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北京一零一中高一(上)期中語文2024年11月05日本試卷共8頁,120分??荚嚂r間120分鐘。請考生將試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6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5題。材料一“含蓄”之美是中國古典詩學中特別重視的一個問題。一方面是中國古詩多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見長,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則與儒、道兩家的思想有關。儒家詩教主張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溫柔敦厚,樂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則認為“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并認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儒、道兩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處,即都重視“無”與“有”、“虛”與“實”、“內(nèi)”與“外”、“言”與“意”之間的辯證關系。這種相通之處反映到詩學上面,就都以“含蓄”“蘊藉”“空靈”為美,以直語、鋪排語、說盡語為不美。“含蓄”這一說法,較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彼^“文約”“辭微”,指詩里說出來的比較簡約;所謂“指大”“義遠”,指所暗示出來的意味豐富深遠。到了唐代,探討“含蓄”美成為詩學發(fā)展的時尚,如皎然《詩式》中“但見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詩格》中“為詩宜精搜,不得語剩而智窮,須令語盡而意遠”等。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他把“含蓄”作為其中的一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蘇軾的以“一點紅”表現(xiàn)“無邊春”、王士禎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尾”等說法,都未超出司空圖的概括。對“含蓄”美的重視,成為中國詩學的一大傳統(tǒng)。含蓄的藝術之美,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共同追求。詩人面對的社會生活和心中涌動的感情是豐富多彩的,詩人不可能把包羅萬象的生活和流動多變的感情全部直說出來。詩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個別概括一般,即“以少總多”“萬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個以有限表現(xiàn)無限的藝術世界。含蓄的藝術之美,又是讀者鑒賞再創(chuàng)造的需要,其心理機制就是讀者對詩作中空白的填充與投射。相信讀者能充分地把握詩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對作品的“思而得之”,會獲得再創(chuàng)造的愉悅。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詩人成熟的標志。鄭板橋說過:“始余畫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層功力,最為難也。近六十外,始知減枝減葉之法?!保ā多嵃鍢蚣罚┧^“減枝減葉之法”就是含蓄之法。這是以切身體會來說明含蓄美是藝術的高格和極致,對一個藝術家來說,可能要花畢生的精力才能夠追求到它。(取材于童慶炳《中國古代詩學與美學》)材料二文學作品大概可分為三種,情盡乎辭,情溢乎辭,或是辭溢乎情。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jīng)指出與此類似的分別,不過他把“情”叫做“精神”,“辭”叫做“物質(zhì)”:物質(zhì)恰足表現(xiàn)精神的是“古典藝術”,例如希臘雕刻,體膚恰足以表現(xiàn)心靈;精神溢于物質(zhì)的是“浪漫藝術”,例如中世紀“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熱烈的情感與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體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質(zhì)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藝術”,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極笨重龐大的物質(zhì)堆積在那里,我們只能依稀見出它所要表現(xiàn)的精神。黑格爾最推尊古典藝術,就常識說,情盡乎辭也應該是文學的理想?!盁o情者不得盡其辭”,“和順積中,英華外發(fā)”,我們的古圣古賢也是如此主張。不過,情溢乎辭也未嘗沒有它的好處。語文有它的限度,盡情吐露有時不可能,縱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藝術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不盡,意味才顯得閎深婉約,讀者才可自由馳騁想象,舉一反三。拿繪畫來打比,描寫人物,用工筆畫法仔細描繪點染,把一切形色,都盡量地和盤托出,結果反不如用大筆頭畫法,寥寥數(shù)筆,略現(xiàn)輪廓,更來得生動有趣。畫家和畫匠的分別就在此。畫匠多著筆墨不如畫家少著筆墨,這中間妙訣在于能以有限寓無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在普通情境之下,“辭溢乎情”總不免是一個大毛病。我們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辭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來和它相稱的情感思想,略經(jīng)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覺得受了一回騙,作者原來是一個窮人要擺富貴架子!不過“辭溢乎情”有時也別有勝境。漢魏六朝的駢儷文就大體說,都是“辭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罵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愛好文藝而不夾成見的虛心讀者,必能感覺到它們自有一種特殊的風味。我曾平心靜氣地玩味庾子山的賦、溫飛卿的詞、李義山的詩和商藾、彌爾頓的長短詩,覺得他們的好處有一大半在辭藻的高華與精妙,而里面所表現(xiàn)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無法在理論上找到一個圓滿的解釋。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燦爛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時所呈現(xiàn)蔥蘢的花卉,我們就不能借它們娛目賞心么?再看一看藝術,中國古瓷上的花鳥,波斯地氈上的圖案,不也都“美麗”得令人欣喜?我們欣賞它們所表現(xiàn)的情趣居多呢,還是欣賞它們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辭藻也可以供人欣賞?!稗o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這地步,我們似也毋庸反對。(取材于朱光潛《談文學》)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中國古詩有字句長度的限制,多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B.儒、道兩家思想都重視“無”與“有”、“言”與“意”的辯證關系。C.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人的感情流動多變,難以全部直說。D.含蓄美是詩人成熟的標志,年齡越大的詩人寫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2.根據(jù)材料二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2分)A.相較于希臘雕刻而言,黑格爾更推尊中世紀的“哥特式”雕刻。B.情溢乎辭的作品雖意味不深永,卻能給讀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間。C.畫家用大筆頭畫法描畫人物,比畫匠工筆細描的更顯生動有趣。D.真正愛好文藝的虛心讀者,會認為“辭溢乎情”的作品才最好。3.材料中的下列論述,與“含蓄美”無關的一項是()(2分)A.大音希聲,大象無形B.但見情性,不睹文字C.不著一字,盡得風流D.和順積中,英華外發(fā)4.在追求文學辭藻上,兩則材料的看法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4分)5.蘇軾評價陶淵明的詩“質(zhì)而實綺,瘝(qú即瘦)而實腴”。請以《歸園田居》(其一)為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蘇評陶詩的理解。(6分)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4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題。(共19分)秦廢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燕、齊、荊地遠,不置王無以鎮(zhèn)之,請立諸子?!扁氏缕渥h,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內(nèi)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黓稅重賞賜之,甚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林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延尉議是?!狈痔煜聻槿ぃぶ檬?、尉、監(jiān)。蘇子曰:圣人不能為時,亦不失時。時非圣人之所能為也,能不佚時而已。三代之興,諸侯無罪不可奪削,因而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謂不能為時者也。周衰,諸侯相并,齊、晉、秦、楚皆千馀里,其勢足以建侯樹屏。至于七國皆稱王,行天子之事,然終不封諸侯。久矣,世之畏諸侯之禍也,非獨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當然,如冬裘夏葛,時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獨見也,所謂不失時者,而學士大夫多非之。漢高帝欲立六國后,張子房以為不可,李斯之論與子房無異。高帝聞子房之言,知諸侯之不可復,明矣。然卒王韓信、彭越、英布、盧綰,豈獨高帝所為,子房亦與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蔽糁摲饨ㄕ呱醣?,宗元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圣人復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氣必爭。爭必以刷,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自書契[1]以來,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父子兄弟相賊殺,有不出于襲封而爭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臘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至漢以來,君臣父子相賊虐者,皆諸侯王子孫,其馀卿犬夫不世襲者,蓋未嘗有也。近世無復封建,則此禍幾絕。仁人君子,忍復開之歟?故吾以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論,當為萬世法也。(取材于宋·蘇軾《東坡志林》)注釋:【1】書契:指有文字記載。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然后屬疏遠 屬:親屬B.諸侯更相誅伐 更:交替C.子房亦與焉 與:參與D.不能易也 易:交換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項是()(3分)①理固當然 錚錚然有京都聲(《琵琶行并序》)②非人之私智獨見也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③昔之論封建者甚眾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④雖圣人復起,不能易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勸學》)⑤爭必以利 輮以為輪(《勸學》)⑥利莫大于封建 青,取之于藍(《勸學》)⑦爭之端而亂之始也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A.①⑥ B.②⑦ C③⑤ D.④⑥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請立諸子請立各位皇子為諸侯王B.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諸皇子和功臣們皆封侯并用國家的賦稅重賞他們C.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廢除封侯的制度設置郡守,能行得通嗎D.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分封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時勢使然9.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題“秦廢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廢除了三代以來分封諸侯的國家制度。B.始皇不急于說出己見,而讓群臣議論丞相的諫言,群臣多贊成丞相的意見。C.廷尉李斯深諳時移世變,以史為鑒,力排眾議,反對恢復分封諸侯的制度。D.蘇東坡學養(yǎng)深厚,縱論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各有優(yōu)劣。10.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2分)自三代圣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終不能已篡弒之禍。11.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話做出的判斷。請用自己的話具體說明作者做出這個判斷的直接依據(jù)。(5分)(二)根據(jù)要求完成12題。(共5分)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墩撜Z·述而》)②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論語·雍也》)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墩撜Z·為政》)④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保ā墩撜Z·述而》)12.《論語》中蘊含很多“學習之道”,這些內(nèi)容多為后來者所繼承或發(fā)展。請從以上材料中任選一則,結合《勸學》或《師說》中的相關內(nèi)容談談你對其中所蘊含的“學習之道”的理解和認識。(5分)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3—15題。(共12分)滿江紅·赤壁懷古戴復古[1]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qū)宇。萬騎臨江貔虎[2]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3],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注釋:【1】戴復古,南宋詞人?!?】貔(pí)虎,貔和虎。泛指猛獸?!?】曹瞞,曹操小名阿瞞。1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闋開篇點題,一個“想”字領起對赤壁之戰(zhàn)的描述,與“懷”字相照應。B.“貔虎噪”“魚龍怒”,比喻、擬人手法,表現(xiàn)周瑜火攻曹軍時排山倒海之勢。C“今如許”三字反問將思緒由歷史轉入現(xiàn)實,寫出詞人對功名事業(yè)的淡漠。D.詞人將滿腔的傷感融入到向道旁楊柳的發(fā)問之中,含蓄蘊藉,意味深長。14.周瑜是古代詩歌常用的詩歌形象,下列對這一人物的評價與本詞一致的一項是()(3分)A.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赤壁懷古》唐·王周)B.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唐·杜牧)C.周郎二十四年少,蓋世功名隨一燎。(《赤壁》南宋·岳珂)D.顧曲周郎今已矣,滿江南、誰是知音客。(《賀新郎》元·邵亨貞)15.同樣寫赤壁之戰(zhàn),本詞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表達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請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6分)16.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字跡清晰。(共8分)(1)《勸學》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边@與韓愈《師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有相似之處。(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壯志,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結局。(3)《琵琶行》反復出現(xiàn)的“月”是情的重要載體:白居易與客人無奈分別時有“別時茫茫江浸月”,一曲終了眾人沉醉時“______________”;琵琶女風頭正盛時“秋月春風等閑度”,而當她繁華逝去獨處江頭時只見“______________”。(4)“猿”善攀爬,叫聲似哭似號,聞之令人傷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重要的意象,詩人常常借此營造孤寂、愁苦、哀傷的氛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______________”一句,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有“______________”的詩句,《登高》中有“風急天高猿嘯哀”一句。(5)“酒文化”與中國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有密切關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寫詩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往往取酒還獨傾”寫詩人被貶后獨自飲酒,借酒澆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尊還酹江月”寫詞人把酒灑在地上祭奠江月,表達自己的情感;李清照《聲聲慢》中“______________”也壓不住內(nèi)心的凄苦。(6)詩歌中常用借代手法,請在《短歌行》《琵琶行》中任選一首,寫出運用借代手法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明總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同學聰明,張老師引用《勸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鼓勵他:我們的天性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關鍵是要靠后天的努力。(8)子曰:“飯疏食飲水,______________,樂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四、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17.微寫作(10分)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燦爛輝煌。高一語文備課組組織了古詩鑒賞學習系列活動。請從下列微寫作任務中任選一個,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1)一首詩既要有好的開頭,還要有好的結尾。古代詩人很注重詩歌開頭和結尾的設計。請從本學期所學的詩歌(《短歌行》《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琵琶行》《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中選擇一首,針對其開頭或結尾,寫一段點評文字。要求:角度明確,思路清楚,有思考有認識。(2)古人作詩,常托物言志。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請你從一零一校園中選擇一種你熟悉的植物或動物,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自擬題目,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18.作文(50分)無論古今中外,“家”都是一個有特別意義的地方。放學的孩子渴望家中的晚餐,晚歸的上班族心系家中的燈火,回鄉(xiāng)的游子近鄉(xiāng)情怯……回家的路上,幾多心緒,幾多故事。請以“回家路上”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參考答案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6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5題。1.(2分)D2.(2分)C3.(2分)D4.(答案示例)在材料一看來,辭藻貪多求全(或“鋪排說盡”)(1分)是技藝不高(或“不成熟”)的表現(xiàn)(1分);在材料二看來,重辭藻有時也別有勝境(或“自有一種特殊的風味”)(1分),毋庸反對(1分)。5.(答案示例)“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的大意是:(陶詩)看起來很簡單質(zhì)樸,內(nèi)里實在是很美麗很豐富。這與材料一中所論的詩歌應講求含蓄美的看法是一致的。(2分)以《歸園田居》(其一)為例,作品中間幾句用方宅、草屋、樹木、炊煙等簡單的意象(或:普通的鄉(xiāng)間事物)來勾勒田園生活,語言非常樸素(或:無過多華麗辭藻)(2分),卻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擺脫官場束縛后自由、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體會到其對田園生活的濃厚感情,正可謂言簡而意豐、以少總多(2分)。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4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題。(共19分)6.D(3分)7.A(3分)8.B(3分)9.D(3分)10.(2分)參考答案: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禮樂教化天下,曾經(jīng)達到了刑罰可以擱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終不能終止篡位弒君的禍患。11.(5分)參考答案:漢高帝和張子房是反對分封諸侯的,但是迫于形勢,不得不封韓信等人為諸侯王,所以說“封建非圣人意也,勢也”。(二)根據(jù)要求完成12題。(共5分)12.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5分)答案示例:第一則材料強調(diào)謙虛好學、不恥下問、擇善而從、取長補短等?!稁熣f》提及士大夫“恥學于師”的壞風氣,贊揚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的做法。這正是對“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钡纳鷦诱f明。第二則材料強調(diào)要知難而進,不要半途而廢?!秳駥W》開篇就提出“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又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作比較,強調(diào)了學習必須持之以恒。第三則材料中強調(diào)了學與思不可偏廢(學思并重),《勸學》中“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則更強調(diào)學習的決定作用。第四則材料,“生而知之”是相對“學而知之”而言的,《論語》強調(diào)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勸學》用“輮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等說明后天學習對于改造先天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池塘防水修補方案(3篇)
- 新建家禽屠宰項目方案(3篇)
- 抵押車貸款運營方案(3篇)
- 單位糧油配送定購方案(3篇)
- 酒店餐飲外賣運營方案(3篇)
- 服裝比賽立裁方案(3篇)
- 商業(yè)分區(qū)銷售方案(3篇)
- 一建公路實務實踐課件
- 采購需求與供應商評估工具供應商管理
- 信件此致敬禮的格式怎么寫10篇
- 2025年騰訊云從業(yè)者基礎認證題庫
- 間歇性導尿護理
- 全軍熱射病防治技術培訓教材
- 臨床醫(yī)師三基培訓
- 2024-2030年版中國煙花爆竹行業(yè)市場競爭態(tài)勢及發(fā)展策略分析報告
- 人衛(wèi)神經(jīng)病學第8版
-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聽力原文無音頻)
- 前端開發(fā)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
- 自愿放棄景點協(xié)議書(2篇)
- GB/T 44714-2024養(yǎng)老機構認知障礙友好環(huán)境設置導則
- 靈活用工勞動合同三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