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單元檢測八 化學反應與能量(含答案)_第1頁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單元檢測八 化學反應與能量(含答案)_第2頁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單元檢測八 化學反應與能量(含答案)_第3頁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單元檢測八 化學反應與能量(含答案)_第4頁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單元檢測八 化學反應與能量(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檢測八化學反應與能量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可降低活化能

B.廢電池需回收,主要是要利用電池外殼的金屬材料

C.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應大力推廣“乙醇汽油”

D.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

2.中國化學家研究的一種新型復合催化劑[碳納米點(CQDs)/氮化碳(C3N4)納米復合物]可以

利用太陽光實現(xiàn)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3N4中C的化合價為一4

B.反應的兩個階段均為吸熱過程

c.階段n中,上。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D.通過該反應,實現(xiàn)了化學能向太陽能的轉(zhuǎn)化

3.18。標記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發(fā)生水解,部分反應歷程可表示為:

18O-

18()|18()

VH3C-C-OCH3y

H3C—C—OCH3+OH-nOH;H(—C—SH+CH3。-能量變化如

180-180H

H3C-C-OCH3H3C-C-OCH3

圖所示。已知OHO'為快速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能量

過渡態(tài)1

過渡態(tài)2

/H,C—6-OCH;',

QOH

H3C—c—OCH3o

+OH-

H3c—c—OH

+CHQ-

反應進程

A.反應II、III為決速步

B.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18OJT

C.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CH斐OH

D.反應I與反應IV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圖示總反應的焰變

4.已知鍵能:H一H為akJ-mo「,Br—Br為6kJ-mo「i,H一Br為ckJ-mol]。一定溫度下,

反應Br(g)+H2(g)HBr(g)+H(g)AH的反應歷程與能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

的是()

A.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AH=Ei—Ez,加入催化劑時,Ei、瓦及均減小

C.已知a>c,若反應H2(g)+Bi2(g)2HBr(g)AH<0,則b>a

D.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且正反應速率加快的程度較大

5.二氧化碳甲烷化對緩解能源危機意義重大,二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氫氣作用制備

甲烷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Ni和LazCh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H2-2H.的過程為放熱過程

C.催化劑不能改變該反應的總體熱效應

D.該反應的總反應方程式為4H2+CO2謔%CH4+2H2O

6.鐵碳微電解技術是利用原電池原理處理酸性污水的一種工藝,裝置如圖。若上端開口關

閉,可得到強還原性的H(氫原子);若上端開口打開,并鼓入空氣,可得到強氧化性的QH(羥

基自由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上端開口

砂芯板出水口

A.無論是否鼓入空氣,負極的電極反應式均為Fe—25=Fe2+

B.不鼓入空氣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H++e=H

C.鼓入空氣時,每生成1mol-OH有2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

D.處理含有草酸(H2c2。4)的污水時,上端開口應打開并鼓入空氣

7.原電池的電極名稱不僅與電極材料的性質(zhì)有關,也與電解質(zhì)溶液有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Fe、Cu、FeCb溶液組成的原電池中,負極反應式為Cu—2屋=0?+

B.由Al、Cu、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中,負極反應式為Cu—2e-=Ci?+

C.由Al、Mg、NaOH溶液組成的原電池中,負極反應式為A1+4OJT—3e--AlO£+2H2。

D.由Al、Cu、濃硝酸組成的原電池中,負極反應式為Al—3e--A"+

8.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鋼鐵發(fā)生析氫腐蝕時,H+得電子釋放出H2,鋼鐵被腐蝕

B.鋼鐵發(fā)生吸氧腐蝕時,OJT失電子釋放出。2,鋼鐵被腐蝕

C.船底鑲嵌鋅塊,鋅發(fā)生還原反應而被消耗,以保護船體

D.外加電源的正極連接在海水中的鋼鐵閘門上,可保護閘門

9.1,3-丁二烯和2-丁煥分別與氫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①CH2=CH—CH=CH2(g)+2H2(g)―*CH3cH2cH2cH3(g)\H=-236.6kJmor1

②CH3—C三C—CH3(g)+2H2(g)—>CH3cH2cH2cH3(g)\H=-272.7kJ-moP1

由此不能判斷()

A.1,3-丁二烯和2-丁煥穩(wěn)定性的相對大小

B.1,3-丁二烯和2-丁快分子儲存能量的相對高低

C.1,3-丁二烯和2-丁快相互轉(zhuǎn)化的熱效應

D.一個碳碳三鍵的鍵能與兩個碳碳雙鍵的鍵能之和的大小

10.常溫下,0.01mol-L1MOH溶液的pH為10。已知:2MOH(aq)+H2so4(aq)-M2so“aq)

1+

+2H2O(1)AJ7I=-24.2kJ-moF;H(aq)+OH-(aq)=H2O(l)A/72=-57.3kJmol^o則

MOH在水溶液中電離的AH為()

A.+33.1kJ-moF1

B.+45.2kJ-mol1

C.-81.5kJmor1

D.-33.1kJ-moF1

11.全鋼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是一種新型綠色的二次電池,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

確的是()

質(zhì)子交換膜

A.電子由Y極流出,經(jīng)質(zhì)子交換膜到X極

B.放電過程中,電解質(zhì)溶液pH降低

C.Y極反應式為V2+—1一丫3+

D.每轉(zhuǎn)移1mol電子,理論上有2moiH卡由質(zhì)子交換膜右側向左側遷移

12.利用反應NO2+NH3-N2+H2CK未配平)消除NCh的簡易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NO2

20%~30%NaOH溶液

A.a電極反應式是2NH3—6e-+6OlT=N2+6H2。

B.消耗標準狀況下4.48LNH3時,消除NCh的物質(zhì)的量為0.15mol

C.若離子交換膜是陽離子交換膜,裝置右室中溶液的堿性增強

D.整個裝置中NaOH的物質(zhì)的量不斷減少

13.HBr被02氧化依次由如下I、II、III三步反應組成:

I.HBr(g)+O2(g)=HOOBr(g)

II.H00Br(g)+HBr(g)=2H0Br(g)

III.HOBr(g)+HBr(g)=H2O(g)+Br2(g)

1molHBr(g)被氧化為Bn(g)放出12.67kJ熱量,其能量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I、II、III均為放熱反應

B.I的反應速率最慢

C.HOOBr(g)比HBr(g)和02(g)穩(wěn)定

D.熱化學方程式為4HBr(g)+G>2(g)=2H2O(g)+2Br2(g)AH=-12.67kJmoC1

14.工業(yè)上,在強堿性條件下用電解法除去廢水中的CN,裝置如圖所示,依次發(fā)生的反應

有:

@CN--2e-+2OH-=CNO「+H2O

②2CF—2e-=C12t

③3CL+2CNO"+8OH^=N2+6CF+2COf+4H2O

直流電源

鐵電極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鐵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為Fe—2e-=Fe2+

B.通電過程中溶液pH不斷增大

C.除去1molCfT,外電路至少需轉(zhuǎn)移5mol電子

D.為了使電解池連續(xù)工作,需要不斷補充NaCl

15.中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污水治理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可以通過膜電池除去廢水

中的乙酸鈉和對氯苯酚,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H’COO-

CIH^VOH--

、HCQ*

微生物膜

質(zhì)子B極

交換膜

A.電流從A極沿導線經(jīng)小燈泡流向B極

B.B極為電池的陽極,電極反應式為CH3co。一—81+4H2O=2HCO,+9H+

C.當外電路中有0.2mole-轉(zhuǎn)移時,通過質(zhì)子交換膜的H卡的個數(shù)為0.2NA

D.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aYI^°H+2e-+H+=C「+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

16.(10分)金屬鋁有廣泛的應用,有人對碳還原氧化鋁制備鋁進行了實驗研究。在2.0L真

空密閉容器中稍過量石墨與1.0molAI2O3混合后加熱,圖1是體系壓強隨著加熱時間變化

的曲線圖,圖2是在不同的恒定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冷卻后容器內(nèi)剩余固體中部分含鋁

元素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隨溫度變化曲線圖。

75

60

£45

X30

15

05010015020()250

"min

圖1

1.00

0.80

0.60

0.40

0.20

0.0()

145015(X)155()16()0165017(X)1750

圖2T/K

已知:LOIX105Pa下A1的熔點為933K,沸點為2700K;10Pa下A1的沸點低于1000K,

A12O3和C的沸點高于2000Ko

反應I:ALO3(S)+3C(S)2Al(s)+3CO(g)A//i=+l339.1kJ-mol-1

1

反應II:2AbO3(s)+9C(s)Al4c3(s)+6CO(g)A//2=+2249.5kJ-mol'

反應m:AbO3(s)+Al4c3(s)6Al(s)+3CO(g)A/f3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工業(yè)上電解法冶煉鋁的化學方程式為

(2)A”3=o

(3)圖1中石墨與AI2O3混合物加熱至150min時容器內(nèi)溫度約為。

(4)從反應自發(fā)性推測,實驗室進行碳還原氧化鋁制備鋁的實驗需要在真空容器中進行,可

能的原因是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填字母)。

A.圖1中約170min后體系壓強很快減小可能是反應I、II急劇發(fā)生,吸收了大量的熱,

容器內(nèi)溫度降低,導致反應I、II平衡向逆方向移動

B.圖2顯示約1650-1700K之間是石墨與A12O3反應制備A1的最佳溫度

C.圖2中TN1700K時體系中一定還發(fā)生了其他副反應

D.綜合分析可得,碳還原氧化鋁制備鋁比電解法成本更低,產(chǎn)率更高,適合大規(guī)模應用

17.(11分)氨廣泛用于生產(chǎn)化肥、制冷劑等方面。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可用如圖所示裝置合成氨。

①亞硝酸鈉與氯化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錐形瓶中盛有一定量水并滴加幾滴酚酥試劑。反應一段時間后,錐形瓶中溶液變紅,則氣

體X的成分為N2、水蒸氣、和(填化學式)。

(2)最近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種SUNCAT的鋰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持續(xù)合成氨,其原理如

圖所示。

①圖中反應n屬于(填“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

②反應山中能量轉(zhuǎn)化的方式是(填“電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能”或“化學能

轉(zhuǎn)變?yōu)殡娔堋保?/p>

(3)液氨可用作制冷劑,液氨汽化時(填“釋放”或“吸收”)能量;液氨泄漏遇明

火會發(fā)生爆炸。已知部分化學鍵的鍵能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共價鍵N—H0=0N三N0—H

鍵能/(kJ-mol1)391498946463

則反應4NH3(g)+3O2(g)=2N2(g)+6H2O(g)的NH=。

18.(11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其單質(zhì)及化合物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主要的能源

物質(zhì)。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M經(jīng)過太陽光光照可轉(zhuǎn)化成N,轉(zhuǎn)化過程如下,A//=+88.6kJ.moF1,則M、N

相比,較穩(wěn)定的是o

1

(2)己知CH30H(1)的燃燒熱NH=-726.5kJ-moP,CH3OH(1)+1o2(g)=CO2(g)+2H2(g)

△H=-akJmoPi,則a(填“>”或“=")726.5。

(3)將Cl2和H2O(g)通過灼熱的炭層,生成HC1和CO?,當有1molCL參與反應時釋放出145.0kJ

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⑷火箭和導彈表面的薄層是耐高溫物質(zhì)。將石墨、鋁粉和二氧化鈦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溫

下燃燒,所得物質(zhì)可作耐高溫材料:4Al(s)+3TiO2(s)+3C(S)=2A12O3(S)+3TiC(s)NH=

—1176.0kJ-mol則反應過程中,每轉(zhuǎn)移1mol電子放出的熱量為。

-1

(5)已知:?C(s)+O2(g)=CO2(g)A/7i=-393.5kJ-mol

②2co(g)+O2(g)=2CO2(g)

△“2=—566kJ-mo「

@TiO2(s)+2Cl2(g)=TiCU(s)+O2(g)

1

AH3=+141kJ-mol-

則TiO2(s)+2Cb(g)+2C(s)=TiC14(s)+2CO(g)的AH=。

(6)已知拆開1molH-H,1molN—H,1molN三N分別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則N,(g)與H2(g)反應生成NH3(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19.(11分)(1)用惰性電極電解200mL一定濃度的硫酸銅溶液,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電解

過程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乙所示,橫坐標表示電解過程中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縱坐標表示電

解過程中產(chǎn)生氣體的總體積(標準狀況)o

直流電源流

C

溶USO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電解過程中,a電極表面先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后有氣泡產(chǎn)生

B.b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4011一一4屋=21120+02t

C.從P點到Q點時收集到的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為12g-mol1

D.OP段表示H2和O2混合氣體的體積變化,PQ段表示。2的體積變化

②如果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2(OH)2cO3后,使溶液恰好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和

pH(不考慮CO2的溶解),電解過程中轉(zhuǎn)移的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mol?

(2)PbSC>4熱激活電池可用作火箭、導彈的工作電源。基本結構如圖所示,其中作為電解質(zhì)的

無水LiCl-KCl混合物受熱熔融后,電池即可瞬間輸出電能。該電池總電極反應為PbSO4

+2LiCl+Ca=CaCl2+Li2SO4+Pb。

①放電過程中,Li+向(填“負極”或“正極”)移動。

②負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電路中每轉(zhuǎn)移0.2mol電子,理論上生成gPbo

(3)過二硫酸鉀可通過“電解一轉(zhuǎn)化一提純”方法制得,電解裝置如圖所示。

常溫下,電解液中含硫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

?------HSO;+SO中

-H2S2O?4-----------S2O^-——

在陽極放電的離子主要是HSOI,陽極區(qū)電解質(zhì)溶液的pH范圍為,陽極的電極反

應式為o

20.(12分)氫氣是未來最具有前途的能源之一,氫氣不僅能將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CH30H等液

體燃料,也能用于燃料電池發(fā)電。

⑴以玲、CO2為原料制CH30H涉及的主要反應如下:

1

i.H2(g)+CO2(g)CO(g)+H2O(g)AHi=+41kJ-mol-

1

ii.CO(g)+2H2(g)CH3OH(g)Aft=-90kJ-moF

①CO2分子中含有鍵(填“極性”或“非極性”)。

②H2(g)、C02(g)轉(zhuǎn)化為CH30H(g)、H20(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⑵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溫度和壓強對C02平衡轉(zhuǎn)化率、CH3OH選擇性影響如圖所示

a(生成CH30H所用的C02)

[CHOH的選擇性=]。

3W(反應消耗的C02)

/

7

9

Z

0

。

溫度溫度/y

①比較02、0的大?。簅

②隨著溫度的升高,CO2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CH30H選擇性減小。說明原因:

(3)氫氧燃料電池是最具發(fā)展前途的發(fā)電技術之一,設計簡單氫氧燃料電池,示意如圖:

①閉合Ki,一段時間后斷開Ki,閉合K2,電極b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②不選用NaCl溶液作電解質(zhì)溶液的原因是

⑷大規(guī)模制H2所需能量可由太陽能提供。利用Na2cO3JOH2O可將太陽能儲存,釋放,結

合方程式說明儲存、釋放太陽能的原理

單元檢測八化學反應與能量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對于同一分子的活化能是定值,升高溫度活化能不改變,選項A錯誤;主要回收廢

電池的鐵殼和其中的“黑”原料,并進行二次產(chǎn)品的開發(fā)制造,選項B錯誤;汽油是不可

再生能源,選項C錯誤;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是清潔能源,推廣使用能減少二氧

化碳的排放,選項D正確。

2.答案C

解析依據(jù)化合物中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因C3N4中N的化合價為-3,所以C的化合價為+4,

A項錯誤;階段II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氧氣和水為放熱反應,B項錯誤;階段II中,氏。2發(fā)

生歧化反應,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項正確;利用太陽光實現(xiàn)高效分解水的反應,實

現(xiàn)了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zhuǎn)化,D項錯誤。

3.答案B

解析一般來說,反應的活化能越高,反應速率越慢,由圖可知,反應I和反應W的活化能

較高,因此反應的決速步為反應I、IV,故A錯誤;反應I為加成反應,而

艙-、

180-180H|\

臟一8一0用H:,C-C-OCH3H3c-C—pCH3

OHO-為快速平衡,反應n的成鍵和斷鍵方式為OH

i*OH\

H3C—i^)CH3

或o-,后者能生成18OH,因此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故B正確;

H3c

反應in的成鍵和斷鍵方式為因此反應結束后溶液中不會

存在CH斐OH,故C錯誤;該總反應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總反應為放

18O18O

IIII

熱反應,因此H,C—C—。H和CH3O-的總能量與HC—OCH,和OJT的總能量之差等于

圖示總反應的蛤變,故D錯誤。

4.答案D

解析由圖可知,為正反應活化能,及為逆反應活化能,為吸熱

0EI>E2,AH=£I-£2>0,

反應,A錯誤;加入催化劑時,Ei、&減小,但△女不變,B錯誤;由于H—H的鍵能大于

H—Br的鍵能,若反應H2(g)+Br2(g)2HBr(g)A//<0,則Br—Br的鍵能應小于H—Br

的鍵能,即c>b,又a>c,則a>b,C錯誤;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

率均加快,正反應速率加快的程度大于逆反應速率加快的程度,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D

正確。

5.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該循環(huán)中Ni和LazCh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故A正確;七一2H?為斷鍵的過

程,該過程為吸熱過程,故B錯誤;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不能改變該反應的

總體熱效應,故C正確;根據(jù)圖中信息得到該反應的總反應方程式為4H2+CO2之里CH4

+2H2O,故D正確。

6.答案C

解析在原電池中,鐵作負極,電極反應式是Fe—2e^=Fe2+,故A正確;不鼓入空氣時,

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為H++e-=H,故B正確;鼓入空氣時,氧氣在正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

為。2+41+2H20=40H,每生成1moLOH有1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故C錯誤。

7.答案C

解析該原電池中,F(xiàn)e失電子作負極,Cu作正極,負極反應式為Fe—2e-=Fe2+,故A錯

誤;該原電池中,A1失電子作負極、Cu作正極,負極反應式為Al—3e--AF+,故B錯誤;

該原電池中,A1失電子作負極、Mg作正極,負極反應式為Al+4OH--3e-=A107+2H2O,

故C正確;該原電池中,銅失電子作負極、A1作正極,負極反應式為Cu—2e-^=Cu2+,故

D錯誤。

8.答案A

解析B項發(fā)生吸氧腐蝕時,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整個過程是吸收O2

而不是釋放錯誤;C項為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金屬鋅發(fā)生氧化反應,錯誤;D項

為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法,鋼鐵閘門應與外加電源的負極相連,錯誤。

9.答案D

解析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①一②即得到CH2=CH—CH=CH2(g)-CH3—C=C—CH3(g)

△H=+36.1klmorl這說明1,3-丁二烯轉(zhuǎn)化為2-丁烘是吸熱反應,因此在物質(zhì)的量相等的

條件下,1,3-丁二烯的總能量低于2-丁煥的總能量,則1,3-丁二烯比2-丁烘的穩(wěn)定性強,因

此A、B、C三項均正確;反應熱等于斷開化學鍵吸收的能量與形成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的

差值,但由于不能確定碳碳單鍵的鍵能,因此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不能確定一個碳碳三鍵的鍵

能與兩個碳碳雙鍵的鍵能之和的大小,D項錯誤。

10.答案B

解析根據(jù)常溫下,0.01mol1—1MOH溶液的pH=10知,MOH為弱堿,MOH溶液與硫酸

的中和反應可以看作兩個過程:MOH(aq)M+(aq)+OH^(aq)AH,H+(aq)+OH-(aq)=

H2O(1)AH2,根據(jù)蓋斯定律知AHI=2(A8+AH2),則A//=NW|—AH2=TX(—24.2kJ-mo廠

1)-(-57.3kJ-mor1)=+45.2kJ-mor1,B項正確。

11.答案C

解析觀察裝置圖,由物質(zhì)轉(zhuǎn)化可以確定右邊發(fā)生氧化反應,Y極為負極,左邊發(fā)生還原反

應,X極為正極。電子由Y極經(jīng)導線流向X極,故A錯誤;放電過程中,電池反應式為V2+

+3+2+

+VOj+2H=V+VO+H2O,消耗H+,pH升高,故B錯誤;Y極為負極,發(fā)生氧化

反應,由離子轉(zhuǎn)化關系知反應式為V2+—e-==V3+,故C正確;X極反應式為VO1+2H+

2+

+e^=VO+H2O,得失電子數(shù)決定氫離子遷移數(shù)目,轉(zhuǎn)移1mol電子,只有1molH卡遷

移,故D錯誤。

12.答案D

解析a電極通入的是NH3,發(fā)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是2NH3-6e-+6OH-=N2+6H2O,

A項正確;標準狀況下4.48LNH3的物質(zhì)的量為0.2mol,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得4NH3?

43

3NO,列式得不一尸,解得"(NO2)=015mol,B項正確;右室中發(fā)生的電極反應

u.zmoiw(…N5)、

為2NO2+8e-+4H2O=N2+8OH,鈉離子透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右極室,因反應生成OH

一,使右室溶液的堿性增強,C項正確;因電池總反應為6NO2+8NH3=7N2+12H2O,所

以整個裝置中NaOH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D項錯誤。

13.答案B

解析第一步反應的反應物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總能量,所以為吸熱反應,故A錯誤;第一

步反應需要的活化能最大,即反應I的反應速率最慢,故B正確;HOOBr(g)的能量比HBr(g)

和02(g)的總能量高,能量越高,物質(zhì)越不穩(wěn)定,故C錯誤;根據(jù)題意,1molHBr(g)被氧

化為Bn(g)放出12.67kJ熱量,則熱化學方程式為4HBr(g)+O2(g)=2H2O(g)+2Br2(g)XH

=-50.68kJ-mol-1,故D錯誤。

14.答案C

解析鐵電極為電解池的陰極,則只能是水提供的氫離子得電子,A錯誤;根據(jù)電極反應式,

陰極為2H2O+2e-=H2t+2OH,陽極為①CN--2e-+2OJr=CNCr+H2O,②2c「

-2e-=Cl2t,③3cl2+2CNCT+8C)ir=N2+6C「+2COr+4H2O,得失電子數(shù)相等時,

-

消耗氫氧根離子,pH減小,B錯誤;根據(jù)反應:3C12+2CNO+8OH-=N2+6CP+2COf

+4H2O,除去1molCN",消耗1.5mol氯氣,轉(zhuǎn)移3mol電子,根據(jù)CN~-2e'+2OH==CNO

+H2O,轉(zhuǎn)移21noi電子,所以外電路至少需轉(zhuǎn)移5moi電子,C正確;根據(jù)電極反應,為

了使電解池連續(xù)工作,需要補充氫氧化鈉,D錯誤。

15.答案B

解析原電池工作時,電流從正極經(jīng)導線流向負極,即電流從A極沿導線經(jīng)小燈泡流向B

--

極,故A正確;B極為電池的負極,失去電子,電極反應式為CH3COO-8e+

+

4H2O=2HCOr+9H,故B錯誤;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知,當外電路中有0.2mol屋轉(zhuǎn)移

時,通過質(zhì)子交換膜的H+的個數(shù)為0.2NA,故C正確;A為正極,得到電子,正極有氫離

子參與反應,電極反應式為,’一+2e-+H+=^C1-+—"H,故D正確。

16.答案(l)2AbO3(熔融)^^4A1+3C)2t

⑵+1767.8kJ-mo「i(3)1500K(4)減小體系壓強可以使鋁的沸點降低,實驗時鋁呈氣態(tài)

使反應I嫡變(或生成物嫡)增大,有利于反應自發(fā)進行(5)D

解析(2)根據(jù)蓋斯定律,將(1)X3—(II),整理可得AbO3(s)+Al4c3(s)6Al(s)+3CO(g)

AH3=+1767.8kJ-moF'o

⑶圖1中石墨與AI2O3混合物加熱至150min時,反應還未開始,物質(zhì)的量為1.0mol;結

合圖2中物質(zhì)的量與溫度關系可知:反應溫度約為1500Ko

(5)圖1中約170min后體系壓強很快減小可能是反應I、II急劇發(fā)生,吸收了大量的熱,導

致容器內(nèi)溫度降低,化學平衡向放熱的逆方向移動,A正確;由圖2顯示約1650?1700K

之間A1生成量增加,因此是石墨與AbC)3反應制備A1的最佳溫度,B正確;圖2中700

K時,體系中AI的物質(zhì)的量逐漸減小,一定是體系中發(fā)生了其他副反應,如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

Al4c3,C正確;綜合分析可知:碳還原氧化鋁所需溫度太高,難以實現(xiàn),制備鋁比電解法

成本更高,產(chǎn)率更低,不適合大規(guī)模應用,D錯誤。

17.答案(1)?NO2+NH4=^N2t+2H2O

②H2NH3⑵①非氧化還原反應

②電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能(3)吸收一1262kJ-moL

解析(1)①亞硝酸鈉具有強氧化性與氯化鎂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氮氣,反應的離子方程

式為NOz+NHt^^N2f+2叢0。②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與亞硝酸鈉和氯化鐵反應

生成的氮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了氯氣,因此錐形瓶中酚酶溶液變紅,則氣體X的成

分為N2、水蒸氣、比、NH3O(2)①反應II是Li3N與H2O反應生成NH3和LiOH的過程,

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②反應III中氫氧化鋰轉(zhuǎn)變?yōu)殇?、氧?/p>

和水,發(fā)生了非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屬于電解池反應,能量轉(zhuǎn)化的方式是電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

能。

(3)液氨可用作制冷劑,是因為液氨汽化時吸收能量,導致周圍溫度降低;反應4NH3(g)+

3O2(g)=2N2(g)+6H2O(g)A8=反應物的鍵能之和一生成物的鍵能之和=391kJ-moP

1X3

X4+498kJ-moP1X3-946kJ-moP1X2-463kJ-mol-1X2X6=-1262kJ-moP'o

18.答案(1)M(2)<

1

(3)2Cl2(g)+2H2O(g)+C(s)=4HCl(g)+CO2(g)NH=-290.0kJ-moP

(4)98.0kJ(5)-80kJ-moP1

1

(6)N2(g)+3H2(g)2NH3(g)A//=-92.0kJ-moF

解析(1)有機物M經(jīng)過太陽光光照轉(zhuǎn)化為N的過程吸收能量,則N能量高,比M活潑,

較穩(wěn)定的化合物為Mo

(2)甲醇燃燒生成CO2(g)和H2(g)屬于不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少,所以加726.5。

(3)有1molCb參與反應時釋放出145.0kJ熱量,2moi氯氣反應放熱290.0kJ,反應的熱化

-1

學方程式:2Ch(g)+2H2O(g)+C(s)=4HCl(g)+CO2(g)-290.0kJ-mol0

1

(4)4Al(s)+3TiO2(s)+3C(S)=2A12O3(S)+3TiC(s)NH=-1176.0kJmoF,轉(zhuǎn)移12moi電

子放熱1176.0kJ,則反應過程中,每轉(zhuǎn)移Imol電子放出的熱量為豆等kJ=98,0kJo

(5)根據(jù)蓋斯定律,由①X2—②+③得:TiO2(s)+2Cl2(g)+2C(s)=TiCl4(s)+2CO(g),其培

r

變AW=AfiiX2-A/72+A//3=-80kJ-moP^

(6)在反應N2+3H22NH3中,斷裂3moiH—H、1molN三N共吸收的能量:3X436kJ

+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放出的能量為6X391kJ=2346kJ,

吸收的熱量少,放出的熱量多,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346kJ—2254kJ=92kJ,

則N2(g)與H2(g)反應生成NH3(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AH=-92.0

kJ.

mol'o

19.答案(1)①ABC②0.6(2)①正極②Ca+2cl-2e-=CaCl2③20.7(3)0-2

+

2HSO4-2e=S20a+2H

解析(1)①根據(jù)電流方向分析,判斷b為陽極,a為陰極,用惰性電極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