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分項匯編: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分項匯編: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分項匯編: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分項匯編: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期末分項匯編: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我們生活的大洲一一亞洲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地理小組學習某大洲后,繪制了相關(guān)的地形剖面圖(圖1和圖2)據(jù)圖完成下面小題。

1.(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橋西區(qū)?期末)圖中所示大洲為()

A.歐洲B,亞洲C.非洲D(zhuǎn).北美洲

2.(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橋西區(qū)?期末)該大洲的地勢特點是()

A.東部高西部低B.北部高南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

3.(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橋西區(qū)?期末)受地勢影響,該大洲河流的分布特點是()

A.呈放射狀從中部流向周邊海洋B.呈環(huán)狀圍繞著青藏高原

C.呈匯聚狀從四面八方流向中心D.由東向西注入大西洋

【答案】1.B2.C3.A

【解析】1.讀圖可知,該大洲中部有青藏高原,且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因此,

圖中所示大洲為亞洲,B正確;排除ACD。故選B。

2.讀圖可知,亞洲從東西方向看,中部高,東西低,從南北方向來看,亞洲中部高,南北低,所以

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由上題可知,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受地勢影響,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所以受

地勢影響,亞洲河流大多發(fā)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而不是呈環(huán)狀圍繞青藏高

原、匯聚狀流向中心或者由東向西注入大西洋。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是世界上除南極

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亞洲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

海。

下圖為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地形剖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

西部

科迪勒拉山系

4.(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qū)?期末)讀圖,判斷①山脈是()

A.安第斯山脈B.落基山脈C.喜馬拉雅山脈D.烏拉爾山脈

5.(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qū)?期末)從圖上可以看出北美洲的地勢特征是()

A.中間高,四周低B.東部高,西部低

C.東西高,中部低D.中間低,四周高

6.(22-23七下?河北石家莊裕華區(qū)?期末)亞洲和北美洲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地勢中部高,四周低B.地勢東西兩側(cè)高,中部低

C.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大D.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

【答案】4.B5.C6.C

【解析】4.材料中給出的信息是北美洲大陸4(TN的地形剖面圖,①山脈位于北美洲中央平原以西,

是落基山脈,B正確;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I,喜馬拉雅山位于亞洲I,烏拉爾山是亞歐分界線,ACD

錯誤。故選B。

5.由圖可知,北美洲西部為科迪勒拉山系,海拔高,中部為中央平原,海拔低,東部為山地,海拔

較高,北美洲自東向西地勢呈現(xiàn)高一低一高的變化,可知其地勢特點是東西高,中部低,C正確,

ABD錯誤。故選C。

6.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北美洲的地勢中部低,東西兩側(cè)高,亞洲地勢特點為中部高,四周低,北美

洲和亞洲的地勢特點不同,AB錯誤;亞洲和北美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C正確;亞洲不臨大西洋,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D錯誤。故選C。

【點睛】北美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齊全,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面積最

廣,由于山脈為南北走向,對氣候的影響較大。

下圖為樂樂學習某大洲時總結(jié)的思維導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

7.(23-24七下?福建泉州永春縣?期末)根據(jù)圖中信息判斷,①處為()

A.北美洲B.非洲C.亞洲D(zhuǎn).歐洲

8.(23-24七下?福建泉州永春縣?期末)從自然要素的相互影響分析,②處應(yīng)是()

A.自西向東流B.自東向西流C.自中部流向四周D.自北向南流

9.(23-24七下?福建泉州永春縣?期末)據(jù)該大洲的位置推測③處應(yīng)是()

A.熱帶草原氣候B.季風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D.地中海氣候

【答案】7.C8.C9.B

【解析】7.亞洲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地形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氣候類型多樣,

大陸性氣候分布廣,C正確;北美洲位于西半球,不在亞歐大陸,A錯誤;非洲位于亞歐大陸西南方

向,B錯誤;歐洲位于亞歐大陸西部,D錯誤;故選C。

8.因為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受地勢影響,由高處流向低處,所以河流流向是自中部流向

四周,C正確;自西向東流、自東向西流、自北向南流都不符合亞洲地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ABD

錯誤;故選C。

9.亞洲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顯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B正確;

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cè)南北緯10。一20。之間,A錯誤;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緯度

大陸西岸,C錯誤;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D錯誤;故選B。

【點睛】受地形的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

為分析某大洲自然環(huán)境獨具特色的原因,小明同學繪制了如下思維導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23-24七下?云南曲靖民族中學?期末)該大洲是()

A.歐洲B.南美洲C.北美洲D(zhuǎn).亞洲

11.(23-24七下?云南曲靖民族中學?期末)下列數(shù)碼對應(yīng)內(nèi)容,最適合填入思維導圖中的是()

3

A.①--------季風氣候顯著B.②---------南北氣溫差異大

C.③-----------地跨寒、溫、熱三帶D.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答案】10.D11.B

【解析】10.讀圖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大洲是世界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I,是亞洲,排

除ABC,故選D。

11.亞洲是第一大洲,面積最大,廣大地區(qū)深居內(nèi)陸,①大陸性氣候分布廣;A錯誤。亞洲跨緯度,

地跨寒、溫、熱三帶,南北氣溫差異大;B正確;亞洲東西距離最長,東西降水差異大;C錯誤。亞

洲背靠亞歐大陸,三面瀕臨大洋,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明顯,季風氣候顯著,D錯誤。綜上,ACD錯

誤,故選B。

【點睛】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中間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圍海域。氣候復

雜多樣,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季風氣候顯著。

12.(23-24七上?江蘇宿遷宿城區(qū)?期末)關(guān)于世界陸地地形之最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亞馬孫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B.剛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

C.安第斯山脈是世界最長的山脈D.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答案】D

【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亞馬孫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A正確;剛果盆地

位于非洲I,赤道穿過其中部,是世界上最大盆地,B正確;安第斯山脈縱貫?zāi)厦来箨?,是世界上最長

的山脈,C正確;青藏高原位于亞洲中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位于南美

洲的巴西高原,D錯誤;根據(jù)題意選擇錯誤的,故選D。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多樣的文化形成豐富多彩的亞洲文明。讀亞洲地理位

置、河流分布示意圖及亞洲大陸沿30°N地形剖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

珠穆朗瑪峰

8848.86

青橫

藏斷

5高山

美米

原脈

亞四川盆地

——

——

§

5

0

30

2歲朗高

0佰局原■-J

11J、;.檢工中下游平原-

0rrj

0

-0

-a

t東

13.(23-24七下?陜西榆林榆陽區(qū)?期末)下列關(guān)于亞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地跨寒、溫、熱三帶②人口眾多,分布不均

③四面環(huán)海,氣候濕潤④地形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23-24七下?陜西榆林榆陽區(qū)?期末)亞洲大陸沿3CFN由西向東,地勢變化總的特點是()

A.高一低一高B.低一高一低C.低一低一高D.低-高-高

15.(23-24七下?陜西榆林榆陽區(qū)?期末)某同學將亞洲的部分河流進行了分類(見下表,在左上圖中分

別用a、b、c、d等字母表示),他這樣劃分的依據(jù)是()

湄公河(a)、長江(b)、黃河(c)鄂畢河(d)、勒拿河(e)印度河(f)、恒河(g)

A.河流長度B.河流流向C.注入大洋D.流經(jīng)國家

【答案】13.D14.B15.C

【解析】13.讀左圖可知,北回歸線和北極圈穿過了亞洲I,故亞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①正確;

亞洲人口眾多,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人口稠密,內(nèi)陸人口稀少,分布不均,②正確;亞洲北臨北冰洋,

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部與歐洲相連,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

洲相望,③錯誤;亞洲地形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④正確。綜上所棕,D正確,ABC錯誤。故

選D。

14.如圖亞洲地勢中部高,東西低。讀右圖可知,沿北緯3(TN由西向東,呈低-高-低的變化,B正

確,排除ACD。故選B。

15.讀左圖可知,a湄公河、b長江、c黃河、d鄂畢河、e勒拿河、f度河、g恒河。其中a湄公河、

b長江、c黃河注入太平洋,f印度河、g恒河注入印度洋,d鄂畢河、e勒拿河注入北冰洋,所以

這樣劃分的依據(jù)是注入的大洋,C正確;與河流長度、流向及流經(jīng)國家無關(guān),ABD錯誤。故選C。

【點睛】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亞洲山地和高原約占總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

拔950米,是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16.(23-24七下?山西朔州右玉縣右玉教育集團?期末)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內(nèi)部國家文

5

化多樣,經(jīng)濟差異明顯。讀下面表格,完成問題。

國家日本韓國中國印度越南孟加拉國

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34010120301100540430380

分析亞洲部分國家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單位:美元)資料,由此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各國()

A.自然條件相差懸殊B.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C.國土面積差異大

D.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差異大

【答案】D

【詳解】由表中可知,亞洲的這幾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差異很大,最多的是日本,其人均國民

生產(chǎn)總值幾乎為最少的孟加拉國的90倍,說明亞洲部分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差異大,D正確;人均國

民生產(chǎn)總值不能反映自然條件、人口出生率、國土面積的差異,ABC錯誤。故選D。

【點睛】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

17.(22-23七下?黑龍江佳木斯同江東部六校合作體?期末)以下關(guān)于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分布最廣泛的氣候是溫帶季風氣候B.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顯著,水旱災(zāi)害頻發(fā)

C.亞洲瀕臨三大洋,所以氣候海洋性比較突出D.亞洲氣候復雜多樣,但缺少地中海氣候

【答案】B

【詳解】亞洲分布最廣泛的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A錯誤;亞洲東部和南部面向海洋,背靠大陸,

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顯著,季風氣候典型。夏季風強弱不穩(wěn)定,勢力強、來得早、退得晚易引發(fā)水災(zāi),

勢力弱、來得晚、退得早易引發(fā)旱災(zāi),水旱災(zāi)害頻發(fā),B正確;亞洲雖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三大洋,但由于面積廣大,內(nèi)陸地區(qū)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大陸性氣候特征顯著,C錯誤;亞洲氣

候復雜多樣,地中海沿岸地區(qū)是地中海氣候,并不缺少地中海氣候,D錯誤。故選B。

中亞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重要節(jié)點。近年來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人口增長明顯,但人口分布的空

間格局基本不變。圖1為中亞五國地形圖,圖2為中亞五國人口、面積柱狀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6

272.5①吉爾吉斯斯坦

□領(lǐng)土面積(萬kn?)

②塔吉克斯坦

■人口數(shù)量(萬人)③烏茲別克斯坦

3602④哈薩克斯坦

⑤土庫曼斯坦

1983

①②③④⑤

圖2

18.(23-24七下?廣東佛山南海區(qū)、三水區(qū)?期末)中亞地區(qū)氣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成因是()

A.地處中緯,多地形雨B.河流稀少,空氣干燥

C.深居內(nèi)陸,遠離海洋D.植被稀疏,風沙盛行

19.(23-24七下.廣東佛山南海區(qū)、三水區(qū)?期末)下列中亞國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土庫曼斯坦B.哈薩克斯坦C.吉爾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

20.(23-24七下?廣東佛山南海區(qū)、三水區(qū)?期末)影響中亞東南部地區(qū)人口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熱量B.礦產(chǎn)C.水源D.土壤

【答案】18.C19.B20.C

【解析】18.中亞地區(qū)深居內(nèi)陸,遠離海洋,海洋上的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水資源

十分匱乏,C正確;與地形、河流及植被關(guān)系不大,ABD排除。故選C。

19.人口密度是指該國人口總量與領(lǐng)土面積之比,單位是人/平方千米。根據(jù)材料信息可以計算出:

①吉爾吉斯斯坦的人口密度是670萬人+19.9萬平方千米。36.7人/平方千米,②塔吉克斯坦的人口密

度是990萬人74.3萬平方千米沅9.2人/平方千米,③烏茲別克斯坦的人口密度是3426萬人+44.9萬

平方千米M6.3人/平方千米,④哈薩克斯坦的人口密度是1915萬人+272.5萬平方千米77.0人/平方千

米,⑤土庫曼斯坦的人口密度是618萬人+49.1萬平方千米句2.6人/平方千米。因此,中亞五國中人

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哈薩克斯坦。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0.中亞地區(qū)深居內(nèi)陸,遠離海洋,海洋上的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水資源十分匱乏。

水源成為制約中亞工農(nóng)業(yè)發(fā)展和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中亞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補

給,中亞東南部是高原山地地形,有冰川分布,是中亞河流的主要水源地。因此,中亞東南部地區(qū)人

口較密集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源。C正確,而礦產(chǎn)、熱量、土壤不是影響中亞東南部地區(qū)人口較密集

的主要自然因素,ABD錯誤。故選C。

【點睛】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會經(jīng)濟因素,自然因素有地形、氣候、水資源和土壤、

礦產(chǎn)資源等;社會經(jīng)濟因素主要包括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交通運輸條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7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年會主題是“不確定的世

界:團結(jié)合作迎挑戰(zhàn),開放包容促發(fā)展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家園,也是世界第一大洲。圖為亞洲位

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1.(23-24七下.安徽六安舒城縣?期末)關(guān)于亞洲的地理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全部位于東半球、北半球B.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qū),屬于熱帶

C.北部深入極圈,南至赤道以南D.西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22.(23-24七下?安徽六安舒城縣?期末)按地理方位劃分,年會承辦地位于()

A.南亞B.西亞C.東亞D.中亞

23.(23-24七下?安徽六安舒城縣?期末)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有()

①跨經(jīng)度最廣②跨緯度最廣③面積最大④東西距離最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23-24七下?安徽六安舒城縣?期末)博鰲亞洲論壇成立的初衷是促進亞洲經(jīng)濟一體化,論壇為亞洲

各國帶來的有利影響有()

①促進亞洲各國文化交流②發(fā)揮經(jīng)濟的互補性③促進人口增長④促進共同繁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21.C22.C23.D24.B

【解析】21.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北半球,A錯誤。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中緯

度地區(qū),B錯誤。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以北,南至赤道以南,C正確。亞洲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

相望,D錯誤。故選C。

22.亞洲按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海南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qū),中國

位于東亞,所以年會承辦地海南博鰲位于東亞,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3.南極洲是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①錯誤。亞洲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②正確。亞洲面積約4400萬

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③正確。亞洲東西距離最長,這也體現(xiàn)了亞洲地域遼闊,是

8

亞洲成為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之一,④正確。故選D。

24.博鰲亞洲論壇可以促進亞洲各國之間的交流,包括文化交流,①正確。各國通過論壇加強聯(lián)系,

能夠更好地發(fā)揮經(jīng)濟的互補性,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②正確。博鰲亞洲論壇主要是促進經(jīng)濟等方面的發(fā)展,

與促進人口增長并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③錯誤。論壇加強了各國合作,有利于促進各國共同繁榮,④正確。

故選B。

【點睛】亞洲包括亞歐大陸的大部分以及周邊島嶼,面積約為4400萬平方千米,幾乎占世界陸地面

積的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I。

25.(23-24七下?甘肅天水清水縣?期末)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和最深的湖泊分別是()

A.里海、貝加爾湖B.貝加爾湖、黑海C.蘇必利爾湖、青海湖

D.咸海、貝加爾湖

【答案】A

【詳解】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它面積廣闊,位于亞歐大陸腹部,亞洲與歐洲之間,同時它也是

咸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最深處達1637米,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6.(23-24七下.甘肅天水清水縣.期末)下列關(guān)于亞洲湖泊的說法,正確的是()

A.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湖B.巴爾喀什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

C.死海是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鹽度很高的湖泊D.里海是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答案】C

【詳解】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而世界上最大的湖是里海,A錯誤;世界上最深的湖是貝

加爾湖,巴爾喀什湖是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B錯誤;死海是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鹽度很高

的湖泊,C正確;里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咸水湖,巴爾喀什湖是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D錯誤;

故選C。

【點睛】亞洲的湖泊眾多,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

界上湖面很低,含鹽度很高的湖泊,巴爾喀什湖是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讀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地形剖面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7.(22-23七下?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期末)圖中A、B、C、D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對應(yīng)正確的是()

9

A.A—帕米爾高原B.B—西西伯利亞平原

C.C—青藏高原D.D—東北平原

28.(22-23七下?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期末)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A.四周高,中間低B.中間高,四周低C.東高西低D.西高東低

29.(22-23七下?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期末)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流向的特點是()

A.自東向西B.自西向東C.從中間流向四周D.從四周流向中間

【答案】27.C28.B29.C

【解析】27.讀圖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A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A錯誤;B是印度河平原,B錯誤;

C是青藏高原,C正確;D是四川盆地,D錯誤。故選C。

28.從整個亞洲來看,中部多高原山地,如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等,四周多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所

以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9.亞洲地勢是中間高,四周低,水往低處流,所以亞洲的河流受地形地勢影響,大多發(fā)源于中部高

原山地,向四周分流,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亞洲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種地形都有較大

面積的分布,其中高原和山地約占亞洲總面積的3/4。

30.(23-24七下.河北張家口?期末)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泊和最深的淡水湖泊分別是()

A.里海貝加爾湖B.貝加爾湖黑海

C.蘇必利爾湖青海湖D.咸海貝加爾湖

【答案】A

【詳解】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它面積廣闊,位于亞歐大陸腹部,面積約37.1萬平方千米;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最深處達1637米,A正確;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淡水湖,但黑海

并非世界最深淡水湖,黑海是歐洲和亞洲之間的一個內(nèi)陸海,是咸水湖,B錯誤;蘇必利爾湖是世界

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并非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也不是世界上最

大的咸水湖和最深的淡水湖,C錯誤;咸海是中亞的一個內(nèi)流咸水湖,面積曾較大,但不是世界最大

咸水湖,里海才是世界最大咸水湖,D錯誤;故選A。

【點睛】黑海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位于俄羅斯境內(nèi),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蘇必利爾湖

位于美國和加拿大交界處,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二、解答題

31.(22-23七下?陜西商洛柞水縣?期末)學習區(qū)域地理貴在理清思路,掌握分析區(qū)域特征的方法,并構(gòu)

建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以亞洲為例,歸納總結(jié)認識區(qū)域地理的方法。讀下圖,完成下列問

10

題。

曲3穹楣氣候

口高原山地氣候

口翻微大疏性氣候

口湍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W(wǎng)氣候

I地中海氣候

幽曲?》沙謨氣候

皿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海拔<*

30002000500

(1)地形:亞洲地形復雜(填“多樣”或“單一”),亞洲的地勢特征是,地勢起伏大。

(2)河流:亞洲的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3)氣候: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0亞洲東部、東南部和南部地區(qū)季風氣候顯著,該氣候?qū)?/p>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影響是o

(4)通過以上探究發(fā)現(xiàn),地形、和河流三個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

【答案】(1)多樣中部高四周低(中間高四周低)

(2)高原、山地

(3)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nóng)作物的生長

⑷氣候

【分析】本題以亞洲地形圖、氣候類型圖為材料,涉及亞洲的地形地勢、氣候類型的分布等知識點,

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詳解】(1)亞洲地形類型多樣亞洲地形類型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高低懸殊,由圖及所學知識知,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2)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故亞洲的河流多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3)由圖及所學知識知,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東部、東南部主要受來

自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亞洲南部主要受來自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區(qū)。季

風氣候?qū)r(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影響是:夏季高溫時,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帶來充沛降水,水熱配合好,利

于農(nóng)作物生長發(fā)育;亞洲季風氣候從熱帶到溫帶均有分布,使得不同氣候帶能種植多種農(nóng)作物,熱帶

可種水稻、橡膠等,亞熱帶適合水稻、柑橘,溫帶能種小麥、玉米等;季風氣候區(qū)的降水和高溫條件,

促進巖石風化和土壤形成,且降水帶來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使土壤較肥沃,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4)通過以上探究發(fā)現(xiàn):地形、氣候和河流三個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地形對氣候有

影響、地形對河流由影響;氣候?qū)恿饔杏绊?,河流對地形有影響?/p>

32.(22-23七下?安徽巢湖?期末)讀下列材料和圖,完成下列問題

11

材料:亞洲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

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qū)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峰,全部分布喀

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