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運動定律兩類動力學(xué)問題-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考點復(fù)習(xí)(原卷版)_第1頁
牛頓運動定律兩類動力學(xué)問題-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考點復(fù)習(xí)(原卷版)_第2頁
牛頓運動定律兩類動力學(xué)問題-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考點復(fù)習(xí)(原卷版)_第3頁
牛頓運動定律兩類動力學(xué)問題-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考點復(fù)習(xí)(原卷版)_第4頁
牛頓運動定律兩類動力學(xué)問題-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考點復(fù)習(xí)(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考向05牛頓運動定律兩類動力學(xué)問題

【重點知識點目錄】

i.單位制

2.受力分析

3.兩類動力學(xué)問題(已知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情況;已知運動情況求物體的

受力情況)

1.(2022?乙卷)如圖,一不可伸長輕繩兩端各連接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整個系統(tǒng)

靜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兩球間的距離等于繩長L。一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輕繩

的中點,方向與兩球連線垂直。當(dāng)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3L時,它們加速度的大小均為

5

()

A.更B.至C.更D.-^5-

8m5m8m10m

【答案】Ao

【解析】解:當(dāng)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SL時,對此時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已知輕繩中心處受三個力,設(shè)繩子拉力為T,水平方向上受力分析,2Tcos0=F,解得:

8

對其中一個小球用牛頓第二定律,得;T=ma,解得:a=至。

8m

故A正確,BCD錯誤。

(多選)2.(2022?湖南)球形飛行器安裝了可提供任意方向推力的矢量發(fā)動機,總質(zhì)量為

M。飛行器飛行時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與其速率平方成正比(即F阻=kv2,k為常量)。

當(dāng)發(fā)動機關(guān)閉時,飛行器豎直下落,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其勻速下落的速率為10m/s;當(dāng)發(fā)

動機以最大推力推動飛行器豎直向上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飛行器勻速向上的速率為

5m/so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考慮空氣相對于地面的流動及飛行器質(zhì)量的變化,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發(fā)動機的最大推力為L5Mg

B.當(dāng)飛行器以5m/s勻速水平飛行時,發(fā)動機推力的大小為叵Mg

4

C.發(fā)動機以最大推力推動飛行器勻速水平飛行時,飛行器速率為5?m/s

D.當(dāng)飛行器以5m/s的速率飛行時,其加速度大小可以達到3g

【答案】BCo

【解析】解:A、飛行器豎直下落,其勻速下落的速率為10m/s時,飛行器的合力為零

kyj=Mg

解得:Mg=100k

發(fā)動機以最大推力推動飛行器豎直向上運動,飛行器勻速向上的速率為5m/s時,飛行器

的合力為零

Fmax=kv2+Mg

解得:Fmax=125k=1.25Mg,故A錯誤;

B、當(dāng)飛行器以5m/s勻速水平飛行時,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反的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為

F|s=k?52=25k=>lMg

4

同時飛行器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若要保持勻速飛行,發(fā)動機的推力應(yīng)該跟阻力與重力

的合力等大、反向

受力分析如下圖:

F

--------1

”Mg

由此可得,此時發(fā)動機的推力為:

F=J端+(Mg)2

解得:F=」正Mg,故B正確;

4

C、發(fā)動機以最大推力推動飛行器勻速水平飛行時,設(shè)飛行器速率為v

結(jié)合B中的方法可以求出飛行器受到的阻力大小為:

靖=正工-(川)2=4M§

VJRax4

而由A求得Mg=100k

所以v=5j^m/s,故C正確;

D、當(dāng)飛行器以5m/s的速率飛行時。產(chǎn)生的阻力大小為

F阻,=k?52=25k=」Mg

飛行器的重力為Mg,最大推力為Fmax=1.25mg

當(dāng)最大推力與重力同向時,飛行器向下運動,此時飛行器受到的合力最大,設(shè)此時的加

速度為ai,則有

1.25Mg+Mg-工Mg=Mai

4

解得:ai=2g

當(dāng)飛行器以5m/s的速率是向上飛行時,由題意可知,飛行器在某種狀態(tài)下可以保持這一

速率做勻速飛行,即飛行器的最小加速度為0

所以飛行器的加速度范圍是0WaW2g,故D錯誤;

(多選)3.(2022?甲卷)如圖,質(zhì)量相等的兩滑塊P、Q置于水平桌面上,二者用一輕彈

簧水平連接,兩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心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用水平向右的

拉力F拉動P,使兩滑塊均做勻速運動;某時刻突然撤去該拉力,則從此刻開始到彈簧

第一次恢復(fù)原長之前()

F

P>~~>

A.P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為2陷

B.Q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為2Hg

C.P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Q的位移大小

D.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時刻Q的速度大小

【答案】ADo

【解析】解:AB、設(shè)兩物塊的質(zhì)量均為m,撤去拉力F前,兩滑塊均做勻速直線運動,

對兩滑塊P、Q整體分析得

F=2|img

隔離滑塊Q分析得

F彈=(img

撤去拉力F后,在彈簧彈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取向右為正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滑塊P:-F彈-|img=mai

滑塊Q:F彈-nmg=ma2

-F?s-M-mgF斷Wmg

則ai=—巴------,a2=-^-----------,

mm

可知彈簧逐漸恢復(fù)原長過程中,滑塊P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運動,Q做加速度增大的減

速運動,當(dāng)F彈=|img時,滑塊P加速度最大值為

aimax=2|lg,

當(dāng)F彈=0時,滑塊Q加速度最大值為

H2max=|lg,

故A正確,B錯誤;

C、滑塊P、Q水平向右運動,P、Q間的距離在減小,故P的位移一定小于Q的位移,

故C錯誤;

D、滑塊P在彈簧恢復(fù)到原長時的加速度為

a'1=咯

可見滑塊P減速的最小加速度為滑塊Q減速的最大加速度,撤去拉力時,P、Q的初速

度相等,滑塊P由開始的加速度大小為2圈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運動,最后彈簧原長時

加速度大小為ng;滑塊Q由開始的加速度為0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最后彈簧原長

時加速度大小也為Hg,則滑塊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時刻Q的速度大小,故D正

確。

4.(2022?高安市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一質(zhì)量為m=1kg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

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從某時刻開始,拉力F隨時間均勻減小,物體所受摩擦力隨

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ZT

A.t=ls時物體開始做勻減速運動

B.物體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為2m/s

C.物體與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D.t=2s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答案】Bo

【解析】解:A、物體在開始在F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

小為4N,拉力隨時間均勻減小后,物體開始做減速運動,即在1s時物體開始做減速運

動,但由于F是變力,因此合外力在減小,故不是勻減速運動,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從3s開始,摩擦力變?yōu)殪o摩擦力,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3s內(nèi),根據(jù)動

量定理可得:

Ft-ft=O-mvo,即(4X1+2+4x9)-4X3=0-vo

2

解得:vo=2m/s,故B正確;

C、由圖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4N,結(jié)合f=umg,解得尸0.4,故C錯誤;

D、t=2s時,拉力大小為3N,則加速度大小a=£H=生乜?mHnm/s?,故D錯誤。

m1

)方法技巧)

(1)單位制在物理學(xué)中的應(yīng)用

①簡化計算過程的單位表達:在解題計算時,已知量均采用國際單位制,計算過程中不

用寫出各個量的單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寫出所求量的單位即可.

②檢驗結(jié)果的正誤:物理公式既反映了各物理量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同時也確定了各物理量

的單位關(guān)系.因此,在解題中可用單位制來粗略判斷結(jié)果是否正確,如單位制不對,結(jié)

果一定錯誤.

(2)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物體運動的快慢及運動的方向,是用速度來描述的,故物體運動狀態(tài)

的變化有以下三種情況:

1)速度方向不變,只有大小改變;

2)速度大小不變,只有方向改變;

3)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變.

⑶牛頓第二定律相關(guān)問題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知,加速度與合外力存在瞬時對應(yīng)關(guān)系.對于分析瞬時對應(yīng)關(guān)系時應(yīng)

注意兩個基本模型特點的區(qū)別:

1)輕繩、輕桿模型:①輕繩、輕桿產(chǎn)生彈力時的形變量很小,②輕繩、輕桿的拉力可

突變;

2)輕彈簧模型:①彈力的大小為F=kx,其中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x為彈簧的形變量,

②彈力突變.

(3)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解答動力學(xué)問題方法

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解答動力學(xué)問題時,首先要對物體的受力情況及運動情況進行分析,

確定題目屬于動力學(xué)中的哪類問題,不論是由受力情況求運動情況,還是由運動情況求

受力情況,都需用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

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的解題步驟

1)通過審題靈活地選取研究對象,明確物理過程.

2)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必栗時畫好受力示意圖和運動過程示意圖,規(guī)

定正方向.

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公式列方程求解.(列牛頓第二定律方程時可把力進行分解

或合成處理,再列方程)

4)檢查答案是否完整、合理,必要時需進行討論.

(4)應(yīng)用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問題

應(yīng)用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問題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憑日常觀察的直覺印象隨便下結(jié)論,分析問題需嚴(yán)格依據(jù)科學(xué)理論.

2)理解應(yīng)用牛頓第三定律時,一定抓住"總是"二字,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這種關(guān)系與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

3)與平衡力區(qū)別應(yīng)抓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5)解決兩類動力學(xué)問題的方法

以加速度為橋梁,由運動學(xué)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由力求運動

(受力情況?第二定律近贏版盧茲3公當(dāng)運動;青況)

由運動求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不管是哪一類動力學(xué)問題,受力分析和運動狀態(tài)分析都是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作為“橋梁"的加速度,既可能需要根據(jù)已知受力求解,也可能需要根據(jù)已知運動求解。物體

在完全失重狀態(tài)下,由重力引起的效應(yīng)將完全消失。

j--------------------"MKMAA

[常用結(jié)論]

(1)單位制:基本單位和導(dǎo)出單位共同組成了單位制.

(2)基本單位:基本物理量的單位.力學(xué)中的基本物理量有長度、質(zhì)量、時間,

它們的國際單位分別是米、千克、秒.

(3)導(dǎo)出單位是由基本單位根據(jù)物理關(guān)系推導(dǎo)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有力

(N)、速度(m/s)、加速度(m/s?)等.

(4)牛頓第一定律

內(nèi)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

種狀態(tài).

說明:

1)物體因為有質(zhì)量,故能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沒有力,它將永遠保持此

狀態(tài);

2)因為有力,故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質(zhì)量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力是

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3)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由速度來標(biāo)定,速度不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變;

4)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也可說成運動速度變化,即產(chǎn)生加速度.

使用范圍:宏觀世界中低速運動的物體,在慣性參考系中才適用.

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頓第一定律不是由實驗直接總結(jié)出來的規(guī)律,它是牛頓以伽利略的理想實

驗為基礎(chǔ),在總結(jié)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加之豐富的想而推理得出的一條理想條

件下的規(guī)律;

2)牛頓第一定律成立的條件是物體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是理想條件下物體所

遵從的規(guī)律.在實驗情況下,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與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是等

效的.

3)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在于它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的一種基本屬性慣性,還

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產(chǎn)生運動的原因,

也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牛頓第二定律

內(nèi)容: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

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表達式:F金=ma.該表達式只能在國際單位制中成立.因為F合=卜?ma,只有

在國際單位制中才有k=l.力的單位的定義:使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獲得lm/s2

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lN=lkg?m/s2.

適用范圍:

1)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于慣性參考系(相對地面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

2)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于宏觀物體(相對于分子、原子)、低速運動(遠小于

光速)的情況.

對牛頓第二定律的進一步理解

牛頓第二定律是動力學(xué)的核心內(nèi)容,我們栗從不同的角度,多層次、系統(tǒng)化

地理解其內(nèi)涵:F量化了迫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外部作用,m量化了物體

“不愿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基本特性(慣性),而a則描述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v)

變化的快慢.明確了上述三個量的物理意義,就不難理解如下的關(guān)系了:a^F,

a^l/m.

另夕卜,牛頓第二定律給出的F、m、a三者之間的瞬時關(guān)系,也是由力的作用

效果的瞬時性特征所決定的.

1)矢量性:加速度a與合外力F合都是矢量,且方向總是相同.

2)瞬時性:加速度a與合外力F合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是瞬時對

應(yīng)的.

3)同體性:加速度a與合外力F合是對同一物體而言的兩個物理量.

4)獨立性:作用于物體上的每個力各自產(chǎn)生的加速度都遵循牛頓第二定律,而

物體的合加速度則是每個力產(chǎn)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合加速度總是與合外力相對

應(yīng).

5)相對性:物體的加速度是對相對地面靜止或相對地面做勻速運動的物體而言

的.

(4)牛頓第三定律

內(nèi)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條直線上.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四同”和“三不同”:

四同:

大小相同

方向在同一■直線上

性質(zhì)相同

出現(xiàn)、存在、消失的時間相同

三不同:

方向不同

作用對象不同

作用效果不同

(5)比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異同點:

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對平衡力

大小相等相等

同方向相反相反

是否共線

百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

不作用時間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不一定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

同作用對象不同(異體)相同(同體

兩個力在同一物體上使物體達到平衡的

作用效果兩個力在不同物體產(chǎn)生不同效果,不能抵消

效果

易錯題【01】

在受力分析求合力時,受力分析不全導(dǎo)致合力求解錯誤。

易錯題【02】

在利用運動學(xué)求公式的求解加速度時容易犯錯,導(dǎo)致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出

的合力錯誤。

易錯題【03】

對于多過程時,容易忽略一些力的變化,如摩擦力,支持力的變化。

4.(2022?高安市校級模擬)如圖甲所示,一質(zhì)量為m=1kg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

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從某時刻開始,拉力F隨時間均勻減小,物體所受摩擦力隨

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t=1s時物體開始做勻減速運動

B.物體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為2m/s

C.物體與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D.t=2s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5.(2022?重慶模擬)如圖所示,甲、乙兩物塊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并通過水平輕彈簧連接,

物塊甲受到水平恒力F作用,兩物塊保持相對靜止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勻

加速直線運動。甲、乙物塊質(zhì)量分別為m、2m,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不計空氣阻力,撤

去力F瞬時,甲、乙物塊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甲、a乙,則()

乞卜5/WWwf^]—>F

〃力〃〃〃〃〃力》〉〃〃〃〃,

A.a甲=2乙=@B.a甲:=@,a乙=2a

C.a甲2a,a乙==aD.a甲==a乙==22

6.(2022?廬陽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兩個相同物塊A、B疊放在輕彈簧上,

并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輕彈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為go現(xiàn)對物塊A施加豎直向

上的力F,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F=1.8mg且為恒力,則力P作用的瞬間,A、B間的彈力大小為0.2mg

B.若F=1.8mg且為恒力,則A、B分離的瞬間,彈簧的彈力大小為L9mg

C.若在F作用下,物體A以0.5g勻加速向上運動,則A、B分離時,彈簧處于原長狀

態(tài)

D.若在F作用下,物體A以0.5g勻加速向上運動,則A、B分離前,兩者組成的系統(tǒng)

合外力大小始終不變

7.(2022?河?xùn)|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木塊B上表面水平,木塊A置于B上,與B保持

相對靜止,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靜止下滑,在下滑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B對A的摩擦力為零

B.木塊A對B的作用力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下

C.如果撤去木塊A,則B的加速度變小

D.木塊B對A的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大小

8.(2022?下開學(xué))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臨近,我國北方掀起一股滑雪運動的熱潮,

有一傾角為0=37°的斜面雪道如圖(甲)。假設(shè)一愛好者和他的雪橇總質(zhì)量m=75kg,

沿足夠長的雪道向下滑去,已知他和雪橇所受的空氣阻力F與滑雪速度v成正比,比例

系數(shù)k未知,雪橇與雪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相同。從某時刻開始計時,測量得雪橇運動

的v-t圖像如圖(乙)中的曲線AD所示,圖中AB是曲線AD在A點坐標(biāo)為(0,5)

的切線,切線上一點B的坐標(biāo)為(4,15),CD是曲線AD的漸近線。(g取lOm/sz,

sin37°=0.6,cos37°=0.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開始運動時雪橇的加速度大小為a=3.75m/s2

B.0-4s內(nèi)雪橇做加速度變小的曲線運動

C.雪橇與雪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u未知,無法計算出比例系數(shù)為k值

D.比例系數(shù)為k=37.5Ns/m

9.(2022?凱里市校級開學(xué))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分別用輕彈簧a和輕繩b相連,

固定在豎直墻面和天花板上,其中輕彈簧a水平,輕繩b與水平面的夾角0=60°,重力

加速度為g?,F(xiàn)將輕繩b剪斷。則在剪斷輕繩b的瞬間()

A.小球有沿彈簧水平向左運動的趨勢

B.彈簧的彈力為2mg

C.小球的加速度為g

D.小球的加速度為2叵g

3

10.(2022?天心區(qū)校級二模)“血沉”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度,在醫(yī)學(xué)中具

有重要意義。測量“血沉”可將經(jīng)過處理后的血液放進血沉管內(nèi),由于有重力以及浮力

的作用,血液中的紅細胞將會下沉,且在下沉的過程中紅細胞還會受到血液的粘滯阻力。

已知紅細胞下落受到血液的粘滯阻力表達式為f=6m]rv,其中n為血液的粘滯系數(shù),r

為紅細胞半徑,v為紅細胞運動的速率。設(shè)血沉管豎直放置且足夠深,紅細胞的形狀為球

體,若某血樣中半徑為r的紅細胞,由靜止下沉直到勻速運動的速度為Vm,紅細胞密度

為pi,血液的密度為P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紅細胞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勻速運動

I9Tlv

B.該紅細胞的半徑可表示為r=J-----~-

Y2g(p「P2)

C.若血樣中紅細胞的半徑較大,則紅細胞勻速運動的速度較小

D.若采用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來表示n的單位,則其單位為上歹

11.(2022?桑植縣校級模擬)如圖所示,力傳感器上吊著一個滑輪,細線繞過滑輪(質(zhì)量

不可忽略)一端吊著物塊A、另一端吊著物塊B和C,三個物塊的質(zhì)量相同.由靜止釋放

三個物塊,物塊運動穩(wěn)定時,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F1;在三個物塊運動過程中,剪斷B、

C物塊間的細線,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變?yōu)镕2,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一切摩擦,則()

〃〃/@〃〃〃

束力傳感器

/I白

A.三個物塊一起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g

B.每個物塊的重力為|>(F[_F2)

C.滑輪的重力為2F2-F1

D.剪斷B、C間細線的一瞬間,連接A、B細線上的張力大小不變

12.(2022?荷澤二模)如圖所示,兩段輕繩A、B連接兩個小球1、2,懸掛在天花板上.一

輕彈簧C一端連接球2,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兩小球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輕繩A與

豎直方向、輕繩B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為30°,彈簧C沿水平方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

g.貝I()

B.在輕繩A突然斷裂的瞬間,球1的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

C.在輕繩A突然斷裂的瞬間,球1的加速度大小-定大于g

D.在輕繩A突然斷裂的瞬間,球2的加速度大小為2g

13.(2022?天心區(qū)校級一模)如圖所示,“V”形槽各處所用材料完全相同,兩側(cè)面夾角

可以調(diào)節(jié),槽的棱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7°,兩側(cè)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相同。圓柱形工件放

在“V”形槽中,當(dāng)“V”形槽兩側(cè)面的夾角為60°時,工件恰好能勻速下滑。已知sin37°

=0.6,cos37°=0.8,g=10m/s2o則當(dāng)“V”形槽兩側(cè)面的夾角90°時,工件下滑的加

速度大小為()

C.(6-3V2)m/s2D.(6-2V2)m/s2

j提升幫

14.(2022春?濰坊月考)將質(zhì)量為m的磚塊靠在足夠高的豎直墻壁上,對其施加F=kt(k

為正的常數(shù))的水平推力,如圖所示,t=0時將成塊由靜止釋放,用f、a、v分別表示

它的摩擦力、加速度和速度,如圖圖像正確的是()

15.(2022春?南開區(qū)校級月考)用長度為L的鐵絲繞成一個高度為H的等螺距螺旋線圈,

將它豎直地固定于水平桌面。穿在鐵絲上的一小珠子可沿此螺旋線圈無摩擦地下滑(下

滑過程線圈形狀保持不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這個小珠子從螺旋線圈最高點無初速

滑到桌面經(jīng)歷的時間為()

A-卷B?樵C?槨D.信

16.(2022春?綏化月考)物體A、B疊放在斜面體C上,物體B的上表面水平,如圖所示。

斜面體C受水平力F的作用,物體A、B一起隨C向左勻加速運動的過程中,三者相對

靜止。貝U()

A.物體B對物體A的摩擦力為零

B.斜面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C.斜面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D.斜面體C對物體B的摩擦力可能為零

17.(2022?黃山二模)一輛貨車運載若干相同的光滑圓柱形空油桶,質(zhì)量均為m。如圖所

示,底層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緊貼。上層只有一只油桶C,自由擺放在油桶A、B之間,

且與汽車一起處于靜止?fàn)顟B(tài)。重力加速度為g。若汽車向左加速運動(C始終與汽車相對

靜止),貝I()

A.A對C的支持力增大

B.B對C的支持力減小

C.當(dāng)加速度時,A對C無支持力

D.當(dāng)加速度a=0時,C對B的壓力大小為mg

18.(2022春?淇濱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靜止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

ma=mb=m,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山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口。已知最大靜

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F(xiàn)對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下列判斷正確

的是()

A.當(dāng)力F=(img時,a、b間的摩擦力為1.5|img

B.無論力F為何值,b的加速度不會超過0.75|ig

C.當(dāng)力F>pmg時,b相對a滑動

D.若a、b兩個物體始終相對靜止,則力F不能超過1.5|img

19.(2022?廬陽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HIA=2kg物體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一

端用繞過定滑輪的細繩與質(zhì)量為mB=lkg物體B相連。用手按住A使兩物體均靜止,B

物體距離地面高度h=lm?,F(xiàn)松手釋放A,經(jīng)時間ti=ls,B落到地面上且未反彈(此時

A未與滑輪相碰)。忽略空氣阻力、滑輪摩擦力,且繩子、滑輪質(zhì)量不計,取重力加速

?g=10m/s2o求:

(1)物體A與桌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小

(2)若A與滑輪的距禺L=L5m,B落地瞬間,在A上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6N,

求恒力F作用時間t2=ls后,物體A的速度大小。

A

B

20.(2022春?甘州區(qū)校級期中)如圖所示,質(zhì)量m=10kg的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以vo=

4.5m/s的水平速度滑上靜止在地面上的長為L的長木板,木板質(zhì)量為M=20kg,物塊最

后恰好沒有滑出長木板。已知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m=0.4,木板與水平地面間

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因=0.1,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塊剛滑上木板時,物塊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多少?

(2)木板的長度L?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T

21.(2022?城廂區(qū)校級開學(xué))2021年12月,新一輪新冠疫情開始考驗浙江,浙江人民眾

志成城合作抗疫。在某高風(fēng)險小區(qū),工作人員正在操作一臺無人機配送貨物,貨物由靜

止開始豎直向上做加速度大小為ai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一段時間后,又勻速上升15s,

然后做加速度大小為a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經(jīng)2s到達用戶的陽臺且速度為零。遙控器上

顯示無人機上升過程中最大的速度為2m/s。已知貨物質(zhì)量為2kg,受到空氣阻力恒為重

力的5%,a2=2ai,重力加速度g=lOm/s2。求:

(1)無人機勻加速上升階段的時間;

(2)貨物從靜止開始向上運動,到達陽臺的整個過程上升的高度;

(3)減速階段,無人機對貨物作用力的大小。

22.(2022?襄都區(qū)校級開學(xué))邢臺機場,又名邢臺市裕槌機場,能飛大型軍用運輸飛機。

假設(shè)其某起飛跑道可視為由長度Li=225m的水平跑道和長度L2=20m的傾斜跑道兩部

分組成,水平跑道和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