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湖南省安化縣衛(wèi)生系統招聘考試(中醫(yī)學專業(yè)知識)題含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40分)
1.奠定中醫(yī)學理論基礎的經典著作是()
A.《黃帝內經》
B.《難經》
C.《傷寒雜病論》
D.《神農本草經》
答案:A
分析:《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yī)學典籍,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yī)學成就,奠定了中醫(yī)學的理論基礎?!峨y經》是對《黃帝內經》的補充和發(fā)揮;《傷寒雜病論》為中醫(yī)臨床醫(yī)學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
2.“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體現了陰陽的哪種關系()
A.對立制約
B.互根互用
C.消長平衡
D.相互轉化
答案:B
分析:此句表明陰陽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根本,陰為陽的內在基礎,陽為陰的外在表現,體現了陰陽互根互用的關系。對立制約強調陰陽相互對抗;消長平衡指陰陽數量的增減變化;相互轉化是在一定條件下陰陽性質的轉變。
3.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稼穡
D.從革
答案:A
分析:五行特性中,“木曰曲直”,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fā)、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歸屬于木?!把咨稀笔腔鸬奶匦?;“稼穡”是土的特性;“從革”是金的特性。
4.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
A.傳化物
B.實而不能滿
C.藏精氣
D.瀉而不藏
答案:C
分析:五臟的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藏而不瀉”“滿而不能實”。六腑的生理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
5.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答案:A
分析:肝主疏泄,指肝氣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進而促進精血津液的運行輸布、脾胃之氣的升降、膽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暢等作用。心主血脈和藏神;脾主運化和統血;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肅降、通調水道。
6.被稱為“后天之本”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腎
答案:C
分析: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出生后,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yǎng),故稱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
7.與尿液生成和排泄關系最密切的臟腑是()
A.心與肺
B.肺與脾
C.脾與肝
D.腎與膀胱
答案:D
分析:腎主水,對津液的輸布和排泄起著主宰作用,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依賴腎的氣化功能。膀胱具有貯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其開合有度依賴腎的氣化調節(jié)。
8.具有“通行諸氣和運行水液”功能的是()
A.三焦
B.膽
C.小腸
D.大腸
答案:A
分析:三焦是人體氣和水液運行的通道,具有通行諸氣和運行水液的功能,被稱為“孤府”。膽貯藏和排泄膽汁;小腸主受盛化物、泌別清濁;大腸主傳化糟粕。
9.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
A.元氣
B.宗氣
C.營氣
D.衛(wèi)氣
答案:A
分析:元氣是人體最根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由腎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過三焦而布散到全身。宗氣積聚于胸中,具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以行氣血的作用;營氣營養(yǎng)全身和化生血液;衛(wèi)氣具有防御外邪、溫養(yǎng)全身和調控腠理的作用。
10.易于耗氣傷津的邪氣是()
A.風邪
B.寒邪
C.暑邪
D.濕邪
答案:C
分析: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為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暑多挾濕。風邪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善行而數變;寒邪為陰邪,易傷陽氣,寒性凝滯、收引;濕邪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性重濁、黏滯、趨下。
11.情志致病,最易損傷的臟腑是()
A.心、肝、脾
B.心、肺、脾
C.心、肝、腎
D.肺、脾、腎
答案:A
分析:情志所傷的病證,以心、肝、脾三臟和氣血失調為多見。因為心主神志,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肝主疏泄,調暢情志;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且氣血是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12.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則是()
A.整體審察,診法合參,病證結合
B.辨證求因,審因論治,脈癥合參
C.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衡變
D.證候真假,證候錯雜,四診合參
答案:A
分析: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則包括整體審察、診法合參、病證結合。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衡變是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
13.面色白而虛浮者,多屬()
A.血虛
B.陽虛
C.陰虛
D.氣虛
答案:B
分析:面色白而虛浮多為陽虛水泛。血虛面色多為淡白無華;陰虛多表現為兩顴潮紅;氣虛面色多為淡白或萎黃。
14.舌色紅絳,苔少或無苔,多見于()
A.實熱證
B.虛熱證
C.濕熱證
D.血瘀證
答案:B
分析:舌色紅絳,苔少或無苔,多為陰虛內熱之象,屬虛熱證。實熱證多表現為舌紅苔黃燥;濕熱證多見舌紅苔黃膩;血瘀證舌象多為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
15.咳嗽陣發(fā),連聲不絕,咳嗽終止時有雞鳴樣回聲,稱為()
A.白喉
B.頓咳
C.燥咳
D.寒咳
答案:B
分析:頓咳又稱百日咳,其特點是咳嗽陣發(fā),連聲不絕,咳終止時伴有雞鳴樣回聲。白喉咳聲如犬吠;燥咳多為干咳無痰或少痰;寒咳多伴有咳痰清稀色白。
16.自汗多見于()
A.陰虛證
B.陽虛證
C.氣虛證
D.血虛證
答案:C
分析:自汗是指醒時經常汗出,活動后尤甚,多因氣虛衛(wèi)陽不固所致。陰虛證多表現為盜汗(睡時汗出,醒則汗止);陽虛證除自汗外,還伴有畏寒肢冷等表現;血虛證一般無明顯汗出異常。
17.弦數脈主病為()
A.肝郁氣滯
B.肝郁化火
C.肝陽上亢
D.肝腎陰虛
答案:B
分析:弦脈主肝膽病、疼痛、痰飲等,數脈主熱證。弦數脈多見于肝郁化火或肝膽濕熱等病證。肝郁氣滯多為弦脈;肝陽上亢多為弦細數脈;肝腎陰虛多為弦細脈。
18.表證與里證的鑒別要點是()
A.寒熱有無
B.頭痛輕重
C.腹痛有無
D.新病久病
答案:A
分析:表證以惡寒(或惡風)、發(fā)熱并見,脈浮為主要特征;里證一般無惡寒(或惡風),以臟腑癥狀為主要表現。頭痛輕重、腹痛有無不是表證與里證鑒別的關鍵;新病久病可作為參考,但不是主要鑒別要點。
19.虛熱證的臨床表現是()
A.高熱煩渴
B.顴紅盜汗
C.神疲乏力
D.形寒肢冷
答案:B
分析:虛熱證是由于陰液虧虛,虛熱內生所致,臨床表現為午后潮熱、顴紅盜汗、五心煩熱、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高熱煩渴多見于實熱證;神疲乏力多見于氣虛證;形寒肢冷多見于陽虛證。
20.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證,宜選用的藥物是()
A.香附
B.青皮
C.艾葉
D.木香
答案:C
分析: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腹痛等痛證。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主要用于肝郁氣滯所致的疼痛;青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木香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21.具有“回陽救逆”功效的藥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吳茱萸
答案:A
分析:附子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能治療亡陽證。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肉桂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引火歸原;吳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
22.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滋陰潤燥的藥物是()
A.石膏
B.知母
C.蘆根
D.天花粉
答案:B
分析: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經,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滋陰潤燥,可用于治療肺熱咳嗽、骨蒸潮熱、內熱消渴等。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蘆根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天花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23.治療肝郁化火兼氣滯脅肋脹痛,應首選的藥物是()
A.延胡索
B.青皮
C.香附
D.川楝子
答案:D
分析:川楝子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能疏肝泄熱、行氣止痛,可用于治療肝郁化火所致的脅肋脹痛。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用于多種疼痛;青皮疏肝破氣、消積化滯;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主要用于肝郁氣滯之證,但清熱之力不如川楝子。
24.下列藥物中,具有安胎作用的是()
A.紫蘇
B.荊芥
C.防風
D.白芷
答案:A
分析:紫蘇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安胎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氣滯胎動不安。荊芥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白芷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25.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藥物是()
A.薏苡仁
B.茯苓
C.豬苓
D.澤瀉
答案:B
分析:茯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可用于治療水腫、脾虛泄瀉、心悸失眠等。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豬苓利水滲濕;澤瀉利水滲濕、泄熱。
26.麻黃湯的功用是()
A.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肌發(fā)表,調和營衛(wèi)
C.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D.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答案:A
分析:麻黃湯由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組成,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用,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解肌發(fā)表、調和營衛(wèi)是桂枝湯的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是銀翹散的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是桑菊飲的功用。
27.小柴胡湯的主治證是()
A.傷寒少陽證
B.肝郁血虛脾弱證
C.陽明腑實證
D.太陽傷寒證
答案:A
分析:小柴胡湯和解少陽,主治傷寒少陽證,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等。肝郁血虛脾弱證用逍遙散治療;陽明腑實證用大承氣湯等治療;太陽傷寒證用麻黃湯治療。
28.白虎湯的組成藥物是()
A.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B.石膏、知母、黃柏、甘草
C.石膏、知母、黃連、甘草
D.石膏、知母、黃芩、甘草
答案:A
分析:白虎湯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組成,具有清熱生津的功用,主治氣分熱盛證。黃柏、黃連、黃芩一般不用于白虎湯的組成。
29.歸脾湯的功用是()
A.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B.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
C.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
D.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胎
答案:A
分析:歸脾湯由白術、茯神、黃芪、龍眼肉、酸棗仁、人參、木香、甘草、當歸、遠志、生姜、大棗組成,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的功用,主治心脾氣血兩虛證和脾不統血證。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是天王補心丹的功用;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是黃土湯的功用;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胎是泰山磐石散的功用。
30.六味地黃丸的主治證是()
A.腎陰虛證
B.腎陽虛證
C.肝腎陰虛證
D.肺腎陰虛證
答案:A
分析: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的功用,主治腎陰虛證,癥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等。腎陽虛證用金匱腎氣丸等治療;肝腎陰虛證用一貫煎等治療;肺腎陰虛證用麥味地黃丸等治療。
31.治療風寒濕痹,腰膝冷痛,應首選的方劑是()
A.獨活寄生湯
B.羌活勝濕湯
C.小活絡丹
D.大秦艽湯
答案:A
分析:獨活寄生湯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對于風寒濕痹,腰膝冷痛等有較好療效。羌活勝濕湯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風濕在表之痹證;小活絡丹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主治風寒濕痹;大秦艽湯祛風清熱,養(yǎng)血活血,主治風邪初中經絡證。
32.下列哪項不屬于中醫(yī)治則()
A.扶正祛邪
B.調整陰陽
C.急則治標
D.活血化瘀
答案:D
分析:中醫(yī)治則包括正治與反治、治標與治本、扶正與祛邪、調整陰陽、調理精氣血津液、三因制宜等?;钛鍪蔷唧w的治法,不屬于治則范疇。
33.先安未受邪之地屬于()
A.治病求本
B.急則治標
C.既病防變
D.未病先防
答案:C
分析:既病防變是指在疾病發(fā)生之后,力求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發(fā)展與傳變。先安未受邪之地就是在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根據疾病的傳變規(guī)律,預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傳至其他臟腑,屬于既病防變的范疇。治病求本是尋找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進行治療;急則治標是在病情危急的情況下先解決標??;未病先防是在疾病未發(fā)生之前采取措施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34.小兒指紋色鮮紅主()
A.里熱
B.表證
C.痛證
D.驚風
答案:B
分析:小兒指紋色鮮紅主表證,外感表邪,氣血趨向于表,指紋浮顯于外,故色鮮紅。指紋色紫黑主血絡郁閉,病情危重;指紋色青紫主驚風、痛證;指紋色紫主里熱證。
35.產后惡露不絕的主要病因是()
A.氣虛、血瘀、血熱
B.氣虛、血虛、血瘀
C.血虛、血熱、血瘀
D.氣虛、血虛、血熱
答案:A
分析:產后惡露不絕的主要病因有氣虛,沖任不固,血失統攝;血瘀,瘀阻沖任,新血不得歸經;血熱,熱擾沖任,迫血妄行。
36.治療小兒肺炎喘嗽風熱閉肺證,應首選的方劑是()
A.華蓋散
B.麻杏石甘湯
C.五虎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D.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
答案:D
分析:小兒肺炎喘嗽風熱閉肺證治宜辛涼宣肺,清熱化痰,首選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華蓋散用于風寒閉肺證;五虎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用于痰熱閉肺證。
37.下列哪項不是中風的病因()
A.內傷積損
B.勞欲過度
C.飲食不節(jié)
D.外感風邪
答案:D
分析:中風的病因主要有內傷積損、勞欲過度、飲食不節(jié)、情志所傷、氣虛邪中。外感風邪一般不是中風的主要病因。
38.哮病緩解期肺脾氣虛證的治法是()
A.補肺固衛(wèi)
B.健脾化痰
C.補肺健脾,益氣化痰
D.補腎納氣
答案:C
分析:哮病緩解期肺脾氣虛證治宜補肺健脾,益氣化痰。補肺固衛(wèi)適用于肺衛(wèi)不固證;健脾化痰不全面;補腎納氣適用于腎虛證。
39.胃痛的治療原則是()
A.理氣和胃止痛
B.消食導滯
C.活血化瘀
D.疏肝理氣
答案:A
分析:胃痛的基本病機是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故治療原則以理氣和胃止痛為主。消食導滯、活血化瘀、疏肝理氣等是根據不同證型采用的具體治法。
40.眩暈的病位主要在()
A.心、肝、脾
B.肝、脾、腎
C.肺、脾、腎
D.心、肺、腎
答案:B
分析:眩暈的病位主要在肝、脾、腎。肝陽上亢、肝郁化火等可導致眩暈;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或痰濕中阻可引發(fā)眩暈;腎精不足,髓海空虛也可導致眩暈。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下列屬于五行相生關系的有()
A.木生火
B.火生土
C.土生金
D.金生水
E.水生木
答案:ABCDE
分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與否,可從以下哪些方面觀察()
A.面色
B.舌色
C.脈象
D.胸部感覺
E.心胸部外形
答案:ABCD
分析: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與否,主要從面色、舌色、脈象、胸部感覺等方面觀察。心主血脈功能正常,則面色紅潤,舌色淡紅榮潤,脈象和緩有力,胸部感覺舒暢。心胸部外形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心主血脈的功能。
3.氣的生理功能有()
A.推動作用
B.溫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攝作用
E.氣化作用
答案:ABCDE
分析:氣的生理功能包括推動作用(推動人體生長發(fā)育、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血液的生成和運行、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溫煦作用(維持體溫恒定、促進血和津液的正常循行等)、防御作用(護衛(wèi)肌表,抵御外邪入侵)、固攝作用(固攝血液、汗液、尿液、精液等)、氣化作用(促進精、氣、血、津液的新陳代謝及相互轉化)。
4.瘀血形成的原因有()
A.氣虛
B.氣滯
C.血寒
D.血熱
E.外傷
答案:ABCDE
分析:瘀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氣滯導致血行不暢;血寒使血液凝滯;血熱可使血液黏稠,運行不暢;外傷可直接導致局部血行不暢,形成瘀血。
5.下列屬于望舌內容的有()
A.望舌質
B.望舌色
C.望舌形
D.望舌態(tài)
E.望舌苔
答案:ABCDE
分析:望舌主要包括望舌質(舌的顏色、形態(tài)、動態(tài)等)和望舌苔(苔的顏色、質地等)。望舌質又可細分為望舌色、舌形、舌態(tài)等。
6.弦脈主病可見于()
A.肝膽病
B.疼痛
C.痰飲
D.瘧疾
E.虛勞
答案:ABCD
分析:弦脈主肝膽病、疼痛、痰飲、瘧疾等。虛勞一般多見細脈、弱脈等,而非弦脈。
7.下列藥物中,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有()
A.金銀花
B.連翹
C.板藍根
D.大青葉
E.蒲公英
答案:ABCDE
分析: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均為常用的清熱解毒藥。金銀花、連翹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疏散風熱;板藍根、大青葉涼血解毒力強;蒲公英還能消腫散結、利濕通淋。
8.下列方劑中,含有柴胡的有()
A.小柴胡湯
B.大柴胡湯
C.逍遙散
D.龍膽瀉肝湯
E.四逆散
答案:ABCDE
分析:小柴胡湯和解少陽,以柴胡為君藥;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內瀉熱結,含有柴胡;逍遙散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柴胡為君藥;龍膽瀉肝湯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濕熱,柴胡引藥入肝經;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柴胡為君藥。
9.水腫的治療原則包括()
A.發(fā)汗
B.利尿
C.瀉下逐水
D.健脾
E.溫腎
答案:ABCDE
分析:水腫的治療原則包括發(fā)汗、利尿、瀉下逐水,這是治療水腫的基本方法,即“開鬼門”“潔凈府”“去菀陳莝”。同時,根據不同的證型,還可采用健脾、溫腎等治法,以調整臟腑功能,促進水液代謝。
10.下列屬于月經病的有()
A.月經先期
B.月經后期
C.月經先后無定期
D.月經過多
E.月經過少
答案:ABCDE
分析:月經病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經質等發(fā)生異常,或伴隨月經周期出現明顯不適癥狀的疾病。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屬于月經周期異常;月經過多、月經過少屬于經量異常,均屬于月經病范疇。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
答案:正確
分析: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陰陽兩個方面,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
2.肺主一身之氣的生成,主要體現在對宗氣的生成方面。()
答案:正確
分析:肺主一身之氣包括主氣的生成和主氣的運行。肺主氣的生成主要體現在肺參與宗氣的生成,宗氣由自然界清氣和水谷精氣結合而成,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氣是宗氣生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3.寒邪傷人,多直中少陰。()
答案:錯誤
分析:寒邪傷人,多先侵犯肌表,也可直中脾胃等臟腑。寒邪直中少陰多是在正氣不足,寒邪較盛的情況下發(fā)生,但不是寒邪傷人的普遍規(guī)律。
4.久病臥床不起,周身疼痛,多由于氣血虧虛,筋脈失養(yǎng)所致。()
答案:正確
分析:久病臥床,氣血運行不暢,加之正氣耗傷,氣血虧虛,不能濡養(yǎng)筋脈,可導致周身疼痛。
5.滑數脈主病為痰熱、濕熱或食積化熱。()
答案:正確
分析:滑脈主痰飲、食積、實熱等,數脈主熱證?;瑪得}多見于痰熱、濕熱或食積化熱等病證。
6.麻黃根與麻黃均能發(fā)汗解表。()
答案:錯誤
分析:麻黃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而麻黃根的功效是固表止汗,二者作用相反。
7.銀翹散和桑菊飲均為辛涼解表劑,兩方中均有連翹、桔梗、甘草、薄荷、蘆根。()
答案:正確
分析:銀翹散組成:連翹、銀花、苦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蘆根;桑菊飲組成:桑葉、菊花、杏仁、連翹、薄荷、桔梗、生甘草、蘆根。兩方均有連翹、桔梗、甘草、薄荷、蘆根。
8.中醫(yī)治療疾病,著眼于病的異同,而不重視證的區(qū)別。()
答案:錯誤
分析:中醫(yī)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辨證論治,著眼于證的異同,而不是病的異同。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都是根據不同的證采用不同或相同的治療方法。
9.消渴病的基本病機是陰虛燥熱。()
答案:正確
分析:消渴病以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主要臨床表現,其基本病機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
10.帶下過多的主要病因是濕邪。()
答案:正確
分析:帶下過多主要與濕邪有關,濕邪有內外之分,外濕多因久居濕地、涉水淋雨等感受濕邪;內濕多因脾虛失運、腎虛失固等導致水濕內停。濕邪下注,損傷任帶二脈,使任脈不固,帶脈失約,從而導致帶下過多。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簡述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
答案:肝主疏泄的生理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調暢氣機:肝氣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的作用,使臟腑經絡之氣的運行通暢無阻,從而維持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若肝氣疏泄失常,可出現氣機不暢,如肝郁氣滯,表現為胸脅、少腹脹痛等;或氣機逆亂,如肝氣上逆,出現頭痛、眩暈、面紅目赤等。
(2)促進精血津液的運行輸布:氣能行血,氣能行津。肝氣的疏泄作用正常,有助于血液的正常運行和津液的輸布代謝。若肝氣郁結,可導致血行不暢,出現瘀血,如痛經、閉經等;或津液輸布障礙,形成痰飲、水腫等。
(3)促進脾胃的運化和膽汁的分泌排泄:肝氣的疏泄有助于脾胃之氣的升降,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同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可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泄,以助于飲食物的消化。若肝氣犯脾或肝氣犯胃,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出現腹脹、腹痛、嘔吐、泄瀉等癥狀;若膽汁分泌排泄異常,可出現脅痛、口苦、黃疸等。
(4)調暢情志:人的情志活動與氣機的調暢密切相關。肝氣疏泄正常,氣機調暢,氣血和調,則心情舒暢,情志活動正常。若肝氣郁結,可導致情緒抑郁,悶悶不樂;若肝氣亢奮,可出現煩躁易怒等癥狀。
(5)促進男子排精與女子排卵行經:男子的排精和女子的排卵、月經來潮與肝氣的疏泄密切相關。肝氣疏泄正常,男子精液排泄通暢,女子月經周期正常,排卵正常。若肝氣郁結,可導致男子排精不暢,女子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
2.簡述方劑的組方原則。
答案:方劑的組方原則即君、臣、佐、使。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共自行車考試題及答案
- 井下軌道工考試題及答案
- 機插水稻智能化育秧交流
- 福州社區(qū)面試題及答案
- 便利蜂考試題及答案
- 裁判英文考試題及答案
- 晉升護士長考試題及答案
- 陌生環(huán)境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
- 2025年濰坊海員考試題庫
- 小學英語名詞單數變復數的語法規(guī)則及練習題含答案
- QHSE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檢查表(2篇)
- 《工裝夾具設計》課程標準
- 咨詢顧問服務勞務合同
- 產前篩查年度質控分析報告
- 新型智慧操場建造方案
- 海水養(yǎng)殖產品種苗相關項目實施方案
- 雅思英語單詞詞匯量8000
- 自然災害信息員業(yè)務知識考核試題
- 房產租賃合同文本與房產租賃合同模板
- 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人民醫(yī)院消防安全整改工程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