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測量(課時練習)-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有解析)_第1頁
速度的測量(課時練習)-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有解析)_第2頁
速度的測量(課時練習)-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有解析)_第3頁
速度的測量(課時練習)-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有解析)_第4頁
速度的測量(課時練習)-2024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有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章第4節(jié)速度的測量

一'單選題

1.一運動員在一百米賽跑中,測得他在7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7m/s,10s到達終點,則他在全程的

平均速度為()

A.15m/sB.llm/sC.lOm/sD.9.7m/s

2.為踐行“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個同學周末進行了一場有趣的運動比賽,小王駕駛電

瓶車以18km/fi的速度前進,小江以5km/s的速度跑步前進,小林騎自行車,他每分鐘通過

的路程是0.3km,其中運動速度最小的是()

A.小王B.小江C.小林D.一樣慢

3.甲乙兩人沿平直路面步行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前l(fā)Omin內(nèi)兩人的路程相等D.第lOmin時兩人速度相等

4.寓言“龜兔賽跑”的故事家喻戶曉,兔子輸了比賽很不服氣決定和烏龜再比一次,比賽過程如

圖所示,請認真閱讀圖像,則根據(jù)這幅圖像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比賽途中,烏龜和兔子共相遇三次

B.比賽結(jié)果是烏龜獲勝

C.比賽時烏龜先出發(fā)

D.烏龜在比賽中做勻速直線運動

5.圖是某物體沿直線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對該物體在0~5s內(nèi)運動情況分析正確

的是()

s/m」

2

012345r/s

A.物體在ls~3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B.物體在3s~5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O~ls內(nèi)通過路程的2倍

C.物體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0.67m/s

D.物體在5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2m

6.心電圖通過一系列的傳感手段,將與人心跳對應的生物電流情況記錄在勻速運動的坐標紙上。

我們根據(jù)測量相鄰兩波峰的時間間隔,便可計算出Imin內(nèi)心臟跳動的次數(shù)(即心率)。同一臺

心電圖儀正常工作時測得待檢者甲、乙的心電圖如圖所示。若甲的心率為60次/min,則下列說

*1

A.坐標紙的走紙速度為20mm/sB.乙的心率為75次/min

C.甲的心率比乙的心率快D.甲每次心跳的時間間隔為0.8s

7.物體A從M點一直運動到Q點,經(jīng)過M點開始計時,每經(jīng)過1秒時間,如圖所示。已知該

物體在MO段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在()

-巳〃〃〃/

3m3m

MN0P

A.OP段的平均速度是3m/sB.OQ段做勻速直線運動

C.MQ段的運動持續(xù)了6秒D.MN段的平均速度大于OP段的

二、多選題

8.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小明用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的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

則()

A.0~ls,木箱所受推力小于靜摩擦力

B.l~3s,木箱所受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C.3~5s,木箱所受推力等于摩擦力

D.5~6s,木箱所受推力小于摩擦力

9.“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皬?/p>

興號,,甲列車組長為200m,當甲列車以36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駕駛員測出自己通過某隧道時

間為40s。途中乙列車以甲列車一半的速度與甲列車交錯而過,甲列車駕駛員測得乙列車駛過他

身邊的時間為3s。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隧道長度為4000m

B.乙列車長度為150m

C.甲列車完全在隧道中行駛的時間為38s

D.甲列車完全通過該隧道的時間為42s

10.如圖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聲波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

根據(jù)發(fā)出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圖b中Pl、P2是測速儀發(fā)出的超

聲波,m、112分別是Pl、P2由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設(shè)測速儀勻速掃描,Pl、P2之間的時間間隔

At=0.9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車是勻速行駛的,貝U()

lllllllll山lllllll山llllllllllll山lllllll山I

0:1!23;4:

A.汽車第一次碰到信號的位置距離測速儀61.2m

B.汽車第二次碰到信號的位置距離測速儀91.8m

C.汽車兩次碰到信號的時間間隔為0.855s

D.汽車的速度是35.8m/s

11.如圖所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4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4m

B.前10s時間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lm/s

C.物體在4s~8s內(nèi)物體速度為0.5m/s

D.物體在0~4s內(nèi)的速度與8s~lls內(nèi)的速度一樣大

12.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

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可知()

A.兩人在t=lOmin時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2倍

D.整個過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1.5倍

13.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同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

由圖像可知()

A.兩同學在距離出發(fā)點100m處相遇

B.。?10s內(nèi),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得快

C.10?20s內(nèi),甲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

D.0?10s內(nèi),乙同學的速度為10m/s

14.如圖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體()

A.在0~20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30~40s時間內(nèi)的速度小

B.在整個40s時間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在整個40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m/s

D.在20~30s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40m/s

15.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

B.4s?8s內(nèi),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0?8s內(nèi),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8s時甲、乙兩同學的速度相等

三、填空題

16.跑步健身已成很多人青睞的一項運動,某公司研發(fā)的某款智能運動手環(huán),可用來測量記錄人

的運動情況,以手環(huán)為參照物,佩戴者的手腕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某佩戴

者以9km/h的速度運動20min運動的路程是m。

17.甲、乙兩人同時從A地出發(fā),沿同一直線運動到B地。其中甲以4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前

一半路程,緊接著以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至B;乙以4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前一半時間,緊接

著后一半時間以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至B。則先到達B地的是,甲從A運動至UB的

平均速度是km/h。

18.小聰一家去廣州旅游,在廣州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標志牌

上的數(shù)字“40”表示的意思是,汽車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從此標志牌處勻

速到達廣州,最快需要h。

19.中國給世界帶來了新四大發(fā)明,位居第一的就是高鐵。目前高鐵的行駛速度可達360km/h,

合m/s,從南寧到貴港的路程約為150km,暑假期間,小明和父母一起坐高鐵去貴港,

需要h到達,在列車行駛過程中,他看到道路兩旁的樹木向身后飛奔而去,他選擇的

參照物可能是。

20.“花漾運河,樂跑沙洋”。3月17日上午2024年湖北沙洋江漢運河半程馬拉松(21公里)比

賽在沙洋國際馬拉松廣場開跑,中國籍選手吳浩然以1小時07分的成績獲得男子季軍,他的“配

速”(配速定義:通過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時間)約為min/km(計算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他的配速值___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冠軍的配速值;以他為參照物,路旁的油菜花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

21.假期小松和爸爸一同去機場接出差回來的媽媽,看到公路上方懸掛著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其

中標志牌甲的含義是經(jīng)過該路段的車速不允許超過,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

他們從此處出發(fā)至少行駛h才能到達機場。

22.某一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

6m/s,那么它在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0

23.一列隊伍長50m,其速度是2.5m/s.整列隊伍經(jīng)過一座全長100m的橋,所需時間為.

四'實驗探究題

24.小剛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記錄了如下

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完成下列問題:

ABCDEF

小車的位置ABCDEF

距A點距離/cm020406080100

小車運動時間/s059121415

(1)該實驗依據(jù)的原理是;

(2)小車從B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是cm/So

(3)通過比較,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F段的

平均速度。

25.如圖,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有木板(帶刻度且長為120.0cm,底端

有金屬擋板)、小車(長15.0cm)停表、木塊。

(1)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坡度較(選填“緩”或“陡”),這是為了減小測量

(選填“路秋’或“時間”)時造成的誤差。

(2)斜面坡度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選

填“大”或“小”);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坡度越陡,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

(選填“大”或“小”)。

(3)一次實驗中,小華測得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到兩個車長的距離所用時間為1.2s。該過程

中,小車的平均速度為m/s;某次實驗中,如果小車過了起點才開始計時,則會導致

所測平均速度(選填“偏大'或“偏小”)。

(4)若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通過全程中點時刻的速度為vi,通過全程中

點位置的速度為V2,則VIV2(選填>"、“<”或“=”)。

五'計算題

26.我國高速公路已廣泛應用ETC收費系統(tǒng),如圖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處的ETC通道示意圖。

現(xiàn)有一輛汽車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圖甲所示的速度勻速行駛25min后到達收費站。這輛車在進入

ETC收費島區(qū)域前si=50m處開始減速,經(jīng)ti=4s后運動至ETC收費島(圖中陰影區(qū)域)邊界,

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勻速通過ETC收費島,已知ETC收費島長S2=40.5m。車長4.5m。求:

(1)汽車到達收費站前勻速行駛的路程;

(2)汽車通過ETC收費島所用的時間t2;

(3)汽車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TC收費島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六'作圖題

27.小明騎電動車在筆直的公路上以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在圖中作出電動車運動的

v-t圖像。

Mv/(ms')

10-

5-

0~1~2~3~4~5〃s

28.如圖所示,圖甲為勻速運動物體的路程--時間圖象,請在圖乙中畫出該物體的速度--時間

圖象

七'綜合題

29.如圖1所示,水平地面有一個物體。若此物體水平向右勻速直線移動了10m,用時5s。

v/(m/s)

10

8

6

左右

4

2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0

水平地面1~2~3~4~5^/s

圖1圖2

(1)求此物體移動的速度;

(2)在圖2中畫出0~5s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

30.某處地面發(fā)生淺層地震。地震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地震波,一種是振動和地面平行的縱向波,一

種是振動和地面垂直的橫向波。如圖3.16所示,甲地震臺先接受到縱向波,然后接受到橫向波,

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為4s;乙圖3.16地震臺也經(jīng)歷同樣的情況,而時間間隔為10s,已知甲和

乙之間的直線距離為348km,縱向地震波的速度為4km/s,橫向地震波的速度為2km/s。利用以

上數(shù)據(jù),求:

乙(8)甲(A)

(1)震中和甲之間的距離;

(2)震中和甲的連線與震中和乙的連線之間的夾角。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答】運動員經(jīng)過10s通過一百米,根據(jù)速度公式可計算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s100m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v=t10s=,

故選c。

【分析】根據(jù)速度的公式計算分析,速度公式為V=s/t,根據(jù)題目中所給的信息,如已知速度時

間求解路程,或者已知路程和時間求解速度,勻速運動的特點,在st曲線上為一條傾斜向上的

直線,在vt曲線為一條水平直線。

2.【答案】D

【解答】小王的速度18km/h,小江的速度vi=5m/s=18km/h

s0.3km,,

小林的速度v2=7=

所以速度一樣,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利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判斷速度的大小。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解答】A.在ls~3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A錯誤;

B.由圖像可知,物體在3s~5s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0~ls內(nèi)通過路程相等,故B錯誤;

C.物體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v=2m/5s=0.4m/s故C錯誤;

D.由s—t圖像可知,物體在5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2m,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根據(jù)速度-時間曲線判識選項

據(jù)題可知,物體在5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2m,物體在3s~5s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0~ls內(nèi)通過路程相等,

均為1m,速度公式丫=5九,據(jù)此計算物體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

6.【答案】B

【解答】A.甲的心率為60次/min,每次心跳相鄰兩波峰間隔25mm,所以坐標紙的走紙速度?=

s60x25mm60x25mm,才公人日甫上

-=—;-:-----=——示----=25mm/s,AA小付合題思;

r1minK(ic'

B.由于坐標紙的走紙速度為25mm/s,乙每次心跳相鄰兩波峰間隔20mm,則乙的心率為

60s鬻麗/s=75,所以乙的心率為75次/min,B符合題意;

C.由于甲的心率為60次/min,乙的心率為75次/min,所以甲的心率比乙的心率慢,C不符合

題意;

D.甲的心率為60次/min,一分鐘等于60s,所以甲每次心跳的時間間隔為Is,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o

【分析】根據(jù)公式u=可求出速度;結(jié)合速度大小計算心率,進而確定時間間隔。

7.【答案】A

【解答】A、物體在OP段通過的路程:s=3m,所用時間為:t=ls,即物體在OP段的速度:v="=

揩=3m/s,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物體在OP段通過的路程小于物體在PQ段通過的路程,而在通過OP段及通過PQ

段所用的時間相等,即物體在OQ段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

C、由圖可知,物體在MQ段運動的時間為:t=5s,故C錯誤;

D、由圖可知,物體在MN段內(nèi),所用時間為:t=2s,通過的路程:s=3m,其平均速度為:孫小=

j=^=i,5m/s;而由A知物體在OP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v0P=3m/s;即物體在MN

段的平均速度小于物體在OP段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

綜上可知,本題正確答案為:Ao

【分析】(1)根據(jù)速度公式u=*求出物體的平均速度;

(2)判斷物體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采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相同時間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

比時間;

(3)由題意知,每兩相鄰物體之間的時間間隔為1s,物體由M點運動到Q點有5個時間間隔,

即所用時間為5s;

(4)根據(jù)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長短,計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并進行比較。

8.【答案】C,D

【解答】A.從圖像可以看出木箱在0~ls時間內(nèi)速度為零,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A不符合題意;

B.在,3s時間內(nèi),木箱做加速運動,但木箱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沒有變,所

以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不變,B不符合題意;

C.在3~5s時間內(nèi),木箱做勻速運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C符合題意;

D.在5~6s時間內(nèi)木箱做減速運動,受力不平衡,所受的推力小于摩擦力,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Do

【分析】v-t圖像中,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速度,物體做加速運動,推力大于摩擦力,物體

做減速運動,推力小于摩擦力。

9.【答案】A,C,D

10.【答案】A,C

【解答】A.Pi、P2之間的間隔的刻度值為30格,Pi、P2之間的時間間隔At=0.9s,則每1格表

示的時間為0.03s,由圖可知Pi與ni之間有12格,所以對應的時間為0.36s,P2與m之間有9

格,所以對應的時間為0.27s,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汽車第一次碰到信號的時間0.18s,根據(jù)v=s/t

可計算汽車第一次碰到信號的位置與測速儀間的距離340m/sx0.18s=61.2m,A正確

B.從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汽車第二次碰到信號的時間0.135s,汽車第二次碰到信號的位置與測速

儀間的距離s=340m/sx0.135s=45.9m,故B不符合題意;

C.汽車兩次碰到信號的間隔=,+以,=0-9s_0.18s+0.135s=0.855s,c正確

D.汽車兩次碰到信號的時間間隔內(nèi)行駛的路程s=S1-s2=61.2m-45.9m=15.3m,根據(jù)v=s/t

可計算汽車行駛的速度D=1=麗艱?17.9m/s

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Co

【分析】根據(jù)速度公式判識選項

速度的計算:v=s/t,相同時間下物體的路程大,則速度大,相同路程下,物體的時間小速度大,

本題中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汽車第一次碰到信號的時間0.18s,從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汽車第二次碰

到信號的時間0.135s,根據(jù)v=s/t可計算汽車第一、二次碰到信號的位置與測速儀間的距離

11.【答案】A,D

【解答】A.由圖象可知,0~4s內(nèi),物體從。開始運動到4m處,所以通過的路程為0~4m,故A

正確;

B.由圖象可知,前10s時間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1;=,=播=0.6m/s,故B錯誤;

C.由圖象可知,物體在4s~8s內(nèi)物體一直在4m處,故物體靜止,物體速度為0,故C錯誤;

D.由圖象可知,物體在0~4s內(nèi)的速度為%=言=碧=lm/s

物體在8s~lls內(nèi)的速度為以=W=lm/s,故D正確。

故選AD。

【分析】考查直線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s-t圖像,就是用直角坐標的縱軸表示路程S,用橫軸表示時間t,畫出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線,

觀察圖象可知,在0?4s時間內(nèi),圖象為傾斜向上的直線,說明運動物體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運動;在4?8s時間內(nèi),s-t圖象為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說明路程不隨

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8~lls的時間內(nèi),s-t圖象為一條斜向上的直線,

說明這段時間內(nèi)物體做的是勻速運動。

12.【答案】A,C

13.【答案】A,B

【解答】A.根據(jù)圖像,在15s時,甲乙通過的路程都是100m,此時甲、乙兩同學相遇,故A

正確;

B.在0~10s內(nèi),甲同學通過100m,乙同學通過的距離小于100m,甲比乙運動得快,故B正確;

C.在10~20s內(nèi),甲同學的路程不變,通過的路程為0,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C錯誤;

D.當t=15s時,乙同學通過的距離s=100m,計算速度為〃=:=¥等=6.67m/s,乙同學做

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在O'10s內(nèi),乙同學的速度為6.67m/s,故D錯誤。

故選AB。

【分析】根據(jù)路程-時間圖像,利用"=可以計算速度;根據(jù)不同時間的路程判斷運動狀態(tài)。

14.【答案】A,C

15.【答案】A,B,C

【解答】A.由圖象知,甲在0s?4s內(nèi)處于靜止狀態(tài),乙從0s開始出發(fā),所以甲同學比乙同學晚

出發(fā)4s,A符合題意;B.由圖象可以看出4s?8s內(nèi)甲乙做的都是勻速直線運動,B符合題意;

C.由圖象知,0-8s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和乙通過的路程都為5m,C符合題意。D.由圖象知,第

8s末,甲乙通過的路程相等,但速度不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C.

【分析】結(jié)合圖像,提取有用信息,利用速度計算公式v=*計算即可.

16.【答案】靜止;3000

【解答】以手環(huán)為參照物,佩戴者的手腕相對于手環(huán)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佩戴者的手腕是靜止

的。

-1

佩戴者速度v=9km/h=9x=2smis

所用時間t=20min=l200s

運動的路程s=vt=2.5m/sx1200s=3000m

【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靜止的;利用速度和時間的乘積計算路程。

17.【答案】乙;4.8

18.【答案】限速40km/h;1.5

【解答】標志牌上數(shù)字“40”表示的意思是在此路段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40km/h;

“廣州60km”是指從此處到廣州的距離為s=60km,汽車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到達最快需要的

s_60km

時間:1.5/io

v—40fcm//i

故答案為:限速40km/h;1.5.

【分析】交通標志中圓圈中的數(shù)值是最高速度,根據(jù)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計算時間。

19.【答案】100;各列車

【解答】根據(jù)速度的單位換算,360km/h=100m/s;根據(jù)路程和速度,計算時間為t=三=焉潛%=

列車行駛時,看到樹木后退,是以列車為參照物的。

【分析】根據(jù)速度的換算關(guān)系解答;利用t=*計算時間;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是運動

的。

20.【答案】3.2;大;運動

21.【答案】100km/h;0.3

22.【答案】4.8m/s

【解答】設(shè)一半的路程為s,根據(jù)速度,前一半路程的時間為ti=^s

后一■半路程的時間為=於,總時間為:t=G+七=於+看S=

2s2.STTI

17

計算整段的平均速度為=T=言=48M/S

12S

【分析】根據(jù)t=*計算時間,利用總路程和總時間,利用17=/計算平均速度。

23.【答案】60s

s+S

【解答】整列隊伍過橋所需時間:t=隊伍薪=50m+100m=60s-

v2.5m/s

故答案為:60s.

【分析】利用速度計算公式v3計算即可.

24.【答案】(l)v=*

(2)8

(3)小于

【解答】(1)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用小車運動的路程除以時間,即v;(2)小車從B點

運動到F點通過的路程s=80cm,所消耗的時間t=10s,那么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

f=零=8cm/s(3)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

t10s'

s40cm

v=-rA——r=----x4Acm/s

AClAC9s

DF段的平均速度vDF=誓=駕F工13.3cm/s

lDFss

可知VAC<VDF。

【分析】(1)速度計算是測量速度的原理;

(2)利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大小;

(3)通過相同路程比較時間大小可以判斷速度的大小關(guān)系。

25.【答案】(1)緩;時間

(2)大;大

(3)0.25;偏大

(4)<

【解答】(1)由于斜面的坡度較大時,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所用時間越短,計時準

確度越低,所以為了使計時更準確,應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