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教學案第二單元7白居易詩四首_第1頁
語文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教學案第二單元7白居易詩四首_第2頁
語文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教學案第二單元7白居易詩四首_第3頁
語文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教學案第二單元7白居易詩四首_第4頁
語文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教學案第二單元7白居易詩四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白居易詩四首繩子不能太長當年在農村上初中時,放學回家就得去放牛。其實放牛也就是把牛拉到村頭的河堤上,將牛繩子的一端插在地里就可以了。我一邊看書一邊照看著牛。一天放學后,我看到父親已經把牛拉到河堤上了。那頭牛正使勁地噴氣吃著身邊的青草,并試圖往其它地方挪,可惜繩子牽住了牛。我趕緊跑回家,找來一節(jié)繩子,把原先那根短的繩子接長了許多。我繼續(xù)看我的書。一會兒父親來了,父親責怪我,說我為什么要把牛繩子放得那么長。這時,我才注意到牛在以長繩子為半徑的圈子里,并沒有成片地吃草,而是東一塊西一塊地吃,而且它還想往遠處去。父親說,你把繩子放得越長,牛就會越不認真地去吃草,它就會挑三揀四。果然,父親收回了接長的繩子。牛并沒有挨餓,而是很快吃得飽飽的。到如今,當教師的我,還記著父親說過的話。這里面確實有樸素的哲理。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毒暗聜鳠翡洝焚p讀:百尺竿頭須進步,比喻人不要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要繼續(xù)努力,不斷進取。學習任何知識都要精益求精。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賞讀:活著的時候應當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賞讀:蘇軾贊嘆王維的詩既有詩情又有畫意,感情、形象兼?zhèn)?。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K軾賞讀:用門前溪水向西流比喻樂觀開朗、積極進取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仍能煥發(fā)出青春的活力,返老還童。形象地說明了對歲月流逝要抱樂觀態(tài)度。一、作者視窗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作品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二、寫作背景《輕肥》:從唐憲宗元和三年(808)的冬天到元和四年的春天,江南廣大地區(qū)和長安周邊地區(qū),受了嚴重的旱災,廣大百姓衣食無著,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人食人”的慘劇。當時白居易剛剛擔任左拾遺一職,看到旱情嚴重、民生疾苦,而朝廷的權貴、宦官們卻及時行樂,過著“乘肥馬衣輕裘”的奢侈生活。白居易在悲憤之余,忍不住提筆寫下《秦中吟·輕肥》?!痘ǚ腔ā罚哼@首詩幾乎所有的資料都沒有介紹其背景,作者于何時、在何種情況下所寫不詳,但從詩的內容與風格看,當屬白居易后期作品,旨在表現對某種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或物的追念、惋惜之情?!抖帕贳拧罚簭奶茟椬谠腿?808)的冬天到元和四年的春天,江南廣大地區(qū)和長安周邊地區(qū),遭受了嚴重的旱災。白居易是在元和三年剛剛擔任左拾遺一職的,此時上書力陳旱情嚴重,民生疾苦,請求朝廷能夠及時認真地“減免租稅”,以“實惠及人”,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白居易的一番忠誠打動了憲宗皇帝,他不但批準了白居易的奏請,還下了一道“罪己詔”。沒想到,這一切到頭來卻成了一場鬧劇,受災的老百姓并沒有從中得到任何的恩賜與救濟,免除租稅的詔書竟成了一紙空文。白居易在悲憤之余,忍不住提筆寫了《新樂府·杜陵叟》?!秵杽⑹拧罚涸褪?815),白居易遭權貴誣陷,被貶為江州司馬。從此白居易在嚴酷的政治斗爭中消沉起來,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與其朋友嵩陽處士劉珂來往密切,寫下了不少反映這種生活的詩作,《問劉十九》就是其中一首。三、基礎梳理1.字音識記(1)朱紱() (2)紫綬()(3)樽罍() (4)衢州()(5)京畿() (6)蠲免()(7)醅酒()答案(1)fú(2)shòu(3)léi(4)qú(5)jī(6)juān(7)pēi2.詞語釋義(1)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帝心惻隱知人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晚來天欲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切細的肉(2)新釀的米酒,表面上浮著細小如蟻的酒渣,微呈綠色,故稱“綠蟻”(3)對官員考評定級,以定升降(4)困頓(5)下雪3.名句背誦(1)食飽心自若,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虛受吾君蠲免恩。(3)________________,紫綬或將軍。(4)虐人害物即豺狼,________________!(5)晚來天欲雪,________________?答案(1)酒酣氣益振(2)十家租稅九家畢(3)朱紱皆大夫(4)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5)能飲一杯無整體感知1.《輕肥》本詩用大量筆墨,淋漓盡致地描繪了一幅內臣行樂圖,揭露了宦官們意氣驕奢、飛揚跋扈、為所欲為的罪惡行徑,并與江南“人食人”的慘象形成對比,強烈批判了統(tǒng)治階級驕奢淫逸、置百姓死活于不顧的現實,流露出了作者對百姓遭遇的深切同情。2.《花非花》詩歌以一連串的比喻,用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抒發(fā)了作者對所詠之物短暫易逝、難以長久的感慨。3.《杜陵叟》這首詩在禾穗青干、麥苗黃死、赤地千里的背景上展現出兩個頗有戲劇性的場面:一個是貪官污吏如狼似虎,逼迫災民們“典桑賣地納官租”;另一個是在“十家租稅九家畢”之后,里胥才慢騰騰地來到鄉(xiāng)村宣布“免稅”的“德音”,讓災民們感謝皇帝的恩德,入木三分地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階級橫征暴斂的罪惡,反映出當地農民的悲慘處境和作者對黑暗統(tǒng)治的反抗精神。4.《問劉十九》這首五言絕句是邀請朋友來暢飲的勸酒之詞。詩歌描寫了詩人在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邀請朋友前來喝酒,共敘衷腸的情景,字里行間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文脈梳理《花非花》重點突破一、白居易的《輕肥》與《賣炭翁》一樣,都是對上層統(tǒng)治者罪惡的揭露。請分析兩詩在語言及表現手法上的異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輕肥》和《賣炭翁》兩詩在語言上都具有白居易詩歌的共同點——淺顯易懂,有意到筆隨之妙,不像前人有閃爍隱約之辭。兩者都運用一二警句統(tǒng)攝全篇,達到言淺意深、平淡中見警奇的效果。《輕肥》中“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怵目驚心地對比了兩種不同的生活,而《賣炭翁》中寫到“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不同之處在于《輕肥》多描寫,且一韻到底,而《賣炭翁》著重敘述,且換韻頻繁。再說表現手法:相同之處是兩者都以冷靜客觀的審視,或描寫,或抒情,寓情感于敘事描寫中,不直接抒情、議論。不同點更明顯:《賣炭翁》靈活地運用了陪襯和反襯手法。以“兩鬢蒼蒼”突出年邁,以“滿面塵灰煙火色”突出“伐薪、燒炭”的艱辛。以“衣正單”和“愿天寒”對比,以“牛困人饑”和“翩翩兩騎”,反襯出勞動者和統(tǒng)治者的懸殊。以“一車炭”和“半匹紅紗一丈綾”反襯出“宮市”掠奪的殘酷。而《輕肥》則僅用對比手法。另外,《輕肥》運用“卒章顯志”的手法,而《賣炭翁》則不然,是在矛盾沖突的高潮時戛然而止,更含蓄,更有力。二、《花非花》詩意朦朧。你認為這首詩的詩意是什么?作者是怎樣表達這種詩意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花非花》這首詩主要表現一種對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或物的追念、惋惜之情。為傳達這種詩意,詩人使用博喻的修辭手法,一連串的比喻環(huán)環(huán)緊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本體雖未說明,但用似花、似霧、如夢、似朝云的連續(xù)比喻,含蓄地做了說明。三、在封建社會中,百姓遇到饑荒時,通常由帝王下詔免除租稅,而由地方官加緊勒索,這一直是統(tǒng)治者慣演的“雙簧戲”?!抖帕贳拧方衣读私y(tǒng)治者這種慣用的詭計,收到了強烈的諷刺效果。仔細體會這一點,說說你的認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此題開放性較強。主要應說明:這是由統(tǒng)治階級的貪婪本性和剝削本質決定的。說明了統(tǒng)治階級的虛偽性和欺騙性。可由名家詩句印證。蘇軾曾指出“四方皆有‘黃紙放盡白紙催’”(《應詔言四事狀》)。范成大也說“黃紙放盡白紙催,賣衣得錢都納卻”(皇帝詔書用黃紙,地方官的公文用白紙)。四、《問劉十九》是邀請人喝酒的小詩。雖然簡短,而景與情相得益彰。請說說詩中的景和情是如何完美結合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詩雖然短小,卻有濃濃的情意,寓情于景,景與情相得益彰?!熬G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描寫了富有生活情趣的新酒紅火的畫面:小巧又樸素的泥爐、嫣紅的火苗、浮動著的泡沫、芳香的綠酒,一切顯得那么醉人,再加上特殊的天氣——晚來天欲雪,與相知之友圍爐飲酒正適合消度這欲雪的黃昏。正是這種場景透出一種動人的精神因素:白居易對朋友的那種深情和友誼。名句品評(1)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品評開頭四句,先寫后點,突兀跌宕,繪聲繪色。意氣之驕竟可滿路,鞍馬之光竟可照塵,這不能不使人驚異。正因為驚異,才發(fā)出“何為者”的疑問,從而引出了“是內臣”的回答。內臣者,宦官也。宦官不過是皇帝的家奴,憑什么驕橫神氣以至于此,從而引出下面一句解釋,原來,宦官這種角色居然成了將軍、大夫,他們掌握了政權和軍權,怎能不驕?怎能不奢?(2)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品評這兩句以慘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現實揭示廣大人民的悲慘處境,勾勒出一幅畸形的現實社會的圖景,反映了中唐時期宦官當道、朝政腐敗的現象。諷刺的手法體現了作者對當時社會敏銳的洞察力,表現作者對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的同情。這與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異曲同工之妙。(3)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品評這兩句正面描寫“長吏”的暴行,雖只用了兩句,但由于先用災情的嚴重做鋪墊,后用“我”的控訴作補充,中間又揭露了封建社會最本質的東西,所以著墨不多而形象凸現,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懊髦鞭r民遭災,卻硬是“不申破”,甚至美化現實以博取皇帝的歡心,這個長吏不是很有典型性嗎?“明知”夏秋兩熟,顆粒未收,農民已在死亡線上掙扎,卻硬是“急斂暴征求考課”,入木三分地揭露了最本質的東西!精妙之處就在于前后的呼應和補充。(4)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品評邀對方傍晚過來飲酒,一場暮雪眼看就要飄灑下來,室外寒氣襲人,而時值黃昏,還有什么比朋友間飲酒敘情更令人快慰呢?結句雖為問句,但給人盛情難卻之感??键c鏈接詩詞鑒賞之語言風格一、詩歌常見的語言特色1.平淡:語言力求樸素,但平淡中蘊涵深意。如陶淵明《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表面看來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蘊涵著詩人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情趣。2.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的詩相對比較清新。3.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4.自然: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5.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6.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fā),或欲說還休。如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詞人惜花,為花悲喜,為花醒醉,為花憎風恨雨,含蓄地表達了青春韶光短暫、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7.奔放:指直率而有氣勢。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將滾滾長江與歷史長河融于一體,凸現了歷史蕩滌千古風流的奔放氣勢,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對景抒情的壯懷氣魄。8.洗煉:語言質樸、省凈、流暢、圓潤灑脫、意韻無極的境界。例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連”與“入”相攜,織出一幅煙雨迷蒙的愁網,并以“孤”為動力,把人進一步推進縈懷的離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壺的絕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脫然而出。語近俗白卻字字枝根相連,不可分割,匠意極深而不見斧鑿。9.悲慨:即悲壯慷慨、寂寥蒼勁的藝術風格。作者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憤憤不平。例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以蒼茫原野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蒼涼悲壯,慷慨激昂。10.沉郁:用一種蒼老遒勁的筆調去描繪廣闊的社會生活,而在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上籠罩著凝重深沉的憂郁色彩和悲劇氣氛,配之相適應的嚴格詩律和鏗鏘的音韻。杜甫《登高》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11.雄奇:氣勢雄偉,立意奇特。例如,李賀《夢天》中的“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就是說九州小得像九個煙點,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12.質樸:這類語言常見于敘事、抒情詩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華美的語言,而是用明白如話的語言直接敘述,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像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曹鄴的《官倉鼠》、梅堯臣的《陶者》都是這類語言的典范。二、常見詩人及語言風格陶淵明的樸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頓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浪漫飄逸,王昌齡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隱的朦朧隱晦,王維的詩畫一體,溫庭筠的綺麗香艷,高適的悲壯蒼涼,李清照的婉約悱惻,陸游的悲壯愛國。宮廷詩:纏綿宛轉。田園詩:恬淡寧謐。山水詩:清新優(yōu)美。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郁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懷古詩:幽深綿長。送別詩:意蘊深遠。三、語言風格應考技巧(一)提問方式1.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二)答題步驟1.明特色: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或結合全詩分析。3.析作用: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三)答題示例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問題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案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疤鋾r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一、延伸閱讀葉笛郭楓呵,故鄉(xiāng)的葉笛。那只是兩片綠葉。把它放在嘴唇上,于是像我們的祖先一樣,吹出了對于鄉(xiāng)土的深沉眷戀,吹出了對于故鄉(xiāng)景色的激越的贊美,吹出了對于生活的愛,吹出自由的歌,勞動的歌,火焰似的燃燒著的青春的歌……像民歌那么樸素。像抒情詩那么單純。比酒還強烈。啊,故鄉(xiāng)的葉笛。那只是兩片綠葉。把它放在嘴唇上,于是從肺腑里,從心的深處,吹出了勞動的勝利的激情,吹出了萬人的喜悅和對于太陽的贊歌,吹出了對于人民的權力的禮贊,吹出光明的歌,幸福的歌,太陽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幟的歌!那笛聲里,有故鄉(xiāng)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有太陽的光明。二、寫法遷移角度走近白居易題目:請以“走近白居易”為話題,寫一段文字,自擬題目,自選角度。600字左右。示例走近白居易大凡中國古代的文人,在歷史的一種機遇面前,有幾種選擇。有的在政治風浪中隨波逐流,在勾心斗角中耗盡精力與才華,如與白居易共稱“元白”的元稹,雖官至宰相,但嚴酷的官場角逐與整人的心機,使他早衰,只坐了幾個月相位,便暴病西歸,成為在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史上只是捎帶一筆的人物;有的則如屈原,以身殉國,怒投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去作最后的宣示;有的則看破世態(tài)炎涼,遠離官場,云游四方,如李白,先是“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縱酒狂歌,桀驁不馴,在上演了一出醉酒戲權貴的喜劇后,“自知不為親近所容”,懇求還山,浮游天下,求仙訪道,將滿腔熱情寄予山水之間;也有的賣身投靠,歌功頌德,點綴升平,既糟蹋了自己,也糟蹋了詩。白居易顯然要聰明得多。在他的官宦生涯中,他曾經“可使寸寸折,不能繞指柔”,以詩作諫。面對官吏的橫征暴斂,他拍案而起:“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在統(tǒng)治者慘無人道的剝削面前,他不僅是諷喻,而且怒罵起來:“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他甚至把矛頭直指皇帝:“狐假龍神食豚盡,九重泉底龍無知?!彼脑娡裱喉嵉闹G章,如芒刺,如投槍,使執(zhí)政柄者扼腕,握權要者切齒,就連以納諫著稱的李純也下不來臺:“是朕拔擢致名位,而無禮于朕,實難奈!”在“皆以我為非”的環(huán)境中,他只有急流勇退,獨善其身了。是詩出賣了白居易嗎?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白居易是離不開詩的。他有詩一樣的心靈,他也離不開詩一樣的生活。白居易選擇了“吏隱”,選擇了自然,在一種寧靜致遠的園田中躲避政治風波,棲息自己的靈魂。在與山水園田的相晤中體味淡泊的蘊涵。他在旋風的中心尋覓到一片安寧的避風港,冷眼旁觀獸斗狗咬,并盡力去塑造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形象。在杭州,他“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在蘇州,他“一時臨水拜,十里隨舟行”。白居易最終還是選定了香山。他與自己痛惡的、但又無可奈何的官僚隔了一條始終不可逾越的河,于是,歷史在他們之間留下了一段若即若離的距離。距離產生美,距離也是一個過程最形象的顯現。我站在岸邊,眺望琵琶峰。綠樹掩映中,香山寺展露著巍峨的飛檐,幾只不知名的鳥雀在山林中盤旋飛舞,愈發(fā)顯得幽靜。朋友告訴我,白居易的墓極簡樸,古柏蔥郁中,一丘古冢安臥,就像白居易和他的詩,平實無華,不求轟轟烈烈,只求棲心釋氏。頓悟,是人生中最大的明智。后人在研究白居易時,常常簡單地將他的生涯劃為兩個階段,就如同把一個蘋果一刀切為兩瓣。其實,人生絕非一個單純的等式,情感也絕不會一刀兩斷。一個有良心的中國文人,一個曾經那般疾惡如仇的老人,以詩酒禪游自娛,本身就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又是談何容易!哀大莫過于心死。我想,在香山,白居易的生活無疑是十分舒適的。然而,當他站在香山寺,與如滿和尚結“香火社”,與“九老會”的白須老叟飲酒賦詩之時,眺望著河對岸的奉先寺和石窟下那衣衫襤褸的石工們,他的心肯定不會安定,不會“閑適有余,酣樂不暇”。夕陽西下,歸鴉囂張地喧鬧著,白居易立于自己捐款修葺的香山寺前,聽流水滔滔,那深深的嘆息,那惶惑的茫然,莫名的惆悵,那無奈的苦澀,如腳下的伊水滾滾流去無盡頭,個中滋味只有他自知。丹麥作家克爾愷郭爾說過一句話:“詩人是什么?是不幸的人,滿心是深郁的愴苦了,仍得在唇間將呻吟和哀號吟成清新曼妙的樂句?!贝藭r,白居易面對的是佛,禪語“心如明鏡臺”。白居易又何嘗不是如此!那一波三折的《琵琶行》記錄著人生的艱辛與他的風骨,那百世傳唱的《長恨歌》蘊含著他對盛唐無盡的思念。白居易長歌當哭,唯用善良留清白。白居易的人生哲學和他哲學的人生使他穿越時空,成為一種永恒。朋友指著腳下的河灘說,這河心原有怪礁凸起,船行其間,時常出事。白居易七十三歲時,出資募人鑿開龍門八節(jié)石灘,從此,河道暢通。一年后,白居易去世了。而今,滔滔的伊河只剩下涓涓細流,滄海已是桑田。過客匆匆,我沒能走過去,在白居易墓前酹祭于他,也沒能坐在他的墓前,聽他那深深的嘆息。只能在離開龍門石窟時,向他再送去一個默默的鞠躬。今天,我走近白居易,卻無法走進他。(時間:45分鐘滿分:60分)積累與運用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5分)A.朱紱(bá)紫綬(shòu)樽罍(léi)九醞(yún)B.果擘(bāi)膾切(kuài)通衢(qú)京畿(jī)C.蠲免(juān)醅酒(pēi)佚名(yì)香醇(chún)D.酒酣(hān)衣帛(bó)惻隱(cè)敕牒(chì)答案A解析A項“紱”讀fú,“醞”讀yùn。2.下列詩句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5分)A.意氣嬌滿路,鞍馬光照塵B.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C.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栗D.晚來天雨雪,能飲一杯無答案B解析A項“嬌”應為“驕”,B項“栗”應為“粟”,C項“雨”應為“欲”。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5分)A.意氣驕滿路(神態(tài))輕肥(輕裘肥馬,指豪華生活)B.膾切天池鱗(切細的肉)食飽心自若(自如、安然自得的樣子)C.來如春夢幾多時(不知道多少時候)長吏明知不申破(奏明)D.手持敕牒榜鄉(xiāng)村(張貼)虛受吾君蠲免恩(免除)答案C解析幾多時:不多時,時間短促。4.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5分)A.朱紱皆大夫 B.膾切天池鱗C.走馬去如云 D.紫綬或將軍答案C解析C項為比喻,其他三項為借代。閱讀與鑒賞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10分)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注],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