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目錄必修上冊 11*《沁園春?長沙》現(xiàn)代·毛澤東 12*《短歌行》三國魏?曹操 23*《夢游天姥吟留別》唐?李白 44*《登高》唐?杜甫 75*《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86*《勸學》《荀子》 97*《師說》唐·韓愈 128*《赤壁賦》宋·蘇軾 169*《琵琶行》唐?白居易 2010《登泰山記》清·姚鼐 24注:序號上標有*表示必背記誦篇章。一、糞土當年萬戶侯糞土:二、1.漫江滿江。漫:滿、遍2.百舸爭流舸:大船爭流:爭著行駛3.鷹擊長空擊:4.魚翔淺底翔:這里指魚在清澈的水中輕快地游動淺底:江水清澈,顯得很淺5.萬類霜天競自由萬類:一切生物秋天:6.悵寥廓悵:由深思而引發(fā)激昂慷慨的心緒寥廓:高院空闊,指宇宙的廣闊7.誰主沉浮主:主宰沉浮:事物的盛衰、消長8.崢嶸歲月稠崢嶸:不平常稠:多9.恰同學少年?。赫?、10.風華正茂:11.書生意氣書生:青年學生意氣:意志和概念12.揮斥方遒揮斥:奔放遒:強勁有力13.激揚文字激揚:激濁揚清14.糞土:把……看做糞土15.擊水:游泳16.浪遏飛舟遏:契闊談?:(1)明明,明明如月;古義,光明、"今義:副詞,表示明顯或確實如此。"(2)幾何,古義指人生短暫;今義為數(shù)學分支,幾何學。(3)山不滿足于高,古義指滿足;今義指厭倦。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鼓瑟吹笙: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使動用法,使……何以解憂:疑問代詞“何”作賓語,前置表達。(1)建安風骨:指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等人慷慨悲涼的詩文風格。漢獻帝的最后一個年號為“建安”(公元196年至220年),因此這一時期的詩文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這一時代的作家,如“三曹”和“七子”,逐漸擺脫了儒家思想的束縛,更加注重作品的抒情性。由于當時正處于戰(zhàn)亂動蕩時期,他們的思想情感常顯慷慨激昂。他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學巨著,使文學內(nèi)容更加充實。具有豐富情感的詩歌,多采用五言形式,以其遒勁風骨著稱,并展現(xiàn)出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即所謂的“建安風骨”。建安文學的卓越貢獻對后世文學藝術(shù)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南北朝時期,劉勰與鐘嶸均推崇建安時期的文風;唐代陳子昂則高度贊揚“漢魏風骨”,李白亦有“蓬萊文章建安骨”的詩句。(2)歌行體:歌行體,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行”意指樂曲。由于漢魏以前的樂府詩多以“歌”和“行”為題,故得此名。其章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亦稱古詩、古風。比喻渴慕賢才,原意表達戀愛中女子對情人的愛怨與期盼之情。詩人在此化用詩意,以熱烈期待賢士到來的形象,古樸深沉,自然貼切。作者自比周公,反復表達了求賢若渴的急切心情,并展示了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大業(yè)不遺余力的誠摯態(tài)度。廣納賢才,竭誠歡迎更多優(yōu)秀人才的加入。①“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月象征賢才匯聚,表達對賢才難得的憂慮之情。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此句比喻賢才猶豫不決,詩人借此表達對賢才遲遲未歸的焦急心情。③“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娙艘浴吧礁吆I睢北扔髌鋸V納賢才的博大胸懷,旨在表明其唯才是舉、廣開接納之門的態(tài)度。一.通假字:腳著謝公屐“著”同“著”,穿。列缺霹靂“列”同“裂”,決裂。須行即騎訪名山“須”同“需”,要想。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事”同“侍”,侍奉。二.古今異義:煙濤微茫信難求古義:難以識別、實在、今義:細微、相信、請求。云霞明滅或可睹古義:暗、有時,今義:消滅、或者。勢拔五岳掩赤城古義:高出,今義:選拔。湖月照我影古義:投下,今義:照片。淥水蕩漾清猿啼古義:凄涼,今義:清潔。身登青云梯古義:石級,今義:樓梯。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古義:無數(shù)的峰巒、今義:數(shù)字、巖石、轉(zhuǎn)彎。迷花倚石忽已暝古義:不知不覺,今義:忽然。熊咆龍吟殷巖泉古義:震撼,今義:殷切。栗深林兮驚層巔古義:重疊的,今義:層次。水澹澹兮生煙古義:升騰,今義:生氣。青冥浩蕩不見底古義:空、邊際,今義:冥想、底層。日月照耀金銀臺古義:宮闕,今義:臺子。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古義:神仙,今義:君王。虎鼓瑟兮鸞回車古義:運行,今義:回歸。別君去兮何時還古義:離開,今義:出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古義:低頭,今義:摧殘、眉毛。使我不得開心顏古義:能、舒暢,今義:得到、開關(guān)。三.一詞多義:1.云青青兮欲雨青冥浩蕩不見底且放白鹿青崖間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失向來之煙霞古來萬事東流水我欲因之夢吳越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列缺霹靂仙之人兮列如麻迷花倚石忽已暝忽魂悸以魄動別君去兮何時還世間行樂亦如此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須行即騎訪名山丘巒崩摧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丘巒崩摧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古來萬事東流水使我不得開心顏訇然中開云青青兮欲雨身登青云梯恍驚起而長嗟栗深林兮驚層巔使……四.詞類活用:名詞活用作動詞:越人語天姥云青青兮欲雨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使我不得開心顏名詞活用作狀語:對此欲倒東南傾一夜飛度鏡湖月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訇然中開古來萬事東流水使動用法:栗深林兮驚層巔使……顫栗,使……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天姥連天向天橫五.文言句式:省略句:??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省略主語、謂語、航海者提及瀛洲,皆言其籠罩于煙霧之中。在波濤滾滾的無垠海域中,難以辨識,實難尋覓??罩新勌祀u。在高空,再次聆聽了天雞的啼鳴聲。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的煙霧云霞已完全消散。恍驚起而長嗟。猛然驚醒,坐起身來,長嘆(一聲)。送我至剡溪。(明月把)我送到剡溪。定語后置:天臺一萬八千丈。(就是那)一萬八千丈(高)的天臺山。一夜飛度鏡湖月。在一夜之間,我穿越了月光下的鏡湖。謂語前置:淥水蕩漾清猿啼。清澈的流水,微波輕蕩,猿啼凄厲。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眾多山巒連綿起伏,山路蜿蜒曲折,方向難以辨識。水澹澹兮生煙。水波動蕩啊,霧氣升騰。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的煙霧云霞已完全消散。使我不得開心顏!叫我不能心情舒暢,(盡情地)歡笑!1.文體常識:近體詩與古體詩(亦稱古風)相對,形成于唐代,嚴格遵循格律,包括五言絕句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不少于八句)三種,遵循律詩格律。律詩格律要求嚴謹,常見形式包括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其格律規(guī)定如下:①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為四聯(lián),分別叫作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每聯(lián)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②定韻腳。每首詩偶句需押韻,一韻貫穿始終;首句可押亦可不押。③調(diào)平仄。詩句中的每個字,無論是平聲還是仄聲,都有其基本規(guī)定,通常遵循平仄交替的原則。④講對仗。律詩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對仗又分為工對、寬對等。工對需嚴格保持詞性和意義的對偶,而寬對僅要求詞性相近。意義大體相對即可。(1)艱難困苦使白發(fā)增多。1.百年,古義指晚年;今義指長時間或一生。終身。2.艱難,古義指極其遺憾;今義為痛苦怨恨。1、通假字早生華發(fā)華:通“花”,花白.一尊還酹江月尊:通“樽”,酒杯.2.古今異義詞大江東去江古:專指長江.今:泛指江河.千古風流人物風流古:古代有功績而又有文采.今:跟男女情愛有關(guān)的;輕浮放蕩.故國神游故國古:舊地.今:舊國.3.一詞多義故舊日的壁壘西邊(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國有大事,民眾各守其區(qū)。無緣無故(成語)緣故,原因,名詞.故意多次言及欲逃亡(《史記·陳涉世家》)。微君之言,臣本將謁之(《韓非子·難一》)。通“固”,意為本來,副詞。求也因退縮而未能前進,故需激勵他(《論語·先進》)。4.詞類活用大江東去東:向東,名詞用作狀語.檣櫓灰飛煙滅灰、煙:像灰那樣、像煙那樣,名詞用作狀語.5.文言句式故國神游(倒裝句,應該為:神游故國.)多情應笑我(倒裝句,應該為:一、古今異義:1.蚓無爪牙之利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幫兇、走狗。2.金就礪則利古義:金屬制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劍等;今義:黃金。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檢查;今義:探究并領(lǐng)會。二、通假字:1.通過煣制使其成為輪,即用火烘烤木材,使其彎曲。2.雖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曬干。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4.君子的天賦并非與眾不同,而是源于其天生資質(zhì)。三、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快;輮以為輪/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3、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水,名詞作動詞,游泳,游水。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5、下飲黃泉: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四、(一)狀語后置句:1、青,取之于藍,介詞“于”表示從何處取得。2、青【于藍】: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3、寒【于水】:于,介詞,表比較,可譯為“比”。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作為介詞,用于引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對”。(二)定語后置句: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修飾“爪牙”,“強”修飾“筋骨”。“之”,定語后置的標志。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是判斷句式的標志;“者”和“也”為語氣詞,“者”置于結(jié)果分句之后,表示停頓并提示原因;“也”作為語氣助詞,解釋原因。2.臂非加長也。3.聲非加疾也。4.假輿馬者,非利足也。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6.蚯蚓雖無鋒利的爪牙與強健的筋骨,卻能上食塵土,下飲地下的泉水,這歸功于其一心一意。7.蟹有六只腳和兩只鉗,若無蛇鱔的洞穴則無法安身,皆因心浮氣躁所致。(四)省略句1.輮(之)以(之)為輪。2.輮(之)使之然也。五、1、無以至千里/無以成江海:無以,表示“沒有用來……的(辦法)”。六、1、輮以為輪——古義:介詞“以”+動詞“為”,使……成為。今義:認為。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習。今義:學問廣博精深。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義:兩個詞。用,介詞,因為;心,心思。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古義:藏身。今義: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種事物上。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君子古義: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今義:七、1、青,取之于藍。2、(1)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為“卻”或“但是”。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③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⑤非能水也,而絕江河。⑥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2)連詞,表示遞進關(guān)系,可譯為“而且”或“并且”。(3)連詞,表因果,可翻譯成“因而”。此句也可表順承。①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4)連詞,表修飾,可翻譯成“地”。①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②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④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5)連詞,用于假設(shè)情境,可譯為“如果”或“假如”。①鍥而舍之,朽木不折。(6)并列連詞,可譯為“和”或“與”。①蟹有六只腳和兩只鉗,若無蛇鱔的洞穴則無法安身,是因為其心思浮躁所致。3.焉:4.利:(2)非利足也(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之……)(2)青取之,而青于藍。(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一、1、傳道受業(yè)解惑2、或不焉,或師焉二、1、古之學者必有師:(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指有專門學問的人。2、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jié)合,譯為“用于……”。辦法(方式、工具、依據(jù)等);㈡……的原因(或緣由)。(今)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3、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古)無論,不論。(今)沒有。4、小學而大遺:(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訓詁、音韻的學問.(今)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5、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6、今之眾人:(古)一般人、普通人。7、吾從而師之:(古)跟隨.(今)連詞,表目的和結(jié)果。8、師不必賢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三、1、2、3、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4、5、6、1、2、3、六藝經(jīng)傳4、5、1、2、3、4、5、6、1、2、3、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推測、5、6、7、8、1、2、3、4、5、6、1、2、3、4、5、6、7、8、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結(jié)構(gòu)助詞。9、10、11、蚓無爪牙之利(助詞,定語12、吾欲之南海(動詞,到、四、惑而不從師,其為惑者終不解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使動用法,使……1、2、而恥學于師(意動用法,以……3、4、位卑則足羞(意動用法,以…5、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6、五、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2、而恥學于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不拘于時,學于余.(介賓短語后置句、3、判斷句:①教師,旨在傳授知識、教授學業(yè)并解答疑惑。②知識所在之處,教師亦隨之存在。4、省略句:③
(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④
(士大夫)則群居而笑之。5、固定格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1)舉杯勸客,以匏樽相邀。(3)山川相繆(繆,通“繚”連結(jié)、(1)徘徊于斗牛之間(古義:(2)白露橫江(古義:(3)凌萬頃之茫然(古義:(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義: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將其視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5)倚歌而和之(古義:循,依。1、2、3、4、橫槊賦詩5、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使……起舞;使……6、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使……漂浮7、正襟危坐(使動,整理,使……8、黎明時分,東方已顯出白色。9、微如滄海之一粟(形容詞用作動詞,顯得極其渺小)。10、1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12、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用法以……為伴、以……1、望:2、歌:3、如:5、長:6、(1)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那(2)且夫天地之間(7、(1)飄飄乎如遺世獨立(遺棄)(2)托遺響于悲風(1、七月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六)2、白露橫江(籠罩)3、縱一葦之所如(縱:4、5、浩浩乎如馮虛御風(浩浩:廣闊,遼遠;馮虛:凌空、6、7、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8、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裊裊:形容聲音婉轉(zhuǎn)悠長,縷:9、10、11、12、哀吾生之須臾(片刻)13、知不可乎驟得(驟:突然;驟得:輕易得到)14、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連……都……;一瞬:15、1.判斷句3.(1)(其聲)如怨如慕,(其聲)泣如訴4.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客有吹洞簫者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何為其然也?而又何羨乎?而今安在哉?1.(1)浩蕩如乘風凌空,卻不知歸宿何方。(3)逝者如斯,卻未真正流逝。)(5)自其不變者而觀之(連詞,表修飾(6)正襟危坐,然后問客曰。(7)侶魚蝦而友麋鹿(連詞,表并列)(8)物與我皆無窮盡,故何需羨慕?因而、2.(4)吾與子共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5)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取獨)(9)凌萬頃之茫然((10)月出于東山之上(助詞,的)(11)哀吾生之須臾(助詞,的)(1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13)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14)取用無限制,使用不枯竭(指它們)。3.(1)蘇子與客泛舟于赤壁之下。(2)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詞,在)(4)于是飲酒樂甚(介詞,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7)寄蜉蝣于天地(介詞,在)(8)托遺響于悲風(介詞,在4.(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形容詞詞尾)(2)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形容詞詞尾(3)郁乎蒼蒼(形容詞詞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而又何羨乎(語氣詞,表示疑問)(6)相與枕藉乎舟中(介詞,在(7)客亦知夫水與月乎(5、(1)凌萬頃之茫然/蘇子愀然(形容詞詞尾,……9、其:一、曲終收拔當心畫(畫通二、(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2)因為長句(因為古:因此創(chuàng)作,今:用于說明原因,常與“所以”搭配,體現(xiàn)因果關(guān)系。(3)因為長句(長句古:指七言詩,唐代的習慣說法。今:(4)鐵騎突出刀槍鳴(突出古:突然沖出。今:多指表現(xiàn)不一般。(5)曲終收撥當心畫(當心古:正中。句中指沖著弦的正中部位。今:(6)整頓衣裳起斂容(整頓古:整理,修飾。今:使紊亂的變?yōu)檎R,使不健全的健全起來。(7)秋月春風等閑度(等閑古:隨便的,輕易地。今:指平常普通。(8)弟走從軍阿姨死(阿姨古:指鴇母。今:多用以稱呼跟母親輩分相同、年紀差不多不一定有親屬關(guān)系的婦女。(9)暮去朝來顏色故(顏色古:面色。今:指色彩(10)去來江口守空船(去來古:走了以后。來,語助詞,無實義。今:前去又回來,相當于來回。(11)夜深忽夢少年時(少年古:指年輕時。今:(12)老大嫁作商人歸(老大古:年齡大了。今:(13)嘔啞嘲哳難為聽(難為古:不堪。今:(14)凄凄不似向前聲(向前古:剛才,先前。今:(15)又聞此語重唧唧(唧唧古:嘆息聲,今:三、(1)聽見舟中夜間的琵琶聲。(2)于是命人擺酒。(3)因長句,作歌以贈之。(5)在潯陽江頭夜送客(“夜”用作狀語,表示在夜晚)。(7)商人看重利益,輕視離別。(8)在夢中,妝淚如紅闌干。(10)血色羅裙翻酒污。四、(2)感斯人言。(被動句。"感"后省略介詞"于"。"于"相當于"在"。(3)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倒裝句。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于穆、曹二善才"放在動詞"學后"作補語。"于"相當于"向"。(4)轉(zhuǎn)徙于江湖間。(倒裝句。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于江湖間"作動詞"轉(zhuǎn)徙"的補語。"于"相當于"在"。(5)主人下馬客在船(互文異義對應。譯:(6)使快彈數(shù)曲。(省略句。"使"后省略賓語"之",指"琵琶女"。(7)問其人,本長安倡女。(省略句。"本"后省略動詞謂語"是"。五、①遂命酒②忽聞水上琵琶聲(聲音,名詞)6、于①嘗學琵琶于穆、六、1、敘事詩:敘事詩是通過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進行抒情的詩歌。它將虛實與抒情巧妙融合,詩人的情感并非直接表達,而是通過具體事件來傳達。任務、環(huán)境的描述,融化在其中得以抒發(fā)的。敘事詩的詩人需具備高度概括生活的能力,運用簡潔的語言。精煉的手法顯示生活的本質(zhì),具有典型性。敘事詩可分史詩、故事詩、寓言詩、英雄頌歌、詩劇等。2、新樂府:樂府詩類名。始創(chuàng)于初唐。初唐詩人創(chuàng)作樂府詩時,除沿用漢魏六朝的舊題外,少數(shù)詩人如長孫無忌等亦有所貢獻。劉希夷等人另創(chuàng)新題,雖屬樂府體裁,但已不遵循聲律規(guī)范,因此被稱為“新樂府”。此類作品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fā)展。杜甫所作如《兵車行》、《麗人行》等作品采用樂府詩體制,直抒時事,自成篇章,不依傍他篇。后來,白居易、元稹等人不僅發(fā)揚了這種寫作方法,還正式確立了新樂府的名稱。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五十首詩中,多有揭示社會矛盾的作品。在當時較有現(xiàn)實意義。其形式采用樂府歌行體,多以三、七言錯雜運。3、序:放在著作正文之前,說明寫作宗旨、經(jīng)過、內(nèi)容、體例或?qū)χ靼l(fā)表評論的文字。又稱緒、前言。序一般由作者自己寫,也有請別人寫的。要求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大學試題(汽車專業(yè))-汽車服務工程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大學試題(文學)-漢語史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大學試題(大學選修課)-臨床醫(yī)學導論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綠化養(yǎng)護臺風應急方案
- 2025年大學試題(醫(yī)學)-衛(wèi)生管理統(tǒng)計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大學試題(農(nóng)學)-農(nóng)學綜合練習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國家開放大學(災難事故避險自救)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衛(wèi)生資格(中初級)-呼吸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題)
- 2025年衛(wèi)生知識健康教育知識競賽-醫(yī)療質(zhì)量與安全管理知識競賽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題)
- 2025年醫(yī)學高級職稱-小兒內(nèi)科學(醫(yī)學高級)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題)
- 土方工程施工標準
- 三方商鋪轉(zhuǎn)租協(xié)議書
- 自然災害信息員業(yè)務知識考核試題
- 六個盒子組織診斷工具理解與實踐課件
- 全玻幕墻的設(shè)計與計算
- 國際貿(mào)易技能大賽題庫
- von frey絲K值表完整版
- 出納日記賬模板
- GB/T 8183-2007鈮及鈮合金無縫管
- GB/T 3049-2006工業(yè)用化工產(chǎn)品鐵含量測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 基于PLC的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系統(tǒng)設(shè)計與調(diào)試課件概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