從而將音叉(聲源)的振動傳播到遠方,如圖所示。
培優(yōu)拓展
類比法理解聲波的傳播
水波水波
圖示
鼓面向左振動時,壓縮鼓左側的空氣,
當我們向水平如鏡的水中投入一塊
使其變密,向右振動時,又會使左側的
分析小石子時,水面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水
空氣變疏,所以鼓面的振動使周圍空氣
波,不斷地向外傳播
形成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
水波是一圈一圈向外傳播的,而聲波是以疏密相間的波動形式向外傳播的,水
類比
波與聲波具有相似的形式
知識點03:聲速
1.聲速: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叫聲速。
2.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介質的溫度有關
(1)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傳播速度關
系為%〉v液〉v氣。
(2)聲速大小與介質溫度有關,在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3.回聲
(1)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人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
聲。
(2)人耳能區(qū)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
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完0.1s以上時,人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聲和回聲(當聲速為340m/s時,
障礙物距人耳至少為17m),會使聲音聽起來更響亮,因此在物理說話聲比在曠野中聽起來更響亮。
4
(3)回聲的利用
改善音質:在封閉的空間產生聲音后,聲波就在四壁上不斷反射,即使聲源停止振動發(fā)聲,聲音
也會持續(xù)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叫做混響。在建筑方面,設計、建造大的廳堂時,可采取必要的措施,
例如設計內部結構、形狀等,以獲得適量的混響,使聲音更為豐滿動聽,提高室內的音質,如圖甲所
7J\o
甲:墻壁上鋪設了反射板的音樂廳乙:測量船利用聲吶測量海底地形,
回聲測距:當聲源靜止時,聲音從發(fā)出到碰到障礙物反射回聲源處所走過的距離,是聲源到障礙
物距離的兩倍,即5=工丫聲/,其中t為從發(fā)聲到接收到回聲的時間,V聲為聲音的傳播速度。人們根
2尸
據這一原理進行距離的測量,如圖乙所示。
(4)回聲的防止
室內講話(比如晚會、報告會等場所)的回聲有時候會使人聽到多重聲音,產生重音,嚴重時會
對人的聽覺系統(tǒng)造成傷害,所以要規(guī)避回聲帶來的不利影響。如圖所示,劇院的墻壁常常做成凹凸不
平的形狀(俗稱燕子泥)就是為了減弱回聲的影響。
燕子泥墻壁
4.人耳聽聲原理
物體的振動一使空氣產生疏密狀態(tài)一這種疏密狀態(tài)傳播到遠方形成聲波
聲波傳播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動,傳播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
腫里排出氣體
模塊二專題重點難點考點分類講練
5
考點01:聲源和介質
【典例精講01](23-24八年級上?陜西西安?階段練習)吹笛子,優(yōu)美笛聲的發(fā)聲物體是()
A.嘴唇B.手指C.笛子D.笛子內的空氣柱
【變式訓練1T】(23-24八年級上?吉林長春?期末)我國古人發(fā)明的風箏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之
一。明代《詢芻錄》中記載“于鶯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文中聲音的發(fā)聲體是o
【變式訓練1-2](24-25八年級上?海南海口?期末)中華非遺樹葉吹奏傳承人卓忠明老師用百香果
葉子吹奏《我愛你,中國》,氣流吹動葉邊,使葉片發(fā)聲,悠揚的旋律通過傳到現
場觀眾耳中。
考點02:探究聲音的產生
【典例精講02】(24-25八年級上?四川成都?期末)小敏用小槌敲擊音叉后,將音叉插入水中,便看
見水面濺出許多水花(如圖)。若將未經敲擊的音叉插入水中,則沒有水花出現,此現象說明()
A.音叉發(fā)聲是由于水花振動
B.聲音可以從空氣傳到水中
C.聲音需要介質才能傳播
D.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
【變式訓練2-1](24-25八年級上?四川綿陽?期末)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擊鼓面,紙屑在鼓
面上跳動。此實驗現象表明聲音是由產生的;碎紙屑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變式訓練2-2](24-25八年級上?江蘇無錫?期末)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音叉保持適
當距離,將乙音叉緊靠豎直懸掛且靜止的乒乓球,敲擊甲音叉,發(fā)現乒乓球被彈開,表明乙音叉正在
o為了聽清楚乙音叉是否發(fā)出聲音,我們可以迅速(填寫具體操作),以阻止甲音叉
友嚴。
考點03: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6
【典例精講03](24-25八年級上?云南昆明?期末)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完
成首次出艙活動9小時,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長紀錄。如圖所示()
A.太空中噪聲太大
B.太空中沒有空氣,不能傳聲
C.太空中航天員的聲帶無法振動發(fā)聲
D.太空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比地球表面聲音的傳播速度慢
【變式訓練3-1](24-25八年級上?四川成都?期末)周末,人民公園中的鶴鳴茶社常常高朋滿座,
人聲鼎沸,人們在這里朋友聚餐、休閑小憩。茶客們的聲音是由于聲帶的_______產生的,通過
傳播到大家的耳朵中。
【變式訓練3-2](24-25八年級上?四川樂山?期末)動畫片《星球大戰(zhàn)》中,神鷹號太空船將來犯
的天狼號擊中,聽到天狼號“轟”的一聲被炸毀,神鷹號宇航員得意地笑了,你覺得這段描述符合科
學道理嗎?這段描述科學道理(選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在太空中沒有空氣,
因為聲音的傳播是需要的。
考點04: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
【典例精講04](23-24八年級上?福建福州?期末)真空玻璃是由兩片或多片玻璃密封并抽去玻璃間
空氣制成。如圖所不,安裝有真空玻璃的房屋能有效阻隔室外的噪聲,這是因為(
A.聲音不能在空氣中傳播B.兩片玻璃較厚
C.聲音不能在玻璃中傳播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變式訓練4-1](24-25八年級上?甘肅武威?期末)下列有關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傳播聲音
C.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
7
【變式訓練4-2](24-25八年級上?重慶永川?期末)如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
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我們將住宅窗戶的玻璃換成中空
玻n璃,是為了噪聲對生活的影響。
考點05:比較不同介質中的聲速大小
【典例精講05](24-25八年級上?廣西柳州?期末)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它不能在_______中傳播,
一般來說,在不同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選填“相同”或“不同”)。
【變式訓練5-1](24-25八年級上?江西贛州?期末)古詩《鹿柴》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聞人語響”是由人的聲帶產生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選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
【變式訓練5-2](24-25八年級上?福建福州?期中)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力,在鋼管中的
傳播速度為方,用錘子敲擊一次長直鋼管的一端,安裝在另一端的聲音監(jiān)測儀,接收到兩次聲音,時
間間隔為to這根鋼管的長度為:()
叩2tvvt
A.B.r2C.01-v)tD.(v-vjt
V2-Vlvl-v222
考點06:有關聲速的計算
【典例精講06】(24-25八年級上?福建泉州?期末)一艘科考船利用聲吶系統(tǒng)對某海域的海底形狀進
行測繪。在經過該海域水平面等間距的L、M、N、0、尸五個位置時,向正下方海底定向發(fā)射超聲波,
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16s、0.30s、0.14s、0.24s、0.12s?由此推斷,該海域海底的大
致形狀可能為圖中的()
LMNOP海平面海平面LMNOP海平面
;;;;:西1
A.一S/一海底B.一公八.海底C
海底n海底
【變式訓練6-1](24-25八年級上?廣西河池?期末)北海瀾州島海域有著豐富的海底珊瑚資源,某
次科考隊員利用超聲波測距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如圖所示,經0.1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
超聲波的平均速度為1500m/s,求:
⑴超聲波在0.1s內傳播的路程是多大;
8
(2)此處海水的深度。
【變式訓練6-2](24-25八年級上?內蒙古呼和浩特?期末)十一期間,小莊和爸爸一起登泰山,小
莊想測量一下自己離泰山還有多遠,于是在離泰山不遠的地方大喊一聲,約3秒后聽到了回聲,請你
幫小莊估算一下他與泰山之間的距離。(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考點07:解釋生活中的聲現象
【典例精講07](24-25八年級上?江蘇泰州?階段練習)站在百米賽跑終點計時員,聽到起跑的槍聲
后立即開始計時,測得李明同學百米賽跑的時間是14.00s,當時氣溫是15℃,則這位計時員所記錄
結果是()
A.準確的
B.時間多計了0.29s,應看到槍冒煙時開始計時
C.李明成績變優(yōu)異了,應為14.29s
D.李明成績變差了,應為13.71s
【變式訓練7-1](23-24八年級上?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期末)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時,聽不到
回聲是因為()
A.教師講課的聲音根本沒有回聲
B.回聲與原聲相差不到0.1秒,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C.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所以聽不到回聲
D.回聲太小聽不到
【變式訓練7-2](22-23八年級上?遼寧盤錦?期末)用手撥動繃緊的橡皮筋,橡皮筋嗡嗡作響時,
橡皮筋在________;說話時聲帶在________。大量的觀察、分析表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聲音傳播的快慢用描述。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物,就會被。
考點08:回聲測距
【典例精講08](24-25八年級上?內蒙古呼和浩特?期末)下列能夠佐證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
()
A.將要上鉤的魚,會被岸上的說話聲或腳步聲嚇跑
B.遠處的一道閃電劃過漆黑的夜空,過一會兒才能聽到隆隆的雷聲
C.邊說話邊用手觸摸并感覺頸前喉頭部分
D.對著遠處的高墻或山崖喊話以后聽到的回聲
【變式訓練8-1](24-25八年級上?四川眉山?期末)如圖,小明爸爸駕車以某一速度/勻速行駛,
當離測速儀。處為641n時,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汽車行駛到位置6時,接收到超聲波并將其反射回測
速儀。測速儀從發(fā)射超聲波到再次接收到超聲波共歷時0.4s。若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求在這段
9
時間內:
測速儀位置。汽車開始的位置4汽車接收到超聲波位置8
⑴汽車行駛的距離s?
(2)汽車的速度Fo
【變式訓練8-2](24-25八年級上?內蒙古鄂爾多斯?期中)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來工作的;如果
倒車雷達發(fā)出信號后,0.04s接收到回聲,已知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則障礙物距汽車
為mo
考點09:雙耳效應
【典例精講09】(22-23八年級上?甘肅平涼?期末)下面關于聲現象的一些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夠聽到聲音
B.太空中的宇航員可以直接用語言交流
C.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最快
D.狗趴在地上睡覺,耳朵貼著地面,很容易發(fā)覺人走動,是因為狗的耳朵特別靈敏
【變式訓練9-1](24-25八年級上?新疆伊犁?期中)如圖所示,某中學有一個跑道為400nl的操場,
在操場的主席臺和觀禮臺上方一字形排列著46、。三個相同的音箱,在一次運動會的開幕式上,站
在操場中的所有同學都可以聽到音箱發(fā)出的足夠大的聲音,但站在某些位置的同學卻感覺聽不清音箱
中播放的內容,在如圖所不的1、2、3三個位置中,位于哪個位置附近的同學應該是“感覺聽不清”
A.1B.2
C.3D.在哪個位置都一樣
【變式訓練9-2](23-24八年級上?甘肅蘭州?階段練習)“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
是唐詩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聽到寒山寺的鐘聲,這鐘聲是通過傳到人耳的。聲波在傳播過程
10
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象叫。人耳能區(qū)別回聲和原聲的時間至少在S以上。
模塊三中考真題演練
1.(2024?廣西中考真題)小明說話的聲音是由聲帶的產生的;魚能被它們喜歡的聲音吸引,
表明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也能夠傳聲;“土電話”能實現10m間的通話,表明—
也能傳聲。
2.(2024?重慶中考真題)下列物體不是聲源的是()
A.放在桌上的鼓B.飛行的蜜蜂
C.呱呱叫的青蛙D.花叢中扇動翅膀飛舞的蝴蝶
3.(2024?四川中考真題)一輛汽車剛駛出隧道口4向遠離山崖的方向勻速駛去,在6處鳴笛后,汽
車繼續(xù)行駛7s到達C處時,司機剛好聽到被山崖反射回來的鳴笛聲。整個過程中,車和聲音到隧道口
/的距離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已知/、8間的距離為1120m,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下列分析正
A.以兩點間的距離為70mB.汽車行駛的速度為20m/s
C.鳴笛后3.29s,笛聲到達隧道口/D.汽車和笛聲相距最遠距離為1260m
4.(2024?安徽中考真題)潛水艇裝有聲吶系統(tǒng),利用聲吶系統(tǒng)發(fā)射的超聲波可以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
定位和通信。如圖為潛水艇停在海面某處時探測海底深度的情形,聲吶發(fā)出聲波信號后經過0.8s收
到海底反射回的信號。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1500m/s。
⑴求潛水艇到暗礁的距離。
⑵若潛水艇在水下以最高速度40節(jié)(1節(jié)=1海里/小時=1.85km/h)勻速航行到148km外的預定海
域,求此過程潛水艇的行駛時間。
II
5.(2024?河北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為北京天壇公園里堪稱聲學建筑奇觀之一的圜丘。當游客站在圜丘
頂層的天心石上說話時,會感到聲音特別洪亮,這是由于反射的與原聲混在一起,聲音得到
了加強;一個同學向著遠處的高樓大喊一聲,約0.4s后聽到回聲,則該同學距高樓大約m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人們不能用超聲波來測量地月間的距離,是因為o
模塊四精選題過關培優(yōu)檢測
1.(24-25八年級上?江蘇宿遷?期末)吹笛子發(fā)聲,主要是因為()
A.笛子本身振動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氣柱振動
C.吹笛子人的嘴巴振動D.人聲帶的振動
2.(24-25八年級上?湖北省直轄縣級單位?期末)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其主要
原因是()
A.大雪后,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B.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C.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D.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
3.(24-25八年級上?四川成都?期末)如圖所示,把一部手機放入抽氣盤上的玻璃鐘罩內,用另一部
手機一直對它呼叫,我們可以聽到鐘罩內手機發(fā)出的鈴聲。然后用抽氣機從鐘罩內往外抽氣,這時聽
到鈴聲逐漸變小。關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實驗可推理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聽到鈴聲逐漸變小說明振動變輕微了
C.抽氣過程中鈴聲傳播速度逐漸變小了
D.該實驗可直接得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4.(24-25八年級上?四川成都?期末)以下實例不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A.唱歌時用手摸喉嚨感覺到振動B.打鼓時鼓面上的紙屑上下跳動
12
C.發(fā)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濺D.耳鳴時耳朵中出現“嗡嗡”聲
5.(24-25八年級上?重慶?期中)一輛客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在經過某段平直路段時,客車做勻速
直線運動。司機發(fā)現其正要通過正前方高山懸崖下的隧道,于是鳴笛,經過L=10s后聽到回聲,之后
又行駛了t2=3s,司機第二次鳴笛,又經過J=8s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
340m/s,則第一次鳴笛到第一次聽到回聲時,聲音傳播的距離為m;客車的速度為
km/ho
6.(24-25八年級上?湖南岳陽?期末)2024年5月3日,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
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發(fā)射,它將挑戰(zhàn)人類首次月球背而采樣,嫦娥六號探測器在發(fā)射升
空過程中,以為參照物時,它是靜止的。衛(wèi)星進入太空以后(填“能”或“不
能”)通過超聲波與地面?zhèn)鬟f信息。
7.(24-25八年級上?廣西河池?期末)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在防空演練中,師生們
聽到警報聲后立即緊急疏散,則警報聲是通過傳播到我們耳中的。
8.(24-25八年級上?廣東東莞?期中)聲音由物體的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在
15℃時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是。
9.(24-25八年級上?安徽合肥?期末)利用地震波中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不同可以監(jiān)測震源的位置。
縱波和橫波速度分別用藥、%表示,%>2。若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某監(jiān)測站的時間間隔為t,貝卜
(1)震源到該監(jiān)測站的距離s,請證明s=&";
也-也
(2)圖示兩條直線分別表示這兩種波從震源開始傳播的距離(s)與所用間(t)的關系,若t=10s,計算震
源到該監(jiān)測站的距離。
10.(24-25八年級上?河北石家莊?期末)一列長250m的列車在筆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在車頭距離
橋頭200m時,坐在車頭的司機鳴笛。在鳴笛10s后列車到達橋頭,此時司機恰好到來自車后面山崖傳
回的回聲,列車再行駛1分50秒后,車尾駛過橋尾。(空氣中聲速為340m/s)
(1)計算列車的速度;
13
(2)計算大橋的長度;
(3)司機鳴笛時,列車車頭到后面山崖的距離是多少。
11.(24-25八年級上?山西朔州?期末)圖甲為一款身高測量儀,圖乙為其結構圖。測量儀頂部的感
應器豎直向下發(fā)射超聲波信號,到達下方物體后返回,經后臺運算并在結果顯示器顯示身高值。小美
站上測高臺正下方測身高時,感應器記錄超聲波從發(fā)出到遇到人的頭頂返回的時間為0.005s,已知感
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m,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340m/s,請你計算:
(DO.005s內超聲波傳播的距離;
(2)小美的身高測量結果。
12.(24-25八年級上?江蘇泰州?期末)興趣小組利用以下實驗裝置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用小錘敲擊圖甲音叉,聽到聲音的同時還觀察到,由此可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
實驗評估:小紅認為圖甲裝置設計有缺陷,先將音叉貼近乒乓球,然后再敲擊音叉,分不清是音叉振
動使乒乓球彈開還是敲擊音叉的動作使乒乓球彈開。
方案改進:(請簡要寫出)。乒乓球在該實驗中的作用是o
(2)用小錘敲擊圖乙右側音叉,左側靠近音叉的小球被彈開,由此說明能傳播聲音。
(3)圖丙中小虎站在離音叉7m遠處,小紅輕敲音叉后,小虎不能聽到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于是他們將一
根7m長的棉線一端扎緊在音叉上,另一端固定在紙杯的中間,并繃緊棉線.小虎將紙杯口貼近耳朵,
當小紅用同樣的力再次敲擊音叉后,小虎能聽見比較大的聲音,這兩次實驗對比說明o如
14
小強用手捏住棉線的中間,小紅仍用同樣的力敲擊音叉,小虎能否聽見聲音?,理由是
13.(24-25八年級上?廣西百色?期中)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以下實驗:
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如
圖甲所示;
(1)這些現象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_________;
(2)小明、小華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過認真地思
考,提出了兩種猜想:
①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②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如圖乙所示,隨著向外不斷抽氣,結果發(fā)
現手機鈴聲越來越(選填“大”或“小”),由此現象可以推理:猜想(選填“①”
或“②”)是正確的;
乙
(3)如圖丙所示,在教室里,老師敲響B(tài)音叉時,我們觀察到與A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選
填“會”或“不會”)彈動起來,說明聲音可以在_________中傳播。(根據上面有關探究,若在月球
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這是因為。
AB
丙
14.(24-25八年級上?云南文山?階段練習)如圖所示,某實驗活動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對聲音進行
探究。
15
(1)如圖甲所示,實驗小組同學敲響音叉后,用懸掛著的輕質小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發(fā)現輕質小球
會被多次彈開,說明;實驗中,輕質小球的作用是o
(2)如圖乙所示,實驗小組同學將衣架懸掛在細繩中間,細繩的兩端分別繞在某同學的兩只手的食指上,
進行如下實驗:
①該同學伸直手臂,讓另一同學敲打衣架,該同學聽到的聲音主要是通過傳播到耳中的;
②該同學用食指堵住雙耳,另一同學繼續(xù)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同一位置,該同學聽到的聲音的大小與
第一次相比變大了。由此可得出:固體能傳播聲音,且傳聲性能比氣體(選填“好”或“差”)。
15.(24-25八年級上?江蘇無錫?期末)如圖甲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鬧鐘用棉線懸掛在連通于抽氣機
的密閉玻璃罩內。
(1)用抽氣機逐漸抽氣的過程中,聽到的聲音將會;雖然空氣無法全部被抽完,但根據實驗
現象仍可推理得出結論:;
(2)有同學提出用圖乙中的磁懸浮音箱替代鬧鐘進行實驗,可以避免原實驗中傳聲對實驗的
影響
16
參考答案
模塊二專題重點難點考點分類講練
考點01:聲源和介質
【典例精講011D
【規(guī)范解答】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吹笛子能發(fā)出優(yōu)美笛聲,笛聲是由笛子內的空氣柱振動產
生的,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o
【變式訓練IT】振動空氣
【規(guī)范解答】[1][2]文中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發(fā)聲體為空氣。
【變式訓練1-2]振動空氣
【規(guī)范解答】n][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卓忠明老師可以用百香果葉子吹奏樂曲,當他吹葉
子時,氣流吹動葉邊,使葉片振動發(fā)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
聲的介質,悠揚的旋律通過空氣傳到現場觀眾耳。
考點02:探究聲音的產生
【典例精講021D
【規(guī)范解答】將發(fā)聲的音叉插入水中,便看見水面濺出許多水花;若將不發(fā)聲的音叉插入水中,則沒
有水花出現;此現象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o
【變式訓練2-1】振動將鼓面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規(guī)范解答】[1]敲擊鼓面時,鼓發(fā)聲,同時看到紙屑在鼓面上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碎紙屑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將鼓面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變式訓練2-2】振動捏緊甲音叉
【規(guī)范解答】[1]將乙音叉緊靠豎直懸掛且靜止的乒乓球,敲擊甲音叉振動產生聲波,通過空氣傳遞給
乙音叉,使乙音叉振動發(fā)聲,與乙音叉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象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則發(fā)聲也停止,為了聽清楚乙音叉是否發(fā)出聲音,要迅速
捏緊甲音叉,讓甲音叉振動停止,以阻止甲音叉發(fā)聲。
考點03: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典例精講031B
【規(guī)范解答】A.太空中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太空中沒有噪聲,故A錯誤;
B.太空中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故B正確;
17
C.太空中航天員的聲帶能振動發(fā)聲,但沒有傳聲的介質,故c錯誤;
D.太空中聲音不能傳播,故D錯誤。
故選Bo
【變式訓練3-1】振動空氣
【規(guī)范解答】[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茶客們的聲音是由于聲帶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茶客們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大家的耳朵中。
【變式訓練3-2】不合理介質
【規(guī)范解答】[1]在動畫片描述中,神鷹號太空船能聽到天狼號爆炸的聲音,但太空中是真空環(huán)境,所
以這段描述不符合科學道理。
[2]聲音的傳播需要依靠物質來傳遞振動,這種物質就是介質,比如固體、液體、氣體。而太空中沒有
空氣等介質,聲音無法傳播。
考點04: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
【典例精講041D
【規(guī)范解答】A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空氣、玻璃中傳播,故AC不符合題意;
BD.安裝有真空玻璃的房屋能有效阻隔室外的噪聲,是因為玻璃中的空氣被抽出,處于真空狀態(tài),聲
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不是因為兩片玻璃較厚,故B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o
【變式訓練4-1】A
【規(guī)范解答】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是聲音產生的本質原因,當物體振動時,會引起周圍介
質的振動,從而形成聲波傳播出去,故A正確;
B.許多物體都可以傳播聲音,不只是牛皮制成的箭筒,像固體、液體、氣體等都能傳聲,例如金屬、
水、空氣等,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沒有介質,聲音無法傳播,故C錯誤;
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也就不存在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40m/s的說法,聲音在15℃空氣中傳播
速度約是340m/s,故D錯誤。
故選A。
【變式訓練4-2][1]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
動產生的,采用了轉換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玻璃換成中空玻璃,形成真空層可以減弱噪聲。
考點05:比較不同介質中的聲速大小
【典例精講05】真空不同
18
【規(guī)范解答】[1]大量實驗表明,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一般來說,在不同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
【變式訓練5-1】振動小于
【規(guī)范解答】[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詩人聽到的人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
[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液體中傳播的速度次之,
在氣體中傳播的速度最慢,故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變式訓練5-2】A
【規(guī)范解答】設鋼管的長度為/,則聲音在空氣中從鋼管的一端傳播到另一端所用的時間為
I
t空氣=五
聲音在鋼管中從一端傳播到另一端所用的時間為
I
t鋼管=說
由題意可知,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t,由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小于在鋼管中傳播的速度,則
II
t=t空氣—t鋼管=五一同
則鋼管的長度為
%-%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考點06:有關聲速的計算
【典例精講061C
【規(guī)范解答】根據u=:可知,收到回聲時間越長,海底越深,由于0.30s(粉>0.24s(。)>0.16s
(£)>0.14s(AO>0.12s(戶),所以海由深到淺的關系為掰勿必,故海底的形狀可能為如圖C所示
形狀,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o
【變式訓練6-1】(1)150m(2)75m
【規(guī)范解答】(1)超聲波在0.1s內傳播的路程s=ut=1500m/sx0.Is-150m
(2)此處海水的深度s'=|=嚶=75111
【變式訓練6-2】510m
【規(guī)范解答】聽到回聲時,聲音傳播的路程為s=區(qū)=340m/sx3s=1020m
19
小莊到泰山的距離為s'=j=i^=510m
考點07:解釋生活中的聲現象
【典例精講071C
【規(guī)范解答】聽到起跑的槍聲后立即開始計時,說明槍聲已經傳播了100米到達終點時才開始計時,
測得時間不準確,少計了,少計的時間為聲音傳播100m所用的時間,即
s100m
t=—=――—=0.29s
v340m/s
李明同學跑出百米的真實時間應為
方=14.00s+0.29s=14.29s
所以記錄的結果是李明成績變優(yōu)異了,實際成績應為14.29s,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o
【變式訓練7-1】B
【規(guī)范解答】B.人能區(qū)分原聲與回聲的時間間隔最小是十分之一秒,即0.1s;如果時間間隔大于0.1s,
就能將回聲與原聲區(qū)分開來;如果時間間隔小于0.1s,原聲就會與回聲疊加在一起。故B正確;
C.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的時間小于0.1秒,原聲就會與回聲疊加在一起,所以聽不到回聲,故C
錯誤;
A.教師講課的聲音有回聲,人耳無法區(qū)分開來,不是因為回聲太小聽不到,故AD錯誤。
故選Bo
【變式訓練7-2】(振動振動振動聲速反射回來
【規(guī)范解答】[1][2][3]橡皮筋嗡嗡作響,可以看出此時橡皮筋在振動;而說話時,用手觸摸喉嚨靠近
聲帶的地方,可以明顯感覺此時聲帶在振動。經過這些大量的觀察、分析表明,聲音產生時物體在振
動。
[4]根據聲速的定義可知,聲音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
[5]根據聲音的特性可知,當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能被反射回來,這種現象稱為回聲。
考點08:回聲測距
【典例精講081C
【規(guī)范解答】A.將要上鉤的魚,會被岸上的說話聲或腳步聲嚇跑,這說明了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故A不符合題意;
B.下雨天人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故B不
符合題意;
C.說話時用手觸摸頸前喉頭部分,可以感受到振動,說明人的說話聲音是聲帶振動產生的,故C符合
20
題意;
D.對著遠處的高墻或山崖喊話以后能聽到回聲,說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發(fā)生反射,故D
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變式訓練8-1】(l)4m(2)20m/s/72km/h
【規(guī)范解答】(1)由題意知,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在6處被汽車反射回來,用時0.4s。可知如的距離
即超聲波在(XO.4s=0.2s內通過的距離,出之間距離為yyQBMm/sXO.2s=68m
A5之間的距離為s=68m-64m=4m
(2)由題意可知汽車從4處到笈處所用的時間與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到達6處的時間相等,為0.4s=
0.2s,46之間的距離為4m。汽車的速度為v=:=瑞=20m/s=72km/h
【變式訓練8-216.8
【規(guī)范解答】倒車雷達的工作原理是聲音傳播過程中觸碰到障礙物返回被信號接收器接收,即車輛距
離障礙物的距離1=?,聲音0.04s傳播的路程為
=vt=340m/sx0.04s=13.6m
則車輛距離障礙物的距離
考點09:雙耳效應
【典例精講091C
【規(guī)范解答】A.人耳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在20Hz至I]20000Hz之間,不在此頻率范圍內的聲音都不能
被人耳聽到,故A錯誤;
B.真空不能傳播聲音,太空中的宇航員如果在艙外時,不能直接用語言交流,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速度與傳播介質有關,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
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最慢,故C正確;
D.狗貼著地面容易發(fā)覺人走動,是因為固體能傳播聲音,且固體的傳聲效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奶茶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中藥炮制新技術在中藥炮制產業(yè)鏈中的應用前景報告
- 農業(yè)環(huán)保技術應用與農業(yè)經濟管理合作協議
- 2025年新能源發(fā)電站班組人員培訓與設備維護一體化服務合同
- 女性安全課件
- 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輿情應對預案制定中的應用與應急響應能力提升
- 2025年傳媒行業(yè)網紅營銷培訓考核試卷
- 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酒店客戶服務中的應用與服務質量優(yōu)化
- 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軌道交通車輛智能運維中的應用與車輛可靠性提升
- 日化銷售協議書范本
- 2023學年一年級語文下冊看拼音寫詞語字帖(全冊 部編版)
- JB T 6527-2006組合冷庫用隔熱夾芯板
- 三人制籃球賽計分表
- 新形勢下統(tǒng)戰(zhàn)工作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 2022年廣西南寧海關緝私局緝私輔警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工藝品設計》課程標準
- 中紡院綠色纖維股份公司年產6萬噸Lyocell纖維生產線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GB/T 31163-2014太陽能資源術語
- 《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課件
- 油品計量工(高級技師)技能操作理論考試總題庫-上(單選題-下部分)
- 組織知識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