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篇一」1、小車斜面實驗(伽利略實驗)裝置:小車、斜面、棉布、毛巾、木板和標志該實驗說明了: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前進得越遠2、伽利略(意大利)運動學觀點: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笛卡爾(法國科學家)運動學觀點:如果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僅速度大小不變,而且運動方向也不變,將沿原來的方向勻速運動下去。3、牛頓(英國)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一公認的定律不是實驗的結果,而是根據(jù)實驗推理得到的。4、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必質,叫慣性。(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因此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又叫慣性定律。5、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壓力的大小。6、力的平衡:物體在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7、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體,同一直線)彼此平衡的兩個力的合力為零。8、推物體開始運動時,推力>阻力推物體做勻速運動時,推力=阻力9、摩擦力: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我們要盡量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1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更粗糙。2、增大壓力。12、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更光滑。2、利用滾動代代替滑動3、使接摩擦面脫離接觸,即使用潤滑油或氣墊。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篇二」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范文1、摩擦力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受到的阻礙相對運動(或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摩擦力,可分為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2、摩擦力產生條件:①接觸面粗糙;②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有彈力;③接觸面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說明: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特別要注意相對的理解。3、摩擦力的方向:①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②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并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說明:(1)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與運動方向相反?;瑒幽Σ亮Ψ较蚩赡芘c運動方向相同,可能與運動方向相反,可能與運動方向成一夾角。(2)滑動摩擦力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4、摩擦力的大小:(1)靜摩擦力的大?。孩倥c相對運動趨勢的強弱有關,趨勢越強,靜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過最大靜摩擦力,即0fm但跟接觸面相互擠壓力FN無直接關系。具體大小可由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結合動力學規(guī)律求解。②最大靜摩擦力略大于滑動摩擦力,在中學階段討論問題時,如無特殊說明,可認為它們數(shù)值相等。③效果: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但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2)滑動摩擦力的大?。夯瑒幽Σ亮Ω鷫毫Τ烧龋簿褪歉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公式:F=FN(F表示滑動摩擦力大小,F(xiàn)N表示正壓力的大小,叫動摩擦因數(shù))。說明:①FN表示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上屬于彈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況需結合運動情況與平衡條件加以確定。②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情況有關,無單位。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5、摩擦力的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但并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可能是動力,也可能是阻力。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大小、物體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無關,只由動摩擦因數(shù)和正壓力兩個因素決定,而動摩擦因數(shù)由兩接觸面材料的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物理網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7.羰基化合物:(1)鑒別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產生黃色或橙紅色沉淀;(2)區(qū)別醛與酮用托倫試劑,醛能生成銀鏡,而酮不能;(3)區(qū)別芳香醛與脂肪醛或酮與脂肪醛,用斐林試劑,脂肪醛生成磚紅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4)鑒別甲基酮和具有結構的醇,用碘的氫氧化鈉溶液,生成黃色的碘仿沉淀。8.甲酸:用托倫試劑,甲酸能生成銀鏡,而其他酸不能。9.胺:區(qū)別伯、仲、叔胺有兩種方法(1)用苯磺酰氯或對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應,伯胺生成的產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產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發(fā)生反應。(2)用NaNO2+HCl: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氣,仲胺生成黃色油狀物,叔胺不反應。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鹽,仲胺生成黃色油狀物,叔胺生成綠色固體。10.糖:(1)單糖都能與托倫試劑和斐林試劑作用,產生銀鏡或磚紅色沉淀;(2)葡萄糖與果糖:用溴水可區(qū)別葡萄糖與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3)麥芽糖與蔗糖:用托倫試劑或斐林試劑,麥芽糖可生成銀鏡或磚紅色沉淀,而蔗糖不能。物理網的編輯為大家?guī)淼母咭换瘜W必修知識點總結:化合物的鑒別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篇三」滑動摩擦力(1)決定因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粗糙程度。(2)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3)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經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篇四」高中物理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及效果(1)兩物體間產生摩擦力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①兩個物體的接觸面粗糙;②兩物體間存在彈力;③兩物體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因此,若兩物體間有彈力產生,不一定產生摩擦力,但若兩個物體間有摩擦力產生必有彈力產生。(2)靜摩擦力中的“靜”指的是相對靜止,滑動摩擦力中的“滑動”指的也是相對滑動,其中應以摩擦力的施力物體為參考系。靜摩擦力產生在相對靜止(有相對運動趨勢)的兩物體間,但這兩個物體不一定靜止,它們可能一起運動,所以,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靜止?;瑒幽Σ亮Ξa生在相對滑動的兩物體之間,但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的物體可能是靜止的。(3)在兩種摩擦力的定義中都出現(xiàn)了“阻礙”一詞,所以有些同學就認為,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其實不然,摩擦力的方向只是與相對施力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阻礙的只是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的運動,對于物體的實際運動(通常以地面作為參考系),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例如:人跑步時地面給人的摩擦力就是動力;傳送帶上的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向上運動時,摩擦力也是動力。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篇五」【學習目標】1、知道滑動摩擦產生的條件,會正確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2、會用公式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響動摩擦因數(shù)的大小因素3、知道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能判斷靜摩擦力的有無以及大小和方向4、理解最大靜摩擦力。能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要點梳理】要點一、摩擦力要點詮釋:1、定義:當相互接觸且相互擠壓的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接觸面間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稱為摩擦力。固體、液體、氣體的接觸面上都會有摩擦作用。2、分類:分為滾動摩擦、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要點二、滑動摩擦力要點詮釋:1、產生: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稱為滑動摩擦力。2、產生條件:①相互接觸且相互擠壓;②有相對運動;③接觸面粗糙.說明:1)兩個物體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有彈力產生。摩擦力與彈力一樣屬接觸作用力,但兩個物體直接接觸并不擠壓就不會出現(xiàn)摩擦力。擠壓的效果是有壓力產生。壓力就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壓力,壓力屬彈力,可依上一節(jié)有關彈力的知識判斷有無壓力產生。2)接觸面粗糙。當一個物體沿另一物體表面滑動時,接觸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嚙合,形成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即為摩擦力。凡題中寫明“接觸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統(tǒng)統(tǒng)不考慮摩擦力(“光滑”是一個理想化模型)。3)接觸面上發(fā)生相對運動。特別注意:“相對運動”與“物體運動”不是同一概念?!跋鄬\動”是指受力物體相對于施力物體(以施力物體為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而“物體的運動”一般指物體相對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3、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且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這里的“相對”是指相互接觸發(fā)生摩擦的物體,而不是相對別的物體?;瑒幽Σ亮Φ姆较蚋矬w的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4、大?。夯瑒幽Σ亮Υ笮∨c壓力成正比,即:說明:①壓力FN與重力G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它們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無關系,用力將物塊壓在豎直墻上且讓物塊沿墻面下滑,物塊與墻面間的壓力就與物塊重力無關,不要一提到壓力,就聯(lián)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認為物體對支承面的壓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②μ是比例常數(shù),稱為動摩擦因數(shù),沒有單位,只有大小,數(shù)值與相互接觸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在通常情況下。③計算公式表明: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N共同決定,跟物體的運動情況、接觸面的大小等無關。要點三、靜摩擦力要點詮釋:1、產生:兩個物體滿足產生摩擦力的條件,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物體間所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靜摩擦力。2、產生條件:①兩物體直接接觸、相互擠壓有彈力產生;②接觸面粗糙;③兩物體保持相對靜止但有相對運動趨勢。所謂“相對運動趨勢”,就是說假設沒有靜摩擦力的存在,物體間就會發(fā)生相對運動。比如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靜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觸面光滑.沒有靜摩擦力,則由于重力的作用,物體會沿斜面下滑。3、大小:兩物體間實際發(fā)生的靜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實際大小可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判斷。4、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趨勢相反說明:①所謂“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是指假設接觸面光滑時,物體將要發(fā)生的相對運動的方向。比如物體靜止在粗糙斜面上,假設沒有摩擦,物體將沿斜面下滑,即物體靜止時相對(斜面)運動趨勢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則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②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設法。其操作程序是:A.選研究對象: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B.選參照物體:與研究對象直接接觸且施加靜摩擦力的物體;C.假設接觸面光滑,找出研究對象相對參照物體的運動方向即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D.確定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③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要點四、最大靜摩擦力要點詮釋: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靜止的物體,當人用水平力F推時,此物體靜止不動,這說明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當人用水平力2F推時,物體仍靜止不動,此時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梢姡o摩擦力的大小隨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說靜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決定。當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max時,物體就要滑動,此時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我們把叫做最大靜摩擦力。故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是:要點詮釋:①靜摩擦力大小與正壓力無關,但一般情形下,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成正比。②靜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當動力,如人跑步時地面給人的靜摩擦力就是動力,傳送帶上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加速,靜摩擦力也是動力。③最大靜摩擦力一般比滑動摩擦力稍大些,但通常認為二者是相等的。要點五、用假設法判斷摩擦力要點詮釋:判斷靜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備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但在通常情況下,其它條件是具備的,關鍵看物體是否有相對運動趨勢。要判斷是否有相對運動趨勢,可用假設法判斷,假設法有兩種,一種是假設接觸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另一種是假設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第一種假設往往用來判斷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靜摩擦力和有其它外力存在但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的靜摩擦力。第二種假設往往用來判斷物體不受其它外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的靜摩擦力。假設法只是判斷摩擦力的一種方法,有時還可以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判斷,已知物體A做勻加速運動,說明物體A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因此,物體A一定受到靜摩擦力作用。高中物理知識總結摩擦力內容歸納「篇六」1、摩擦力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東合作協(xié)議
- 云南省小額信貸模式的多維度剖析與發(fā)展路徑探究
- 初三化學化學符號意義試卷及答案
- OsamiR159新靶標基因對水稻白葉枯病菌抗性負調控的機制解析
- 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肝動脈解剖變異診斷中的應用與價值探究
- 導航原理(第3版)課件 第六章-主動式測速-被動式測速-
- 基因編程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三標培訓試題及答案
- 營口職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分母分子考試題及答案
- 渦街流量傳感器說明書NEW
- 2021年鼻咽通氣管使用規(guī)范
- JJF 1084-2002框式水平儀和條式水平儀校準規(guī)范
- GH/T 1133-2017靈芝破壁孢子粉
- GB/T 27418-2017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
- GB/T 3098.2-2015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母
- 專業(yè)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前公示情況表
- GB/T 13477.6-2002建筑密封材料試驗方法第6部分:流動性的測定
- 產程干預醫(yī)學指征相關考核試題及答案
- 語文文學常識
- 土地估價基礎知識與估價方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