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級6月月考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務(wù)必擦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閱讀(72分)(一)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從體裁分析的層面來考察中國小說史,值得注意的是傳統(tǒng)小說往往兼具敘事體作品與抒情體作品的特征,并且呈現(xiàn)出以故事為中心的傾向。這種傾向,也存在于天然適合表情達意、營造抒情氛圍的韻語體文學作品中。小說主要是一種敘事體作品,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重點在于敘述故事和組織情節(jié)。以故事或事件為中心,使得中國小說與史籍相溝通。與史籍的密切聯(lián)系,一直使中國小說呈現(xiàn)出特殊的風貌。古代大多數(shù)小說批評者,幾乎都探討過小說與史籍之間的關(guān)系。追求真實性,就是小說在史籍的參照下所自設(shè)的目標。但是,史籍亦有文心和詩心,這一點也早已為人所知。因此,在與史籍相紐結(jié)而行的過程中,中國小說一方面恪守“實錄”原則,一方面仍以虛構(gòu)為手段來建構(gòu)主觀意念中的真實,并且它所虛擬的敘述,在某種程度上較之史籍似乎更具有說服力與暗示性。在史籍的主要編撰體例即編年體、紀傳體和紀事本末體之中,最為小說所借鑒的是紀事本末體。一部中國小說史,以此結(jié)構(gòu)而完篇的小說在數(shù)量上要占到多數(shù),這也凸顯出傳統(tǒng)小說以故事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傾向。至于附生于整體敘事之中的抒情色彩,在傳統(tǒng)小說中也相當明顯。即使是事件敘述密度非常大的早期小說如《燕丹子》,也給讀者營造出“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詩意氛圍。在小說中,詩賦詞曲的引入,在語言層面上即能滋生詩意;對場景尤其是對景物的描寫,也能創(chuàng)造抒情色彩;更值得重視的是,對人物內(nèi)心感受或精神世界的描寫,同樣能產(chǎn)生抒情味。但在中國傳統(tǒng)小說中,在以故事為中心的敘事模式中,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世界基本上都有著具體的時空條件,很少有專重人物心理而棄故事于不顧的小說,這一點與西方有別。古代小說在現(xiàn)代小說理論體系中受到批評的,主要與這一特征有關(guān)。這種很少以人物塑造為中心的小說創(chuàng)作傾向,在多數(shù)評論者看來,必然以缺乏對人物情感世界的深入表現(xiàn)為代價。但果真如此嗎?這尚需學界進一步探討。(摘編自葉崗《論中國古代小說文體特征的民族性》)材料二:早就有學者注意到,中國小說形式的發(fā)展受歷史著作的深刻影響;至于引“詩騷”入小說的表面特征“有詩為證”,更是小說研究者喜歡談?wù)摰脑掝}。中國古代沒有留下篇幅巨大、敘事曲折的史詩,在很長時間內(nèi),敘事技巧幾乎成了史書的專利。實際上自司馬遷創(chuàng)立紀傳體,進一步發(fā)展歷史散文寫人敘事的藝術(shù)手法以來,史書也的確為小說描寫提供了可資直接借鑒的樣板。另外,史書在中國古代有崇高的位置,“經(jīng)史子集”不單是分類順序,也含有價值評判。不算已經(jīng)入經(jīng)的史,也不提“六經(jīng)皆史”的說法,史書在中國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也遠比只能入子集的文言小說與根本不入流的白話小說高得多。以小說比附史書,引“史傳”入小說,都有助于提高小說的地位。再加上歷代文人罕有不熟讀經(jīng)史的,作小說借鑒“史傳”筆法,讀小說借用“史傳”眼光,似乎也是順理成章。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即使唐傳奇、宋話本、元雜劇以至明清小說興起之后,詩歌二千年的正宗地位也沒有真正改變。而在這“詩的國度”的詩的歷史上,絕大部分名篇都是抒情詩,敘事詩的比例和成就相形之下實在太小。這種異常強大的“詩騷”傳統(tǒng)不能不影響其它文學形式的發(fā)展。任何一種文學形式,只要想擠入文學結(jié)構(gòu)的中心,就不能不借鑒“詩騷”的抒情特征,否則難以得到讀者的承認和贊賞。另一方面,在一個以詩文取士的國度里,小說家沒有不能詩善賦的。以此才情轉(zhuǎn)而為小說時,有意無意之間總會顯露其“詩才”。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并非一部分作家借鑒“史傳”,另一部分作家借鑒“詩騷”,因而形成一種對峙;而是作家們同時接受這兩者的共同影響,只是在具體創(chuàng)作中各自有所側(cè)重。正是這兩者的合力,在某種程度上規(guī)定了中國小說的發(fā)展方向:突出“史傳”的影響,但沒有放棄小說想象虛構(gòu)的權(quán)利;突出“詩騷”的影響,也沒有忘記小說敘事的基本職能。“史傳”“詩騷”之影響于中國小說,既包括文言小說也包括白話小說,既包括文人創(chuàng)作也包括民問創(chuàng)作。中國古典小說分文言、白話兩大部分,其中文言小說當然屬文人文學,可是采用從民間說書發(fā)展起來的章回體形式的白話小說,體現(xiàn)出來的仍然很可能是文人趣味?!笆穫?之影響于中國小說,大體上表現(xiàn)為“補正史之闕”的寫作目的、“實錄”的春秋筆法,以及紀傳體的敘事技巧?!霸婒}”之影響于中國小說,則主要體現(xiàn)在突出作家的主觀情緒,于敘事中著重言志抒情;結(jié)構(gòu)上,引大量詩詞入小說。不同時代不同修養(yǎng)的作家會有不同的審美抉擇,所謂“史傳”“詩騷”之影響于中國小說,當然也就可能呈現(xiàn)不同的側(cè)面,這里只能大而言之。像中國古代小說一樣,梁啟超提倡的“新小說”,以及之后興起的五四小說,也深受“史傳”和“詩騷”的影響,只是各自有其側(cè)重點:“新小說”更偏于“史傳”,而五四小說更偏于“詩騷”。這種側(cè)重點的轉(zhuǎn)移,使小說的整體面貌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當然也不能不波及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zhuǎn)換。(摘編自陳平原《“史傳”“詩騷”傳統(tǒng)與小說敘事模式的轉(zhuǎn)變》)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傳統(tǒng)小說所追求的真實,與歷史著作不完全相同,還包括以虛構(gòu)為手段所建構(gòu)的主觀意念中的真實。B.傳統(tǒng)小說創(chuàng)造抒情色彩的方式很多,但相較于詩賦詞曲的引入,對人物內(nèi)心感受的描寫更能產(chǎn)生抒情味。C.歷代文人大多熟讀經(jīng)史,他們借鑒史書的敘事技巧來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小說,這樣做對提高小說的地位有所幫助。D.“史傳”“詩騷”二者共同影響著作家的創(chuàng)作,中國古典白話小說中的文人趣味可能是受此影響而產(chǎn)生的。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韻語體文學作品適合于表情達意,而其中的敘事詩呈現(xiàn)出以故事為中心的傾向。B.以故事敘述而非人物塑造為中心的小說創(chuàng)作,必然難以深入表現(xiàn)人物情感世界。C.《聊齋志異》和《水滸傳》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地位相當,卻都難以比肩《史記》。D.五四小說改變了兼顧“史傳”“詩騷”的傳統(tǒng),使中國小說的整體面貌發(fā)生變化。3.下列對兩則材料論述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中的“大多數(shù)""幾乎”“似乎”“主要”等詞語,體現(xiàn)出論證語言的嚴謹性。B.材料二中的“不單”“不算”“也不提”“再加上”等詞語,有著鮮明的邏輯層次感。C.材料二中的“史傳”“詩騷”,與材料一中的敘事體與抒情體的所指大致相對應(yīng)。D.材料一針對中國古代小說所受的批評提出疑問,材料二對此明確做出了回答。4.材料一指出,抒情色彩在傳統(tǒng)小說中相當明顯。請分析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必然性。(4分)5.通過上面的材料,讀者對中國小說敘事研究的內(nèi)容、方法和有待探討的問題可以獲得哪些認識?請根據(jù)材料分析概括。(6分)(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庖丁解牛胡炎有人請庖丁解牛。其時庖丁剛剛睡醒,正在細細梳發(fā)。近午的日光斜照窗欞,在墻壁上投下朦朧的光影。庖丁也站在光影里,形銷骨立。他聽到了來人的聲音,不急,衣冠整齊后,這才打了個哈欠,緩步出門。上午睡覺,是庖丁的習慣。來人奉上酬銀。庖丁瞟一眼,銀面肅然。酬銀自是不菲,這是庖丁的身價?!坝袆诹?!”來人賠笑,拱手?!吧陼r到?!扁叶≌f,“好草好料,別委屈了牛?!眮砣酥Z諾點頭,告辭。①庖丁坐在院中石桌旁。石桌一塵不染,光華如砥。石桌的上方,是一棵老杏樹,疏枝繁葉,有鳥雀啄著青杏,自在嗚囀。②庖丁沏了菊花茶,輕啜慢品。清苦中的淡香,入喉便浸淫了靈魂。再吃幾塊茶點,便作午餐了。庖丁只吃素食,從不食肉。③然后,磨刀。磨得很細、很輕。磨刀聲如風行水上,有綿長的樂感。④用抹布擦拭干凈,刀映著日光,有如明鏡。庖丁在刀背上看自己的臉,眉似彎弓,目如懸月。庖丁微微笑了笑,又以食指試刀刃,似觸未觸間,一粒血珠飽滿如豆。庖丁把食指含在嘴里,吮了。牛很壯碩,毛色黃亮。庖丁端詳一陣,甚是滿意。院中早擁了一眾看客,引頸蹺足,觀賞庖丁的絕技。庖丁仍不急,柔柔地撫摸牛脊。良久,再撫牛的面頰。庖丁的手柔若無骨,分明不是拿刀的手。牛一動不動,眼神迷離。庖丁退后一步,對牛說:“我們開始吧?!迸UA讼卵劬?,有淚花閃動?!安慌隆!扁叶⌒πΓ〕龅秮?。眾看客屏息斂聲,四下靜得落發(fā)可聞。刀抖碎了日光,走進牛的肌膚。綿延時,宛似游龍;迅疾時,寒光四濺,波月飛花。酉時,刀入鞘內(nèi),庖丁背著手,看眼前的牛。牛依舊站立著,尚有鼻息。“劊子手!”牛哞叫了一聲,說。庖丁一愣,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聽到牛說人話。日已偏西,夕陽里有血光,牛被血光涂染,徒增了幾分悲壯。“你說什么?”“劊子手!”庖丁說:“不,我是藝術(shù)家?!迸F幢M了最后一絲氣力:“劊子手從不說自己是劊子手?!痹捖洌眢w分作兩半,轟然倒地。暮色黏稠,庖丁在瞑晦的路上獨行。外物皆似隱去,唯余那頭會說話的牛。庖丁看到自己的刀在牛身上開花。美,美極了!打他將解牛技藝練到爐火純青起,這花已開了二十余年??墒?,牛說他是劊子手。庖丁忽而淚濕雙目,世間,終是知音難覓。月色清寒,浴著落淚的庖丁。庖丁感到很委屈,也很孤獨。牛說:“上山吧?!薄盀楹?”“你曾是我們的朋友?!鄙降榔閸?,草莽在月色中匍匐,有蟲鳴和溪澗之聲傳來,遼遠空明。滿天繁星童謠般閃爍。草香霧氣一樣繚繞,讓庖丁有些恍惚。庖丁看到一個少年,剃著瓦塊頭,騎在牛背上,口含柳葉,吹著清亮的柳笛。山雀在柳笛中舞蹈,甚而有膽大者,落在他的肩上,與他戲耍。庖丁恍然想起,自己曾是個牧童。影影綽綽,果然有一群牛。這些牛中,有他牧養(yǎng)過的,也有它們的親人、子孫和朋友。庖丁心頭一熱,加快了腳步。近了,群?;饕粓F亂影,消逝無蹤。
庖丁悵然四望,心底忽而生出一股蒼涼。月光漫泄、收攏,在他眼前站成了一面銀鏡。鏡中人氣質(zhì)卓然,向他微笑。
“以解牛之技而冠天下者,非庖丁莫屬?!辩R中人說。
庖丁拱手一揖:“謬贊了?!辩R中人莊重了神色,道:“既可解牛,則人宜可解,不錯吧?”庖丁怔了一下,無話。“這般沉默,是不能,還是不敢?”鏡中人冷笑,兀自脫了衣服,亮出清朗的肌體。
庖丁也冷笑了。抽出刀,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對著鏡中人,若筆走龍蛇,舞得瀟灑自如,舞得狂放不羈。不消半個時辰,庖丁收手,擲刀于地上,發(fā)出叮當脆音。
“你是個真正的藝術(shù)家?!辩R中人說。須臾,頭顱墜落,全身作千百碎塊落入草叢,噗噗有聲。
是夜,牛哞雄渾,響徹夜空。男牛、女牛、大牛、小牛,用哞唱慶賀一個仇人的死亡。
然而不久,它們便后悔了。它們迎來了笨拙的屠夫,那些屠夫的刀功不僅拙劣,而且足夠兇狠?;钪呐儯_始深深地懷念庖丁,懷念那些死在庖丁手里的牛——那樣幸福而優(yōu)雅地死去,已成這世間的絕唱。不過,也有人說,庖丁沒死,午夜時分,他在月色里磨刀。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篇寫庖丁睡醒后的情景,通過景物烘托和簡潔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出庖丁對自己解牛的技藝十分自信。B.庖丁讓請他解牛的人好草好料喂牛,并在解牛前長時間柔柔地撫摸牛脊和牛的面頰,可見他于心不忍,心中充滿矛盾。C.“宛似游龍”“波月飛花”等比喻,從側(cè)面描寫庖丁的解牛絕技,生動形象地突出了他解牛時動作之快,且充滿美感。D.小說運用魔幻、象征等現(xiàn)代小說技法,對莊子《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進行解構(gòu)和重塑,寫出了一個全新的“庖丁”。7.對于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石桌、老杏樹、鳥雀等意象勾勒出庖丁的生活環(huán)境,突出了他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tài)。B.句子②庖丁喝菊花茶,吃茶點,從不食肉,可見他性情高雅,有一顆清高恬淡的靈魂。C.句子③“很細、很輕”寫庖丁磨刀動作,“風行水上”“綿長的樂感”寫出了磨刀聲的輕細美妙。D.句子④“微微笑了笑”一筆神態(tài)細節(jié),流露出庖丁對自己“眉似彎弓,目如懸月”臉相的滿意。8.為何牛說庖丁是“劊子手”而鏡中人卻說庖丁“是個真正的藝術(shù)家”?(4分)9.對文末畫線的句子,有讀者說是畫蛇添足應(yīng)刪除;也有讀者說不能刪除。你贊同哪一種說法?請簡要說明。(6分)(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蘇氏族譜,譜蘇氏之族也。蘇氏出于高陽,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龍初,長史味道①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蘇氏自此始。而譜不及者,親盡也。親盡則曷為不及?譜為親作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幾,某日卒,皆書,而他不書者,何也?詳吾之所自出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諱某,而他則遂名之,何也?尊吾之所自出也。譜為蘇氏作,而獨吾之所自出得詳與尊,何也?譜,吾作也。情見于親,親見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怨麻,而至于無服;無服則親盡,親盡則情盡。情盡則喜不慶,憂不吊;喜不慶,憂不吊,則途人也。吾所與相視如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悲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途人,此吾譜之所以作也。(節(jié)選自蘇洵《族譜引》)材料二:譜之所記,上至于吾之高祖,下至于吾之昆弟,昆弟死,而及昆弟之子。曰:嗚呼!高祖之上,不可詳矣。自吾之前,而吾莫之知焉.已矣:自吾之后,而莫之知焉,則從吾譜而益廣之,可以至于無窮。
古者有大宗,有小宗。凡今天下之人,惟天子之子,與始為大夫者,而后可以為大宗,其余則否。獨小宗之法,猶可施于天下。故為族譜,其法皆從小宗。百世之后,凡吾高祖之子孫,得其家之譜而觀之,則為小宗。得吾高祖之子孫之譜而合之,而以吾譜考焉,則至于無窮,而不可亂也。是為譜之志云爾。蘇氏之先自昆吾②以來,則七十有余世也。七十有余世,亦容有賢不賢焉。不賢者隨世磨滅,不可得而聞;而賢者獨有七人。七十有余世,其賢者亦容不止于七人矣,而其余不傳,則譜不立之過也。故洵既為族譜,又從而記其所聞先人之行。(節(jié)選自蘇洵《族譜后錄》)[注]①味道:指蘇味道,唐代“文章四友”之一。②昆吾:指高陽,上古“三皇五帝”之一。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吾所與A相視B如途人者C其初D兄弟也E兄弟F其初G一人之身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及,動詞,與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若不過焉則不及”的“及”用法相同。B.服,指喪服,如期服、大功服,古代以親屬關(guān)系遠近確定喪服類型和服喪時間。C.法,方法,與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中“失期,法皆斬”的“法”意思不同。D.考,考察,與蘇軾《石鐘山記》中“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的“考”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氏家族從高陽開始發(fā)展,蘇味道在唐朝神龍初年來到眉州擔任刺史,死在了官任上,他的一個兒子留在眉州,之后形成了“眉州蘇氏”這一分支。B.從蘇洵父親上至他的高祖,為官、婚嫁、享年等情況都加以記錄,用“諱某”來稱呼;對于族中其他的先人,也不直呼其名,但是并未詳細記錄其情況。C.在蘇洵生活的年代,只有皇帝的兒子和那些一開始擔任過大夫的人,之后才會形成“大宗”,其他人都是“小宗”,蘇氏族譜是按照“小宗”來編寫的。D.蘇洵認為蘇氏家族傳承七十余代,期間或許有賢能與不賢能的人,不賢能的人已不得而知,賢能的人雖不止七個人,卻因沒有修譜而未能流傳于世。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譜為蘇氏作,而獨吾之所自出得詳與尊,何也?(2)自吾之后,而莫之知焉,則從吾譜而益廣之,可以至于無窮。14.根據(jù)兩則材料,說說編寫族譜需要注意哪些問題。(3分)(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春日還郊王勃閑情兼嘿語①,攜杖赴巖泉。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還題平子②賦,花樹滿春田?!咀ⅰ竣俸?mò)語:沉默。②平子:后漢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曾為河間相,仕途不得志,因作《歸田賦》。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此詩寫春游時郊野的美好景色,抒發(fā)了作者悠閑的心情,也在閑興中寄寓了作者的沉思。B.首聯(lián)點明還郊原因,暗示詩人在現(xiàn)實中缺少志同道合者,希望在山水中得到精神安慰。C.頷聯(lián)從視覺出發(fā),寫出碧綠如帶的景象,榆莢成串如古錢一般,表現(xiàn)作者閑居生活的富足。D.尾聯(lián)寫田野路邊滿樹繁花,春色正濃,呼應(yīng)標題“春日”,也將情思融入景中,情景交融。16.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中也使用了“魚”和“鳥”的意象,但其蘊含的情感與這首詩明顯不同。試簡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項脊軒志》中,歸有光通過“
”來反射南面日光,后來“
”,最終使老屋煥發(fā)光彩。這與梁思成指出的“中國建筑往往向南取光,院內(nèi)多植花草”相一致。(2)小亮同學走在鄉(xiāng)間田野,看到樹木葳蕤、流水潺潺,不禁吟起《歸去來兮辭》中“,”兩句。(3)李密用“,”兩句,表明自己缺少親屬幫助并且事必躬親的孤弱。(4)《石鐘山記》中,蘇軾對酈道元關(guān)于石鐘山得名的理由持懷疑態(tài)度,他的理由是“,”更何況是石頭呢。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本題共5小題,18分)在抗戰(zhàn)期間,本人有這樣一種感想:甲。兵貴精而不貴多,精兵一名能頂百名壞兵。文章中的一字一句,就等于隊伍中的一兵一卒,我們必需隨時檢閱淘汰,揀選精銳。用兵又講究布陣,步,馬,炮,工,輜,須有照顧聯(lián)絡(luò),全軍人馬,須按步就班。在一篇文章之中,全文就是一個(a)陣勢,每一段就是其中的一個兵種,一只隊伍。①為了使各段之間緊密聯(lián)絡(luò),相互照顧,②組成一篇完美的佳品,③寫作時需要另一項注意的工作就是布局或安排。④很多作品,內(nèi)容零亂蕪雜,頭重腳輕,前后不相協(xié)調(diào),⑤就是由于作者本身不知“選擇”,不懂“安排”。一位小說家曾說過,文學是剪裁的藝術(shù)。所謂剪裁,就是我們所說的“選擇”。有剪裁就必須有拋棄,蕪雜的材料,不能不割愛。談到“割愛”,這又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了。假設(shè)思想不深入,容易以淺薄為深刻,以陳腐為新奇,或者固執(zhí)地不肯舍棄任何一段。結(jié)果,樣樣皆會說到,但卻一樣也沒有說好。我們再以用兵為喻。用兵之道,在于擊破主力,爭取要塞,作文章亦與此類似。我們應(yīng)當集中精力,不浪費精力于無用的意思上。做文章必須先確定一個(b)主旨,一個著重點。我們運思選擇之時,就必須揀選那些最能表現(xiàn)“主旨”的材料。舉例來說,守財奴的表現(xiàn)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是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寫嚴監(jiān)生的吝嗇,卻只揀選了嚴監(jiān)生臨死時手指燈碗內(nèi)兩根的燈芯不肯瞑目的故事?!都t樓夢》中的妙玉,是一個(c)心性雖冷靜,但骨子里卻仍不能“忘情”的人。曹雪芹卻只選了兩點加以描寫,就使我們對妙玉有了清楚的印象。一段是當劉姥姥從妙玉的庵里辭出后,妙玉竟連劉姥姥用過的茶碗都扔了,但是寶玉到庵里來的時候,她卻把自己使用的茶杯讓給寶玉使用;另外一段是寶玉生日時,別人都去湊熱鬧了,妙玉表面上一個(d)人冷清地守在庵里,但暗中卻備好了禮物,偷偷地派人給寶玉送了過去。這些例子都為我們證明,乙。18.對于文中四處加點詞“一個”的含義,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a和b相同,c和d不同B.a和b不同,c和d相同C.a、b、c、d都相同D.a、b、c、d都不同19.第一段有三處錯別字,請找出并改正。(3分)20.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做出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隧道施工階段質(zhì)量管理方案
- 選煤廠工程建設(shè)工程方案
- 精密器件智能制造項目施工方案
- BIM技術(shù)在建筑項目數(shù)據(jù)共享平臺建設(shè)中的作用
- 高性能氫氧化鋁生產(chǎn)線項目建設(shè)工程方案
- 3C零部件生產(chǎn)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高中化學有機化學試題及答案
- 物理競賽實驗操作技巧試題及答案 - 電表校準
-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校際聯(lián)賽試題及答案
- 養(yǎng)老護理員技能競賽培訓試題及答案
-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體育與健康一年級上冊課件:1我們愛運動
- 第12講 齊次化巧解雙斜率問題(解析幾何)(解析版)
- 制氮機設(shè)備設(shè)施風險點日常檢查表
- 數(shù)學教育概論張奠宙-宋乃慶課件
- 設(shè)備供應(yīng)運輸保障方案
- 《凝聚態(tài)物理學新論》配套教學課件
- 人工智能8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課件
- 維利克面試問題匯總
- 小區(qū)監(jiān)控系統(tǒng)改造方案
- 中西醫(yī)治療高血壓課件
- 加工中心結(jié)構(gòu)(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